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热点作家及作品阅读训练专题:迟子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热点作家及作品阅读训练专题:迟子建
作家档案
迟子建,中国当代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女作家之一,中国作协会员,黑龙江作家协会副主席。
她的作品多以山村生活为题材,感情细腻又不乏豪爽之气,从不矫揉造作。
创作风格朴实大方,文笔简练而流畅,不张扬,不拖泥带水。
她常常借物喻人,借助作品抒发自己的情怀,对人与社会的诠释视角独特,给读者许多有益的人生启迪。
她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伪满洲国》《额尔古纳河右岸》(2008年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小说集《北极村童话》《逝川》《雾月牛栏》《清水洗尘》,散文随笔集《伤怀之美》《我的世界下雪了》等。
她曾多次获得过鲁迅文学奖和冰心散文奖,还获过庄重文文学奖、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等各种奖项。
她的作品被译为英、法、日、意等文字在海外出版。
另外,她的散文《灯祭》被选入语文教材中。
试题链接
《是谁扼杀了哀愁》(2007·山东潍坊)《会唱歌的火炉》(2008·吉林)《寻石记》(2009·广东)
枕边的夜莺
迟子建
我喜欢躺着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已有二十多年了,从枕边掠过的书,自然是少不了的。
十七八岁,我读师专的时候,开始了真正的读书。
每到寒暑假,最惬意的事情,就是躺在故乡的火炕上看书。
至于读了些什么,已经记不清了,但读书的氛围却历历在目。
夏天时,闻够了墨香,我会敞开窗子,嗅花圃搅起的一波一波的香气;冬天时,窗外的北风吹得窗纸刷拉拉响,我便把书页也翻得刷拉拉响。
疲倦的时候,我会撇下书,趴在窗台看风景。
窗外的园田被雪花装点得一片洁白,像是老天铺下来的一张纸。
如果说枕头是花托的话,那么书籍就是花瓣。
花托只有一个,花瓣却是层层叠叠的。
每一本看过的书,都是一片谢了的花瓣。
有的花瓣可以当作标本,作为永久的珍藏;有的则因
着庸常,随着风雨化作泥了。
这二十多年来,不管我的读书趣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一类书始终横在我的枕畔,就像一个永不破碎的梦,那就是古诗词。
夜晚,读几首喜欢的诗词,就像吃了可口的夜宵,入睡时心里暖暖的。
我最喜欢的词人,是辛弃疾。
一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让我对他的词永生爱意,《稼轩集》便是百读不厌的了。
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陆游、苏轼、李清照、李煜、纳兰性德、温庭筠、黄庭坚、范仲淹,也都令我喜爱。
有的时候,读到动心处,我会忍不住低声吟诵出来,好像不经过如此“咀嚼”,就愧对了这甘美至极的“食粮”似的。
我父亲最推崇的诗人,就是曹植了。
因为爱极了他的《洛神赋》,我一出生,父亲就把“子建”的名字给了我。
长大成人后,我不止一次读过《洛神赋》,总觉得它的辞藻过于华丽,浓艳得有点让人眼晕。
直到前几年,我的个人生活遭遇变故,再读《洛神赋》,读出了一种朴素而凄清的美!洛水上的神仙宓妃,惊鸿一现,顷刻间就化作烟波了。
“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恨人神之道殊兮”,这才是曹植最想表达的。
他以短短一曲《洛神赋》,写出了爱情的短暂、圣洁、美好,写出了世事的无常。
我真的没有想到,曹植在诗中所描述的一切,正是我此刻的感悟,原来父亲早就知道,幻影才是永恒的啊!所以现在读《洛神赋》,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中国的古典诗词,意境优美,禅意深厚,能够开启心智。
