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荆芥
【拼音名】JīnɡJiè
【英文名】HERBA SCHIZONEPETAE
【别名】香荆荠、线荠、四棱杆蒿、假苏
【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 的干燥地上部分。
夏、秋二季花开到顶、穗绿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本品茎呈方柱形,上部有分枝,长50~80cm,直径0.2~0.4cm;表面淡黄绿色或淡紫红色,被短柔毛;体轻,质脆,断面类白色。
叶对生,多已脱落,叶片3~5羽状分裂,裂片细长。
穗状轮伞花序顶生,长2~9cm,直径约0.7cm。
花冠多脱落,宿萼钟状,先端5齿裂,淡棕色或黄绿色,被短柔毛;小坚果棕黑色。
气芳香,味微涩而辛凉。
【鉴别】(1)本品粉末黄棕色。
宿萼表皮细胞垂周壁深波状弯曲。
腺鳞头部8 细胞,直径96~112μm;柄单细胞,棕黄色。
小腺毛头部1~2细胞,柄单细胞。
非腺毛1 ~6细胞,大多具壁疣。
外果皮细胞表面观多角形,壁黏液化,胞腔含棕色物。
内果皮石细胞淡棕色,垂周壁深波状弯曲,密具纹孔。
纤维直径14~43μm,壁平直或微波状。
(2)取本品粗粉0.8g,加石油醚(60 ~90℃)20ml ,密塞,时时振摇,放置过夜,滤过,滤液挥散至1ml ,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荆芥对照药材0.8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H薄层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17: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的5%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炮制】荆芥:除去杂质,喷淋清水,洗净,润透,切段,晒干。
荆芥穗:摘取花穗。
荆芥炭:取荆芥段,照炒炭法(附录ⅡD)炒至表面黑褐色。
芥穗炭:取净荆芥穗,照炒炭法(附录ⅡD)炒至表面焦黑色。
【性味】辛,微温。
【归经】归肺、肝经。
【功能主治】解表散风,透疹。
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
炒炭治便血,崩漏,产后血晕。
【用法用量】4.5~9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备注】(1)荆芥有发汗解表作用,且有祛风功效。
主要治疗感冒风寒,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身痛等症,常与防风相需为用。
但也可配辛凉解表药或清热解毒药治疗感冒风热、发热恶寒、目赤咽痛等症,如薄荷、菊花、桑叶、银花等。
荆芥有辛散作用能助麻疹透发,常与薄荷、蝉衣、牛蒡子等配合应用。
荆芥又常用于疮疡初起有表症者,可配伍防风、银花、连翘、赤芍等同用,既退寒热,又消痈肿。
荆芥炒炭应用,有入血分而止血的作用,可用于便血、崩漏等症,在临床上常配合其它止血药同用。
(2)荆芥一药,生用有祛风解表的功效,炒炭则用于止血。
配防风、羌活,治风寒表症;配银花、连翘、薄荷,治风热表症;配生石膏,治风热头痛;配牛蒡子、桔梗、生甘草,治咽喉肿痛;配槐花炭,治便血;配白茅根,治鼻衄。
荆芥与紫苏均能发汗解表,但紫苏散寒力强,偏入气分,又能理气宽中;而荆芥祛风力胜,偏入血分,炒炭又能止血。
故在理气方中常用紫苏,而在理血剂当中多用荆芥。
苍耳子
【拼音名】Cānɡěr Zǐ
【英文名】FRUCTUS XANTHII
【别名】苍耳、老苍子、苍子、葈耳、苍刺头、毛苍子、痴头猛、羊带归
【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干燥,除去梗、叶等杂质。
全草亦可入药。
【性状】本品呈纺锤形或卵圆形,长1~1.5cm,直径0.4~0.7cm。
表面黄棕色或黄绿色,
全体有钩刺,顶端有2枚较粗的刺,分离或相连,基部有果梗痕。
质硬而韧,横切面中央有纵隔膜,2室,各有1枚瘦果。
瘦果略呈纺锤形,一面较平坦,顶端具1突起的花柱基,果皮薄,灰黑色,具纵纹。
种皮膜质,浅灰色,子叶2,有油性。
气微,味微苦。
【毒性】苍耳幼苗有剧毒!切勿采食。
苍耳的茎叶中皆有对神经及肌肉有毒的物质。
中毒后全身无力、头晕、恶心、呕吐、腹痛、便闭、呼吸困难、烦躁不安、手脚发凉、脉搏慢。
严重者出现黄疸、鼻衄,甚至昏迷,体温下降,血压忽高忽低,或者有广泛性出血,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解救方法:轻度中毒者应暂停饮食数小时至一天,在此期间大量喝糖水。
严重者早期可洗胃,导泻及用2%生理盐水高位贯肠,同时注射25%葡萄糖液,加维生素C500毫升;预防出血,可注射维生素K及芦丁;必要时考虑输血浆;保护肝脏;可服枸橼酸胆碱,肌肉注射甲硫氨基酸;低脂饮食。
民间也有用甘草绿豆汤解毒的可配合使用。
【炮制】苍耳子:除去杂质。
