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运输的途径》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物质运输的途径教学设计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是通过血液循环来完成的,本章的前三节密切围绕物质运输这一功能,从运输的载体、器官、途径三方面进行介绍。
这节课以体循环和肺循环途径为中心展开, 通过探究血液在人体中的流动方向,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的理解;
而通过学习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成分的变化, 使学生领悟血液即物质运输的载体,血液循
环的途径就是人体内物质运输的途径,血液循环的意义就在于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由于这节课非常抽象,集本章的重点、难点:体循环、肺循环于一体,既是对对前面所学的血液,血管、心脏等知识的深化,又是后面学习消化、吸收、排泄等章节的前提和关键。
因此,根据七年级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以及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我确定目标如下:
一、知识目标
1.描述血液循环的途径。
2.简述血液循环过程中成分的变化。
3.阐明血液循环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讨论血液循环示意图,培养学生的读图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确立严谨的科学探究的态度。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血液循环的途径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既抽象又难懂, 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使抽象的文
字变为直观的图像,并创设问题情境,以小活动“一滴血的旅程”为探究的载体,采用启发诱导层层深入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观察、讨论、分析、总结、游戏等活动中,体验知识的生成、发展和应用。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有没有生病时到医院“输液”过?你能说一说护士在“输液”过程中的具体操作步骤吗?(生先消毒,再扎针入静脉血管中。
)
师:药物是怎样到达病源部位的?(生通过血液。
)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输液”作为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药物是怎 样到达病灶的?既有利于引出人体内的物质运输途径这一课题,又激
师:(课件展示:血液循环的途径图)血液在心脏的推动下,日夜不停的在心脏和血管
所组成的密闭管道里沿一定的方向流动, 我们把这一过程称为血液循环。
我们体内的物质是 由血液运输的, 血液循环的途径也就是物质运输的途径。
循环的动力都来自心脏收缩与舒 张。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大本营”;血管是血液流经的管道。
不妨我们先回顾 管的相关知识。
【设计意图】.视频直观的体现人体内血液是按一定的方向循环流动的,从而提出血液 循环的概
念。
同时,血液的流动携带物质进行运输,血液循环的途径就是物质运输的途径, 使课题中物质运输的途径与教学内容中血液循环的途径在学生心中形成统一。
复习提问 1.出示心脏的结构图。
心脏的四个腔分别与什么血管相连通? 心脏内血液的流向是怎样的? 动脉和静脉的功能分别•是什么?
生:积极回答。
2.师生共同总结:室连动、房连静;心脏内血流方向:静脉
3.
出示三种血管的关系图,学生找出 我们体内血液的总体流向:
【设计意图】血液的循环流动之所以能进行, 之所以能沿一定的方向进行,都是与心脏 的结构直接
相关的,如果心脏的结构掌握了, 血液循环的途径就会迎刃而解。
在帮助学生复 习心脏的结构的同时,总结出血液循环流动的总体路线,为学生学习体循环、肺循环做好 铺垫,降低学习的难度。
三 按图索骥,合作探究 (一)探究血液循环路线
活动:一滴血的旅程
1.假如我是左心室(右心室)里的一滴血,离开心脏后, 到心脏时,我会进入哪个心房呢?
•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
一下心脏和血
师:提出问题:(1) 心脏有那四个腔吗?哪个腔的壁最厚?
血液总■是沿着“心室
动脉
毛细血拾静脉* 心房”循环流动。
我会有怎样的旅程呢?当我回
学生观察血液循环示意图、思考后小组内交流,然后完成探究报告,最后每组的发言人 上讲台前对照图片代表本小组交流。
通过交流,不断地修改、补充和完善,在学生的脑海中清晰地浮现出两条血液循环途径:
总结指出一条是体循环,另一条是肺循环,学生区分后思考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 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起点分别在何处?止点呢?
(2) 体循环和肺循环相比,那条途径更长?心脏的结构与之相适应的特点是什么? (3)
体循环和肺循环同时进行,还是一先一后?
学生得出结论: (1) 体循环起于左心室止于右心房,肺循环起于右心室止于左心房。
(2)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左心室壁最厚,收缩力强,与体循环距离远相适应。
(3)
两心室同时收缩,所以体循环和肺循环同时进行。
2.假如我是左心室里的一滴血,离开心脏后,能否再回到左心室 途径?