当你愤慨于生活中种种的不公,却又无可奈何时,读一读黄庭坚的“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你就会获得解脱。
而当你意志消沉、黯然神伤时,读一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你就会觉得所有的不快都是过眼云烟。
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些古诗词就是我枕畔的《圣经》。
这些伟大的诗人,之所以能写出流传千古的词句,在于他们有着对黑暗永不妥协的精神。
他们高洁的灵魂,使个人的不幸得到了升华。
杜甫评价李白时,曾满怀怜惜和愤懑地写道: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而这是那个时代大多数诗人坎坷命运的真实写照!个人的生死,在他们眼里,不过草芥,所以他们的诗词才有着大悲悯、大哀愁,这也是我深深喜爱他们的原因。
无论是读书还是写作,我们都在经历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喧嚣时刻。
能够保持一份清醒和独立,在读书中去伪求真,去芜存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的枕畔,也曾有过名声显赫却难以卒读的书,但它们很快就从我的记忆中消失了。
能够留下的,是鲁迅,是《红楼梦》,是《牡丹亭》《聊斋志异》,是雨果和陀斯妥耶夫斯基,等等等等,这些人的书和作品可以一读再读。
它们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变旧,它们是日出,每一次出现都是夺目的。
我常想,我枕边的一册册古诗词,就是一只只夜莺,它们栖息在书林中,婉转地歌唱。
它们清新、湿润,宛如上天撒向尘世的一场宜人的夜露。
(选自《黑龙江日报》2008年12月3日)阅读视点:有人认为“作家迟子建写散文,无论是叙事,还是描写,皆信手拈来,水到渠成,其行云流水般的文字来自于对生活的细致观察,更是文字表达力的语言功夫之体现”,本文即是这一观点的有力注脚。
作者叙述自己读古典诗词的历程,描写自己读古典诗词的感悟,着实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产生情感的共鸣。
能力提升训练
1.整体感知全文,说说你对“枕边的夜莺”的理解。
放在枕边经常用来夜晚阅读的中国古典诗词的书籍。
2.文章第三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运用比喻修辞,形象生动地描写了书籍的形象,并且说明了不同的书有着不同的作用。
3.在作者看来,伟大的诗人之所以能写出流传千古的名句,其原因是什么?他们有着对黑暗永不妥协的精神;他们的作品有着大悲悯、大哀愁。
4.品读全文,说说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通过叙写读书经历,特别是夜晚读古代诗词的体会,表达了自己对中国古典诗词的钟爱之情和人生感悟。
5.有位名人说,读书的最高境界是感悟。
作者在文章第七段中结合具体的诗句说出了自己的感悟。
请你仿照画线句也写一句读书感悟。
示例:当你不能与家人团圆,心生伤感时,读一读苏轼的《水调歌头》和李商隐的《无题》,你就会觉得眼前的离别与伤感都是美好人生的一部分。
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
迟子建
立春的那天,我在电视中看到,杭州西子湖畔的梅花开了。
粉红的、雪白的梅花,在我眼里就是一颗颗爆竹,噼啪噼啪地引爆了春天。
我想这时节的杭州,是不愁夜晚没有星星可看了,因为老天把最美的那条银河,送到人间天堂了。
而我这里,北纬五十度的地方,立春之时,却还是零下三十度的严寒。
早晨,迎接我的是一夜寒流和冷月、凝结在玻璃窗上的霜花。
想必霜花也知道节气变化了吧,这天的霜花不似往日的,总是树的形态。
立春的霜花团团簇簇的,很有点花园的气象。