炒苍耳子:取净苍耳子,照清炒法(附录ⅡD)炒至黄褐色,去刺,筛净。
【性味】辛、苦,温;有毒。
【归经】归肺经。
【功能主治】苍耳子:散风除湿,通鼻窍。
用于风寒头痛,鼻渊流涕,风疹瘙痒,湿痹拘挛。
苍耳草:子宫出血,深部脓肿,麻风,皮肤湿疹。
【用法用量】苍耳子3~9g;苍耳草1~2两。
【贮藏】置干燥处。
【备注】苍耳蠹虫为寄生于苍耳草茎中髓部的一种小虫。
外用治疔疮。
取苍耳蠹虫浸麻油中,用时取出虫2~3条,捣烂外敷。
藁本
【拼音名】Gǎo Běn
【英文名】RHIZOMA LIGUSTICI
【别名】香藁本
【来源】本品为伞形科藁本属植物藁本Ligusticum sinense Oliv.或辽藁本Ligusticum jeholense Nakai et Kitag. 的干燥根茎及根。
秋季茎叶枯萎或次春出苗时采挖,除去泥沙,晒干或烘干。
【性状】藁本:根茎呈不规则结节状圆柱形,稍扭曲,有分枝,长3~10cm,直径1~2cm。
表面棕褐色或暗棕色,粗糙,有纵皱纹,上侧残留数个凹陷的圆形茎基,下侧有多数点状突起的根痕及残根。
体轻,质较硬,易折断,断面黄色或黄白色,纤维状。
气浓香,味辛、苦、微麻。
辽藁本:较小,根茎呈不规则的团块状或柱状,有多数细长弯曲的根。
【鉴别】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10ml,冷浸1小时后,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藁本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丙酮(95:5)为展开剂,展开,展距10cm,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晒干。
【性味】辛,温。
【归经】归膀胱经。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用于风寒感冒,巅顶疼痛,风湿肢节痹痛。
【用法用量】3~9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
【备注】(1)本品辛温辛散,善达头之巅顶,有止痛作用,故适用于感冒风寒引起的头痛、巅顶头痛、偏头痛,常与川芎、白芷等配伍应用。
此外,对于风寒湿邪所引起的风湿痹痛、肢节疼痛,常与苍朮、羌活等配伍应用。
细辛
汉语拼音: Xixin
英文名: RADIX ET RHIZOMA ASARI
基原: 本品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Asarum heterotropoides Fr.Schmldt var.mandshuricum (Maxim.)Kitag.、汉城细辛Asa-rrm sieboldii Miq.var.seoulense Nakai 或华细辛Asarumsieboldii Miq. 的根及根茎。
前二种习称“辽细辛”。
夏季果熟期或初秋采挖,除净地上部分和泥沙,阴干。
性状: 北细辛常卷曲成团。
根茎横生呈不规则圆柱状,具短分枝,长1-10cm,直径0.2-0.4cm;表面灰棕色,粗糙,有环形的节,节间长0.2-0.3cm,分枝顶端有碗状的茎痕。
根细长,密生节上,长10-20cm,直径0.1cm;表面灰黄色,平滑或具纵皱纹;有须根及须根痕;质脆,易折断,断面平坦,黄白色或白色。
气辛香,味辛辣、麻舌。
汉城细辛根茎直径0.1-0.5cm,节间长0.11cm。
华细辛根茎长5-20cm,直径0.1-0.2cm,节间长0.2-1cm。
气味较弱。
检查: 总灰分不得过12.0%(附录ⅨK)。
含量测定: 照挥发油测定法(附录ⅩD)测定。
本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2.0%(ml/g)。
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喷淋清水,稍润,切段,阴干。
性味: 辛,温。
归经: 归心、肺、肾经。
功效: 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主治: 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
鼻塞鼻渊,风湿痹痛,痰饮喘咳。
用法用量: 1-3g。
外用适量。
用药禁忌: 不宜与黎芦同用。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中西药分类: 中药(药材及饮片)
白芷
【拼音名】Bái Zhǐ
【英文名】RADIX ANGELICAE DAHURICAE
【来源】本品为伞型科植物白芷Angelica dahurica (Fisch.ex Hoffm.)Benth. et Hook.f.或杭白芷Angelica dahurica(Fisch.ex Hoffm.)Benth.et Hook.f. var.formosana(Boiss.)Shan et Y uan 的干燥根。
夏、秋间叶黄时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状】本品呈长圆锥形,长10~25cm,直径1.5~2.5cm。
