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炼油产业发展概况_101206

新加坡炼油产业发展概况_101206
新加坡炼油产业发展概况_101206

新加坡煉油產業發展概況

作者:范振誠單位:工研院IEK 2010/12/06

裕廊島(Jurong Island)為新加坡政府將7個主要的小島填海造陸而成的人工島,此七小島分別為Merbau、Seraya、Sekra、Chawa、Merlimau、Pesek與Tembusu,土地總面積為3,200公頃,目前已經成為新加坡發展煉油與石化產業的主要地區,該島已成為全世界僅次於紐約、倫敦的第3大石油貿易中樞,並為僅次於美國休士頓、荷蘭鹿特丹之世界第3大煉油中心。

新加坡土地比台灣更為狹小,但是煉油產業卻發展成為世界級的規模,可歸功於新加坡優異的地理位置,加上政府政策的指導,成功地讓新加坡煉油產業快速發展。本文將針對新加坡煉油產業發展概況略作介紹。

一、新加坡能源政策概述

2007 年11月,新加坡政府公布「能源促進成長-國家能源政策報告」(Energy for Growth –National Energy Policy Report),對於國家能源中長期目標訂出六大發展方向,其中一項為「計畫提高煉油能力,成為亞洲最重要的石油中心」。由此可知,新加坡不僅政策支持煉油產業的發展,同時是有效率且積極推動既定的目標。以下六點為新加坡主要的能源政策:

(一) 建立能源產業並投入能源研發(Build Energy Industry and Invest in Energy R&D)?計畫提高煉油能力,成為亞洲最重要的石油中心

(二) 改善能源效率(Improve Energy Efficiency)

?設立能源效率專案辦公室(E2PO),針對不同部門施行各類能源效率計畫(三) 加強國際合作(Step Up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積極加入許多區域經貿協定,如東協加一

(四) 建立一體化政府方式(Develop Whole-of-Government Approach)

?成立能源政策小組(Energy Policy Group, EPG)

(五) 建立競爭性的市場(Promote Competitive Markets)

(六) 能源供應多元化(Diversify Energy Supplies)

二、煉油與石化專區─裕廊島(Jurong Island)

在新的能源政策頒佈之前,新加坡已經開始積極發展煉油產業。新加坡的土地面積為710平方公里,約台灣總面積的19.7%,人口數為484萬,約台灣人口總數的21.0%,但是平均國民所得高達3萬8千美元左右,是台灣的兩倍以上。新加坡因為土地更為狹小,為了發展煉油與石化產業,因此著手建造裕廊島,如圖一所示。

資料來源:Chemnet Tokoy(2010/10)

圖一:新加坡裕廊島地理位置

裕廊島填海工程從1995年開始,至今已發展成設施齊全、功能完備的現代化煉油中心,並以其高效的服務以及較低的初期投資成本,吸引了歐、美、日的眾多石油化工廠商進駐。現在,有近百家世界領先的煉油、石化公司進駐裕廊島,其中包括殼牌(Shell)、埃克森美孚(Exson Mobil)、三井化學(Mitusi)等跨國公司。

作為亞洲最重要的石油集散地和煉油基地之一,新加坡的煉油業主要由殼牌、埃克森美孚和新加坡石油公司(SPC)把持。新加坡石油公司已經發展成為大型區域性石油天然氣公司,其主要業務包括原油煉製、市場行銷與分銷、原油及石油產品的加工、儲存及油輪運輸等,擁有世界級的石油煉廠、油品系列和超大型儲存中轉設施。

經過多年的努力,裕廊島已形成了完整的煉油和石化體系,原油煉製能力超過130萬桶/天,日加工原油能力相當於東南亞地區煉油總量的40%,煉油工業占全國工業總產值的2/5以上。新加坡同時是一個油品再加工的基地,其他地區的低品質燃料油被運到新加坡以後,經過加工再進行出售。由於新加坡位於東南亞運輸樞紐,其燃料油市場在東協市場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三、新加坡煉油產業成功要點

(一) 地理位置優異

新加坡的能源產業圍繞煉油和油品貿易發展,第一個在新加坡的煉油廠開始營運於1961年,經過數十年的發展,2006年煉油和油品貿易為新加坡貢獻4.5% 的GDP。主要的原因在於新加坡的地理位置優異,地處太平洋與印度洋航運的咽喉要道–麻六甲海峽的出入口,擁有「東方十字路口」美譽。因此,往來頻繁的航運,給予新加坡發展煉油產業的機會。

(二) 實行自由港政策

其次,新加坡政府實行自由港政策。提供業者方便和優惠,如對中轉貨物提供減免倉儲費、裝卸搬運費和貨物管理費等,以吸引世界各國船公司,進一步鞏固其國際航運中心地位,增加運輸工具對油品的需求,使新加坡本身成為國際上主要的燃料油消費市場。

(三) 政策支持發展煉油工業

新加坡政府不僅在政策上的支持發展煉油產業,且實質上提供完善的基礎設施,提供良好的投資環境,讓廠商進駐後可以立即營運,並提供安全的投資環境,維護投資者的安全,裕廊島陸海空的安全戒備嚴格,人員進出嚴格控管,廠商進駐後,只需要專注於商業問題,不會遭受非商業行為的困擾。

