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流沉淀池排泥系统的优化改造

合集下载

污水厂沉淀池排泥方式改进措施

污水厂沉淀池排泥方式改进措施

污水厂沉淀池排泥方式改进措施发布时间:2021-03-26T11:12:59.750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9期作者:温璐菁[导读] 摘要:沉淀池排泥是污水处理厂的重要内容,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污水处理厂工作效率的提升。

山东济南摘要:沉淀池排泥是污水处理厂的重要内容,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污水处理厂工作效率的提升。

在本次研究中,主要以具体的某地污水处理工厂为例,针对厂内沉淀池在排泥工作执行过程中所存在的几点问题进行更为细致化的分析和讨论,随后针对问题的存在给出了几点比较有价值的解决方案,期望所提出的解决方案,能够为该污水厂中沉淀池的排泥效率提升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沉淀池;排泥堵塞;连续提气装 1污水处理厂沉淀池排泥方式概述某污水处理公司,日常所经厂的污水主要来自市政污水,处理量在每日15万吨,厂内所采用的二沉池规格为71×84m,共两座。

在两座沉淀池中,分别设置了8条64×10m的沉淀沟子,沟内液位置主要控制在3.5m,沉淀沟底部区域,会设置相应的出水、进水端口,前端口与后端口前倾保持在0.5%规格内。

其中,沉淀沟前端位置还会设置两个5×5m深度为4m的锥形集泥斗,并分别将一套非金属链板式刮泥机安装于两个沉淀沟内,该刮泥机的功率在0.25kW。

刮泥机上的刮板运行率为每分钟0.6m,集泥斗内DN300排泥管,排泥管两端分别配置于排泥井内与集泥斗底部区域。

2污水处理厂沉淀池排泥方式执行中的问题及原因 2.1污水处理厂沉淀池排泥方式执行问题在正常运行条件下,由于回流泵的连续运行,每个沟渠和沉淀池的扬程约为0.15 m,来自沟渠的污泥继续通过回流通道流入泵井。

但是,在运行过程中有很多情况下会阻塞污泥。

换句话说,在操作过程中,特定沟槽的污泥被刮刀刮入污泥桶中,然后沉积在桶中,而不通过污泥排放管排放到污泥通道中。

污泥在池底积聚后,沉淀池失去其沉淀功能,导致径流超过标准。

自来水厂平流沉淀池的优化改造

自来水厂平流沉淀池的优化改造

自来水厂平流沉淀池的优化改造摘要:本文通过对自来水处理系统中平流沉淀池积泥区的特点进行分析,并相应地进行优化改造,解决积泥的问题,从而提高沉淀池的出水水质。

关键词:水厂改造;排泥系统;平流沉淀池沉淀池排泥系统对恢复沉淀池功能具有非常大的影响,系统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出水水质及节能降耗。

随着原水水质的恶化,水处理投加的药剂品种的增多,沉淀池沉泥中已不像过去那样只含无机物,而是含有有机物、化学药剂等各种复杂成分,如果每次排泥不干净而产生积泥,积泥中的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老化而上浮,即影响新的矾花下沉,同时上浮的积泥也被带出出水口,影响出水水质。

平流沉淀池在自来水处理系统中应用较为广泛,而且普遍采用机械排泥车排泥,其积泥处主要有下列几方面:沉淀池进水口及出水末端底部、集水槽下部、池底、导流墙及池壁水线位置等。

1. 沉淀池进水口及出水末端改造1.1沉淀池配水花墙进口处改造沉淀池进口处长期有积泥的情况,主要是因为排泥车吸口位置距离进水口处约有1m的长度,这个位置排泥车吸泥口不能到达,是一个排泥真空地带。

为了减少这个位置的积泥状况,在沉淀池进口至排泥车吸泥口1m范围内砌一个斜坡,使积泥随水流沿斜坡落至排泥车吸泥口,达到减少沉淀池入口处积泥量的目的。

由于配水花墙最下部孔口离池底只有1m高,如果斜坡底部宽度做到1m的话,斜坡角度只有45度,斜坡上的沉泥很难滑下,仍可能产生积泥。

因此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造(图1):(1)将排泥车路轨延长,在沉淀池与絮凝池间的配水廊道上铺盖板,并将原栏杆移位,尽量使排泥车能够靠近配水花墙侧,通过改造,排泥车可移进约0.4米,斜坡角度可做到约59度。

