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身份认同研究及其启示[1]

教师的身份认同研究及其启示[1]
教师的身份认同研究及其启示[1]

2009年第3期(总第260期)

全球教育展望

G LOBAL EDUCATION

Vol.38 

No3,2009 教师的身份认同研究及其启示Ξ

李茂森

【摘要】 本文对国内外教师身份认同的研究意义、概念内涵、分析框架和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阐述了它对关注教师研究的视角转换、重视教师自我的生存状态、检视教师能否有效参与课程变革、深化教师个人实践性知识研究、强调教师行为选择的利益维度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教师 身份认同 启示

【作者简介】 李茂森/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博士生 (上海200062)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受到经济全球化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等后现代思潮因素的广泛而又持久的深入影响,使得诸如性别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族群认同等身份认同问题成为一个时髦而又敏感的社会问题,诚如霍尔和鲍曼所称的围绕Identity爆炸性研究。然而在教育领域展开对教师的身份认同研究只是近10多年的事情,本文拟对国内外关于教师身份认同的研究意义、概念内涵、分析框架、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说明,进而指出我国进一步加强教师研究的努力方向。

一、教师身份认同研究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教师改变的真正实现

佛瑞德(Fred)在一篇探讨优秀教师素质结构的论文中提出了一个教师改变的洋葱头模型,如图1所示。[1]他指出,在这个洋葱头结构里,内层和外层之间可以相互影响,外层比较容易改变,而内层的改变相对较为困难,但是根本性的教师改变却依赖于内层的信念、认同和使命层面的改变。因而,教师教育的任务就不能够仅仅停留于教师行为和能力的改变,而是应该转向对教师身份认同的积极关注,实现教师内在的深度改变。

(二)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

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进程来看,生命取向、自我更新取向的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化运动中的重要趋势。周淑卿指出,[2]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必须重建,即强调要将教师首先看作一个“人”,就是要将教师的生命经验、教育教学的认知情感态度纳入专业自我的范畴,强调教师自我的信念和价值观。教师的身份认同就是在不断地追问“我是谁”、“我何以属于这个群体”的根本问题,试图将“作为‘人’的教师”和“作为‘教师’的人”有机统一起来。唯有得到教师内在的身份认同,教师个体的生命发展才能得到强调,教师个体的专业自主发展才能现实。

(三)有助于认识教师在教育改革中的不同表现

在身份认同研究中长期存在着本质主义和建构主义的性质之争,而鲍曼(Bauman,Z.)

在对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分析中形象地对两者的差异进行了阐述。他认为,[3]在确定性的现代生活中,

图1:教师改变的洋葱头模型

Ξ本文获得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优秀博士研究生培养基金资助。

人们是以“朝圣者”的身份不断有目的地行进;而在不确定性的后现代生活中,人们则是像“漫游者”、“观光者”、“流浪者”、“游戏者”那样生活。尹弘飚等人[4]借用了鲍曼的概念,认为在课程变革中教师的身份认同也存在着“领头羊”、“适应者”、“小卒子”和“演员”四种不同类型。这一分析结论与麦卡洛克的观点保持一致。麦卡洛克(McCulloch)曾指出,教师对改革的反应有四种[5]:一是毫无反应,这可能是因为教师认为其工作已经符合改革的要求,也可能是漠视或拒绝新政策;二是虚应故事,只做些点缀式的调整,而不做实质的改变;三是只在既有的假设与认知框架内调整一些行事方法;四是改变原先持有的深层认知和假设。因而,由于教师对待变革态度的差异性,从身份认同的角度检视教师与教育改革(尤其是当前的课程改革)的关系,能够有力地解释教师为什么具有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和态度倾向,以及不同教师为什么在课程改革中出现抗拒或惰性的现象。

二、教师身份认同的概念内涵及其分析框架

(一)教师身份认同的概念内涵

“身份认同”是一个不同学科共同关注却又众说纷纭的概念,当代西方知名哲学家和社会学家费瑟尔斯通(Mike Festherstone)的看法可谓一针见血:“身份认同在当代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中的使用范围极为广泛,也使人迷惑不解。它可以被用于一个人、一个地方、一个国家甚至这个世界”。[6]但大多数学者都倾向于身份认同是对“我是谁”的基本回答。以下主要从Identity的释义、与“教师自我”和“教师角色”概念的关系等方面进行考察。

第一,从“Identity”一词的释义来看。“身份”、

“认同”、

“身份认同”、

“同一性”均译自英文单词“identity”,心理学中常用的是“认同”、“同一性”,社会学和文化学中则常用“身份认同”。从对“identity”一词的释义来看,其基本含义为“在物质、成分、特质和属性上存有的同一的性质或者状态;绝对或本质的同一”,以及“在任何场所任何时刻一个人或事物的同一性;一个人或事物是其自身而不是其他的状态或事实”。[7]从这两层含义

可以看出,“身份认同”概念既强调“个体的差异”,又强调“群体的同一”。也就是说它强调社会自我与个体自我的有机整合。

第二,从“身份认同”与“教师角色”概念的关系来看。有些学者往往将“教师身份认同”视为一个与“教师角色”相对立的概念。例如,迈耶(Mayer)认为,[8]教师角色与教师身份认同截然不同,教师角色要求教师履行作为一位教师所应具备的职责功能,它关注的是教师的“知”和“做”;而教师身份认同则更为个人化,它表明一个教师怎样确定和感知作为教师的自己,它关注的是教师的期望和价值观。

但更多学者认为,教师身份认同是个体自我和社会自我的统一体。在社会学中,身份与角色是一个带有交叉意义的概念而又不完全相同,身份不仅包含了角色区分的内涵,更重要的是它还反映了包括社会地位高低在内的更为丰富的内涵,身份既是结构性的又是建构性的。[9]例如,泰科勒(Tickle)认为,[10]教师身份认同既包括基于教师自身的实践经验和个人背景的专业生活体认(即个体自我),也包括外在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即社会自我),二者是交织在一起的。用利科尔(Ri2 coeur,P.)的说法,前者是指“作为个性(selfhood)的身份认同”,后者是“作为共性(sameness)的身份认同”。[11]

第三,从“身份认同”与“教师自我”概念的关联来看。大多数学者都承认,自我概念在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定义中是最本质的部分,它强烈地影响或决定着教师的教学方式、专业发展方式以及对待教育变革的态度。例如,沃克曼(Volk2 mann)和安德森(Anderson)认为,[12]教师身份认同是一个个体自我形象与教师必须扮演的角色之间复杂的、动态平衡的过程,它与角色、自我、自我意象、个体自我、专业自我等相关概念密切联系;迈克利诺斯(Michalions)则将“教师身份认同”与“教师自我”和“教师个性”等视为一组类似的概念。[13]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教师“身份认同”与“自我”的概念有着密切关系,作为不同的概念经常表达着相同的事情,但还不清楚两者之间是如何联系的[14]。为了更好地认清身份认同,我们必须确定从什么角度来认识“教师自我”。例如,在现代

性视角下,自我与实现预定的个人自主性有密切联系;在后现代性视角下,自我是与人们如何在叙事中组织自己的生命经验有紧密关系。但到底应该如何认识“教师自我”和“身份认同”之间的联系却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思考。

(二)教师身份认同的分析框架

基于上述对概念内涵的认识和理解,教师身份认同强调了“作为‘教师’的人”和“作为‘人’的教师”的整合,它同时具备了个体性和社会性两种属性,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体。在社会学中,对于身份认同研究主要从两个路径进行分析:[15]一是较为稳定的制度结构方面,旨在考察社会对其成员身份的期望、配置和安排;二是较为变动的个体能动方面,旨在考察人们如何进行自我身份的选择、建构与认同。因此,对于教师身份认同的研究,就可以将其置于社会结构与个人互动之间关系的分析框架之中,制度变迁和自我重构就成为分析教师身份认同的两条基本路径。[16]

