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培酮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分析
目的:分析利培酮与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实验组采用利培酮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氯氮平进行治疗。

使用ESRS与PANSS量表评定治疗药物的疗效及副反应。

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两种药物确切有效,在改善阴性精神分裂症状的过程中,利培酮具有更加显著的医疗效果。

结论:利培酮与氯氮平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均有很好的临床医疗效果,在改善阴性症状方面,利培酮的效果更加显著,值得推广。

标签:利培酮;氯氮平;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患者往往会表现出阳性与阴性两种不同的病状体征,阳性症状患者常会表现出妄想、幻觉等疾病症状,而阴性症状患者则表现出抑郁、嗜睡等疾病症状[1]。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医护工作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症情况,选择恰当的疾病治疗方式进行临床治疗,以此提高疾病治疗的实际效果[2]。

本文通过对利培酮与氯氮平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以期为精神分裂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更为安全的治疗方案,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2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分布在19~56岁,平均年龄(25.5±
2.5)岁,病程1~25年,平均病程(11.5±0.5)年。

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当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医药导刊》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均具有较为典型的精神分裂病症体征。

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实验组中,患者采用利培酮进行康复治疗;对照组中,患者采用氯氮平进行康复治疗。

两组患者在性别、病程、年龄上经统计分析,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在治疗前,所有患者需要停止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在停药一周后采用氯氮平片(主要成份为氯氮平,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1020846)进行康复治疗,根据患者的病症恢复情况,酌情使用抗胆碱能药物进行调节治疗,氯氮平药物的使用剂量为每天50~100mg,1周为一个疗程,持续2个疗程,根据患者服用药物后的情况适当调整用药剂量。

实验组患者采用利培酮片(主要成份为利培酮,批准文号:H20010310)进行康复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根据不同患者的精神状况,适当调整药量或者将原本服用的抗精神病药物替换为利培酮药物,初始使用剂量为每天1~2mg,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将药量逐步增大,最大使用剂量为8mg/天,药物治疗的疗程为8周。

1.3 观察指标采用PANSS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合患者的行血尿常规、心电图检查、肝功能的治疗情况,采用SPSS软件包对这些数据的疗效指数进行分析。

其中,治愈:症状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5%;有效:症状体征有所减轻,疗效指数≥60%;无效:症状体征无减轻,疗效指数<30%;总有效率=显效率+治愈率。

1.4 统计学分析对数据库的录入及统计分析均通过SPSS 19.O软件实现。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来表示,组间比较应用配对t检验,临床疗效比较用等级资料的规范检验分析,P<0.05 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本次实验组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病情痊愈的患者有18例(60.0%),病情得到有效治疗的患者有10例(33.3%);对照组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病情痊愈的患者有17例(56.7%),病情得到有效治疗的患者有10例(33.3%);通过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间的治疗总有效率,实验组为94.7%,而对照组为90.0%,用t 进行检验结果显示,两种药物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过程中均有确切的疗效。

在改善阴性症状的过程中,利培酮具有更加显著的医疗效果(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通过对《中国实用精神疾病杂志》中的相关案例进行研究,精神分裂症在临床中分为阴性与阳性两种不同的症状,传统药物在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过程中,往往无法全面性地对病症区域进行治疗,致使患者在接受治疗以后病症情况无法得到彻底清除。

氯氮平作为常见的一种精神分裂治疗药物,在临床治疗精神疾病的过程中效果显著,但在治疗阴性精神分裂症时,其应用效果往往会差强人意,难以彻底治愈患者的精神疾病[3-4]。

本研究结果显示,利培酮与氯氮平在治疗精神疾病的过程中具有极为显著的医疗效果。

通过本次临床治疗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与阴性症状分别会表现出不同的病状体征,阳性症状患者往往会表现出妄想、幻觉等疾病症状,而阴性症状患者则表现出抑郁、嗜睡等疾病症状。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医护工作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症情况,选择恰当的疾病治疗方式进行临床治疗,以此提高疾病治疗的实际效果。

利培酮药物在治疗阴性精神分裂疾病的过程中效果显著,在今后的精神分裂症疾病治疗过程中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综上所述,利培酮与氯氮平,作为当下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两种有效手段,在实践应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医疗效果,能切实有效地帮助患者早日摆脱疾病的困扰,在改善阴性症状的过程中,利培酮具有更加显著的医疗效果。

因此,在我国今后的精神分裂症临床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正确选用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1]周建国,吴晓华.精神分裂症患者病理方法选择[J].中国实用精神疾病杂志,2010,28(10):832.
[2]熊莉.健康教育实际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2):269-270.
[3]孙俊杰.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方法选择[J].中国实用医学杂志,2010,28(10):832.
[4]赵淑娟,赵兴娥,李庆梗.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方法选择与案例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质2010,10(3):11-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