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硬币(中华人民共和国流通金属币品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硬币(中华人民共和国流通金属币品鉴)
第一套金属流通币
1953年,中国人民银行决定筹备发行流通货币,1955年开始铸造,于1957年12月1日正式发行,这套流通货币被人们称为新中国第一套流通金属币,属于第二套人民币范畴。
这套硬币共计有三种面值,分别为壹分、贰分、伍分。
呈圆形,边有齿,材质为铝镁合金。
正面图案均为国名和国徽,背面图案均为麦穗,面值和发行年份组成。
1965年至1970年间,因国内文化大革命的特殊情况,三种铝分币均停止生产和发行。
硬分币根据市场流通需要而发行,并不是每一年份都有,有的年代只发行一种或二种。
新中国硬币开门币(币面时间与铸造时间、发行时间均不一致的货币):1955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生产年号为1955年的铝质流通货币,1957年发行,这是新中国流通金属币的开门币。
在中国历史进程中,起承上启下、开拓新局的历史意义,经济、文化意义重大,决定了其收藏意义非同凡响。
新中国最小货币单位:壹分、贰分、伍分,都是银白色,圆形,正面图案中部是国徽,国徽上方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字样,背面图案中部分别是“壹分”、“贰分”、“伍分”两字,字的周围是麦穗图案,上方分别有阿拉伯数字“1”、“2”、“5”,下方有铸造年号,边都有直齿。
壹分币直径18毫米,质量0.67克,边厚1.35毫米,丝齿101个;贰分币直径21毫米,质量1.08克,边厚1.60毫米,丝齿115个;伍分直径24毫米,质量1.60克,边厚1.80毫米,丝齿123个.
第一套金属流通币——硬分币壹分
1分硬币铸造年号起始于1955年,材质为铝铜合金,颜色银白。
圆形,直径18毫米,厚度1.3毫米,重量0.67克。
正面中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上部环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
背面中部为“壹分”二字,周围是麦穗图案,上部为阿拉伯数字“1”,下部为铸造年号。
侧边缘为连续丝齿。
按铸造年号统计,至今共发行的币种:1955、1956、1957、1958、1959、1962、1963、1964、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91、1992、1993、1994、1995、
1996、1997、1998、1999、2000、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
其中1981、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的壹分硬币,不参与市场流通,专供对外交流用。
硬分币根据市场货币流通需要而发行,并不是每一年份都有,特别是1965—1970年间没有硬分币发行:
第一套金属流通币——新世纪硬分币
2004年年底时,中国人民银行下达了回复生产1分硬币的指示,上海造币厂重新启用了多台老式压印机,于2005年5月中旬正式投产,2005年11月完成铸造任务。
继2005年1分硬币铸行后,2006、2007、2008、2009、2010、2011都铸行了1分硬币,它的制作成本远超于面值,意义也早超越货币面值本身的意义。
第一套金属流通币——硬分币贰分
2分硬币无1955年版,最早铸造年号为1956年,故单称2分硬币为1956年版2分硬币。
2分硬币的材质为铝合金,颜色为银白色,圆形,直径21mm,厚度1.60mm,重量1.08g。
正面中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上部环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
