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教材辅导(1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奉献社会

奉献社会就是积极自觉地为社会做贡献。奉献就是不论从事任何职业,从业人员的目的不是为个人、家庭,也不是为了名和利,而是为了有益于他人,为了有益于国家和社会。奉献更多地意味着对自身利益一种自觉的舍弃。换句话说,奉献就意味着自我牺牲。判断奉献与否,首先要看是否包含着自我牺牲的因素,没有自我牺牲,就不能算作奉献。

今天我们讲奉献,并不是讲付出劳动不要报酬,而是讲一种精神,一种忘我的全身心投入精神。当一个人专注于某种事业时,他关注的是这一事业对于人类,对于社会的意义。他为此而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不计较个人得失,甚至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

奉献行为的突出特征包括:一是自觉自愿地为他人、为社会贡献力量,完全为了增进公共福利而积极劳动。二是有热心为社会服务的责任感,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竭尽全力。三是不计报酬,完全出于自觉精神和奉献意识。

奉献有先进性与广泛性之别,大体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克己奉公、无私奉献。这是一种完全彻底的、无私的,为了社会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的自觉自愿的选择。第二个层次是先人后己、先公后私。有的奉献主体虽然没有做过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也未达到无私奉献的境界,但是他们爱岗敬业、奋斗进取,不惜精力和时间,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这也是一种奉献。第二个层次在我们当前现实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广大党员干部和积极分子都能够尽职尽责,顾全大局,正确处理好个人、集体与国家的关系,在积极维护国家、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追求和实现个人的正当利益。

奉献的两个层次的划分是粗略的、相对的,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的。任何人经过艰苦锤炼,情愫升华,都是可以从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迈进的。同样,如果一个人放纵私欲,精神沉沦,也会很快从较高层次堕落下去。

奉献社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石和最高境界,是集体主义思想在人生观、价值观、伦理观上的升华;是一个超越市场经济为整个社会生活服务的最高道德层面。一个能够奉献社会的人,同时也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在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中,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是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的基础要求,是首先应当做到的。办事公道,服务群众比前两项要求高了一些,需要有一定的道德修养做基础。奉献社会,则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这五项要求中最高的境界。一个人只要达到一心为社会做奉献的境界,他的工作就必然能做得很好,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了。

奉献社会要求我们做到以下凡点。

1.要立足本职,尽职尽责。奉献社会不仅有明确信念,而且有崇高的行动。奉献是一种精神,但是只有把这种精神落实到行动上,躬行实践,才能做出有益于社会和他人的奉献来。

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自觉主动地在本职岗位上恪尽职守,尽职尽责,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当然,从“尽职”到“奉献”还有一个不断升华的过程。但是,尽职尽责毕竟是引导人们走向无私奉献的“起点”。

从“讲责任”到“讲奉献”的质的飞跃,是一条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通途。伟大出于平凡,尽职尽责看似简单,要做好却很难。尤其是十几年如一日的尽职尽责,就难上加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