然而,在社会结构与个人互动的内在框架中,是什么动力促使教师实现身份认同呢?曲正伟认为,[17]“教师”既是一种制度规定的法律身份,也是一种社会现实所确认的社会身份,但在教育实际生活中存在着教师的法律身份与社会身份交叉重叠的现象。在教师身份的“重叠认同”中,国家的法律规定或者地方的实际控制本身是一个表象,其中发生作用的是教师根据自身利益和外部环境的综合考虑中作出认同方式的选择过程。因此,教师的自身利益能否得到认可与保障成为教师身份认同建构过程的内在机制。

三、影响教师身份认同的因素分析

(一)课程政策变化对教师身份认同的挑战

教育改革打破了教师原有的生活方式、教学方式,使得教师身份认同面临着新的挑战。哈格瑞夫斯(Andy Hargereaves)[18]在研究教师工作中的社会和情感因素时指出,教师自我的情感投入很容易受到教育政策变化的伤害。戴依(Christo2 pher Day)[19]指出,在全世界大多数国家教师都遭受着以国家课程、国家考试、评定学校质量的标准等形式的政府干预,这种持续的影响侵蚀了教师的自主,挑战了教师个体的/集体的、专业的/个

人的身份认同。他进一步指出,虽然每个国家在学校改革的内容、方向和速度上不一样,但是在“挑战教师已有的教学实践,产生不稳定感”、“增加教师工作负荷”、

“没有关注到教师的身份认同,诸如动机、效能感、工作满意感和有效性”等方面却具有共同的因素。

(二)学校组织文化对教师身份认同的影响

从学校组织变革来说,学校组织变革的最终目的在于学校组织文化的重建,但由于学校组织文化形成的长期与稳固的特性,导致教师出于对自身价值观念的维护而怀疑、否定,甚至抵制学校变革。[20]为此,在当前教育转型期,需要超越科层主义文化的消极影响,不断营造合作型教师专业文化的氛围,促使教师获得一种专业上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具有教师个人自我表达的现实空间,提高教师参与教育变革的积极性,实现教师自身的专业身份认同。[21]

(三)教育价值观念对教师身份认同的影响

教师身份认同的核心在于价值认同。奥斯本等人(Osborn et al.)[22]在对英国小学长达8年的大规模研究中,发现教师对教育变革的新价值观仍持有紧张的态度,并且对变革不予合作。张爽等人[23]在对综合科教师的叙事研究中发现,在课程改革中传统的教育价值与改革所倡导的教育价值是同时存在的,教师们则处于“改革的优势话语”和“考试的隐蔽话语”两种相互冲突的教育价值观的夹缝之中,努力建构变革的个人意义,寻求一个适切的专业身份的建构。正是由于教育价值观念因素的影响,导致教师身份认同必须面对改革的现实挑战。

(四)情绪因素对教师身份认同的影响

托马斯等(Thomas G.et al)在研究中指出,教师对教育变革的情绪反应,与其专业认同、个人认同的关系密切。当面对充满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教育变革时,教师的情绪反应就会影响到他们的风险担当、学习与发展、以及身份认同的形成过程。为此,他强调了变革、身份认同与情绪等之间的动态交互作用,如图2所示。[24]

(五)个人实践性知识对教师身份认同的影响

大多数研究都承认,教师身份认同的重构可以通过说故事等叙事研究方式来实现的,教育叙事对教师个人已有经验的重新整理、个人实践性

知识的建构具有重要作用。杰斯(Jansz ,J.)认为,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形成是教师个人和教师集体对教学认识的不断整合从而形成有特色的教师实践知识的过程,不同来源的知识彼此交互影响着

身份认同的形成,如图3所示。

[25

]

图2:教师身份认同、情绪、风险担当、

学习与发展对变革影响的概念模型

图3:从教师知识的角度看专业身份认同的形成

四、教师身份认同研究的启示与思考 (一)关注教师研究的视角转换

日本学者佐藤学(Sato Manabu )指出,教育学关于教师的话语,一直围绕着“教师应当如何?”的规范性逼近,……而相对忽视了“教师是怎样一种

角色?”“为什么我是教师?”的存在论逼近。[26]

而身份认同对于教师作为一个真实、具体的“人”的重视,对于“教师是谁?”“教师何以属于这个群体?”等问题的思考与回答,使得教师研究的视角从外在的“规范论”转向了关注教师主体的内在的“存在论”。以“教师作为一个人”为专业发展取向的观点,其研究的方向已经发生了根本转换,即不再简单地重视专业角色的客观界定,而是聚焦于身份认同的探讨。也就是说,教师研究的视角突破外在的标准性规定,转向内在的教师自我认同;从强调“教师应当如何”的具有宰制性的学者专业论述,到关注教师行动者对“我到底是谁”的自我定义、选择和建构。

(二)重视教师自我的生存状态

教师角色强调教师所处的社会地位、教师职位所担负的责任权利以及相应的社会期待,有浓厚的结构功能主义色彩,强调社会结构对人的限制;而教师身份认同则不同于简单的意识形态灌输或者角色安排,它强调个体的自我积极建构,强调其主体性。长期以来,我们都是从社会的、外在的角度,站在特定的利益和价值立场来分析理想和现实的教师形象,缺乏从教师主体和内部的视角来关注教师形象问题,导致传统的社会期待诸如道德楷模、知识权威等形象,自身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不断遭遇质疑,并与教师个体的自我体认之间产生了冲突。然而,对于教师身份认同研究的有效展开,正是以超越外在的教师角色为前提的。它与教师的自我概念和自我形象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积极关注教师个体内在的教育价值观念所起的作用,不断突出了教师个体自我的重要地位。因此,强调教师存在的生命价值和对教学生活意义的关注,如何展现其真实的自我,将是教师研究今后不懈努力的基本方向。

(三)检视教师能否有效参与课程变革诚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所指出的那样,

“没有教师的协助及其积极参与,任何改革都不能成功”。[27]

在课程变革的历史过程中,从教师的“缺席”到“参与”,再到对教师“抵制”或“惰性”的批评与指责,背后都一直潜藏着一个重要的理论假设,即外界的控制性行政力量要求教师“怎样做”,他们就应该“怎样做”,其主旨在于用一种新的角色要求教师发生变化,顺应课程变革的需要。但事实上,变革者认为教师理应实现角色的转换,教师却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完全认可,这就是为什么教师不能有效参与课程变革的真正根源所在。教师是否认同,以及在什么程度上认同,通过什么方式实现认同,都会影响到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有效程度问题。通过对教师身份认同的研究,能够合理地认识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情况,并能够采取有力的措施不断促进教师有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转变“穿新鞋,走老路”的现实困窘,摆脱教育变革中教师作为“边缘人”或“局外人”的身份定位。

(四)深化教师的个人实践性知识研究以个人实践性知识为内核的“实际运用的理

论”,是教师内心真正信奉的并有效运用的理论,在日常工作中支配着教师的思想和行为。个人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而关注教师个人基于教育情境和生活史的实践性知识,强调教师个人的专业自主选择性,则正是对身份认同的建构与确认。作为“人”的教师,其身份认同涉及到教师的信念、情意、态度等领域,这些意向性因素发生作用,就会影响教师对“倡导的理论”的可能选择,并重视“实际运用的理论”的显性化过程。因而实现教师的身份认同,就必须关注教师知识的实践性、个人性和建构性,关注教师知识产生的经验情境及其价值取向的涉入。

(五)强调教师行为选择的利益维度

在我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教师“圣化”形象,往往在人性假设上把教师看作是“伦理人”或者“道德人”,很少或者根本不考虑教师自身的利益分配因素。实际上,教师身份在国家社会与具体学校中的“双重定义结构”中,往往影响到教师身份认同的真实自我定义,就是与“利益分配”因素密切联系。正是对待这种利益机制的态度,从根本上决定着教师在社会结构与个人能动之间的行为抉择。当然,身份认同研究在人性假设上并不是纯粹将教师作为“经济人”,而是还要考虑到“社会人”,在行动中考虑如何将教师的自我利益选择与正当性的价值追求结合起来,使个人利益和社会价值得到整合。

参考文献:

[1]Fred A.J.K orthagen.In search of the essence of a good teacher:

towards a more holistic approach in teacher education[J].Teach2 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2004(20):77-97.