四、結論

(1) 新加坡利用其地理優勢,使其成為國際重要貿易樞紐中心,進而成為油品消費重地,提供新加坡發展煉油工業契機。

(2) 積極發展油品貿易,成為亞洲油品定價中心。

(3) 政府積極發展煉油產業的政策下,煉油產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四成。

(4) 政府與政策支持新加坡發展煉油與石化產業,並且提供優惠措施以及完善的投資環境,吸引國際大廠前往投資。

新加坡经济发展解析

新加坡经济发展解析 它于1824年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在长期的殖民统治下,经济畸形发展,工业十分落后。独立前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只有8.6%,而转口贸易及与之有关的经济部门却占80%以上的比重,是典型的单一殖民地经济结构。1959年新加坡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成立共和国。独立后在短短的30多年中经济突飞猛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一跃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势头。它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从1959年的19.68亿新元增长到1994年的1050亿新元(750亿美元),增长了约53倍,人均GDP从1959年的只有404.5美元,增长到1994年的25597美元,增加了63倍。经济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一个以转口贸易为基础的畸形结构转变为一个以制造工业为中心,商业贸易、交通运输、金融旅游与国际服务业全面发展的多元化经济结构。70年代末期率先进入“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行列,现已发展成为东南亚乃至亚太地区的一名副其实的区域中心,1996年1月成为发达国家 经济概况 传统经济以商业为主,包括转口贸易、加工出口、航运等。 (1).农业概况 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不到1%。主要有园艺种植、家禽饲养、水产和蔬菜种植,粮食全部靠进口, 80%的蔬菜从马来西亚、中国、印尼和澳大利亚进口。农业中保存高产值出口性农产品的生产,如种植热带兰花、饲养观赏用的热带鱼,种植一些传统的热带经济作物等。 (2).工业概况 主要有制造业, 包括炼油、石化、修造船、电子电器、纺织、交通设备等部门。新加坡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电子工业是增长最快的部门 (3).服务业概况 新加坡服务业发达, 随着东南亚经济的发展, 还将进一步增长。金融业是最大的服务业部门, 在过去几年里增长很快。旅游业发达, 是外汇主要来源之一,1995年来新的旅游者近714万人 经济发展的原因 1.优越的地理位置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最南端,领土由新加坡岛和附近54个小岛组成,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向称“东方十字路口”。北面与马来半岛隔着宽仅1.2千米的柔佛海峡,西边有长堤相连,交通便利;在南面隔着新加坡海峡同印度尼西亚相望,海峡长105

国际国内会展业发展现状趋势

国际国内会展业发展现状趋势 国际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199会展业又称会展经济,是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展览或展览,获得直接或间接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经济行为。会展经济是客观存在的,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自18世纪中叶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成功举办以来,会展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一个新兴产业,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目前,会展业已经发展到相当的水平。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它在贸易交流、技术交流、信息交流、经济合作和增加就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发展状况 1。欧洲会展产业发展状况 欧洲是世界会展产业的发源地。经过150多年的发展,欧洲的会展经济是世界上最大的,综合实力最强。德国、意大利、法国和英国都已成为世界级的会展业强国。从世界上举办大型展览最多的25个国家的市场分布来看,最大的展览场馆大多集中在欧洲,世界上绝大多数大型和行业级展览都在欧洲举办。专业贸易展览占世界总量的60%以上。他们的展览规模、参展商数量、国外参展商比例、观众数量、贸易效应和相关服务质量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德国被称为“世界展览王国”,拥有23个大型展览中心,包括9个1000多万平方米的展览中心。德国拥有世界五大展览中心中的四个。目前,德国的总展览面积为240万平方米。在世界主要会展业国家中,德国举办的专业国际展览数量最多、规模最大、效益最大。目前,德国每年举办400多场国际展览。在世界上有很大影响的210个专业国际贸

易展览会中,近三分之二(超过130个)在德国举行。德国展览机构在全球有386个办事处,并形成了一个全球展览网络。德国会展业的显著特点是许多专业展览都是在城市产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杜塞尔多夫国际印刷和包装展以及旅游城市纽伦堡的玩具展。 法国也是世界上会展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它的优势是举办综合性展览。法国每年举办1500多场展览,其中约180场为国内和国际展览,约12场以上为国际专业贸易展览。法国展览馆占地160万平方米,分布在全国80个城市。 英国会展业近年来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阶段。据英国展览报告统计,1999年英国举办了约900场展览,在1XXXX吸引了700多场展览,成为欧洲展览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意大利的主要国际展览主要在米兰、博洛尼亚、巴里和维罗纳举行。米兰国际展览中心是世界第二大展览场馆,展览面积37万平方米,会议厅面积13554平方米。 2。美国会展业发展现状 北美会展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今天,在美国举办的展览会的数量和展览业的直接收入在世界上排名第一。根据美国展览业研究中心的报告,在美国和加拿大XXXX举办的13185场展览,总展览面积为4561万平方米(其中美国占3498万平方米),843场展览,展览面积为9290平方米或以上,展览业的直接收入为104亿美元(包括90亿美元)

商业旅游地产:从新加坡克拉码头看历史街区如何与商业完美融合

真正有生命力的现代商业形式在于感受和体验,历史文化旅游街区的兴盛即来源于旅游业与商业的跨界融合,成为解决当前千城一面的现象、打造城市名片的极好方式。然而,能够真正打造出既受游客拥趸、又受业界膜拜的历史街区却是难上加难. 新加坡克拉码头作为新加坡城市发展的重要历史街区,在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进行保护性改造开发,于2006年底完工,如今,已实现了当初将其打造成为新加坡首要的餐饮娱乐生活景点的愿景,本文将以之为参照案例,对此类项目的操作关键进行初步总结. 克拉码头位居新加坡国家的中心区位,坐落在里峇峇利路和新加坡河旁,总占地50多亩,曾是海上商贸货运交易之地。克拉码头历史街区由五座保有19世纪原貌的彩色建筑组成,每幢建筑拥有超过60间仓库和店屋,显现出当年码头和仓库历经沧桑的内涵。但是,克拉码头改造开发给予外界的最大震撼就是,原来历史街区保护性开发还可以这样创新—— 01传统VS现代 克拉码头的再造开发在原貌修复保护旧建筑的同时,充分根据现代城市的需求对建筑空间外部色彩、灯光、景观,进行了现代创意设计,呈现出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和协调融合、营造出适合现代城市风貌的独特氛围空间。 老仓库建筑砖瓦材料与玻璃、钢框架、塑料顶棚等材质的强烈对比,正是克拉码头乐于呈现的一种现代与传统的碰撞。而追求时尚、展现个性的特质,也在这群建筑中给自己写下了最完美的诠释。 02 跳跃的建筑色彩 建筑色彩和建筑本身互相依存:如果没有建筑,色彩就没有依托;而没了色彩,建筑就少了增饰,因而色彩就成为表达建筑心情最直接的方式。 在普遍的商业建筑应用中,建筑物的墙体都强调运用过渡色,以淡雅色彩为主。而克拉码头则反其道而行之,用色极尽大胆,暖红色的墙体,配以草绿色的门窗;粉色和天蓝色交织的墙面,乍一看,还以为来到了迪斯尼乐园,充满童趣和活悦。 不同的区域也顺应着不同的颜色而区分开来,这些美丽却不张扬的颜色不仅将克拉码头装点得美轮美奂,而且它们也犹如夜晚从餐厅或酒吧内飘出的活力动感的音符一样,将这里的休闲氛围渲染得更加浓郁。而商业的识别性,也在这富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鲜艳色彩中得到了最大的展现。 03 光与电的梦幻 克拉码头改造的最大创意,在于对现代光电的设计应用。五彩缤纷、变幻多姿的彩光照明技术,真正让克拉码头的夜晚“越夜越美丽”。五栋建筑在各色灯光的

