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古代文化看当今性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中国古代文化看当今性文化
摘要:中国历史上并不缺乏性教育,但那种性教育是封建的、有害的,靠的是性封锁、性压抑式的各种观念和规范来限制人们的欲望,忽视了人类“本能”。中国现在为什么对于“性爱”这一主题会陷入一种病态的压抑,甚至为什么已经到了“谈性变色”的地步呢?本文将对此做出分析和解答。
关键词:性教育;上古神话;道德冲突
一、上古神话的没落以及儒家文化所带来的影响
(一)上古神话意义的没落
地母神作为人们早期信仰的爱神兼美神,同时具有掌管性爱和生育的两种功能。早期的原母神信仰强调了女性的社会地位。然而,随着历史社会的不断发展,原始母系社会逐渐向父系社会发生转变。在母权制让位于父权制的同时,伴随而来的是女性地位的急速下降。1974年,英国学者张乔蓝在其著作《性与爱之道:古代中国的迷狂术》中就曾指出:由马王堆汉墓帛书中的记载可以推断,早期的性文献均强调了女性的满足,房中术原为“阴阳之道”。而至汉代以后,随着男性特权侵入房中,女性的优势地位便不复存在,由此女性成为了男性取乐养生的工具。这种功能上的分化使得地母形象中的生育功能仍被保留了下来,而其性爱功能却成为了社会伦理道德谴责的对象,在人们心目中形成了猥琐而肮脏的印象。
儒家文化的冲击
谈到对性文化的影响,不得不提的还有儒家文化的传统礼教,其所提倡的性禁锢的观点非常多,比如孔子所说的“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彻底地贬低了妇女的社会地位。此外,“男女授受不亲”的思想也阻断了男女之间的自由交往。到了宋代,“程朱理学”所提倡的“存天理,灭人欲”的观念更彻底地否定了人性。
(二)宋玉《高唐赋》《神女赋》中表现的性美学
在这样一个“谈性色变”的文化氛围中,当时的文人们是否都避免了写表现爱与美的形象呢?
在上古作家宋玉那里,我们找到了这样一位美丽的巫山神女。宋玉在《高唐赋》中对高唐神女美艳的神态进行大胆描绘,为人们塑造了一个美轮美奂的神女形象,由此成为了后世中国文人心中的千年美梦。
李商隐曾在诗中对《神女赋》进行了一番这样的评价:“巫峡迢迢旧楚宫,至今云雨暗丹枫。微生尽恋人间乐,只有襄王忆梦中。”结合作者李商隐的身世来看,这首诗所表达了李商隐对于楚襄王所忆之梦的向往之情。我们可以从诗中明确判断的是,“高唐神女”这一超越了性的功利性,带着爱与美的美学意义的神女形象,早已成为中国古代文人心中理想境界的代名词,成为了他们心中最美丽的梦想。
(三)来自文人内心的道德冲突
《神女赋》作为《高唐赋》的续篇,在内容上承接前文楚怀王
的巫山奇遇,续写了怀王的儿子襄王企图与神女交合却未果的故事。与《高唐赋》中积极主动与男子性交的那位高唐神女不同,这一次她只是在楚襄王面前蜻蜓点水式的展现了自身的美之后,便飘然离去。究竟是什么造成了神女前后形象的巨大差异呢?
分析其中的深层原因,宋玉写作的时代已经与上古神话时代有了一定的距离,在宋玉脑中觉醒的性爱美学观念与现实的种种伦理观念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宋玉在追求美的同时,饱受着道德上的煎熬。而《神女赋》中高唐神女在行动和态度上的转变正是由作者内心的道德冲突而进行的“自我修正”。以貌美著称的宋玉本为性情中人,却最终不得不妥协于道德礼教。《神女赋》结尾的那句“情独私怀,谁者可语?惆怅垂涕,求之至曙。”相信不仅是楚襄王之叹,更是作者自身的无奈与叹息吧!
二、传统性教育对当今中国性文化的影响
(一)中国的传统性教育
说到如今的性文化,自然会想到中国的性教育,中国传统的性教育显然是不成功的。虽自五四运动以来,不少西方先进的性教育理念已经被接受,但收效甚微。周作人早在几十年前就指出了缺乏正确性教育的危害:“儿童如果从父母或教师那里得不到满意的答复,他一定会去找朋友或仆役获得确实的说明。所说明的事实不打紧,可是经了那样的一说,结果如同《创世纪》的教训仿佛,性的事情消失了美与庄严,加上了一层隐密与羞耻的色彩,使儿童思想
显著地恶化,便是以后再加以科学艺术深厚的洗炼,也不容易把它改变过来。”同样的,在马林诺夫斯基的性教育理论中也提到:“资产阶级的儿童因抑制了自然的好奇心,于是养成了‘邪僻’世界,这在下层阶级较不显著,及至后来发现的时候,已是邪僻世界与生殖的性欲观念相联而来的时候了。”我们接触这些观念的时候,往往会被那些长久以来压抑禁锢的性文化所影响,以至于我们不能够和很好的去接受和吸收。
(二)在现代信息社会的冲击下,我们传统的性教育换来的是什么呢
在这样一种禁闭固化的性文化背景下,使我们这一代在面对信息爆炸的时代的时候,究竟会产生怎么样的一种副作用呢?根据一项调查:上海少年犯改造所中,男性40%,女性95%是性犯罪。所谓的性罪错,是指处于性成熟期的青少年,由于性知识的贫乏或对性行为的社会意义不甚明了,为满足自身生理的需要而实施的有关性方面的错误行为或者违法犯罪行为。而犯性罪错的根本原因是性教育的失败。
何春蕤对这种现象有独到的见解,在她看来:在中国被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性文化已经在短短的二十年里突变,几乎已经面目全非。他们的敌人已经不是上世纪80年代的“性禁锢”,而是日益甚嚣尘上的“性时尚”,是相对自由与缺乏自我同时来临所造成的“对恐惧的恐惧”。她所说的“性时尚”比较典型的有所谓的“数
字化性爱”。所谓“数字化性爱”,简单说就是通过电子网络交流,刺激起性欲后以手淫解决。所谓“对恐惧的恐惧”,就是性羞耻与性好奇的矛盾心理冲突。这种所谓高科技的现代化性文明,纵容过度的性放纵,有危害社会安定和谐的嫌疑。
造成以上人们形成畸形的性观念的原因与我们几千年的“无性文化”有很大的关联。因为我们长久以来的封闭禁锢的性文化,始终无法将那些正确的性理念传导给我们学生,在孩子性启蒙阶段父母对于孩子的性教育便是忌讳难谈,更多的是以一种压抑的气氛来抑制孩子生理上的需求,学校的正确引导更加无从谈起。(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人文经管学院)
参考文献
[1] 马林诺夫斯基(里安宅译):《两性社会学》,中国明间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