[2]周淑卿.专业身份认同在教师专业发展之重要意义[A].课程

发展与教师专业[C].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77-89.

[3]鲍曼著.生活在碎片之中———论后现代道德[M].郁建兴等

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75-114.

[4][16]尹弘飚,操太圣.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身份认同———制度变

迁与自我重构[J].教育发展研究,2008(2):35-40.

[5]McCulloch,G.,Helsby G.&Knight,P.The politics of profes2

sionalism-Teachers and the curriculum[M].London:Continu2 um,2000:81.

[6]Joseph E.Davis(eds.).Identity and Social Change[M].Trans2

actions Publishers:New Brunswick,2000:53.

[7]James A.H.Murray,Henry Bradley,W. A.Craigie and C.

T.Onions,eds.,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Vol.V II,

Oxford:Clarendon Press,1989:620.

[8]Mayer D.(1999)Building teaching identities:implications for

pre-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paper presented to the Australian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in Education,Melbourne.转引自Jakie Walkington.Becming a teacher:encouraging development of teacher identity through reflective practice[J].Asia-Pacific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2005,33(1):53-64.

[9]阎光才.教师“身份”的制度与文化根源及当下危机[J].北京

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2-17.

[10]Tickle,L.Teacher Iduction:The way ahead[M].Bucking2

ham,Philadelphia:Open University Press,2000.

[11]Ricoeur,P.Narrative identity[A].In Wood,D.(eds.)On

Paul Ricoeur.Narrative and interpretation[C].London,New Y ork:Routledge,1991:188-199.

[12]Volkmann,M.J.,&Anderson,M. A.(1998).Creating

professional identity:Dilemmas and metaphors of a first-year chemistry teacher[J].Science Education,1982(3):293-310.

[13]Michalions Zembylas.Interrogating“teacher identity”:Emo2

tion,resistance,and self-formation[J].Education Theory, 2003,53(1):107.

[14]Douwe Beijaard,Paulien C.Meijer,Nico Verloop.Reconsider2

ing research on teachers’professional identity[J].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2004(20):107-128.

[15]张静.身份:公民权利的社会配置与认同[A].张静.身份认同研

究:观念、态度、理据[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3-23. [17]曲正伟.教师的“身份”与“身份认同”[J].教育发展研究,

2007(4A):34-38.

[18]Hargereaves,A.Changing Teachers,Changing Times[M].

London:Falmer Press,1994.

[19]Christopher Day.School reform and transitions in teacher pro2

fessionalism and identit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2004,37(8):677-692.

[20]操太圣,卢乃桂.论学校组织变革中的教师认同[J].华东师

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3):43-48.

[21]张军凤.教师的专业身份认同[J].教育发展研究,2007(4A):

39-41.

[22]Osborn,M.et al.Teachers’Professional Perspectives:Conti2

nuity and Change,in Chawla-Duggan,R.and Pole,C.J.

(eds.)Reshaping Education in the1990s:Perspectives on Pri2 mary School[M].London:Falmer Press,1996.

[23]张爽,林智中.课程改革中教师专业身份的危机与重构[J].

教育发展研究,2008(2):41-44.

[24]Thomas G.,Reio J r.Emotions as Lens to Explore Teacher I2

dentity and Change:A Commentary[J].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2005(21):985-993.

[25]Jansz,J.(1991).Person,Self,and Moral Demands[M].

Leiden University:DSWO press.;沈之菲.近十年西方教师认同问题研究及启示[J].上海教育科研,2005(11):10-13. [26]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206.

[2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

科学出版社,1996:15.

(责任校对:周巧学)

文化全球化研究文献综述

THE SOUTH OF CHINA TODAY 2009.11 今日南国2009年11月(总第139期) 今日南国 THE SOUTH OF CHINA TODAY NO.11,2009(Cumulatively ,NO.139) 一、研究背景 全球化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 在全世界范围内日益凸显的一种新现 象,反映了当代时代的总体特征和主要 趋势。全球化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核 心、包含世界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在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安全、意识形态、生活 方式、价值观念等多层次、多领域的相互 联系、影响、制约的多元概念。 自吉登斯提出了全球化的完整理论之后,国内外学者对此的关注度越来越 高,学者关注的角度和程度都不一样。这 些研究所涉及的面很广,很少有学者对 这些研究进行整理,因此,本研究就这些 研究的一个方面进行整理是必要的。 二、文献搜索在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方面,本文主要采用的是文献法。国内文献搜素中,首先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 系列数据库”中以“全球化文化”为“主题”或“关键词”或“题名”,限定学科为社会学和统计学进行搜索。因为关于“全球化文化”的文章最早出现在1993年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所以搜索年限是从1990年以后开始的。由搜索的结果整理可以看出:各学科对全球化文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各年份的研究成果呈现上升趋势。三、研究内容在所学者对此的研究中,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研究。1.文化认同。认同就是主体对自己身份、角色、地位和关系的定位的一种认识和把握,即一种自我意识。文化认同即对自身文化身份和地位的一种自觉和把握。文化认同表现在众多方面,政治、经济、伦理、宗教、语言和观念凡同人类的活动有关的一切领域几乎都是文化的领域,因此都存在文化认同的问题。 一方面,有学者认为即使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中国文化在21世纪并不会随大流,丧失自己的文化个性,而是以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和文化魅力在世界文化的多元格局中显示出独有的地方性。麻国庆站在文化人类学的视角,认为文化的 选择性使得族群的认同、地方文化的认同与跨国文化圈———华人文化圈的认同在一种良性的状态下展开。民族文化的“无意识的传承” 传统,进行着“有意识的创造”,这种创造的过程,正是一种“文化的生产”与“消费”的过程。这种“生产”和“消费”并没有脱离固有的文化传统。同 时,这一过程,也从单一的民族文化的领 域进入到地域共同体之中。 张卫东教授选择中国饮食和西方麦当劳在饮食目的、饮食的制作和饮食的 选择三个方面的碰撞和互动的案例,证 明了中国饮食并没有被西化,但是另一 方面也没有阻碍西方快餐。另一方面,也有学者认为,正因为文化认同,致使我国传统文化的丧失。吕传庭等学者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出发,提出由于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侵入,我国城市规划工作者在文化认同的背景下,所获取的外来文化都是肢解的、片断的直观印象,并非是真正的文化内涵。2.文化冲突。刘晓研和胡永辉指出全球化已对各国的很多社会活动产生了不同影响,尤其是西方霸权文化伴随这 一浪潮不断扩张,使人们的文化意识逐 渐“西化”。同时,他们也批判了在东西方 文化交流与碰撞中失却自己民族身份的 作者和批评家。他们提出民族国家在推进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同时,应坚持自己 的文化立场和文化主体性。从历史来看,伴随经济、军事、政治而来的往往是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殖民主义。在全球化时代,不同的价值取向在文化碰撞的过程中会产生冲突。强势国家会借助经济、军事、政治上的优越地位,迫使他国接受自己的价值观念。文化 本身的异质性也是产生价值冲突的重要 根源。对个人权利的尊重与对国家集体利益重视的差别,对人性善与恶的不同认识,对人的私利行为与利他行为的不同评价,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思考等不同的文化传统都隐含着自己的价值系统,并显示在社会风俗和社会政治制度层面,这标志着文化及其价值的异质性差异。 霍志钊在他的研究中,阐述在乡村都市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在发展中造成文化变迁二者所产生的矛盾,探讨了在全球化进程中经济发展与民族文化保护的关系,提出了文化自觉是文化保护的思想基础。 四、对研究现状的评价 尽管学术界对此问题进行了很多的探讨和研究,但是就社会学这一领域来说,对此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和广泛,大多都是围绕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对待西方文化侵入的反应和表现,同时他们提出了应对“西化”的措施。但是却很少有学者从更深入的角度分析这种现象。 其次,文化包括很多方面,在这些研究中,有少数的学者提到了休闲和消费文化,对文化的其他方面研究得不够,甚至是没有。 最后,在这方面的研究方法上,大多都是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以文献为主的研究方法占绝大部分。 全球化仍然对各国各个方面有着很大的影响,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是怎样的发展,在全球化背景下地方文化如何保持自己的地方性、本土性,这些都值得学者关注,以个人、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学领域对此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参考文献] [1]韩勇.全球化背景下的青年社交[J].青年探索,2006,(4). [2]王金宝.吉登斯全球化理论的深度解读及其批判[J].哲学研究,2007,(6). [作者简介]符琼(1985-),女,湖北恩施人,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8社会学专业硕士。 文化全球化研究文献综述 符琼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都 610064) [摘要]全球化已经是当今世界的一种趋势,国内外学者对此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本文从中国知识资源总库里 索所有关于文化全球化的文章,对所有文章进行简单地梳理。在梳理过程中,笔者发现这些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认同和文化冲突两方面。 [关键词]全球化;文化认同;文化冲突[中图分类号]G1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190-(2009)11-0236-01 236

