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风险及其定性、定量分析(一)
我国地方政府财政风险及其防范
地方财政风险及防范一、地方财政风险的含义所谓地方财政风险是指在种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地方财政资金遭受损失或财政支出出现困难而危及地方政权正常运转及其职能行使的可能性。
地方财政风险是指地方财政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特别是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财政的正常支出发生困难而导致政府机器难以正常运转、地方经济停滞不前甚至下降、社会稳定受到破坏的可能性。
二、特点(一)地方财政风险的综合性。
地方财政风险是由社会各种风险转化、综合而成, 呈现出综合性特点。
当社会风险累积到一定程度, 便迅速转化为财政风险。
如自然灾害将导致财政减收增支, 金融风险最终转化为财政风险等。
同时,地方财政主要承担本地区政府机关所需要的经费及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开支,一旦地方财政出现风险,将直接影响到国家机器的运转,导致其功能严重失调。
因而,地方财政风险不应只看成是地方财政部门的风险, 同时也是地方政府甚至整个国家的风险,对社会各方面具有重大的影响。
(二)地方财政风险地域层次性。
从横向看,我国地方财政风险程度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
受历史和现实等多种原因的影响,中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环境制约因素多,经济发展长期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
财政收不抵支,赤字突出是中西部地区财政运行的显著特点。
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出相对于财政收入增长过快,从而导致中西部地区所存在的财政风险明显高于东部沿海地区。
从纵向看,我国地方财政风险不同程度地存在于省、地( 市) 、县、乡四级政府之中,其中县乡两级财政风险程度较高。
甚至有些地区出现了财政危机。
(三)地方财政风险的隐蔽性和危害性。
地方财政既存在显性风险又存在隐性风险,但更多地表现为财政隐性风险,甚至一些财政显性风险也会通过人为的手段被处理成隐性风险而成为潜在的隐患。
由于通常情况下大部分财政风险处于隐蔽状态, 这就造成各部门对防范化解财政风险的意识不强, 从而加剧了财政风险的累积和膨胀。
风险评估原则
风险评估原则风险评估是指针对某一特定活动、项目或决策,通过系统的方法,明确可能出现的风险及其潜在影响,并对风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以便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和管理策略的过程。
在进行风险评估时,我们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 全面性原则:风险评估应对所有可能的风险进行全面考虑,包括内在风险和外部风险,从而尽可能地涵盖所有可能导致损失或不确定性的因素。
2. 科学性原则:风险评估应基于科学的方法和工具进行,以确保评估结果能够真实反映风险情况。
在评估过程中,应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尽量避免主观臆断和误导。
3. 独立性原则:风险评估应由具备独立性的评估人员或团队进行,以避免利益冲突和主观偏见的影响。
评估人员应保持客观中立,不受任何利益团体或个人的影响。
4. 可比性原则:风险评估应具有可比性,即评估结果要能与其他项目、决策或活动进行比较。
评估人员应使用统一的评估指标和方法,以便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分析,并进行风险优先级排序。
5. 实用性原则:风险评估的结果应具有实际操作性和可执行性。
评估人员不仅要分析和识别风险,还要提出可行的应对措施和管理策略,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
6. 及时性原则:风险评估应及时进行,以便在还未出现风险事件时就能预知和预防可能的风险。
评估人员应密切关注风险动态变化,及时更新评估结果,为决策者提供及时的风险信息。
7. 灵活性原则:风险评估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项目、活动和决策的特点。
评估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对评估指标、方法和过程进行灵活调整,提高评估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
综上所述,风险评估原则是在风险评估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这些原则能够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实用性,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促进风险管理和控制的有效实施。
2019咨询师继续教育PPP政策解析及制度建设答案
1.国际上采用PPP模式的目的,是要发挥()在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融资中的作用。
A.联合融资B.私人资本C.外商投资D.股权投资2.财政部《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合同管理工作的通知》(财金〔2014〕113号)认为,PPP合同从行为性质上应属于()法律关系。
A.行政B.民事C.公共D.私人3.PPP项目社会资本谈判确认完成后,项目实施机构应与中选社会资本签署确认()。
A.谈判备忘录B.谅解备忘录C.招标文件确认函D.投标文件确认函4.《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42号)要求应依据公共服务()结果向社会资本支付相应对价,保证社会资本获得合理收益。
A.支付意愿B.财务收支平衡C.绩效评价D.合规性评价5.针对PPP项目融资难问题,可通过市场化的办法,建立PPP项目保险机制,以增进PPP项目的()能力。
A.信用融资B.资产抵押C.公司融资D.政府融资6.地方政府举借的债务,只能用于公益性资本支出和适度归还存量债务,不得用于()。
A.经常性支出B.资本性支出C.债务性支出D.股权性支出7.PPP项目的工程建设成本.质量.进度等风险主要由项目公司或()承担。
A.政府部门B.实施机构C.社会资本方D.工程建设单位8.财政部物有所值评价指引,提出物有所值评价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并要求()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开展。
A.定性分析B.定量分析C.主观分析D.客观分析9.对于PPP合同约定期满移交的项目,有关单位应在PPP合作期结束前一段时间(过渡期)共同组织成立(),启动移交准备工作。
A.移交工作组B.监督工作组C.谈判工作组D.测试工作组10.具有明确的收费基础,经营收费能够完全覆盖投资成本的()项目,可通过政府授予特许经营权,采用BOT、BOOT等模式推进。
A.经营性B.准经营性C.非经营性D.准公益性11.财政部门要求每一年度全部PPP项目需要从预算中安排的支出责任,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应当不超过()。
财政风险评估与防范对策
财政风险评估与防范对策作为一个国家的核心管理机构之一,财政部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财政部门主要负责制定国家财政政策、管理国家财政收支、调控经济发展等重大任务。
