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导学案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部编版》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了解唐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掌握唐太宗和唐玄宗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大贡献;3.理解唐代的治国理念和政治制度,分析其影响。
二、导入引入1.呈现图片:贞观年间的盛世景象;2.提问:你知道唐代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分别是什么时期吗?有什么特点?三、学习过程1.理解“贞观之治”a.简要介绍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的政绩和治国方针;b.说出唐太宗对科举制度、均田制等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2.探究“开元盛世”a.介绍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间的政绩和治国方针;b.讲述开元盛世的经济繁荣和文化繁荣的特点。
3.比较“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a.列举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b.分析导致贞观之治转变为开元盛世的原因。
4.评价唐代的治国理念和政治制度a.讨论唐代政治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b.提出你对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看法。
四、总结反思1.总结唐太宗和唐玄宗的政绩和贡献;2.思考唐代治国理念和政治制度的特点和意义。
五、拓展延伸1.了解唐代其他重要的皇帝和其治下的时代特点;2.研究唐代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关系。
六、作业1.撰写一篇关于唐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读后感;2.总结唐代政治制度的优点和缺点。
七、教学反馈1.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阅和点评;2.总结学生对唐代治国理念和政治制度的理解和认识。
这个导学案以“《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导学案”为标题,结合了唐代的历史资料和学习要点,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唐代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掌握其特点和影响。
通过导入引入、学习过程、总结反思等步骤,引导学生认识唐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和意义,提高历史学习的兴趣和深度。
第二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唐朝贞观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2. 了解唐朝开元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3. 分析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原因和特点。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导学案(课件)
• ★阅读书本P8第一段,并在书本划好,贞观 时期推行的革新措施: • ★由此得出结论:贞观之治出现的客观原因 的第2点是: • 政治上,①完善 三省六部制 • ②制定 法律 ,减省 刑罚 进士科 逐渐成为最重要 • ③增加科举 考试科目, 的科目 • ④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 ★(5)材料(唐太宗对大臣们说)“夫欲 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 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朕常以此思之,故 不敢纵欲也”。 ——〈资治通鉴〉卷一九 八 • 回答:根据材料分析,唐太宗重视 减轻人民负担 • ★由此得出结论:贞观之治出现的客观原因 的第3点是: • 经济上:减轻人民的 劳役负担,鼓励发 展 农业 生产
• (4)材料一: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正月,唐太宗任命 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本着“意在宽平”的原则厘改法 律。以死刑条目为例,新律较之《开皇律》减斩刑为流刑 九十二条,减流刑为徙刑七十一条,并废除鞭背酷刑与断 趾等肉刑,将二千余条的《开皇律》删减为七百条的新律 。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正月,新律诏颁全国,是为《 贞观律》。 • ①根据材料分析,唐太宗采取的措施是: 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材料二: (太宗)从谏如流,雅好儒术,孜孜求士,务在择官,改 革旧弊,兴复制度,每因一事,触类为善.……深恶官吏贪浊,有 枉法受财者,必无赦免.…… • ②根据材料分析,唐太宗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材料一:开元三、四年,关东连续发生 严重的蝗灾,唐玄宗派出专使督察州县大 力捕蝗,大大减轻了灾害,另外还在各地 大兴屯田,加强对农田水利的管理。 材料二:唐玄宗即位之后,裁撤了武则天 以来许多无用的官员……在每年十月,派 按察使到各地巡查民情,纠举违法官吏, 严惩不怠。 • 材料三:填空:唐玄宗任用 姚崇和 宋璟为相 回答:从材料中归纳唐玄宗的统治措施: ① 重视农业生产 • ② 重视吏治 • ③ 重用人才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学案】
七下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和相关史料,知道唐朝建立的史实了解唐太宗的治国策略和治国举措,以及“贞观之治”的出现。
2.通过阅读教材第二目内容,知道武则天的治国举措以及影响。
3.通过阅读教材第三目内容,了解唐玄宗的治国举措以及“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
4.通过比较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治国举措共同之处,认识唐朝前期的政策与唐朝走向强盛的关系。
【学习过程】一、课前学习学习任务(一):梳理基础知识要求:阅读教材第6至9页的内容,完成以下填空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1.建立:618年,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2.李世民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 。
3.革新措施: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 , 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报考,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的政绩。
在经济上,减轻人民负担,鼓励发展。
4.表现: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昌盛,历史上称之为“”二、女皇帝武则天5.地位:中国历史上的女皇帝。
6.武则天统治时期,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大力发展,创立制度;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7.作用:为后来“”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三、“开元盛世”8. 唐玄宗的治国措施:在贤相裁减的辅佐下,实行了系列改革:整顿,裁减,发展经济,改革;注重,编修经籍。
9结果,唐玄宗在位的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经籍。
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_ 时期,历史上称为“。
一、课中学习学习任务(二):通过阅读以下史料,结合课本内容,理解唐太宗的治国思想。
材料一:……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