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述评

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述评 作者:赵亚夫;郭艳芬来源:外国教育研究发布时间:2006-1-23 11:06:40 1994年,美国颁布了第一个《国家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称《标准》)。这是美国历史教育史上一次具有突破意义的改革实践,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面对公众提出的诸多争议性问题,美国教育界和历史学界的专业人士又对《标准》的学术价值进行了重新审视和深入探讨,最终于1996年公布了《标准》的修订本。 一、研制国家历史课程标准的由来 美国的教育管理体制向来比较自由,20世纪90年代以前没有统一的国家课程标准,州和地方政府在课程的设置和处理上有很大的自主权。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并确保了州和地方的权力,但由于历史和地理等方面的原因,致使这种教育体制下的历史教育有时会出现因地而异、甚至截然相反的现象。比如,有关美国内战的问题,南方各州和北方各州的学校就可能因历史因素而持完全不同的看法。对于共享美国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的学生而言,这不利于他们得出全面而客观的判断,从而削弱了他们同为“美国公民”的身份认同。 除了教育体制的客观障碍之外,20世纪后半期社会史等新史学的兴起,成为推动历史教育改革的根本动力。新史学提倡“从下往上看”的历史,主张站在普通人的立场上审视历史,将史学研究从体现政治精英人物活动的政治、军事、外交领域,扩展到平民百姓日常的经济、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上来,从反映政治精英人物活动的历史事件,扩大到更深层次的社会结构上来。新史学提倡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主张把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地理学、心理学、人口学、数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引入历史学,从而使史学研究方法得以丰富更新。就在史学研究蓬勃发展的同时,美国的历史教育却仍在原地踏步,继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这种现象引起了美国公众的极大不满,历史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历史教育的滞后,不均衡、不合理的教学现象,最终引起了美国各州政府和联邦政府的重视,从而促成了“确保美国所有学生都享受同等优质的教育”的改革。 1989年8月,在弗吉尼亚举行的会议上,布什总统与各州州长首次想到并提议由联邦政府出面,研制全国性的教育目标,对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课程实行全国统一的教学标准。 1990年,布什总统提出“需要给有教养的公民研制一份新的标准,我们的国民必须跟其他国家的国民一样,信息灵通、有良好的教养、能干、善于发明创造”。“只有全社会共同致力于教育的复兴大业,美国才能迎接这种挑战。”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中心目标是:“到2000年,读完4年级、8年级和12年级的美国学生必须有能力挑战如下学科:英语、数学、科学、历史与地理,而且美国的各所学校都需要确保所有学生都知道如何极好地运用他们的头脑,从而为成为负责任的公民、终身学习和在现代经济社会中能够高效率地工作做好准备。” 1991年4月,布什总统在综合性改革文件《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中呼吁:应该研制以上五门学科的“世界水平”的标准,并研制“美国成就测试”,以评价该目标的发展情况。这两个提议均得到了美国公众的大力支持。 1992年10月,总统候选人克林顿也宣称自己有义务去“设定世界水平的标准(尤其

教师职业认同及学校影响因素研究综述_蒲阳

第38卷 第5期 宁 波 大 学 学 报 (教 育 科 学 版) V ol. 38 No.5 2016年9月 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 (EDUCATIONAL SCIENCE EDITION ) Sep. 2016 教师职业认同及学校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蒲 阳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101) 摘 要:综述了国内外教师职业认同相关研究的内涵、结构及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对职业认同进行了概念界定。同时对已有研究中职业认同的学校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包括学校层面、课堂层面和同伴层面的影响因素。学校层面的影响因素主要从学校情境、管理风格加以探讨;课堂层面的影响因素包括:教学科目、课程内容和师生关系等;同伴层面的影响因素则体现在教师文化和同伴互动两方面。 关键词:职业认同;学校;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627(2016)05-0075-08 近30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教师职业认同做了大量研究,涉及教师职业认同的许多领域,并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一定进展。本文总结了其中部分内容,主要涉及教师职业认同的概念、内涵、结构、以及教师职业认同的学校影响因素、其他影响因素等领域,以期对提升教师职业认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一、教师职业认同的内涵 本研究的核心概念为职业认同,英文是 professional identity , 相近的概念还有 self identity 、 role identity 和 teachers’ identity 等。该类概念翻译成中文后,又有职业认同、专业认同、身份认同、自我认同、角色认同和教师认同等不同的名称。本部分首先对职业认同(professional identity )概念的内涵做一个梳理,并澄清以上相关概念的关系及彼此间的差异,进而对职业认同的结构、研究方法进行综述。 (一)教师职业认同的内涵 如同职业认同概念在词语使用上的多样化,对该概念内涵的界定也众说纷纭。目前对教师职业认同的界定主要有以下几类: 1. 教师职业认同是自我概念 收稿日期:2016-04-10 基金项目: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 “十二五”规划课题 “影响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的学校因素研究”(DIB141175) 作者简介:蒲阳(1975-),女,贵州遵义人,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教师发展。E-mail: pu1yang2@https://www.360docs.net/doc/b212403163.html, 持有该观点的研究者往往倾向于以个人对教师职业的感知与评价为研究重点,把职业认同与教师的观念或自我概念联系在一起,主要从对教师职业价值、行为的理解和接受角度对职业认同做出解释。该类研究明确指出教师是一种高度自我涉入的职业,教师的职业认同就是教师个人 对自己身为教师的概念。[1] 是教师在教学中的焦点关注、教学意义建构和教学决策制定等过程中 表现出来的自我概念。[2] 是教师个人对自己身为教师的概念,是教师知觉工作情境、赋予意义并 采取行动的核心。[3] 是教师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一种感知与评价,是对该职业的基本性质、价值及主要规范的认识。是教师自己对如何看待自身专业形象的整体性看法。[4] 2. 教师职业认同是角色认同 持该类观点的研究者往往强调将社会规定的角色标准作为模板,以此来考察教师职业发展中的状况或存在问题。 (1)把对职业认同的研究重点放在教师角色上。认为教师职业认同是教学的个人维度和社会假定之间的张力,作为一名教师即是在他自己看来和在别人看来像一名教师,通过不断争论后 定义社会认为是正统的认同。[5] 是教师在面临外界环境变化的压力时,作为教师主体能否做出“投降于环境还是行动的一种理性抉择。”[6] (2)明确对教师角色类别进行了细分。Beijaard 等人指出教师职业认同是教师自己怎么看待他们作为学科专家教师(subject matter