你能从中看出喇叭形的百合花来,也能看出重瓣的玫瑰和单瓣的矢车菊来。
不要以为这样的花儿,一定是银白色的,一旦太阳从山峦中升起来,印着霜花的玻璃窗,就像魔镜一样,散发出奇诡的光辉了。
初升的太阳先是把一抹嫣红投给它,接着,嫣红变成橘黄,霜花仿佛被蜜浸透了,让人怀疑蜜蜂看上了这片霜花,把它们辛勤的酿造,撒向这里了。
再后来,太阳升得高了,橘黄变成了鹅黄,霜花的颜色就一层层地淡下去、浅下去,成了雪白了,它们离凋零的时辰也就不远了。
因为霜花的神经,最怕阳光温暖的触角了。
虽然季节的时针已指向春天了,可在北方,霜花却还像与主子有了感情的家奴似的,赶也赶不走。
什么时候打发了它们,大地才会复苏。
四月初,屋顶的积雪开始消融,屋檐在白昼滴水了,霜花终于熬不住了,撒脚走了。
它这一去也不是不回头,逢到寒夜,它又来了。
不过来得不是轰轰烈烈的,而是闪闪烁烁地隐现在窗子的边缘,看上去像是一树枝叶稀疏的梅。
四月底,屋顶的雪化净了,林间的积雪也逐渐消融的时候,霜花才彻底丢了魂儿。
在大兴安岭,最早的春色出现在向阳山坡。
嫩绿的草芽像绣花针一样顶破丰厚的腐殖土,要以它的妙手,给大地绣出生机时,背阴山坡往往还有残雪呢。
这样的残雪,还妄想着做冬的巢穴。
然而随着冰河乍裂,达子香花开了,背阴山坡也绿意盈盈了,残雪也就没脸再赖着了。
山前山后,山左山右,是透着清香的树、烂漫的山花和飞起飞落的鸟儿。
那蜿蜒在林间的一道道春水,被暖风吹拂得起了鱼苗似的波痕。
投在水面的阳光,便也跟着起了波痕,好像阳光在水面打起蝴蝶结了。
我爱这迟来的春天。
因为这样的春天不是依节气而来的,它是靠着自身顽强的拼争,逐渐摆脱冰雪的桎梏,曲曲折折地接近温暖,苦熬出来的。
也就是说,极北的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
它从三月化到四月甚至五月,沉着果敢,心无旁骛,直到把冰与雪安葬到泥土深处,然后让它们的精魂,又化作自己根芽萌发的雨露。
春天在一点一点化开的过程中,一天天地羽翼丰满起来了。
待它可以展翅高飞的时候,解冻后的大地,又怎能不做了春天的天空呢!
2009年2月于大兴安岭
(选自《黑龙江日报》2009年2月25日)阅读视点:冰雪桎梏,寒流笼罩,铸就了春天沉着果敢、心无旁骛的性格。
抗争中积聚力量,终于化开;拼搏中丰满羽翼,走向成熟。
春回大地春无语,却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思考;万物复苏悄无息,却启示着我们要在隐忍中萌芽,在苦熬中开花,最终寻回春天的天空。
能力提升训练
1.文章开篇提及杭州西子湖畔的梅花有什么作用?展示杭州西子湖畔的春天的特点,为下文描写极北的春天作铺垫,引领读者在对比中体悟极北春天“一点一点化开的”的特点。
2.作者主要通过哪些意象来写极北的春天是“一点一点地化开的”?通过窗上的霜花、春草、春水等意象来写。
3.作者是从哪三个方面来描写霜花的?形态、颜色、消融时间
4.作者笔下的春天的内在品质是什么?顽强拼争,沉着果敢,心无旁骛
5.本文以“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为题有什么好处?本文以“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为题,意象明晰,意境优美,意蕴丰厚,让读者带着悬念在轻松愉快中走进文章的字里行间,体会春天融化的动感,同时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6.春天一点一点化开的过程给了你怎样的人生启迪?示例: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一定会迎来人生的春天。
作家创作语录
迟子建:一个人要直面苦难,而作品呢,一定要“曲折”地对待苦难,也就是要艺术地呈现苦难。
赤裸裸地描写苦难的作品,往往流于简单和粗糙。
小说要有血肉,要有日常生活的涓涓细流的注入,这样,小说才能水灵起来。
日常生活中,最有光彩的不是大人物,而是那些小人物。
他们身上,更能体现出人性的光彩。
就个人品性来说,我属于那种哀而能持的人,这使我不会在作品中喋喋不休地“诉苦”。
另外从艺术上来讲,我喜欢那种有节制的艺术,要“抑”,而不是“扬”。
