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特征

病毒特征
病毒特征

病毒特征

传染性是病毒的基本特征。正常的计算机程序一般是不会将自身的代码强行连接到其它程序之上的。而病毒的却能能使其身代码强行传染到一切符合其传染条件的未受到传染的程序上。计算机病毒可通过各种可能的渠道,如软盘、计算机网络去传染其它的计算机。当你在一台机器上发现了病毒时,往往曾在这台计算机上用过的软盘已感染上了病毒,再有系统。是否具有传染性是判别一个程序是否为计算机病毒的最重要条件。

未经授权而执行。一般正常的程序是由用户调用,

计算机最重要的功能是处理信息,信息处理技术是涉及一门范围很广的学科,从信息的角度来看,计算机要处理的信息包括数值、文字、符号、语音、图形和图像等,首先要解决如何将我们所见的形形色色的事件、丰富多彩的信息,用计算机能够理解的形式来进行表示,从而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在计算机内部,各种信息都是采用数字化的信息来保存、加工与传送的,掌握信息编码的概念和技术是至关重要的。

上个世纪末,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络的爆炸性的发展,计算机领域的信息处理已经不局限于单个计算机内部的信息处理,信息处理已经延伸到计算机到计算机之间。我们可以通过网路进行信息传播和发布,也可以通过网络将多个计算机联在一起进行协调工作,进行更大的规模的信息处理,如气象计算、石油勘探计算等。

2.2计算机中的数与字符的表示方式

如何将普通世界中的事件转化为在计算机内部的信息化事件,必须采用对事件数字化的技术。在计算机内部,数字化形成的信息可以被保存、加工和传送。在计算机中,采用信息编码的方式对信息进行处理化,因此掌握信息编码的概念和技术是至关重要的。

所谓编码,就是用少量、简单金额基本符号,选用一定的组合规则,以表示大量复杂多样的信息。基本符号的种类和这些封号的组合规则构成编码的两大要素。例如,用10个阿拉伯数字表示数值,用26个英文字母构成英文词汇,就是显示生活中编码的典型例子。

而当要使用的基本符号数量较多时,例如汉字编码,则没有哪个人能记住这么多的码。所以这种情况下,需要采取措施,以便首先使用更少量的简单符号来做编码、以表示哪些量大而复杂的基本符号。再用这些基本符号来表示信息,这就构成了多重编码。对于汉字,可以首先用笔形字划、偏旁部首、拼音或其他方式对他们编码,以解决汉字输入问题。

在计算机中,广泛采用的是仅用0和1两个基本符号组成的基二码,亦称为二进制码。这是因为:

基二码在物理上最容易实现,即容易找到具有两个稳定状况且能方便的控制其他状态转换的物理器件;可以用两个状态分别表示基本符号0和1;

用基二码表示的二进制数,其编码、计数和算术运算规则简单,容易用开光电路实现,为提高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和降低实现成本奠定基础;基二码的两个基本符号0和1”,能方便地

我有中张的通信方式预感一定要去,那是什么,是哥尔赞,可哥尔赞为什么会zai==在岩浆,在我们上面,迪迦奥特曼这并不表示什么,我也要参加战斗,副队长。一切交给你了,锁定目标,发射,光束准备攻击,明白琳琅满目不用怕一切交给我念慈庵电子邮件地址

与传统的邮件一样,电子邮件也必须有个明确的地址,收件人才能收到邮件,电子邮件的通常必须包含符号@该符号的前面为用户的邮件账号(如名字、由用户申请注册邮箱是自己命名,)该符号后面是邮箱地址(由邮箱提供商在注册时默认提供)

为使自己的邮箱名字容易记忆又与众不同。建议使用自己的名字、昵称字母的拼写构成,还可以加配一些有意义的数字(如生日、电话号码等)以此形成自己邮箱账号的特色,但是,邮箱名称的长短应当适中,避免过于复杂。

提供免费电子邮箱注册的网站很多,例如,搜狐、优酷、新浪、雅虎、21世纪、亿唐等。但各个网站对其免费电子邮箱提供的服务内容不完全相同,用户可以根据自己所需自主选择。

中附带的软

件,在安装、时随系统程序一并装入。可以实现网上联机通信单

夜寒露重

甄建文叹口气:j静儿,你不必问这么多,喝了就是了。

甄静手一抖青花瓷碗跌落在地摔得粉碎:父亲这,这是—

见甄建文微微点头,甄静脸色变得雪白,边后退边摇头:父亲,你怎么能叫我和这个?您知不知道,我肚子里怀得是龙孙!

林嬷嬷像是隐形人一般立在一旁,听了甄静惊世骇俗的话脸上并没有多余的表情。

甄建文摆摆手:静儿,你不要闹了,这个孩子,留不得,再去端一碗汤来。

是,林嬷嬷淡淡应是,片刻又端了一碗汤进来。

去端给三姑娘。

柳叶觉得,这事得从头说起。

自从知道可以去报名去桂林,柳叶就兴奋又忐忑,兴奋能见到好多记者朋友们,还能看到活的黄泉大大,听他讲课。

忐忑是因为柳叶到了七月份就超级忙,特别是一个重要的会议往年都是那个时间开,好怕今年又撞在一起。为此,柳叶三番两次其烦领导,问他到底哦

什么是时候=开,好险。会议

所幸转天会议提前结束,柳叶马力全开整理资料,带着累的抽筋的双手艰难敢去了机场。

在那里,见到了我的好基友苏子画大大,他真的是超级可爱。我们携手美滋滋上了飞机,然后飞机晚点三小时!所幸会议提前结

束,柳叶马力全开整理资料。在那里,见到了我的好基友苏子画大大,我们携手美滋滋的上飞机,然后飞机晚点三小时。

尊敬的领导:

您好!为什么只要是自己他来一个电话就心情好多惹麻烦让审阅视图开发工具插入开始页面布局引引用布局页面布局编辑文件开始表格排序是指将工作表中指定的数据,重新排列的操作,是数据管理分析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对工作表数据不同字段,按照一定方式进行排序,可以满足不同数据,分析的要求,要保证排序的正常进先按行应该注意排序关键字和排序方式的使用原则,排序关键是指排序依照的数据,字段名称作为排序的数据,也称为排序的键值。Excel2003中提供三层排序关键字,主要关键字、次要关键字、和第三关键字,在进行复杂条件排序时只有在主要关键字对应数据内容相同时,才按照次要关键字对相同部分数据,进行排序,以此类推,只有在主要关键字和次要关键字对应数据内容均相同时才按照第三关键字排序,排序的方式分为升序和降序。升序将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降序将数据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对于数据升序和降序判断的原则,数字优先按1-9为升序,从最小的负数到最大的正数排列,日期为数字类型,按折合天数的数值排序,即从最远日期到最近日期为升序,为本字符先排数字文本,再排符号文本,接着排英文字符,最后中文字符,排序时从左到右一个字符,一个字符的进行比较排序,英文字符从A-Z为升序,系统默认排序,不区分全角、半角、字符