于永正老师教案给我们的启示

于永正老师教案给我们的启示 一位老师要教《高尔基和他的儿子》,向小语名师于永正讨要教案来参考。于永正老师说:“在学校时,我每课都备有详案,因为领导要检查。到了教研室和退休以后上的课,再无教案了。有的只是教学过程,此外,还有我练写的字词、造的句子和写的下水文等。” 用于永正的话说,他的备课,他后来写的教案,只是是“教学过程”。这样的“教学过程”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不妨来看看,还是拿《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例子来说: 一、指导书写“妻”“庞”。二、指名读课文,相机纠错。三、老师范读全文,要求学生看书听。四、老师再次范读全文,要求学生看老师的表情听。讨论:老师和学生读得有什么不同。五、学生默读全文,画出重点词句以及加的批注。六、以高尔基的儿子的名义给高尔基写一封信。然后师生共同交流。 值得强调的是:于老师备课本第二页,他工工整整地写满了要求学生写的字和抄写的词语。第三页附有复印的《高尔基和他儿子》全文,上面有他画的重点词句和加的批注。第四页有于老师用稿子写的下水文-----《给高尔基的一封信》。(小学语文教师2015.06《在备“功夫”上下工夫》) 看了如此教案,我们有没有自己的感想呢? 启示一:非一般的“真备课”。作为教师都知道,我们没有比着备课的“环节”和“套路”,更为熟识的了。常用的备课是:“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课时”“教学设计”,以致于“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等等,一样一样的,一个都不能少。每一课都是一样的“思路”,一样的“形式”;甚至每备一课,连着字数、页码都是差不多。说是“备课”,大都从现成的“教案”中来。一些年轻老师,困于教学时间紧张,原本照抄“教参”、“教案”。这样快速的“备课”,一般是应付学校的教学检查,教师备课,变成纯粹教学形式上的东西。抄得“工整不工整”,变成备得“好不好”了。于老师的备课呢?没有这些“形式”和“套路”,有的是实实在在的“课堂做法”,课堂需要做的那几件事,言简意赅,清清楚楚。要说细节,他落实到注意写的哪个字、读好哪句话。比如《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课文中的“妻”和“庞”。指导朗读,于老师做到反复:范读,再范读,学生读,学生再进行比较。把文章读通、读透、读出感情,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要求,于老师的语文课堂有抓手,也在一点一点地落实、逼近。于老师自己说过:简简单单地教语文。舍去语文教学众多的浮华、繁缛,重点抓“读和写”,从于老师这个教案有着充分的体现。于老师备课中有着一页是自己的“下水文”----《给高尔基的一份信》,可见他下的功夫非同寻常。文章天下事,得失寸心知。于老师一字字、一句句地斟酌来的“下水文”,肯定能让自己语文课堂的孩子有着不少体悟;这样的原创的习

认知领域研究综述

认知领域研究综述

————————————————————————————————作者:————————————————————————————————日期:

学前儿童认知发展领域研究综述 本研究报告中对学前儿童认知发展领域的综述从两个角度来阐述:学前儿童和早期教育。在学前儿童认知发展中,早期科学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本研究综述中也会把早期科学教育的研究成果做一个详细的分析和概括。 一学前儿童认知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 (一)有关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研究成果 1、儿童的书面数符号表征能力研究: 研究表明:个案儿童的书面数符号表征能力在两年中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但表现出较大的个别差异。儿童的书面数符号表征能力在两年中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中班上学期的书面数符号表征能力得分高的儿童在大班末时得分仍然偏高。儿童的基数概念、书面数符号表征能力以及书面加减运算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高得分组与低得分组的儿童表现出明显的个性差异,如在学习兴趣、注意力、自控力与坚持性方面高得分组有明显的优势。高得分组与低得分组的儿童的家庭教育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周欣,黄瑾等,4-6岁儿童书面数符号表征和理解能力发展的个案研究) 2、儿童运算能力发展研究: (1)该研究表明,幼儿6岁时的加减能力比5岁时有显著提高;在5-6岁期间,幼儿解决三种不同呈现方式加减问题能力的发展速度不同,符号加减题的解决能力发展最快。幼儿园数学教育应改变以往过于注重技能训练与口诀背诵的教法,而更为重视幼儿数概念的形成与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许晓晖,庞丽娟,陶沙,韩小雨,不同任务呈现方式下幼儿加减能力的发展) (2)在现有研究文献中,大多数是关于测量估算和计算估算的研究。许多研究已分析了计算估算所使用的策略种类,也有研究已经接触到计算估算技能与其他能力之间的关系,但关于数量估算的研究很少。根据现有的研究,估算能力不是一种整体的能力,即不同类型的估算任务,如数量估算和计算估算似乎需要不同的能力,并且在各种估算任务之间似乎不容易进行能力的迁移或转化。一个好的计算估算者并不必然是一个好的数量估算者。估算任务的多样性和儿童在这些任务上的表现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赵振国,儿童估算发展研究综述) 3、儿童排序能力研究: 该研究发现,4-6岁幼儿的排序有一个不断精确的发展过程,其排序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幼儿的排序能力受到排序对象数量、正逆排序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此外,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在排序策略的运用及数字排序能力方面有较为明显的年龄差异。(戴佳毅,王滨,4-6岁幼儿排序能力发展特点的初步研究) 4、儿童数学问题解决研究: 从生态观的角度研究儿童早期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数学问题解决是儿童早期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从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态观来看,儿童早期数学问题解决具有显著的文化特征,其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是认知加工与情感态度交互作用的过程,也是一个知识提取与知识建构的共生过程,同时还是一个开放式的循环渐进过程。(魏勇刚,庞丽娟,儿童早期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态观) 5、数感研究: 从数感的定义、教感的发展、数感的评佑及教学四个方面对国外学前儿童数感发展进行详细综述。(浦晓黎,国外学前儿童数感研究综述) 6、儿童科学、数学能力发展的外部影响因素研究: 家庭与儿童数学能力发展的关系:该研究从近年来相关的实证研究出发,进一步证明家庭对儿童早期数学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是通过父母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为孩子提供和

关于人际传播的研究综述

关于人际传播的研究综述 【摘要】:人际传播作为传播类型研究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可以说在传播学史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自20世纪以来被专家学者们广泛应用于各自学科的研究中,甚至将其作为学科与学科间思想交流的纽带。人际传播作为人类最本能最直接的社会互动方式,满足了人们生存与发展的信息需求,成为个人社会化的基本条件。随着肢体交流到语言交流到文字交流,再到现如今以网络为依托的信息交流,人际传播在各个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性。本文通过查找具有代表性的文献和知识点,梳理出一条关于人际传播研究的发展脉络,介绍国外人际传播研究的理论积淀以及国内对于人际传播的研究现状,通过对比研究方向,对未来中国关于人际传播的研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人际传播发展脉络研究综述 人际传播最直观的解释是指作为行为主体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作为一门学科,它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至今不过几十年的时间,但是关于人际传播的研究却源远流长。人是生活在传播世界中的,人的一生都摆脱不了传播关系,人类的交流问题一直都是人类社会存在的重要方面。在后工业社会,人际关系成为生活世界的主要矛盾,研究人际传播,对于理解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困境,更好的实现与他人和谐相处,有重要的启示。 人际传播有着许多学科的背景,所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是十分丰富的。本文先对人际传播逐渐理论化、体系化的过程进行梳理,再列举一些代表性国内学者的研究现状,对人际传播的研究进行一个简单的综述。 一、国外对于人际传播问题研究的理论积淀 纵观人际传播的发展演进,我们可以发现人际传播是朝着人性化的方向发展的。正如传播学者A·哈特对传播媒介的分类一样:首先,人类经历了语言、肢体等面对面传播的“示现的媒介系统”。其次,传播者需要借助媒介进行交流,诸如文字等“再现的媒介系统”。最后,人类正在经历着“机器媒介系统”,像电影、电话等传受双方都需要借助的媒介系统。人际传播的发展也遵循着这样一种规律。 人际传播的知识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谈论修辞或作为参与市

