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呼吸器完整版本PPT
合集下载
简易呼吸气囊 PPT课件

挤压呼吸囊时,压力适中,挤压1.5L呼吸囊的1/2-1/3,若气道压力高,可以下旋减压阀,以增加送 气压力
26
27
2019/9/13
28
送不进病人体内。 用手掌堵住气流开放端,挤压气囊掌心会感到气体
压力或听到限压阀被冲开而出现的响声。 面罩应大小合适,以先放于颌下,再盖没鼻子为好,
过小易使鼻前庭过度受压,鼻腔塌陷,导致复苏无 效。
11
1.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停止或呼吸衰竭的抢救及 麻醉期间的呼吸管理。如急性呼吸衰竭时出现呼 吸停止或呼吸微弱经积极治疗后无改善,肺通气 量明显不足者;慢性重症呼吸衰竭,经各种治疗 无改善或有肺性脑病者。
2. 运送病员 适用于机械通气患者作特殊检查, 进出手术室等情况。
3. 临时替代呼吸机 遇到呼吸机因故障、停电等 特殊情况时,可临时应用简易呼吸器替代。
12
无绝对禁忌。
相对禁忌: 1.中等以上活动性咯血 2.严重误吸引起的窒息性呼吸衰竭 3.肺大泡 4.张力性气胸 5.大量胸腔积液 6.活动性肺结核
4
使用目的
当病情危急, 来不及气管插管或在 呼吸机使用前或停用 呼吸机时,可利用简 易人工呼吸器直接给 氧,使患者得到充分 氧气供应以改善组织 缺氧状态
5
与口对口呼吸比较供氧浓度高, 且操作简便。尤其是病情危急,来 不及气管插管时,可利用加压面罩 直接给氧,使病人得到充分氧气供 应,改善组织缺氧状态。
门急诊
1
简易人工呼吸器又称加压 给氧气囊,它是进行人工通气 的重要工具。
2
脑组织对缺氧的抵抗力很低,缺氧后 脑血管先发生痉挛而后扩张,渗透压 增高,出现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形成 出血,小血管内血栓形成及脑水肿, 数日后脑组织坏死。
26
27
2019/9/13
28
送不进病人体内。 用手掌堵住气流开放端,挤压气囊掌心会感到气体
压力或听到限压阀被冲开而出现的响声。 面罩应大小合适,以先放于颌下,再盖没鼻子为好,
过小易使鼻前庭过度受压,鼻腔塌陷,导致复苏无 效。
11
1.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停止或呼吸衰竭的抢救及 麻醉期间的呼吸管理。如急性呼吸衰竭时出现呼 吸停止或呼吸微弱经积极治疗后无改善,肺通气 量明显不足者;慢性重症呼吸衰竭,经各种治疗 无改善或有肺性脑病者。
2. 运送病员 适用于机械通气患者作特殊检查, 进出手术室等情况。
3. 临时替代呼吸机 遇到呼吸机因故障、停电等 特殊情况时,可临时应用简易呼吸器替代。
12
无绝对禁忌。
相对禁忌: 1.中等以上活动性咯血 2.严重误吸引起的窒息性呼吸衰竭 3.肺大泡 4.张力性气胸 5.大量胸腔积液 6.活动性肺结核
4
使用目的
当病情危急, 来不及气管插管或在 呼吸机使用前或停用 呼吸机时,可利用简 易人工呼吸器直接给 氧,使患者得到充分 氧气供应以改善组织 缺氧状态
5
与口对口呼吸比较供氧浓度高, 且操作简便。尤其是病情危急,来 不及气管插管时,可利用加压面罩 直接给氧,使病人得到充分氧气供 应,改善组织缺氧状态。
门急诊
1
简易人工呼吸器又称加压 给氧气囊,它是进行人工通气 的重要工具。
2
脑组织对缺氧的抵抗力很低,缺氧后 脑血管先发生痉挛而后扩张,渗透压 增高,出现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形成 出血,小血管内血栓形成及脑水肿, 数日后脑组织坏死。
简易呼吸气囊使用ppt课件(共33张PPT)

简易呼吸器的使用
在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如果操作中单向阀受到呕吐物、血
液等污染时,请依照下面步骤自病人处 移开并取下单向阀加以清洗。 ----用力挤压球体数次,将积物清除干 净。 ----将单向阀卸下用水清洗干净。
简易呼吸器的使用