背面中部为“贰分”二字,周围是麦穗图案,上部为阿拉伯数字“2”,下部为铸造年号。
侧边缘为连续丝齿115个。
按铸造年号统计,至今共发行的币种:1956、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1、2000。
其中1980、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的贰分硬币,不参与市场流通,专供对外交流使用。
第一套金属流通币——硬分币的铸造
我国的硬分币铸造是在前苏联专家帮助下进行的,涉及建厂、制版、铸造等各个环节。
硬分币之所以选定铝合金材料,是因为当时的铜矿资源还不丰富。
铝材较软,在铝合金中稍加些铜金属元素,是经过上海冶金研究所专家李林等专家专门研究后提出的。
该合金成分后来经冶金部的苏联专家丘巴诺夫在北京会同印制管理局及两家造币厂有关领导研究后,改为含低量镁的防锈铝合金。
不久,苏联的造币研究专家符?安?郭洛文来到上海造币厂,经他提议及试验,又换为采用
五号防锈铝合金。
大多数硬分币是沈阳造币厂制版并铸造,相对于老厂沈阳厂,1972年才开始制版硬分币的上海造币厂,自主研发和铸造的70、80年代分币,较同期的沈阳造币厂老版更精细、美观、耐用、易于保存。
第一套金属流通币——硬分币伍分
5分硬币的材质为铝镁合金,颜色为银白色,圆形,直径24mm,厚度1.80mm,重量1.60g。
正面中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上部环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
背面中部为“伍分”二字,周围是麦穗图案,上部为阿拉伯数字“5”,下部为铸造年号。
侧边缘为连续丝齿123个。
按铸造年号统计,至今共发行的币种:1955、1956、1957、1974、1976、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
其中1979、1980、1981、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的伍分硬币,不参与市场流通,专供对外交流使用。
伍分硬币的差异化品种
1955年5分,有别于后面其它年号不同之处在于它的制作材质是铝铜合金,而其它年号采用的是铝镁合金。
正因为1955年5分铝铜合金的特性,极容易氧化破损,使得保存下来的1955年5分硬币完品相对稀缺。
1956年5分,分为大五星为代表的粗体和相对量少的小五星为代表的细体。
1974年、1976年、1982年、1984年5分,上海厂自主研发的五分硬币,新品有如银色琥珀般美观大气、抛光圆润,外表面程亮但不露锋芒。
这些精细之处,虽然不如纪年价值那么有影响力,但在收藏的不断深入中,必将会增加不少附加价值。
第二套金属流通币
人民币第二套金属流通币属于第三套人民币的范畴。
197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指令沈阳造币厂设计试铸新中国第二套流通货币,同年12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正式批准投产发行。
中国人民银行于1980年始陆续发行,因其一元币图案为万里长城,故钱币爱好者亲切地成为“长城币”或“长城套币”、“长城系列流通硬币”。
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从2000年7月1日起停止1980~1986年共七个不同年份的硬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
这套长城币由于材质独特,雕刻技术高超,
设计外观庄重大方,花纹细腻清晰,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收藏,目前已成为收藏者寻觅的珍品。
第二套金属流通币——长城币
壹角、伍角币材质为铜锌合金,颜色为金黄色。
正面图案为国徽、国名;背面图案为齿轮、麦穗、面额、年号。
壹角币直径20毫米,重量2.62克;伍角币直径26毫米,重量6.02克。
壹元币材质为铜镍合金,颜色为银灰色。
