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译佛经中的_蛇_形象探源及其对古代小说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逸,懈怠无知不奉精进,迷乱不止其心不一,不值佛世 是嫉妒,“二者嫉妒,心如毒蛇”。道宣这些对女性的种
远离正法,失大智慧违远至明,从苦入苦离波罗蜜,堕 种指责公平与否姑且不论,确实可以看出是对佛经的
于五道虫蛾蚤虱,今受蛇身为人所憎,皆是身过不由他 发挥,将女人的嫉妒心比做毒蛇。
人。天上世间豪贵无常,何况我此含毒之身,展转生死
蛇”一类故事,都是突出蛇的凶残可怖,道教色彩浓厚。 者、多口舌。四者、作姿态淫多,以是故堕地狱中多
蛇的出现往往带来兵甲之祸,或害人致病,不然就是作 耳!’”輥輲訛女性有包括嫉妒在内的种种恶毒之处,又将妇
祟食人,大部分的蛇乃凶恶之符号。
人之心比做毒蛇。如《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出家事》
魏晋以来的释氏辅教应验类小说,乃为宣扬因果 卷第二云:“如大黑蛇有五过患,云何为五:一者多 ,
便全身作蛇。惟头未变,亦不复语,宛转在地举头自打, 脱郗后的痛苦,郗后也因此忏文的功德,得升天宫。《两
打仍不止,遂至于碎,作蟒头。身形忽变长五丈许,举首 京记》记载:“梁武郗皇后性妒忌。武帝初立,未及册命,
四视,目如火星。于时四面,无量诸蛇一时总至,此蟒举 因忿怒,忽投殿庭井中。众趋井救之,后已化为毒龙,烟
在郗后故事出现之后,古代小说中女性因嫉妒之
有趣的是,后来在一些佛教题材的小说中,这类 罪受报且与蛇发生关系的情节渐渐增多,几成一种妒
“化蛇受报”情节有时还可与妒妇联系起来,或因其生 妇故事的要素。试看《朝野佥载》中的两则故事:
前多妒,死后即堕入蛇身。早期的印度佛经中,常有对
广州化蒙县丞胡亮从都督周仁轨(下转第104页)
做的,也仅仅如此了,毕竟生死有命,眼睁睁,只能眼睁 睁看着,留不住也哭不出。这是一个比历史上任何时 代都有人情味的时期,那些看似冷冰冰木呆呆的人,内 心却都是火热的,柔软的,当然,也是感伤的。
曰:‘甚善。我不能自禁,唯当祝鬼神自誓断之耳。便可具 酒肉。’妇曰:‘敬闻命。’供酒肉于神前,请伶祝誓。伶跪 而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 人之言,慎不可听。’便引酒进肉,隗然已醉矣。”
魏晋文人构建的披着感伤外衣的精神建筑,如一
块嶙峋巨石,突兀于绵亘悠远的离世长河,没有沾染泥 沙,没有磨平棱角,亦没有消磨光华,千百年来为后人 品评、称道,亦继承、发扬。无论是静穆还是狂狷,他们
作 者:郭丹曦,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08级中 文基地班学生。
编 辑:古卫红 E-mail:guweihong007@
佛教对于中国小说的影响涉及到方方面面,从题材到情节、人物,都能看到佛教的痕迹。尤为明显的是,有些 佛教的故事原型逐渐渗入中国的传说与小说领域之中。今试举中国小说中“蛇”形象的佛经原型来加以考察。

