住院患者心血管内科精神障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院患者心血管内科精神障碍探讨
林凤仙
(河南洛阳钢铁集团公司医院,河南 洛阳471023)
摘要:目的 对住院患者心血管内科精神障碍的探讨;方法 为本次调查设计一个症状监测问卷,抽取270名心血管内科
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MPI),划分出精神障碍的患者,同时观察心血管内科医师对精神障碍患者的识别情况;结果 在对279例心血管内科的住院患者精神障碍测验和识别中,有106例住院患者有精神障碍,但是心血管内科医师只识别出28例精神障碍患者,识别率为26.4%;结论 在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中有很多患者存在精神障碍的现象,心血管内科医师要更加重视患者情况,同时加强精神卫生知识的学习和钻研,提高精神障碍识别率。 关键词:住院患者;心血管内科;精神障碍 中图分类号:R 389.72 文献标识码:B 精神障碍是指患者的大脑机能在运作过程中出现紊乱的现象,由于大脑机能活动紊乱,导致患者在进行精神活动过程中,例如情感、认知、行为和意志等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在住院患者中出现精神障碍的现象很普遍,目前已经被列为一种公共卫生的问题,但由于患者和医务人员对精神卫生知识的匮乏,导致出现精神障碍现象的患者乱投医,去心血管内科、妇产科等科进行治疗,这样下去会给诊断带来麻烦,治疗带来障碍,而且会耽误患者的治疗,本文对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中的精神障碍表现、症状以及识别和治疗情况进行综合探讨。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在2006年-2011年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中,随机抽取27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MMPI 测试,在这270住院患者中男121例,女149例,年龄在15-81岁,平均年龄为43±11岁,病程在4天-39年不等,有125例患者职业为管理者,有58例患者职业为工人,有46例患者是农民,有5例患者是学生,有36例患者没有固定工作;参照全日制本科教材第7版对心血管系统疾病诊断标准对患者病情进行判断,有222例患者被确诊为心脏病变,而有48例患者没有心脏病变。 1.2方法:
对270例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记录,不仅包括患者的年领、病情诊断、病程,还包括用药情况及精神症状的识别情况,用自行设计的症状问卷以及MMPI;来对患者的精神状况进行测定,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问卷调查和MMPI 过程中并不是由医务人员自行完成的,而是需要经过患者的同意和合作来完成。
2 结果
2.1 MMPI 评定结果
MMPI 是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是一种非常权威的纸笔式人格测验,对精神障碍患者的鉴定,在本组试验对患者进行MMPI 的评定结果中,有106例患者出现焦虑症状、抑郁症状、精神症状等,也就是说在对270例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进行MMPI 评定,有106例患者患有精神障碍。2.2 问卷调查结果
对106例有精神障碍的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为本次试验需要自行设计的,对患者问卷调查症状的结果如附表:
症状 例数心血管症状 83 睡眠障碍 97胸部及喉部不适 63 便秘 49头痛及颈背部痛 40 体重下降 8 胃肠道不适 23 疑病者 8 精神病性症状 4
2.3 依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作为诊断标准对106例患者进行诊断和分类,其中有57例患者为心血管病所致的精神障碍症状,有20例患者为心血管病所致的抑郁症,有17例患者为心血管病所致的焦虑症,有8例患者围心血管病所致的疑病症,有4例患者为心血管病所致的神经衰弱。
2.4 在106例被诊断为有精神障碍的患者中,心血管科医师只识别出28例,识别率为26.4%。
3 讨论
3.1 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特点及原因探讨
在对本组实验中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特点进行分析时,主要分为如下二类:(1)许多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只是出现精神障碍,却没有心脏疾病等,在本组实验中,有的患者患有精神分裂症、神经症或者心里障碍导致出现焦虑甚至躯体化障碍,由于患者和医务人员对神经卫生知识了解甚少,所以被误诊为“心脏病”被送入心血管内科住院;(2)住院患者中很容易出现心血管内科神经障碍,出现抑郁、焦虑等症状,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心血管疾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其特点是进行性加重病情,而且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病程长,患者日常生活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弱,加上一些客观性因素例如经济负担、事业等都会使患者出现抑郁、焦虑症状,出现神经障碍[1-2]。
3.2 心血管内科医师对精神障碍患者识别能力弱
在本组实验中,通过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以及MMPI 对心内科患者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有106例患者有精神障碍,而心血管内科医师只识别出28例精神障碍患者,识别率为26.4%识别能力弱,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归结为以下几点:(1)心血管内科医师只关注心血管患者的病情症状等,但是对精神卫生的相关知识比较匮乏,导致不能准备的识别心血管内科精神障碍患者;(2)心血管内科医师只注意患者
收稿日期:2012-03-25
(下转第129页)
临床研究・ ・
损伤等并发症发生几率。操作简单、安全,简化程式,缩短手术时间。器械制造精度要求远远低于吻合器。成本低廉,更适合现代痔疮治疗原理的临床推广和中国国情。
参 考 文 献
[1] 秦前波,汤华,吴云华,等.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治疗重度
痔510例临床分析[J]. 临床外科杂志,2005, 13(10):637-638. [2] Longo A.Treatment of hemorrhoids disease by reduction of mucosa
and hemorrhoidal proplase with a circular sutuning device:a new procedure[M].Rome.Italy:procedings of the 6th World Congredd of Endoscopic Surgery,1998:3-4.