(2)采用800×800的光滑瓷砖铺彻斜坡面,瓷砖接缝处进行抛光处理,使斜坡面尽量光滑,减少滑泥阻力,从而减少积泥现象。

(3)在配水花墙底钻孔,埋设de25塑料管,间距150,减少坡角处沉泥。

1.2沉淀池出水末端排泥改造沉淀池末端,有两大原因限制了排泥车前行:一是池底放空阀门的布置阻挡排泥车排泥管下部的水封箱前行,二是排泥车轨道终点设在池末端墙边,限制了排泥车前行。

平流沉淀池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造措施

平流沉淀池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造措施

平流沉淀池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造措施
王旭宁;孙学东;姜红安;赵红志;李实
【期刊名称】《中国给水排水》
【年(卷),期】2006(22)10
【摘要】北方某水厂的平流沉淀池在运行中存在以下问题:冬季池表面结冰、吸泥机运转不正常;池底积泥不均匀,导致吸泥机排泥浓度变化大,影响污泥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出水集水槽不在同一水平面,引起矾花上浮。

针对这些问题,设计、安装了冬季融冰系统;对虹吸吸泥机的主体进行了改造,并根据原水水质采取变频运行;使用一种简单快捷的调整方法将出水集水槽调平,改善了沉后水水质。

【总页数】4页(P27-30)
【关键词】平流沉淀池;冬季融冰;吸泥机改造;集水槽调平
【作者】王旭宁;孙学东;姜红安;赵红志;李实
【作者单位】保定中法供水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91.2
【相关文献】
1.水厂平流沉淀池排泥桁车存在问题及改造措施 [J], 周艳
2.水厂平流沉淀池排泥桁车存在问题及改造措施浅析 [J], 武瑞
3.电网建设规划与运行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J], 胡晓锐; 许晓川; 田迅; 徐婷婷
4.电网规划建设与改造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探讨 [J], 李永辉
5.某企业污水站运行管理中存在问题及改造措施 [J], 潘兴华;李栋;蔡国飞;胡涛;杨峰;戴建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沉砂池优化方案58786

沉砂池优化方案58786

沉砂池优化方案58786
介绍
本优化方案旨在对沉砂池进行改进,提高处理效率并减少维护
成本。

以下是具体的优化方案。

1.设备更新
为了提高处理效率,建议使用更先进的沉砂池设备。

现有设备
可能已经过时或存在性能问题,因此将其更新为新的更高效的设备
是必要的。

2.水流优化
调整沉砂池的水流以达到更好的沉砂效果。

可以通过改变水流
速度、角度和方向来优化沉砂效果,使泥沙更容易沉淀和分离。

3.污泥处理
改善污泥处理方法可以减少维护成本并提高沉砂池的处理效率。

建议考虑以下方案:
- 定期清理和去除污泥以防止污泥堆积过多。

- 考虑采用更高效的污泥处理技术,如机械脱水或化学处理,以减少处理时间和成本。

4.定期维护
定期维护是保持沉砂池正常运行的关键。

建议制定一个维护计划,包括:
- 定期检查设备的性能并进行必要的维修或更换。

- 清洗和维护水流系统以确保畅通和正常工作。

- 定期检查污泥处理设备并进行必要的维护。

5.监控系统
安装一个监控系统可以帮助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措施。

监控系统可以监测水流速度、沉砂效果和设备性能,并提供实时的警报和报告。

结论
通过实施以上优化方案,沉砂池的处理效率将得到提升,维护成本也将减少。

为了实现最佳效果,建议评估现有设备和系统,并
与专业人士合作进行优化。

优化方案的具体实施细节需要根据现有设施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研究。

净水厂沉淀池排泥系统改造

净水厂沉淀池排泥系统改造
作 者 通 联 : 1 1 1 13 0 0 3 1 5 72
1.
S 拉
3 望 匣

£. 辞



. 辞



( 上接 第 2 9页)
降 浊 效 果越 好 。 () P M 特 征 粘 度 对 复 配混 凝 剂 用 于 冬 季 长 江 水 的 降 浊 2 D 处 理 的 影 响 不大 , 可 使 絮 团 明显 增 大 , 高 沉 淀 性 能 , 对 原 但 提 其
1 引言
石 家庄净水厂建设工程是河北省重点工程 , 水源来 自距厂
2 公里的黄壁庄水库和 3 1 4公里 的岗南水库 , 总设计 日供水量 3 万吨 , 0 是石家庄唯一 的地表水 厂。水处理工艺过程包括 : 取 水、 加药混凝 、 沉淀 过滤 、 加氯消毒 , 送水 、 废水处理 七个主要