正面图案为国徽、国名、年号;背面图案为长城、面额。
直径30毫米,重量9.32克。
这套硬币的形状为圆形,周边均为连续丝齿纹。
新中国唯一一套通出流通的硬币
从2000年7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停止,1980~1986年七个年份的长城系列硬币在流通市场的流通。
虽是流通货币,但并没有广泛流通
长城币自发行起,就以其独特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而深受广大集币爱好者的喜爱,虽为流通硬币,其实并没有在百姓中广泛流通。
长城币发行时期正处于我国铜、镍资源相当少的时期,不能满足大量发行需要,只能在1980年至1986年间进行了少量的铸造,只能象征性的发行,没有真正发挥流通作用。
其中对社会公开发行只有四年(80、81、83、85)。
发行量极少,后市升值极其广泛
第三套金属流通币
人民币第三套金属流通币从1991年开始铸造,1992年6月1日发行,属于第四套人民币的币种,从1991年至1999年共有9个年号(梅花五角发行到2001年,2000年牡丹壹圆与菊花壹圆未正式流通发行),各年均有铸造。
这套硬币为1元、5角、1角三枚,符合币种设置要求经济、实用的原则。
因这套硬币的背面图案均有花卉,人们喜欢成为“花卉币”,俗称“老三花币”。
这套花卉币的主要特征:1元币(俗称牡丹币)材质是钢芯镀镍,颜色镍白,形状圆形,无齿光边,直径为25毫米,边厚1.85毫米,重6.05克。
正面图案为国徽、国名、汉语拼音国名、年号。
背面图案为国色天香的牡丹花、面值及汉语拼音面值。
5角币材质是黄铜合金,颜色金黄,形状圆形,边部为间断丝齿,直径为20.5毫米,边厚1.65毫米,重3.8克。
正面图案为国徽、国名、汉语拼音国名、年号。
背面图案为笑傲冰雪的梅花、面值及汉语拼音面值。
1角币材质是铝合金,颜色很白,形状圆形,正背面边缘为九角几何形,边
部为无齿光边,直径为22.5毫米,边厚2.4毫米,重2.2克。
正面图案为国徽、国名、汉语拼音国名、年号。
背面图案为怒放的菊花、面值及汉语拼音面值。
(中国硬币的五朵金花——中国92年的牡丹壹圆,93年的梅花伍角,94年的菊花壹角是中国第三套硬币中的龙头,与02年兰花壹角、05年荷花伍角并称为“五朵金花”)
(百年的唯一异型硬币——大菊花1角是我国近代机制币百多年来,唯一的一枚异型币——外圆内方边缘,也是新中国几百种硬币中唯一的异型币,是打破中国百年造币常规的创新币型,在我国硬币制造历史上具有独特地位,意义非凡) 新中国第一套“三花币”收藏投资价值剖析:
这是新中国第一套“三花币”:即大菊花1角、梅花5角、牡丹花1元。
反映我国改革开放历史特征和意义非常突出,设计制作非常精美,在元角币背面图案突出货币面值的同时,分别表现牡丹、梅花、菊花。
图案以盛开的某一花卉为主,配以绿叶或少许花苞,在构图上采用非对称艺术手法,具有很高的收藏和投资价值:
(1)“老三花币”是新中国30年来首次改版,用鲜花做图案的硬币辅币;
(2)“老三花币”是我国流通币唯一有国号汉语拼音的硬币;
(3)“老三花币”是我国流通硬币上铸刻国徽、国号的关门闭;
自2000年10月16日起,新版流通硬币铸有“中国人民银行”行名。
“老三花币”成为最后一套铸有“中国人民银行”国名的流通硬币。
(硬分币及贵金属纪念币还铸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强调纪念币的重大纪念特性。
)(4)大菊花1角是百年中国唯一的异性硬币;
大菊花1角外圆内方九边型设计,是我国百年的唯一异性硬币,当然为我国硬币异型之最,也可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创举。
(5)大菊花1角是唯一采用深雕技术的金属币。
将大菊花1角与其它不同的硬币以及纪念币比较一下,你就会清楚的看到,大菊花1角的菊花图案浮雕最高,凹槽特别深。
精雕细刻的大菊花,绽放的菊花蕊,玲珑浮凸,极富立体感,栩栩如生,跃然币上,其浮雕艺术的唯美程度,任何其它硬币、纪念币都难出其右。
毫不夸张地说,每一枚大菊花1角就是一件精美的、带有国号徽标的浮雕艺术品。
第三套金属流通币——牡丹壹圆