[3] 傅传刚.PPH治疗重度内痔[J].大肠肛门病外科杂
志,2004,10(3):163.
[4] 司徒光伟.PPH技术治疗痔231例术后观察[J].大肠肛门病外
科杂志,2003,(4):239-240.
[5] 杨向东,龚文敬. PPH手术并发症的回顾性调查[J].结肠肛门
外科,2008,14(1):58-61.
[6] 苏才坤,李守智.212例PPH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C].首届
国际中西医结合大肠肛门病学术论坛暨第十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大肠肛门病学术会议论文集萃,2007,11,01:657-658.
[7] 李相阳,姜培成,徐兆宇,等.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
疗痔506例临床分析[c].中医肛肠理论与实践——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大会暨二零一零年中医肛肠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 2010:227-229.
[8] 吴在德,蒋夏.疼痛治疗外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5:365-368.
[9] Gaabrilli F,chiarelli M,Gofi U.Day surgery for mucosaI-hemor-
rhoidal prolapse using a circular stapler and modified regional anestnesia[J].Dis Colon Rectum,2001,44:842-844.
[10] 王辉,唐伟镖,肖焕擎,等.PPH对Ⅲ-Ⅳ度痔病治疗的术后并
发症及对策[J].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2003,9:17-20.
(高娟 编辑 )
并发症的发生,避免了再次手术。最终使得所有患者安全度过手术关,术中心血管疾病和心律失常患者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综上所述,对患者进行严密的监护、根据病情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高位前列腺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
参 考 文 献
[1] 杨明莹,王剑松,王云娥,等.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
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护理体会[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7,4(1):78.
[2] 孙荣仙.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的观察与护理[J].山西临床
医药杂志,2000,9(1):89.
[3] 陈伟东,张新安.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老年高危前列
腺增生65例观察[J].FJ Medical Journal,2005,27(2):99.
[4] 黎君玉.经尿道电切割术护理[J].广州医药,1997,28(6):100.
(高娟 编辑 )
躯体症状,对患者的情绪或者神经状态忽略,不关心患者是否有抑郁、焦虑等症状;(3)在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中精神障碍现象的存在是很普遍的,医生应加强对精神卫生知识的培养和掌握,提高对精神障碍患者识别能力,及时对有精神障碍的患者进行控制和治疗,力求更好的为患者治疗和服务。参 考 文 献
[1] 王晓萍,陈振华.精神疾病与共病鉴别诊断与治疗[M].北京:
科技文献出版社,2009,3:78.
[2] 郝靖欣,韩麦,段丽萍,等.医院就诊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精神障
碍共病的临床观察[J].中华医学杂志,2011,7(27):24-25.
(高娟 编辑 )
指标,颈动脉因其解剖部位比较容易寻找和固定,故被作为血管超声检测动脉状态的主要血管[3]。我国2010高血压防治指南把超声检测颈动脉IMT≥0.9 mm或斑块和脉搏波速度作为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一个指标[1]。
本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baPWV和IMT值明显高于无高血压的健康者,且3级高血压患者高于1、2级高血压患者,而1级高血压患者和2级高血压之间无明显差异性;baPWV的增高较IMT为早。本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血压的增高,动脉血管功能的损害加重,进一步证实了血压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动脉僵硬度的改变早于动脉结构的改变,只有早期积极降压治疗,并对具有高血压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进行早期检测并发现动脉僵硬度的改变后进行积极干预,才能有效的预防心脑等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 [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1,3(5):42-93.
[2] 中国动脉功能无创检测临床意义评价共识专家组.动脉功能无
创检测临床意义评价中国专家共识[J].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南和共识,2008:37-43.
[3] Kitamura A,Iso H,Imano H,et al.Carotid intima media thickness and
plaque characteristics as a risk factor for stroke in Japanese elderly men[J].Stroke,2004,35(12):2788-2794.
(高娟 编辑 )
(上接第125页)(上接第126页)(上接第1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