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面积和面积单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课标与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面积和面积单位》。
2、教材简析:《面积和面积单位》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这一单元主要包括: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作为单元的第一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是在学生初步掌握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空间形式上经历了“从线到面”的飞跃、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更是后面学习面积计算的基础,是小学阶段几何教学的基础知识。
面积概念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起始概念。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面积概念,教材非常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及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进而形成表象。从教材内容的整体安排看,其顺序是先认识面积,包括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封闭图形的大小,比较面积的大小。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
三、教学目标
(1)、理解面积的意义。
(2)、认识常用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观念。
四、学习选用观察、重叠、数面积单位、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五、教学重难点
(1)、形成正确的“面积单位”概念。
(2)、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六、教学方法与媒体
合作探究、独立思考、圆形、正方形纸等、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初步感知。让学生进行图色提出“面积”大小不同,引入新课题。(板书:《面积和面积单位》)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图色时感觉快慢提出质疑,想到封闭图形的“面积”大小不同,(二)充分感知,引导建构。
(1)通过物体的表面感知面积。
1. 指一指:我们身边有很多物体,比如黑板,课桌、书本等等,它们的表面在哪?
2. 摸一摸:摸一摸这些物体的表面,有什么感觉?
3. 比一比:这些物体的表面,哪个大一些?哪个小一些呢?
指出: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2)通过封闭图形认识面积。
1. 认一认:有哪些封闭图形?
2. 指一指:封闭图形的面积。
3.不是封闭图形的没有面积。
(3)归纳面积的概念: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封闭图形的大小也叫做面积。谁能把这两方面概括起来,说说什么是面积?
小结: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设计意图: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建构不是教师传授的结果,而是通过亲身经历,通过与学习环境的交互作用来实现的。“面”是什么?说不清,道不明,但只要动手“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学生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了。在大量直观、实践、体验活动中,学生能实实在在的感受到“面”是什么,进而归纳出面积的含义。]
(4)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1. 课件出示:三个面积接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
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比出哪块面积小一些?为什么?
学生经过观察、重叠、割补都无法比较,激发认知冲突,怎么办?
2. 提供学具(长方形、圆片、正方形),动手拼摆,合作探究。
3. 提出操作要求:
①小组成员根据老师提供的学具进行探究。
②遇到困难,可在小组内寻求帮助。
4. 学生操作。
A 小组内合作使用正方形图片,把长方形摆满。
B小组内合作使用圆形图片,把长方形摆满。
小组长总结:根据图片的多少来判断图形的面积的大小。
老师提出问题:用哪种方法更好!
学生回答:选择的图形不同,都能比较面积的大小;圆片有缝隙,不准确;正方形测量出结果,比较起来,正方形更准确。因此用正方形做面积单
位更好。
(5)、利用课件出示两个隐藏的图形,通过猜测、真实再现,讨论等总结
出“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最合适。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中,通过对两个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比较,激发认知冲突后,我提供学具,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经历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用正方形表示面积单位的过程。]
(6)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老师出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学具。帮助学生实际的面积单位的大小。
(7)进行练习巩固。
(四)、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面积和面积单位是概念课教学,全课小结时我采用总结式,在回顾所学知识的同时,也使学生对这节课有完整的认识,并加以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