然而,财政部门的运行中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在保障国家经济平稳运行的同时,也需要对财政风险进行评估和防范。
一、财政风险评估财政风险评估是对财政收支状况、政策发展方向、影响财政的内外部经济因素等进行综合分析的过程。
通过分析得出财政部门面临的风险类型、强度和可能造成的影响,从而为后续的防范和处理提供依据。
(一)风险类型财政风险常见的类型主要包括政策风险、经济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政策风险:指政府在制定法规、政策时出现的失误或意外改变,导致对财政部门的影响。
如税收政策的调整、政府开支计划的变更等。
经济风险:指受宏观经济政策和体制改革影响而导致的风险。
如通货膨胀、经济危机等。
信用风险:指由于信用评级失误、借贷方违约等因素导致债券违约或信用风险的出现。
流动性风险:指因资金投放周期不一致导致的资金周转不畅或者出现流动性危机的情况。
(二)风险评估方法对于财政风险评估的方法可以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
定性分析是对政策、经济、政治、环境等因素进行分析,得出财政风险类型和强度的过程。
定性分析可以以经验为基础,融合评论家、学者、分析者、政策制定者的判断和现实情况来得出评估结果。
这种方法适合于没有足够的数据、经验、或大量的不确定因素存在的情形下。
而定量分析是基于统计学原理和数据模型,量化风险因子和概率,从而对财政风险进行评估。
通过不断改进数据输入,可以提高定量分析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这种方法适合有足够数据可参考的情况下。
二、财政风险防范对策财政风险防范对策是对财政风险评估结果进行分析、特定领域风险的预警、分析和识别,并结合经验和先进的处理方法,制定出具体的理性防范措施。
(一)宏观政策引导国家宏观政策的方向和调控将是评估未来财政风险的重要参考。
政府应当给出清晰的大政方针,引导市场行为,对经济发展走向进行引导,从而降低政策风险。
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等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通知
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等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审计署,财政部•【公布日期】2008.05.22•【文号】财会[2008]7号•【施行日期】2009.07.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企业,审计正文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通知(财会[2008]7号)中直管理局,铁道部、国管局,总后勤部、武警总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审计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审计局,中国证监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监管局,中国证监会上海、深圳专员办,各保监局、保险公司,各银监局、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各省级农村信用联社,银监会直接管理的信托公司、财务公司、租赁公司,有关中央管理企业: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现予印发,自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非上市的大中型企业执行。
执行本规范的上市公司,应当对本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并可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
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反馈我们。
附件: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二00八年五月二十二日附件: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大中型企业。
积极财政政策与财政风险问题分析
年 底 , 累 计 发 行 国 债 近 160亿 元 , 债 余 额 6 9 已 20 国 4 5亿 元 。 19 9 8年 下 半 年 开 始 实 施 积 极 财 政 政 策 , 年 内 又 增 发 国 债 30 三 60亿 元 , 国 家 财 政 的 债 务 负 担 更 加 沉 重 。 联 系 我 国 一 直 十 分 脆 弱 的 使 财 政 基础 , 政 风 险 已经成 为 一个令 人 十分 忧虑 的 问 题 ; 定量 分 析 看 , 际 通 行 的衡 量 国债 规 财 从 国 模 适 度的指 标 : 务依 存度 、 债偿 债 率 和 国债 负担 率综 合 表明 , 政 的债 务 风险 已经显 现 : 债 国 财 1债 务 依 存 度 。 19 、 9 9年 国 家 债 务 依 存 度 为 3 .6 , 过 了 国 际 公 认 的 1— 2 % 的 警 戒 线 , 05 % 超 5 0 加 上 我 国 的 国 债 实 际 上 都 是 中 央 政 府 的 债 务 ,9 9年 中 央 财 政 的 依 存 度 达 到 了 6 .9 , 是 大 19 03 % 更 大 超 过 国 际 警 戒 线 。 过 高 的 债 务 依 存 度 表 明 , 国 财 政 支 出 过 分 依 赖 债 务 收 入 , 政 处 于 十 分 我 财 脆 弱 的 状 态 , 财 政 未来 的 发 展 构 成 了 潜 在 的 威 胁 。 对 2 债 务 负 担 率 。 国 际 公 认 警 戒 线 是 1— 2 % , 国 在 19 、 5 0 我 9 8年 以 前 债 务 负 担 率 仅 为 5 , 自 % 但 19 9 8年 下 半 年 实 施 积 极 财 政 政 策 以 后 , 一 指 标 迅 速 上 升 至 1 % , 然 仍 在 警 戒 线 以 下 , 上 升 这 3 虽 但 势 头 迅猛 , 容乐 观 。 不 3 国债 偿 债 率 。 发 达 国 家 这 一 指 标 一 般 在 1 % 以 下 , 我 国 19 、 5 而 9 8年 国 债 偿 债 率 已 达 到 2 .% , 大 高 于 发 达 国 家 的 水 平 。 38 大 从 以上 三 项 指 标 情 况 看 , 国 国债 规 模 处 于 财政 债 务 负担 沉重 而 经 济 应债 能 力 有 余 的状 我 况 。如 果仅 从 债务 负担 率来 看 , 国 国债 规 模 不大 , 有 很 大 的 发 债 空 间 。但 对 比西 方 国家 国 我 还 债 负 担 率 经 历 几 十 年 的 积 累 过 程 , 国 的 国 债 负 担 率 在 一 个 很 短 的 时 期 内 就 提 高 到 了 较 高 的 水 我 平 , 其 中 隐 藏 的 风 险 是 不 言 而 喻 的 。 高 水 平 的 债 务 依 存 度 和 国 债 偿 债 率 明 确 显 示 国 家 财 政 尤 这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试题及答案
