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代克联结理论与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修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用桑代克联结理论谈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段双全
(浙江海洋学院教师教育中心,浙江舟山316004)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牵涉到阅读动机激发、阅读过程管理和阅读练习设计等诸多问题。

其中,从阅读教学本体讲,最关键的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有效性问题。

桑代克联结理论中的“刺激说”关乎阅读教学内容的有效性,“试误说”给阅读教学方法有效性以启示,而“三大律”(准备律、效果律和练习律)也能引起我们关于阅读教学动机激发、过程管理和练习设计的思考。

关键词:联结理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思考
教育心理学之父桑代克是最早用动物心理实验来研究学习机制的心理学家,正因他的实验研究深入细致、卓有成效,他创立了学习的联结理论。

其理论有三个基本观点:一是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与反应(S-R)的联结;二是学习的过程是试误的过程;三是学习过程要遵循“准备律”“效果律”和“练习律”。

虽然这些观点是基于动物实验的,在某些方面并不能完全揭示人的学习本质,但由于其实验的关联性和科学性,对人的学习同样具有极大的指导价值。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希尔加德曾说:“在近半个世纪里,有一种学习理论,虽然受到了许多攻击,树立了许多敌对的理论,但是它却支配着美国的心理学界,这就是桑代克的学习理论。

”[1]由此可见,桑代克的联结理论在学习领域的意义是深远的。

在认知主义和人本主义等现代教育理论大行其道的今天,联结理论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可以用来指导各种教学。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其联结理论对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指导意义。

一、“刺激说”和语文阅读内容的有效选择
联结理论的第一个基本观点是“联结说”。

联结说有两个要素,一个是“刺激”,一个是“反应”。

联系到学习也即“学习刺激”和“学习反应”。

学习刺激涉及“教学内容”,学习反应牵涉“教学方法”,也就是说,要学习有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必须具备有
收稿日期:2010-03-18
基金项目:浙江省省级教师教育基地建设二级项目“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浙教师,09202号)课题作者简介:段双全(1965-),男,湖北英山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改革理论、教师教育。

效性。

显然,“刺激说”,是关于教学内容选择的观点,是从有效性角度对教学内容的关照。

刺激说对教学内容的启示是:无效的教学内容产生无效教学,有效的教学内容产生有效教学,教育工作者要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教学内容的有效选择。

但何种教学内容才是有效的呢?显然,这要联系学科性质和学习者需要来看。

譬如,语文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就要看是否符合语文性质,是否符合学生的语文学习需要。

语文是我们民族的母语,是炎黄子孙发展自己、立身处世的基础,为每一个中国人学习生活所必需。

只是我们要学好母语,就要根据语文学科的性质和语文学习者的心理特点来有效选择语文学习内容。

不然,“荒了自己的地,肥了别人的田”,语文学习就不仅低效而且走向“泛语文”。

[2]
(一)按学科性质选择有效语文阅读内容
语文学科性质按新课标的说法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3]。

“工具性”是说语文是普及语文知识,进行读写听说训练的工具;“人文性”是说语文是传播中外文化和文明的载体。

既然如此,那么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内容就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也即“工具性的阅读内容”和“人文性的阅读内容”。

工具性的阅读内容到底指什么呢?一言以蔽之,就是语文的本体性阅读内容,具体说来就是语言学、文学、叙述学、文章学的内容。

人文性的阅读内容到底指什么呢?简言之,指包含在阅读文本中的文化内容。

显然,语文工具性的阅读内容,主要是语言和文学的,是较单纯的;而语文人文性的阅读内容是很复杂的,因为它是文本中的文化内容,而文化有自然科学文化和社会科学文化,是涵盖百科的。

譬如我们的阅读文本(文学类、论述类和实用类等多种文本)中充满着文学艺术、哲学历史、天文地理等文化内容,都是语文内容具有“人文性”的表现。

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选择这些本体性的工具性内容和这些背景性的人文性内容都是有效的。