“抑”往往能让作品气韵饱满,相反,“扬”却常常使作品流于平庸。
中考热点作家及作品阅读训练专题:丁立梅
作家档案:
丁立梅,笔名梅子,紫色梅子。
江苏东台人。
职业:教师。
喜欢用音乐煮文字。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出版有散文集《且听风吟》、《忽然花开》、《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等。
《春风暖》被选为七年级上册语文活页课文链接;有多篇文章被设计成中考、高考语文阅读题。
散文《萝卜花》被桂林市、百色市选做2009年中考语文试题;散文《蔷薇几度花》被南京市选做2009年语文中考试题。
2009年江苏高考语文一结束,丁立梅在第一时间写下了自己的对“时尚”的品味。
笔者相信这篇感情细腻、朴实自然的文章一定会成为2011年阅读题的首选。
罗丹说:美,其实只有一种,即显示真实的美。
她的文字优美、洁净,适合你在薄暮的黄昏,或微凉的夜晚阅读。
她一直坚信有这样一幢房子,以文字盖顶,用音乐作墙。
房前植一株梅,细雨如丝,花瓣若蝶。
有女子,坐窗前,吐气若梅。
我曾在她的文字间缱绻,与她的文字相识如《尘世里的初相见》,在《且听风吟》中,发觉《诗经里的那些情事》亦如《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字如其人,她的文章清新、平实、隽永,蓦然中《忽然花开》,原来《爱,永远不会消失》。
她的文字焕发出别样的色彩,凡俗着,温馨着,美好着。
“只一低头,就是一朵花开,一瓣一瓣,在风中舒展,而后,凋落成蝶”。
这也是她对自身的评价,她便是我喜欢的江苏作家丁立梅。
轻轻翻过梅子的文字,世俗尘埃里依然能感受到温润真实的美在荡漾……
链接中考
2008年:《每一棵草都会开花》(徐州市)、《小扇轻摇的时光》(河北省)
2009年:《萝卜花》(广西桂林市百色市)、《蔷薇几度花》(江苏省南京市)、《菊有黄花》(四川凉山州)
岁月留痕•青春回眸
你并不是个坏孩子
丁立梅
一个自称叫陈小卫的人打电话给我,电话那头,他满怀激动地说,丁老师,我终于找到你了。
他说他是我十年前的学生。
我脑子迅速翻转着,十来年的教学生涯,我换过几所学校,教过无数的学生,实在记不起这个叫陈小卫的学生来。
他提醒我,那年你教我们初三,你穿红格子风衣,刚分配到我们学校不久。
印象里,我是有一件红格子风衣。
那是青春好时光,我穿着它,蹦跳地走进一群孩子中间,微笑着对他们说,以后,我就是你们的老师了。
我看到孩子们的脸仰向我,饱满,热情,如阳光下的葵。
我当时就坐在教室最北边一排啊,靠近窗口,很调皮的那一个,经常打架,曾因打破一块窗玻璃,被你找到办公室谈话。
老师,你想起来没有?他继续提醒我。
是你啊!我笑。
记忆里,浮现出一个男孩子的身影来,隐约着,模糊着。
他个子不高,眼睛总是半睨着看人,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
经常迟到,作业不交,打架,甚至还偷偷学会抽烟。
刚接他们班时,前任班主任特意对我着重谈了他的情况:父母早亡,跟着姨妈过,姨妈家孩子多,只能勉强管他吃穿。
所以少教养,调皮捣蛋,无所不能。
所有的老师一提到他,都头疼不已。
老师,你记得那次玻璃事件吗?他在电话里问。
当然记得。
那是我接手他们班才一个星期,他就惹出一件事来,与同桌打架,打破窗玻璃,碎玻璃划破他的手,鲜血直流。
你把我找去,我以为,你也和其他老师一样,会把我痛骂一顿,然后勒令我写检查,把我姨妈找来,赔玻璃。
但你没有,你把我找去,先送我去医务室包扎伤口,还问我疼不疼。
后来,你找我谈话,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以后不要再打架了,你打了人,也会让自己受伤的对不对?那块玻璃你也没要我赔偿,是你掏钱买了一块安上的。
他沉浸在回忆里。
我有些恍惚,旧日时光,飞花一般。
隔了岁月的河流望过去,昔日的琐碎,都成了可爱。
他突然说,老师,你做的这些,我很感动,但真正震撼我的,却是你当时说的一句话。
这令我惊奇。
他让我猜是哪句话,我猜不出。
他开心地在电话那头笑,说,老师,你对我说的是,你并不是个坏孩子哦。
