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鉴赏_作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儒家“君子比德于玉”的核心思想

玉作为中华文明区别其它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其五千年来, 孕育了多少修身养性的典故与哲学.

儒家文化作为华夏主流道德红绳,时时刻刻在影响到我们每个人都行为,包括我们思考问题方式,对待他人的规范.其对于”君子”的定义自然一定会与精神图腾的”玉石”发生联系, 它绝非偶然的牵强附会,而是必然的文化积累的结果.

必然我们今天要小议的”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这句出之西汉·戴圣《礼记·聘义》.就告诉我们君子应当把自己的德行与美玉进行比较,(看自己的德行是否)温和美好,并且广施仁德。

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讨论这句警言.

一:对玉的崇拜

玉不同于其它的物质,玉本来只是一块顽石,散落于山野乡间而无人识荆,不经几番雕琢终不成器,可一经琢磨之后,又终会绽出让世人瞩目的光华。玉的光华,不像钻石、金银全折射于外、喧哗夺目,也不像水晶、玻璃一览无余、欠缺实质,而是内敛于自身,时日越久,越能回味无穷。

中华文化相信,玉是自然界的精华,有生命,会生长,具有多种超自然的秉性,故对玉情有独钟,非常重视。人物玉能通灵,可飞升。在许多道教代表人为当中他们把玉看成是能够使人羽化飞仙的灵药,给玉赋予了非同一般的定义。

玉同时又有祥瑞之征,比如能避祸吸福。这种信仰来源有着非常古老的历史,在良渚文化和红山文化时期就有着这种说法。道教将玉按照教义需要的特点对纹饰进行改造,这些都反映出当时人们对于玉能辟邪的深信不疑。

二对中华文化对君子的界定

中国古代文人把梅、兰、竹、菊,尊称为花中四君子。为什么? 的确,这四种植物代表与孕育的内涵确实各具特色:梅,傲雪凌霜,高洁坚贞;兰,空谷幽香,清逸典雅;竹,虚心有节,坚韧不拔;菊,冷艳清贞,花中隐士。因此,对于君子的雅称是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更高层次上来评述高尚的人格,由此可见,在孔子那样的思想境界中,君子是人格审美之典范,他把世间最美的人格—归纳为一类人群称作君子.

三对于玉与德的关系讨论

常言云:"鲜花送美人、美玉赐君子",由此可见,在孔子那样的思想境界中,君子是人格审美之典范,他把世间最美的人格---君子的人格比拟为美玉。《诗经﹒卫风》的诗中写道:"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意思是说,文雅的君子,就像经过仔细的切、磋、琢、磨的玉石一样。说明君子之美要经过高度的人生修行才可以获得的。就像获取美玉一样,需要有一番磨砺的功夫。因此玉器的磨砺就如同人的修炼一样,在磨难中才能得到灵性的升华。君子温润如玉,正如美玉也有自己的原则和品格。所以如玉的君子虽然成竹在胸、谦谦度日,却也有宁可玉碎、不为瓦全的磊落。他不在乎名利、不计较得失,处处替他人着想,可是却不会软弱可欺。玉的光华内敛于心,正像君子的锋芒也不会时时显露,但光华毕竟还是有锋芒、有光亮的,一有所需,就会如出鞘的利剑,锐不可当。外表谦和,心则刚直,大事不让,小利不争,又始终不缺乏善解人意的风范。只有这样的人,才称得上真君子,才能配得上美玉的性格,必能造福于世间。"玉在渊则川媚,玉

在山则草泽",万物感受其正气的感化,如同君子之德风,涵容万物,惠泽四方,联系当下的社会大风气,就是我们宣导的”正能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