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让作文修改走向生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让作文修改走向生本

桐乡市高级中学

[内容提要]

本文针对现今作文教学中对修改环节忽视,没有以学生为本这一情况,提出了具体可行的以学生为本、落实修改环节的做法。

[关键词]

生本作文修改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要以学生为本,这早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然而在具体的操作中,没有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式依然大量存在,本文不想一一列出,只想就作文修改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修改,是作文的一个重要环节。写文章一定得修改,但是,在现今的作文教学中,修改却一直被忽视,一直没有做到生本。

一、忽视修改的具体表现及其后果。

1、学生没有修改作文的时间。

可能是应试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在考试时,学生完成一篇文章已属不易更谈不上修改,即使修改,也只能对某些字、某些词进行一些小打小闹的修改,根本不能统筹考虑,进行整体修改。考试时是这样,平时训练时,教师为了让学生适应考试,提倡快速作文,也便没有了修改的时间,即使给一些修改的时间,但那时是一篇作文刚成正“私于自是,不忍割截”(白居易语)的时候,如何能改呢?

2、学生没有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

绝大多数教师,没有也不敢让学生批改作文,他们是自己批改作文。这样,长此以往,便养成了学生对教师修改作文的依赖性,使学生丧失了修改作文的主动性。并且,实际上,大多数学生对教师的作文评改看重的是分数和等级,至于教师批注的修改方案则漠不关心,具体的修改操作更是不了了之。如果教师的评语笼统空泛,于学生则无异于隔靴搔痒,于事无补。长此以往,学生根本无从认识到自己作文优劣所在,也便没法修改。

3、学生没有修改作文的方法。

修改是要求作者对自己原有高度的超越,它的实施进程本身是很困难的。清代袁枚说:“改诗难以作诗,何也?作诗兴会所至,容易成篇,改诗则兴会已过,大局已定。有一二字于心不安,千气万力,求易不得。”修改文章如此之难,而教师对此又不加以重视、指导,难怪学生修改无方了。

清人唐彪说:“文章不能一作便佳,须频改之方入妙耳。此意学人必不可不知也。”可见,文章“入妙”须“频改”,而只有习作者本人在“频改”中才能领悟文章“入妙”之法。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应如何重视学生对文章的修改呢?

二、重视修改的具体做法。

1、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时间。

学生作文刚写完时,还沉浸在刚才的思路中,马上进行修改,便难突破思路的局限,难以发现作文中的毛病。不如放几天再进行修改,便能事半功倍。所以教师布置一篇作文宜隔

几天再收上来;为了使修改落实,也可以在作文收上来后隔几天再发还给学生,让他们修改。

2、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

让作文修改走向生本绝不是教师完全放手不管,任凭学生去修改,而是需要教师教给学生作文修改的方法,让学生真正学会修改。正如叶圣陶先生说:“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学会了自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学生学会修改是修改走向生本最关键的环节。那么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让学生学会修改呢?

(1)、下水示范。俗话说得好,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在引导学生学习修改作文的开始阶段,老师要下水示范。具体做法:可以是把某个学生的某篇习作片段抄在黑板上,用彩笔修改给学生看,并且简单地说明修改的理由和方法;也可以是每次习作后,有目的地选若干个学生习作中的典型片段,进行评改。这样,学生从老师下水修改演示中,可以具体而直观地感知修改作文的一般方法和道理,了解修改作文的过程,使学生自己动手修改时,可以效仿。

(2)、面批面改。当面批改学生作文,是贯彻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切实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步骤。面批面改时,教师要先了解习作的基本情况,有计划地针对学生作文中的主要问题,轮流确定面批面改的对象,使每个学生在一个学期内都有面批的机会,对于少数作文素质特别差的学生,可以多面批几次。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认真确定当面批改的方法。对书面批改不易使学生领会到的作文,教师可在精批细改之后再与学生面谈,让学生明确教师批改的意图。对作文基础较好的作文,教师可先与学生面谈,指出本次作文的优劣,然后让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学习自改。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提高自改作文的能力。