我们首先来考察“蛇”这一形象在佛经文本中的特殊含义。 (一)泛指一切有害的事物。在不同的文化传统中,蛇往往有复杂的象征意义。与中国有所不同的是,在古代印 度,蛇一般是邪恶的代表。蛇形象在佛教经典中随处可见,常用来泛指一切有害的事物,如佛陀曾以蛇来指称黄金, 也是认为金钱对人心有大害处。《大庄严论经》卷第六中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一次佛陀与阿难在旷野中见到了宝藏, “佛告阿难:‘是大毒蛇。’阿难白佛:‘是恶毒蛇。’”有贪图财物者最终反受其害。① 佛教以生为苦,于是认为构成生命的基础之四大便为一切苦之根源,遂以毒蛇类之。佛经中有关蛇的最著名 的譬喻是以蛇比做四大。以蛇来比喻构成身心的地、水、火、风等四大元素,也称为四大毒蛇。如《增壹阿含经》卷第 二十三:“言四毒蛇者,即四大是也。云何为四大?所谓地种、水种、火种、风种,是谓四大。”②而《杂譬喻经》卷上则讲 了一个颇有象征意味的故事:“昔道人于山中学道,山中多有蝮蛇。道人畏之便依一树下,高布床褥坐禅念定,而但 苦睡不能自制。天人则于空中笑觉之,遂睡不解。天人因作方便,欲恐令不睡。极夜天人言:‘咄咄道人,毒蛇来矣。’ 道人大怖,便然灯火,遍求之不见,天人数数不止。道人乃更恚曰:‘天人何以犯两舌,都不见物,云何为言言毒蛇。’ 天人语道人:‘何不自观内毒蛇,身中有四蛇不除,如何更从外求之乎?’道人闻天人语,即自思惟,观身历藏乃知四 大为五阴六衰所沉没,无数劫来至今未脱,即解四谛苦空非身。天未晓漏尽意解,六通具足得罗汉。”③类似的比喻在 佛经中随处可见。这个比喻是为渲染佛教的苦空观念,帮助人摆脱对世界的执著,有着强烈的哲学意味。 (二)在佛经中,蛇还多与嗔恚联系在一起。三国吴时译出的《法句譬喻经》卷三云:“毒蛇言:‘嗔恚最苦。毒意 一起,不避亲疏。亦能杀人,复能自杀。’”④佛经中以贪、嗔、痴为三毒,《无量寿经》卷下说道:“言色常和,莫相违戾, 或时心诤,有所恚怒。”⑤嗔恚即忿怒之意,于贪、嗔、痴三毒中称为嗔毒,最为有害的蛇往往便是嗔毒的象征。众生因 嗔恚而行不善,辗转于三界而不得出。 在不同的情境,出于不同的原因,佛陀多次将毒蛇与嗔恚联系在一起,对四众宣讲嗔恚的害处。《增壹阿含经》 卷九记载阿 世王放醉象欲加害佛陀,佛陀调伏了醉象,并说:“ 恚生地狱,亦作蛇 形,是故当舍恚,更莫受此 身。”⑥《出曜经》卷十三中佛陀向波斯匿王讲法时说道:“世有四事最不可轻。何谓为四:一者毒蛇 恚兴盛。口吐毒 火焚烧山野。有形之类皆被其毒。是谓一不可轻。二者火虽小亦不可轻,焚烧万物是谓二不可轻。三者比丘年虽盛 壮亦不可轻,神足自在变化无常,权慧化人亦无穷极,是谓三不可轻。四者王子虽小亦不可轻。所以然者,斩断自由 随意出教无不从命。是谓大王四不可轻。”