新加坡经济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是-

新加坡经济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是: 篇一:新加坡、韩国、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是[ ]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篇二:地理必修3思考和活动题答案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节 思考 1.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嫰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主要原因是纬度高低和距冬季风源地远近。松嫩平原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 地面获得的太阳热量少;冬季距冬季风源地近,气候严寒,年平均气温低。长江三角洲纬度低,距冬季风源地远,年平均气温高。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呈现什么规律?形成这种分布 规律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长江三角洲地区年降水量由南向北递减,形成原因是南部距夏季风源地近, 受夏季风的影响程度大,降水丰富,而北部有所减少;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大致从东南向西北减少,这主要是因为从东南向西北距

新加坡学前教育专业

https://www.360docs.net/doc/b15510763.html, 新加坡学前教育专业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终身教育的起点,在素质教育战略中具有奠基性地位。把握学前教育未来发展前景,顺应其发展方向,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意义重大。立思辰留学360介绍,新加坡学前教育专业100%的学生将在毕业前最后2个月获得幼儿园实习机会。和雇主有近距离交流与接触,学生全方位体验幼教老师的工作,实习期间学校将为学生申请新加坡劳工部颁发的实习准证,多元化展示个人工作与教学魅力。 新加坡学前教育专业就业 1、新加坡学前教育专业国内就业:我国两会的召开,把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推上了一个至高点,为了解决幼儿入园难的社会问题,国家鼓励大力发展学前教育,除了公立园计划扩大招生规模外,民办幼儿园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因此留学新加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回国之后的就业前景发展也是十分可观的。同时社会对学期教育教师的需求,尤其是对高素质幼儿师资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2、新加坡学前教育专业新加坡就业:据新加坡政府声明,新加坡学前教育市场热招华文幼教,急需更多具有学前大专学历和资格的华文幼教老师。这也是华文幼教行业一直在新加坡盛行的原因,这又势必将引起一场哄抢幼教毕业生的的潮流。所以学生在新加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之后,未来的就业前景发展还是十分不错的。

https://www.360docs.net/doc/b15510763.html, 新加坡学前教育专业申请 普通GCE“O”水准5科及格(华文科目至少达到C6或以上)GCE“O”水准华文成绩为C5/C6的申请者,必须在注册为老师的两年内,考到华文GCE“O”水准B4或更好的成绩,或HSK6级(包括口语)。外国文凭的申请者必须具备有至少12年以上华语为教学媒介语言的正规教育;至少五科及格成绩包括华语及格(60分/100分)

新加坡会展业的营销策略分析资料

天津农学院 会展经济学期末考试论文新加坡会展业的营销策略分析 学生姓名陈瑞 学院人文学院 专业班级2011级旅游管理专业1班 学号 1107074117 指导教师高书军 成绩评定 2014年6月

新加坡会展业的营销策略分析 陈瑞 (天津农学院人文学院 11旅游1班) 摘要:新加坡享有“国际会展之都”的美誉,是亚太地区举办会展和进行商务、休闲旅游的首选地。被国际协会联合会评为世界第五大“会展之都”。本文就新加坡会展业的发展和现状,分析其发展的营销策略,总结可以学习的成功经验、方法。 关键词:会展新加坡营销策略成功经验 1 新加坡会展业发展现状 新加坡是位于东南亚马来半岛南端的一个城市型岛国,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入口、东南亚地区的中心,堪称“亚洲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新加坡会展业发展始于20世纪70年代,政府部门高度重视会展业发展,加上很高的国际开放度、有利的地理区位优势、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以及高水平的服务业水准,诸多因素导致新加坡会展旅游蓬勃发展。 新加坡会展国际客源市场主要集中在亚太地区(2001年亚太地区客源市场占总客源比例高达61%%),日本是其最大的客源国,其次是欧洲和美洲。会展旅游直接收入达22亿新元,而带动关联产业发展的间接收入则更是可观。据有关部门测算,新加坡会展业投入产出比例高达1:12。 会展经济强化了新加坡作为亚洲航空和海运中枢、地区政治中心、金融中心、商业和服务业中心的地位。2003年新加坡共举办国际、国内大型会议500多个,会议范围涉及制造、信息技术、能源、家具、食品、医疗、健康、快速消费品、服务等行业。知名展会有亚洲国际通讯和资讯科技展览、亚洲航空展和新加坡国际家具展等。新加坡拥有众多先进完善的会展设施,新加坡博览中心、新达新加坡国际展览与会议中心及莱佛士会议中心是新加坡三大会展中心。 新加坡会展业的快速发展也为其在国际会展市场赢得了众多盛誉:连续19年(1984年至2002年)荣获国际协会联盟颁布的亚洲最佳会议城市;连续3年(2000年至2002年)荣获国际协会联盟颁发的世界最佳会议城市第五名;2003年在全球10个最杰出的国际会议城市中,新加坡赢得全球第三大会议城市的美誉。 2新加坡会展业发展的优势分析 2.1地理环境优越,气候宜人,交通便利 地理位置优越,风景优美,被称为“亚洲的新加坡地处马六甲海峡的入口”,全年