和大小写字符,逻辑值按其字符串拼写排序,先FALS在TRUE为升序,公式按其计算结果排序,空格始终排在最后,排序是一种按照特定的顺序,将工作表中指定的数据重新排列的操作,是数据管理分析的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对工作表数据不同字段,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排序,可以满足不同分析的要求,要保证排序的正常进行,应该注意排序。排序关键字和排序方式的使用原则,排序关键字,是指排序依照的数据字段名称,作为的依据也称为排序的键值,EXCEL2003中提供三层排序关键字。主要关键字、次要关键字、和第三关键字、在进行复杂条件排序时只有在主要关键字对应数据类容相同时,才按照次要关键字,对相同部分据进行排序。依此类推,只要在主要关键字和次要关键字对应数据相同时才按照第三关键字排序,排序的方式分为升序和降序,升序将从小到大顺序排列,降序将顺序从大到小排列。对于升序和降序的原则数字优先。按1-9为升序,从最小的负数到最大的正数进行排序。日期为数字类型,按折合天数的数值排序。即从最远日期到近期为升序,本文本字符先排数字文本、再排符号文本接着拍英文字符,最后中文字符,排序时从左到右一个字符一个字符的进行的比较排序,英文字符按A-Z为升序,系统默认排序不区分全角半角字符和大小写字符,逻辑值按其字符串拼写排序先false在true为升序,公式按其计算结果排序,空格始终排在最后ABCDEFG

HIJKLMN

OPQRSTUVWXYZ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abcdefghijknml opqrstuvwxyz撰写统计报告需要每个工作者具备一些基本的条件。首先要有正确的写作思想和写作目的,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在此基础上,要全面了解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政策和客观环境,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统计指标体系等,培养观察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的能力,掌握撰写统计报告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第三节企业一套表

一、企业一表的概念

(一)基本定义

企业一套表是一种以企业为基本统计单元,将需要采集统计调内容集中设置并统一布置和收集统计报表制度。它主要根据调查对象所从事国民经济行业活动进行设计,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主营业务及附属活动。进行企业一套表制度规定:统计报表填报单位为法人单位。

企业一套表按照资源整合、统筹规划、协同运作的一体化理念,整合传统专业统计,消除交叉重复,充分依托统一的数据采集处理软件和联网直报系统,实现统计生产方式的根本

变革,既由分散设计转变为统一设计,由分散布置转变为统一布置,由自行确定调查单位转变为统一确定和管理调查单位,由间接采集层层上报转变为直接采集同步分享。

(二)相关概念

病毒有哪些基本特征

病毒有哪些基本特征?病毒与其他生物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病毒有哪些主要形态? 3、病毒有哪几种主要化学组分? 4、病毒的核酸有哪些特点? 5、病毒壳体有哪几种对称类型? 6、病毒如何进行增殖? 7、病毒核酸有那几个类型?各类型病毒核酸是如何复制和转录的? 8、什么叫烈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 9、溶源性细菌有哪些特点? 10、什么是病毒的一步生长曲线?裂解量如何计算? 11、根据宿主种类病毒可分为哪几种? 12、类病毒、朊病毒各有何特点? 1.原核微生物与真核微生物有何区别? 2.细菌细胞有几种形态? 3.球菌有哪些类型? 3.细菌的一般结构和特殊结构各有哪些?其功能如何? 4.G+ 与G-有哪些主要区别? 5.鞭毛由哪几部分组成? 6.为何芽孢对热、化学药物等具有较强的抗性? 7.细菌的伴孢晶体有何利用价值? 8.何谓菌落?与菌苔有何区别? 9.细菌是如何繁殖的? 10.放线菌有何用途? 11.放线菌菌体根据菌丝形态和功能分为几类? 12.放线菌如何繁殖? 13.放线菌菌落与细菌菌落有何区别? 14.何谓异形胞?其结构与功能有何关系? 15.蓝细菌主要繁殖方式是什么? 16.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和螺旋体各有何特点?可引起哪些主要疾病? 17.试述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衣原体、支原体等原核微生物的主要差别。 18.试从细胞的形态结构分析细菌与放线菌的菌落特征。 19.比较G+ 与G-在生物学特性上的差异。 20.讨论原核微生物的用途。 21.讨论革兰氏染色法的机制和重要性。 22.试讨论细菌的细胞形态与菌落形态间的相关性。 23.试述缺壁细菌的形成、特点和实践意义。 24.讨论细菌芽孢的构造和功能的关系,并说明研究细菌芽孢有何理论和实际意义? 25.讨论细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6.讨论嗜热菌的耐热机理。

常见病毒及其特点

常见的病毒及其特点 通常为泛指,即包括病毒(Virus)、特洛伊木马(Trojan Horse)、蠕虫(Worm)、宏病毒(Macro)、后门程序(BackDoor)、黑客软件/工具(Hacker)、间谍程序(Spyware)、广告程序(Adware)、玩笑程序(Joke)、恶作剧程序(Hoax)等等有害程序及文件(Malware)计算机病毒是一个程序,一段可执行码。就像生物病毒一样,计算机病毒有独特的复制能力。计算机病毒可以很快地蔓延,又常常难以根除。它们能把自身附着在各种类型的文件上。当文件被复制或从一个用户传送到另一个用户时,它们就随同文件一起蔓延开来。除复制能力外,某些计算机病毒还有其它一些共同特性:一个被污染的程序能够传送病毒载体。当你看到病毒载体似乎仅仅表现在文字和图象上时,它们可能也已毁坏了文件、再格式化了你的硬盘驱动或引发了其它类型的灾害。若是病毒并不寄生于一个污染程序,它仍然能通过占据存贮空间给你带来麻烦,并降低你的计算机的全部性能。可以从不同角度给出计算机病毒的定义。一种定义是通过磁盘、磁带和网络等作为媒介传播扩散,能“传染”其他程序 的程序。另一种是能够实现自身复制且借助一定的载体存在的具有潜伏性、传染性和破坏性的程序。 还有的定义是一种人为制造的程序,它通过不同的途径潜伏或寄生在存储媒体(如磁盘、内存)或程序里。当某种条件或时机成熟时,它会自生复制 并传播,使计算机的资源受到不同程序的破坏等等。这些说法在某种意义上借用了生物学病毒的概念,计算机病毒同生物病毒所相似之处是能够侵入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危害正常工作的“病原体”。它能够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各种破坏,同时能够自我复制, 具有传染性。 所以, 计算机病毒就是能够通过某种途径潜伏在计算机存储介质(或程序)里, 当达到某种条件时即被激活的具有对计算机资源进行破坏作用的一组程序或指令集合。 1.按照计算机病毒攻击的系统分类