摘要
净水厂沉淀池排泥 系统改造
赵 芳珍 杨 荣
( 石家庄供水集 团, 河北石家庄 0 0 7 ) 50 1
对生产 中遇到 的排 泥问题 采用 妙 的方法予 以解决 , 收到 了良好 的实际运行效果。 沉淀池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 , 我们决定从分析沉淀池 的运行方式 以
关键字 排 泥定时器 排 泥 阀 集水井
3 Edz a d K , b a o J w l J To i s n E. E nha c d n e Co gu ato a l i n: US
Re urme t qi e n
ad n

Bodr ra e
Ve iw
[1W ae J. tr
S i c &T cnoo y,9 94 ()6 ~7 . ce e eh lg 19 , 09 :3 0 n

平流沉淀池7大问题及对策

平流沉淀池7大问题及对策

平流沉淀池7大问题及对策一、出水带有细小悬浮污泥颗粒原因:1、因短流而减少了停留时间,使絮体在沉降前即流出;2、活性污泥过度曝气;3、水力超负荷;4、因操作或水质关系产生针状絮体。

对策:1、减少水力负荷;2、调整出水堰的水平,以防止产生短流;3、投加化学絮凝剂;4、调节曝气池中运行的工艺,改善污泥的性质。

二、污泥块状上浮原因:污泥结块、堆积并引起污泥解絮,泥升至表面。

对策:1、更经常、更频繁地从沉淀池排放污泥;2、更换损坏的刮泥板;3、将粘附在二沉池内壁及部件上的污泥用刮板刮去。

三、出水堰脏原因:因固体物积累、粘附和(或)藻类长在堰板上。

对策:1、经常和彻底地擦洗与废水接触的所有表面;2、先加氯后在擦洗。

四、污泥管道堵塞原因:管道中流速低,重物含量高。

对策:1、疏通沉积的物质;2、用水、气等反冲堵塞的管线;3、较经常地泵送污泥;4、改进污泥管线。

五、短流原因:1、水力超负荷;2、出水堰不平;3、设备失去功能;4、污泥或砾石过多地积累,因此减少了停留时间。

5、风的影响对策:1、减少流量;2、调整出水堰水平;3、修理或更换损坏的进泥和刮泥装置;4、避免风的影响;5、去除沉积的过量固体物。

六、刮泥器扭力过大原因:因刮泥器上承受负荷过高所致。

对策:1、定期放空水并检查是否有砖、石和松动的零件卡住刮泥板;2、及时更换损坏的环子、刮泥板等部件;3、当二沉池表面结冰时应破冰;4、减慢刮泥器的转速。

七、二沉池出水溶解氧偏低或偏高原因:1、活性污泥在二沉池停留时间过长,污泥中好氧微生物继续消耗氧,导致二沉池出水中溶解氧下降。

2、吸(刮)泥机工作状况不好,造成二沉池局部污泥不能及时回流,部分污泥在二沉池停留时间过长,污泥中好氧微生物继续消耗氧,导致二沉池出水中溶解氧下降。

3、水温突然升高,使好氧微生物生理活动耗氧量增加、局部缺氧区厌氧微生物活动加强,最终导致二沉池出水中溶解氧下降。

4、曝气池进水有机负荷偏低或曝气池充氧量偏大。

三津水厂平流沉淀池排泥系统设计优化建议

三津水厂平流沉淀池排泥系统设计优化建议
(下 转 第 70 页 )
《工程与建设》 2012年第26卷第1期 6 7
建筑材料
J I A N Z H U C A I L A O
方 卧 龙 :人 工 砂 石 料 生 产 的 质 量 控 制 要 点 及 工 艺 分 析