新加坡旅游优势特点

新加坡国土狭小,资源贫乏,境内既无名川,也很少可供观赏的文物古迹, 更看不到湖光山色。但是,新加坡人民采取了独辟溪径的发展道路,使该国在从获得自治以来的短短33年中一跃为欣欣向荣的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著名的旅游胜地。 新加坡是位于马来半岛南端的一个小岛,面积仅有600多平方公里。一百多年前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荒僻渔村。唯一的资源,可以说是:“阳光与海港”,新 加坡人正是从本国实际出发,利用它扼马六甲海峡出口的优越地理位置,从搞转口贸易开始,继而发展旅游业,苦心经营,勇于创新,注重服务质量,打开了局面,使旅游业获行迅速发展。 一、自由港与“购物天堂” 新加坡利用其自由港的地位,大多数商品免征进口税,商品价格便宜,吸引邻近国家的旅客到新加坡购物。顾客在这里可以买到世界各地名贵、新颖的商品,而且价格低廉,甚至低于原产地。因此,抱有购物愿望的旅客纷至沓来,使它成为与香港齐名的“购物天堂”。 二、发达的交通通讯设施 新加坡经过30多年的建设,建成了堪称亚洲第一流的交通通讯设施。 新加坡海空运都很发达。每天有30多个国家的航空公司的200多个航班飞机在新加坡机场频繁起降。新加坡政府长期采取开放空域、海域政策,兴建现代化机场和港口,促进交通进一步发展;同时,新加坡政府也大力发展讯业,使其电讯在亚洲处于名列前茅的地位。 “只要拿起话简,立即为您接通全世界”,这话并不夸张。新加坡的电话, 可直拨世界上116个国家的大城市。每6秒钟就可接通一个越洋电话,并可随时和欧洲、北美洲200多个电脑资料库取得联系,真可谓“天涯信息,瞬间可得”。不 到300万人口的新加坡,1991年人均拥有电话部数,在亚洲仅次于日本和香港地区,达到每100人35.5部,远远高于亚洲其他国家。其电讯价格也是世界上最低的国家之一。 凡此种种的优越条件,吸引了各种国际会议纷纷来新加坡召开。国际会议开支浩繁,与会者多是高收入阶层,这给新加坡带来了长流不息的外汇。据90年代初统计,每年在新加坡召开的国际会议多达数百次,几乎天天都有国际会议,每年与会人数有几万人,这些人的逗留时间和总消费额,比普通游客高两倍以上。 新加坡还利用地理上毗邻东南亚和本身交通发达的条件,把邻近的东南亚诸国的旅游资源作为本国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使其发展成为东南亚旅游的中转站。旅客可从新加坡开始游览,然后近可去槟城、柯兰港(马来西亚),远可去 印度尼西亚、沙捞越、泰国,还可以到日本、印度和香港地区。 三、苦心经营,勇于创新 新加坡自治后,特别重视环境卫生和绿化工作。到过新加坡的游客,无不对当地优良的卫生环境留下深刻的印象。大街小巷,异常清洁,几乎一尘不染。所到之处,极目所望,到处种满了树,绿化程度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平均每人占有

新加坡经济发展史概述

新加坡经济发展史概述 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的最南端,马六甲海峡东口,赤道以北137公里,面积682.7平方公里,由新加坡岛和60余个小岛组成,总人口401.7万,其中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326万,华族人口约占77%。新加坡属热带雨林气候,常年炎热,没有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是一个难得的天然良港。 作为一个城市岛国,新加坡没有腹地和缺乏自然资源。1965年独立之初,新加坡政府面临一连串的内忧外患。对此,新加坡政府审时度势,采取了走“工业化道路”的正确经济发展路线。其经济发展经历了由独立初期时的劳动密集型工业,逐步过渡到具有高附加价值的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和高科技产业,进而发展到目前的信息产业等知识密集型经济。从20世纪70年代,新加坡开始逐步摆脱了仅仅依靠转口贸易维持生计的局面,国家日益走向富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上升。在1965年后的37年间(截止到2000年),新加坡经济平均增长8%以上。2002年人均GDP为37401新元(约合20887美元)。如今,新加坡已发展成为东南亚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运输中心和国际贸易中转站,世界电子产品重要制造中心和第三大炼油中心。 在面对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特别是遭遇今年全球经济普遍衰退的情况下,新加坡为寻求新的发展机遇,提出了一系列经济发展思路,归纳起来,可称三大战略,既“高科技战略”、“中国战略”和“扩大腹地战略”。 新加坡政府在独立后的经济发展中,贯穿和实行了以下经济运行管理模式及理念:不折不扣地实施市场经济体制并与世界经济挂钩;努力营造廉洁的政府运作环境;实行论功行赏制度;实行劳—资—政三方合作;牢固不破的公积金制度。具体可归纳为以下五点。 一、同西方接轨。首先,新加坡政府为解决国内就业,在实施工业化进程中,始终力求使自己的工业产品面向美、欧、日等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实行西方的工业标准,并推行自由贸易政策,在金融、运输等服务行业采取与西方发达国家相

新加坡学前教育基本理念

www.iedu.sg 新加坡学前教育基本理念 新加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念是希望幼儿能拥有以下的品质:能辨别是非对错;愿意与他人分享;能与他人沟通;具有好奇心及勇于探索;掌握听说的技能技巧;能与他人和睦共处;建立健康的生活以及培养良好的习惯;爱家人、朋友、师长和幼儿园;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掌握独立生活的能力。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新加坡的教育十分强调必须从小进行基本的社会行为准则、价值观、道德观的教育,以培养具有完整、良好个性品质的公民。 教育部规定幼儿园每日课程活动包括语言、数概念、自然科学、社会交往、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理能力、音乐律动以及户外活动等。由于教育部规定幼儿园必须以英文和第二语文(母语——华语、马来语等)为媒介语,所以,许多幼儿园的实际课程内容包括英文、华文、马来文、数学、科学、音乐律动、美劳、游戏、户外活动、室内活动、电视观赏、故事分享、道德教育以及电脑课程等。 过去,新加坡的幼儿教育同中国幼儿园一样,比较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学业成绩,如在幼儿园要学会写字等等。随着逐渐与国际接轨,新加坡人开始越来越关注儿童身心发展的独特性。2003年教育部提出了有关学前教育课程的六大指导纲领,强调孩童全面的身心发展;掌握综合学习、积极学习、互动学习、从游戏中学习的能力,更注重教师与家长在孩子学习中扮演的角色。同时,教育部还倡导推行主题教学、角落教学(相当于我国的区角活动)。许多幼儿园在实施幼儿教育中加入了更多的游戏元素,强调从游戏中学习,让幼儿在互动和自主学习中,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 资料源自: http://www.iedu.sg/show-19-731-1.html