病毒感染实验诊断

病毒感染实验诊断 1. (1)一般原则是特异敏感、快速和简便。首先根据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初步判断可能感染的病毒。 (2)然后根据可疑病毒的生物学特点、机体免疫应答和临床过程,以及病人当前所处的时机,确定实验诊断方法。 2. (1)对潜伏期短,发病时尚无抗体产生,可选择测定病毒颗粒、病毒抗原或核酸。 (2)对潜伏期超过十天的感染,可检测特异性的IgM抗体来进行早期快速诊断,及区别初次和再次感染。 (3)对可在体内形成持续感染或潜伏感染的病毒,可检测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的IgG 抗体有无4倍以上升高,或直接检测病毒核酸。 (4)对原因不明或有新病毒感染时,应采集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同时应采取双份血清以确认分离的病毒为病原体。 (5)对同一症状可有多种病毒引起的情况,应同时检测几种相关病毒的病毒颗粒、抗原或抗体。 (6)对由多个型别组成的病毒可测定它们的共同抗原。 第一节标本采集与运送 一、标本的采集 1. 采样时间:尽可能在发病的初期,急性期或患者人院的当天进行。 2. 标本种类的选择:根据临床感染的症状及流行病学资料,判断可能感染病毒种类,选择相应部位采取标本。 常见分离病毒标本的选择: 3.常见标本的采集方法 (1) 血液:以无菌取抗凝血10ml。抗凝选用100n/ml肝素钠。用于分离CMV、HSV,、黄病毒、EBV、HIV-1及新生儿肠道病毒。 (2) 脑脊液:以无菌取脑脊液1~2ml,冰浴立即送检。在4℃可存放72h。用于分离柯萨奇病毒、ECHO病毒、肠道病毒、腮腺炎病毒。 (3) 宫颈或阴道拭子:采取病灶部位分泌物,或将拭子伸人宫颈约lcm停留5秒取出,冰浴立即送检。用于分离HSV、CMV。 (4) 粪便标本:取2~4g粪便加10ml运送液立即送检,用于分离腺病毒、肠道病毒和轮状病毒。 (5) 含漱液:用无菌生理盐水让患者含漱。用于分离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RSV

病毒的致病机理

病毒的致病机理 从分子生物学水平分析,病毒致病特征与其他微生物的差异很大;但从整个机体或群体上研究,发现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和发病机理与细菌感染有很多相似之处。 病毒侵入机体是否引起发病,取决于病毒的毒力和宿主的抵抗力(包括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因素),而且二者的相互作用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 第一节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指病毒侵入体内并在靶器官细胞中增殖,与机体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病毒性疾病:指感染后常因病毒种类、宿主状态不同而发生轻重不一的具有临床表现的疾病。有时虽发生病毒感染,但并不形成损伤或疾病。 一、病毒侵入机体的途径 二、病毒感染的类型 1、按有无临床症状,分为: (1)隐性感染 病毒进入机体后不引起临床症状的感染,对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不明显。 相关因素:病毒的性质、病毒的毒力弱、机体防御能力强 隐性感染虽不出现临床症状,但病毒仍可在体内增殖并向外界播散病毒,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2)显性感染 某些病毒(如新城疫病毒、犬细小病毒等)进入机体,可在宿主细胞内大量增殖,造成组织和细胞损伤,机体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 2、依病毒在机体内滞留时间的长短,分为: (1)急性感染

病毒侵入机体后,在细胞内增殖,经数日以至数周的潜伏期后突然发病。 在潜伏期内,病毒增殖到一定水平,造成靶细胞损伤,甚至死亡,从而导致组织器官的损伤和功能障碍,出现临床症状。宿主动员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因素清除病毒。特点是潜伏期短、发病急、病程数日至数周;病后常获得特异性免疫(因此,特异性抗体可作为受过感染的证据) (2)持续性感染 病毒可长期持续存在于感染动物体内数月、数年,甚至数十年,一般不显示临床症状;或存在于体外培养的细胞中而不显示细胞病变。 持续性病毒感染有病毒和机体两方面的因素: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无力完全清除病毒;病毒在免疫因子不能到达的部位生长;有些病毒可产生缺损型干扰颗粒(DIP);某些病毒基因可整合道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某些病毒无免疫原性(如朊病毒),不产生免疫应答;某些病毒对免疫细胞亲嗜,使免疫功能发生障碍或消失。 持续性感染有下述4种类型: ①潜伏感染 经急性或隐性感染后,病毒基因组存在于一定组织或细胞内,但并不能产生感染性的病毒子。 在某些条件下病毒可被激活而急性发作,病毒仅在临床出现间歇性急性发作时才被检出。在非发作期,用一般常规方法不能分离出病毒。 ②慢性感染 经显性或隐性感染后,病毒并未完全清除,可继续感染少部分细胞,也能使细胞死亡,但释放出的病毒只感染另一小部分细胞,因此不表现病症;病毒可持续存在于血液或组织中并不断排出体外,病程长达数月至数十年。 ③慢发感染 病毒感染后潜伏期很长可达数月、数年甚至数十年之久。平时机体无症状,也分离不出病毒。一旦发病出现慢性进行性疾病,最终常为致死性感染。 ④急性感染的迟发并发症 可在急性感染后1年或数年,发生致死性的疾病。如:犬瘟热→脑炎、猫全白细胞减少症→小脑综合征 兽医临床常见的具有持续性感染特性的病毒 疾病名称病毒分类持续感染方式持续部位 口蹄疫小RNA病毒科 口蹄疫病毒属 短期循环动物咽部 猪水疱病小RNA病毒科 肠道病毒属 短期循环 抵抗力强的病毒 动物咽部 牛瘟、犬瘟热、新城疫副粘病毒科短期循环动物咽部蓝舌病呼肠孤病毒科中间宿主,持续感染,先天性造血系统

木马攻防感想

木马攻防的感想 前言 木马技术是最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之一,它对网络环境中计算机信息资源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文中介绍了木马程序的概念、基本原理和分类,针对常见的木马攻击方式提出了一些防范措施。 木马的危害,在于它能够远程控制你的电脑。当你成为“肉鸡”的时候,别人(控制端)就可以进入你的电脑,偷看你的文件、*密码、甚至用你的QQ发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给你的好友,木马大量出现,在于它有着直接的商业利益。一旦你的网上银行密码被盗,哭都来不及了。正因为如此,现在木马越繁殖越多,大有“野火烧不尽”之势。木马与病毒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危害越来越大。 【关键词】:木马程序、攻击手段、防范技术、木马的危害

一、木马概述 1.木马的定义及特征 1.1木马的定义 在古罗马的战争中,古罗马人利用一只巨大的木马,麻痹敌人,赢得了战役的胜利,成为一段历史佳话。而在当今的网络世界里,也有这样一种被称做木马的程序,它为自己带上伪装的面具,悄悄地潜入用户的系统,进行着不可告人的行动。 有关木马的定义有很多种,作者认为,木马是一种在远程计算机之间建立起连接,使远程计算机能够通过网络控制本地计算机的程序,它的运行遵照TCP/IP协议,由于它像间谍一样潜入用户的电脑,为其他人的攻击打开后门,与战争中的“木马”战术十分相似,因而得名木马程序。 木马程序一般由两部分组成的,分别是Server(服务)端程序和Client(客户)端程序。其中Server 端程序安装在被控制计算机上,Client端程序安装在控制计算机上,Server端程序和Client端程序建立起连接就可以实现对远程计算机的控制了。 首先,服务器端程序获得本地计算机的最高操作权限,当本地计算机连入网络后,客户端程序可以与服务器端程序直接建立起连接,并可以向服务器端程序发送各种基本的操作请求,并由服务器端程序完成这些请求,也就实现了对本地计算机的控制。 因为木马发挥作用必须要求服务器端程序和客户端程序同时存在,所以必须要求本地机器感染服务器端程序,服务器端程序是可执行程序,可以直接传播,也可以隐含在其他的可执行程序中传播,但木马本身不具备繁殖性和自动感染的功能。 1.2木马的特征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有上千种木马程序。虽然这些程序使用不同的程序设计语言进行编制,在不同的环境下运行,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是它们有着许多共同的特征。 (1)隐蔽性