在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三种呼吸频率: 有心跳无呼吸:10—12次每分 建立人工气道:8—10次每分 心跳与呼吸均停止:30:2
中等以上活动性咯血 严重误吸引起的窒息性呼吸衰竭 肺大泡 张力性气胸 大量胸腔积液 活动性肺结核等
面罩固定手法1: 单手“CE”
面罩固定手法2:双手“CE”
判断正常换气:一听二看三感觉
简易呼吸器的使用
操作方法 4.抢救者应位于患者头部的后方,将头部
向后仰,并托牢下颌使其朝上,使气道 保持通畅。 5.将面罩扣住口鼻,并用拇指和食指紧紧 按住,其它的手指则紧按住下颌。
留的消毒剂 。 3.储氧袋只需擦拭消毒即可,禁用消毒
剂浸泡,因易损坏。
简易呼吸器的使用
清洁与消毒 4.如遇特殊感染患者,可使用环氧乙烷熏
蒸消毒。 5.消毒后的部件应完全干燥,并检查是
否有损坏,将部件依顺序组装。 6.做好测试工作,备用。
简易呼吸器的使用
测试 1.取下单向阀和储气阀时,挤压球体,将 手松开,球体应很快的自动弹回原状。 2.将出气口用手堵住,挤压球体时,将会 发觉球体不易被压下。如果发觉球体 慢慢地向下漏气,请检查进气阀是否 组装正确。
简易呼吸器的使用
留意: 成人与儿童在使用简易呼吸器中压
力阀的位置。 当婴儿及小孩使用简易呼吸器时,
应具备安全阀装置,自动提供调整压力, 以保障患者安全。如果需要较高的压力, 请将压力阀向下压,使安全阀暂时失效。
简易呼吸器ppt课件

• 气囊的测试 • 进气阀测试 • 储氧袋测试 • 储氧安全阀测试
ppt课件
34
简易呼吸器的测试
• 取下单向阀和储气阀时,挤压球体,将 手松开,球体应很快的自动弹回原状
• 将出气口用手堵住,挤压球体时,将会 发觉球体不易被压下。如果发觉球体慢 慢地向下漏气,请检查进气阀是否组装 正确
ppt课件
35
• 取出后使用清水冲洗所有配件,去除残留 的消毒剂
• 储氧袋只需擦拭消毒即可,禁用消毒剂 浸泡,因易损坏
ppt课件
32
简易呼吸器的注意事项
• 如遇特殊感染患者,可使用1:200含氯消 毒 • 消毒后的部件应完全干燥,并检查是 否有损坏,将部件依顺序组装 • 做好测试工作,备用
ppt课件
33
简易呼吸器的测试
ppt课件
20
简易呼吸器的使用方法
• E-C手法1
ppt课件
21
简易呼吸器的使用方法
• E-C手法2
ppt课件
22
挤压频率
氧浓度
挤压压力
容量
挤压量
ppt课件
23
ppt课件
24
• 规律挤压呼吸气囊,成人以10-12次/分 钟,即5-6秒送气一次;儿童12-20次/ 分钟,即3-5秒一次;新生儿40-60次/ 分 。每次送气时间为1S ,吸呼比为
ppt课件
13
ppt课件
14
简易呼吸器的工作原理
• 为避免过高的氧气流量及过低挤压次数 而造成球体及储气袋内压力过高,特设 计储气安全阀释放出过量气体,以便保 持低压的氧气供应,保障患者的安全
ppt课件
15
简易呼吸器的操作方法
• 操作者位于病人头端
ppt课件
34
简易呼吸器的测试
• 取下单向阀和储气阀时,挤压球体,将 手松开,球体应很快的自动弹回原状
• 将出气口用手堵住,挤压球体时,将会 发觉球体不易被压下。如果发觉球体慢 慢地向下漏气,请检查进气阀是否组装 正确
ppt课件
35
• 取出后使用清水冲洗所有配件,去除残留 的消毒剂
• 储氧袋只需擦拭消毒即可,禁用消毒剂 浸泡,因易损坏
ppt课件
32
简易呼吸器的注意事项
• 如遇特殊感染患者,可使用1:200含氯消 毒 • 消毒后的部件应完全干燥,并检查是 否有损坏,将部件依顺序组装 • 做好测试工作,备用
ppt课件
33
简易呼吸器的测试
ppt课件
20
简易呼吸器的使用方法
• E-C手法1
ppt课件
21
简易呼吸器的使用方法
• E-C手法2
ppt课件
22
挤压频率
氧浓度
挤压压力
容量
挤压量
ppt课件
23
ppt课件
24
• 规律挤压呼吸气囊,成人以10-12次/分 钟,即5-6秒送气一次;儿童12-20次/ 分钟,即3-5秒一次;新生儿40-60次/ 分 。每次送气时间为1S ,吸呼比为
ppt课件
13
ppt课件
14
简易呼吸器的工作原理