新加坡旅游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其我国借鉴意义

新加坡旅游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其我国借鉴意 义

新加坡旅游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其我国借鉴意义 新加坡旅游业发展成功经验 1. 重视对旅游业的管理、规划与投资新加波对旅游业的管理,通过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两个渠道来进行。前者主要进行宏观管理和规划,使旅游资源得到充分科学的开发,保证旅游业布局健康发展。后者则促使旅游业规范,引导和促进各旅行社、旅游组织不断提高服务质量,进行有序竞争,保证了旅游行业有效、有序的自我发展。新加坡为了依法管理旅游业,目前已经颁布实施的法律有《新加坡旅行社法》、《新加坡饭店法》、《新加坡旅游促进税法》等。新加坡法律之严格,世界文明,有“清规戒律新加坡”之说。为保证出售的商品质优价廉,新加坡旅游局和消协联合推出“优秀零售计划”,对有信誉的商店颁发红白相间的鱼尾狮标志,作为信得过商店。倘若有旅游购物时受到诈骗,可想旅游局或消协投诉,一经查实,不但责令加倍赔偿游客损失,还要吊销其营业执照。系。新加坡政府在对旅游业进行有序管理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对旅游业的规划和投资。从80年代开始,新加坡每年对旅游业的投入达2—4亿美元,2005年新加坡旅游局制定了旅游业总体发展规划——“旅游2015”。2007年新加坡政府投资20亿新币作为旅游业发展基金,用来进行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景区和景点建设。 2. 充分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因地制宜地发展旅游业。新加坡从自己的国情出发,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条件,创建国际通商口岸、免税购物中心、美食天堂、国际会议和国际金融中心,使该国成为东南亚名副其实的区域中心。新加坡是个免税港,来自世界各地的货物品种齐全,价格便宜,成为游

新加坡航空公司分析

新加坡航空公司 一、参考视频资料:https://www.360docs.net/doc/b15510763.html,/v_show/id_XMjEwMTUwODAw.html 二、营销战略分析: 1.新加坡航空公司的历史 新加坡航空公司于1947年5月1日正式开业。新加坡航空公司十分重视市场营销,公司的名称和标志(一只富有特色的黄鸟)装饰着飞机深蓝色的尾翼,这一标志不久就在公司飞行的航线上家喻户晓。市场营销的目的是创造一个与众不同的航空公司形象,既国际化,又保留亚洲风格。更重要的是,公司的高级管理层坚持强调服务对于乘客的重要性,不断提醒员工们乘客才是公司存在的唯一基础。面对各航空公司相似的处境,公司意识到乘务人员是乘客与航空公司之间最主要的连接纽带,希望通过利用岛国唯一的现实资源(那里的人们很好客)作为公司的竞争优势。通过这种方法,新加坡航空公司才似乎有可能带着美好的印象留存于人们的记忆中。 新加坡航空公司是最早在机舱内提供“躺椅”(完全放倒的椅子)的航空公司。它还在飞机上向乘客提供免费饮料、免费电影耳机以及其他服务,其目的是在顾客心中牢牢树立起新加坡航空公司服务水平高的形象。 经过艰难的招聘、培训和再培训之后,“新加坡小姐”(美丽和亲善的化身)终于出现了。最漂亮、最能干的年轻女性们被选为空中小姐。她们与公司签订合约,聘期五年,享受高出一般水平的工资和在公司较高的地位。工作表现突出的员工在新加坡航空公司工作15年后将有提升到高层职位的机会。公司策划了一个规模浩大、富有特色的广告行动:为身穿由巴黎的女设计师巴尔曼设计的纱笼(Sarong-Sebayas)的空中小姐做宣传,纱笼是一种用传统蜡染布裁制的色彩缤纷、长及脚踝的裙子。男性乘务人员的穿着比较符合常规,是浅蓝色的夹克和黑色长裤。 这些身穿与众不同制服的女性成了公司“提供高质量人员服务”这一宗旨的标志。研究表明,她们给乘客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旅行者们表示,空中小姐的漂亮制服和个人魅力如广告中所承诺的一样出色,他们在机舱内得到的服务是最美妙的经历。 公司的一家子公司——新加坡机场终点服务公司成立,主要从事地面管理、备办食品以及其他一些相关事务。不久以后,该公司开始在合同的基础上为其他在新加坡有业务的航空公司提供服务。1985年,该公司经过重组,成为一家拥有四个分部的控股公司——包括乘客服务、餐饮,货运及停机坪服务。 2.新加坡航空公司市场定位 新加坡航空公司有其独特的特点,它位于一个国土面积及其狭小的岛国,国内几乎不需要任何短途航线;国内物资资源有限,大多数农产品和淡水资源需要从马来西亚等国进口;国内的劳动力资源丰富,民族风情浓厚;经济实力雄厚,是亚洲为数不多的发达国家之一;重视基础教育和科技发展,拥有一流的科研水平和高速网络。 在这种情况下,新航为自己的定位是:提供高质量顾客服务的世界一流亚洲航空公司。

旅游客源国新加坡

第五节新加坡 一、地理、人文和简史 (一)自然地理 新加坡位于东南亚,是马来半岛最南端的一个热带城市岛国,面积为682.7平方公里,是亚洲第三个最小的国家。由50多个海岛组成,新加坡岛占全国面积的91.6%。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为邻,有长堤与马来西亚的新山相通,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由于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的出入口,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为亚洲与欧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交通枢纽,向有“东方直布罗陀”、“远东十字街头”之称。 新加坡的地表最高只有163公尺。本岛许多地区高度离海平面不到15公尺。中央由花岗岩和其他火成岩组成。西部由沉积岩形成。东部则由沙积岩组成。岛上河流不多,最长的是实里达河,长15公里。 新加坡地处热带,常年气温变化不大,雨量充足,空气湿度高。年平均气温24-27℃,每日平均气温摄氏26.7度。日间平均气温30.7 度,夜间是23.8 度。雨季则在11月到次年1月。虽然全年都有雨水,不过每年的11月到翌年3月是东北季候风吹袭的季节,较为潮湿;6月到9月则吹来西南季候风,较为干燥。每年4月到5月,以及10月到11月是季候风交替期,下午时分经常会有阵雨与雷暴雨。2月阳光最为灿烂,12月的天色大都是阴霾的。没有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是一个难得的天然良港。对于那些喜爱日光浴、游泳、航海以及其他水上运动的人来说,新加坡可称得上是天堂。那些讨厌炎热阳光的人也不会因此受罪,因为新加坡几乎所有的商店、旅馆、办公楼以及饭馆都装有空调设备。 (二)人口、民族、语言和宗教 新加坡也是一个移民国家,总人口326.32万,其中华人占76.8%;马来人占13.9%;印度人占7.7%,其他1.4%为欧亚混血人种和其他民族。 马来语、英语、华语和泰米尔语为官方语言,国语为马来语,英语为行政用语,使用最为广泛,大多数新加坡人都会讲母语和英语两种语言。 无国教,华人和斯里兰卡人多信佛教,马来人和巴基斯坦人信奉伊斯兰教,印度人信奉印度教,此外还有人信奉基督教。 (三)首都 (四)简史 古称淡马锡,意即“海城”,8世纪建国,属印尼室利佛逝王朝。公元18世纪至19世纪初为马来亚柔佛王国的一部分。1819年,英国人史丹福·莱佛士抵新,与柔佛苏丹订约设立贸易站。1824年沦为英国殖民地,成为英在远东的转口贸易商埠和在东南亚的主要军事基地。

