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鱼养殖产业发展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省冷水鱼增养殖产业化发展规划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规划背景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历史任务。
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宏伟目标,必须首先建设现代农业,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不断提高农业效益,为农民开辟多途径的增收致富渠道,使广大农牧民经过辛勤的劳动和经营,尽快的富裕起来,实现持续增收致富,并在生产发展的同时,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和谐、协调发展,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和洁净、秀美的生态环境。
依托黄河谷地在梯级电站建设中形成的水库水体和干流水体资源, 及其流域内东部农业区的农用水库及池塘,加速发展增殖、养殖渔业,这是黄河流域广大农牧民增收、致富的迫切需要。
黄河谷地从龙羊峡水库至寺沟峡的380公里的干流河段上,将耸立起的13座大坝,调蓄了黄河干流之水,形成了13座大、中型梯级电站水库,与贵德、尖扎、化隆、循化至民和中川地区的浅滩缓流,构成了巨大的冷凉水体资源,是发展冷水性名贵鱼类养殖、增殖的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是黄河流域其它区段及北方地区所不具备的优势资源。
依托这一资源发展冷水性鱼类的养殖、增殖、
加工以及旅游渔业,可以为农牧民开辟新的增收、致富途径,为旅游者提供观鱼、钓鱼、喂鱼、品鱼的好景区,大大提高黄金旅游区的吸引力和趣味性。
冷水鱼食品的生产、加工和供应,可以为消费者提供营养丰富,并具有健脑等保健功能的健康食品,对当地居民和旅游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增进人民的身体健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养鱼用水不耗水,养鱼用水可以经过净化重复利用,也可以直接用于灌溉和生活用水。
利用水库、河道发展增殖、养殖渔业,不与粮争地,不与畜争草原,用水不耗水,为发展节地型、节水型农业开辟了新的途径。
发展黄河谷地梯级电站水库和干流河滩地的微流水养鱼,把水体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冷水名贵鱼的产品优势和特色渔业经济优势,可为黄河谷地农业可持续发展开辟新的途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为黄河谷地梯级电站水库及干流的渔业开发提供了极好的发展机遇。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和XX湖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及相关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的实施,使XX省传统的湟鱼捕捞业进入了休渔禁渔的新时期,XX湟鱼等优质水产品停止供应,没有来源,发展黄河谷地冷水性名贵鱼类的增殖、养殖,对满足XX及周边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并可减轻对XX湖、鄂陵湖、扎陵湖偷捕湟鱼的压力,有利于XX省三江源地区、XX湖地区野生鱼类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第二节规划编制的依据
1、《XX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2、《XX省农牧业及农牧区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