B.挤占挪用专 A.拖欠工资 项资金,用专 A.预算分为 B.经常性预算 经常性预算和 收入是国家以 A.全面性 A.延续项目 中项目计划和 A.符合国家 有关方针政策 A.综合预算 的原则 A.制定定额 标准要以公平 A.真实可靠 的原则 B.风险自抗 B.新增项目预 算数额较大的 B.符合财政资 金支持的方向 B.科学论证、 合理排序的原 B.制定定额标 准要量力而 B.综合预算的 原则 B.风险降低 B.人力资源、 诚信正直、信 B.合并和组织 风险 B.定量分析法 B..对风险识 别方法进行规 B.风险识别必 须与目标联系 B.控制程度 B.评估风险概 率和可能带来 B.道德风险 B.经济风险 B.培训 B.要发挥榜样 的示范作用 B.数据的所有 权划分是否合 B.按照管理人 员所担负的责 B.内部机构主 管人员的配备 B.管理层对内 部控制的态度 B.合理保证单 位资产安全 B.受托责任的 多层次性 B.行政事业单 位内部控制现 B.二个或以上 的人或部门有 B.内部控制制 度阶段
B.内部控制设 计的完整性 B.内部控制评 价是行政事业 B.管理控制职 能 B.内部控制是 由人建立、行 B.工程部接到 报告后组织财 B.明确招标程 序 B.工程概预算 批准流程 B.必须具有相 关的专业知识 B.提高工程项 目质量 B.工程预付款 的支付 B.设备工具 B.工程项目“ 三超”现象普遍 B.主管部门根 据事业单位资 B.固定资产采 购、验收与款 B.固定资产取 得依据应当充 B.确保固定资 产会计信息的 B.全面控制, 抓住重点。建 B.固定资产内 部控制制度不 B.现金限额管 理 B.现金、银行 存款的管理应 B.货币资金的 完整性 B.对外的资产 处理、资金调 B.财务部主要 负责评价供应 B.采购合同的 订立与审核 B.请购依据应 当充分适当, B.事先内定 B.政府采购目 标的多重性 B.权责相当 B.坚持经济活 动规律原则, B.预算执行中 的授权审批 B.单位领导集 体大会等类似 B.预算编制 (含预算调整)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1)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原则和依据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内容三、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标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主讲老师:王淑杰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原则和依据(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原则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对财政支出产出和效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财政支出绩效预算的基础,是政府财政支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是对支出的成果进行考评,而且还对其管理效率、资金使用效益以及资源配置进行考评,并将部门预算与绩效挂钩,进而提高部门预算的编制水平和执行效益。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科学规范原则。
绩效评价应当注重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严格执行规定的程序,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2.公正公开原则。
绩效评价应当客观、公正,标准统一、资料可靠,依法公开并接受监督。
3.分级分类原则。
绩效评价由各级财政部门、部门(单位)根据评价对象的特点分类组织实施。
4.绩效相关原则。
绩效评价应当针对具体支出及其产出绩效进行,评价结果应清晰反映支出和产出绩效之间的紧密对应关系。
(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依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依据:1.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2.各级政府制订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和方针政策;3.财政部门制定的绩效评价管理制度及工作规范;4.部门(单位)职能职责、中长期发展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5.相关行业政策、行业标准及专业技术规范;6.部门(单位)预算申报的相关材料、依法批复的部门(单位)预算;地方申请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相关资料;7.部门(单位)年度决算报告;8.审计部门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年度审计报告;9.其他相关资料。
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内容基于我国的现实条件以及改革发展目标的需要,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主要应从五方面进行:(一)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财务管理状况通过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的微观审计和深入分析,揭露影响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国有资产损失、浪费、流失等重大问题,对规范政府行为、减少财政资金损失、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与控制措施
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与控制措施摘要: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经营始终,且随着经济环境日益国际化,企业的理财环境日趋复杂化、多变化,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与日俱增。
财务风险的存在无疑会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正确认识财务风险,了解财务风险形成的各种原因,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对财务风险作出恰当的处理;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防止因决策失误而产生的财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财务风险,风险成因,解决建议中图分类号: d412.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企业财务风险的含义狭义上来讲,企业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全部资本中由于债务资本比率的变化而带来的不确定性。
广义上来讲,它是指在企业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内外部环境及各种难以预计或无法控制的因素影响,在一定时期内企业的实际财务收益与预期财务收益发生偏离,从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广义的涵义是从企业理财活动的全过程和财务的整体观念透视财务本质来界定财务风险的。
本文对企业财务风险的界定采取广义方式。
财务风险的特征主要有客观性、全面性、不确定性、收益性或损失性、激励性二.财务风险的分类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是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