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却让他记住了十来年。
他说他现在也是一所学校的老师,他也常找调皮的孩子谈话,然后笑着轻拍一下他们的头,对他们说一句,你并不是个坏孩子哦。
一句话,对于说的人来说,或许如行云掠过。
但对于听的人来说,有时,却能温暖其一生。
(摘自《课外阅读》2009年第14期)
馨香一瓣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文中作者所写的陈小卫可谓“坏”到透顶:“经常迟到,作业不交,打架,甚至还偷偷学会抽烟”,然而老师的一句略带温情的话语——你并不是个坏孩子哦,仿佛一缕阳光散布在孩子的心里,弥漫开来的光芒改变了孩子的一生。
小文选材平淡中不失朴实真挚,话语中透露着人性的温暖,亦如尘埃里开出花般馥郁芳香的甜。
真可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且读且思
1.阅读全文,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叙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学生给“我”打电话,告诉“我”曾经说给他的一句话。
2.结合具体语境,揣摩下面句子的妙处。
我看到孩子们的脸仰向我,饱满,热情,如阳光下的葵。
作者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一群学生富有朝气的可爱情态。
3.文中“这令我惊奇。
他让我猜是哪句话,我猜不出”一句,在全文中起到了何种表达效果?既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能看出这句话在陈小卫心中的分量。
4.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两代之间•父爱凝望
父亲的理想
丁立梅
母亲夜里做了一个梦,一个很不好的梦,是事关我的。
半夜里被吓醒,坐床上再也睡不着。
第二天天一亮,就找了父亲来看我。
父亲辗转坐车过来,我已上班去了,家里自然没人。
父亲就围着我的房子前后左右地转,又伸手摸我锁好的大门,没发现异样,心里竟很是宽慰。
我回家时,已是午饭时分。
远远就望见父亲坐在院门前的台阶上,顶一头灰白的发,朝着我回来的方向——傻望。
脚跟边,立一鼓鼓的蛇皮袋。
不用打开,我就知道那里面装的是什么,那是母亲在地里面种的东西,青菜啊大蒜啊萝卜啊。
一年四季里,这些东西,总是源源不断地运到我的家里来,是父母源源不断的爱。
父亲见到我,把我上下打量了两遍后,长长地舒口气说,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又絮叨着告诉我,母亲夜里做怎样的梦了,又是怎样被吓醒。
你妈一夜未睡,就担心你出事,父亲说。
我扭头看父亲,发现他眼里红丝缠绕,想来父亲一定也一夜未眠。
我埋怨父亲,你们在家净瞎想。
父亲搓着手“呵呵”笑,重复说的只是一句话:没事就好。
他解开蛇皮袋口的扎绳,双手提起倾倒,各种蔬菜立即欢快地跳出来。
青菜绿得饱满,萝卜大而白胖。
我抓了一个萝卜,在水龙头下洗了洗,张嘴就咬。
父亲说,我和你妈就知道你喜欢吃。
父亲看我的眼神满足而幸福。
饭后,我赶写一篇稿子,父亲坐在边上翻我桌上的报看。
戴了老花镜,一张一张,翻得极慢,一个字一个字地,像寻宝似的。
我就笑他,爸,你找什么呢?父亲并不抬头,笑着低声嘟囔,找你写的。
眼中一热,忙捧了我发的样报给父亲看,一大沓又一大沓。
父亲惊喜万分地问,这都是你写的?我说是。
父亲的眼睛就乐得眯成一条缝,连连说,好,好,我家出人才了。
然后盯着印在报刊上的我的名字,目不转睛地看。
看得眼神迷迷离离了,抬首望我,笑道,还记得你拖着鼻涕的样子呢。
旧时光一下子回转来,那个时候,我还是绕着父亲膝盖撒欢的小丫头,而父亲,风华正茂,吹拉弹唱,无所不会,是村子里公认的“秀才”。
那样的父亲,是怀了很大的抱负的,他想过学表演,想过做教师,想过从医,但因了诸多原因,包括家的拖累,所有的抱负,终是落空。
随口问一句,爸,你现在还有理想吗?
