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政策的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持续发展政策的选择

摘要:过去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经济奇迹举

世瞩目,但由于存在发展阶段、国情特征、国际分工等因素,中国

还需要解决脱贫、就业、老龄化等一系列发展中的问题,尤其是要

避免资源能源消耗、污染排放等对全球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因此,

可持续发展政策对于未来的中国尤为重要。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政策;选择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12-0338-02

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的人口爆炸、环境污染等现实背景直接促

进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

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将其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发展儒要,又不

牺牲后代人发展需要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包括:(1)要以自然资源为前提,同环境

承载能力相协调。(2)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它包括经济、

文化、社会及自然环境等方面内容。(3)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提高

生活质量以适应当今社会进步,从而实现人的全方位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政策演进在中国

(一)转轨经济时期的可持续发展政策

中国可持续发展政策一直与各类政策息息相关。在1989年,中

国就出台了《环境保护法》。1992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了《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政策》,该政策宣布中国要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1994年3月,《中国21世纪议程》把可持续发展贯彻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1996年3月,全国人大第八届四次会议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这是我国第一次以最高形式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战略。1998年,国家批准通过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2000年10月,国家发出了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十大项目开工建设。2003年初,《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由国务院印发。

除了以上所提到的关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管理,环境建设等一系列政策外,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道路,我国还在各类领域制定了适应的政策。如人口、财政、金融、产业、贸易、收入分配和科技发展。同时,公众参与政策以及社会保障政策也逐步完善中。正是这些政策的颁布与实践,使中国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得以越走越远,不断深化。

(二)“十一五”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2005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得以通过。这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规划,“十一五”规划立足于国内外形势,把握准确,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和社会时代要求、集中人民意志的发展目标、一系列

指导方针和总体部署。而“十一五”发展规划中,不难看到,规划对可持续性发展领域更加重视,尤其是规划提出了明确的发展方针,即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三)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21世纪以来,中国面临着新型的发展问题。在“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和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集中关注点。在新形势下,我们不但要关注国内不断出现的各类资源环境问题,还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一系列国际挑战。中国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研发和推广气候友好技术”,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胡锦涛主席如此说,这是作为中国领导人,对未来多重危机及其发展方向的一种高度认知和概括。

三、可持续发展政策的选择——绿色发展与创新

(一)重视制度创新,关注绿色发展的政策

只有从法律、行政、经济三个方面发挥政策的整和作用,才能够充分发展绿色经济。在“十一五”期间,通过解读该时段的政策制定与实施,不难看出,当时我国是以行政手段作为建设节能减排型社会的主要手段,法律方面仍有欠缺,而在未来的10年内,我们必须改变过去的这种情况,在重视行政手段的同时,也需要加强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的投入与运用。总的来说,应以法律手段为基础,

行政手段为辅助,经济手段助加强。

首先,在国家层面上,应该对于绿色发展有明确的指导意见,普及社会各界对绿色发展的认知,如基本内涵、与其他学科和类似概念的交互关系。同时,针对不同对象如政府以及各类利益相关者在绿色发展上所负有的责任和义务,明确要突出政府的主导地位,在国家层面上建立明确的综合协调机制。

其次,在资源环境的相关税收问题上应有所改革。例如环境税、碳税、各类能源税等等。从税收方面减少对新兴绿色产业领域内的企业的竞争力的影响,给予他们发展的动力和机遇。

第三,要改变我国资源配置和资源分配不均等的现状。这个方面应该通过制定正确合理的能源、环境要素、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作为主要途径。使得相关的价格能够真正的起到作用,可以反映真实的环境治理成本、资源分配情况和市场的供需关系。同时,还应配套建立价格形成机制的监督制度,如各类听证会等。通过听取企业、百姓及社会各界对于资源价格制定的意见,使得价格制定机制更加合理,真正做到符合社会需求,依靠市场调节。

第四,在“十二五”期间,我们应该继续将效率指标,即资源环境绩效作为工作核心和约束性的指标,收集不同地区的不同环境现状,如环境条件,先天优势和现有环境问题环境特点等。从行政手段上给予合理分配。

(二)加大绿色科技创新的投资力度

政府只有加强绿色科技创新的投入,才能有利于绿色创新上政策引导性作用的加强,以小见大,从而提高国家整体绿色创新的能力和实力。在投资到位的同时,也应该重视结果的监督,制定合理的制度来刺激提高研发的效率,建立政府与相关研究机构、各类新型产业企业合作的新型模式,要集合各类研究机构、企业以及市场的资本力量,从中起到关键性的协调作用,从而促进企业创新水平的提高,从而扩大其竞争力,同时也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扩容提供助力。除此以外,我们还应该加大开放,学习西方先进国家已经取得的优秀技术经验和政策设计扩大开放,从而强化自身,完善自身,两者结合才能使我国成为节能减排、绿色创新技术的领跑者和提供者。

(三)加快发展符合节约型社会理念的新兴产业

新兴产业包括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与建筑、绿色工业和交通相关的产业。应该从国家和地区的不同层面来制定专项规划,明确发展方向、技术路线、空间布局和激励政策,加强人才好技术储备,避免重复建设。在落实规划、加快示范和创建市场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产业化规模。

2010—2020年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方式的关键十年,在这十年里,应该通过节能减排、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大力改善环境质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因此,我们应把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统一在同一个框架下,以绿色发展作为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