• 为避免过高的氧气流量及过低挤压次数 而造成球体及储气袋内压力过高,特设 计储气安全阀释放出过量气体,以便保 持低压的氧气供应,保障患者的安全
ppt课件
15
简易呼吸器的操作方法
• 操作者位于病人头端
简易呼吸器检测ppt

进气阀 氧气进口
病人阀(出气阀)
贮氧袋
贮氧安全阀 (连接阀)
呼吸囊
简易呼吸器的组成
❖ 进气阀瓣膜 ❖ 病人阀瓣膜
嘴 膜(鸭嘴膜) 出气瓣膜(外圆盘膜) ❖ 储氧安全阀瓣膜 进气瓣膜 出气瓣膜
进气阀瓣膜
简易呼吸器的组成 外部圆盘膜
嘴膜
病人阀瓣膜 进气瓣膜
贮氧安全阀瓣膜
出气瓣膜
简易呼吸器检测7个步骤
关闭性能 ❖ 挤压时张开,堵住出气阀,让
氧气顺利进入病人体内;松开 时关闭,让病人呼出的二氧化 碳排出体外。
功能测试:外圆盘膜
步骤4a: ❖ 贮氧袋连接在病人阀并用手指
固定 ❖ 挤压呼吸囊数次,使贮氧袋内
充满气体
功能测试:外圆盘膜
步骤4b: ❖ 挤压充满气体的贮氧袋时,观
察病人阀外圆盘膜 ❖ 外圆盘膜张开,证明病人呼出
的气体是排出体外,而不是回 流进入呼吸囊
张开的外圆盘膜
功能测试:氧气入口
❖ 步骤5:
❖ 一手按压呼吸囊;
❖ 另一手堵住贮氧袋接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松开按压呼吸囊的手,观察呼 吸囊缓慢膨胀,说明氧气入口 通畅
氧气入口
氧气入口
功能测试:贮氧安全阀(出气瓣膜)
步骤6a: ❖ 用呼吸囊给贮氧袋充满气体 ❖ 然后贮氧袋接上贮氧安全检查
进气瓣膜
记录!!!
参考资料
❖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学习内容 ❖ 新加坡中央医院呼吸球检测步骤
谢谢!
松开按压呼吸囊的手,呼吸 囊能迅速膨胀,证明进气阀功 能完整,能让气体进入呼吸囊
功能测试:呼吸囊密封性
步骤2: ❖ 堵住病人阀,按压呼吸囊; ❖ 有阻力存在,证明呼吸囊无漏
简易的呼吸器使用PPT课件

定期保养
定期对呼吸器进行保养,清洁进气阀 和排气阀,检查管路是否漏气,确保 呼吸器处于良好状态。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避免过度通气
在使用简易呼吸器时,应注意避免过度通气,以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 的伤害。
03 简易呼吸器的维护与保养
清洁与消毒
清洁
使用柔软的湿布定期清洁简易呼吸器 的表面,确保没有灰尘和污垢。
消毒
定期使用75%医用酒精对简易呼吸器 进行消毒,特别是与患者接触的部位 ,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检查与更换部件
在户外环境中,如果没有专业的医疗 救援设备,简易呼吸器可以作为应急 救援设备使用,为等待专业救援争取 时间。
公共场所应急
在公共场所如商场、电影院等,如果发生火灾、化学泄漏 等紧急情况,简易呼吸器可以作为防护设备使用,帮助人 们避免吸入有害气体和烟雾。
在公共场所中,如果有人发生意外导致呼吸道阻塞,简易 呼吸器也可以作为紧急救援设备使用,为等待专业救援争 取时间。
04 简易呼吸器的应用场景
家庭急救
家庭成员突发窒息、心脏骤停等紧急情况,需要立即进行心 肺复苏时,可以使用简易呼吸器进行人工呼吸,为患者提供 必要的氧气供应,争取抢救时间。
在家庭环境中,如果有人发生意外导致呼吸道阻塞,简易呼 吸器也可以作为紧急救援设备使用,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
户外运动
在进行户外运动时,如登山、野营等 ,可能会遇到意外导致呼吸道阻塞的 情况,此时简易呼吸器可以发挥重要 作用,为患者提供及时的氧气供应。
02
当患者吸气时,调节阀打开,气 体从储气袋进入患者呼吸道;当 患者呼气时,调节阀关闭,气体 排出到外界。
02 简易呼吸器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的准备
简易呼吸器讲解ppt课件

供完全的密封,施救者用剩下的手指举起下鄂和伸展颈部,同
时观察胸部起伏,第二位施纠者慢慢积压气囊(大于2秒钟)直
到胸部隆起.