(1)筹资风险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实行负债经营而借入资金,给企业带来的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性和收益的不确定性。
(2)投资风险投资风险来源于企业的投资活动,是指投资项目不能达到预期效益,从而影响企业获利水平和偿债能力的风险。
投资风险主要有以下三种:投资项目不能按期投产,不能获利;或虽已投产,但出现亏损,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
投资项目并无亏损,但获利水平很低,利润率低于银行存款利率。
(3)资金回收风险主要是应收账款的回收在时间上和金额上不确定所导致的风险。
具体来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时间上的不确定性,表现为拖欠风险,即客户超过规定的信用期限付款的风险。
应收账款的拖欠风险造成企业结算资金不能及时回收和再生产资金相对不足。
谈政府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谈政府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摘要:随着近年来国际社会对绩效评价的普遍重视,我国财政部门在公共财政支出领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实践探索,但是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体系尚未有效建立,财政支出未得到有效评价,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待提高。
推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对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关键词:政府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随着近年来国际社会对绩效评价的普遍重视,我国财政部门在公共财政支出领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实践探索,但是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体系尚未有效建立,财政支出未得到有效评价,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待提高。
推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对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1.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现实意义财政支出绩效,是指财政支出活动所取得的实际效果。
它反映了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资源配置活动与所取得的社会实际效果之间的比较关系,重点研究政府配置资源的合理性和资源使用的有效性。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指按照财政支出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的总体要求,运用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价方法,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对财政支出的行为过程、支出成本及其产生的最终效果进行科学、客观、公正地衡量比较和综合评估,使财政资金得到事前、事中和事后多方面的控制。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贯穿于财政支出安排和实施的全过程,是对财政支出效益、管理水平、投入风险等方面的综合评价;是发挥财政调控功能、提高财政资金安排科学性、促进财政支持社会经济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
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对于规范财政支出,依法理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有利于增加公共支出透明度,提高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二是有利于重点项目建设,对项目的运行及效率情况提供及时、有价值的信息,促进项目管理,增强项目管理者对项目的责任感;三是有利于正确引导和规范财政资金监督与管理,形成有效的财政执法和监督约束,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四是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通过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获取有效的信息,使政府决策者有效地规避投资风险及短期行为,节约财政资金,缓解供求矛盾,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
专题一公共财政概论PPT课件
▪ 授课目的 ➢ 丰富知识,开阔思路 ➢ 传递信息,启迪思想
• 六大专题:
• 1.公共财政概论
• 2.财政宏观调控专题
• 3.宏观税负与税制改革专题
• 4.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及其管 理专题
➢ 应追求收支平衡的健全财政,不赞成发行公债。它税收 是抵抗力小而无节制的,而且利息通过税收分配给公债 持有者,有悖于低耗政府原则和中立原则。
➢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1776)创立 了财政学,第五篇“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 。
▪ 现代市场经济
➢ 自由资本主义背后隐藏着的危机在20世纪初暴露无遗,第二次工 业革命、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929-1933)、失业、贫困、 两极分化等。
▪ 直接原因
▪ 原有的计划财政模式滞后于市场经济的改 革步伐,引发了:
1. 财政困难日益严重 2. 财政职能缺越位现象严重
财政困难
全国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50
1960年
40
39.3%
30
20
1995年
10.7%
10
0
1952
1957
1962
1967
1972
1977
1982
1987
1992
1997
1. 家计财政 2. 公共财政 3. 计划财政
▪ 财政模式
▪ 1、家计财政
➢ 封建君主专制国家专制王权在财政类型上的体现。 ➢ “朕即国家”。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国家的代表是君主,国家的收入就是统治者的私人收益。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构建
MONEY CHINA /2020年11月下财经界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构建龙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廖丽娟摘要:财务风险是企业需要面对的重要企业经营管理风险之一。
通过关口前置,实现风险预警,开展风险督办,从而保障财务管理落实到位,企业经理管理顺利开展,意义重大。