数非常了 解 与 掌 握。同 时 为 了 系 统 加 工 生 产 的 保 证 ,必 须 对 毛 料 颗 粒 级 配 进 行 严 格 的 控 制 。 设 计 人 员 在 施 工 的 时 候 ,也 要 针 对 勘 探 得 出 的 资 料 数 据 进 行 严 格 的 遵 守 ,对 起 爆 的 方 向 进 行 了 解 ,尽 可 能 的 避 开 断 层 与 夹 层 ,这 样 才 能 够 开 采 出 优 质 的 毛 料 。 [8-9] 4.2 完 善 工 艺 流 程
图 3 潜 水 排 泥 泵 布 置 图
(2)在沉 淀 池 出 水 端 设 计 导 泥 斜 坡。 沉 淀 池 出 口处约1.5 m 的 区 域 内 的 积 泥 情 况 应 引 起 重 视,由 于 排 泥 机 的 吸 泥 口 无 法 吸 到 此 处 的 积 泥 ,所 以 此 处 的 积泥较多。虽然积泥量相对花墙后面的进水端要少, 但最易影响出水水质。建议沿沉淀池池尾墙壁内侧 浇 筑 一 个 混 凝 土 斜 坡 ,坡 底 长 度 为 排 泥 机 运 行 至 池 尾 最近处时刮泥板与 池 壁 的 最 小 距 离 1.5 m,坡 度 角θ 取60°,则 斜 坡 的 高 度 为 2.6 m,如 图 4 所 示。 这 样, 此处的积泥即可顺斜坡下滑后由排泥机吸泥管吸走。 为 了 使 斜 坡 面 尽 量 光 滑 ,降 低 滑 泥 阻 力 ,可 以 在 斜 坡 面 上 铺 上 光 滑 瓷 砖 ,瓷 砖 接 缝 处 进 行 抛 光 处 理 ,可 以 最大程度减少积泥量 。 [6-7]

水厂沉淀池改造方法与应用分析

水厂沉淀池改造方法与应用分析

水厂沉淀池改造方法与应用分析发布时间:2021-06-17T11:27:30.683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7期作者:孙晓燕金豪杰[导读] 摘要:针对水厂传统沉淀工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沉淀池改造的成功案例,得出改造方案。

浙江海云环保有限公司浙江海宁 314400摘要:针对水厂传统沉淀工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沉淀池改造的成功案例,得出改造方案。

改善进水面积,降低进水流量,提高布水均匀性;为解决“跑矾”现象,通过延长排泥车行程对排泥系统进行改造;针对不同的水质问题,可以考虑采用平流——斜管组合池、浮沉池和水平管沉淀技术来提高水处理效果。

通过对进水口、排泥系统和沉淀池类型的改进,可以有效提高沉淀池进水的稳定性,解决排泥不畅的问题,增强对低温低浊水和含藻水的适应性。

今后沉淀池改造仍应围绕进水、排泥系统、沉淀池类型三个方面进行,借鉴国外高效沉淀技术,提高原水处理效果。

关键词:水厂;沉淀池改造;进水口;排泥系统;池型选择;应用1沉淀池进水区沉淀池进水区的作用是使水流尽可能均匀地分布在整个进水段,减少扰动,避免絮体破碎。

沉淀池入口一般布置穿孔墙,穿孔直径一般为100mm左右。

水流通过穿孔壁孔的速度一般为0.08 ~ 0.10 m/s,远高于水池中水流的速度3 ~ 20 mm/s,所以流入水池的水动能很大,可以持续很长一段距离(几十米)才消失。