炀帝意犹未足,……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之灭。
此皆朕所目,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贞观政要》材料二: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部编版》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导学案一、导入在中国历史上,唐朝是一个璀璨灿烂的时期,其中“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更是唐朝历史上的两个重要时期。
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两个时期的特点和影响,了解唐朝的璀璨成就。
二、进修目标1. 了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 掌握唐朝在这两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3. 分析唐朝的璀璨成就对后世的影响。
三、进修过程1. “贞观之治”的特点和影响贞观之治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的政治理念和治国方针,主要表此刻以下几个方面:(1)政治制度完善:推行科举制度,设立三省六部制度,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官僚体系。
(2)军事改革:建立了募兵制度,加强了军队的管理和训练,使唐朝的军事实力大幅提升。
(3)经济繁荣:推行均田制和保田法,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肩负,增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4)文化茂盛:开创了唐代盛世的文化繁荣时期,出现了许多文学巨匠如杜甫、李白等。
贞观之治的影响是深遥的,不仅奠定了唐朝的基业,也为后来的开元盛世打下了坚实基础。
2. “开元盛世”的特点和影响开元盛世是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繁荣的时期,主要表此刻以下几个方面:(1)政治宽松:实行了“开元治乱”,推行了“肆无忌惮”的政策,使社会风气开放,文化繁荣。
(2)经济繁荣:实行了“开元盛世”,加强了对外贸易,增进了经济的发展,使唐朝的国力达到了顶峰。
(3)文化繁荣:开元盛世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文学、艺术的杰出人才,如王维、韩愈等,为唐代文化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开元盛世的影响是深遥的,不仅使唐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达到了巅峰,也为后来的盛世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进修总结通过进修“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这两个时期,我们了解到唐朝在这两个时期取得了璀璨的成就。
贞观之治奠定了唐朝的基业,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了繁荣的巅峰。
这两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对后世产生了深遥的影响,也为中国历史上的其他朝代树立了榜样。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导学案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导学案2、《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唐朝建立的史实。
2.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
3.知道武则天的治国措施及其影响。
4.知道唐玄宗和“开元盛世”,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
学习重点、难点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治国措施。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一)唐朝的建立1.唐朝建立的背景。
2.唐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
(二)贞观之治1.贞观是谁的年号。
2.唐太宗的治国思想。
3.“贞观之治”治国措施(从经济、政治、军事三方面概括)。
4.贞观之治的表现。
(三)女皇帝武则天1.武则天的政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用一句话来概括对武则天统治的评价。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读史使人明智,请同学们仔细体会唐太宗的话,回答问题。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1)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2)这句话说明唐太宗认识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他能认识到此问题?(3)这句话体现了他具有什么治国思想?2、感受盛世材料一唐太宗统治时期,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重视发展农业,减轻农民赋役,注意“戒奢从简”,故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材料二唐玄宗统治前期重用人才,提倡节俭,重视兴修水利工程,故出现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的局面,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1)上述材料描述了唐初出现哪两个盛世景象?(2)上述盛世景象的共同表现有哪些?出现的原因是什么?(3)上述盛世景象的出现,为后世统治者提供了什么宝贵的经验?三、巩固检测1.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孟宪实,在《百家讲坛》作了“太宗继位”“魏征进谏”“以民为本”等系列讲座。
由此推知他所讲的主题是()A.“开皇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2.温家宝说:“国之命在人心,解决人民的怨气,实现人民的愿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
”“国之命在人心”之内涵与下列哪一思想一致()A.“有教无类,因材施教”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知彼知己,百战不殆”D.“水能载舟,亦能覆舟”3.在唐太宗统治时期,有一位大臣前后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是著名的谏臣。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导学案
④经济上,,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3)表现: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史称“”。
二、女皇帝武则天
1.历史地位:她是中国历史上的女皇帝
2.统治措施: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制度;继续推行贞观以来
A.多谋善断,助皇帝处理朝政
B.设三省六部,提高行政效率
C.直言敢谏,有利于维护统治
D.创立科举制,进行制度创新
3.武则天于684年下令:凡官吏所在地区,“田畴垦辟,家有余粮”者升官。这体现了武则天(善于纳谏D.重视农业生产
4. 对“开元盛世”的“盛”字解释最贴切的是( B )
课堂教学导学案
课 题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教材
七下第一单元第2课
主备人:
学科
历史
课型
行进
课时
2
学习
目标
基础性目标:我能说出唐朝的建立和统一的相关知识
拓展性目标:我会分析“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
挑战性目标:我可以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重点
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形成的原因
——《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
材料二 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
——《贞观政要·论务农》
(1)“贞观”是谁的年号?