3、《XX省渔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4、XX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下达XX省20XX年第一批s省级预算内资金前期项目投资计划的通知》(X发改投资[20XX]178号)。
第二章规划的意义及必要性
第一节规划的意义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构建和谐XX,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牧业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加强对全省特色渔业经济发展的宏观指导,省政府把发展冷水性鱼类养殖作为发展特色农业的重点工程和优势产业,纳入了XX省特色农业发展规划和渔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在《XX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把积极发展冷水鱼养殖作为渔业发展重点。
根据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XX省“十一五”规划编制方案》(青政办[2004]
31号)精神,编制《XX省冷水鱼增养殖产业化发展规划》非常必要,意义重大,将对沿黄地区加快水库库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扩大移民安置就业、转移社会剩余劳动力、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安定、构建和谐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规划的必要性
编制《XX省冷水鱼增养殖产业化发展规划》是发展冷水特色渔业经济,拓展农业发展领域,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增效、农牧民持续增收的迫切需要;增加优质水产品有效供给,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迫切需要;保护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珍稀冷水鱼种质资源的迫切需要;开发建设观赏渔业、休闲渔业经济名牌景点景区,促进生态旅游业持续发展,打造旅游名省强省的迫切需要,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必要性要梳成条细化)
第三章冷水鱼产业化发展潜力分析
XX境内沿黄流域的宜渔水体资源是我省的优势水体资源,具有水体冷凉、清澈、洁净、常年不冻的特点,而且水量大,水库水
体交换量大,为XX省发展冷水鱼增养殖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可以进行规模开发和产业化经营。
沿黄流域现有水面还可进行大水面增殖渔业(只需投放苗种,进行渔政管理,不需人工投喂饲料的粗放模式),投放冷水性鱼类高白鲑等不对土著鱼类造成威胁的滤食性鱼类品种,充分利丰富而洁净的水体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我省的特色水产养殖产业。
第一节冷水鱼养殖现状及发展潜力
一、冷水鱼养殖现状
随着XX湖、XX湖、XX湖继续实施封湖育鱼措施,XX境内沿黄地区的冷凉水体已成为我省发展淡水渔业的主要地区。
2004年黄河谷地8县水产品产量为547吨,占全省水产品总产量的51.7%,其中XX水库池沼公鱼产量达480吨;200X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1618吨,XX水库池沼公鱼产量达到1260吨,占全省水产品产量的78%,池沼公鱼增殖渔业和加工业已成为高原渔业的亮点,为龙羊峡水库库区群众的增收致富开辟了新的途径。
我省境内黄河干流XX水库以下修建水电站形成的大中型水库形成水域面积70万亩,能保持相对稳定的渔业利用水面约50万亩。
这些水体夏季水温不超过20℃,水体洁净、水质良好、具有明显的冷水水体特征,具备生产无公害绿色水产品和有机水产品的良好基础,为发展冷水性鱼类增养殖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沿黄水库渔业水面,可容纳500亩的网箱养殖规模,可生产虹鳟、金鳟等商品鱼2万吨,产值达4亿元,能带动群众养鱼