精选课件PPT
16
3种通气频率 有心跳无呼吸: 10-12次/分 建立人工气道: 8-10次/分 心跳与呼吸均 停止:30:2
面罩内充气约 2/3-3/4 成人110-120ml 儿童50-60ml
精选课件PPT
12
单人使用简易呼吸气囊(仰面举颏法)
精选课件PPT
13
呼吸气囊积压方法
1.单手法:用左手拇、 食指固定面罩,并 紧压使病人口鼻与 面罩紧合,其余三 指放在颏下以维持 病头呈后仰位。用 右手均匀挤压、放 松呼吸球,使呼吸 瓣恢复原形,病人 呼出气排入大气。 重复挤压动作1
精选课件PPT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简易呼吸气囊的使用
精选课件PPT
1
定义
.简易人工呼吸器又称加压给氧气囊(AMBU),它是进行人工
通气的简易工具。与口对口呼吸比较,供氧浓度高,且操作简 便。尤其是病情危急,来不及气管插管时,可利用加压面罩直 接给氧,使病人得到充分氧气供应,改善组织缺氧状态
精选课件PPT
11
开放气道
开放气道:双下颌上提法开放气道 标准:成人下颌角和耳垂连线与患者身体的长垂直,儿童(1~8岁) 下颌角和耳垂连线与身体长成60度角; 婴儿(1岁以内)下颌角和耳垂连线与身体长成30 度角。 双人球囊面罩通气效果更好,如还有第三人,可通气时压住环状软 骨,防止气体冲入胃内。.
精选课件PPT
10
呼吸气囊操作方法
1.将病人仰卧,去枕、平卧;清除与 喉中假牙等任何可见的异物。 2.开放气道。 3.防止舌咬伤和舌后坠。 4.抢救者应位于患者头部的后方,将 头部向后仰,并托牢下额使其朝上, 使气道保持通畅。 5.将面罩紧扣口鼻,用“EC”手势, C手势压紧面罩,E手势保持呼吸道 通畅
简易呼吸器讲解 ppt课件

吸气动作流程
工作原理
挤压球体
球体产生正 压
鸭嘴阀F开放,进 气阀 E关闭
同时鸭嘴阀向 下移动,堵住 呼气阀G
气体进 入人体
工作原理
呼气动作流程
球体松开
球内产生负压
鸭嘴阀F关闭, 同时上移,呼气 阀G打开
进气阀E开 放,气体送 入球体
气体呼出
简易呼吸器讲解
呼吸球囊的构造
➢保护肺部免于受到高压 力之伤害。当球内压力达 到40cmH2O时,压力会自动 开启
2.将出气口用手堵住,挤压球体时,将会 发觉球体不易被压下。假如发觉球体慢慢 地向下漏气,请检查进气阀是否组装正确。
3.将单向阀接上球体,并在患者接头处接上 储气袋,挤压球体,单向阀会张开,使得储 气袋膨胀,如储气袋没有膨胀,请检查单向
阀、单向阀、储气袋是否组装正确。
4.将储气阀和储气袋接在一起,将气体挤入 储气阀,使储气袋膨胀,将接头堵住,挤压 储气袋气体自储气阀溢出。如未能察觉溢出 时,请检查安装是否正确。
主呼吸
对清醒患者做好心 理护理,解释应用 呼吸器的目的和意 义,缓解紧张情绪, 使其主动配合,并 边挤压呼吸囊边指
导病人 “吸...”“呼...”。
清洁与消毒
将简易呼吸器各 配件依顺序拆开, 放入500mg/L含氯 消毒液中消毒液 中浸泡30分钟. 2.取出后使用清水 冲洗所有配件, 去除残留的消毒
安全阀 充气阀
➢面罩内充气约2/33/4
成人110-120ml 儿童50-60ml
简易呼吸器讲解
• 心肺复苏 • 各种中毒所致的呼吸抑制 • 神经肌肉疾病所致的呼吸麻痹 • 呼吸系统疾病所致的呼吸抑制 • 各种大型手术 • 呼吸机使用前或停用呼吸机时
简易呼吸器PPT课件

简易呼吸器的使用
测试 1.取下单向阀和储气阀时,挤压球体,
将手松开,球体应很快的自动弹回原状。 2.将出气口用手堵住,挤压球体时,将
会发觉球体不易被压下。如果发觉球体慢 慢地向下漏气,请检查进气阀是否组装正 确。
简易呼吸器的使用
测试 3.将单向阀接上球体,并在患者接头处接
上呼吸袋。挤压球体,鸭嘴阀会张开,使得 呼吸袋膨胀,如呼吸袋没有膨胀时,检查单 向阀、呼吸袋是否就组装正确。
简易呼吸器
简易呼吸器的使用
简易呼吸器的使用
简易呼吸器的组成
(1)面罩
(2)单向阀
(3)球体
(4)氧气储气阀
(5)氧气储气袋 (6)氧气导管
其中氧气储气阀及氧气储气袋必须与 外接氧气组合,如未接氧气时应将两项组件 取下。
简易呼吸器的使用