本文分析了新形势下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风险因素,并结合当前社会信息化高度发展的特点,提出了从线上与线下两个渠道,构建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财务风险预警体系企业时时刻刻处于社会竞争之中,必然会面临异常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各种各样的风险。
而财务风险则是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中极为关键的一种。
要确保企业的行稳致远,就必须做好财务管理。
当前,新时代对财务管理转型提出新要求,财务人员不仅仅需要管好“钱袋子”,更要从手中的财务数据出发,为企业决策“出点子”。
而要科学客观的为企业提供财务智慧支撑,一大前提就是将财务监管关口前置,把牢风险防范关,加强财务风险的预警、监管和处理,让财务从事后决算向事前风险防控转变。
而要加强财务风险预警,则有必要建立一个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财务预警体系对其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分析与控制,才能够确保企业顺利开展经验生产工作。
一、财务风险因素分析(一)政策把握有“难点”财务工作专业性、规范型、政策性强。
一旦对政策或者规范把握不准,则会造成违规问题。
以企业常见的税务管理为例,企业涉及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印花税、契税、企业所得税等10余种税种。
税收政策层次多、时效短、变化快,很容易造成财务风险。
每年财政部和国家财务总局颁发的税收法规有1000多条,到各省后法规数量就更多了。
2019年以后,“个税改革”全面实施,随着个税征管从法人管理走向自然人管理,对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之间的沟通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政策之间的信息传递越加频繁,容易造成的传递失误也越多。
(二)资金流动有“痛点”企业内部运营中所需要的资金会积压相应的风险。
所以,企业要从风险控制最优化层面开展选择,就需要对产生的资金风险进行科学的评估和控制。
(完整版)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
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一、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企业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整个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所导致企业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
企业的财务风险贯通于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可将其划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四个方面。
主要特征表现在:一是客观性。
即风险处处存在,时时存在。
也就是说,财务风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无法回避它,也无法消除它,只能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应对风险,进而避免风险。
二是全面性。
即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在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资金积累、分配等财务活动中均会产生财务风险。
三是不确定性。
即财务风险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
四是收益与损失共存性。
即风险与收益成正比,风险越大收益越高,反之收益就越低。
二、企业财务风险分析1、资产负债状况分析财务风险从资产负债分析,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流动资产的购置大部份由流动负债筹集,小部份由长期负债筹集;固定资产由长期自有资金和大部份长期负债筹集,也就是流动负债全部用来筹集流动资产,自有资本全部用来筹措固定资产,这是正常的资本结构型,财务风险很小;二是资产负债表中累计结余是红字,表明一部份自有资本被亏损侵蚀,从而总资本中自有资本比重下降,说明浮现财务危机,必须引起警惕;三是亏损侵蚀了全部自有资本,而且还占领了负债一部份,这种情况属于资不抵债,属于高度风险,必须采取强制措施。
2、从企业收益状况分析财务风险从企业收益分析,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经营收入扣除经营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销售税金及附加等经营费用后的经营收益。
二是在其一基础上扣除财务费用后为时常收益。
三是在时常收益基础上与营业外收支净额的合计,也就是期间收益。
对这三个层次的收益进行认真分析,就可以发现其中隐藏的财务风险。
这其中分三种情况:一是如果经营收益为盈利,而时常收益为亏损,说明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合理,举债规模大,利息负担重,存在一定风险;二是如果经营收益、时常收益均为盈利,而期间收益为亏损,可能浮现了灾害及出售资产损失等,若严重可能引起财务危机,必须十分警惕;三是如果从经营收益开始就已经亏损,说明企业财务危机已显现。
《财政支出(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操作指引(试行)》
精心整理财政支出(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操作指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评估机构执行财政支出(项目支出)绩效评价业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11]285号)、《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财预[2011]416号)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操作指引。
第二条本操作指引所称财政支出(项目支出)绩效评价(以下简称绩效评价)是指评估机构接受财政部门、预算部门(单位)委托,根据设定财政支出(项目支出)的经济性、预算部门(单位)人组织。
第二章业规范。
应当勤勉尽责,恪守独立、客观、第八条评估机构执行绩效评价业务,不得利用执业便利为自己或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
第九条评估机构执行绩效评价业务,应当获取充分信息,保证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及利用信息的恰当性,确保绩效评价工作的客观性及绩效评价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
第十条评估机构执行绩效评价业务,可以聘请相关专家协助工作,但应当采取必要措施确信专家工作的合理性。
第三章绩效评价的对象和内容第十一条评估机构执行绩效评价业务,应当明确绩效评价的对象和内容。
第十二条绩效评价的对象包括纳入政府预算管理的资金和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资金。
按照预算级次,可分为本级部门预算管理的资金和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资金。