但要注意的是:工具性内容和人文性内容的学习几乎是难以分割的。

(二)按学习者心理选择有效语文阅读内容
从学科本体论角度,按学科性质来选择有效语文阅读教学内容是首要的,但从学科主体出发,为了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我们还要根据学习者的阅读兴趣来选择语文阅读内容,因为兴趣是一种积极的心理需要,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阅读成效。

可问题是学生对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感兴趣呢?根据青少年学生“追新求异”的猎奇心理,我们认为新颖奇特的事物、令人生疑的事物、有一定难度的事物、能引起悬念的事物和令人产生歧义的事物等均能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并能给学生强烈的刺激。

因此我们可以根据
学生的这些学习心理,尝试从“新点”“难点”“疑点”“异点”“奇点”“悬点”等处来选择语文阅读教学内容。

譬如,《祝福》是一篇老课文,常规的教学内容选择一般是小说中的“环境”“情节”“人物”这三要素;新课改后也有围绕一个“死”字去组织教学内容的。

[4]但一个教师却独辟蹊径,从“男人的话短和女人的话长”,也即“封建社会男女话语权的不同”这个崭新的角度去选择教学内容,进行探究分析,不仅分析出了四叔、“我”、短工和祥林嫂、卫婆子、柳妈等人的性格特征,还揭示了“男尊女卑的社会是祥林嫂悲剧产生的根本原因”的主题。

这个案例选择教学内容的角度可谓不仅“新”,还“异”和“奇”,很好解决了课文的“悬点”“疑点”和“难点”,是一个按学习者心理选择教学内容的佳例。

二、“试误说”与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有效指导
联结理论的第二个基本观点是“试误说”。

试误说告诉人们:无论是动物学习还是人的学习都存在试误的过程,即存在从错误走向正确的情况。

要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就要重视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有效指导。

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包括两个方面,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而教的方法严格讲又包括备课的方法和教学的方法。

因此我们起码可以从三个角度对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有效指导进行论述。

(一)教师备课方法的指导
虽然现在的课堂教学有预设和生成之争,但不可否认的是教师的预设性备课还是基础性的。

因为教师是教的主体,是学的主导者,对文本不充分把握,怎么能保证教和学的有效性呢!何况在预设充分的情况下才更利于生成呢!然而,要搞好预设性的备课也是不易的,特别是对于那些刚入职的没有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

所以要提高教师备课的有效性,我们就要注意备课方法的指导。

首先是备课原则的指导。

因为原则是理论层面的方法。

备课原则各种“学科教学论”教科书里说得清楚,像按课程标准备课、按编辑意图备课、按文体特征备课、按学生实际备课、按阅读过程的规律备课等等。

其次是备课具体方法的指导。

这些具体方法既是符合备课原则的,又是教师们在大量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所以十分有效。

譬如,长文短教、短文长教,深文浅教、浅文深教,美文美教等等。

更重要的是,具体备课方法的指导要深入到细部,像如何抓文体特征,如何抓重难点,如何抓“文眼”“诗眼”,如何通过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来组织一堂课等。

(二)教师教学方法的指导
教师要上好一堂课,还有重视教的方法。

因为有效教学方法的实施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证。

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不少语文教师对教学方法还是有疑惑的。

他们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分不清“教学方法的层次与类别”。

譬如,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是教学方法;教师们在课堂上运用的朗读法、讲授法等是教学方法;魏书生的“自学六步法”也是教学方法,但这些方法有什么不同呢?
王荣生认为从“怎样理解教学方法”的角度,可以将教学方法大致分解为四个层面,即“原理层面”“技术层面”“操作层面”和“技巧层面”,[5]并且每个层面都有其适用范围。

如图1所示:
(1)原理层面
(3
(4)技巧层面
一堂具体的语文课
图1:教学方法层面
由此我们可以确定:“启发式教学”、“情境式教学”、“研究式教学”等是原理层面的教学方法,具有“纲领性”和“抽象性”,普遍适用于一切教学,但不具操作性;“朗读”“讲授”“问答”等教学方法是技术层面的教学方法,具有“中介性”和“中立性”,适合各学科但要与各学科具体内容相结合才具操作性;“三主四式导读法”、“读议讲练法”、“自学六步法”等属于操作层面的教学方法,具有“学科性”和“程序性”,适合专门学科,且具操作性;而技巧层面的教学方法是每个不同的教师擅长的并教有特色的教学方法,具有“个性”和“艺术性”,适合于某一个或一类人,具有操作特殊性等。