(2)材料一、二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思想?
(3)唐太宗时期,推行了哪些措施?这些政策的实施促成了怎样的局面?
板块二 女皇帝武则天
创设情境目标导航
多媒体展示图片。教师强调:这是一个充满朝气的、伟大的、开放的时代,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既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喜悦,也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又有“一览众山小”的凌云壮志。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哪一个朝代?(学生回答:唐朝)这样一个开放的、强盛的朝代是谁开创的,它又是怎样发展和继续繁荣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唐朝。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教学设计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课标要求】【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教学难点:对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的评价。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诗中描写了唐玄宗开元年间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
那么,这种盛世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社会到底繁荣到何等景象?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二、探究新知目标导学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合作探究:1.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了解唐朝建立的过程,概括唐朝建立的三要素:时间、开国皇帝、都城。
教师分析:时间:618年;开国皇帝:李渊(唐高祖);都城:长安。
教师过渡:李世民即位后,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
合作探究:2.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是什么?教师分析:主观原因:唐太宗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客观措施:①唐太宗广纳贤才,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他们都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
②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③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目标导学二:女皇帝武则天教师过渡:武则天成为皇后以后,与唐高宗共掌朝政,高宗去世后,武则天相继废掉两个已经做了皇帝的儿子,自己取而代之,改国号为周。
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历史上称她的统治为“治宏贞观,政启开元”。
合作探究:武则天为巩固统治而采取的措施有哪些?她的统治在唐朝起了什么作用?教师分析: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作用:她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第一单元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导学案
君民关系。
意识到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
【感悟提升①】:
唐朝的清明治世对我们当今建设的启示
(1)必须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使之有效地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2)清明的政治、安定的社会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盛世局面出现的重要保证和必要前提。
(3)领导者要励精图治、勤于政事、关注民生、重视科技发展和对人才的培养等。
【感悟提升②】:
正确认识封建社会的盛世局面
封建统治者调整政策的目的是巩固和维护其封建统治。
所谓的盛世局面是建立在剥削和奴役人民的基础上的,所以,即便是在盛世中,人民所受的压迫和剥削也是很重的,只是相对其他时期而言,封建剥削有所减轻,生活状况有所改善。
【知识结构】:。
第二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导学案
第二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导学案1.唐朝的建立年称帝,建立唐朝,定都。
626年即位,次年改年号为“”,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
2.关于唐太宗:(1)治国思想:唐太宗吸取的历史教训,,,。
(2)治国措施:①政治上,进一步完善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②制定法律,减省③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报考,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④经济上,减轻人民的 ,鼓励发展⑤用人上,他虚心纳谏,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最著名的谏臣是 ,前后进谏200多次,任命善于谋略的 ,和敢于决断的做宰相。
(3)贞观之治:统治期间,政治 ,经济 ,国力文教历史上称之为。
3.关于女皇帝武则天地位: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统治措施:①打击敌对的②大力发展,创立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③继续推行的政策和措施,重视。
④统治影响她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 ,人口 ,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后来奠定了基础。
4.唐玄宗和“开元盛世”(1)出现的时间:在位的期。
(2)治国措施: 即位以后,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在贤相和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裁减,改革,编修,在位的前期,政治,经济 ,国库,民众生活 ,唐朝的国力达到 ,历史上称为。
5.主观题(像这种史料题一定要认真看哟)(1).阅读史料并回答问题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
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辄数月不闭。
至(贞观)十五年,米每斗值二钱材料中叙述了怎样的社会状况?答:粮食丰收,马牛成群,夜不闭户,米价便宜。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答:唐太宗精心治理国家,勤于政事,。
减轻人民负担,鼓励农业生产。
(2).诗歌赏析。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栗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诗中描绘了开元时期什么样的情景?答:开元时期,人口众多,粮食丰盈,国库充实,百姓富足,社会欣欣向荣。
