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群文阅读指导课《童话故事里的“三”》教学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指导课——
《童话故事里的“三”》教学案例
一、背景分析
随着“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探究不断深入,“群文阅读”这一新的阅读类型在课堂上应运而生,现在已成为阅读教学改革的一股强有力的潮流。
群文阅读弥补了学生阅读量过少的缺陷,通多增加阅读量,开阔了阅读视野。
然而,老师们在实际操作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1.流于泛读,缺乏任务的驱动,对学生语文能力和思维发展效果并不明显。
2.缺乏有效的策略,只重视培养学生认读能力,忽略了对思维概括、理解、分析、综合、思辨、创新等能力的培养,从而降低了阅读的实效。
那么,如何通过求同存异的探讨,引导学生的思维获得深入发展,从而确保群文阅读的实效呢?这堂课例我是做了如下的尝试。
二、案例描述
《童话故事中的“三”》是五年级上期《同步进阶阅读》的第一单元教材,文本包括《三只小猪》、《国王与三个儿子》、《三片羽毛》、《三个幸运儿》等。
这组文本在内容上有很大的相似性,都是出现了三个主人翁,要办同样的一件事,最后结果都是第三个最小的主人翁办得最好,获得了最好的结局。
为了落实思维的训练,努力使阅读不浮于表面,我是这样设计与引导的: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师:孩子们,你们都喜欢阅读童话吗?我们曾在童话中欢笑,也曾在童话中流泪,童话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有趣。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一组童话故事,它们分别是:《三只小猪》《国王与三个儿子》《三片羽毛》《三个幸运儿》。
请大家观察文章的题目,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这些题目里都有一个数字“三”。
师:今天就往我们一起走进《童话故事中的“三”》。
(二)感知大意,自读求同
师:用快速浏览、跳读等方法阅读四篇童话,勾画或概括出故事中和“三”有关的内容。
(生快速浏览、跳读,勾画并思考、概括。
然后四人小组交流表格内容,一人记录、一人做好发言准备)
小组代表1:我们组认为《三只小猪》中有三只小猪、三座房子、狼被骗三次。
它们的相同点是都有三个人物。
小组代表2. 我们组认为《国王与三个儿子》中有三个儿子、三件事情。
师:能抓住重点概括,其他组还有补充吗?
小组代表3:我们组认为《三片羽毛》中三片羽毛、三个人、求助了三次、王子三次胜利。
它们的共同点是都有三个情节。
师:你们组提取的信息既准确,又全面,非常会思考!
小组代表4:我们组认为《三个幸运儿》中三个人物、三样物品、三件事、三次发财。
它们的共同点是都是老三获得成功,老大老二感觉就是陪衬。
师:你们的思考很独特,也很有趣,老师也很赞同!其实,老师的概括和大家的大同小异,这些“三”都包含三个人物、三个故事。
(三)讨论交流、再读寻异
师:这些故事虽然有很多相同点,但每一篇你都不会感觉雷同与单调,想想这些“三”又有哪些不同之处呢?再次快速浏览课文,思考归纳。
生:它们的故事内容有不同的精彩。
生:人物也有不同的性格。
生:我还发现了,有的三是动物、有的三是指人,还有的三是指物品。
师:
(四)探究妙处,深究同因
师:刚才孩子们很善于观察,老师还有一点觉得很好奇,为什么这些童话故事里不用二、或四、或五,每次要用“三”呢?而且为什么每次都是老三获得成功呢?这样创作童话有什么好处?请结合这几个故事来说明原因。
(生思考,困惑处同桌可以轻声交流。
)
生:我认为如果用“二”会显得单调了一些,不够曲折,如果用“四”或“五”,情节雷同太多,观众会读得失去兴趣了!比如《三只小猪》,前两只小猪分别用稻草和花造房子,第三只就用的砖造房子,我们读起来觉得很生动,又不觉得重复单调。
师:你的解说很精彩,可以看出思考得也很深入,我们送上掌声!
生:我还有不同的看法,我觉得“三”除了有以上好处,还有就是可以突出中心,比如这几篇童话,都是老大、老二失败,老三靠良好的品质获得成功,这样通过对比,就突出了老三的优秀品质。
师:哦,原来奥秘在这里,谢谢你的分享!
