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课件-第十一章

合集下载

毛概 第十一章 构建和谐社会 加快民生建设

毛概 第十一章 构建和谐社会 加快民生建设

指导思想: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基本原则: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第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第四,必须坚持民主法治第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第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社会建设: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第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第二,优化教育结构第三,推进教育改革创新第四,坚持教育公益性质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第一,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第二,鼓励自主创业。

自谋职业第三,推进就业体制改革创新第四,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第一,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第二,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涨红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第三,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第一,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第二,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第三,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第四,发展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第五,积极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第六,要采取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第七,把解决住房问题放在重要位置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第一,要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第二,要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为突破口,深化各种体制改革第三,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证群众基本用药第四,要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第一,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第二,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第三,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第四,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第五,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毛概十一章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第二部分实现共同富裕

毛概十一章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第二部分实现共同富裕

1、“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 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 穷” 2、“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 共同富裕” 3、“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 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 主义”
——邓小平
所以我们要坚信:
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才能保证共同富裕; 只有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社会主义才能充 分显示出优越性,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 护和支持。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 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和根本原则。 ——邓小平
历史行进的巨轮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 社会
社会主义 社会
私有制下必然产生贫富悬殊、两极分化问题 社会主义确立公有制为主体,是与以往一切旧 社会制度的本质区别
第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优 越性的重要体现。
你认为社会主义优越性体现在哪里?
第三,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
第三,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 共同富裕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致力于 解决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一根本任务,始终致 力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这一内在要求, 是党带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一贯目标。
成就
不足和目标 不足: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收入
2015年中国国民生 产总值已超过67万亿 元,一大批重要工农 业产品产量跃居世界 首位,经济总量跃居 世界第二。
当国际金融危机迎面袭来, 中国的果断决策 和政策效应 ,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和积 极评价。许多外国政治家、学 者认为,“包括‘制度优势’ 在内的‘中国特色’已成为中 国信心的有力支撑。”
实现共同富裕共同ຫໍສະໝຸດ 裕是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最
终达到丰衣足食的生活水平,也就是消除两极分化 和贫穷基础上的普遍富裕。 中国人多地广,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同步富裕、 同等富裕,而是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 富的帮助后富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它体现 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方向和 目标。

简约党政风毛概第十一章“四个全面”战略布局PPT模板

简约党政风毛概第十一章“四个全面”战略布局PPT模板
如何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从源头上化解积弊,在重点领域取得突破? “顶层设计”在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首次出现。 顶层设计是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从全局的角度,对某项任务或者某个项目的各方面、 各层次、各要素统筹规划,以集中有效资源,高效快捷地实现目标。
全面深化改革
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
01 “四个全面”的形成过程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完整提出不是一蹴而就的,“四个全面”是党在探索的经验、积累的规律基础上的整合,是在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基础上,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伟大实践中,逐步提出并形成的。
02 运筹帷幄,从履新之际就已开始
• 202X年11月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202X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 • 202X年10月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 202X年10月8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提出全面推进从严治党
02 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
完善。
03 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
义国家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
第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是全面
全面小康,核心就在全面。
这个“全面”,体现在覆盖的人群是全面的。它是不分地域的全面小康,是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全面 小康。 踏访河北阜平“看真贫”,给独龙族乡亲们回信希望“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延安座谈“革命老区 脱贫致富”,从就任总书记之初到羊年春节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 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决不能让一个苏区老区掉队”……这一系列论断, 充分体现了把13亿多人全部带入全面小康的坚定决心。

毛概第十一章

毛概第十一章
•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是:
• 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坚持大团结大联合的主 题,坚持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的方针
中特 理论
第十
四讲 建设 中国
特色
社会 主义 的根 本目 的和 依靠 力量
• 积极促进政党、民族、宗教、阶层关系和海内外同胞关 系的和谐,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 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中国梦服务 • 为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服务 • 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服务
中国
特色 社会 主义 的根 本目 的和 依靠 力量
事业的根本力量
中特
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一、坚持一切为了人民 二、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 三、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
理论 第十 四讲 建设
中国
特色 社会 主义 的根 本目 的和 依靠 力量
中特
一、坚持一切为了人民
第一,一切为了人民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
民族人民内部矛盾,应该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
加以解决。
三、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特色
社会 主义 的根 本目 的和 依靠 力量
一、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
(二)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
1、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 结全体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 主体和基础。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2、大陆范围以外的,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
理论 第十 四讲 建设
中国
特色 社会 主义 的根 本目 的和 依靠 力量
其次,是由工人阶级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再次,是由工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 历史地位决定的。