工作原理 1.当挤压球体时,产生正压,将进气阀关闭, 内部气体强制性推动鸭嘴阀打开,并堵住出 气阀,球体内气体即由鸭嘴阀中心切口送向 病人。如用氧气,则氧气随球体复原吸气动 作暂存于球体内,在挤压球体时直接进入患 者体内。
血液等污染时,请依照下面步骤自病人 处移开并取下单向阀加以清洗。
----用力挤压球体数次,将积物清除 干 净。
----将单向阀卸下用水清洗干净。
简易呼吸器的使用
注意事项 7.使用完毕应清洁、消毒及测试简易呼吸器,
以保持1)将简易呼吸器各配件依顺序拆开,置入2% 戊二醛碱性溶液中浸泡4-8小时。
吸通气管内痰液后,还应吸净管周分泌物。 ❖ 8.放置通气管,不利于咳嗽,故此一旦气道梗阻好
转,要及时拔除。
简易呼吸器的使用
注意事项 3.选择合适的面罩,以便得到最佳使用效
果并注意观察眼睛和口唇的受压情况。 4.如果外接氧气,应调节氧流量至氧气储
《简易呼吸器讲解》课件

常见问题四:操作不熟练或不规范
总结词
操作不熟练或不规范可能导致呼吸器无 法正常工作,甚至对患者造成伤害。
VS
详细描述
在使用简易呼吸器之前,应对操作人员进 行专业培训,确保其熟练掌握呼吸器的使 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同时,应严格按照操 作规程使用呼吸器,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 意外情况的发生。在紧急情况下,应保持 冷静,迅速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应用场景三:医疗急救现场
在医疗急救现场,如事故现场、医院急诊室等,患者可能 需要进行紧急呼吸支持。
简易呼吸器可以作为辅助呼吸工具,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呼 吸支持,等待专业设备的到来。
应用案例:某次成功的简易呼吸器使用案例
某次家庭急救中,一名儿童不慎 将玩具小零件吸入气管,出现呼
吸困难症状。
家长立即使用简易呼吸器为孩子 进行急救,成功将孩子从危险中 救出,并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
。
避免过度通气
挤压呼吸囊时应适度,避免过 度通气导致患者不适。
定期检查氧气流量
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氧 气流量,确保供氧正常。
03
简易呼吸器的维护与保养
清洁与消毒
清洁
使用柔软的湿布定期擦拭简易呼吸器的外壳和面罩,以保持其清洁。避免使用 含有酒精或化学溶剂的清洁剂,以免损坏呼吸器的塑料部件或涂层。
此案例表明简易呼吸器在家庭急 救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正确使用
简易呼吸器的重要性。
THANKS
存储与保养
存储
在存储简易呼吸器时,应将其放置在干燥、通风良好、无尘 的地方,并远离热源和紫外线。避免将简易呼吸器暴露在高 温或潮湿的环境中,以免影响其性能和使用寿命。
保养
定期对简易呼吸器进行保养,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可以定期 检查气囊的弹性、更换过滤片和清洗进气阀等部件,以确保 简易呼吸器的性能和使用效果。
简易呼吸器讲解ppt

剂。
面罩,储气管、 储气袋只需 用95%酒精 擦拭消毒即 可,禁用消 毒剂浸泡, 因易损坏。
特殊感染患者, 可使用环氧乙 烷熏蒸消毒。
用一次性的
消毒后的部件 应完全干燥, 并检查是否有 损坏,将部件 依顺序组装。
做好测试工作, 备用。
检测
1.取下单向阀和储气阀时,挤压球体,将 手松开,球体应很快的自动弹回原状。
单人使用简易呼吸气囊(仰面举颏法)
• EC手法扣面罩:左手拇指和食指将面罩紧扣患 者口鼻部,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放在病人耳垂下 方下颌角处,将下颌向前上托起,用右手挤压气 囊.