1元币(俗称牡丹币)材质是钢芯镀镍,颜色镍白,形状圆形,无齿光边,直径为25毫米,边厚1.85毫米,重6.05克。
硬币的正面图案为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年号,上部环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汉语拼音国名。
硬币的背面图案为国色天香的牡丹花、”1元”面值及汉语拼音面值。
按铸造年号统计,至今共发行的币种:1991年、1992年、1993年、1994年、1995年、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
其中2000年的牡丹壹圆硬币并未正式流通发行,不参与市场流通,专供装桢收藏与对外交流用。
“
第三套金属流通币——梅花伍角
5角币(俗称梅花币)黄铜合金,颜色金黄,形状圆形,边部为间断丝齿,直径为20.5毫米,边厚1.65毫米,重3.8克。
硬币的正面图案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年号,上部环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汉语拼音国名。
硬币的背面图案为梅花、”5角”面值及汉语拼音面值。
按铸造年号统计,至今共发行的币种:1991年、1992年、1993年、1994年、1995年、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
第三套金属流通币——菊花壹角
1角币(俗称菊花币)材质是铝合金,颜色很白,形状圆形,正背面边缘为九角几何形,边部为无齿光边,直径为22.5毫米,边厚2.4毫米,重2.2克。
硬币的正面图案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年号,上部环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汉语拼音国名。
硬币的背面图案为菊花、”1角”面值及汉语拼音面值。
按铸造年号统计,至今共发行的币种:1991年、1992年、1993年、1994年、1995年、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
其中2000年的菊花壹角硬币并未正式流通发行,不参与市场流通,专供装桢收藏与对外交流用。
“
第四套金属流通币
第四套金属流通币于1999年开始铸造,2000年10月16日发行,属于第五套人民币的币种。
1999年新版流通货币与前三套所发行铸造流通货币已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个变化是自2000年10月16日起,新版流通货币铸有“中国人民银行”行名,正式明确中国人民银行为流通硬币的发行银行。
于2000年10月16日先发行99年新版壹圆、壹角币二种,2002年11月18日发行新版伍角币,全套计三种。
因硬币的图案均有花卉又被称为“新三花”币。
“新三花”币发行年份:菊花壹圆从1999-2011年每年都有发行;荷花伍角2002-2011年;兰花壹角1999-2011年,其中壹角2004年没有发行,1999-2003年发行的是铝兰花,后期是钢的兰花。
这套硬币的特点是面额字大,花卉大,使硬币更具有美观性,又便于群众识别。
因增加了边部滚字和微缩点的防伪工艺技术,提高了防伪性能。
(重大变化——由国名改铸银行名,人民币代号”RMB“在金属流通币上的首次使用。
以中国特有的花卉图案展现在国家的主权货币上,寓意深刻悠远,它们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人民生活美好幸福的象征,承载着对国家、国人的美好祝福。
)
第一、二、三套硬币均采用正面国号国徽。
而1999年新版流通硬币与前三套所发行铸造流通硬币已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版流通硬币铸有”中国人民银行“行名,正式明确中国人民银行为流通硬币的发行银行。
1元硬币边部圆柱平面上滚印有”RMB“三组斜体字符,”RMB“是人民币的代号,是防伪标记,在人民币金属流通币上首次使用。