毛概第11章课件

毛概第11章课件

把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提到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本质属性的高度,这是党的十六届
六中全会的重大理论贡献。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而“本质
属性”,按照马克思的说法,是事物的本
质在一定关系中的表现,既反映事物的根
本性质,又反映基本特征,从这两个方面
区别于其他事物。
精选可编辑ppt
41
准确把握: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本质属性
精选可编辑ppt
47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关于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可以从以下四个层次来理解和把握:
精选可编辑ppt
48
• 第一个层次是根本的指导方针,即“坚持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 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 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 局”。
这是构建社会主义精选和可编谐辑p社pt 会最根本的要求。 49
第二个层次是总体要求,即“民 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 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 和谐相处”。
• 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历 史任务和逐步实现的持续过程,不可能一蹴而 就。
• 第三,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的远大目标,也是 现实任务,必须从实际出发。
精选可编辑ppt
43
第二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的总体思路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 原则和目标任务
二、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精选可编辑ppt
39
b. 实践意义P237-239
(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的要求。 (2)物质文明、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及和谐社会四位一 体的要求。 (3)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要 求。 (4)应对国际环境的挑战的 要求。 (5精)选可维编辑护ppt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40

毛概课件第十一章

毛概课件第十一章

前页
后页
我国历史上的和谐思想 我国历史上曾经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 思想。但是在存在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旧制度 下,这些设想是根本无法实现的。
孔子 “和为贵”
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 之老,幼吾幼以 及人之幼”
墨子: “兼相爱”、 “爱无差”
前页 后页
《礼记· 礼运》
“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
前页
后页
十七大再次强调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的重要性,并对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
建设作了全面部署。
前页
后页
2、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依据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题 中应有之义。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 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 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带领人 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必然 选择。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反复强调要把推进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 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其现实依据在于(必然 性):
前页 后页
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 想,未来社会将在打碎旧的 国家机器、消灭私有制的基 础上,消除阶级之间、城乡 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 之间的对立和差别,极大地 调动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 使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实 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实 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 间都形成和谐的关系。
前页 后页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 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 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 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 生态良好。
前页 后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上述六个方面是相互 联系、相互作用的。这六个方面既包括社会关 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体现 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 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 然的统一。这六个方面,内容十分丰富,既是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总体特征,也 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

2018版毛概课件 第11章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第2节 全面深化改革

2018版毛概课件 第11章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第2节 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关系党和人民事 业前途命运,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和 执政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要站在更高起点谋划和推进改革, 改革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 确保改革沿着有利于党和人民事 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前进就越发重要。
坚持党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 党是改革的倡导者、推动者、 领导者,改革能否顺利推进, 关键取决于党,取决于党的领 导。 改革开放是人民的要求和党 的主张的统一,在全面深化改 革中要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人 民主体地位的有机统一,坚持 在党的领导下紧紧依靠人民推 进改革开放。
二、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主要内容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 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 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 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 度,规定了改革的根本方向;推 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化,规定了改革的实现路径。我 们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 个方向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 理能力现代化。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的应有之义。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化,就是要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完 善,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 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 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 更管用的制度体系。
第十一章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第一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二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面深化改革
第三节 第四节 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从严治党
第一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毛概第十一章.ppt