(3)、师批生改。教师收到学生的作文后,不作具体的修改,也不评定成绩,而是进行书面的批阅,将文中的主要错误或其他不妥的地方,用规范的修改符号一一标出,并加上一定的批语,指出文章的不足或提出修改的建议,对学生作文中的一些主要的、共性的问题进行集体讲评后,把作文本发还给学生,让学生仔细体会教师的批语,尝试运用所学的修改方法进行修改。因此,有经验的语文教师批改作文时,不是单纯地评判正误和优劣,而是巧借精当的批改,提供切实有效的批改方法。他们在实践中积累了一系列简明适用的批改术语,并且运用一整套令学生心领神会、一目了然的批改符号。所有这些,均可供学生模仿和借鉴,使学生自我批改和相互批改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只有这样的批改,才能使学生学到修改之术。

(4)、集体评改。选一篇中等水平的习作打印发给人手一份,老师提出适当的修改要求,然后人人动手修改。老师再对修改的情况进行评讲,对改得好的,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并随机指导如何修改。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求异思维能力。或利用电教手段,把有代表性的习作打在屏幕上,请全班学生根据本次习作要求,各抒己见,进行口头修改。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创设一种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评改活动,与学生一起发现,一起探索。

(5)、学生互改。相对于自改,互改会更容易实现一些。因为“文章是自己的好”,对于自己的文章人们往往会不自觉地陷入偏爱,就像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难以有冷静的思索。而对于别人的文章就可以做到冷静,能察觉它的优缺点。所以在让学生自改前,可以先组织

几次互改。互改时,可以是同桌双方交换修改,也可以是数人为一组共同讨论修改,还可以是组与组之间互相修改。为了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师可把学生分成几个互改小组,每个小组均由作文水平好、中、差三类学生组成。在修改过程中,让后进生得到良好的教学环境,体验自己的力量;让中等生和优等生在帮助后进生过程中,也能相应地提高自己的修改水平。每次互改,教师都要根据各次作文的训练重点,规定好修改要求,让学生有的放矢。互改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交换意见,共同探讨,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还要在学生互评互改的基础上,进行一次全面的复查,及时总结互改中的得与失。这样,通过学生互改,既发挥了群体的作用,又调动了个体的积极性,而且提高了自改的能力。

(6)、自我修改。通过上述方法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修改方法后,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修改。在修改前还应教给学生一套基本的修改的程序,让修改有章可循,有头有绪。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修改文章一定要立足全篇、统观全局,应该先审视一下,立意是否正确,观点是否鲜明,取材是否精要,基调是否妥当,如果这些方面出了差错,语言即使最好仍需要大改,甚至重写一篇;其次再来考虑,布局是否正确,段落间衔接是否严密,如果这方面有问题,那就需要适当地调整;最后再考虑遣词造句是否贴切流畅,有无错别字。切不可一执笔就着眼于局部,在细微处修修补补,那是无济于事的。平时作文理应这样修改,才能算真正把修改落实了,才能让文章在修改中更精妙。我们不能因为考试时没法进行大修改,而忽视了平时作文的修改,更不能让学生对作文的修改自始至终只停留在改几个错别字上。

3、激发学生修改文章的热情。

我们知道:热情是成功的催化剂。没有热情的注入。纯粹是为了修改而修改,这样的修改是很难成功的。教师一定要激发学生修改文章的热情。那么,如何激发呢?首先,教师应让学生明白修改文章的重要性。可拿古今中外名作家的具体事例来说明,如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才成《红楼梦》,列夫·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修改了7次等。其次,教师应让学生感觉到修改文章的成效。可以采用这样的做法:老师在学生的作文完成后先收上来,从中挑选可改性特别强的几篇,让这几篇文章的作者先进行修改,教师可适当地进行指导,然后在语文课上在全班同学面前将修改后的文章与原文进行比较,决出高下。还有,教师对修改得法的同学应适时鼓励,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只有明确了重要性,感受到成效,尝到了喜悦,才能变“要我改”为“我要改”。

总之,要让学生学会自己修改文章,是一个较长时间的系统工程,决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修改作文时切不可操之过急,要注意循序渐进,化难为易,分步到位,从而让作文修改真正实现生本。

[参考文献]

1、孙玉清李文义《作文教学“五课式”》

2、王则莉《师生同批同改的做法及评价》

3、卢益平《学生自改作文能力训练“三步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