学生重新审视血液循环的途径,认识到体循环和肺循环不是独立存在的两条途径, 在心脏处汇合成一条完整的途径,也就是说经肺 .循环回到心脏的血液紧接着会参与到体循
环中去。
【设计意图】血液循环途径是这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对该知识点的处理我采用了 “总
分一总”的教学设计。
并以“一滴血的旅程”作为学习的线索,诱导学生观察、思考、交 流与合作,在不知不觉中将难点突破。
在对“左心室壁最厚,与体循环距离远相适应。
思考中,培养学生逐渐树立起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
左心室 f ?动脉 f ?毛细血管 ?静脉 f ?心房 右心室 —?动脉
—► ?毛细血管
?
静脉
?心房
右心室
肺动脉
A 肺部毛细血管网
?如果能,要经过哪些
左心室
它们
”的
(二)探究血液成分变化
1.回忆体内气体的交换:假如你是肺吸收的氧气,你是如何到达身体的每个细胞的呢?
2.动画展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过程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过程。
指导学生观察气体交换后颜色的变化, 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血液和氧气结合,颜色变
成鲜红;血液和氧气分离,颜色就变成暗红。
前者称为动脉血,后者称为静脉血。
二者的
区别是含氧的多少。
教师出示盛放在培养皿中的新鲜血块, 学生观察血块表面和底部的颜色有什么不同,
考原因。
3.观察与思考
观察教材血液循环示意图,对比血液流经肺循环和体循环后,思考并讨论:
(1)分别有什么变化?
(2)血液成•分变化的部位分别在何处?
(3)血液循环途径中,哪些管腔流动脉血,哪些管腔流静脉血?
4.根据讨论所得,学生在练习本上用红(代表管腔内流动脉血) 、蓝(代表管腔内流静
脉血)两种颜色的笔绘出血液循环示意图,并注明血液成分的变化。
5.师生总结: 组织细胞
通过观察、思考、总结与分析,学生能够真正理解血液通过循环流动为细胞运来所需的
氧气和养料,运走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保证了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所以物质的运
输是通过血液循环来完成的。
这也正是血液循环的意义所在。
【设计意图】此环节能使学生从直观上认识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区别。
并通过学生绘制血液循环示意图、师生分析总结血液循环途径中物质的变化,加深学生对血液循环意义的理解。
四、学以致用
某同学的膝盖发炎,需要输液。
医生在该同学手腕静脉注射消炎药物。
F面是药物经过的器官,请你排出药物经过各器官的正确顺序。
a.左心房、左心室
b.右心房、右心室C.肺d.主动脉e.肺动脉f.肺静脉g.上腔静 脉h.下肢动脉
五、巩固提高
1、有人说:“在动脉血管中流的血是动 脉血,在静脉血管中流的血是静脉血” 种说法正确吗?为
什么?
2、消化道中的葡萄糖,若要被头部的组织细胞所利用,其运输途径是怎样的?
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是初中生物新课程改革的三大理念。
我在的教学中,力求将新的理念渗透进每一节生物课堂,使每节课设计都能面向全体学生, 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提出全体学生通过努力都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个学生的充分发展。
(一)创设情境,融入生活元素。
《物质运输的途径》中单“物质”就是一个很抽象的 词,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课 题,并与后面所讲的血液.循环的途径相统一,我利用学生非常熟
悉的“输液”场景,让学生思考药物如何从手上的静脉运输到病灶, 题。
所以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经验为基础展开创设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
境,让学生思考、感悟,即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潜力的情感,调动学生探究知识 的心理需求。
(二)总体把握,探寻循环规律。
血液循环途径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在教学时
直接提出体循环、 肺循环会让学生感到很突然, 不容易接受。
于.是,教学开始我设计了 “温 故知新”的环节,通过循循善诱,在潜移默化中,找出了血液循环的共同规律。
这样我在教 学之初不是把两条途径单独处理,
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宏观上着眼,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组织探究,培养合作精神。
在这节课中,我给每位学生一张探究活动报告单,先 通过自主学
习,但由于学生的能力、知识储备有差异,因此建议他们结组讨论,取长补短, 避免知识信息的孤立。
通过小组内合作探究,绘出循环的路线,每小组必须推出一名代表展 示本组的成果进行评比,作为小组成绩,从而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合作精神。
(四)多样呈现,加深知识理解 。
由于这节课难度较大,加上直观教具较少,所以我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组织学生观察、讨论、分析、概括、绘图、游戏等活动 使知识呈现,帮助学生获得新知,形成技能。
在这次教学过程中,我认识到了自身的很多不足和需要提高的地方, 要尽量简洁、精炼、 准确、生动,环节设 计要灵活,让学生对知识理解透彻等。
今后要在这些方面多下功夫, 让自己的课堂生动、活泼而又富有成效。
这
同时,
也有较大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学校的条件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实现因材施教, 促进每
从而非常自然地进入课 ,以多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