毛概第十一章.ppt

2、新的社会阶层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变革中 出现的,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 产力发 展的要求。
首先,经济领域的制度创新是新的社会阶层 产生的重要条件。 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使 社会的劳动分工 日益精细,为新的阶层的出现提供了从业条件。 再次,产业结构的变化,促成了就业结构、 社会阶层结构的 变化。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
一、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二、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的建设 者 三、巩固和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
一、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 事业的根本力量
在当代中国,一切赞成、支持和参加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的阶级、阶层和社会力量 ,都属于人民的范畴,都是建设中 国特色社会 主义事业的依靠量。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 级、农民阶级,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发展 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 。
三、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 各族人民 的团挥 各民族的积极性、 创造性。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事业胜利 的保证
3、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的内容
坚持民族平等
二、建立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现代化建 设的战略任务。
三、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革命化是军队建设的政 治方向; 现代化是军队建设的中 心任务; 正规化是军队建设的重 要基础。
四、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深入发展
1、坚持以创新发展军事理论为先导;
2、着力提高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 3、 深入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 ; 4、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

毛概(新)第11章

毛概(新)第11章

《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若干政策和 重大项目的任务分解实施方案》
第三节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一、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 二、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 三、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
一、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
1、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
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 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 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联盟。
一、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二、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 设者 三、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一、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1、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2、农民阶级是基本依靠力量 3、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一、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国家安全的重 要保障
不仅要保卫传统的领土领海领空安
全,而且要保护海洋、太空、网络 电磁空间等新型安全领域安全
不仅要维护国家安全利益,也要维
护国家发展利益
不仅要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发展利益,
也要维护国际和地区的安全和稳定, 为国际和地区停供安全产品
二、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 的人民军队
国现代化建设与和平统一大业
三、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
1、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正确处理民族问题 2、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正确处理宗教问题
三、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
1、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正确处理民族问题
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 的基本原则是:维护祖国统一, 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财富悬殊的社会分层在华西不可避免地产生——最上层的是 中心村村民,年入数以百万或千万元计;中间是新村民,或打工 或找机会“发家致富”;最底层的是外来打工者,租房或住集体 宿舍,月入数千元不等。

毛概II·11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毛概II·11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 第三, 第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 和谐社会, 规律认识的深化, 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 理念的升华. 理念的升华.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4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意义
第一, 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 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2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二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 原则和目标任务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3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1.历史上的社会和谐思想
实现社会和谐,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 好社会, 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 以求的社会理想, 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 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 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 会理想. 会理想.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二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32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2.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必须 坚持科学发展 ;必须坚持改 革开放 ;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 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 稳定的关系 ;必须坚持在党 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国际上看,面临“四大压力”: 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压力, 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领域长期占优势的压力, 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图谋的压力, 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的压 力。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是对党的执政能力认识的一个新突破 。 表明我们党更加关注社会建设,更加关注社会 和谐、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 。 表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治国理念和治理社会 的理念有了新的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在我们眼里,英美特种兵如果是尘埃的话, 我们就是沙尘暴” ----摘自《城管的优秀历史》前言 我们在飞机坠毁前,一直以为是遭到了地空导 弹的攻击,没想到是城管用竹竿...... ----摘自前美苏SU30 F22 F117A等战机飞行 员 在我军一次战役中。有一个阵地在郊外我军后 方。我军已经突破了外围防线时。那个阵地已 经被我们包围了。我们攻克了阵地。我们丢下 了500具德意志勇士的尸体。以及3架F22。和 30台虎式坦克。但抵挡我们3天3夜的居然是5 名城管 -------摘自德军党卫军78师12团B连曼施坦 因中尉 我们的意志瞬间崩溃,只因为我们知道了对方 军中有城管 --------美国海军陆战队某指挥员 你一定没见过城管 如果见过 你不会这么完整 的站在这里。 ----------一名伤残美兵
三、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责任承担问题
1、政府、社会和个人应该分别承担什么样的 责任和义务 ?(讨论) 个人:遵纪守法、遵守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 政府: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主导作用 社会: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特别是民间组织 的作用
2、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政府与市场:政府从一些只有市场主体才能进 入的领域退出(政企分开) 政府与社会:政府首先应该是一个负责任的政 府
城管与商贩的关系