第25章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

第25章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 与防治原则 第一节病毒的诊断 随着对病毒感染从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水平的研究进展,病毒的诊断技术已由传统方法扩展至新的快速诊断技术。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有利于对病毒感染者的治疗;例如对有些病毒(如疱疹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已有较特异的抗病毒药物治疗。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对控制病毒感染十分重要。此外,从群体感染角度分析,确诊病毒感染的病原在监测病毒的流行病学(如新型流感病毒、肺出血型汉坦病毒的发现等)方面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用于分离病毒或检测病毒及其核酸的标本应采集病人急性期标本。根据不同病毒感染采取不同部位的标本(如鼻咽分泌物、脑脊液、粪便或血液)。由于病毒在室温中很易被灭活,应在采集和运送标本中注意冷藏。如欲检测抗体,早期单份血清可用于检测IgM抗体,而欲检测早期与恢复期的抗体效价的变化,则需采集早期与恢复期双份血清。血清抗体检测标本应保存于-20℃。 病毒的分离、培养与鉴定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细胞培养。在注明欲检测的病毒后,病毒分离培养的实验室将选择适当的原代培养细胞(敏感性高)及传代细胞系(便于在实验室保存)作病毒分离培养。接种标本后,细胞可出现病变或也可并不出现病变而需用血细胞吸附等方法检测是否有病毒增殖,并进一步还需用特殊的抗体鉴定病毒的种类,例如用特异荧光抗体染色或抗体中和试验等。当无病毒增殖时,可能标本中病毒含量较低,未被检出,则需要盲目传代3次后方可明确标本中是否存在病毒。这一分离与鉴定病毒的全过程有时可长达2~3个月,而且仅在有设备、实验条件及合格工作人员的实验室方可进行。虽然这种方法所需时间长、步骤多,但在确定病原上是“黄金标准”,即其准确性高而无误。如我国台湾省确定由肠道病毒71型引起多数患儿发生脑膜炎并致死的研究报道,就是由分离培养及鉴定病毒所确诊。如欲提高病毒感染细胞培养的敏感性,可将病毒接种于内有盖玻片的细胞培养瓶,经低温离心后,以增加病毒与细胞接触的机率。再将盖玻片进行培养,并用单克隆抗体染色,藉以通过检测病毒的早期抗原进行诊断。 在流感病毒的分离培养中,最敏感而特异的方法是鸡胚接种,并用血凝和血

病毒感染的实验诊断

病毒感染的实验诊断 病毒感染的实验诊断(一) ●考点 病毒的生物学性状 病毒的实验室检查方法 常见病毒的感染 [讲义编号NODE70103300270100000101:针对本讲义提问] 【内容讲解】 第一节概述 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个体极小,可通过细菌滤器,需用电子显微镜观察。 仅含一种核酸作为遗传物质,外被蛋白质衣壳或还有包膜。 病毒只能在活细胞内寄生,以复制的方式进行增殖。 在临床微生物感染中,近75%的传染病是由病毒引起的。 [讲义编号NODE70103300270100000102:针对本讲义提问] 一、病毒的基本性状 (一)形态结构 1.大小和形状: 大小:测量单位用纳米表示,一般在20-300nm之间。 形态大致可分为:球形或近似球形、杆状、弹形、砖形、蝌蚪形等。 [讲义编号NODE70103300270100000103:针对本讲义提问] 2.结构 [讲义编号NODE70103300270100000104:针对本讲义提问] (二)病毒的增殖 病毒必须依赖宿主细胞,

以特殊的自我复制方式进行增殖。 病毒的复制周期: 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 组装与成熟、释放6个阶段。 [讲义编号NODE70103300270100000105:针对本讲义提问] 异常增殖: 顿挫感染:病毒进入细胞后的环境不利于它的复制,不能合成本身的成分或不能组装和释放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 缺陷病毒:由于病毒基因组不完整或基因位点改变而不能进行正常增殖的病毒。 干扰现象:当两种不同的病毒或两株性质不同的同种病毒,同时或先后感染同一细胞或机体时,可发生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 [讲义编号NODE70103300270100000106:针对本讲义提问] (三)噬菌体 以细菌、真菌等为宿主,能引起细菌等裂解的病毒。 噬菌体特异性识别细菌表面受体,可用于进行细菌的鉴定与分型。 噬菌体感染细菌后产生两种后果: 溶菌周期和溶源性周期。

木马攻击技术的概述

目录 一、木马概述 (3) 1.木马的定义及特征 (3) 1.1木马的定义 (3) 1.2木马的特征 (3) 2.木马的工作原理 (4) 3.木马的分类 (5) 4.木马的功能 (6) 5.木马的工作过程 (7) 二、木马的传播方式 (8) 三、木马的清除 (9) 四、如何避免木马攻击 (9) 五、结语 (9) 六、参考文献 (10)

前言 木马技术是最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之一,它对网络环境中计算机信息资源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文中介绍了木马程序的概念、基本原理和分类,针对常见的木马攻击方式提出了一些防范措施。 木马的危害,在于它能够远程控制你的电脑。当你成为“肉鸡”的时候,别人(控制端)就可以进入你的电脑,偷看你的文件、*密码、甚至用你的QQ发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给你的好友,木马大量出现,在于它有着直接的商业利益。一旦你的网上银行密码被盗,哭都来不及了。正因为如此,现在木马越繁殖越多,大有“野火烧不尽”之势。木马与病毒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危害越来越大。 【关键词】:木马程序、攻击手段、防范技术、木马的危害

一、木马概述 1.木马的定义及特征 1.1木马的定义 在古罗马的战争中,古罗马人利用一只巨大的木马,麻痹敌人,赢得了战役的胜利,成为一段历史佳话。而在当今的网络世界里,也有这样一种被称做木马的程序,它为自己带上伪装的面具,悄悄地潜入用户的系统,进行着不可告人的行动。 有关木马的定义有很多种,作者认为,木马是一种在远程计算机之间建立起连接,使远程计算机能够通过网络控制本地计算机的程序,它的运行遵照TCP/IP协议,由于它像间谍一样潜入用户的电脑,为其他人的攻击打开后门,与战争中的“木马”战术十分相似,因而得名木马程序。 木马程序一般由两部分组成的,分别是Server(服务)端程序和Client(客户)端程序。其中Server 端程序安装在被控制计算机上,Client端程序安装在控制计算机上,Server端程序和Client端程序建立起连接就可以实现对远程计算机的控制了。 首先,服务器端程序获得本地计算机的最高操作权限,当本地计算机连入网络后,客户端程序可以与服务器端程序直接建立起连接,并可以向服务器端程序发送各种基本的操作请求,并由服务器端程序完成这些请求,也就实现了对本地计算机的控制。 因为木马发挥作用必须要求服务器端程序和客户端程序同时存在,所以必须要求本地机器感染服务器端程序,服务器端程序是可执行程序,可以直接传播,也可以隐含在其他的可执行程序中传播,但木马本身不具备繁殖性和自动感染的功能。 1.2木马的特征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有上千种木马程序。虽然这些程序使用不同的程序设计语言进行编制,在不同的环境下运行,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是它们有着许多共同的特征。 (1)隐蔽性