(3)为什么唐大宗把君主和百姓的关系比喻成舟与水的关系?答:唐太宗经历过隋末农民战争,认识到只有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才能巩固统治。
七下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导学案
初中七年级历史导学案班级:姓名:一、课前导学知识体系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1.唐朝的建立:(1)建立:______年,________称帝,建立唐朝,定都______;(2)发展:626年,李世民即位,年号“______”他就是。
2.贞观之治:(1)开明的治国思想:①形成原因:唐太宗吸取速亡的历史教训。
②具体内容:唐太宗勤于政事,,从善如流。
③具体表现: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的死后,唐太宗痛惜失去了一面可以知得失的“镜子”;唐太宗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善于谋略的和敢于决断的都是贞观时期的名相。
(2)开明的治国措施:①政治上:进一步完善,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和决策程序;制定,减省刑罚;增加科目,鼓励士人报考,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查的政绩。
②经济上:减轻人民的________负担,鼓励发展_________生产。
③军事上: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对_________的统治。
二、女皇武则天1.历史地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晚年称帝,改国号为______。
2.统治措施:(1)打击敌对的。
(2)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制度。
(3)推行贞观以来_______________的政策和措施,重视_________。
3.统治局面: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
为后来“”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郭沫若称赞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三、开元盛世1.唐玄宗:武则天的孙子,在位的期,年号。
2.唐玄宗的治国措施:在贤相_______和宋璟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①政治上:整顿,裁减冗员。
②经济上:发展经济,改革。
③文化上:注重__________,编修经籍。
3.开元盛世:唐玄宗在位的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_________”。
二、知识拓展昭陵六骏是指陕西醴泉唐太宗李世民陵墓昭陵北面祭坛东西两侧的六块骏马青石浮雕石刻。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导学案
2021-2022学年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基本史实,通过分析唐太宗、唐玄宗的执政措施和政绩,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本课教学以老师讲解为主,启发、引导学生思考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明白“成由勤俭,败由奢”的道理。
认识虚心接受他人正确意见的好处,从唐朝的强盛中,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为今天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发读书的决心;使学生认识到唐玄宗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经济生产水平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而且居于当时世界先进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形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对学生正确的评价唐太宗。
多元导入(多媒体展示《虢国夫人游春图》)这是一个充满朝气的、伟大的、开放的时代,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既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喜悦,也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又有“一览众山小”的凌云壮志。
这个“充满朝气的、开放的、伟大的时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哪一个时代?(学生回答:唐朝)这样一个开放的、强盛的、伟大的时代是由谁开创的,它又是怎样发展和继续繁荣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唐朝,去探究这一历史之谜。
自主学习一、唐朝的建立和统一(618年-907年)618年,李渊建立唐朝,以长安为都城,李渊就是唐高祖,并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二、唐太宗(李世民)与“贞观之治”(1)主观原因:他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因此,他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2)客观措施:①任用贤能。
唐太宗广纳贤才,有敢于直言的魏征;知人善任,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他们都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
②政治方面。
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导学案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目标】1.记住唐太宗的姓名和年号。
知道“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和主要措施;认识“贞观之治”的历史地位,其为唐朝前期盛世奠定了基础,并感受唐太宗善于纳谏、重视人才的优秀政治品质。
2.了解女皇武则天的相关史实。
结合唐太宗与唐玄宗的统治,明确历史上封建盛世局面的出现是几代皇帝连续宽松政策和几代劳动人民艰辛努力的结果。
3.知道唐玄宗的姓名和年号。
“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和主要措施,认识“开元盛世”的历史地位,其是唐朝达到全盛的标志。
4.通过对比分析“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共同措施,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唐朝的建立:在隋末农民大起义中,原隋朝官僚李渊乘机起兵反隋。
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随后平定全国,统一天下。
二、“贞观之治”——奠定唐朝前期盛世的基础1.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627年)改年号为贞观,他就是唐太宗。
2.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为了巩固统治,其推行了一系列革新的措施:①政治上:A.(唐太宗开放的政治胸怀)虚心纳谏,广纳贤才。
大臣魏征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著名宰相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人称“房谋杜断”。