3000多户,解决近1万人就业,可安置库区移民大有好处,同时可带动当地运输业、加工业、旅游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利用好这些水域资源比重新开垦耕地更加易行有效,其经济效益要高于种植业。
近年来,我省渔业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XX大发展的历史机遇,立足本省实际,以生态建设为重点,坚持保护与发展并举,进一步加快了渔业生产基础建设,加强了渔政执法检查,加大了水域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力度,养殖结构逐步趋于优化,推动了以冷水性鱼类养殖为主的高原特色渔业发展,促进了我省渔业健康、有序发展。
(一)网箱养殖
1、鲑鳟鱼网箱养殖
鲑鳟鱼网箱养殖技术是我省在20世纪90年代初从欧洲引进的一项新技术,虹鳟鱼网箱养殖曾在龙羊峡水库创下了75.8吨/亩的全国记录,现已形成了从人工繁殖、发眼卵孵化、鱼苗流水培育、商品鱼网箱养殖、微流水池塘养殖、鱼品加工等一系列成套成熟技术和管理经验。
水库小网箱养殖试验成功,1-4立方米小网箱产量可达150公斤/立方米。
2、鲑鳟鱼苗种繁育
已建成年繁育能力100万尾的鲑鳟鱼苗种繁育场1座,其中:苗种培育池1000平方米,亲鱼培育池1000平方米,孵化室500平方米,办公室、宿舍等用房150平方米。
二、大水面增养殖
1、高白鲑增养殖取得成功
自2002年以来,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高白鲑引种繁育及增养殖技术示范推广工作和技术培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示范推广规模达到40多万亩,建立种源基地2处,高白鲑人工繁殖取得成功,繁殖车间已建成,可孵化高白鲑发眼卵2000万粒,培育高白鲑鱼苗800万尾。
从高白鲑发眼卵孵化、稚鱼开口饵料的选择、稚鱼饲育、苗种阶段的病害防治、增养殖、鱼苗的运输及人工繁育等方面,攻克了技术难点,解决了疑难问题。
高白鲑的引进,不但增加了新的品种,填补了空白,也为今后发展我省特色冷水性鱼类增养殖产业,加快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牧民收入,促进我省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2、池沼公鱼产业化发展初见成效
龙羊峡水库池沼公鱼自2000年己形成年捕捞千余吨的产量,成为该地区的渔业经济产业,提供了近500人的就业机会。
年产值500万元以上,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
目前,已建立建全了水库渔业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相关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组建了龙头骨干企业,形成了以水体资源为基础,以科技为先导,以开发增殖资源为途径,实现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产业链,加大了开发全省冷凉水体增养殖资源的力度,初步形成了资源增殖、资源管理、科学管理、合理捕捞,生产、加工、保鲜、产品储运营销为一体的产业化模式。
九十年代初,我省水产部门进行裸鲤繁育试验获得成功;其后,XX湖裸鲤救护中心就裸鲤的规模化人工繁育、放流和池塘养殖等技术进行研究和应用,目前已掌握了成熟的XX湖裸鲤人
工繁育、大规格苗种培育、裸鲤成鱼养殖及大水面移植、增殖和放流技术,自2001年以来陆续向XX湖投放不同规格裸鲤鱼苗3400万尾。
目前,我省境内沿黄渔业开发已经有了一定基础,也有成功的例子。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省开展沿黄水库渔业开发以来,在龙羊峡、李家峡进行虹鳟鱼网箱养殖,曾在龙羊峡水库网箱养殖取得亩产75.8吨的全国记录,现建有鲑鳟鱼苗种繁育基地,在虹鳟、金鳟等亲鱼培育、人工繁育、网箱成鱼饲养及商品鱼加工等配套技术已经成熟。
龙羊峡水库池沼公鱼大水面移植增殖1997年获得成功,年均产量1000吨,使库区农渔民切实得到了实惠,产品出口到日本、韩国等地。