病毒基本知识

第十二讲 网络安全与管理 教师:汪洪祥 项目4 计算机病毒及防治 项目1 双机互连对等网络的组建 2013/11/24 本讲的主要内容: 一、项目提出 二、项目分析 三、相关知识点 1.病毒的定义与特征 2.病毒的分类 3.宏病毒的蠕虫病毒 4.木马 5.反病毒技术 4.1 项目提出 有一天,小李在QQ聊天时,收到一位网友发来的信息,如图4-1所示,出于好奇和对网友的信任,小李打开了网友提供的超链接,此时突然弹出一个无法关闭的窗口,提示系统即将在一分钟以后关机,并进入一分钟倒计时状态,如图4-2所示。

小李惊呼上当受骗,那么小李的计算机究竟怎么了? 4.2 项目分析 小李的计算机中了冲击波(Worm.Blaster)病毒。 2002年8月12日,冲击波病毒导致全球范围内数以亿计的计算机中毒,所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十亿美金。 病毒运行时会不停地利用IP扫描技术寻找网络上系统为Windows 2000或XP的计算机,找到后就利用RPC缓冲区漏洞攻击该系统,一旦攻击成功,病毒体将会被传送到对方计算机中进行感染,使系统操作异常、不停重新启动、甚至导致系统崩溃。 另外,该病毒还会对Microsoft的一个升级网站进行拒绝服务攻击,导致该网站堵塞,使用户无法通过该网站升级系统。 4.2 项目分析 病毒手动清除方法:用DOS系统启动盘启动进入DOS环境下,删除C:\windows\msblast.exe文件;也可安全模式下删除该文件。 预防方法:打上RPC漏洞安全补丁。 据北京江民新科技术有限公司统计,2011年上半年最为活跃的病毒类型为木马

病毒,其共占据所有病毒数量中60%的比例。其次,分别为蠕虫病毒和后门病毒。这三种类型的病毒共占据所有病毒数量中83%的比例,如图4-3所示,可见目前网民面临的首要威胁仍旧来自于这三种传统的病毒类型。 防范计算机病毒等的有效方法是除了及时打上各种安全补丁外,还应安装反病毒工具,并进行合理设置,比较常见的工具有360杀毒软件、360安全卫士等。 6 4.3 相关知识点 4.3.1 计算机病毒的概念与特征 1.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计算机病毒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被明确定义,病毒指“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4.3 相关知识点 2 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①传染性。计算机病毒会通过各种媒介从已被感染的计算机扩散到未被感染的计算机。这些媒介可以是程序、文件、存储介质、网络等。 ②隐蔽性。不经过程序代码分析或计算机病毒代码扫描,计算机病毒程序与正常程序是不容易区分的。在没有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计算机病毒程序一经运行并取得系统控制权后,可以迅速感染给其他程序,而在此过程中屏幕上可能没有任何异常显示。这种现象就是计算机病毒传染的隐蔽性。 ③潜伏性。病毒具有依附其他媒介寄生的能力,它可以在磁盘、光盘或其他介质上潜伏几天,甚至几年。不满足其触发条件时,除了感染其他文件以外不做破坏;触发条件一旦得到满足,病毒就四处繁殖、扩散、破坏。 ④触发性。计算机病毒发作往往需要一个触发条件,其可能利用计算机系统时钟、病毒体自带计数器、计算机内执行的某些特定操作等。如CIH病毒在每年4月26日发作,而一些邮件病毒在打开附件时发作。 4.3 相关知识点 ⑤破坏性。当触发条件满足时,病毒在被感染的计算机上开始发作。根据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不同,病毒发作时表现出来的症状和破坏性可能有很大差别。从显

第23章病毒感染的实验诊断

第23章病毒感染的实验诊断 一、教学大纲要求 (1)标本的采集、处理与运送注意事项 (2)病毒形态学检查方法 (3)病毒的分离与鉴定程序及方法 (4)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方法 二、教材内容精要 (一)标本的采集、处理与运送 根据临床诊断及病期采集不同的标本,用于病毒学分离和鉴定的标本应在病程初期或急性期采集,要进行预处理才能用于接种和其他方法的检测。病毒的抵抗力通常较弱,在室温下很快灭活,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到病毒实验室,暂时不能检查或分离培养时,应将标本放入冻存液并加入甘油或二甲基亚砜(DMSO)以防止反复冻溶使病毒灭活,存放在-70℃低温冰箱内保存。 (二)病毒形态学检查 1.光学显微镜 仅用于大病毒颗粒(如痘类病毒)和病毒包涵体的检查。 2.电子显微镜检查法 (1)电镜直接检查法 某些病毒感染的早期,临床标本中就可出现病毒颗粒。标本经粗提浓缩后用磷钨酸盐负染,电镜下直接观察,可发现病毒颗粒,获得诊断。 (2)免疫电镜检查法 将病毒标本制成悬液,加入特异性抗体、混匀,使标本中的病毒颗粒凝集成团,再用电镜观察,可提高病毒的检测率。本法比电镜直接检查法更特异,更敏感。 3.超过滤法 用不同孔径的火棉胶滤膜过滤病毒悬液,将获得的滤液接种于组织细胞、实验动物或鸡胚,或用血凝试验来测定病毒是否通过滤膜,从而估计病毒的大小。 4.超速离心法 根据病毒大小的不同,其沉降速度也不同。可用超速离心法测得病毒的沉降系数(S),借以计算病毒的大小。 5.X线晶体衍射法 根据X线衍射图谱,用数学方式处理来研究病毒结构亚单位和分子结构等。但标本必须为结晶,