第十三条绩效评价的基本内容通常包括:(一)绩效目标的设定情况;(二)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三)为实现绩效目标制定的制度、采取的措施等;(四)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及效果;(五)绩效评价的其他内容。
段。
(一)绩效评价前期准备阶段123(1(2(3(4(5(64(二)绩效评价实施阶段1.根据项目特点,按照绩效评价方案,通过案卷研究、数据填报、实地调研、座谈会及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相关评价数据。
2.对数据进行甄别、汇总和分析。
3.结合所收集和分析的数据,按绩效评价相关规定及要求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对项目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对各项指标进行具体计算、分析并给出各指标的评价结果及项目的绩效评价结论。
财政审计下我国财政风险管理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财政审计下我国财政风险管理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赵俊丽欧债危机、美国财政悬崖危机、中国地方债危机以及巨额养老金缺口等问题,归根结底就是财政风险问题,如何化解财政风险问题以保障财政安全,这既是对政府执政能力的考验,也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
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就明确提出:“财政审计的主要任务应以维护国家财政安全、促进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增强财政审计宏观性、整体性、建设性和时效性。
”可见,从财政风险角度研究财政审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文献综述(一)关于财政风险管理的研究国内外学者都认为财政风险管理应该引入一套识别风险和评估存在问题的工具。
不过,国内外学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国外学者主要从探讨其对策入手,即研究采用什么方式和办法才能更好地控制和管理财政风险,代表人物如Brixi.H.P等;国内学者注重理论研究,代表人物如刘尚希等。
(二)关于财政审计的研究国外几乎不见关于财政审计方面的系统研究,他们主要在政府资金如何使用以及使用效率方面开展了研究。
国内学者关于财政审计的研究比较丰富,理论方面主要以系统论或公共受托责任理论为基础分析财政审计体系,实务方面研究主要是对我国财政审计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如姜永英等。
国内研究鲜有理论成果将财政风险管理和财政审计二者结合起来共同研究。
仅有的研究成果视角主要是定性分析财政风险管理的形成机理,然后在财政审计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缺乏从定量角度构建财政风险管理以加强财政审计。
鉴于此,本文以“财政审计下我国财政风险管理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为研究对象,阐述财政审计中如何识别和评估财政风险,为审计部门提高财政风险应对和处理能力提供建议和对策。
二、财政审计下我国财政风险识别和评估——风险管理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要科学合理地对财政风险进行识别,首先应该正确对目前我国财政存在的风险进行分类,而财政风险矩阵是学者比较认同的分类方法,如从债务角度考虑财政风险,可将财政风险分成两个维度,即显性债务和隐性债务维度、直接债务和或有债务维度。
政 府性债务风险评估方案
政府性债务风险评估方案一、引言政府性债务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可能带来一定的风险。
为了保障财政的可持续性和经济的稳定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政府性债务风险评估方案至关重要。
二、评估目标与原则(一)评估目标准确评估政府性债务的规模、结构和风险状况,及时发现潜在风险点,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
(二)评估原则1、全面性原则:涵盖政府各类债务,包括显性债务和隐性债务。
2、客观性原则:基于真实、准确的数据和信息进行评估。
3、前瞻性原则:考虑经济发展趋势、政策变化等因素对债务风险的影响。
三、评估指标体系(一)债务规模指标1、债务余额:包括政府直接债务和或有债务的余额。
2、债务增长率:反映债务规模的增长速度。
(二)债务结构指标1、债务期限结构:短期债务、中期债务和长期债务的比例。
2、债务类型结构:如国债、地方政府债券、城投债等的构成。
(三)偿债能力指标1、偿债率:当年还本付息额与财政收入的比率。
2、债务依存度:债务收入与财政支出的比率。
(四)经济发展指标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反映经济增长情况。
2、财政收入增长率:评估财政收入的增长态势。
(五)财政状况指标1、财政赤字率:财政赤字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率。
2、预算平衡状况:分析预算收支的平衡程度。
四、数据收集与处理(一)数据来源1、财政部门的统计报表和决算数据。
2、相关金融机构的债务数据。
3、统计部门的经济数据。
(二)数据处理1、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核实和筛选,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对缺失数据进行合理的估算和补充。
五、风险评估方法(一)定量分析1、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计算各项评估指标的数值,并与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
2、建立债务风险评估模型,如多元回归模型、风险矩阵等,综合评估债务风险水平。
(二)定性分析1、对政府的债务管理政策、制度和措施进行评估。
2、分析宏观经济环境、政策变化等对债务风险的影响。
(三)综合评估结合定量和定性分析的结果,对政府性债务风险进行综合评估,确定风险等级。
金融风险分析及其财政应对措施
金融风险分析及其财政应对措施【摘要】金融风险分析是金融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本文主要从金融风险的定义、分类、分析方法、财政应对措施和案例分析等方面展开讨论。
通过深入研究金融风险,能够帮助财政部门更好地应对风险事件,保障经济稳定发展。
文章还强调了金融风险分析及其财政应对措施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国际经济的变化,金融风险管理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需要不断更新应对措施,以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健性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金融风险、财政应对、分析方法、案例分析、重要性、发展趋势、展望未来1. 引言1.1 金融风险分析及其财政应对措施金融风险分析是指对金融市场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系统、科学的研究和分析,以帮助金融机构及投资者更好地应对风险。