这种射流加剧了水的湍流,从而影响降水效果。

祎凡等人发现,当布水区起始处的水平流速控制在0.010~ 0.018 m/s时,可以达到较好的沉淀效果。

其他研究表明,当沉淀池初水平流速较高时,沉淀池出水水质对表面负荷和泥深的变化较为敏感。

虽然在沉淀池进水口的设计中广泛采用了配水墙,但为了保证配水均匀,提高沉淀效果,许多水厂在沉淀池进水口的改造上进行了新的尝试。

基本原理是通过降低进水流速来提高配水的均匀性。

2沉淀池排泥在沉淀池的运行中,水厂经常面临因排泥处理不当而导致排泥系统堵塞的问题,导致沉淀池中的污泥堆积越来越多。

扬州第四水厂平流式沉淀池技术改造与优化运行

扬州第四水厂平流式沉淀池技术改造与优化运行

凝 剂投 加不 合 理 , 对 于低 温低 浊 的原水 , 形 成 的矾花
细小 、 轻且 易破 碎 , 沉淀 效果 不好 , 造成 跑矾 花 现象 。
在改 变混凝 药 剂投 加量 后 , 仍 然跑 矾花 , 可见 这 不是
跑矾 花 的主要 原 因 。二是 集 水 槽 溢 流 负 荷偏 高 , 形 成表 面抽 吸 , 造 成水 平 与垂 直方 向 的出水不 均 匀 , 过
给水 排 水 Vo 1 . 4 1 N o . 1 2 0 1 5 21
2 . 1 沉 淀池 前端 沉泥 多 , 后端 排泥 浓度 低
原水 与 混凝 剂 混合 絮凝 后 进 入 平 流 式 沉 淀 池 ,
大部 分悬 浮 颗粒 通 过 沉 淀 去 除 , 底 部 积 泥 由虹 吸排
集水 槽 三角堰 板 调平 的 目的 。在 4 #沉 淀 池 指 型集 水槽 堰板 调节 过 程 中 , 指型 集水 槽满 流 , 在调 节 最 东 侧 一根 指型 集水 槽 三 角 堰 板 时 , 最 西 侧 二 根 指 型集
了屋顶 水箱 , 用 水时变化系数为 1 . 5 7 , 白天 供 给 第
m, 沉淀 时 间为 2 . 0 8 h , 水 平 流速 度 1 1 mm/ s 。每 座 沉 淀池 都采 用 8根 指型集 水槽 出水 , 大小为 0 . 6 8 r n
×0 . 4 2 mX1 0 m, 材 质 为不 锈 钢 , 三 角 堰 板 也 采 用
强 的表 面抽 吸作 用 会 造 成 短 流 , 并 在 出水 中卷 带 矾 花, 这是 沉淀 池跑 矾花严 重 的主要 原 因 。
四水 厂 原 水 量 l 1 0 0 0 m。 / h , 运 行时 间从 7 : 0 0 ~ 2 3 : O O , 约 1 6 h , 清 水 池容 积 为 2 5 0 0 0 m。 , 调 节量 与

平流沉砂系统优化改造

平流沉砂系统优化改造

平流沉砂系统优化改造【摘要】:通过对平流沉砂系统的刮砂、提砂、分砂功能进行改造,提高了运行可靠性,将平流沉砂池系统的工作能力充分体现并提高,不仅仅是利于本工号的工作,而且对后续工号设备设施也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关键词】:平流沉砂池;提砂泵;砂水分离机Abstract: Through advection grit sand-scraping, to mention sand, the function of the sub-sand transform and improve operational reliability, and advection grit chamber system the ability to work fully embodies and improved, not only beneficial to the workers Number work, but also the number of follow-up work equipment and facilities can also play a very good protection.Key words: advection grit chamber; mention sand pump; sand water separator1、前言平流沉砂池是污水处理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工艺环节,最主要的目的是去除污水中的砂子,自纪庄子老系统平流沉砂池及砂水分离机改造工程实施以来,平流沉砂池的工况一直不理想,达不到正常的工艺运行要求。

不能将混杂在污水中的无机颗粒成功的分离出来,导致一部分砂粒进入后续工艺,加剧后续设备的磨损,影响工艺处理效果,增加整个系统的生产压力,设备完好率得不到保障,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

而另一部分长期淤积在池子底部,大量的砂粒长期淤积造成刮砂机不能正常运转,加重了操作员工的工作负担,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得不到保障。