高白鲑引种推广取得突破,有自己的种源,人工繁殖取得成功,商品鱼已上市,市场前景看好。
贵德河蟹养殖成功,取得了良好地经济效益,群众养蟹积极性很高。
因此,依托我省大面积的水体资源优势,在宜渔水域区发展冷水性鱼类养殖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二、发展潜力分析
充分挖掘沿黄水域宜渔资源潜力,做好沿黄水域开发整体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做大做强沿黄水库冷水鱼养殖产业,对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培育沿黄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大的意义。
黄河贵德段有近5000亩的河道、沼泽水面,有近万亩的河滩地资源,可以开发微流水养鱼工程,发展集约化水产增养殖产业。
黄河康扬段、循化段、官厅—峡口段水流平缓,也可以发展微流水和循环水养鱼产业,具有规模化发展的资源潜力。
目前,急需进行
流水养鱼、微流水养鱼、循环水养鱼、网拦养鱼和网箱养鱼的示范工程建设,实行创新型运行机制,为群众水产养殖产业的发展提供样板示范。
冷水鱼养殖技术从20世纪90年代引进、消化和再创新,已经完成了虹鳟鱼工厂化育苗、网箱养殖、微流水养殖及大规格鱼种培育、鱼品加工等先进技术研究、开发、示范和应用,为规模化、产业化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高白鲑的引种、孵化、鱼苗培育、鱼种培育技术、人工繁殖技术及大水面增殖、捕捞技术获得成功,已建成孵化2000万粒高白鲑发眼卵的孵化车间1座,为高白鲑的人工增殖奠定了先进的技术基础;南门峡虹鳟鱼苗种繁育中心已建成投入运营;XX湖裸鲤人工繁殖技术已经成功,并可规模化培育鱼苗。
第二节冷水鱼产品市场需求及趋势
鲑鳟鱼属冷水性鱼类,是对鲑科鱼中的鲑鱼和鳟鱼的统称,国内又称“三文鱼”。
该鱼适应在清澈流动的冷凉性水体中生长,绝大多数为肉食性,鲑鳟鱼可在流水池和网箱中进行高密度集约化养殖。
国外已有100多年的养殖历史,主产地在北欧、北美、南美,产品市场除产地以外,主要在全欧洲、日本、东南亚、澳大利亚地区。
该鱼肉质好,无肌间刺,易加工成各种高档鱼食品,是深受消费者欢迎的优质水产品之一。
我国从50年代末开始养殖,90年代集约化流水池养殖在各省推广,目前主要以虹鳟鱼养殖为主,年产约5000吨,主要集中在甘肃、河北、辽宁、北
京、XX、云南等地,近两年国内引进和推广的新品种有硬头鳟、金鳟、银鲑、高白鲑、北极白点鲑等。
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挪威鲑鱼在国内的促销活动和大城市生鱼片消费热的时兴,市场上对鲑鳟鱼的需求迅速增长,鲑鳟鱼消费市场不断扩大,目前国内市场上除5000吨国产鱼外,绝大部分来自挪威、加拿大的海水养殖鲑鱼,另有少量鳟鱼制品来自美国和北欧。
一些城市的超市中,进口鲑鳟鱼制品价格昂贵,供不应求,成为时尚紧俏商品,据估测,我国每年进口鲑鳟鱼在3万吨以上,而且市场消费量和需求量仍然呈逐年上升趋势。
以致于在南部沿海鲑鳟鱼成为走私商品。
鲑鳟鱼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逐年增加,主要产品为来自天然和养殖的鲑鱼为主,鳟鱼所占比例不大,国内市场上以进口鲑鱼的消费量最大,年约3万吨,鳟鱼销量不足5000吨。
国际上鲑鳟生产增长迅速,据国际三文鱼生产者协会统计年报表明:在1996年—1999年4月间,全球三文鱼产量正以年均26%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XX年,国际三文鱼产量将达到175万吨—255万吨之间。
全世界消费者对三文鱼的消费量也在增大,最近4年,德国、英国、美国对三文鱼的消费年增长分别为25%、17%和24%。
近几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三文鱼的消费量在国内大中城市中迅速增长,产品供不应求,价格昂贵,在节假日成为紧俏商品。
国内鲑鳟鱼市场的产品主要分为鲜活鱼和加工制品两大类,其中鲜活鱼主要以国产虹鳟鱼为主,产地价格一般在每公斤在15
—30元之间波动,大城市每公斤在30—50元之间,最高卖到每公斤60元。
来自挪威、加拿大等地的鲑鱼主要以冰冻和冰鲜鱼片为主,每公斤价格在80—120元之间,部分俄罗斯和日本的冻鲑鱼价格较低。