生:我很赞同刚才几位的观点,俗话说,“事不过三”,在此基础上,我还觉得童话故事里的“三”恰到好处,让我们的故事情节更加具体丰富。
师:通过孩子们的讨论我们知道了:“三”可以让人物形象鲜明、故事内容丰富、情节一波三折,从而让文章妙趣横生。
五、创编童话构建异同
师:“三”既然在童话里有这么多的妙处,我们也来试着创编一个,那一定会更加精彩。
自己先构思构思,可以把主要情节用列提纲的方法写下来,或者用情节曲线的方式画出来,每个小组推荐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生自主构思,完成提纲或情节曲线,并在组内交流,最后小组代表汇报。
)
生:我构思的题目是《三个冒险家》。
起因:听说在一片山林里发现了天使,这三个冒险家前去探险。
经过:他们发现天使被恶魔关在三个地点,但只有第三个冒险家救出了天使。
结果:地三个冒险家一起合作,救出了其他两个冒险家,打败了恶魔。
生:我构思的题目是《三个兄弟》……
师:谢谢孩子们,你们构思的童话故事也很精彩,今晚回家根据自己得提纲或情节曲线,把这个故事写生动。
明天在你们的故事中,让我们继续感受“三”的精彩与妙处吧!下课!
三、案例反思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通过一步步带着任务的阅读,自然会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因此,群文阅读不仅仅是阅读群文,而是要通过多篇的阅读,在同质中发现异处,感受这样表达妙处,通过大量的阅读提升学生等思维能力才是关键。
那么,群文阅读的思维训练如何在“求同存异”中得以落实呢?我就按照自己教学的四个大板块来一一解读。
1.感知大意,自读求同——训练概括力
群文阅读是整体性阅读,重在拓展阅读的广度,从整体着眼,整体感知能力,迅速提取信息,和单篇文章的精读有着很大的区别。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给了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快速浏览文本,用抓关键词句的方法快速提取信息,整体感知大意,提炼出与“三”有关的内容,然后小组交流、记录,汇报。
在这样的阅读过程中,学生不再泛泛而读,他们始终受任务的引领,他们在不断地辨认哪些信息与要求有关,应该怎样统整材料,怎样组织语言,怎样完整又简洁……这样表面沉默的课堂,其实他们内心是忙碌的,学生概括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训练。
2.交流讨论,再读寻异——训练思辨力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没有比较,就无法发现内在的联系,无法凸显出文本之间的共同点。
群文阅读也是探究性阅读、它的核心阅读行为是“比较和整合”,这是一个整体建构的过程。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让学生比较综合,寻找这些“三”的不同点。
这对学生的要求又提升了一个层次,任务更具挑战性,学生也乐此不疲地去再读文本,而要完成这一梳理,必须深入思考,不断对比、综合、提炼,再加上生生之间互相的思维碰撞,他们的思辨能力也在这深入的探究中获得有效的锻炼。
3.探究妙处,深究同因——训练理解力
在这个环节中,思维应该是最活跃的。
如果说上一环节在训练思维的广度,那么,这一环节就在训练思维的深度了。
因为知道了怎样写还不是关键,知道为什么这样写才是最重要的。
于是,在以上求同存异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体会这样写的妙处:为什么这些童话故事里不用二、或四、或五,每次要用“三”呢?而且为什么每次都是老三获得成功呢?这样创作童话有什么好处?还要结合文本来来说明原因。
学生会带着问题又一次深入文本,边读边思,去深入揣摩作者背后的用意。
而学生思考后的回答也是妙趣横生、很富有童趣的。
这是他们用心探索的成果,也是他们深入理解后的智慧,这样的收获,尤为珍贵。
4.运用方法,构建异同——训练创造力
读写相长,才能互相促进。
最后通过群文阅读,对文章写作方法、题材形成鲜明认识,将阅读感受、体会转化为实际能力,才能深入强化阅读效果。
在最后一个环节,我有意识地将读引向写。
让孩子们试着创编一个带有“三”的童话故事可以把主要情节用列提纲的方法写下来,或者用情节曲线的方式画出来,课后将这个故事写下来。
这一环节既是学生读写能力最好的训练,也是学生创造力培养的最好途径。
学生们饶有兴趣地创编着、构思着、讲述着,仿佛看到了他们创新思维的火花在绽放着光芒。
整堂课,环节简单轻松,学生却读得饶有兴趣,思得积极主动,议得精彩纷呈。
我想,群文阅读,有了“求同存异”这一策略,有了各种思维能力的有效训练,那么,阅读的实效性才能真正得以确保。
如果坚持这样,我想,群文阅读,就不再单单是“阅读群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