污水处理厂沉淀池改进方案_赵喜萍

污水处理厂沉淀池改进方案_赵喜萍
将原平流沉淀池的紊流区改造为曝气充氧池, 在该区域通过增设曝气管系统。因为这样一方面 可以有效地防止水中悬浮物的沉积;另一方面曝 气充氧把气浮处理后的剩余[Fe2+]进一步氧化,防 止氧化铁的沉淀,提高锰砂过滤器的除铁效果。
2.2 辐流式沉淀池 现就其进出水的布置方式作以下讨论。其进
出水的布置方式可分为中心进水周边出水、周边 进水中心出水以及周边进水周边出水。因为沉淀 池的沉淀效率与池子的容积利用系数成正比,为 了更高效的利用池子容积,可采用周边进水、周边 和中心同时出水的方案,以便在沉淀池占地面积 和装置费用基本不变的前提下, 提高容积利用率, 提高沉淀效率,见图 1。由图 1 可看出,改进后大大 提高了池子容积的利用效率。
就斜管沉淀池沉淀效果及运行方面的问题改 进讨论以下几点:
影响斜管沉淀效果的因素很多,如:斜管倾斜 角、斜管长度、管径(或正多边形内切圆直径)及断 面形状、进水方向、斜管中上升流速的影响等,而在 实际生产运行当中,絮凝效果的好坏,絮凝池与沉 淀池的衔接方式,配水和集水是否均匀,排泥是否 及时等也都会影响斜管沉淀池的沉淀效果,下面就 整流配水装置及其它方面对斜管沉淀池沉淀效果 的影响进行讨论。 2.3.1 配水渠道
斜管沉淀池进水从平面上看可分为正向进水 和侧向进水两种形式。正向进水即在反应池与沉 淀池之间设置过渡段,在过渡段末端采取整流措施 使水流均匀进入沉淀池,如图 2 所示。这种布水方 式水流条件好,设计中较多采用。而侧向进水是正 向进水不能够满足长边布水时采取的一种进水方 式。在沉淀池一侧设置配水渠,反应池出水经配水 渠由沉淀池一侧流入,如图 3 所示。采用侧向进水 的沉淀池, 在配水渠的末端容易产生水流回转现 象,由于水流剪切作用,破坏了絮凝体而影响沉淀 效果。
参考文献

平流池阿排泥控制系统技术改造总结推介

平流池阿排泥控制系统技术改造总结推介

平流池阿排泥控制系统技术改造总结推介作者:黄中华来源:《现代交际》2015年第09期[摘要]平流池排泥控制系统技术改造不仅减轻了操作工的劳动强度,还使平流池排出的泥较浓,减少稀泥的排放,从而减少离心机的处理负荷,提高了离心脱水车间干泥量,同时减少了离心脱水车间总用电量。

2013年比2012年离心处理车间节省用电共122560kwh,节省电费65668元,取得了良好的节能降耗的效果。

[关键词]平流池排泥控制系统劳动强度离心脱水节省用电[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9-0111-02一、改造前平流池排泥存在的问题厦门筼筜污水处理厂平流沉淀池,是1997年就建成的原厦门污水处理二厂的一级污水处理设施,有两个并排的平流沉淀池,池子长70m,总宽40m,设计水深3.6m,每个沉淀池进水端底部有两个污泥存储坑,每个污泥存储坑各连通两个排泥阀,即共8个排泥阀。

平流池污泥沉降后通过刮泥桥刮至污泥存储坑,在一段时间后,打开排泥阀污泥会在池水高度重力液压下排到进水端一条泥槽,然后污泥汇流到池边排泥泵坑再用两台排泥泵打至均质池,流量以泵的额定功率乘以排泥时间算出。

原本排泥是三班倒人员每班都要进行一次排泥,即每班操作工都要上池轮流手动一个一个打开共8个排泥阀进行排泥,费时(每班约需耗时2~3小时)费力,还存在可能不好的排泥情况:浓泥排完了没有及时关闭排泥阀,导致排出较多的稀泥,从而影响离心机的生产(我厂平流池的泥一般都打到均质池进行离心脱水),因泥太稀会增加离心机生产负荷,从而增加离心车间的用电量。

二、平流池排泥系统改造介绍(一)排泥系统改造描述2012年在我厂生产技术室副主任、自控专业高级技师林卫东的带领下,进行平流池自动排泥技术改造,12月中旬开始平流自动排泥调试,至今已过了一年,笔者在此对其进行总结推介,以供同行业者借鉴。

改造后,平流池两组刮泥桥中的任何一组到达储泥区时,该组4个电动排泥阀自动开启排泥,储泥坑液位达某一高度启动排泥泵经管道流量计输送至均质池,均质池在高液位时禁止排泥,均质池液位允许时才能排泥。