2006.10.23 天津城管人员 卖煎饼的小贩 卖灌饼的女子 “为什么不处罚我啊?”
2006.8.11,海淀城管监察大队海淀 分队在中关村科贸电子商城北侧查抄 无照商贩时,副队长李志强遭遇无照 商贩崔英杰持刀暴力抗天山西、马踏黑海北;贝加尔湖 面张弓、库页岛上赏雪;中南半岛访古、东京废墟祭祖 中国城管。所向披靡。见神杀神。见佛杀佛。拳打欧洲诸侯。脚 踢北美花旗。上能打飞机。下能秒坦克。下海灭航母。飞天打卫 星 中国城管是我国秘密发展的准军事化组织,平时管理城市,锻炼游击 战术;战时可编入正式军.是一支可冲锋,可侦察,可游击,能吃苦,能 忍耐,能奋战的优秀后备军 五角大楼秘密报告称:中国城管队伍是一支具有强大潜力,能单靠一 辆破面包车或皮卡就能全天候作战的可怕准军事组织 我国庄严承诺对外不首先使用城管
一、构建和谐社会的条件 社会的管理控制体系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念有凝聚力 不同利益群体的需要能得到满足 社会成员具有流动的途径
二 、构建和谐社会的着力点
观点一: 和谐的经济关系 和谐的政治制度 和谐的民族素质
观点二: 一是整合社会关系 二是解决社会矛盾 三是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切实 保障所有社会成员分享改革发展的成 果。 四是推进社会公平
珠海故意撞人案





2008.11.5 骆某 厌世 白藤湖小学 5人死亡,19人受伤 夫妻不和 穷困潦倒 孩子生病,无钱看病 买摩托车载客赚钱,多次被扣, 为索要证件,少罚款,请人吃 饭花了数千元
从国内看,面临着“四大深刻变化”: 经济体制深刻变革 社会结构深刻变动 利益格局深刻调整 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一个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 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 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 是一个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社会。
3、和谐社会的特征或标志



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要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和实现社会公 平 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和谐相处的人际 环境 要加强社会治安和管理,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强制拆迁与钉子户

重庆“最牛钉子户”(2007,3)
“钉子户”男户主杨武渝州散打冠 军的身份增添了事件的娱乐性,他 站在屋顶挥舞国旗的场景深具震撼 力与感召力。


深圳“最贵钉子 户”(2007,10) 蔡珠祥、张好莲 宅基地 “卖我的东西, 却不让我知道”
一座赭色小楼,像颗顽固的钉子,深深楔在 遍布黄土和施工设备的“蔡屋围金融中心” 工地上 ——深圳“华尔街计划”的“钉 子”。

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 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 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要适应我国社会 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 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 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 定团结。 ——摘自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决定
第二节 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洋钉子户” (2009.8.29) 朝阳区星吧路餐 饮街 布什曾光顾“西 部牛仔餐吧” 损失达450万元 人民币
贫富差距


目前全国城市居民收入最低的五分之一人口只拥 有全部收入的2.75%,仅为收入最高的五分之一 人口所拥有收入的4.6%。各占总人口20%的最高 和最低收入两大群体,收入差距已达33倍。 2005年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农民 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两者的收入比为3.22:1。 2000年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差距比1990年扩大了5.39倍,西部地区与东 部地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比1990 年扩大了6.07倍。
北京:明确区域定位 实现和谐发展
不送钱物送技能 宁夏政府 出资展开技能扶贫
河南、安徽、河北:打造经济 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发动机”
广东、山东、江苏:注重 协调均衡 推进科学发展
同舟共济创和谐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背景


社会稳定问题非常突出的时期 正确应对各种社会矛盾,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 现实需要。 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当前社会的不和谐因素
1、收入分配差距的过大 2、解决为改革发展所承担的代价与得到的补偿 不对等的问题。 3、社会阶层关系的不和谐 社会排斥 社会剥夺 社会断裂
和谐社会之官与民
为老百姓办实事
老 大 爷 高 兴 的 领 取 了 最 低 生 活 保 障 金
义务教育免费
新农村建设
协调领域及区域的发展
和谐社会之人与人
孝 道 何 在 ?
公大 共学 道生 德? ?
尊 老 爱 幼 促 和 谐
关 爱 残 疾 人 , 社 会 更 温 暖
和谐社会之人与自然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和紧迫性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含义 (讨论) 1、和谐社会 “天人合一” “兼相爱” “和为贵” “和而不同” “求同存异”




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 互协调的状态。 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 社会。 有层次的和谐。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