香港与新加坡经济发展比较

香港与新加坡经济发展比较 林锡星 香港和新加坡的经济多年来持续高速增长,以“亚洲小龙”和“亚洲双城”著称。在1970年以后的20年间,香港和新加坡的年均GD P分别增长了813%和7165%。在80年代,新加坡的边际资本产出率是香港的两倍。这意味着新加坡为了增加单位产出所需要付出的额外资本数量之大。不断增加投资无非是为了得到更多的回报,但新加坡是世界上资本报酬率最低的国家之一。60年代初,它的资本报酬率是40%,但到了80年代末却下降到11~12%。在1970年以后的20年间,香港每个工人产出的增长有56%来自总要素生产力的提高。但同期新加坡的总要素生产力却下降6%。简言之,香港的富裕和发展是靠提高使用人力、资本和技术的效率,而新加坡则主要靠增加资本投入、征税和强制储蓄。 香港的经济发展比新加坡稍胜一筹,主要归因于三个因素:一是香港居民主要是解放前后来自上海的移民,其中有不少名流精英和实业家。他们精明能干,受过良好教育,素质高和具有国际性。直到80年代,香港对新加坡仍占有这方面的优势。二是香港政府执行积极的“不干预政策”,甚至对投资、基础事业都不加干涉。新加坡却与此截然相反,干预甚多。三是新加坡在整个工业发展过程采取了资本密集与劳力密集相结合、中小型企业与大型企业相结合的方式。新加坡制造业的资本密集程度相当高,尤其是电子、石化、机械、造船之类典型的资本密集型企业在制造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香港制造业则偏重于轻工业,主要行业有纺织、制衣、塑胶及电子业。这些产业的资本密集程度不高,规模偏小。香港虽然有若干亿万富翁和大财团,但大多集中于房地产、金融、贸易和运输等第三产业,属于制造业的屈指可数。 进入9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香港和新加坡长期以来是对手,亚洲经济危机加剧了这两个亚洲城市历来就存在的竞争。但今非昔比,香港已丧失了对新加坡的绝对优势。两者只能互相学习,共同发展,争取成为21世纪的双赢家。 香港和新加坡都由于当地居民的勤劳和智慧才有了今天的繁荣,而不是依靠富饶的自然资源而致富。两地的居民绝大多数是华人。但作为前英国殖民地,两地都适于讲英语的人居住,并吸引了不少移居国外的专业技术人员。但从目前情况看,新加坡人讲英语的水平要比香港人稍胜一筹。 两者都在金融市场上占有自己特殊的位置。新加坡在外汇交易方面超过香港,每天的成交额逾1000亿美元。但香港在投 42

新加坡学前教育概况

新加坡首个学前教育课程指导纲领对新加坡幼儿教育发展的影响。 2003年1月20日,当时的新加坡教育部长尚达曼发布文告推出本地首个学前教育课程指导纲领(Kindergarten Curriculum Framework: Nurturing Early Learners, 简称NEL)。时至今日,这学前教育课程指导纲领不但没被淘汰,教育部还在这框架的基础上逐步加强改善幼儿教育课程指导的内容。在此,笔者将结合本地独立后的学前教育发展概况,渐进式简述新加坡这首个学前教育课程指导纲领对本地学前教育发展的影响。 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末——良莠不齐的新加坡幼儿教育体系 新加坡是个天然资源贫乏的小国,惟有的最大资源是人。所以建国初期,政府对于人民普遍上教育程度低的问题,显得特别关注。于是政府开始向人民灌输教育的重要性,但这也仅仅是对主流教育的重视罢了。虽然建国后,幼教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迅速,但新加坡政府直到80年代末,对幼教却还处在不甚关注的阶段,这可从早期的幼儿教师培训课程时间短,内容不全面,以及只有教育部及成人促进局开的晚间课程中可窥探出一二。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本地才逐渐增设多几家较有规模的培训中心负责开办相关课程。 可以这么说,从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因为幼儿教育不被政府看重,导致当时的学前教育课程不存在系统化的纲领和明确的教学原则,师资方面也良莠不齐。这种现象一直维持到90年代末,新加坡政府才开始着力于学前教育师资的培训,重点检讨并进行一系列的纲领统筹以进行教学改革,本地首个学前教育课程指导纲领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 21世纪初新加坡学前教育课程指导纲领的实施