B.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
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
C.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D.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②经济上:减轻人们的徭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促进了封建经济的繁荣。
③军事上: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控制。
3.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史称“贞观之治”。
三、一代女皇武则天1.武则天是唐朝第三个皇帝唐高宗的皇后,因唐高宗体弱多病,其逐渐掌握了实权,晚年称帝(690年),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
(注:清朝末期的慈禧不算女皇帝。
)2.武则天统治时期: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继续推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出现了神探狄仁杰等一批优秀人才。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导学案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导学案【温故知新】1.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2•隋炀帝时期,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开通了3•隋朝时期,创立的某项制度,成为历朝历代的选官标准,这个制度是4.618年,在江都被杀死,标志着隋朝的灭亡。
【学习目标】1.了解唐朝建立基本史实。
理解并记住“贞观之治”这一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
2.了解开元年间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
识记唐玄宗时期盛世经济繁荣的表现,包括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的繁荣等。
3•知道曲辕犁、筒车是唐朝先进的农业工具。
【重点难点】重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形成的原因。
难点:如何帮助对学生正确的评价唐太宗。
【自主学习】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1、年,在太原起兵反隋的,建立唐朝,定都,他就是。
2、626年,即位,次年改年号为,他就是。
3、唐太宗吸取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任用敢于直言的,他被成为唐太宗的一面—。
任命善于谋略的,敢于决断的,人称。
4、贞观时期推行了一系列革新的措施:(1)在政治上:①进一步完善,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制定,减省刑罚;②增加,鼓励士人报考,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③严格考查。
(2)在经济上,减轻,鼓励。
(3)先后击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二、女皇武则天1、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国号为,她统治时期大力发展科举制度,创立,选拔人才;继续推行贞观以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为后来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她得统治被称为,。
三、开元盛世1、是武则天的孙子。
他任用宰相和,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注重,编修经籍。
他统治前期,年号为,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合作探究】1.材料研读,为什么唐太宗把君主与百姓的关系比喻成舟与水的关系?2.如何评价唐太宗。
3.“开元盛世”出现的条件及其实质。
【自我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小刚为了深入了解和全面评价唐太宗,进行了探究性学习。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导学案 2022年部编版历史七下学案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导学案〕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学习目标】1.了解唐朝建立根本史实。
理解并记住“贞观之治〞这一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
2.了解开元年间政治、经济的开展情况。
识记唐玄宗时期盛世经济繁荣的表现,包括农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的繁荣等。
3.知道曲辕犁、筒车是唐朝先进的农业工具。
【自主学习】●知识梳理〔将学习内容在书中画线和标记〕一、“贞观之治〞1.______年,唐高祖的第二个儿子________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为______,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_________。
2.纳谏:______敢于直言,前后上谏二百屡次,被唐太宗比喻为_________。
3.用人:唐太宗求贤假设渴,_________,广开言路_________。
4.“贞观之治〞出现原因:〔1〕唐太宗的善于用人和虚心纳谏。
〔2〕唐太宗认真吸取____________的经验教训。
〔3〕采取一系列革新措施。
5.新政结果: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________,社会安定,经济___________,百姓生活有所改善,被誉为_____________。
二、经济开展与“开元盛世〞1.72021年,_______继位,次年改年号为_______。
开元年间,唐玄宗励精图治,___________,整顿_______,大力开展_______,使得社会_______,经济___________,国力________,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_____________。
2.这一时期的手工业非常兴旺,尤其是_______和_______。
_______是当时著名的国际性大都市。
●合作探究〔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携手解决下面问题吧!〕材料一:唐太宗说:“秦始皇平六国,隋炀帝富有四海,既骄且逸,一朝而败,吾亦何得自骄也?〞〔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隋炀帝“一朝而败〞的原因。
〔2〕唐太宗的这一思想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有否关系?理由是什么?〔3〕唐太宗是如何防止“一朝而败〞的?请举一例说明。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案(含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评价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武媚娘传奇》主题曲——无字碑)一生飘泊摆渡临岸却孤独问天地向谁倾诉千载历史我回顾恩怨情仇怎堪数帝王家终究是不归路玄武兵变沧桑马蹄声声乱……无字碑,为武则天所立。