呼吸气囊积压方法
1.单手法:用左手拇、 食指固定面罩,并 紧压使病人口鼻与 面罩紧合,其余三 指放在颏下以维持 病头呈后仰位。用 右手均匀挤压、放 松呼吸球,使呼吸 瓣恢复原形,病人 呼出气排入大气。 重复挤压动作1
严重误吸引起的窒息性呼吸衰竭
2
取出后使用清水冲洗所有配件,去除残留的消毒剂。 呼吸系统疾病所致的呼吸抑制
开启
开放气道:双下颌上提法开放气道
与口-1100 ml/次
成用人右1手1均0-1匀2挤0m压安l 、全放松阀呼吸球,使呼吸瓣恢复原形,病人呼出气排入大气。
3种通气频率 有心跳无呼吸: 10-12次/分 建立人工气道: 8-10次/分 心跳与呼吸均 停止:30:2
面罩内充气约 2/3-3/4 成人110-120ml 儿童50-60ml
注意事项
1 5
呼吸囊 4
有氧源:400600ml/次
无氧源:700-1100 ml/次
一般成人8-12ml/kg 儿童10ml/kg
开放气道
开放气道:双下颌上提法开放气道 标准:成人下颌角和耳垂连线与患者身体的长垂直,儿童(1~8岁) 用右手下均匀颌挤压角、和放松耳呼吸垂球连,使线呼吸与瓣身恢复体原形长,成病人6呼0出度气排角入;大气。 心跳与婴呼吸儿均停(止1:岁30:以2 内)下颌角和耳垂连线与身体长成30 度角。 开用放右气 手双道均:匀人双挤下压球颌、囊上放提松面法呼开吸罩放球通气,道使气呼吸效瓣果恢复更原形好,,病人如呼出还气排有入第大气三。人,可通气时压住环状软 骨,防止气体冲入胃内。. 尤其是病情危急,来不及气管插管时,可利用加压面罩直接给氧,使病人得到充分氧气供应,改善组织缺氧状态
面罩,储气管、 储气袋只需 用95%酒精 擦拭消毒即 可,禁用消 毒剂浸泡, 因易损坏。
特殊感染患者, 可使用环氧乙 烷熏蒸消毒。
用一次性的
消毒后的部件 应完全干燥, 并检查是否有 损坏,将部件 依顺序组装。
做好测试工作, 备用。
检测
1.取下单向阀和储气阀时,挤压球体,将 手松开,球体应很快的自动弹回原状。
单人使用简易呼吸气囊(仰面举颏法)
• EC手法扣面罩:左手拇指和食指将面罩紧扣患 者口鼻部,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放在病人耳垂下 方下颌角处,将下颌向前上托起,用右手挤压气 囊.