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根头部钝四棱形或近圆形,具纵皱纹、支根痕及皮孔样的横向突起,有的排列成四纵行。
顶端有凹陷的茎痕。
质坚实,断面白色或灰白色,粉性,形成层环棕色,近方形或近圆形,皮部散有多数棕色油点。
气芳香,味辛,微苦。
【鉴别】(1)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醚3ml,振摇5 分钟后,静置20分钟,分取上清液1ml,加7%盐酸羟胺甲醇溶液与20%氢氧化钾甲醇溶液各2~3滴,摇匀,置水浴上微热,冷却后,加稀盐酸调节pH值至3~4,再加1%三氯化铁乙醇溶液1~2滴,显紫红色。
(2)取本品粉末0.5g,加水3ml,振摇,滤过。
取滤液2滴,点于滤纸上,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蓝色荧光。
(3)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醚10ml,浸泡1 小时,时时振摇,滤过,滤液挥干乙醚,残渣加醋酸乙酯1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对照品,加醋酸乙酯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乙醚(3:2)为展开剂,在25℃以下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炮制】除去杂质,分开大小个,略浸,润透,切厚片,干燥。
【性味】辛,温。
【归经】归胃、大肠、肺经。
【功能主治】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
用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鼻渊,牙痛,白带,疮疡肿痛。
【用法用量】3~9g。
【摘录】《中国药典》
羌活
【拼音名】QiānɡHuó
【英文名】RHIZOMA ET RADIX NOTOPTERYGII
【别名】蚕羌、竹节羌、大头羌、狗引子花、曲药
【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羌活(背翅芹)Notopterygium incisum Ting ex H. T. Chang 或宽叶羌活Notopterygium forbesii Boiss. 的干燥根茎及根。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
【性状】羌活:为圆柱状略弯曲的根茎,长4~13cm,直径0.6~2.5cm。
顶端具茎痕。
表面棕褐色至黑褐色,外皮脱落处呈黄色。
节间缩短,呈紧密隆起的环状,形似蚕习称“蚕羌”;节间延长,形如竹节状,习称“竹节羌”。
节上有多数点状或瘤状突起的根痕及棕色破碎鳞片。
体轻,质脆,易折断。
断面不平整,有多数裂隙,皮部黄棕色至暗棕色,油润,有棕色油点,木部黄白色,射线明显,髓部黄色至黄棕色。
气香,味微苦而辛。
宽叶羌活:为根茎及根。
根茎类圆柱形,顶端具茎及叶鞘残基,根类圆锥形,有纵皱纹及皮孔;表面棕褐色,近根茎处有较密的环纹,长8~15cm,直径1~3cm,习称“条羌”。
有的根茎粗大,不规则结节状,顶部具数个茎基,根较细,习称“大头羌”。
质松脆,易折断。
断面略平坦,皮部浅棕色,木部黄白色。
气味较淡。
【含量测定】照挥发油测定法(附录ⅩD)测定。
本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2.8%(ml/g)。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晒干。
【性味】辛、苦,温。
【归经】归膀胱、肾经。
【功能主治】散寒,祛风,除湿,止痛。
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风湿痹痛,肩背酸痛。
【用法用量】3~9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备注】(1)西北地区尚有以同科牛尾独活属(Heraeleum)多种植物的根作羌活用。
(2)羌活功能发散风寒,祛风止痛,用于感冒风寒,兼有头痛、身痛为主,常配防风、白芷等药同用。
羌活祛风湿的作用也甚为显着,为祛风胜湿常用之品,但一般认为本品以风湿痹痛在身半以上者为宜,如周身痹痛,可配防风、独活等同用。
对于头痛病症,多配合川芎、细辛等应用。
(3)作为发汗解表药时,应将它的祛风止痛功效密切结合起来,即在临床上用于风寒表症时,必须兼有头痛或骨节疼痛等症,才考虑使用。
至于用治风湿痹痛,不论有无表症,都可应用。
根据近年来临床实践体会,本品退热的功效很好,可配合清热药如蒲公英、板蓝根等品治风热表症,而且一般在热退之后无再度发热现象。
但本品气味浓烈,用量过多,易致呕吐,故在使用时必须注意患者的胃那情况,掌握适当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