可用于无包膜病毒的研究。 (三)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1.病毒分离培养 实验室分离培养病毒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动物接种、鸡胚接种和组织培养。根据细胞的来源、染色体特性和传代次数的不同,可分为:原代和次代细胞培养,二倍体细胞培养,传代细胞培养。 2.病毒在培养细胞中增殖的指标 (1)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CPE)。 (2)红细胞吸附 (3)干扰现象 (4)细胞代谢的改变 3.新分离病毒的鉴定 (1)病毒核酸类型的测定用RNA酶及DNA酶可鉴定出病毒核酸的类型。另外,DNA病毒受5-氟尿嘧啶的抑制,而RNA病毒不受影响。用此方法亦可区分DNA与RNA病毒。 (2)理化性状的检测对脂溶剂的敏感性:有包膜的病毒(如正粘病毒、副粘病毒、逆转录病毒等)含有脂类,对乙醚、氯仿和胆盐等脂溶剂均敏感,经作用后病毒失去感染性,而无包膜的病毒对脂溶剂有抵抗。耐酸性试验:肠道病毒与鼻病毒均属于小RNA病毒科,均耐乙醚。但前者可耐pH3,而后者在pH3~5环境中很快被灭活,故可将两者相区别。 (3)血清学鉴定病毒型别的最后鉴定必须依靠血清学方法。将分离的病毒与已知的诊断血清作各种试验进行鉴定。 (四)病毒的血清学检测 血清学试验是诊断病毒感染和鉴定病毒的重要手段,也是研究病毒的主要方法之一。血清学试验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如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等。 1.中和试验 中和试验是病毒型特异性反应,是指应用特异性抗体中和病毒的致病性或感染性的试验。将病人血清与一定量的已知病毒混合,作用一定时间后,接种于实验动物、鸡胚或细胞培养中,观察病毒的致病作用是否被中和而不出现感染指标。以此判断病人血清中有无特异性抗体存在。本法特异性高,但操作比较复杂,费时。主要用于鉴定病毒;分析病毒抗原的性质;测定免疫血清的抗体效价和疫苗接种后的效果;测定病人血清中的抗体,用于诊断病毒性疾病。 2.补体结合试验 特异性病毒抗原和相应的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时能结合补体。本实验操作繁琐,特异性较

病毒特征和种类

病毒特征和种类 来源网络作者:出版理论 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无完整细胞结构,含单一核酸(DNA或RNA)型,必须在活细内寄生并复制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virus”一词源于拉丁文,原指一种动物来源的毒素。病毒能增殖、遗传和演化,因而具有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但至今对它还没有公认的定义。最初用来识别病毒的性状,如个体微小、一般在光学显微镜下不能看到、可通过细菌所不能通过的滤器、在人工培养基上不能生长、具有致病性等,现仍有实用意义。但从本质上区分病毒和其他生物的特征是:①含有单一种核酸(DNA或RNA)的基因组和蛋白质外壳,没有细胞结构;②在感染细胞的同时或稍后释放其核酸,然后以核酸复制的方式增殖,而不是以二分裂方式增殖;③严格的细胞内寄生性。病毒缺乏独立的代谢能力,只能在活的宿主细胞中,利用细胞的生物合成机器来复制其核酸并合成由其核酸所编码的蛋白,最后装配成完整的、有感染性的病毒单位,即病毒粒。病毒粒是病毒从细胞到细胞或从宿主到宿主传播的主要形式。 目前,病毒一词的涵义可以是:指那些在化学组成和增殖方式是独具特点的,只能在宿主细胞内进行复制的微生物或遗传单位。它的特点是:只含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不含有功能性核糖体或其它细胞器;RNA病毒,全部遗传信息都在RNA 上编码,这种情况在生物学上是独特的;体积比细菌小得多,仅含有少数几种酶类;不能在无生命的培养基中增殖,必须依赖宿主细胞的代谢系统复制自身核酸,合成蛋白质并装配成完整的病毒颗粒,或称病毒体(完整的病毒颗粒是指成熟的病毒个体)。 病毒性质的两重性; 一、病毒生命形式的两重性 1、病毒存在的两重性病毒的生命活动很特殊,对细胞有绝对的依存性。其存在形式有二:一是细胞外形式,一是细胞内形式。存在于细胞外环境时,则不显复制活性,但保持感染活性,是病毒体或病毒颗粒形式。进入细胞内则解体释放出核酸分子(DNA或RNA),借细胞内环境的条件以独特的生命活动体系进行复制,是为核酸分子形式。 2、病毒的结晶性与非结晶性病毒可提纯为结晶体。我们知道结晶体是一个化学概念,是很多无机化合物存在的一种形式,我们可以认为某些病毒有化学结晶型和生命活动型的两种形式。 3、颗粒形式与基因形式病毒以颗粒形式存在于细胞之外,此时,只具感染性。一旦感染细胞病毒解体而释放出核酸基因组,然后才能进行复制和增殖,并产生新的子代病毒。有的病毒基因组整合于细胞基因组,随细胞的繁殖而增殖,此时病毒即以基因形式增殖,而不是以颗粒形式增殖,这是病毒潜伏感染的一种方式。 二、病毒结构和功能的两重性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阅读精选(1):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有:寄生性、传染性、潜伏性、隐蔽性、破坏性、可触发性等,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计算机病毒的特点以及预防措施。 寄生性 计算机病毒寄生在其他程序之中,当执行这个程序时,病毒就起破坏作用,而在 未启动这个程序之前,它是不易被人发觉的。 传染性 潜伏性 有些病毒像定时炸弹一样,让它什么时间发作是预先设计好的。比如黑色星期五 病毒,不到预定时间一点都觉察不出来,等到条件具备的时候一下子就爆炸开来,对系统进行破坏。一个编制精巧的计算机病毒程序,进入系统之后一般不会立刻发作,因此病毒能够静静地躲在磁盘或磁带里呆上几天,甚至几年,一旦时机成熟,得到运行机会,就又要四处繁殖、扩散,继续为害。潜伏性的第二种表现是指,计算机病毒的内部往往有一种触发机制,不满足触发条件时,计算机病毒除了传染外不做什么破坏。触发条件一旦得到满足,有的在屏幕上显示信息、图形或特殊标识,有的则执行破坏系统的操作,如格式化磁盘、删除磁盘文件、对数据文件做加密、封锁键盘以及使系统死锁等; 隐蔽性 计算机病毒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有的能够透过病毒软件检查出来,有的根本就查 不出来,有的时隐时现、变化无常,这类病毒处理起来通常很困难。 破坏性 计算机中毒后,可能会导致正常的程序无法运行,把计算机内的文件删除或受到 不一样程度的损坏。通常表现为:增、删、改、移。 可触发性 病毒因某个事件或数值的出现,诱使病毒实施感染或进行攻击的特性称为可触发性。为了隐蔽自我,病毒务必潜伏,少做动作。如果完全不动,一向潜伏的话,病毒既不能感染也不能进行破坏,便失去了杀伤力。病毒既要隐蔽又要维持杀伤力,它务必具有可触发性。病毒的触发机制就是用来控制感染和破坏动作的频率的。病毒具有预定的触发条件,这些条件可能是时间、日期、文件类型或某些特定数据等。病毒运行时,触发机制检查预定条件是否满足,如果满足,启动感染或破坏动作,使病毒进行感染或攻击;如果不满足,使病毒继续潜伏。 阅读精选(2): 计算机病毒一般具有以下特性: 1.计算机病毒的程序性(可执行性) 计算机病毒与其他合法程序一样,是一段可执行程序,但它不是一个完整的程序,而是寄生在其他可执行程序上,

木马和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木马和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木马和计算机病毒有什么相同点呢,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木马和病毒的相似点 木马和病毒都是一种人为的程序,都属于电脑病毒,为什么木马要单独提出来说内?大家都知道以前的电脑病毒的作用,其实完全就是为了搞破坏,破坏电脑里的资料数据,除了破坏之外其它无非就是有些病毒制造者为了达到某些目的而进行的威慑和敲诈勒索的作用,或为了炫耀自己的技术. "木马"不一样,木马的作用是赤裸裸的偷偷监视别人和盗窃别人密码,数据等,如盗窃管理员密码-子网密码搞破坏,或者好玩,偷窃上网密码用于它用,游戏帐号,股票帐号,甚至网上银行帐户等.达到偷窥别人隐私和得到经济利益的目的.所以木马的作用比早期的电脑病毒更加有用.更能够直接达到使用者的目的!导致许多别有用心的程序开发者大量的编写这类带有偷窃和监视别人电脑的侵入性程序,这就是目前网上大量木马泛滥成灾的原因.鉴于木马的这些巨大危害性和它与早期病毒的作用性质不一样,所以木马虽然属于病毒中的一类,但是要单独的从病毒类型中间剥离出来.独立的称之为"木马"程序.

