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测量仪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四 压力测量仪设计

一、实验目的:

掌握金属箔应变片组成的称重传感器的正确使用方法;了解压力测量仪的工作原理、电路标定;通过设计、安装、调试电路等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基本原理:

电阻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这就是电阻应变效应,描述电阻应变效应的关系式为:

R

R ∆=K ε

式中

R

R ∆为电阻丝电阻相对变化,K 为 应变灵敏系数,ε=

L

L ∆为电阻丝长度相对变化,金属箔

式应变片就是通过光刻、腐蚀等工艺制成的应变敏感元件,通过它转换被测部位受力状态变化、电桥的作用完成电阻到电压的比例变化,电桥的输出电压反映了相应的受力状态。

图1,图2是压力传感器的测量电路,由两个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采用三个运放构成的

仪表放大器,后面的放大器将仪表放大器的输出电压进一步放大。R 28是电桥的调零电阻,R 42是整个放大电路的调零电阻,R 29,R 40调整运放增益。仪表放大器因为输入阻抗高,共模抑制能力好而作为电桥的接口电路。其增益可用下式表示:

A =(1+

29

302R R )

通过对电路调节使电路输出的电压值为重量对应值,电压量纲(g )即成为一台原始电子秤。全桥测量电路中,将受力性质相同的两应变片接入电桥对边,不同的接入邻边,应变片初始阻值:R Q =R 2=R 3=R 4,其变化值△R Q =△R 2=△R 3=△R 4时,其桥路输出电压U 03=EK ε。其输出灵敏度比半桥又提高了一倍,非线性误差和温度误差均得到改善。

图1

图2

三、需用器件于单元:

1.应变式传感器实验台;

2.应变式传感器;

3.砝码;

4.跳线。

5.计算机

6.DRVI快速可重组虚拟仪器平台

四、实验步骤:

1.根据图3所示,应变式传感器已经装在传感器试验台上。传感器中各应变片上的R1、R2、

R3、R4接线颜色分别为黄色、蓝色、红色、白色,可用万用表测量同一种颜色的两端判别,R1=R2=R3=R4=350Ω。

图3 应变式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2.接入电源,拨通电源开关,将实验模块板调节增益电位器R

29

顺时针调节大致到中间位置,再进行差动放大器调零,方法为将差动放大器的正、负输入端(电路板上的TEST1与TEST2)

与地短接,输出端OUT与电路板上的IN1或IN2相连,调节电路板上调零电位器R

42

,输出

的电压读数为零,关闭电源。(注意:当R

29、R

42

的位置一旦确定,就不能改变,一直到做完

实验为止。)

3.将应变式传感器的红色、白色线连接的应变片接入电路板上的R

24,R

27

,将黄色、蓝色线连

接的应变片接入电路板上的R

25、R

26

4.将1000g砝码置与传感器的托盘上,调节电位器R

40(增益)与R

29

(增益即满量程调节)使

输出电压为4V;

5.拿去托盘上所有砝码,调节电位器R

42

(零位调节)使输出电压为零;

6.关闭DRDAQ-USB型数据采集仪电源,将需使用的传感器连接到采集仪的数据采集通道上。(禁

止带电从采集仪上插拔传感器,否则会损坏采集仪和传感器)

7.开启DRDAQ-USB型数据采集仪电源。

8.运行DRVI主程序,点击DRVI快捷工具条上的"联机注册"图标,选择其中的“DRVI采集仪

主卡检测”或“网络在线注册”进行软件注册。

9.在DRVI地址信息栏中输入WEB版实验指导书的地址,在实验目录中选择“力传感器标定及

称重”,建立实验环境。实验时先用砝码用两点法对称重传感器进行标定,得到本传感器电压/重量关系曲线。

图4 应变式力传感器称重实验

10.把砝码依次放在托盘上,填入下表1。

11.根据上表,计算误差与非线性误差。

五、设计部分:

1.设计压力测量电路(直流电桥放大电路),使测量电路的输出电压值为重量对应值;

2.将1000g砝码置与传感器的托盘上,调节压力测量电路的参数,使输出电压为4V;

3.关闭DRDAQ-USB型数据采集仪电源,将需使用的传感器连接到采集仪的数据采集通道上。(禁

止带电从采集仪上插拔传感器,否则会损坏采集仪和传感器)

4.开启DRDAQ-USB型数据采集仪电源;

5.在实验目录中选择“力传感器标定及称重”,建立实验环境。用两点法对称重传感器进行标

定,得到本传感器电压/重量关系曲线。

6.把砝码依次放在托盘上,填入下表2。

7.根据上表,计算误差与非线性误差。

/view/d16e234efe4733687e21aa76.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