⑦《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三十四则云“:中画佛像,于佛像前应画三种形: 初作鸽形表多贪染,次作蛇形表多 恚,后作猪形表多愚痴。”⑧这是把鸽、蛇、猪三种动物与贪、嗔、痴三毒分别对应。 从早期的几种汉译佛经中,可以看到蛇以“嗔恚”为特性的说法很早已经传入,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三)佛教宣扬因果报应,为恶者现在未来都会受到种种苦难折磨,其中一种就是受蛇身之苦,以起到惩恶扬 善的作用。《大方等大集经》卷第三十四云:“于未来世复获四种大恶果报。何等为四:一者身坏命终堕大地狱。二者 于地狱中久受勤苦,地狱终已复生畜生饿鬼道中,得无手足报。居在旷野无水之处,经百千万岁具受辛苦。三者从彼 命终生毒蛇中,得无眼报。经无量岁唯食于土。四者于彼命终得生人中,堕五浊世不值诸佛。于彼世中虽得人身,常
头,去地五六尺许,趣谷而下,诸蛇相随而去。”輥 輰 訛
焰冲天,人莫敢近。帝悲叹久之,因册为龙天王,便于井
在《太平广记》中这类报应故事也不少,其中有一 上立祠。”(出《两京记》,《太平广记》卷四一八)輥 輷 訛而编写
个与上面的故事类似:
于宋代的《六朝事迹编类·灵异门·郗氏化蛇》中也有类
和尚召谓曰:“此蛇汝之师也。修行累年,合证果 似记载,其中说到化形为蟒的痛苦:“无饮食可实口,无
之位,为临终之时,惜一钵破,怒此沙弥,遂作一蟒蛇。 适此来者,欲杀此沙弥。更若杀之,当堕大地狱,无出期
窟穴可庇身,饥窘困迫,力不自胜,又鳞甲有虫唼啮,肌 肉痛苦,其剧若加锥刀焉。”輦 輮 訛明显与佛经里渲染的蛇
也。赖吾止之,与受禁戒,今当舍此身矣,汝往寻之。” 身之苦内容相同。
(出《原化记》,《太平广记》卷九四)輥 輱 訛
MASTERPIECES
/ 名 作 欣 赏
汉译佛经中的“蛇”形象探源及其对古代小 说的影响
⊙郜林涛[华东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上海 200237]
摘 要:印度佛经将“蛇”形象泛指一切有害事物,多与嗔恚联系在一起,为恶者要受到苦难折磨,其中一种,就是受 蛇身之苦。受印度佛经的影响,中国古代小说经常通过“蛇”形象宣扬因果报应。尤其在一些佛经题材小说中,这种 “化蛇受报”情节,可与妒妇联系起来,或因其生前多妒,死后即堕蛇身。从而起到惩恶扬善的功用。 关键词:佛经 “蛇”形象 妒妇 因果报应
报应,佛法无边的宗教观念。其中常见“化形为蛇”的情 二者多恨,三者作恶,四者无恩,五者利毒。应知女人亦
节是对不奉佛说、犯嗔戒者的惩罚。只有借助高僧超度 有五过:一者多 ,二者多恨,三者作恶,四者无恩,五
或是《法华经》的法力,才能摆脱蛇形带来的痛苦。《龙 者利毒。云何名为女人利毒,凡诸女人多怀猛利染欲
/ 名作欣赏 MASTERPIECES REVIEW/ 文苑经纬 99
MASTERPIECES