一般来说一种杀毒软件程序,它的木马专杀程序能够查杀某某木马的话,那么它自己的普通杀毒程序也当然能够杀掉这种木马,因为在木马泛滥的今天,为木马单独设计一个专门的木马查杀工具,那是能提高该杀毒软件的产品档次的,对其声誉也大大的有益,实际上一般的普通杀毒软件里都包含了对木马的查杀功能.如果现在大家说某某杀毒软件没有木马专杀的程序,那这家杀毒软件厂商自己也好象有点过意不去,即使它的普通杀毒软件里当然的有杀除木马的功能. 还有一点就是,把查杀木马程序单独剥离出来,可以提高查杀效率,现在很多杀毒软件里的木马专杀程序只对木马进行查杀,不去检查普通病毒库里的病毒代码,也就是说当用户运行木马专杀程序的时候,程序只调用木马代码库里的数据,而不调用病毒代码库里的数据,大大提高木马查杀速度.我们知道查杀普通病毒的速度是比较慢的,因为现在有太多太多的病毒.每个文件要经过几万条木马代码的检验,然后再加上已知的差不多有近10万个病毒代码的检验,那速度岂不是很慢了.省去普通病毒代码检验,是不是就提高了效率,提高了速度内? 也就是说现在好多杀毒软件自带的木马专杀程序只查杀木马而一般不去查杀病毒,但是它自身的普通病毒查杀程序既查杀病毒又查杀木马! 木马和病毒的区别

病毒的特性

1.病毒的特性 2.病毒的本质: 病毒属于微生物界,其不同于其他微生物的特性包括: (1)病毒一般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而其他微生物,包括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则都同时含有两种核酸。 (2)病毒通过基因组复制和表达,产生子代病毒的核酸和蛋白质,随后装配成完整的病毒粒子;而其他微生物,则是核酸和许多其他组成成分一起参与生长、增殖过程,并常以二 分裂或类似的方式进行。 (3)病毒缺乏完整的酶系统,不具备其他生物“产能”所需的遗传信息,因此必须利用宿主细胞的酶类和产能机构,并借助宿主细胞的生物合成机构复制其核酸以及合成由其核酸 编码的蛋白质,乃至直接利用细胞成分。可以这样认为,病毒的生物合成实质上是病毒 遗传信息控制下的细胞生物合成过程。 (4)某些RNA病毒(反转录病毒)的RNA经反转录合成互补DNA(cDN A1℃)与细胞基因组整合,并随细胞DNA的复制而增殖,这就是所谓的DNA前病毒。 (5)病毒没有细胞壁,也不进行蛋白质、糖和脂类的代谢活动,因此对于因干扰微生物的这些代谢过程而影响微生物结构和功能的抗生素,具有明显的抵抗力。 病毒的定义: 病毒属于最小的生命形态,是只能在宿主细胞内才能复制的微生物。当然这是指自然状态的病毒而言,因在人工实验条件下,人们已经掌握在无细胞(cell-free)系统中复制病毒的技术。2.病毒的起源:是指病毒的来源及其演化 关于病毒的起源问题,众说纷纭,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假说: (1)认为病毒是原始生物物种的后裔; (2)认为病毒来源于细胞核酸; (3)认为病毒是某些较高级微生物的退行性生命物质 3.病毒的形态结构: 病毒形态是指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病毒的大小、形态和结构。 一个简单的病毒粒子,实质上只是一团遗传物质(DNA或RNA)和它外围的一层蛋白外壳。这层蛋白外壳就是衣壳,具有保护病毒核酸的作用,同时也是病毒核酸有一个宿主细胞转移到另一个宿主细胞的工具。衣壳和核酸一起总称为核衣壳。在某些病毒,核衣壳就是病毒粒子。但在结构比较复杂的病毒中,则衣窍外面还有一层(或多层)富含脂质的外膜,即囊膜。某些病毒,如流感病毒,在囊膜和核衣壳之间还有一层病毒特意的内膜蛋白,即M蛋白。囊膜的组成成分主要来自宿主细胞,大多是核衣壳在感染细胞内穿越核膜或在感染细胞表面“出芽”时有细胞获得。