精加工的冷薰鱼片价格更贵,其中美国的虹鳟鱼精加工鱼片,每公斤价格最高达到300元。
高白鲑产品在中小城市价格可达30-50元/公斤,在大城市可达100元/公斤。
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的调整。
对鲑鳟鱼的市场需求仍然扩大,特别对鲑鳟鱼的加工制品的需求量迅速增长,市场前景看好。
第三节水体资源及其水质状况
XX境内黄河谷地全长380公里,年平均气温在2.1~8.2℃之间。
年降水量为262.8~470.7毫米,年蒸发量在1415.0~2169.9毫米之间。
黄河谷地光能资源丰富,年日照时数在2550~2888.6小时之间。
黄河干流的龙羊峡、李家峡、公伯峡、积石峡、寺沟峡等阶梯电站及调蓄水库的开发建设,形成了串珠状的巨大宜渔水域,为发展冷水性鱼类大水面增养殖提供了优越的水体资源。
从海拔2600米的龙羊峡水库到民和峡口乡黄河干流出境处海拔1650米的干流河段,已经建成了龙羊峡、尼那、李家峡、直岗拉卡、公伯峡、苏只峡等6座大、中型水库。
这些水库水体深广、冷凉、洁净,是渔业开发和冷水鱼增养殖的优势资源。
湟水流域有海宴、湟源、湟中、西宁市、大通、平安、互助、乐都、民和等县(市),从海晏县(海拔3000米)的到湟水出境
地民和县1800米流域内,建成了3000多亩池塘和近50座中小型农用灌溉型水库,形成水面近2万亩。
一、水体资源状况
(一)黄河干流阶梯电站水库
黄河谷地是淡水资源富集的地区,是黄河源区所产淡水流经的重要地区,据唐乃亥水文站多年的监测资料和黄河贵德水文站、循化水文站多年的监测资料显示,黄河干流唐乃亥河段年径流量为203亿立方米;贵德黄河干流河水年径流量为213亿立方米;黄河循化段干流年径流量为226亿立方米。
在该段黄河干流上的主要支流有隆务河,其年径流量为6.75亿立方米。
其他支流均为小支流,其中流入龙羊峡水库的拉曲(茫拉河)年径流量为1.07亿立方米。
黄河干流上龙羊峡至积石峡段万亩以上的6座大、中型电站水库总水面积为469.87平方公里(合70.48万亩),总蓄水量为283.08亿立方米。
其中已建成的龙羊峡水库最大水面积380平方公里(合57万亩),是黄河干流上最大的调蓄水库,其总储水量可达247亿立方米;李家峡水库有水面积32平方公里(合4.8万亩),库容量为16亿亿立方米;公伯峡水电站总库容为6.2亿立方米,有水面积23.6平方公里(合3.54万亩);苏只水电站总库容为0.455亿立方米,有水面积为6.73平方公里(合1.01万亩);在建的拉西瓦水电站总库容10.79亿立方米,有水面积为13.94平方公里(合2.09万亩);积石峡水电站总库容为2.635亿立方米,有水面积为13.6平方公里(合2.04万亩)。
黄河干流电站水库水交换量大,除龙羊峡水库外,其他电站
水库,水交换次数在8.8次~500次/年之间,过流性电站水库水交换频繁。
大型水库的干流河床区水交换量大,而库湾、库汊等水域水交换量相对较小。
(二)池塘及农用水库
“七五”期间在黄河、湟水沿岸的贵德、化隆、循化、民和、西宁、平安、乐都7县(市)建成东部农业区“二线七片”商品鱼养殖基地5000 亩,为我省池塘养殖奠定了基础。
“十五”以来,由于受自然条件限制、省外水产品对省内市场的冲击和养殖池塘老化、基础设施薄弱等制约因素,养殖效益明显下降,养殖规模严重萎缩,目前东部农业区的实际养殖面积只有3120 亩,其中西宁400亩、湟中225 亩、民和360亩、乐都935亩、平安400亩、贵德800 亩(另有近2000亩河滩沼泽地)。
农业区灌溉型中小型水库,库容在100万立方米以上的水库47座,面积多在几百亩至上千亩不等,总面积4万多亩,其中西宁地区10座、海东地区22座。
但绝大多数水库为灌溉调蓄性水库,死库容小,难于进行渔业利用。
面积较大且开展渔业养殖的水库主要有大通黑泉水库(0.7万亩)、互助南门峡水库(0.1万亩)、海晏东大滩水库(0.3万亩)。
二、水体理化条件
黄河干流龙羊峡水库及以下河段,水体澄清含沙量低,水体透明度大,常年不封冻,其水温以龙羊峡水库为最低,随着干流水面高程的下降,水温逐渐升高(参见表1)。
表1 黄河流域水体理化因子表
含盐量:黄河干流龙羊峡水库,李家峡水库的含盐量为10.9mg/L和0.29g/L(参见表2)。
表2黄河干流电站水库含盐量变化情况表
从表2中看出,黄河干流电站水库含盐量较低,符合渔业水质标准,属水质优良的水体。
营养盐类含量:黄河干流电站水库水体中,营养盐类含量较低,属于贫营养型水体(参见表3)。
表3黄河干流水体营养盐类含量情况表
