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防治》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防治》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摘要:培养具有生物防治技能的综合型植保人才是农林院校植保专业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通过介绍华南农业大学昆虫学系生物防治教研室在《生物防治》课程教材选择、授课方式、双语教学、课程实践、综合考查等多个方面的改革措施和取得的成效,以期对《生物防治》课程教学提供启示,并为进一步优化课程教学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物防治课程实践双语教学教学改革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来控制害虫的生物技术,是害虫治理中成功、有效、安全的防治方法之一,它是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策略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植物保护学科的重要分支学科。近年来,化学农药的滥用造成了害虫抗性(resistance)、再猖獗(resurgence)和农药残留(residue)的“3R”问题严重,导致食品安全、生态安全、环境污染等方面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1]。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与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生物防治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的化学农药替代防治途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生物防治在我国现代化绿色农业中的地位也更加凸显[2]。有效地利用生物防治手段进行害虫防控,对防治者的专业技能要求相对较高。因而《生物防治》课程成为农林类院校中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该门课程的开展正是适应了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然而最初的《生物防治》课程讲授方式过于单一、理论与实践脱节较为严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兴趣不强。因此为培養具有一定生物防治技术能力,具有良好病虫害防治专业技能的植物保护人才,结合当今社会的生产需求,需要对《生物防治》课程进行了改革实践。两年时间,华南农业大学昆虫学系生物防治教研室通过对教材筛选、授课模式、教学模式和考核形式等几个环节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材选择
教材的选择是课程讲授的基础。现在高等农林院校使用较多的生物防治教材有:张晓霞编著的《害虫生物防治技术基础》、林乃铨主编的《害虫生物防治》以及仁顺祥和陈学新主编的《生物防治》。相比较之下《生物防治》这本教材更适合用于作为农林类高等教育教材。第一,该书属于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第二,该书系统的介绍了生物防治的理论、前沿以及应用实例。《生物防治》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主要注重理论知识,内容涉及生物防治的理论基础、生物防治资源、生物防治途径与方法、生物防治实施与作用评价、生物防治前沿与展望。系统介绍了害虫、病害、杂草生物防治原理,寄生、捕食、昆虫病原真菌、拮抗微生物、农用抗生素、植物源农药以及多种型生防资源。通过了解天敌输引、保护利用、繁殖释放、生防微生物发酵生产、昆虫不育技术等认识现有的生防手段和策略;通过认识生物防治因子作用评价方式、生防实施与效果评价了解生物防治在绿色农业中的作用。在上篇的最后通过从更高的生态、行为、生理、分子、协同调控技术层面阐述了生物防治研究前沿和未来发展前景。而该书的下篇各论部分则着重讲解了生物防治的实施案例。各论部分按照生物种类进行分章节阐述,即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果树、茶树、森林、草原、杂草、储藏物、入侵生物、设施农业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每个章节都分为概述、生物防治因子及其利用途径和典型案例三个部分组成。使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迅速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受到老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二、授课模式
生物防治课程采取“小班团队授课模式”。近几年来,我们生防教研室为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生物防治》课程上采取团队小班授课,小班规模为30人,授课团队教师在5人左右。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并参考自己的研究领域,分模块讲解。与传统的单个老师教学不同的是:团队教师教学能充分发挥各个授课老师各自的优势,讲解自己
擅长领域的问题。通常授课老师的研究领域分为天敌昆虫、昆虫病原微生物、植物源农药等等。老师在授课时能在讲解教材的内容基础上,从生物防治各个研究方向凝练出科学问题,并向学生介绍该领域中生物防治的前沿进展。同时,担任课程的授课老师都具有企业合作、基地示范、专业技能培训的经历,因而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能很快帮助学生掌握生物防治技术的要领和难点,促进学生的知识吸收掌握。同时,课堂在授课过程中会邀请学校所在地的生防站、生防产品生产厂商的技术部门中的技能人才担任课程的外聘教师,不定期的根据当地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开展生防技术讲座,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生物防治》的效率和实践应用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
三、双语教学
现代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技术的不断革新,对人才、知识的需求呈现出多元性。双语教学不但促进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对学生的学习也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3]。双语教学采用“双段推进”教学模式,前期的“渗透阶段”,英语授课部分占到10%,随后逐渐提高到30%。在前几个章节的渗透学习的过程中,只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专业术语,如biological control(生物防治)、natural enemy(天敌)、biodiversity(生物多样性)等。随后进入“整合阶段”,围绕教学大纲增加英文比例。为了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和掌握专业英语的能力。课堂设有“老师学生互动模式”,学生通过前期的学习归纳,在课堂上用英文回答老师所提问题,或是向老师提问。老师则采用引导的方式,启发学生学习和利用所学知识并进行英文交流的兴趣。比如“寄生性天敌”的讲解,先结合专业特色把教学目标板书出来,寄生性天敌的概念、种类、寄生行为、利用。然后问学生what……,whi ch……,and how……,具体问题如什么是寄生性天敌(what)?你所了解的寄生性天敌有哪些种类(which)?在柑橘园中如何利用寄生性天敌防治柑橘木虱(how)?整个教学围绕这些问题展开,当学生能很好完成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学生已经不知不觉中掌握了
知识点,并且能流利的使用英文表达自己的所学和观点。在讲解完这些理论之后,继续询问学生对于柑橘园中其它害虫,如粉虱、螨等的天敌有哪些?如何提高害虫防控的广谱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了学习潜能,获得师生的好评。
四、课程实践
课程实践是《生物防治》课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整个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4]。组织设计好的实践方案能直接影响学生知识掌握、熟练运用和观察思考的能力。在《生物防治》课程中,我们把上篇的理论知识讲解完成后,会安排了一周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课程实践。将全班30个学生分成10组,每组3个人。让每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园中寻找害虫和对应的天敌,并拍摄天敌捕食或寄生害虫过程的照片和视频。鼓励学生捕捉少量害虫和天敌带回寝室饲养,记录天敌饲养过程中所观查到昆虫的行为。同时开放实验室,提供显微镜等相应的实验仪器,鼓励学生向老师咨询昆虫鉴定、昆虫饲养等问题。一周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捕捉饲养的天敌,整合视频、照片和查阅的相关资料,利用多媒体技术介绍天敌的分类地位、生活环境、生活史、寄主昆虫、寄生或捕食特点。例如同学们在蔬菜地中发现棉花上有大量的蚜虫在取食,同时注意到有瓢虫在取食蚜虫,随后将瓢虫和蚜虫带回实验室鉴定,发现是六斑月瓢虫和棉蚜。通过饲养观察,同学们记录了六斑月瓢虫的日取食量约为300头,雌瓢虫每日能产6~10粒卵,总产卵量可到500粒左右。六斑月瓢虫在25~30 ºC时总的发育时长约为12天。学生通过自己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更加深入了解生物防治中的一些生防资源,以及它们的生物学习性。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不断有其它组学生提问,交流自己的实习心得,老师也在一些重要问题,如瓢虫发育时间与温度的关系、瓢虫对不同种蚜虫取食偏好等作出详细解答。使学生在自己实践的过程中掌握生物防治的研究方法,并通过展示交流获得更加丰富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