教师具有怎样的身份和地位【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教师具有怎样的身份和地位【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xx-06-13 05:39:37) 标签:地震情感反思杂谈教育“范跑跑”分类:南方太阳雨:教育教学篇 这次地震灾害,说了很多关于教师的权利和义务这方面的话,焦点,有点偏,个人观点太重,让我们重温一下我国的《教师法》,上面关于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如下: 1、教师享有下列权利: (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2)从事教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活动,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个人意见。 (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生成绩。 (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寒暑假期带薪休假。

(5)对学校教育教学的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 __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2、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1)遵守宪法、法律,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 (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进行法制教育以及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4)自觉参加继续教育课程或其他方式的培训及学历进修。 (5)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6)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7)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所以有几个问题,要明白的, (1)教师的义务中没有学生监护权的转移,学生的监护权始终是他的监护人,教师没有权利和义务接受监护权的转移。 (2)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缺乏可操作性。没有办法在中实行,经常被曲解,被拔高。 (3)教师只是一种职业,是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谋生,何况教师的劳动力是极其廉价的。 (4)教师权利和义务是不对等的。教师承担着国家发展的希望,但不受重视。 (5)教育的问题不是教师的错,教学楼的质量是教师管不了的,收费也不是教师能左右的,我想说一点,你不反皇帝、不反贪腐、却反手无寸铁的教师,是不是太有点欺人太甚。 (6)教师的收入从来都没有达到公务员的水平,也没有跟国家经济发展同步,也没有分享到改革的成果。教师的教龄补贴,有二十多

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理性思考

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理性思考 ■李茂森 教育学术月刊2008.7 EDUCATIONRESEARCHMONTHLY 摘要:教师的专业身份认同对于推进课程改革的顺利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发展从概念内涵、研究 视角、理论形态和价值取向等不同维度来理解“角色规定”与“身份认同”之间的不同,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从外在的角色规定到内在的身份认同的转变。 关键词:教师;角色规定;身份认同 作者简介:李茂森,男,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2007级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教师专业发展(上海 200062)。 教师作为影响课程变革的关键因素,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L. Stenhouse)认为,课程发展说到底是关于教师的发展问 题,如果教师没有发生相应的变化,课程变革就难以实现。然而我们在审视当前我国课程改革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时,发现教师这一变革性力量没有完全按照改革所设定的理想角色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新”的课程政策规定了“新”的教师专业角色后,变革者认为教师理应实现角色的转换,但现实却是“政策上所设定的,以为能籍以促成课程改革的教师专业角色,往往因缺乏教师的认可,流于一厢情愿的想法,而难以拓展”,[1]这也就造成课程改革陷入困境。 实际上,每一次教育改革,都会提出一些符合变革特征的、并要求教师达到的“标准”。对于每一个教师个体来说,这些“标准”都是由行政机构和专家等外在的力量“ 构想”的,都是一种控制性的、外部赋予的“观点”而已,因而在超越“旧”的技术理性同时,被所谓“新”的技术理性所“奴役”。课程改革设定的理想角色(如教师成为“研究者”、“反思性实践者”、“转化型知识分子”等)只是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个通过努力并渴望达到的标准性形象,教育现实中存在的某些教师“惰性”行为仅仅是外在的力量根据预先设定的标准所“主观认为的”,教师“自己”对此或许并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认可。这也进一步让我们看清了问题的实质:即外在的“角色规定”与内在的“身份认同”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因此,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中,必须实现从外在的角色规定到内在的身份认同的转变,才能积极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主体性作用,进而实现教师自觉主动地参与课程改革。如何正确认识教师 的专业身份认同问题,我们主要对外在的“角色规定”与内在的“身份认同”之间在概念内涵、研究视角、理论形态和价值取向等不同维度上的差异来加以考察和明晰。 一、概念内涵:“社会自我”还是“个体自我”?在社会学视野中,每一个人都要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而角色就是指对某一特定职位的一种期待与规范。对于教师这一职业来说,往往在职业社会化的过程中,“成为一个教师”就是要成为别人眼中所期待的教师形象(或角色),是强调作为“教师”的人,而不是作为“人”的教师。这种被期待的教师角色是外在赋予的理想要求,是他人专业论述的产物,也就是要求教师达到职业群体所共同具有的客观特征。在任何一个社会或时代,都会对教师职业提出某些与社会变革特征相吻合的外在规定性要求,当教师个人不具有这种角色规定性时,则被看作是“落 后”(或者是“抗拒”)的表现。对于教师而言,其代价就是放弃“个体自我”,强化“社会自我”,以便成为别人所期望的样子,其自身所有真正的个体性与自主性可能都丧失了。长期以来,我们都是不断地努力成为他人眼中“教师”的形象,唯独遗忘了自我。 弗罗姆(E.Fromm)认为,这种自我的丧失,就是由于自己基本上是他人期望的反映,于是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自己的身份特征,由于他不知道自己是谁,“为了克服丧失个性带来的恐惧,他被迫与别人趋同,通过他人连续不断的赞同和认可,寻找自己的身份特征”。[2]因此,强调教师的角色规定,就是让教师寻求到一个可以归属的社会自我,并以社会自我完全遮蔽个体自我,成为真实的“伪自我”。 身份认同主要是人们对“我是谁”、“我何以属于某个特定群体”这些问题的理解和确认。它一方面是寻求我 64

小学教师职业认同感现状调查与分析

小学教师职业认同感现状调查与分析 摘要本研究对316名小学教师职业认同感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第一,小学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较高;第二,在职业情感与职业认同上,女教师略高于男教师,但男教师在职业价值、职业能力的认同上比女教师高;第三,教师职业认同感在学校所在地、年龄、教龄、任教年级、职称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第四,教龄为1~3年的教师职业情感认同程度最高,而职业能力认同程度最低;第五,月工资水平在教师职业价值认同、职业情感认同上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小学教师职业认同感影响因素分析 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小学教师要担当“教育者”“领导者”“心理医生”“榜样”“研究者”等各种角色,就必须具有正确的教育理念、良好的职业形象、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还要有现代教师敬业乐业、勤学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1]。但是如果教师本身对自己的职业没有认同感,必然会影响到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提高小学教师的教师职业认同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已有的研究发现,教师对他们的职业认同的感知可能是制度变革和教育变革的基础,可能有助于他们处理教育的变化,还可能有助于他们与同事合作[2]等等。笔者试图通过调查,了解教师职业认同感的现状与特点,进一步探究小学教师职业认同感形成的影响因素。 一、研究方法

1.调查对象 采用整群分层的方法抽选福建省福州市、南平市、龙岩市、宁德市、厦门市的10所小学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350份问卷,回收316份,回收率达90%,有效率100%。 2.研究工具 《小学教师职业认同感量表问卷》是在魏淑华《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问卷》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3]。发放问卷所得数据采用spss16.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和统计分析。修订后的问卷经探索性因素分析,抽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有3个,总的方差解释率为69.6%。根据三因子包含的题项将其分别命名为职业价值、职业情感、职业能力,共12题,采用李克特5级评分,得分越高表明越认同。问卷各因子的α系数在0.710~0.832之间,总量表的α系数为0.886。分半信度,采用Spearman-Brown分半相关系数计算方法,所得各因子的分半信度系数在0.744~0.862之间,总量表为0.834,修改后的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 二、结果与分析 1.小学教师职业认同感的总体情况 表1 小学教师职业认同感总体水平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可知小学教师职业认同感程度较高。其中教师的职业能力认同最好,教师职业价值认同次之,教师的职业情感认同最低。 2.小学教师职业认同感的性别差异分析 为了了解小学教师在性别上对职业认同感的认可情况,对小学教师职

