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会生本新理念探索教学新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领会生本新理念探索教学新模式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在生本理念的指引下,笔者结合本校实际和学科特点,立足课堂,积极实践,探索出相对高效的“情境导学——探究释疑——感悟提升”课堂教学模式,简称“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
一、情境导学
教学情境指教学活动开展时的教学环境以及情感氛围。“境”是教学环境,也指教学双方(师生)之间的关系。“情"指洋溢在“境"中的教学双方(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情因境生、境为情设,两者和谐统一。当前,部分学生认为思想品德课理论无味、讲解无趣、听课没劲,这就要求教师努力创设符合学生认知需求的知识与情感结合的美妙境界,层层设疑、环环相扣,时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常常这样创设情境:
1.创设开放民主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素质教育要求改变过于强调知识灌输、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状况,倡导学生积极参与,亲身体验。为此,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常常采取表演、竞赛、讨论、辩论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多角度审视社会问题,留给他们广阔的思考空间,以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在教学“挫折是把双刃剑"时,就“挫折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这一问题展开激烈辩论,最后,大家达成共识:挫折既是好事又是坏事。一方面,挫折会给人带来痛苦、压力和打击,使人们的愿望难以实现,挫折会消
磨人的斗志,使人一蹶不振,甚至失去生活的信心;另一方面,对于强者来说,挫折则能磨炼意志,使人变得更坚强,激发斗志,使人进发巨大的力量,“吃一堑,长一智”,丰富人的生活体验。这种让学生唱主角的课堂,既生动活泼,又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更能使学生通过参与和体验,加深对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2.创设新异奇特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满足学生求知好奇的心理,就要适时创设新异奇特的教学情境。我在课堂教学中常用新闻、漫画、寓言典故、古今中外的文学故事等材料来创设情境,效果明显。如在教学“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时,先用课件展示了小故事:在一个没有月光的夜晚,一群不速之客悄悄潜入原始森林……“铁枪李”(悄声):“工具都准备好了吗?”“神夹赵"(兴奋):“准备好了,就等猎物上钩了。”一会儿,一只小黑熊欢快地在雪地上打着滚,乐滋滋地玩
耍着。“哎呀,不好!"小黑熊发出一声惨叫……可惜!它已无法摆脱猎人为它准备好的“神夹”。“抓住了!抓住了……"“铁枪李”、“神夹赵”欢呼着向到手的猎物跑去。这时,躲在树上的小猴子发出了一声感叹:“别高兴得太早,最终倒霉的还是你们人类自己!"然后,我设计了一个问题:你对小猴子的感叹是怎样理解的?通过如此新奇有趣的情境,化抽象为具体,加深了理解,激发了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创设真实生活的情境,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怀。创设使学生
足以动情的生活情境,能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怀。如在教学“环境问题"时,我先播放了一段以轻快音乐为背景的自制视频,让学生欣赏祖国的美好河山:蔚蓝的天空、葱郁的森林、清澈的河流、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然后播放了一段以沉郁音乐为背景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反映我国目前环境状况的资料图片:昏暗的天空、断水的河流、成堆的垃圾、吞噬人类共有家园的荒漠……通过视频再现、音乐渲染,在情境中感知、在感知中传情,知情结合的课堂,让枯燥的说教化为鲜活的体验,增强了课堂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情境的创设形式多样、适用广泛、效果明显,但情境创设必须结合实际、联系生活、适可而止,一定要走出为了博得学生的掌声、笑声而创设情境的误区。
二、探究释疑
新课改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交流彼此的感受、分享彼此的成果,形成师生、生生之间广泛的信息交流,让学生通过互动,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认知过程,体会与人合作的喜悦。就学习方法而言,主要有以下方面:
1.自主学习,激疑质疑。新课改倡导还给学生一些自主选择的权利,还给学生一些体验锻炼的机会,还给学生一片自由飞翔的天空。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这一过程的多次重复,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自信心都将大大提高。在这个环节中,学生要
会学善思、质疑问难,边学边解决一些基础性问题。
2.组内讨论,互助学习。经过自主学习后,学生个人不理解或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可集中在这一阶段解决。每个学生都可以在组内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以达到小组整体成功的目的。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参与到小组的学习中去,综合学生的疑问,提炼一两个问题让学生合作探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协同互助的精神,使学生在交往过程中,相互支持、配合和反思,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认识。
3.组间交流,合作探究。组间交流是小组讨论完成后进行的环节,一般由一个组首先发表意见,向全班汇报本组探究的情况,其余小组进行补充。此环节,要抓住中心议题或关键性问题,集中解决重点、难点问题。需要注意的是:要让学生对话、争论,在争辩中碰撞出智慧火花,在释疑解惑中明晰努力方向。同时,教师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善于在关键处加以点拨引导,发挥组织和调控作用。最后,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探究的情况,简要归纳、概括一节课所学内容。用几句画龙点晴的语言,理清概念,阐明道理,使零碎的知识系统起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
值得注意的是,学习方式的转变绝不意味着用一种方式彻底地代替另一种方式,要改变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放弃必要的记忆背诵和接受学习。教学方式是为课程目标服务的,课程目标是多元的,教学方式也就不应是单一的。课堂教学中每个环节的设计都应当从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需要出发,不能把“自主
"、“合作"、“探究"形式化和绝对化。课堂教学也不可能都采用探究式,而且也不是所有内容都适用探究的方式。
三、感悟提升
学后反馈是使学生拓宽知识、发展思维和实现提升的重要形式,训练的过程是老师对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提升的过程,也是老师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不可或缺的过程。思想品德课要使学生学会学习,更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思想品德课的学习过程应成为学生自我体验、自我打造、自我超越的过程,让学生能把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并能指导现实生活,真正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如在教学“融入新的班集体”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题目: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和水泥、石子、水混合后,比花岗岩还坚韧。这就是说,一个人只有融入集体,才能充分发挥他的才智。(1)请谈谈你所在的班集体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有哪些?(2)你打算怎样融入到新的班集体中?设计的题目,可以让学生深入生活,学以致用,为学生提供道德体验的机会,树立践行意识,真正使学生的思想有感悟、道德有升华。
“情境导学——探究释疑——感悟提升”模式下的思想品德课堂,体现“活"、突出“动”、贯穿“导”、落实于“升”,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践行、在践行中体验、在体验中发展。我们坚信,通过孜孜不倦的实践检验和反思改进,必能走出一条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新路子,开创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生本课堂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