父亲说,当然有啊。
我充满好奇地问是什么?我以为父亲会说要砌新房子什么的,老屋已很破旧了,父亲一直想盖一幢新房子。
但父亲只是笑笑说,我的理想就是,能和你妈平平安安度过晚年,自己能养活自己,不要儿女们操一点点心。
父亲说这些话时语气平淡,一双操劳一生的手,安静地搁在刊有我文章的一叠报上,青筋突兀,如老根盘结。
(摘自2009-09-04《辽河晚报》)
梦里缱绻
理想之于年轻人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然而相对于年迈、衰老、顶了一头灰白发的父亲来说似乎太过于遥远,所以文章题目十分耐人寻味。
真正读到父亲所谓的理想——“能和你妈
平平安安度过晚年,自己能养活自己,不要儿女们操一点点心”,才顿觉父亲爱子女胜过于爱自己,心里的暖逐渐氤氲了全身,不得不感叹这才是人世间最纯真最亲切的爱。
老舍先生说:世界上最好的文字,就是最亲切的文字。
亲切的人,亲切的事,亲切的语言,就像父亲的手,青筋突露,清晰可见。
且读且思
1.联系全文,体会下面句子是否只为写蔬菜?试说说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各种蔬菜立即欢快地跳出来。
不只为写蔬菜,作者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还形象地写出了父亲见到女儿时的欢快心情。
2.文章的第九段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不能,因为它和后文父亲说出的理想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父母对“我”的深深挚爱之情。
3.结合具体语境,请你揣摩“能和你妈平平安安度过晚年,自己能养活自己,不要儿女们操一点点心”一句话的深刻含义。
年迈体衰的父亲最大的愿望是自食其力,平安度过晚年,不让儿女为自己操心,总为儿女着想。
(意思对即可)
4.回味现实生活,写一个你父亲关爱你的生活细节。
(100字以内)
亲情有约•其乐融融
品味时尚
丁立梅
是在突然间起了念头,要来个农家游的。
那日,闲来翻报,看到休闲时尚一栏,大幅的照片上,村庄田畴铺陈,阳光融融,人们笑脸灿烂。
旁有文字介绍,说上海市民现在最时尚的生活,是去乡下吃农家饭,品农家菜,看农家景。
失笑不已,这样的时尚,我在一二十年前可是天天品味着的。
得了启示,休息日里,电话召集同样在外工作的弟弟,我说我们这次一起来个农家游可好?
两家人马,浩荡成一支团队,直往乡下——我们的老家扑去。
慌张了我们的父母,他们站在屋前,手足无措地望着我们笑,问,乖乖啊,今天又不过年又不过节的,咋都回来了呢?
一笑,回他们,想你们了呗。
话说完,脸暗自红,若不是受这时尚的农家游的启发,生活在城里的我们,平常日子里,哪里会想到父母。
父母冷清的小屋,因我们的到来而热闹。
家里养的小黄狗也来凑热闹,老熟人似的,绕了我们的脚跟嗅。
一只小羊跑来,站在门口,朝着我们好奇地张望。
琥珀色的眼睛里,有着孩童般的温柔和天真。
母亲介绍它像介绍她另外的孩子,母亲说,这是家里刚生的小羊,这小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