财政应对措施是指针对金融风险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防范和化解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和保护投资者利益等。
金融风险分析及其财政应对措施是金融领域中非常重要的议题,对于保障金融市场的安全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金融市场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深入剖析和准确评估,可以帮助金融机构及投资者及时发现并应对潜在风险,从而降低损失、提高收益。
财政应对措施是在金融风险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通过科学的财政政策、风险管理措施以及监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秩序稳定。
同时也为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提供了一种规范化的风险管理方式,提高了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有效性。
金融风险分析及其财政应对措施不仅对于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更加重视金融风险分析及财政应对措施的研究和实践,以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风险,促进金融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
2. 正文2.1 金融风险的定义金融风险是指金融机构在开展金融活动时面临的潜在损失可能性。
这种损失可能来自市场、信用、操作、流动性等方面。
财政部机关服务中心经营单位经营目标管理和绩效考评暂行办法-
财政部机关服务中心经营单位经营目标管理和绩效考评暂行办法正文:---------------------------------------------------------------------------------------------------------------------------------------------------- 财政部机关服务中心经营单位经营目标管理和绩效考评暂行办法(二〇〇八年七月四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财政部机关服务中心的经营工作,建立机关服务中心规范化、制度化的经营管理制度,结合机关服务中心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财政部机关服务中心各经营单位(包括机关服务中心或德宝实业总公司全资企业、控股企业、参股企业,财政部机关授权管理的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企业,下同)。
第三条机关服务中心经营目标管理和绩效考评的对象是:已签订“年度经营目标管理责任书”的机关服务中心经营单位负责人和责任人。
机关服务中心经营单位负责人是指承担机关服务中心(德宝实业总公司)授权管理资产的负责人和财政部机关授权管理的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企业的负责人。
机关服务中心经营单位责任人是指承担机关服务中心(德宝实业总公司)授权管理出资方资产的代表。
第四条机关服务中心经营单位的经营目标管理和绩效考评范围包括定性目标和定量目标:(一)定性目标是指经营单位的管理制度、投资风险、历史遗留问题。
(二)定量目标是指经营单位的净资产收益率、投资回报率(或机关服务中心确定的投资回报额)、成本费用利润率。
第五条机关服务中心经营管理工作实行目标管理、绩效考评、选贤任能的经营理念和机制,把以经营目标作为评价经营工作的标准,建立良好的经营管理制度和正确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拓宽经营渠道,挖掘经营潜力,提高经营效益,确保优良的经营绩效,确保经营目标任务圆满完成,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第六条机关服务中心各经营单位负责人或责任人应当按照机关服务中心的经营工作部署,对本单位经营管理工作实行强有力的领导;对经营目标实行动态管理,追踪问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风险及其定性、定量分析(一)长期以来人们对经济生活中的风险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其目的是为了在自己的活动过程中尽量减少风险,增加确定性,以便节约活动成本并提高其价值。
不过,应该看到,经济科学目前所取得的成就,远不足以使人们认识全部风险,它只能对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所采取的各种方法、所使用的各种手段进行有限的科学评价。
一、经济生活中的财政风险目前,理论界对财政风险有不同定义:一种提法是,一般而言,所谓财政风险(1)是指政府不适当的财政活动或财政行为(作为事件)给政府本身,给政府进一步的财政活动以及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各种潜在危害的可能性。
另一种提法是,“财政风险是专指财政领域中因各种不确定因素的综合影响而导致财政资金遭受损失和财政运行遭到破坏的可能性。
”(2)比较两种说法,不难看出,前一种提法是假定特定行为主体(政府、公众等)的特定行动(财政活动)引发了财政风险,那么减少或规避风险的途径主要在于改变行为主体的活动范围、方式、方法。
后一种提法是假定行为主体的活动是合理的,但该活动的最终结果要受各种客观存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影响,而不受行为主体控制。
那么,减少或规避风险的主要途径就是改善环境因素以减轻其对人们行为的不利影响。
据此,人们通常可以把财政风险划分为两个大类:内生性财政风险和外生性财政风险。
我认为,内生性财政风险具有理论意义上的风险属性,而外生性财政风险实际上属于财政活动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更重要的是,财政过程中人们最有可能有效防范、化解的财政风险也就是内生性风险。
只要找到诱发内生性财政风险的比较具体的原因,然后采取有针对性的制度手段、技术手段,特定财政活动受内生性风险影响的程度完全可以降低到最低限度。
外生性风险是指源于财政系统外部各种不利因素引发的风险,如经济运行因素、政治因素、自然因素、技术因素等导致的财政资源浪费或效率下降的风险。
内生性风险则是指源于财政系统内部各种不利因素引发的风险,该风险导致财政资源浪费或效率下降。
这些因素主要包括:(1)政府职能界定不清导致政府与市场关系不协调。
(2)财政立法滞后且有关法规制定不尽合理。
(3)财政管理制度与专项管理制度不健全。
(4)缺乏必要的公共决策过程。
(5)事前、事后财政监督不力。
(6)政府官员道德问题和职业技术问题。
如前所述,相比之下,内生性风险比较容易化解,而外生性风险更难于控制。
在我国,人们通常倾向于按照具体财政活动类型划分财政风险,这些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并且都属于内生性风险:(1)源于收入方面的财政风险。
如中央政府可调控财力不足,主要收入来源不稳定,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中央财政收入占国家总财政收入的比重(国际比较)均偏低,预算外资金膨胀、增长过快的势头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税基被侵蚀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等等。