斯滕伯格关于专家型教师的理论启示

斯滕伯格关于专家型教师的理论对我的启示 张正伟数学与统计学学院 斯腾伯格等人的研究认为,专家教师和教师新手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专业知识、问题解决的效率和洞察力三个方面:在专业知识方面,专家与新手之间最基本的差异在于专家将更多的知识运用于专业范围内的问题解决中,并且比新手更有效。专家教师不仅在知识的量上多于教师新手,而且在知识的记忆组织方式上也优于新手。专家教师拥有的知识以脚本、命题结构和图式的形式出现,比新教师的知识整合得更完整;在效率上,专家解决问题的效率比新手更高。专家依靠广泛的经验,能迅速完成多项活动。程序化的技能使得他们能将通过自动化而“节约”的大量认知资源集中在教学领域高水平的推理和解决问题上。尤其是,在接触问题时他们具有计划性且善于自我觉察;在洞察力方面,专家和新手都运用知识和分析来解决问题,但专家在解决教学领域里的问题时富有洞察力,能够鉴别出有助于问题解决的信息,并有效地将这些信息联系起来。专家能够通过注意,找出相似性及运用类推重新建构手边问题的表征。通过这些过程,专家型教师能够对教学中的问题取得新颖而恰当的解答。 总的来说,专家型教师在以下几个方面优于新手型教师。 第一:专家型教师具备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拥有更好的组织知识的能力,那么,专家型教师具有什么样的知识类型?第一,内容知识,及有关所授学科内容的知识。第二,教育学知识——怎样进行教学知识,。教育学知识一般包括如何提高学动机,如何在课堂上管理不同水平的学生,如何设计和实施测验等。第三,有关特定的内容的教育学知识,即怎样对说教的具体内容进行教学的知识,怎样解释一个具体概念,怎样说明某个过程和方法,怎样纠正学生在学科知识上产生的错误理论和概念等。 这就给我们准教师提出一个课题,一个新手型教师如何才能达到专家型教师的知识储备水平?首先专业知识必不可少,所以在我们还在大学接受最新一轮培训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好,知识储备是一个新手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发展的前提条件,这就启示我们,在大学时的知识储备量是一个新老师能否发展成专家型教师的前提,所以,注重专业知识的积累是我们目前必须做的。 第二:专家型教师具备更好的专业知识组织能力。专家型教师和新手型教师

教师的身份认同研究及其启示_李茂森

2009年第3期(总第260期) 全球教育展望 GLOBAL EDUCATION Vol.38 No3,2009教师的身份认同研究及其启示X 李茂森 =摘要>本文对国内外教师身份认同的研究意义、概念内涵、分析框架和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阐述了它对关注教师研究的视角转换、重视教师自我的生存状态、检视教师能否有效参与课程变革、深化教师个人实践性知识研究、强调教师行为选择的利益维度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教师身份认同启示 =作者简介>李茂森/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博士生(上海200062)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受到经济全球化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等后现代思潮因素的广泛而又持久的深入影响,使得诸如性别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族群认同等身份认同问题成为一个时髦而又敏感的社会问题,诚如霍尔和鲍曼所称的围绕Identity爆炸性研究。然而在教育领域展开对教师的身份认同研究只是近10多年的事情,本文拟对国内外关于教师身份认同的研究意义、概念内涵、分析框架、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说明,进而指出我国进一步加强教师研究的努力方向。 一、教师身份认同研究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教师改变的真正实现 佛瑞德(Fred)在一篇探讨优秀教师素质结构的论文中提出了一个教师改变的洋葱头模型,如图1所示。[1]他指出,在这个洋葱头结构里,内层和外层之间可以相互影响,外层比较容易改变,而内层的改变相对较为困难,但是根本性的教师改变却依赖于内层的信念、认同和使命层面的改变。因而,教师教育的任务就不能够仅仅停留于教师行为和能力的改变,而是应该转向对教师身份认同的积极关注,实现教师内在的深度改变。 (二)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 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进程来看,生命取向、自我更新取向的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化运动中的重要趋势。周淑卿指出,[2]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必须重建,即强调要将教师首先看作一个/人0,就是要将教师的生命经验、教育教学的认知情感态度纳入专业自我的范畴,强调教师自我的信念和价值观。教师的身份认同就是在不断地追问/我是谁0、/我何以属于这个群体0的根本问题,试图将/作为-人.的教师0和/作为-教师.的人0有机统一起来。唯有得到教师内在的身份认同,教师个体的生命发展才能得到强调,教师个体的专业自主发展才能现实。 (三)有助于认识教师在教育改革中的不同表现 在身份认同研究中长期存在着本质主义和建构主义的性质之争,而鲍曼(Bauman,Z. )在对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分析中形象地对两者的差异进行了阐述。他认为,[3]在确定性的现代生活中, 图1:教师改变的洋葱头模型 X本文获得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优秀博士研究生培养基金资助。

职业认同开题报告

关于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师范生 职业认同现状的调查研究 一、研究背景 国家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主体,肩负着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历史重任。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教师素质的高低与其是否适合和喜欢从事教师职业有直接的关系[1]。也就是说教师的职业认同感的高低直接影响整个教育系统的发展。而师范生作为我国未来教师队伍的主力军,其职业认同感的高低则关系我国未来教育发展的成败兴衰。从知网数据库搜索1979-2011关于师范生的研究大约有3896篇,涉及到师范生各个方面,对于师范生职业认同的研究有24篇,可见已经有人认识到研究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重要性,并做了很多的研究。但是对于职业技术师范师范生的研究仅6篇,也仅是教学能力,综合素质培养的问题,涉及面非常狭隘。而对于职业认同的研究,则空空如也。 面对这一空白研究,作为职业教育专业的学生使我感到进行这项研究的重要性。国务院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加大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培训力度。”“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职教教师将决定职业教育的现在和未来。但是,新时期的职教师资建设不仅要求教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而且还强调教师职业人对该职业思想和行为上的认同。而高等职业技术师范生作为职业教育建设队伍的后备力量,他们对职业院校教师职业是否认同直接关乎整个职业教育体系的兴衰。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大学生就业虽然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但同时也有了更多选择的机会。职业院校的教师职业是否得到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师范生的认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现阶段职教师资建设的效果。因此针对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师范生的职业认同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力图以对高等职业技术师范生职业认同现状和影响因素的研究为切入点,探寻高等职业技术师范生职业认同的特点,反思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 [1]程巍,王在勇,王瑶.高等师范教育专业学生的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现状调查[J].教师教育研究,2008,20(5):45—48.