呼吸气囊积压方法
1.单手法:用左手拇、 食指固定面罩,并 紧压使病人口鼻与 面罩紧合,其余三 指放在颏下以维持 病头呈后仰位。用 右手均匀挤压、放 松呼吸球,使呼吸 瓣恢复原形,病人 呼出气排入大气。 重复挤压动作1
严重误吸引起的窒息性呼吸衰竭
2
取出后使用清水冲洗所有配件,去除残留的消毒剂。 呼吸系统疾病所致的呼吸抑制
开启
开放气道:双下颌上提法开放气道
与口-1100 ml/次
成用人右1手1均0-1匀2挤0m压安l 、全放松阀呼吸球,使呼吸瓣恢复原形,病人呼出气排入大气。
3种通气频率 有心跳无呼吸: 10-12次/分 建立人工气道: 8-10次/分 心跳与呼吸均 停止:30:2
面罩内充气约 2/3-3/4 成人110-120ml 儿童50-60ml
注意事项
1 5
呼吸囊 4
有氧源:400600ml/次
无氧源:700-1100 ml/次
一般成人8-12ml/kg 儿童10ml/kg
开放气道
开放气道:双下颌上提法开放气道 标准:成人下颌角和耳垂连线与患者身体的长垂直,儿童(1~8岁) 用右手下均匀颌挤压角、和放松耳呼吸垂球连,使线呼吸与瓣身恢复体原形长,成病人6呼0出度气排角入;大气。 心跳与婴呼吸儿均停(止1:岁30:以2 内)下颌角和耳垂连线与身体长成30 度角。 开用放右气 手双道均:匀人双挤下压球颌、囊上放提松面法呼开吸罩放球通气,道使气呼吸效瓣果恢复更原形好,,病人如呼出还气排有入第大气三。人,可通气时压住环状软 骨,防止气体冲入胃内。. 尤其是病情危急,来不及气管插管时,可利用加压面罩直接给氧,使病人得到充分氧气供应,改善组织缺氧状态
《简易呼吸器》PPT课件

2.将出气口用手堵住,挤压球体时,将会发 觉球体不易被压下。如果发觉球体慢慢地向 下漏气,请检查进气阀是否组装正确。
编辑ppt
17
进气阀测试
❖ 将出气口用手堵住,挤压球体时,将会发觉 球体不易被压下。如果发觉球体慢慢地向下 漏气,请检查进气阀是否组装正确。
编辑ppt
18
储氧袋测试
在患者接头处接上储气袋。挤压球体,鱼嘴 阀会张开,使得储气袋膨胀,如储气袋没有 膨胀,请检查是否组装正确、或储气袋漏气。
简易呼吸器的使用
宜兴市人民医院 重症医学科 蒋燕
编辑ppt
1
简易呼吸器的组成
编辑ppt
2
四部分、六个阀
单向阀 压力安全阀 气囊/球囊 (鸭嘴阀)
储气阀 储氧袋
氧
气
面罩
连
接
管
呼气阀
进气阀
编辑ppt
储氧安全阀
3
编辑ppt
4
气囊容积与最大吐出量
❖ 1500/1350ml ❖ 550/350ml ❖ 280/100ml
随时观察:
(1) 挤压气囊时,注意观察病人胸部起伏情况;
(2) 观察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情况; (3) 观察病人口唇、面色、脉搏、氧饱和度的变
化,观察呼吸改善情况;
编辑ppt
12
观察有无自主呼吸的方法:一看二听三感觉
编辑ppt
13
注意事项
(4) 观察单向阀(鸭嘴阀)是否正常工作; (5) 在呼气过程中,观察面罩内是否呈雾状; (6) 观察胃区是否胀气,避免过多气体挤压到
编辑ppt
5
工 作 原 理:
1.当挤压球体时,产生正压,进气阀关闭,内部气体强制性推动鸭嘴 阀打开,并堵住呼气阀,气体即由鸭嘴阀中心切口送向病人。
编辑ppt
17
进气阀测试
❖ 将出气口用手堵住,挤压球体时,将会发觉 球体不易被压下。如果发觉球体慢慢地向下 漏气,请检查进气阀是否组装正确。
编辑ppt
18
储氧袋测试
在患者接头处接上储气袋。挤压球体,鱼嘴 阀会张开,使得储气袋膨胀,如储气袋没有 膨胀,请检查是否组装正确、或储气袋漏气。
简易呼吸器的使用
宜兴市人民医院 重症医学科 蒋燕
编辑ppt
1
简易呼吸器的组成
编辑ppt
2
四部分、六个阀
单向阀 压力安全阀 气囊/球囊 (鸭嘴阀)
储气阀 储氧袋
氧
气
面罩
连
接
管
呼气阀
进气阀
编辑ppt
储氧安全阀
3
编辑ppt
4
气囊容积与最大吐出量
❖ 1500/1350ml ❖ 550/350ml ❖ 280/100ml
随时观察:
(1) 挤压气囊时,注意观察病人胸部起伏情况;
(2) 观察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情况; (3) 观察病人口唇、面色、脉搏、氧饱和度的变
化,观察呼吸改善情况;
编辑ppt
12
观察有无自主呼吸的方法:一看二听三感觉
编辑ppt
13
注意事项
(4) 观察单向阀(鸭嘴阀)是否正常工作; (5) 在呼气过程中,观察面罩内是否呈雾状; (6) 观察胃区是否胀气,避免过多气体挤压到
编辑ppt
5
工 作 原 理:
