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第十三章第6节 温里方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 常用方剂
第六节 温里方
一、定义
凡以温里药为主组成,具有温中祛寒、回 阳救逆、温经散寒等作用,治疗里寒证 的方剂,称为温里剂。
二、适应证、治法、配伍与代表方剂:
1、中焦(脾胃)虚寒证:温中祛寒方 温中祛寒法~补气健脾药,如:理中汤、吴 茱萸汤、大小建中汤
2、脾肾阳衰(阴盛格阳、戴阳):回阳救逆方 回阳救逆法~益气固脱药,如:四逆汤加减、
回阳救急汤
3、寒凝经脉(血痹寒厥、阴疽):温经散寒方 温经散寒法~养血通脉药,如:当归四逆汤、 黄芪桂枝五物汤、阳和汤
三、使用注意:
1、药性多辛温燥热,临证须辨寒热真假。 热证、阴虚、真热假寒的热厥证禁用。
2、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3、阴寒过盛,邪盛拒药、服药入口即吐,
可百度文库当配伍寒凉之品,或者热药冷服。
理中汤(丸)《伤寒论》 1.功效: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2.证:脾胃虚寒证(吐、利、冷、痛) 3.见:阳虚失血证或病后喜唾涎沫 4.法: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要旨-《素问》:寒淫所胜,平以辛热。 辛热以祛中焦之寒;甘温以复中焦之虚
5.方: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各9g 6.方析: 干姜(君)-辛热,温中祛寒。 寒多 人参(臣)-甘温 ,补益中气。虚多 白术(佐)-苦温,健脾燥湿 炙甘草(使)-助党参扶助中气、调和诸药
7.特点:一温一补一燥,共奏温中祛寒,补 气健脾之效。
8.应用:慢性胃肠炎 消化道溃疡 胃扩张 胃下 垂 慢性结肠炎 慢性支气管炎 功血等
9.加减方: 1)附子理中汤(丸)+制附子 2)丁蔻理中汤+丁香、白豆蔻(温中降逆止呕) 3)连理汤+黄连(脾胃虚弱、寒热错杂)
用于慢性痢疾、慢性肠炎
复习题
1.试述温里剂的定义.适应范围.如何分类.配伍 原则和使用注意.
2.请写出理中汤、药物组成和加减方的方名。
第六节 温里方
一、定义
凡以温里药为主组成,具有温中祛寒、回 阳救逆、温经散寒等作用,治疗里寒证 的方剂,称为温里剂。
二、适应证、治法、配伍与代表方剂:
1、中焦(脾胃)虚寒证:温中祛寒方 温中祛寒法~补气健脾药,如:理中汤、吴 茱萸汤、大小建中汤
2、脾肾阳衰(阴盛格阳、戴阳):回阳救逆方 回阳救逆法~益气固脱药,如:四逆汤加减、
回阳救急汤
3、寒凝经脉(血痹寒厥、阴疽):温经散寒方 温经散寒法~养血通脉药,如:当归四逆汤、 黄芪桂枝五物汤、阳和汤
三、使用注意:
1、药性多辛温燥热,临证须辨寒热真假。 热证、阴虚、真热假寒的热厥证禁用。
2、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3、阴寒过盛,邪盛拒药、服药入口即吐,
可百度文库当配伍寒凉之品,或者热药冷服。
理中汤(丸)《伤寒论》 1.功效: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2.证:脾胃虚寒证(吐、利、冷、痛) 3.见:阳虚失血证或病后喜唾涎沫 4.法: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要旨-《素问》:寒淫所胜,平以辛热。 辛热以祛中焦之寒;甘温以复中焦之虚
5.方: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各9g 6.方析: 干姜(君)-辛热,温中祛寒。 寒多 人参(臣)-甘温 ,补益中气。虚多 白术(佐)-苦温,健脾燥湿 炙甘草(使)-助党参扶助中气、调和诸药
7.特点:一温一补一燥,共奏温中祛寒,补 气健脾之效。
8.应用:慢性胃肠炎 消化道溃疡 胃扩张 胃下 垂 慢性结肠炎 慢性支气管炎 功血等
9.加减方: 1)附子理中汤(丸)+制附子 2)丁蔻理中汤+丁香、白豆蔻(温中降逆止呕) 3)连理汤+黄连(脾胃虚弱、寒热错杂)
用于慢性痢疾、慢性肠炎
复习题
1.试述温里剂的定义.适应范围.如何分类.配伍 原则和使用注意.
2.请写出理中汤、药物组成和加减方的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