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区西北方五十公里处的乾陵。
完整巨石,通高7.53米,宽2.1米,厚1.649米,重达百吨。
对于武则天为什么在自己的墓碑上一字不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唐朝,了解这段历史。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唐朝的建立和“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1.学生阅读教材“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一目,说出唐朝建立的时间,开国皇帝是谁,都城在什么地方。
2.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最后再次强调并归纳学生的回答。
3.课前指导学生查阅相关史料,了解“玄武门之变”的故事,并在课上分享交流。
“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的天策上将、唐高祖李渊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市)大内皇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流血政变。
最终李世民设计在玄武门杀死了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三弟齐王李元吉,据传李世民逼迫其父唐高祖李渊立自己为新任皇太子,并继承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4.材料展示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直言敢谏的魏征病死了。
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魏征没,朕亡一镜矣!”5.教师讲述:唐太宗说这段话既是用来提醒自己与当朝为政的官员,也是为了警示后人。
唐太宗时刻提醒自己以古为镜、以人为镜,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
那么,他是怎样以古为镜、以人为镜的呢?6.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归纳有关唐太宗的治国策略的基本史实。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导学案》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唐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历史背景和特点;2. 掌握唐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状况;3. 分析“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导学内容:一、贞观之治1. 贞观之治的时代背景:唐太宗李世民执政时期;2. 贞观之治的政治特点:实行科举制度、推行对等法、加强中央集权、开创了盛唐文化;3. 贞观之治的经济状况:实行均田制、推行市易制度、发展海外贸易;4. 贞观之治的文化成就:盛唐诗歌的繁荣、唐制的确立、开创了中国古代文学的黄金时期。
二、开元盛世1. 开元盛世的时代背景:唐玄宗执政时期;2. 开元盛世的政治特点:实行“肃宽”政策、开展科举考试、推行新政、兴修水利;3. 开元盛世的经济状况:发展农业、推动手工业、增进商业、加强对外贸易;4. 开元盛世的文化成就:唐代古文运动、唐代诗歌的继续繁荣、唐代绘画的茂盛、唐代雕刻的发展。
导学活动:1. 分组讨论:请同砚们分组讨论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汇总出各组的讨论结果。
2. 观看视频:观看相关视频资料,了解唐代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成就,加深对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理解。
3. 阅读资料:阅读相关文献资料,了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对中国历史的重要影响,做好笔记,以备教室讨论。
导学作业:1. 撰写小论文:就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进行比较,撰写一篇小论文,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2. 制作PPT:利用PPT制作一个关于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介绍,包括时代背景、政治特点、经济状况和文化成就等方面的内容,展示给全班同砚。
期望效果:通过本次导学活动,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唐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历史背景和特点,掌握唐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状况,进一步认识到这两个时期对中国历史的重要影响,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综合分析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从“贞观之治” 到“开元盛世”》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导学案第 2 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学习目标】1.了解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登基称帝的史实2.识记“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和表现3.理解武则天的统治对“开元盛世”的奠基作用【学习重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学习难点】对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进行正确、全面的评价【学习过程】、自主学习2.626 年, 即位。
次年改年号为“”,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
3. ( 1) 政治上进一步完善 ;制定,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6. 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
为后来”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1. 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4. 力增强,5.创立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2) 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 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 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武则天统治时期, 打击敌对的 严格考察各级官吏 鼓励发展 生产。
得到进一步发展,国”。
;大力发展科举制, 制度。
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7.唐玄宗重用贤能,在贤相和宋璟的辅佐下,实行改革8.整顿,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9.唐玄宗在位前期年号为“ ”,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