(三)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着走形式,听讲不得要领,练习漏洞百出等问题。

缺乏有效的方法指导,不能形成优良的学习习惯。

因此,我们要减少学生的“失误”,就必须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1、预习方法的指导
预习到位,就能为课堂阅读学习的深入和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有的老师总结出了
“读、画、查、思、疑”五步预习法。

即通读(或浏览)课文,圈画新词和重点词句,翻查字典、资料,思考课后习题和文章脉络、中心,提出疑惑和有价值的问题。

[6]这五步预习法里面实际上包含粗读和细读两个过程。

粗读,先粗略浏览文本的大致内容,勾画出疑难字词句,并查阅字典解决字词的注音和释义问题;细读,对标题、作者、正文、练习等各个环节进行思索,并提出有价值的疑难问题。

要明确的是:预习目的是熟悉文本,提出疑问供上课之用,而不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发现问题才是预习的关键所在。

所以我们对预习不能求全责备,只有学生熟悉了文本,提出了一些问题就可以了。

2、听课方法指导
听课要“耐心专注地倾听”,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

[7]要掌握听课的具体方法,即“把握重点”、“做好笔记”、“边听边思边记”等。

“把握重点”就是要指导学生善于捕捉教师授课内容中的重要信息。

因为一堂课中信息很多,但有些是主要的,有些是次要的;有些是核心的,有些是辅助的;有些是价值大的,有些是价值小的。

所以要指导学生分辨这些信息,把其中主要的、核心的、有价值的信息记录下来。

这些重要信息也即教学目标所涉及的的重难点,其中包括重点的讲解、难点的突破、疑点的说明、新观点新思想的阐释和思维方法的运用等。

“做笔记”也是听课必备的方法。

古人讲究“不动笔墨不读书”,因为做笔记便于留存资料,更重要的可以集中学生听课的注意度,使学生将听、看、思和写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记录的内容应简练,以重难点为主,当然也可以写上听课瞬间的思考和感悟。

“边听边思边记”,即边倾听边思考边记忆。

因为听课的过程是倾听的过程、理解的过程,也是记忆的过程。

一般说来,听课时积极思考,我们就能在理解教师的讲解的同时加深记忆,而如果自己再有意识地去记忆,那么效果就会更好。

3、整理笔记和课后作业方法指导
课后的复习巩固有两种方式,一是整理笔记,二是做作业。

怎样让学生掌握整理笔记和做作业的方法呢?“整理笔记”就是要让学生把遗漏的重要内容补上,把自己的听课体会写上,并使笔记的内容显得更有条理些。

“做作业”就是通过做各种题型的题目来复习、巩固和迁移学习所得。

要注意的是:按知识点能力点和情感点答题以及按题型要求答题。

对学生阅读学习方法进行指导的终极目的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这些良好阅
读习惯包括,朗读背诵的习惯、勤查工具书的习惯、博览的习惯、精思的习惯和积累的习惯等。

三、“三大律”对语文阅读动机、教学管理和练习设计的启示
联结理论的第三个基本观点是“三大律”。

其准备律和学习动机激发有关,效果律和教学过程管理有关,练习律与练习设计有关。

(一)准备律与语文阅读动机激发
桑代克的准备律告诉我们:要使教学有效,必须重视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桑代克的动物实验是通过“饥饿”来激发猫的觅食动机的,这是通过生理需要来激发猫的内部动机。

要激发学生语文阅读动机,就不仅涉及内部动机的激发,还涉及到外部动机的激发。

语文阅读内部动机的激发,就是要让学生明白语文阅读对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意义,从而对阅读本身发生兴趣并形成阅读的自觉需要和愿望,也即语文阅读的认知内驱力。