1.当挤压球体时,产生正压,进气阀关闭,内部气体强制性推动鸭嘴 阀打开,并堵住呼气阀,气体即由鸭嘴阀中心切口送向病人。
简易呼吸器的使用ppt课件

总结词
在开始使用简易呼吸器前,必须检查其气密性,保证呼吸器能够正常工作。
详细描述
首先,要了解简易呼吸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明确各个部件的功能和作用。其次,在每次使用前,都需要对呼吸 器的气密性进行检查。这可以通过挤压呼吸囊,观察是否有气体从呼吸器中泄漏出来来完成。如果发现泄漏,应 立即更换相关部件或进行维修。
06
CATALOGUE
简易呼吸器使用注意事项及建 议
使用前注意事项
确保呼吸器完好无损
使用前应检查简易呼吸器是否完好,有无破损或漏气等情况。
适应症和禁忌症
确认患者适应症和禁忌症,如气胸、咯血、严重肺部感染等。
患者姿势
指导患者采取合适的姿势,如半卧位或侧卧位等。
使用中注意事项
挤压频率和力度
指导操作者掌握合适的挤压频率和力度,以避免 过度通气或通气不足。
征变化。
调整通气量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生命体征, 调整通气量,确保患者得到足
够的氧气供应。
使用注意事项
注意密封性
在使用简易呼吸器时,要确保 口含嘴或面罩与患者的口鼻处
紧密贴合,避免漏气。
定期检查
使用过程中要定期检查简易呼 吸器的完好性,以及氧气管道 是否泄漏。
注意氧气流量
调整好氧气流量,避免流量过 高或过低,以保证患者得到合 适的氧气供应。
使用简易呼吸器时未及时调整呼吸参数
总结词
在使用简易呼吸器时,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呼吸参数,确保患者得到有效的通气支持。
详细描述
首先,要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确定适合患者的呼吸参数。在通气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 反应和监测数据,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例如,如果患者的呼吸频率过快或过慢,应及时调整;如果患 者的血氧饱和度过低,应增加通气量等。
在开始使用简易呼吸器前,必须检查其气密性,保证呼吸器能够正常工作。
详细描述
首先,要了解简易呼吸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明确各个部件的功能和作用。其次,在每次使用前,都需要对呼吸 器的气密性进行检查。这可以通过挤压呼吸囊,观察是否有气体从呼吸器中泄漏出来来完成。如果发现泄漏,应 立即更换相关部件或进行维修。
06
CATALOGUE
简易呼吸器使用注意事项及建 议
使用前注意事项
确保呼吸器完好无损
使用前应检查简易呼吸器是否完好,有无破损或漏气等情况。
适应症和禁忌症
确认患者适应症和禁忌症,如气胸、咯血、严重肺部感染等。
患者姿势
指导患者采取合适的姿势,如半卧位或侧卧位等。
使用中注意事项
挤压频率和力度
指导操作者掌握合适的挤压频率和力度,以避免 过度通气或通气不足。
征变化。
调整通气量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生命体征, 调整通气量,确保患者得到足
够的氧气供应。
使用注意事项
注意密封性
在使用简易呼吸器时,要确保 口含嘴或面罩与患者的口鼻处
紧密贴合,避免漏气。
定期检查
使用过程中要定期检查简易呼 吸器的完好性,以及氧气管道 是否泄漏。
注意氧气流量
调整好氧气流量,避免流量过 高或过低,以保证患者得到合 适的氧气供应。
使用简易呼吸器时未及时调整呼吸参数
总结词
在使用简易呼吸器时,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呼吸参数,确保患者得到有效的通气支持。
详细描述
首先,要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确定适合患者的呼吸参数。在通气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 反应和监测数据,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例如,如果患者的呼吸频率过快或过慢,应及时调整;如果患 者的血氧饱和度过低,应增加通气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