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音乐-五年级下册-《踩花山》教学设计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踩花山》

教学内容:

1.听:《踩花山》。

2.动:集体舞《踩花山》。

3.认:电子合成音乐。

3.拓展:欣赏苗族舞蹈《踩花山》。

教学目标:

1.听赏《踩花山》,对当代电子音乐及其表现的本土田园风情感兴趣,并在集体舞活动中将听赏的感受表现出来。

2.积极参与对田园音乐作品的听赏活动,了解苗族踩花山节日,感受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继续养成良好的聆听音乐的习惯。

2.听赏《踩花山》,对当代电子音乐及其表现的本土田园风情感兴趣,并在集体舞活动中将听赏的感受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

创编动作表现《踩花山》。

教具准备:

电子琴、电脑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故事导入:

1.简介踩花山来源。

很久以前,在白云深处有一座桃花山,山上有个桃花寨,寨里有个美丽的桃花姑娘。她聪明、勤劳,十分善良。……从此以后,桃花山的人再没见过他们。但每年正月初三,苗族人民就不约而同地汇集到憨哥和桃花跳舞唱歌的地方,吹笙、唱歌、跳舞、饮酒、耍刀、赛马、射箭。天长日久就形成花山节。踩花山的主要活动是男女对歌、跳芦笙。20世纪80年代以后,增加了爬山、赛马、爬竿等体育比赛内容。

2.欣赏音乐《踩花山》。

初听音乐,我们也一起踩花山。

二、初步欣赏《踩花山》。

1.聆听音乐,伴着乐曲律动进入赏析,先熟悉苗族飞歌主题。

(1)初听乐曲,感知乐曲中的飞歌旋律。

(2)刚才的音乐你对什么声音印象深刻?

(3)学生相互交流。

(4)教师小结。

《踩花山》是庒曜所作全系列音乐CD《少数民族音乐之旅》之一《春漫拉萨》中的一首。它是由苗族民歌《飞歌》的原始旋律改编而成。乐曲中飘逸的木叶声、急促热烈的三弦、月琴以及其他乐器均是由电子合成音乐。

2.认:电子合成音乐。

(1)出示电子合成音乐。

电子合成音乐是数字音频音乐中的一种类型。电子合成音乐即MIDI音乐,占用容量小是MIDI音乐的优点,因为MIDI音乐是通过录制钢琴、军鼓、电子乐器等的声音,然后以数字形式存储起来的(其中不包含人声),所以MIDI音乐发出的声音是已经有的固定的声音,不能自由把其他类型的音乐转换成MIDI音乐,其后缀名为.mid。

(2)读一读。

二、分析欣赏《踩花山》。

分段欣赏,音乐让你联想到怎样的场景?

1.聆听第一乐段。

从演奏乐器的音色效果上初步了解电子合成音乐,并结合乐曲速度、力度、节奏等要素体验音乐表达的情绪、想象其描绘的画面。

(1)乐曲中有你熟悉的旋律吗?试着边听边哼唱。

(2)巧用对比,体会前倚音、滑音等装饰音在苗族音乐中的重要作用。哼唱乐曲主题,加深对苗族飞歌旋律的印象。

2.聆听第二乐段。

感受不同于第一乐段的变化,设计简单节奏型伴奏与集体舞动作来表现苗族人民载歌载舞的场景。

(3)聆听全曲。

随音乐自由表现音乐。当听到第二乐段旋律出现时,分工合作,加入打击乐伴奏和集体舞表演,更好地表现乐曲情绪。由散板与舞蹈节奏频繁的交替对

话构成的尾声部分,适合静静聆听,体会乐曲舒展的节奏和山林逐渐回复平静的美好意境。

三、综合欣赏《踩花山》。

1.拓展欣赏苗族舞蹈《踩花山》。

选择苗族舞蹈中的几个典型动作,和同伴共同编创简单易学的节奏动作,通过集体舞的编创,进一步感受《踩花山》所描绘的画面和表达的情感。

(1)欣赏舞蹈。

(2)小组创编。

2.完整欣赏,表演《踩花山》。

(1)小组合作。

(2)相互评价。

四、拓展欣赏歌曲《踩花山》。

听一听、唱一唱、动一动。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