二、合作探究想一想,盛世局面的的表现都有哪些?“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是什么?三、练习巩固1.这一年,中国历史上又一次朝代更替,告别了短暂的隋朝,赢来了繁盛的唐朝,这一年是()A.581 年B.589 年C.618 年D.626 年2.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这里“唐宗”指的是()A. 唐太宗B. 唐高宗C. 唐中宗D.唐玄宗3.在唐太宗统治时期有一位大臣,前后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是著名的谏臣。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导学案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唐朝建立者、玄武门之变2.会分析贞观之治形成原因;列举“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主要内容;能评价唐太宗与唐玄宗3.深刻体会关注民生、重用人才、完善制度,国家得以长治久安;能认识大唐盛世的历史地位,提高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学习重点:“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学习难点:对唐太宗、唐玄宗的评价。
唐朝兴盛的原因。
二、课前预习(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1、建立:年,称帝,建立唐朝,定都,他就是唐高祖。
2、发展:626年,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就是。
3、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唐太宗吸取速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大臣敢于直言进谏;广纳人才,知人善用,房玄龄、杜如晦都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被称为“房谋杜断”。
4、唐太宗的治国措施:①用人:虚心纳谏,广纳贤才②政治:完善,制定法律,减省刑法;增加科举考试科目,严格考查官吏政绩。
③经济:减轻人民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④军事:发兵击败东、西突厥,加强对西域的统治。
5、盛世局面: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强盛,文教昌盛,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史称“”。
(二)女皇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又称“贞观遗风”)1、地位: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晚年称帝,改国号为。
2、统治措施:①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②大力发展科举制度,创立制度和武举。
③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农业生产。
3、影响:武则天统治时期经济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后来“”局面的出现奠定基础。
(三)开元盛世:1、原因:即位后,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得到贤相、的辅助,实施改革。
2、唐玄宗改革措施:①政治: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整顿吏治,裁减冗员;②经济:发展经济,改革税制;③文化:注重,编修经籍。
3、盛世局面:统治,政治稳定,经济繁荣,进入鼎盛时期,史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唐朝建立的史实。
2.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
3.知道武则天的治国措施及其影响。
4.知道唐玄宗和“开元盛世”,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
学习重点、难点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治国措施。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
(一)唐朝的建立
1.唐朝建立的背景。
2.唐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
(二)贞观之治
1.贞观是谁的年号。
2.唐太宗的治国思想。
3.“贞观之治”治国措施(从经济、政治、军事三方面概括)。
4.贞观之治的表现。
(三)女皇帝武则天
1.武则天的政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用一句话来概括对武则天统治的评价。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读史使人明智,请同学们仔细体会唐太宗的话,回答问题。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1)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2)这句话说明唐太宗认识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他能认识到此问题?
(3)这句话体现了他具有什么治国思想?
2、感受盛世
材料一唐太宗统治时期,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重视发展农业,减轻农民赋役,注意“戒奢从简”,故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材料二唐玄宗统治前期重用人才,提倡节俭,重视兴修水利工程,故出现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的局面,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1)上述材料描述了唐初出现哪两个盛世景象?
(2)上述盛世景象的共同表现有哪些?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3)上述盛世景象的出现,为后世统治者提供了什么宝贵的经验?
三、巩固检测
1.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孟宪实,在《百家讲坛》作了“太宗继位”“魏征进谏”“以民为本”等系列讲座。
由此推知他所讲的主题是()
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2.温家宝说:“国之命在人心,解决人民的怨气,实现人民的愿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
”“国之命在人心”之内涵与下列哪一思想一致()A.“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D.“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3.在唐太宗统治时期,有一位大臣前后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是著名的谏臣。
在他死后,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鉴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我现在失去了一面好镜子。
”这位大臣是()
A.长孙无忌
B.杜如晦
C.狄仁杰
D.魏征
附答案:
三、巩固检测
1、B
2、D
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