新加坡航空的人力资源管理

本文由men_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寻求低成本高效益的卓越寻求低成本高效益的卓越服务,新加坡航空的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低成本高效益的卓越服务作者:Jochen Wirtz,Loizos Heracleous,Nitin Pangarkar翻译:袁玲 服务人员是提供卓越服务和提高生产率的一项关键投入,而这两样恰恰都是竞争优势线工作。在这里,的来源。然而,在服务型组织中的所有工作中,要求最苛刻的莫过于一帮助。因此,对于服务型公员工必须快速、高效地执行任务,并且友好地对待顾客、提供成功的服务型组织都明确要求有效的司来说,其挑战之一就是正确的管理人力资源。很多激励和留住人才。比起其他资源,高质量的人人力资源管理——包括招聘、选拔、培训、 力资源是竞争对手最难以模仿的。 新加坡航空的总体战略与支持能力 ——灾难新航已经摘取了战略成功的圣杯:持续的竞争优势。尽管航空业的挑战重重 力。不过,在过去性的商业周期、供过于求、难以进行差异化、高风险以缺乏结构性吸引 的35年里,新航始终超越了竞争对手。迈克尔·波特的著名的一般竞争战略模型建议说:寻找持续竞争优势的公司,应该在成本领先和差异化之间做一个明确的选择,同时决定想波特认为,选择任何一种战略,要支持和实施它,都应该分配相应的资进入的市场领域。源和其他战略行动;如果两种战略都选,将会使公司陷于矛盾中,达不成任何一种战略, 使公司“夹在中间”。然而,看起来,新航已经成功地把差异化(在市场定位以及服务和低成本战略(为了获取卓越业绩的内部执行成本)融合在一起。新航的成本质量方面)水平,以每“可售座位公里”(ASK)的成本来表示(这也是航空业通用的成本单位) 与廉价航空公司相当。新航的每ASK成本,2003-2004年是 3.9美分、2004-2005是 4.2美分、2005-2006年上升到 4.5美分;与之相比较,2003-2004年,EasyJet航空公 司的每ASK成本是 6.9美分、英国航空公司(British Airways)是12.5美分、汉莎航 空(Lufthansa)是14.6美分。新加坡航空自成立以来,高质量和高效率就是其目标的一 部分,其目标是: 创造利润,为投资者带来满意的回为顾客提供最高水平的服务:安全、可靠、经济;报,并为其再投资提供充足的资源;在全公司范围内,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吸引、培 养、激励、留住为公司做出贡献的员工;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资源,提高生产率。 从战略的资源角度看,所有公司都拥有各种资源(有形的、无形的)或能力,或四个标准:者有效整合资源以实现战略的能力。然而,鲜有公司拥有的能力可以达到以下核心能力,如果它们对顾客有价值、稀少、难以模仿并且难以替代。这些能力可以被称为优势。公司如果培养并且发展能与公司战略、市场条件一致,将发展成为公司持续的竞争 这些核心能力,将比其竞争对手更有可能取得更长远、更卓越的业绩。本文描述的新航的 有效的人力资源开发实践,以及这些实践与战略相整合的能力。看起来能达到核心竞争能 力的标准,为新航的持续竞争优势贡献了力量。 有效地管理员工,提供持续的卓越服务有效地管理员工,提供持续的卓越服务员工 过去的7年里,通过深度案例研究,我们审视了新航的战略以及竞争力,尤其是以低考虑到服务行业的特性,人力资产对成本高效率的方式提供卓越服务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管理以及相应的人力资源质量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于服务型公司是至关重要的。人力资源的。新航的“新加坡姑娘”已经成了新航的代名词,以及卓越服务品质的化身——许多航 空公司还没能将空乘人员“品牌化”。另外,在顾客看来,一线员工就是企业本身。新航

华师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简介

学前教育学专业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S0109020401004 课程名称:儿童发展与教育 课程英文名称:Child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学分: 3 周学时总学时:54 课程性质:硕士学位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学前教育学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1 Human Development: Facts or Theory? 探讨儿童发展理论研究的重要性,理论与事实的关系、理论与研究的关系、研究与应用(尤其是教育)的关系。 2 Historical Roots of Human Development: Concepts and Theories 儿童发展关键性理论及概念,包括遗传决定和环境决定、连续性和阶段性、稳定性和可变性、主动性和被动性、规律性和差异性、情境性和普遍性的历史渊源及变迁。 3 Philosophical Models of Development 有关发展的几个主要哲学模型的介绍及有关讨论。 4 The Nature–Nurture Controversy: Implications of the Question How? 集中探讨有关儿童发展遗传决定和环境决定的争议、哲学基础、教育思想及影响等。 5 The Continuity–Discontinuity Issue 集中探讨儿童发展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稳定性和可变性的有关争议。 6 Preformationism, Locke, and Rousseau/ Gesell’s Maturational Theory 洛克与卢梭早期学说里的胚胎中预存说以及格塞尔的成熟理论。 7 Ethological Theories: Darwin, Lorenz and Tinbergen, and Bowlby and Ainsworth 达尔文、洛伦兹、亭柏根、包尔比和安斯沃思的动物行为学理论。 8 Learning Theory: Pavlov, Watson, and Skinner/ Bandura’s Social Learning Theory 巴夫洛夫、华生与斯金纳的学习理论以及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9 Nature Approaches to Human Development: Behavioral Genetics and Sociobiology 介绍行为基因学的有关思想背景及理论观点。通过社会生物学这一概念,介绍发展的遗传决定思想的近期发展。 10 Stage Theories of Development:Piaget’s Cognitive Development theory and Kohlberg’s Stages of Moral Development 发展的阶段理论及观点的介绍: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与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11 The Differential Approach and Erick son’s Eight Stages of Life 发展的差异理论及观点的介绍,艾里克森之生命八个周期。 12 Freud’s Psychoanalytic Theory and Jung’s Theory of Adulthood

新加坡国际旅游发展

新加坡国际旅游发展 摘要:新加坡被誉为“花园城市”,旅游业是其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它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国际化旅游大国,本文基于笔者对国际化旅游城市1的标准的理解,结合众多资料,总结出新加坡作为一个国际化旅游大国发展成功的先进之处,以及其在旅游发展中还可以完善的地方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新加坡,国际旅游城市,花园城市 一、新加坡国际旅游发展概况 新加坡是继纽约、伦敦、香港之后的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也是亚洲重要的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被称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作为世界重要的转口港及联系亚、欧、非、大洋洲的航空中心,它每年接待的旅游人数都要超出本国人口的好几倍,新加坡的旅游业是其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而众所周知新加坡是成立不到百年的新兴岛国,既无气势雄伟的名山大川,又无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这方寸之地发展为一个世界闻名的“花园城 1新加坡虽然是一个国家,但从城市发展角度来看,它又是一座旅游城市,每年吸引1000 万以上的游客。所以,笔者在文中也把新加坡作为一个国际旅游城市来写。