平流沉淀池水质提升改造与探讨

平流沉淀池水质提升改造与探讨

o f Ho r i z o n t a l F l o w S e d i me n t a t i o n Ta n k
Z hu Ro n g
( Y u e y a n g
一W a t e r C o m p a n y , Y u e y a n g 4 1 4 0 0 0, C h i n a )
平流 沉 淀 池 具有 处 理 水 量 大小 不 限 , 沉 淀 效 果
并优于《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 准》 ( G B 3 8 3 8 -2 0 0 2 ) Ⅱ 类 水质 标准 。水 厂 采 用 常规 水 处 理 工 艺 : 吸水 泵 前
加 氯投 矾一 混合 槽一 折板 反应 池一 平流 沉淀 池一 虹 吸滤池一 后 加 氯一 清 水 池一 供 水 泵 房 一 市 区 管 网 。
d o i : 1 0. 3 9 6 9 /i . i s s n . 1 6 7 3—9 3 5 3 . 2 0 1 7 . 0 5 . 0 1 0
Di s c us s i o n o n t h e i m pr o v e me nt o f t he o ut l e t wa t e r q ua l i t y
a f t e r t h e r e c o n s t r uc t i o n we r e c o mp a r e d a n d me a s u r e s f o r g ua r a n t e e t h e wa t e r q ua l i i e s we r e s ug g e s t e d. Ke y wo r d s: h o r i z o n t a l l f o w s e d i me nt a t i o n t a n k; s l u d g e c o l l e c t o r t a n k o u t l e t ; wa t e r q u a l i t y; wa t e r c o l l e c t o r ;

污水厂沉淀池排泥方式改进

污水厂沉淀池排泥方式改进

管排入污泥渠内,污泥在池底聚集后造成沉淀池失去沉淀功能, 引起出水超标。

2原因分析 2.1进水不匀每条沉淀沟进水量不均匀,引起沟内沉淀的污泥量偏差,在 水头不变的情况下,造成泥量较大的沟排泥困难。

2.2排泥不均匀每座池内并列布置8条沟,总回泥量按回流水泵流量进行 控制,设计考虑每条沟之间的回泥量依靠每个回泥闸门开度进 行调控。

但该调控既无计量装置,也无法目测,即无法判断排泥 均匀性。

2.3系统无自我调整功能在发生堵泥情况下,畅通的沟由于含泥量小,排泥稳定,而发生堵泥沟则随着进水的增加及污泥的聚集,堵塞情况越来越 严重,即系统本身在此情况下无自我调节功能。

3对策运行管理人员用控制每个阀门开度的方法来解决此问题, 但效果不理想,调节阀门后,又往往使排泥较小沟发生堵塞,而 原本堵塞沟渠又不一定能排通。

通过增开回流泵,加大污泥回流 量一段时间内可以减少堵塞情况,但流量过大对工艺运行又产 生不利影响,因此法无法彻底解决冋题。

经过多次试验,发现依靠现有设备、设施无法解决该问题, 必须依靠外加的动力来推动污泥的排出。

有3点考虑。

引言义乌市水处理公司稠江运营部设计日处理15万t市政污水,二沉池采用2座长70 m ,宽83 m 形沉淀池,每座池内 有8条宽10 m ,长63 m 沉淀沟,沟内设计液位3.5 m ,沟底 从出水端至进水端呈0.5%前倾,沟前端并列设2个长5m 宽 5 m 深4 m 锥形集泥斗,每条沟内各安装1套非金属链板式 刮泥机,功率0.25 k W ,传动采用二级齿轮减速机传动(图 1 )。

刮板运行速度为0.6 m /m in 。

运行时池底刮板从出水端向 进水端水平运动,沉积在池底生化污泥在刮板作用下被刮入 集泥斗,每个集泥斗内有1根D N 300排泥管,排泥管一端伸 入集泥斗底部,另一端处于排泥井内,并开有通气口。

池内设 计液位标高0.8 m ,排泥井液位0.65 m ,在此水头(0.15 m ) 的作用下通过排泥管连续不断地将集泥斗底底部污泥排入 排泥井内,并通过排泥渠流到回流泵井,在井内泵的作用下 将污泥送入生化池(图2)。