但在中小学,实际情形往往是,不少学生没有这种自觉的阅读需要与愿望,因此激发学生的外部阅读动机并使之向内部转化就显得尤为必要。

学生语文阅读外部动机的激发,就是教师要向学生有目的地提供有价值的阅读目标、诱因和强化物,也即通过适宜的教学内容、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和适度的奖惩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这样让无内部动机的学生,通过外部动机的激发,在尝到语文学习的甜头后,再向内部动机转化。

但要注意外部动机的激发不能被一些外部的奖励所左右。

(二)效果律与语文阅读教学的“外管理”
桑代克效果律对教学管理的启示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大胆运用奖惩的方式来管理教学,从而通过学生内外动机的转化,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语文阅读课堂管理最佳境界是“自律”,也即教师自觉地教,学生自觉地学,并达成课堂和谐。

显然,这要靠师生内部动机的激发。

这种师生自觉行使自己教与学的职责,不待他人管理的管理也可叫做“内管理”。

从桑代克的准备律可知,他是不排除内管理的,但他的效果律更强调的是“外管理”,即通过适度的奖惩来达到有效的管理。

因为他的实验结果表明:适当的奖励和惩罚都是有利于学习的。

就语文阅读的奖惩而言,课堂中的奖励主要是同伴或教师的鼓励,竞赛的奖励等。

语文阅读中的惩罚,主要是善意的批评和警戒性的练习等。

奖惩,要以利于学生反思,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提高阅读效率为目的,且一定要
以不伤害学生的自尊为原则。

总之,科学的奖惩能发挥正强化和负强化的有效作用,使阅读课堂走向和谐高效。

(三)练习律与语文阅读练习的科学设计
桑代克练习律给练习设计的启示是:学习要重视重复性的强化练习,但这种强化练习不是无度的,而是讲方法,讲效果,有度、可控的。

这里的“有度说”和“控制说”实际上是告诉人们:人的学习和动物不同,是讲究方法的,因此在练习设计的时候可以通过“科学设计”减少练习的次数,从而降低练习的重复性。

科学的练习设计就是目标明确形式多样的设计。

“目标明确”是从练习的内容来说的,意指练习的内容要指向教学目标;“形式多样”,就是说,练习的方式、题型要多样化。

这样的设计有“教示引导功能”,[8]不仅使练习直指训练要点(目标),而且讲究练习技巧,因而能让学生掌握练习的方法和规律,从而举一反三,提高练习的效率。

这样的练习设计,是备学生、备教材、备方法的成果,能使学生少走或不走弯路,能起到控制练习数量,避免“题海战术”的效果。

通过对桑代克联结理论与语文有效阅读的适应性研究,我们提出了“刺激说”有益于语文阅读内容选择,“试误说”有益于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指导,以及“三大律”有益于语文阅读动机激发、教学过程管理和练习设计的观点。

这些观点也许不太新潮,但是实在的、实用的。

我们研究的目的是想引起语文教育研究者们对西方学习理论与语文教学适应性研究的重视。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些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我们民族的语文教育之花,能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鲍尔,希尔加德. 学习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47.
[2]段双全.彰显“大教材”,杜绝“泛语文”[J].语文建设,2009,(7、8):12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
[4]段双全.祥林嫂之死纵横谈[J].中小学美育,2004,(2):47-48.
[5]王荣生.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7,178-181.
[6]倪宗红.预习是学习必胜的法宝[J].家庭教育(中小学生家长),2007,(3):23.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3.
[8]方仁工、陈军等.树立科学的作业观[J].语文教学通讯,2006,(36):13.
The Connectivism by Thorndike and Effectiveness of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Duan Shuang-quan
(Teacher Development Center,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Zhoushan 316004,China )
Abstract:The effectiveness of Chinese reading instruction involves inspiring reading motivation, reading process management and reading exercises design and so on, among which, as for reading instruction itself, the most critical is teaching content and validity of reaching methods. Thorndike’s connectivism involves these issues, in which "theory of stimulus" relates to the validity of the content of reading instruction; "the theory of trial and error" gives an inspiration about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three laws" (law of readiness, effectiveness law and practice law) also can make us think about how to arouse motivation to reading instruction, process management and practice design.
Key words: connectivism; Chinese reading instruction; effectiveness; thinking
(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第6期。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