新加坡从建国开始一路稳打稳扎,苦心经营,勇于创新,注重结合国情和服务质量,使其旅游业迎来了风生水起的局面,而新加坡也成为一个资质老的著名旅游胜地。 二、国际旅游城市(国家)新加坡的先进之处 作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国际化旅游国家,新加坡在发展过程中自有其达到国际旅游城市标准之处,更是不乏代表其自身旅游特色的国家旅游符号,标准与特色的融合,让这个国家在国际旅游市场上始终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一)按照国际旅游城市标准下的新加坡 1.城市国际化 一个成熟的国际旅游城市(国家),其首先在各方面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发展水平都应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加坡是亚洲的发达国家,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根据2014年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排名报告,新加坡是继纽约、伦敦、香港之后的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也是亚洲重要的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新加坡是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成员国之一,也是世界贸易组织(WTO)、英联邦(The Commonwealth)以及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成员经济体之一[3]。 显然,新加坡的背景足够支撑起其作为国际旅游城市所需要的环境。 2.创建良好的旅游大环境,塑造良好的旅游形象 (1)城市环境 新加坡国家旅游以其环境优美整洁而出名,即“花园城市”。它给游客带来的共同印象是:清洁、安定、文明、亲和[4]。新加坡城市街巷清洁卫生,城市环境美丽优质,城市交通方便通达,城市生活祥和有序,城市居民友好礼貌,它的文明城市形象深入人心。 良好的社会环境提升新加坡的人文关怀。新加坡政府根据华人占70%多的特点,对公民进行儒家优良传统教育,积极开展“礼貌运动”和“敬老运动”,树立了新加坡良好的社会风尚,而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政府的廉洁高效又促进了国民素质提升,使得游客在新加坡旅游时不仅感到生命和财产都特别安全,而且还感到亲切和受尊重[2]。在这样一种安静的国度里,游客觉得非常安全,非常惬意,植入他们心底的不仅仅是阳光花园式的美景,还有这些让人心醉的人文软环境。 英语语言环境提供了新加坡国际旅游语言交流的无障碍性。新加坡是一个多语言的国家,拥有4种官方语言,即是马来语、华语、英语和泰米尔语。而由于内在和外在因素的考量,新加坡采用英语作为主要的通行语和教学语,这也与国际通用语言大多为英语的标准相吻合,促进了当地旅游语言的国际化,便于旅游者广泛认知。 新加坡城市交通系统完善。城市交通状况是国际化旅游大都市的重要指标,新加坡是世界重要的转口港及联系亚、欧、非、大洋洲的航空中心。其通过普通公路、快速公路、地铁、轻轨有效连接,实现了有效的四级交通体系,其完善通畅的交通网络体系,使所有车辆能有效快速分流,几乎没有拥堵现象。新加坡还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大力推广公共交通。新加坡的樟宜机场及实里达机场是国际民航机场,樟宜机场在2015年连续第三年获评选为世界最佳机场,可见其服务质量之高。口岸设施现代化,出入境手续方便,新加坡对主要客源国的旅游者实行有限免签和落地签证制度。

新加坡航空公司和樟宜机场的案例分析

新加坡航空公司和樟宜机场的案例分析作为一家在国际知名的国际性航空公司,它的成功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它又是如何崛起与国际航空行业的呢? 1965年,当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时,新加坡航空公司也从当时的马来西亚-新加坡航空公司分离出来。当时的新加坡航空公司如同这个国家一样,看不到任何希望,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的竞争对手嘲笑他们说:“把机场建到海里去吧。”作为一个城市国家,新加坡没有国内航线,因此一开始就要开拓国际航班——到澳大利亚、北美和亚洲其他地方,和强大的竞争对手争抢市场份额。当时的新加坡航空并没有什么政府补助——因为政府太穷了,也没有银行贷款——银行不敢把钱贷给他们。 既要在国际市场上和强大的竞争对手竞争,又要保持低成本的运营方式,这就是新加坡航空当时面临的窘境。从一开始,新加坡航空就被逼着走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发展模式——兼顾低成本运作和高客户满意度,并由此带来高收益以维持公司的高速运转。 除此之外,新加坡航空非常强调创造出一种的是独特的顾客体验。比如说新加坡航空公司的乘务员的制服——新加坡民族特色的纱笼装——就受到了很多外国人的喜欢,这种差异化也吸引不同国家的乘客,新加坡航空的乘务员形象几乎就是新加坡航空的品牌形象。 新航具有几个战略优势,抵消了因为提供优质服务而造成的成本上涨:与竞争对手相比,新航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新航飞行年限较短的机群不仅节省燃油,而且减少了维修费用;多元化、高效率的相关服务企业(维护、飞行餐、货运及机场服务);先进技术(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形式办理登机手续);最后,新航在公司内部的成本节约意识。 尝到了创新的甜头的新加坡航空公司,在此后都把创新作为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在新加坡航空公司,每次开发新服务都不容易,都要经过认真反复的试验,尽管产品创新部的主要工作是进行重大创新,但是它同样具有软性的创新机制。所有的员工都有机会被选中参与一项叫做“未来工程”的活动,每年大约50名不同部门的经理集中到一起,进行自由讨论,向投资委员会(新航几位副总裁组成)陈述自己的想法——得到认可的创意将获得发展资金的支持。同时,不断提升适应市场也是新航不断保持活力的非常重要的原因。 新加坡航空公司和新加坡樟宜机场有着高度的共生关系。可以说,樟宜因为有了新加坡航空公司而美名益彰,少了翱翔世界、誉满全球的新加坡航空公司,樟宜必会逊色几分。樟宜机场的一个重要卖点就是“购物和美食的理想机场”,各种化妆品、食品、快餐商家通过竞标获得机场商业的特许经营权,机场每个月根据商家销售提成和每月最低保证金中较高的数字获取特许经营费,而通过不断增加商家和协助商家进行的折扣、宣传等各种的营销活动。甚至是足浴、游戏等休闲娱乐设施——它们,已经是樟宜机场的主要收入来源。这将本来无法再提高的航空客运上的利润,又重新在商业上找了回来。这也是与其他航空公司最大的不同。 另辟蹊径,新航通过创新以及新颖的管理思想,通过在客运服务上的高客户满意度,和对于商业的敏感,让其最终成为现在国际航空公司中的巨头和航空业上的成功案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