第四节发展冷水鱼增养殖的优势
一、有成熟的苗种繁育技术:在通过实施联合国粮农组织资助的“XX省虹鳟鱼引种示范研究”和省科委资助的“XX省虹鳟鱼亲鱼苗种培育技术研究”等项目及其南门峡虹鳟鱼苗种繁育场的多年运行,现已具备了年生产优质鲑鳟鱼苗100万尾的能力,苗种自繁技术过关,平均孵化率达到92%,平均成活率达到50%,并可达到苗种全雌化生产。
二、有成熟的成鱼养殖技术:网箱养殖采取英国标准的浮动式网箱,平均亩产达到50吨,最高单产达75.8吨,为国内养鳟单产最高记录。
其中对提高鱼肉品质的技术研究为国内独有,通过改变遗传基因,变雄鱼基因XY染色体为单一的X染色体,并通过饲料添加虾青素的办法,解决了商品成鱼在养殖过程中的着色技术,提高了鱼品品质和产量。
三、有成熟的大水面增养殖技术:在高白鲑引种繁育及增养殖技术示范推广成效显著,示范推广规模达到40多万亩,建立种源基地2处,高白鲑人工繁殖取得成功,孵化车间可容纳受精卵2000万粒,生产鱼苗1000万尾。
龙羊峡水库池沼公鱼自2000年己形成年捕捞千余吨的产量,成为该地区的经济优势产业,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
自2001年以来陆续向XX湖投放不同规格裸鲤鱼苗3400万尾。
四、优质饲料的引用:引用优质饲料喂养鲑鳟鱼,不但能够
促其生长而且可以降低成本20%,进口的饲料引用后系数可达到1。
国内饲料市场也已达到相当水平。
五、具备成功的鱼品加工技术:现有池沼公鱼鱼品加工厂1个,可生产烤、冰鲜、速冻、休闲系列食品等产品。
其产品已进入超市货柜和土特产品专销店及旅游点。
第五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省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渔业开发以来,池塘养殖和网箱养殖虽然取得成功,并取得了一定的效益,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各级政府对渔业发展的引导不足,缺乏支渔惠渔政策的扶持。
二、渔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滞后。
目前我省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尚不健全,有些县还没有服务机构,水产技术人才匮乏,基层推广体系建设滞后,服务手段落后,与目前水产发展需求很不相称,缺乏留住和吸引人才的用人机制,且现有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有亟待提高,技术力量储备严重不足。
这是影响我省渔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三、农民及农村干部缺乏养鱼的技术和经验,特别是缺乏冷水性鱼类增养殖的技术和经验,不敢投资建设养鱼设施,影响了我省冷水性鱼类增养殖产业的发展。
四、产业化经营水平低,群众性虹鳟鱼养殖几乎空白,忽略了对群众养鱼的扶持和引导,产业化经营没有群众基础,未形成群体规模。
五、缺乏企业的参与,尚无渔业龙头企业,影响渔业产业化的发展。
虹鳟鱼网箱养殖和池沼公鱼人工增殖是同时在龙羊峡水库实施的两种不同的大水面渔业开发方式。
龙羊峡水库网箱养鱼曾经有三家企业参与,并且取得了成功,年产量曾达到300吨以上,但由于产品与销售市场不接轨,养殖成本偏高,加上虹鳟鱼食用、烹调技术的不普及,优质鱼做不成宴席上的佳肴、没有特色,在市场上难以与常规鲜活鱼类品种相竞争,企业不能获得维持再生产的效益,最终未能发展壮大,而逐渐萎缩。
六、资金严重短缺。
冷水鱼养殖虽然在XX是非常好的项目,但XX地方财力有限,难以完成该产业的基础建设投入,不能吸引其它投资形式的跟进,致使养殖基地建设、苗种繁育、鱼品加工等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影响了产业发展。
七、池塘严重老化。
我省养殖池塘多数修建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大部分年久失修,淤积、坍塌、老化严重。
单位养殖产量每亩150公斤左右,全省池塘养殖产量常年徘徊在400-600吨的低水平。
改造池塘条件,提高池塘标准,达到高产和卫生防疫相统一的要求,是当前推进水产品健康养殖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