教师身份认同感 文献综述

教师身份认同感 【摘要】教师身份认同感是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教育改革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近年来,国内研究者日益关注教师身份认同感,从教师身份认同感的涵义、建构过程、影响因素三方面进行了大量探讨,取得了很多成果。本文对现阶段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分类概括整理。 【关键词】教师;身份认同 引言: 在教师专业成长中, 教师专业身份有其特定的内涵, 是教师专业成长中的核心问题。同时,教师的身份认同对于推进课程改革的顺利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认识的多样性,广大学者对教师身份认同的认识各有特色。本文拟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与反思,从而对教师身份认同感的研究现状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为今后在这一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打好基础。 正文: 一、教师身份认同的涵义 1.身份认同 所谓身份认同,就是人们对自身归属的主动寻求。在英文中,身份和认同是同一个单词“identity”,它的基本含义为“‘在物质、成分、特质和属性上存有的同一的性质或者状态、绝对或本质的同一’,以及‘在任何场所任何时刻一个人或事物的同一性;一个人或事物是其自身而不是其他的状态或事实’。”[1]在社会学领域中,有五条理论脉络影响了对身份-认同的研究: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理论,G.H.米德和符号互动论,舒茨和知识社会学,涂尔干和结构功能主义,马克思和批判理论。[2] 2.专业身份认同 张军凤认为专业身份认同是个体对自己作为专业人员身份的辨识与确认,它关注的是个体在本群体中的个体差异,它的本质在于个体在群体中突显自己的身份特征,表达的是个体在本群体中“做到最好”的主体诉求。 身份认同和专业身份认同二者既互相联系又有区别。身份认同包含专业身份认同,专业身份认同是对身份认同进一步的感知与确认。从某种程度讲,身份认同是向外的,它旨在使个体能够体认自己归属于某个群体,能够接受和践行所在群体的行为规范、原则和价值取向,实现一种群属感;专业身份认同是向内的,它使身处于某个群体中的个体获得自我实现的需求,努力使自己更加专业化,在本群体中彰显自己特有的身份特征,标识的是一种在群体成员中的地位。不过,无论是身份认同还是专业身份认同,二者都是主体在一定的生存场景下,在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考量下,在与外界的互动作用下,对自己的生存状态、生存意义的持续、主动建构的过程。 3.教师身份认同 教师的身份认同是指教师自我对社会所界定的教师内涵的认知与体验,确认

辽海文化的内涵与特点研究综述

辽海文化的内涵与特点研究综述 对“辽海文化”这一概念,虽然国内很多同行对此也下过一些定义,但是往往局限于某一个方面,所以难免有些偏颇和疏漏。而且对辽海文化的内涵和特点研究也还不够深入,本文试图通过对前人的论述加以整理和归纳,从中找出其共性或者达成一定的共识,为以后辽海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深入研究奠定基础。辽宁作为经济大省地位,早就毋容置疑,不过辽宁要想成为文化大省,还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通过对辽海文化深入研究,不断扩大辽海文化影响,深度发掘辽宁省的历史文化资源,从而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步伐。同时,也能为辽宁省老工业基地的复兴和“五点一线”对外开放战略顺利实施,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标签:辽海文化;内涵;特点;研究综述;文化强省;智力支持 一、辽海文化的内涵 (一)文化是什么 《辽宁文化通史》总主编曲彦斌基于“大文化”的理念“就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提出了四个层面的概念:1.物质文化层面:指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实在的事物,如人们的衣食住行等。2.制度文化层面: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规范的自身行为和调节相互关系的准则。3.行为文化方面:指人们在长期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和风俗,它是一种社会的、集体的行为,不是个人的随心所欲。4.精神、心理文化层面:指人们在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包括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①这种提法,在辽宁的地域文化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作者本人也比较认同此观点,把它作为研究辽海文化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二)地域文化与区域文化 2007年,程琳曾给地域文化下过这样的定义:“地域文化是指生活在该地域的成员,在既定的时间、空间,由于地理环境、历史传承、社会制度,以及民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多种因素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② 2012年张亚冰对地域文化与区域文化作过辨析,他认为:“地域文化与区域文化也是两个不同的命题,地域文化重在研究自然环境和历史传统,其所包含的境界是模糊的、动态的,不受国家行政区域甚至疆域的限制;区域文化论述的范围是依从于国家的行政区划,具有人为的规定性。”③ (三)辽海文化与辽河文化 2004年10月,辽宁省历史学会等单位在大连举行的学术研讨会上,对于“辽海”一词的概念,学者们大多赞同以其作为“辽河流域黄渤海以北广大地区”的代表性的区域文化符号。④此即辽海历史文化学术讨论会上,顾奎相、陈涴、董守

见素抱朴——《古船》人物形象综论【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题目:见素抱朴——《古船》人物形象综论 专业班级:汉语言 一、前言部分(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概念,扼要说明有关主 题争论焦点) (一)张炜简介及其创作 张炜,山东龙口人,原籍栖霞。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在省档案部门做过四年历史档案资料编研工作,现为专业作家,系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万松浦书院院长。 张炜自1973年以他的处女作短篇小说《木头车》登上文坛,他便携带着具有清纯、优美、健康韵味的描芦青河系列给人们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继以《秋天的思索》、《秋天的愤怒》引人注目,以《古船》引起轰动,又以《九月寓言》刷新了自己的面貌,并以《我的田园》、《家族》、《柏慧》树立了自己家族小说的坚实形象。新世纪伊始,他更是给文坛奉献了《你在嵩原·西郊》、《丑行或浪漫》、《刺猬歌》等几部传奇式的作品。小说创作思想丰富深邃,关涉到新时期文学和当代文化发展中的诸多前沿课题,几部重要的作品当代文学史都给予他高度评价。因此,研究张炜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 至今,共著有长篇小说《古船》、《九月寓言》、《柏慧》《家族》、《外省书》、《能不忆蜀葵》、《丑行或浪漫》、《刺猬歌》等,中篇小说《秋天的愤怒》、《蘑菇七种》、《瀛州思絮录》等,短篇小说《玉米》、《声音》、《一潭清水》等,散文《融入野地》、《夜思》、《筑万松浦记》等,诗集《皈依之路》、《家住万松浦》等。有《张炜自选集》(6卷)、《张炜文集》(6卷)、《张炜文库》(10卷)等多种文集出版。部分作品译有英、法、日、德等多种外文版本。 (二)选取张炜小说作品为选题的原因

翻阅资料后我们可以发现,基本上张炜的每部作品都会引起很大的反响,他似乎始终是一位倍受争议的作家,往往成为评论界关注的焦点。当下对张炜作品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必然也会存在一些些缺失和不足之处,仍然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化。之前评论者大多关注张炜作品的主题和思想内涵,剖析张炜所秉持的道德立场和人道主义情怀,对于他持续性地关注和思考人的生存苦难并寻求解救之途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至于我自己,初读张炜作品是在大二,一部《古船》让我爱上了这个作者,也爱上了洼狸镇上那几个性格鲜明的人物。芦青河畔三四十年的历史不算太长,但也着实不短。当年被埋入河床底部的古船虽然被重新挖掘出来,也重新焕发出了其当年的风姿与雄壮,但是能否重新远航却是一个让所有人难以启齿的问题。而同样生活在这河畔的人们也同样经受着这份时代变迁带来的“折腾”。隋抱朴的隐忍、孤独,隋见素的热血复仇之心和勇于对世俗及封建道德观的反抗、隋含章的悲剧人生……可以说老隋家的新一代深深得吸引了我。当然,作品中也不乏赵多多,赵柄这样的卑鄙之流,但正是这样的人物安排让故事变得有血有肉,也让我爱上了他们。而之后风格诡异的《九月寓言》再次让我坚定了写张炜小说作品中人物的决心。 (三)张伟作品蕴含的精神及其中人物的突出特点张炜是一位有着独立写作精神的当代作家,他始终在自己的天地里创作,并且保持着高度的写作热情。从八十年代至今,他创作了大量的长篇小说,成为当代文学界的领军人物。自从开始城市生活之后,他的写作目光就开始关照着中国的城市和乡村。他对城市工业文明和乡村得真实生活怀着复杂与思索的心态,他的作品中更多地体现了他作为一名知识分子的人文关怀。而介于两者之间的是作者对“拯救之路”的寻找。对从乡村走向城市生活的张炜来讲,他更多的是看到了物质主义对人的精神腐蚀。作为一名作家,他的写作充满了对人的关怀。童年记忆、城乡对比、文学的还乡传统以及作家的身份认同危机使他把自己关注的目光又策略性的投向大地。虽然乡村中残存的封建思想意识对人们的生存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作家抽取了野地的自由自在的精神和孕生的强大生命力来作为填补人们精神世界空虚的精神食粮。而知识分子的道德自律和精神坚守则可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