(2)源于支出方面的财政风险。
如支出体制的惯性及经济运行中产生的新问题使财政支出刚性增长,在民间投资尚未成功的启动情况下,财政投资也仍面临着继续扩张的压力,财政支出结构不甚合理,财政“越位”和“缺位”现象并存,等等。
(3)源于公共投资的财政风险。
我国财政支出中有相当部分用于生产性投资,或资本性投资,这种投资与私人投资在风险影响方面具有大体相同的性质。
(4)源于预算赤字的财政风险。
我国的财政赤字存在着长期化、数额大、增长快的问题,尽管我国赤字率(3)与国际安全警戒线标准相比,仍存在一定的扩大空间,但赤字依存度(4)较高则相应增加了政府财政的脆弱性。
(5)源于国债管理的财政风险。
虽然从债务负担率指标看,我国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债务量偏小,债务发行余地大。
由于在我国明显存在着国债资金使用缺乏经济效益、税收结构不能适应经济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的变化等问题,导致大部分国债几乎都要通过发新债还旧债的方式运作。
这样,在财政困难未能扭转的情况下,国债规模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6)政府财政的公共风险。
由于在我国的经济改革本质上属于政府主导型,这就决定了改革中方方面面的矛盾和问题都会直接、间接地反映到财政上来,都对财政提出了财力上的要求,因而我国财政所承担的风险是全方位的,且呈扩大趋势。
(7)政府财政的制度风险。
目前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各级政府财政行为中还有很多盲目的、不规范的行为,比较突出的制度风险主要表现在:财政体制建设不稳定,各级政府财政预算约束软化,政府财政决策机制不科学,财政法规建设滞后,等等。
(8)政府财政的系统风险。
财政政策系统风险主要是指源于政府原因导致的公众心理预期变化,进而自发地采取“理性”或“非理性”行为给政府财政活动带来的不利影响。
(9)官员道德风险与职业能力风险。
由于政府的权力实际上是通过政府官员行使的,如果政府官员不能正确地使用权力,就会把国民赋予的用以谋求公共福利的权力改变为官员们谋取私利或集团利益的工具。
此外,即使人们相信政府官员的职业道德是可靠的,也没有足够的理由把处理重大社会经济事物的决策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因为政府官员与普通社会成员一样,不可能保证个人所做出的各种决策总是正确的,而权力则有助于产生实际上是按照个人性格、作风制定的“政府决策”,推行这种决策往往在滥用权力的同时还给经济社会造成效率损失。
上述风险提法不一定准确,但内生性财政风险主要涉及这些方面。
对于我国来说,急需规避的风险是前五项,相应的避险工作可以通过发展财政技术手段予以支持;而长期的体制改革则有助于规避后四项风险,这项任务必须依靠科学的制度建设才能完成。
二、财政风险的基本特点与性质第一,任何财政风险,只要发生,国民都要承担程度不等的福利损失。
这意味着国民在消费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劳务并获得正效用的同时,也要消费可能伴随而来的副产品——财政风险——所带来的负效用。
作为一种规则,要求消费的公共产品与劳务越多,可能承担的因财政风险带来的负效用越多。
第二,财政风险具有公共福利再分配效应。
对政府官员来说,财政风险,即使发生也不会给他们带来真正的福利损失,至多不过对他们形成进一步活动的外部约束。
更严重的情况是,在某些条件下,政府不适当的财政活动导致的财政风险,不仅把本应由大多数国民享有的公共福利转移给包括政府官员在内的少数利益集团,而且还把财政风险造成的福利损失转移给大多数国民承担。
第三,财政风险在经济生活中属于客观存在,但并非不可克服。
与私人在其各自的经济活动中常常面临的各种风险一样,政府与国民面临的财政风险本质上也是客观存在,这主要源于经济生活里大量不确定因素的作用。
不过,财政风险属于可能性范畴,这类风险不是必然要发生的;相反,理论上讲,如果事先采取了有效措施,所有风险都可以防范,或者予以规避。
如果政府在财政活动过程中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且长期置风险于不顾,那么财政风险就会真地发生并给政府、国民和社会带来灾难。
内生性财政风险主要源于政府方面,按照公共选择理论的观点,所有财政风险产生的原因至少与三个方面中的一种或多种有关:(1)与发挥各自职能的特定财政工具的基本性质有关。
(2)与政府官员驾御这些财政工具的能力,包括协调财政政策目标的能力以及优化财政政策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关系的能力有关。
(3)可能最重要的是,与国家预算程序、预算体制、预算管理原则等制度因素有关。
该理论认为,现代社会面临的挑战不是来自于市场制度方面,而是来自于政治制度方面。
就内生性财政风险的诱发原因看,人们会很自然地归纳出财政风险的本质,即财政风险本质上是社会、政治、经济诸矛盾在政府财政上的集中反映。
三、财政风险的定性分析最简单的对经济活动风险进行定性分析方法,就是所谓的专家制度。
比较典型的专家制度较早地产生于商业银行对潜在借款人进行信用风险的评估活动。
根据专家所做的风险评估,商业银行主管最后决定贷款对象、贷款规模以及贷款条件等。
就商业银行活动来说,信贷风险与用款单位的管理水平(包括管理者的道德品位)、经济效率和基本避险手段(最低数量的担保品)呈负相关关系。
据此,人们设计了能够体现上述基本关系的商业银行专家制度的评估指标。
这种评估指标可以有多种类型,较常使用的有“5C”,即品性(Character)、资力(Capacity)、资本(Capital)、担保(Collateral)以及条件(Condition)。
这一评估指标虽然简单,但内涵丰富。
它在诸多影响商业银行贷款潜在风险的因素中,挑选关键的代表性变量,再根据这些变量的性质,来大体反映每笔贷款的风险程度。
上述评估指标还体现了专家制度对风险管理的一般原则:控制好关键因素(或敏感因素)是有效控制系统风险的基础,而在所有关键因素(或敏感因素)中,从事有关经济活动的直接当事人的人品与能力又是最重要的因素。
鉴于用于信贷风险评估的专家制度所具有的科学性、实用性,以及简单易行等特点,在财政风险分析、评估活动中引进这一方法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但是考虑到这种量度风险方法用于财政风险评估时可能产生的局限性,建立和运用专家制度还须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进行财政风险分析、量度时,专家制度强调历史经验的意义是必要的,但过分强调以往经验则会误导风险评估者把一般性经验当作一般性经济关系、经济联系看待,使以后连续的财政活动可能产生的风险或被高估或被低估,而与实际风险程度发生更大的误差。
第二,虽然政府官员在其财政活动中,特别是在制定重大财政政策时注重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但是,作为一种政治哲学,在治国方面,“超越常识、打破常规”的决策有时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尽管有些成功是暂时的)。
由此导致评估者难以在政府财政活动与财政效果之间建立一种比较明确的联系。
同样道理,评估者也难于在政府财政活动与财政风险之间建立比较稳定的关系。
第三,一般情况下,政府主持的财政活动或推行的财政政策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对这些活动、政策的反应。
鉴于特定财政活动、政政策不可能给不同社会阶层的国民带来相等的福利效应,各阶层国民对此可能做出的反应,以及随后对各自经济预期所做的调整,实际上有很大差异。
因此,无论建立怎样的量度财政风险程度的指标体系,这个问题必须予以考虑并加以妥善处理。
否则,财政风险程度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就要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