中国硬币的”五朵金花”——在第三套金属流通币”老三花“之后,中国人民银行于2000年10月16日发行了被俗称为”新三花“的第四套金属流通币。
享誉钱币收藏界的“五朵金花”就蕴藏在这“新老三花”之中,他们是1992年的牡丹壹圆、1993年的梅花伍角、1994年的菊花壹角、2002年兰花壹角、2005年荷花伍角。
硬币收藏中的精品——背逆币
硬币都有两个面:正面和背面。
正面与背面的位置关系有二种:一种是同向(如我国现在流通的硬币),另一种是倒向(如香港的早期硬币)。
当正面与背面的位置关系不在预定的位置上,而是产生一个角度(错位),那就是“背逆币”了。
“背逆币”是造币厂由于铸模向右或向左偶然性的转动,造成硬币正反面图案方向不一致,其构成的角度数即为背逆币的度数,最大度数应为180度。
(第四套金属流通币——俗称新三花”币,中国人民银行于2000年10月16日先发行99年新版壹圆、壹角币二种,2002年11月18日发行新版伍角币,全套计三种。
其背面图案分别以高浮雕的艺术表现力展现了中国传统的花卉图案菊花、荷花、兰花,这是继第三套金属流通币(俗称“老三花币”之后又一组以中国传统花卉图案为背景的硬币组合,这套硬币的特点是面额字大,花卉大,使硬币更具有美观性,又便于群众识别。
自面世以来,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在泉界被称为“新三花币”。
)
第四套金属流通币——大菊花壹圆
1元硬币材质为钢芯镀镍,颜色镍白,有强烈的金属光泽;形状为圆形平面,边柱圆柱平面上滚印有”RMB“三组斜体字符,”RMB“是人民币的代号,是防伪标记,在人民币金属流通币上首次使用,直径为25毫米,边厚1.94毫米,重
6.1克。
正面图案为表示且有台阶的”1“字样、汉语拼音面值、年号及”中国人民银行“字样,属行号钱,背面图案是菊花,中国人民银行的汉语拼音字母。
按铸造年号统计,至今共发行的币种: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
”
第四套金属流通币——荷花伍角
5角硬币材质首次采用钢芯镀铜合金,颜色金黄,形状圆形,边部为间断丝齿,直径为20.5毫米,重3.8克,正面图案”中国人民银行“、”5角”、汉语拼音面值及年号,背面为荷花图案及中国人民银行的汉语拼音字母,荷花图案下方的浮萍上增加了微缩点的防伪标记。
第四套金属流通币——兰花壹角
1角硬币,颜色很白,有强烈的金属光泽,形状圆形,边部为无齿光边,直径为19毫米,重1.15克,正面图案为”中国人民银行“、”1角“、汉语拼音面值及年号,背面为兰花图案及中国人民银行的汉语拼音字母。
材质:1999年至2003年的壹角硬币采用铝镁合金,2005年之后,选用不锈钢材质。
香港金属流通币
从1863年到1997年这130多年的时间里,香港先后发行了64个版别、近350个品种(包括不同年代的币种)流通硬币。
香港流通硬币因其刻制精湛,造型多变,布局合理,文字流畅而著称于世,深受广大集币爱好者的青睐。
香港一毫($0.1)硬币是首批发行的港元之一,由1863年起发行,当时以银铸造。
1935年,因应港元取消银本位制度,硬币改以镍制造,1948年则改由黄铜-镍合金铸造。
1982年,硬币体积缩小,而背面的中间亦铸了”10“字,原本中间的”香港一毫“的中英文字样移到硬币的边缘。
1984年,被新一批1毫硬币取代,一直流通至今。
1994年起至今,硬币改由黄铜镀钢铸造。
1997年又有铸上有中国式帆船图案的纪念硬币。
(老港元硬币——”女王肖像“硬币,老港币—小皇冠,老港币—大皇冠”早期发行的硬币正面女皇头像戴的皇冠和后期发行的不一样,早期的皇冠较小后期的较大,因此集币者便称其为大皇冠、小黄冠“)从1990年起,香港政府就有意减少”女王肖像“硬币的发行量,并从1993年起,港英政府对老港元流通硬币进行回收,1995年完全停止发行背面为英国君主头像的老港元硬币,从那
时起只收不兑,并加大回收力度,现已回收数艺枚,尔后回炉溶化。
可以预言,今后的回收量将不断加大,老港元硬币的存世量越来越少。
香港金属流通币
香港的硬币均有香港政府金管局发行,英国皇家铸币厂铸造。
从19世纪起,香港推出了生肖纪念票系列,1993年开始推出新款硬币。