平流沉淀池机械排泥系统的优化设计

平流沉淀池机械排泥系统的优化设计

低,大 部 份 排 除 易。
影响处理水质。 ( 未刮泥) 。
的为 处 理 水,浪 费水资源。
2. 刮泥板两侧及 下缘未安装橡胶
2. 刮 板 数 较 少, 刮板高度较大。
4. 需操作真空抽
护板,无 法 和 池
吸器、虹 吸 破 坏
底及池墙完全接
阀及考虑排放点
合,会 产 生 残 留
污泥 池 之 液 位,
污泥。

机驱 动,驱 动 机 动传 动 链 轮、链 压泵、油 压 缸 及 机 驱 动,驱 动 机
构使用方便性。 条,间 接 驱 动 刮 推 杆 机 构 等 组 构设置固定于池
泥机 构 等 组 成,成,驱 动 机 构 简 顶 版,供 电 及 控
驱动机构复杂。 单。
制 简 单,安 全 性
高。
刮泥形 利用沉淀池及污 以刮泥板配合回 需另设置浮渣刮 利用安装于池底
2013 年 05 期 总第 179 期
吴迪等·基于信息熵的钢筋混凝土梁非线性分析
· 37 ·
当脉冲激励为 0. 5 时,阻尼 C1 为 2,刚度 C2 为 200,非线 性系数 C3 为 1000 时。计算的加速度响应对应的小波时间熵 如( 图 5) 。
当脉冲激励为 0. 5 时,阻尼 C1 为 5,刚度 C2 为 200,非线 性系数 C3 为 2000 时。计算的加速度响应对应的小波时间熵 如( 图 6) 。
水下刮泥机刮入集泥坑预沉,污泥含水量降低( 改造后排泥水
含水量降低至 97% ) ,同时排泥采用泵吸与扩张嘴结合的方
式,泵吸为主,扩张嘴为辅。 由于沉淀池长 91m,但仅设置一个集泥槽,为缩短刮泥机
刮泥时间和回程的工作时间,选择了两刮板刮泥机,同时考虑

平流沉淀池出水端排泥功能的优化设计

平流沉淀池出水端排泥功能的优化设计

平流沉淀池出水端排泥功能的优化设计摘要:针对现有平流沉淀池出水端排泥效果差,影响出水浊度以及增大后续清淤难度等问题,北江水厂二期扩建过程优化设计了沉淀池出水端淤泥的排泥装置,提高出水水质以及减少清淤成本。

与现有一期沉淀池相比,在相同出水浊度的条件下,净水剂投加量下降1.04mg/L,并极大地减少了人力、物力和用水量,起到节能降耗作用。

关键词:平流沉淀池;排泥装置;沉淀出水;水质;节能降耗沉淀池是水厂常规处理工艺的核心处理单元,通过沉淀可以去除原水中80%~90%的颗粒。

沉淀技术在20世纪初便与混凝、过滤、消毒一起成为饮用水处理的常规净水技术,并作为主要的饮用水处理工艺沿用至今[1]。

目前,水厂平流沉淀池的排泥系统主要使用虹吸式排泥机,运行过程沉淀池出水端集水槽处一小段区域内排泥机无法吸到,日积月累淤泥积得又高又实,影响沉淀池出水浊度。

只有在沉淀池放空清洗时,通过利用高压水枪持续冲洗很长时间才能冲散淤泥,增加了人力、物力和用水量,造成较高的成本支出。

总结北江水厂二期扩建平流沉淀池的优化设计经验,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1水厂概况北江水厂工程规划总规模为60万m3/d,首期工程建设规模为30万m3/d,于2009年2月24日正式投产运行。

二期工程建设规模为15万m3/d,于2021年9月6日正式投产试运行。

目前总供水能力为45万m3/d。

水厂原水取自于北江,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水质标准。

水厂采用常规+预留深度净水处理工艺,并设有污泥处理工艺:取水泵房—预反应后投矾—折板反应池—平流沉淀池—V型滤池—后加次氯酸钠—清水池—供水泵房—市区管网;反冲洗排水直接回流,沉淀池排泥进入厂内污泥处理系统,上清液回流至预反应。

水厂一期和二期都是折板絮凝池与平流沉淀池合建,共6座,沉淀池平面尺寸为:97.00m×24.00m,池深3.70m,有效水深3.10m;一期设计沉淀时间2h,水平流速13.3mm/s,二期设计沉淀时间2.28h,水平流速11.8mm/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