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小学生日记五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冬至的小学生日记五篇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有关冬至的小学生日记五篇
篇一
今天是冬至,是冬眠的动物要回家睡觉,一直要到明年春天才睡醒。冬至也吃饺子的日子。
今天回到家,看见姥姥在包饺子,我看着一个个小饺子在姥姥的手里诞生了,于是我跑过来说:“姥姥,你教我包饺子吧。”姥姥说:“好呀,你学会了就去写作业。”我连忙点点头。姥姥先让我把手洗干净,我看姥姥把一个饺子皮平放在手心里,然后再把一些馅放入饺子皮里,再把饺子皮的张口捏住,一个饺子就包好了。我感觉饺子好像一条小鱼哦。我学着姥姥的样子包了一个,可一点也不像小鱼。于是我多捏了几个,捏的越来越像。姥姥说:“捏的差不多了,你写作业吧。”我洗了洗手就去写作业了。
我正在写作业时,姥姥喊了一声:“吃饺子喽。”我一蹦一跳跑过去,闻着饺子散发出的香气口水都出来了。这是姥姥把一个小碗递给我说:“这是你包的饺子,尝尝吧。”我吃了一个还不错,吃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美滋滋的。
篇二
今天回家后,看见爸爸在包饺子,我问:“星期天刚吃过饺子,怎么又包呢?”爸爸说:“今天是冬至,要吃饺子。”爸爸又给我讲了一个关于冬至吃饺子的故事:
在很久以前,冬天的时候人们经常冻伤,尤其是耳朵都冻烂了,“医圣”张仲景见了,就把羊肉、辣椒、枸杞和一些驱寒的药材做成馅,用*包成耳朵状,煮熟后发给人们吃,果然,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
现在冬至吃饺子,也是一个习俗。哈哈,饺子出锅啦!我的作业也写完了,吃饺子喽!
篇三
今天是黑夜最长白天最短的一天——冬至。
冬至当然要吃饺子了!于是,当我回到家推开大门时,看见桌子上放着一大案板,案板上放着一团面。我立刻明白了今天的晚餐。
写了会儿作业,妈妈和奶奶开始包饺子。我连忙嚷嚷着我也要包。妈妈起初不同意,但后来开明的奶奶劝了劝妈妈,妈妈就答应了!
耶!我在心里欢呼。于是急忙跑开手中的作业本,奔向桌上的那团面。刚开始,妈妈只让我把切下来的面团压扁。这是最简单的活了!我不高兴的嘟囔。妈妈听见了,想了想,让我拿粗粗的擀面杖擀饺子皮。嘿嘿,这才适合我做嘛。我高兴的哼着小曲,可却发现我无法像妈妈那样一边转一边擀,所以干得很慢,而且形状也不是标准的圆形,无奈,我丧气地说:“不擀了,我来包饺子。”妈妈同意了,但是我不是把馅放多了就是放少了,包出来的形状也不好看。这时候,奶奶开始一步步细心的教我。我认真地包着,结果嘛。当然是包出了美味的饺子啦!
吃着香喷喷的饺子,心中泛着不少甜蜜。
篇四
今天是冬至了。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这一天是北半球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这一天,白天就慢慢变长,黑夜
就会慢慢变短。古代的人们也有庆贺仪式,现在一般在冬至这一天里人们有吃汤圆,饺子等等,而且杭州人们也有冬至扫墓的习俗。奶奶就决定给我们做好吃的汤圆,妈妈就给我做南瓜饼。
我上完了兴趣班,一走进家门就闻到了一阵南瓜饼的香味,我跑到厨房看见了奶奶在煎南瓜饼。南瓜饼被奶奶煎得金黄金黄,闻起来香极了。过了一会儿妈妈拿着一块南瓜饼给我吃,我咬了一口,啊!这个真烫。但很甜很甜。我如一只饥饿的老虎一样,一口气吃了两个半。
吃中饭了,奶奶给我们做了有油煎的汤圆,里面放了很多的佐料,比如有瘦肉,蛏子,冬笋,豆腐皮,大白菜,金针菇等等。这些菜闻起来香喷喷的,让我们今天大饱口福。
我喜欢冬至,因为这样我就可以吃到很多美味的东西了。
篇五
今天中午我和爸爸妈妈来到饺子馆吃饺子,门口站了很多人在排队等候,我问爸爸妈妈:“今天是什么节日呀?怎么这么多人呀!”爸爸告诉我:“今天是冬至,是吃饺子的节日。看大堂内悬挂的两个条幅: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我又问爸爸:“什么是冬至?”爸爸说:“冬至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节,冬至这天,阳光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我接着问爸爸:“为什么冬至要吃饺子呢?”爸爸笑着说:“来让我们先吃饺子,这个问题回家后上网查资料。”我们吃着香喷喷的饺子,心里美极了。
回到家,我马上上网查到了为什么冬至吃饺子。在东汉末年,各地灾害严重,很多人身患疾病。南阳有个名医叫张机,字仲景,自幼苦学医书,博采众长,成为中医学的奠基人。张仲景不仅医术高明,什么疑难杂症都能手
到病除,而且医德高尚,无论穷人和富人,他都认真施治,挽救了无数的性命。
张仲景在长沙为官时,常为百姓除疾医病。有一年当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门口垒起大锅,舍药救人,深得长沙人民的爱戴。张仲景从长沙告老还乡后,走到家乡白河岸边,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他心里非常难受,决心救治他们。张仲景回到家,求医的人特别多,他忙的不可开交,但他心里总挂记着那些冻烂耳朵的穷百姓。他仿照在长沙的办法,叫*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开张,向穷人舍药治伤。
张仲景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乞药的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吃了一段时间,病人的烂耳朵就好了。
张仲景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大年出一,人们庆祝新年,也庆祝烂耳康复,就仿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人们称这种食物为“饺耳”、“饺子”或偏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愈病人的日子。从此,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说法就留传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