其最大特色是用紫荆花图案取代了英王肖像图案,其面值由原来的6中增加到7种,即增发了10元面值硬币取代10纸钞,1997年6月还推出了同款同面值的香港第一套流通纪念硬币。
(老港元硬币——女皇硬币:老港元硬币图案以人物肖像为主。
有趣的是,每当英王驾崩或其他原因更换新的国王之后,硬币上的君主侧面像的朝向就会与前国王相反。
老港元硬币文字,正面是英国君主名及世序号,按顺时针旋读,一般以中间皇冠尖合理地隔开;背面中间或边上有中文”香港“二字及面值,英文有”香“、”港“二字,或连字符号隔开,排列相对对称,下面就是英文面值和铸制年份。
)
澳门金属货币
澳门发行辅币的历史并不长。
澳门于1952年6月发行首套辅币,有大西洋汇理银行发行,面值分别为5仙、1毫、5好和1元、5元五种。
1982年才发行材质为红铜和镍合金的第二套硬币,共计106750枚。
1992年初,发行第三套硬币,目的为取代印有葡萄牙国徽的第二套硬币,以便流通至一九九九年以后,面值分别为1元和5元。
1998年,又首次铸造了面值为十元的硬币。
澳门现流通的硬币有:一毫、二毫、五毫、一圆、二圆、五圆和十圆等7种。
澳门金属流通币
澳门拥有自己的货币,最早可以追溯到1906年。
在此之前的几百年间,澳门一直使用中国的银元和铜元作为主要货币。
19世纪开始,随着葡萄牙人在澳门的活动逐渐频繁,在澳门流通使用的货币也变的多样化,墨西哥银元一度成为当地主要商业主要汇兑货币,此外在民间还广泛使用由银号发行的凭单,其实是一种变相的流通纸钞。
1865年,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开始在香港成立并发钞,港元钞票迅速成为主要货币,并取代墨西哥银元。
即便到澳门币正式发行后,港币依然在澳门广泛流通,在澳门货币存量中超过本地的澳门币。
台湾金属流通币
原国民党当局退居台湾,当局于1949年6月施行货币改革,发行中国台湾省的地区”法定“货币,称新台币,1949年6月15日开始发行流通。
新台币基本单位为”圆“,但一般都写成”元“,口语上常称”块“,亦有部分汉语使用
者会以毛代角币。
台湾的流通货币(辅币)包括:1角(0.1圆)、2角(0.2圆)、5角(0.5圆)、1圆、5圆、10圆、20圆及50圆。
台湾的硬币都是用铜、镍、铝或者是铜、镍、锌三种金属的合金铸造的。
五角和一元的硬币以铜为主,铜占百分之九十二,镍为百分之六,铝为百分之二。
看上去,五角和一元的硬币近似于铜的颜色。
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币——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里程碑——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
台湾的角币早无实际利用价值,多位收藏用,价值比面额要贵:新台币基本单位为”圆“,但一般都写成”元“,口语上常称”块“,亦有部分汉语使用者会以毛代角币。
台湾的流通货币(辅币)包括:1角(0.1圆)、2角(0.2圆)、5角(0.5圆)、1圆、5圆、10圆、20圆及50圆。
1角、2角及5角硬币的发行量少,实际上也几乎不使用。
日常生活中只有邮票、汽油在计算单价时会用到角。
例如在日常使用上,一般人如果要购买0.5圆的邮票有两种方法:一是买两张,凑成1圆,二是给店方1圆,但店方不会找零。
台湾极少有非整数价格商品,因此角币极少用到,就是存款利息,也是四舍五入至1圆。
台湾金属流通币
新台币发行于蒋介石集团退踞中国的台湾初期。
当时,台湾经济衰退,物价飞涨,财政出现巨额赤字(1950年赤字5亿多美元)。
台湾当局为稳定局势,于1949年6月15日颁布《台湾省币制改革方案》和《新台币的兑换方法》,开始印制发行新台币。
新台币的前身为台币,又称为旧台币,在1946年5月22日开始发行。
当时旧台币被定为为一种过渡时期的货币,台湾日治时期台湾总督府的台湾银行券,与中华民国民国政府的台币一比一兑换。
由于当时中国大陆二战结束后金融状况不稳定,台湾未使用当时流通于中国的法币、金圆券,而是另外再发行台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