计算机木马病毒的普遍特征及其解决方案

计算机木马病毒的普遍特征及其解决方案 发表时间:2019-08-15T15:04:29.160Z 来源:《信息技术时代》2018年11期作者:王春玲 [导读] 本文介绍了计算机病毒的发展历史,感染用户计算机的的方式。针对目前流行的木马病毒,介绍了其普遍特征,并以“COOL-GAMESETUP病毒为例,描述了主要特点和完整解决方案。阐述了计算机用户针对病毒做好防范的重要性和具体方法。 (乌伊岭区就业局,黑龙江伊春 153038) 摘要:本文介绍了计算机病毒的发展历史,感染用户计算机的的方式。针对目前流行的木马病毒,介绍了其普遍特征,并以“COOL-GAMESETUP病毒为例,描述了主要特点和完整解决方案。阐述了计算机用户针对病毒做好防范的重要性和具体方法。 关键词:COOL—GAMESETUP;计算机病毒;系统注册表;可执行文件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系统功能日渐复杂,对社会及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于计算机用户对病毒了解知识层次高低不同,病毒本身的复杂和隐蔽性,加上现在大部分计算机都连结在网络中,都存在着自然和人为等诸多因素的潜在威胁,病毒扩散、各种计算机病毒层出不穷,计算机病毒造成的安全问题越来越严峻。因此,如何提高计算机用户的防御病毒能力,增强安全意识,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否则计算机病毒会大面积传播,给企业及个人的财产、隐私造成极大损失。 从1986年美国学生弗里德一科恩以测试计算机安全为目的编写首个电脑病毒以来,目前世界上约有6万多种电脑病毒,它们已经从最初给用户带来小麻烦发展到严重威胁电脑和网络的安全。随着用户操作系统、使用软件的更新换代,计算机病毒的发展也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从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过程,可以将计算机病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DOS时期命令行用户界面下的病毒 DOS时期的计算机病毒主要是引导型病毒和文件感染病毒。DOS病毒出现在早期,当时计算机功能比较单一,DOS引导病毒利用软盘等移动介质启动计算机时插入,破坏计算机分区表信息、修改系统自动扇区等,导致系统无法启动。文件感染型病毒一般感染exe、com、bat等文件,导致文件无法正常运行。现在绝大多数用户使用的是Windows操作系统。DOS病毒已经成为历史,现在基本已经无法对用户计算机造成损害了。 2、Windows可视化界面下的病毒 随着Windows可视化操作系统的出现和普及,计算机病毒也随即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此阶段的病毒可分为Office文档类宏病毒、文件类PE病毒。宏病毒是专门针对微软MS Office软件的一种病毒,它由MS Office的宏语言编写,只感染MS Office文档,其中以MSWord文档为主。用户在打开含有宏病毒的Office文档后,宏病毒就会自动运行,使计算机中病毒。PE是windows32位系统的一种文件格式,能感染这种文件的病毒都叫PE病毒。PE病毒较以往病毒更加复杂,往往调用Windows系统API函数接口,解决方法也比较复杂。此外,Linux也是操作系统之一,但其桌面易用性不为大多数用户所接受,Linux环境下的病毒也比较少,此处就不做叙述。 3、网络环境下的病毒 在Internet大面积普及的今天,大部分计算机都已经成为了网络世界中的一个节点。网络的流行使得人们交换信息变得更加便捷,同时也给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提供了更多的途径。网络环境下的病毒主要传播途径有网络邮件、WEB页面传播和局域网内传播。不明身份者发来的邮件,不明下载点的软件都有可能成为病毒的载体。病毒往往伪装成邮件附件,文件名含以计算机中常用文件后缀名,加以各类命名诱使使用者打开 WEB页面中藏有JS、VBS等恶意代码,使用者一打开该网页,代码立即运行,使使用者计算机病毒。局域网也是病毒传播的温床,公司网络中一旦一台机器中毒,马上蔓延到局域网中其他机器。网络病毒种类繁多,主要以蠕虫类病毒和木马类病毒为主。蠕虫类病毒善于复制自身,能迅速感染到网络类所有计算机,利用操作系统的漏洞等,容易突然爆发,大面积波及。木马类病毒主要插种在软件中,容易导致计算机用户私人隐私外泄,造成个人网络账号、密码、网银账户等的财产损失。 计算机木马病毒在网络条件下传播速度尤其快,一般会导致用户感染后无法使用注册表编辑器、无法查看隐藏文件,无法格式化硬盘,分区格式化也不能操作,无法进入安全模式进行病毒查杀。以“COOL—GAMESETUP”病毒为例,它是一个熊猫烧香的变种,容易伪装成应用程序的图标来迷惑用户,它会下载其他病毒并执行,使得计算机内所有可执行文件(.exe)无法运行,用户计算机感染该病毒后具有以下特征: 后具有以下特征: (1)病毒会删除安全软件的开机启动项目和服务项目 (2)每1秒添加自己的启动项,并将文件隐藏显示注册表键值破坏。 (3)每隔6秒在每个驱动器下(A和B驱动器除外),删除所在的autorun.inf文件或文件夹,并创建autorun.inf和对应的(空格).exe文件。 (4)每隔6秒停止部分安全软件服务,删除部分安全软件的服务和开机自启动项目。 (5)每10秒关闭程序进程。~Navp.exe、rav.exe、rsagent.exe、ravmon.exe、raymond.exe、ravstub.exe、ravtask.exe、ccenter.exe、360tray.exe、360safe.exe等,被关闭的进程大部分为卡巴斯基、瑞星、360安全卫士等防病毒或木马软件进程。 (6)每3O分钟会检测用户是否联网,从指定网站下载一次木马。 (7)病毒会感染扩展名为exe、pf、com、sic的文件,把自己附加到文件的头部,并在扩展名为htm、html、asp、php、Jsp、aspx的文件中添加一网址,用户一旦打开了该文件,IE就会不断的在后台点击写入的网址,达到增加点击量的目的。且该网页有漏洞,新变种的病毒会被下载并运行。 (8)感染后会在感染目录下创建Desktop~.ini文件,其内写入当前系统时间,减缓计算机运行速度。针对木马病毒的特征和发作严重程度,可执行以下解决方案: (1)拔掉计算机的网线,断开网络连接。将计算机的共享目录设置密码或者取消网络用户的写权限。 (2)如计算机已经无法进入安全模式,即进入安全模式就蓝屏,使用U盘启动盘或光盘启动盘启动,进行纯DOS方式下查杀病毒。另外一种方式是直接使用安装盘进行重新安装或者纯净的Ghcst镜像进行恢复。 (3)纯DOS方式查杀病毒结束或重新安装结束后,进入Win—dows界面。对于“COOL—GAMEsETuP”病毒,需要制作一个bat文件进行运

计算机病毒基本特征是什么

计算机病毒基本特征是什么 计算机病毒基本特征介绍一: (1)非授权可执行性 计算机病毒具有正常程序的一切特性,它隐蔽在合法的程序或数据中,当用户运行正常程序时,病毒伺机窃取得到系统控制权,先于正常程序执行。 (2)广泛传染性 计算机病毒通过各种渠道从已经被感染的文件扩散到其他文件,从已经被感染的计算机扩散到其他计算机,这就是病毒的传染性。传染性是衡量一种程序是否为病毒的首要条件。 (3)潜伏性 计算机病毒的潜伏性是指病毒隐蔽在合法的文件中寄生的能力。 (4)可触发性 指病毒的发作一般都有一个激发条件,即一个条件控制。一个病毒程序可以按照设计者的要求在某个点上激活并对系统发起攻击。 (5)破坏性 病毒最根本目的还是达到其破坏目的,在某些特定条件被满足的前提下,病毒就会发作,对计算机系统运行进行干扰或对数据进行恶意的修改。

(6)衍生性 计算机病毒可以被攻击者所模仿,对计算机病毒的几个模块进行修改,使之成为一种不同于原病毒的计算机病毒。 (7)攻击的主动性 计算机病毒为了表明自己的存在和达到某种目的,迟早要发作。 (8)隐蔽性 指病毒的存在、传染和对数据的破坏过程不易为计算机操作人员发现,同时又是难以预料的。大部分的病毒的代码之所以设计得非常短小,也是为了隐藏。病毒一般只有几百或1k字节,病毒转瞬之间便可附着到正常程序之中,使人非常不易被察觉。 (9)寄生性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可直接或间接执行的文件,是没有文件名的秘密程序,但它的存在却不能以独立文件的形式存在,它必须是以附着在现有的硬软件资源上的形式而存在的。 相关阅读: 计算机病毒分类 (1)按传染方式 分为:引导型病毒、文件型病毒和混合型病毒。 引导型病毒嵌入磁盘的主引导记录(主引导区病毒)或dos引导记录(引导区病毒)中,当系统引导时就进入内存,从而控制系统,进行传播和破坏活动。 文件型病毒是指病毒将自身附着在一般可执行文件上的病毒,以文件为感染。目前绝大多数的病毒都属于文件型病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