他们再不是一代枭雄抑或文化巨子,而只是平凡的、立 都秉承“是真名士自风流”的宗旨,展现给世人一种不

体的、正常的人。有意无意间,人的本性冲破了理性的 染尘杂的赤子之心。
束缚,作为“人”灵魂深处的对尘世的眷恋、不舍比假惺
/ 名作欣赏 MASTERPIECES REVIEW/ 文苑经纬 98



无眼目亦无手足,住在旷野唯食世间所弃秽食恒不充 女性的偏见甚至轻视,这与印度古代社会男尊女卑的

足不得与人同共住。”⑨这当中未来世所受的四种恶报 传统有很大关系。故在一些佛经文本中,女性总是天

之一就是堕入毒蛇身,需经受令人胆寒的种种折磨,这 生具有淫欲嫉妒之类的恶状,而蛇以狠毒之性,也经常
施菩萨本起经》 中专门讲述了一条毒蛇因一心学佛而 之心。”輥 輳 訛这是直接将毒蛇与女性的狠毒处处对应。唐
终得解脱的故事。毒蛇讲到自己受的种种痛苦:“身罪 代道宣的 《净心诫观法》 卷上则进一步说:“女具十恶
所致失善道人。前世愚痴多犯众恶,淫 嗔恚 冥放 业,死入铁床狱。”輥 輴 訛此中所谓“女人十恶”中第二种就
高座法师辩论,以为必胜,结果却落得大败。传记中描 喻为毒蛇的偏见真是不谋而合。
写了这位僧人在大愤怒之下,突然变形为蛇的景象,其
古代小说中妒妇形象无数,因妒而受恶报的情节
状甚是恐怖:“便解剔衣裳,赤露而卧,翻覆不定,长展 则是受佛教因果须臾之间,两足忽合,而为蛇尾,翘翘上举……奄 后死后化形为蛇。据说梁武帝写《梁皇忏》,就是为了解
(上接第99页) 讨獠,得一首领妾,幸之。至县,亮向府 不在,妻贺氏乃烧钉烙其双目,妾遂自缢死。后贺氏有 娠,产一蛇,两目无睛。以问禅师,师曰:“夫人曾烧铁烙 一女妇眼,以夫人性毒,故为蛇报,此是被烙女妇也。夫 人好养此蛇,可以免难。不然祸及身矣。”贺氏养蛇一二 年,渐大,不见物,惟在衣被中。亮不知也,拨被见蛇,大 惊,以刀斫杀之,贺氏两目俱枯,不复见物,悔而无及 焉。(卷二)輦 輯 訛
无疑可起到威慑的作用。
用来比喻妇人。东汉时翻译的《阿含口解十二因缘经》

说到女性的恶状,云:“有阿罗汉,以天眼彻视,见女人
REVIEW
中国早期的志怪小说,蛇的形象随处可见,多半 堕地狱中者甚众多。便问佛,何以故?佛言:‘用四因缘
是灵异诡谲的“怪力乱神”之类,《搜神记》中“李寄斩 故。一者、贪珍宝物衣被,欲多得故。二者、相嫉妒。三
② 《世说新语·任诞篇》:“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 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 衣, 诸君何为入我 中?’”
在褪色。悼亡,悼友,悼任何与自己有关的、无关的人, ③ 《世说新语·任诞篇》:“刘伶病酒渴甚,从妇求酒。妇捐酒
因为死亡,让他们学会了珍惜每一个同类。或许他们能
毁器,涕泣谏曰:‘君饮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伶
于鸽雀鸳鸯之中。嗔恚盛,故生于螈蝮蛇蝎中。”輥 輯 訛也同 居士《豆棚闲话》第一则《介之推火封妒妇》一文的入话
样是这个道理。
则是这么一首诗:“青竹蛇儿口,黄蜂尾上针。两般犹未
早期的报应故事中广泛借用了这样的情节,如 毒,最毒妇人心。”輥 輶 訛都是为了佐证妇人的“厉害”与“狠
《续高僧传》卷二五《释明琛》传中,记僧人明琛与一位 毒”。看来两国传统文化中对女性嫉妒狠毒之心直接比
在中国古典小说中这类的说法倒也不少,妇人的
譬如车轮。”⑩受毒蛇身既然如此痛苦,作为对为恶者的 狠毒时时拿毒蛇作比喻,三言二拍中有不少民间俗语:
报应是最有恐吓效果的。《法苑珠林》卷九七《送终篇》 “黑蟒口中舌,黄蜂尾上针。两般犹未毒,最毒妇人心。”輥輵訛
受生部在提到生死轮回时明确指出:“如淫欲盛,故生 直接将狠毒嫉妒的女性与蟒蛇视为同类。而(清)艾纳
惺的“大无畏”更具亲和力与震撼力。死亡的空气令人 窒息,被扼住了喉咙的魏晋文人,于缝隙间艰难喘息 着,凄凄切切,让人不禁潸然泪下。而活着的人,又何尝 不是“人生得意须尽欢”?亲情、爱情、友情得来不易,也 稍纵即逝,他们珍惜着、尽一切力量珍惜,可它们还是
① 曹操《遗令》:“吾婢妾与伎人皆勤苦,使著铜雀台,善待 之。”“吾余衣裳,可别为一藏,不能者,兄弟可分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