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三次人口大迁徙之一:下南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末大逃难——下南洋
概念
南洋的地理概念主要是指包括当今东盟十国在内的广大区域。

而广义的南洋还包含当今的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附近的太平洋诸岛。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末年,不堪战乱的普通百姓和权力失落的前朝贵族纷纷移居海外。

由于地缘上的毗邻关系,东南亚成为中国移民的迁徙地和避难所。

因此这种迁徙历史上称为“下南洋”。

历史
中国与东南亚的交往,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的汉代。

据《史记》、《汉书·地理志》等文献记载,公元1世纪左右,中国就与缅甸、越南等国互有来往。

唐代时,移民人数开始增多,他们被当地人称为“唐人”。

不过,中国人的南洋路,一直到了明朝和清朝前期,才越走越宽。

几次大规模迁徙:
1.西汉末年,一批汉儒学者、军政官员数千人逃往越南;
2.南北朝时,五胡乱华,中原人士纷纷移居印度支那;
3.唐朝后期,黄巢袭击广州时,广东人争相逃往东南亚;
4.元灭南宋时,大批遗臣遗民也落难到此。

5.明末清初,大量的难民、被清兵打散的农民军、抗清失败的明军余部以及不愿侍奉清廷的明朝遗民,掀起了移民东南亚的高潮。

明亡后,高、雷、廉三州总兵陈上川、副将陈安平等率领兵将家眷3000余人、战船50余艘到达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这块地方因此被称作“明乡”。

1659年,跟随永历帝流亡缅甸的官兵眷属,有的逃亡暹罗(今泰国),有的被安置在缅甸边远地方,今天缅甸北部的桂家与敏家都是这些官兵的后裔。

原因
1.一般来说,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末年,大多伴随着农民起义、外族入侵和王朝更替,不堪战乱的普通百姓和权力失落的前朝贵族纷纷移居海外。

由于地缘上的毗邻关系,东南亚成为中国移民的迁徙地和避难所。

2.中国人下南洋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改变个人或家族的命运。

据1935年中国太平洋学会对流民出洋的原因所作的调查显示,因“经济压迫”而出洋者占69.95%。

那个时候下南洋的人,既有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人,也有在家乡故土呆不下去的人。

3.英国、荷兰殖民统治下的南洋,正处于加速开发过程中,对劳动力的需求量非常大。

南洋诸国为吸引华工,先后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如马来西亚联邦最大的一个州——沙捞越州,在白色拉者(意即国王)二世执政时期,就颁布过一个特别通告:给移民足够的免费土地种植,政府提供临时住屋安置移民;免费供给大米和食盐一年;提供交通运输工具,建立警察局保护华人安全,华人可永久居住在沙捞越等。

这样的政策对于中国国内流离失所、丧失土地的无业流民来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很多人就是在这个时候,或携妻带子,或孤身一人,漂洋过海来到南洋。

4.从文化的角度看,中华民族是一个农耕民族。

农耕民族的最大特点,就是喜欢固守一亩三分田,愿意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平静生活。

要做一个离家的游子,要到新世界去努力与开拓,确实需要极大的勇气。

现状
如今,中国人的脚步已经遍及全世界。

而海外华人中最大的一个群体,就是东南亚华人。

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就是几百年前那些在南洋披荆斩棘的开拓者的后代。

据不完全统计,印尼两亿人口中,约一千万是华人。

马来西亚两千五百万人口,华人约六百万。

泰国六千五百万人口,华人约二千万,占了将近三分之一;新加坡三百多万人,华人多达90%,是海外华人占所在国人口总数比例最高的一个国家。

大量的华人涌入东南亚后,对当地的生产、生活以及经济建设,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方面,许多华人在侨居国从事商业活动,负责管理海外贸易,收购当地土特产,销售该国货物,从而形成一个沟通中国与海外贸易的商业网络。

这些人也多为当地政府所倚重,暹罗王室就曾表示,“如果没有华侨,宫廷什么买卖也做不成”。

另一方面,还有相当一部分华人从事手工业,烤面包师、裁缝、鞋匠、金匠、银匠、雕刻师、锁匠、画家、泥水匠、织工,几乎无所不包。

从事农业、园艺和渔业的华侨人数也很多,他们同样在当地社会的日常生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东南亚经济发展过程中,工矿业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在印尼加里曼丹,华人是当地金矿的唯一经营者。

矿工人数最多时曾超过9万,每年生产的金矿砂一般都在百万盎司(1盎司等于28.35克)以上。

19世纪以前,马来西亚的锡矿也几乎全部是由华侨开发。

现在当地许多被称作“锡湖”的大型锡矿区,都是华侨一锄头一锄头挖出来的。

正是由于华侨的辛勤开采,马来西亚的锡产量在很长一段时间占据世界锡总产量的一大半。

“下南洋”的中国人,就这样成了当地经济开发的主力军。

他们的勤奋与努力,改变了所在国经济落后的状况。

就连英国的海峡殖民地总督瑞天咸也承认,马来半岛的繁荣昌盛,“皆华侨所造成”。

“马来诸邦之维持,专赖锡矿之税入……锡矿之工作者,首推华侨。

彼等努力之结果,世界用锡之半额,皆由半岛供给。

彼等之才能与劳力,造就今日之马来半岛。

”“马来政府及其人民,对于如此勤奋耐劳守法之华侨之谢意,非言语所可表达。


华人在改变所在国的经济状况的同时,很多人也彻底改变了自己与家族的命运。

东南亚华人,先后出现了数以百计的百万富豪、千万富豪。

与此同时,东南亚华人在政治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高。

菲律宾总统阿罗约的丈夫是华裔,泰国前总理他信是华人。

在泰国议会,三分之二的议员也是华裔。

在马来西亚,华人从政并取得成功,也已经不是什么新闻。

新世纪机遇
历史进入21世纪,中国人下南洋的脚步并没有停止。

但原因和动机,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槟城街头,有一位小伙子,今年只有20岁,来马来西亚已经一年多。

“是伯父让我来的”,小伙子对我们说,他来马来西亚的原因很简单,国内高考竞争太激烈,他的成绩不能保证上好一点的学校,于是追随上个世纪90年代来到马来西亚的伯父的脚步,到马来西亚“闯世界”。

不过,马来西亚的路也不是很好走。

小伙子先后到过新加坡、泰国,依然没有找到合适的学校。

现在只好一边学习语言,一边帮伯父看看铺子。

今后的事,只好“看看再说”了。

近年“下南洋”并取得成功的,在吉隆坡也大有人在。

广之旅是中国著名的旅行社,早在2001年就实施了股份制改造,它旗下的马来西亚公司的最大股东,就是华人李钟平。

公司的客源非常稳定,业务量逐步上升,收入也越来越可观。

可以预见,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进一步提升,“下南洋”的中国人还会越来越多。

而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加紧推进,随着“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构想的实施,中国人的南洋之路,会越走越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