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产业中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ARKETING
RESEARCH
各抒己见
摘要:文化产业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不断成长壮大,由于其具有商品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文化产业兼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必定是两个效益的协调统一,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二者往往矛盾对立,要实现二者统一发展,还需要市场、政府、产业主体、个人等共同努力、携手解决。
关键词:文化产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协同发展一、文化产业的两个效益
文化产业既是生产性的商业活动,
又是生产特殊产品、文化产品的活动,因此不仅具有一般商业性的属性,还应具备意识形态属性。由于文化产业的两重属性,决定了其在生产活动中的双重效益。
文化产品的商品属性决定了文化产业具有追求经济效益的目标。文化产品同一般产品一样,
都具有审美价值和使用价值两因素,文化产品生产者总是尽一切可能最大限度地让步文化产品的使用价值,获取价值,谋求更大利润来支撑文化企业员工的工资、企业的再生产运作等,因此,经济效益是文化产业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效益。
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属性使文化产业以取得社会效益的为目标。文化产品不同于一般的商品,
是因为文化产品是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商品,有着影响社会伦理道德、文化环境、教育、语言等广泛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领域的功能,承担着传播文化思想的功能。从影响力上看,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是在其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产生的超越经济效益的更持久更深远的更大收益。因此,文化产业承担着社会责任,社会效益是其所追求的最终目标。
二、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文化产业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辩证统一。(一)文化产业两个效益的协调统一关系
良好的经济效益能够促进文化产业形成良好的社会效益。文化产业的趋利性使得文化产业追逐更大的利润。企业利润一方面可以用于改进生产技术,降低企业成本,同时,增加创新投入,从而生产出更多满足消费者更高需求的文化产品;另一方面,增加员工福利,增强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员工凝聚力,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推动企业占据更大市场,相应带来更大社会效益。
此外,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能够推动其经济效益的增长。一方面体现在,文化产业通过前期让步一部分经济效益,用于开拓市场,增强影响力,实现社会效益,企业获得良好声誉后将会带来的更大的经济利润。另一方面,
企业长期进行严格质量把关,推陈出新,形成自己的良好品牌效应,凭借长期的品质保证,在激烈的竞争中屹立不倒,在此看来,良好的经济效益是长期社会效益的积累。
所以,文化产业的两个效益的结合是最大的成功。以2017年热播的反腐大戏《人民的名义》为例,2017年3月29日在湖南卫视播出,在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一直是收视冠军,且在4月21日达到日播放量最高峰,
单日播放量突破10亿。该部电视剧取材于十八大以来的主旋律———
反腐,迎合了最广大消费者的兴趣,影片一经播放,引起全民热议。《人民的名义》不仅是一部电视剧商业价值的成功转化,也是社会效益的集大成。
(二)文化产业两个效益的矛盾对立关系
文化产业的两个效益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本应是协调统一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发生了矛盾对立。这主要表现在文化产业过度追逐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的过度追逐会导致文化产业本身作为社会文化传播载体功能的扭曲。2004年,湖南卫视推出的《超级女声》节目,超女们不仅演唱实力较强,颜值也个个担当,吸引一大批观众的目光。该栏目通过发送短信为喜爱的歌手投票赚取了巨大利益,此后,真人秀节目风生水起,在各大电视台不断推出,其模式雷同、盲目跟风、抄袭模仿、明星作秀成分高,有些节目为博取观众眼球,不惜制造各种话题,极力炒作,从而获得利益最大化,这种不顾社会影响力,一心只为收视率的文化产业模式普遍存在。
对经济效益的过度追逐也许会为文化企业发展带来一定的收益,但从长远看来,不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只有将文化企业的两个效益做到有机结合才能实现其长远利益。
(三)正确对待文化产业两个效益的态度
经济效益是文化产业的生命线,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社会效益是文化产业的终极目标,
决定着企业的寿命长论文化产业中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的关系
郝丽丽
10.13999/ki.scyj.2018.04.032
72
MARKETING
RESEARCH
各抒己见
短。将二者割裂开来的任何观点都是错误的。
2011年,
国家广电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要求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建立科学客观公正的节目综合评价体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因此,我们在发展文化产业、推行文化走出去战略、增强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一定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增强文化产业的信誉,实现良好的品牌效应,推进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三、文化产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一)完善市场机制
市场经济在更好地获取信息的同时,其自发性也使得文化产业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过度强调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文化市场是文化产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以实现的重要场所,但文化产品又承担着更多社会责任,所以要建立更加完备的市场机制。
1.确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价值衡量标准。文化产业的终极目标是实现社会效益,但市场规则本身就有共同协商规定性,因此要形成文化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价值衡量标准,从而促使文化产业为实现更大的社会效益而努力。
2.建立多层次文化产品开发和要素市场流动。文化市场要对不同文化产品分门别类,并加强新产品的开发;文化生产要素是以商品的形式在市场上实现流动和配置,只有逐步完善文化生产要素市场,才能建立高效的文化市场体系。
3.增强文化市场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文化市场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是文化产业的两个效益相统一的力量源泉,此外文化市场两效益的统筹兼顾发展也有利于文化市场的活力的增强。
(二)充分发挥政府作用
市场机制虽然能较好地促进文化产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但市场不是万能的,还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
1.政府为文化体制改革制定大政方针。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制定的总基调。此外,
政府还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具体规范、约束企业行为和维护文化市场秩序。
2.完善财政扶持政策。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上,习近平对文化自信特别加以阐释,因此文化产品的社会效益决定了国家对于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政府方面主要可以通过增加财政的拨款、
减少税收等来实现。3.对于文化企业过度追逐经济效益忽略社会效益的行为,政府应进一步帮扶、规整、甚至强制性破产,使文化产业步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的良性发展道路上来。
(三)规范文化产业主体的权利与义务
文化产业主体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文化产业主体的权责义务,就是对于文化市场的规整。
1.文化产业主体作为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在满足消费者
的文化需求,获取谋取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增强产品质量意识和消费者权益意识,生产出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承担社会责任。
2.要加大文化产业创新力度,通过多种形式来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需求,不仅能够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也是文化产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安身立命的方法。
总之,文化产业主体扮演着企业家和文化传播者的双重角色,要有文化产业社会效益是前提的社会责任感,要有谋取经济利益的经济思想,
实现二者统一。(四)提升个人文化素养
在市场经济中,每个人都是文化产品的消费者,文化产品的目的就是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提升消费者个人的文化素养,就是从根源上决绝文化产业两个效益矛盾对立的问题。1.从教育着手,不断提高国民的文化层次和审美能力。改革开放以前,文化产品主要服务于少数人群。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文化产品低俗的现象,
因此,提高国民文化审美水平能从根本上保证文化事业的繁荣。
2.增加人力资本提升的投入,
完善消费结构。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精神消费的比重,但是在不同城市不同地区差距还比较大,因此要形成科学合理的消费结构,增加人力资本的投入,提升自身高雅的精神追求。
总之,文化产业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矛盾对立现象在我国现实生活中还是重大问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促使其实现两个效益的协调统一。参考文献:
[1]谭旭东.不能忽视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N].光明日报,2010-03-24.
[2]冯皓,朱耿友,冯宜萍.发展文化产业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11).
[3]杨亚洁.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3.
[4]张融.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9.
[5]史方倩.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双重效益[J].前沿,2011(04).[6]范周.文化产业论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