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科学---第九章 膜分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浓度、膜的预处理方法等)
浓差极化:被膜截留的大分子在膜表面积聚浓度升高,在浓度 梯度的作用下,接近膜面的溶质又以反方向向料液主体扩散, 平衡状态下在膜表面形成一个溶质浓度分布边界层,对溶剂等
17
小分子溶质的运动起到阻碍作用。
第九章 膜分离
分离膜和膜组件 (1)材质相态: 固体膜 液体膜 气膜
18
第九章 膜分离
21
第九章 膜分离
(6)其他: 亲水膜 疏水膜 平板膜 管式膜 中空纤维膜 核孔膜(垂直于膜表面的圆柱形孔)等等
22
膜分离组件
第九章 膜分离
23
第九章 膜分离
24
第九章 膜分离
25
第九章 膜分离
四种膜组件的优缺点比较
项目 中空纤维式 螺旋卷式 平板式 管式
价格/(元/m2) 填充密度
40-150 高
12
第九章 膜分离
溶胶-凝胶法 悬浮胶体凝胶和聚合凝胶两种途径。 能发生水解-聚合的前驱物,控制水解和
聚合的过程得到相应的结构。
13
第九章 膜分离
膜的性质: (1)孔径大小与分布 (2)孔隙率 (3)表面积
14
第九章 膜分离
膜的性能指标: (1)分离效率R (2)渗透通量J (3)通量衰减系数m
250-800 800-2500 400-1500



清洗




压力降




可否高压


较难
较难
与凝固液立即相互扩散,急速造成相分离, 形成凝胶。
凝胶层中的剩余溶剂和添加剂进一步被凝 固液中的液体交换出来后,形成多孔膜,制 得的多孔膜大多数为正反面结构不同的不对 称膜。
10
第九章 膜分离
热致相分离法 将只能在较高温度时才能互溶的聚合物和
增塑剂先加热融合,再流延或铺成薄层后冷 却,温度下降到某一温度以下时,聚合物链 相互作用成为凝胶结构,相分离形成细孔。
该法制得的膜孔径为0.1-10m,孔隙率一 般较低,只有10-20%。
可采用该方法制备的膜有各种聚合物材料、 金属、陶瓷、石墨、玻璃。
6
第九章 膜分离
拉伸法
在相对低的熔融温度和高应力下挤出薄膜
或纤维,聚合物分子会沿拉伸方向排列成微
区,成核,形成垂直于拉伸方向的链折叠微
晶片,冷却后在略低于熔点温度下进行第二
(2)来源: 天然 合成(无机,有机高分子) (3)膜体结构: 固膜分为致密膜和多孔膜 液膜结构完全不同。
19
第九章 膜分离
(4)膜断面的物理形态: 对称膜 不对称膜(极薄表面活性层加上下部的多孔 支持层) 复合膜(不同材料膜分别制成表面活性层和 支持层)
20
第九章 膜分离
(5)膜功能: • 离子交换膜 • 渗析膜 • 超过滤膜 • 反渗透膜 • 渗透汽化膜 • 气体渗透膜
过滤、脱气、铺成薄层 良性溶剂挥发
聚合物 良性溶剂完全溶解聚合物
溶胶转化成凝胶
不良溶剂能使聚合物溶胀而不溶解
或只能和良性溶剂一起才能使聚合 物溶解
凝胶继续蒸发溶剂
致孔剂是不能使聚合物溶解或溶胀, 含量稍多时使聚合物析出的溶剂。
wenku.baidu.com
收缩定形成膜 9
第九章 膜分离
浸没凝胶法 铸膜液浸入水中或其他凝固液中,使溶剂
1
第九章 膜分离
20 世 纪 60 年 代 , 海 水 淡 化 的 需 要 , Loeb 和 Sourirajan利用相转化制膜法(L-S制膜法)制备了世 界上第一张实用的反渗透膜。
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展出液膜分离技术。支撑 性液膜,不带固膜支撑的新型液膜,带流动载体 的液膜。
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了气态膜,由充满在疏 水性多孔聚合物膜空隙中的气体构成,透过速度 快。
第九章 膜分离
膜技术发展历史
1748年,Nollet发现水自发扩散透过猪膀胱壁进 入酒精中。
1864年,Traube研制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张人工膜亚铁氰化铜膜
20世纪30年代德国建立了世界上首座生产微滤膜 的工厂用于过滤微生物等微小粒子。
20世纪50年代,原子能工业的发展促使离子交换 膜应运而生,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电渗析工业。
R

1
Cp Cb
100%
JV St
Jt J1 tm
lg Jt lg J1 m lg t
15
第九章 膜分离
(4)截留性能:
截留率:对一定分子量的物质膜所能截留
的程度
截留分子量:截留率大于90%对应的分子
量,从分子量-截留率曲线中获得。
截留率越高、 截留范围越窄的膜越好。
相分离后的凝胶进入萃取液中除去增塑剂, 基本上得到对称结构的膜。
11
第九章 膜分离
核径迹刻蚀法 均质聚合物膜置于核反应器的带电粒子束
照射下,带电粒子通过膜时,打断了膜内聚 合物链节,留下感光径迹,通过刻蚀浴,内 溶液优先刻蚀掉感光的核径迹,形成孔。
照射时间长短决定膜孔数目,刻蚀时间长 短决定孔径大小。分布均匀,圆柱形毛细管。
膜可以是全透的,或者半透的,但不能 是完全不透的,否则就是隔片。
4
第九章 膜分离
膜的制备方法: 烧结法 拉伸法 相转化法 核径迹刻蚀法 溶胶-凝胶法
5
第九章 膜分离
烧结法: 一定大小的颗粒粉末压缩后在高温下烧结,
过程中,粒子表面逐渐变软至熔,颗粒间界 面逐渐消失,最后相互黏结成多孔体。
截留范围与膜孔径、膜材料及材料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
有关。
测定截留分子量三类标准物质:球形蛋白、带支链的多
糖(葡聚糖)、线性分子聚乙二醇等。
16
第九章 膜分离
影响截留分子量的因素:
1. 溶质的形状和大小 2. 溶质与膜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 3. 浓差极化 4. 批间偏差 5. 膜孔的结构和测试条件(压力、温度、错流速度、
次拉伸,在机械应力下结晶区域会发生小的
断裂,从而得到多孔结构,该法制得的膜孔
径为0.1-3m,孔隙率远高于烧结法,可达到
90%。
7
第九章 膜分离
相转化法 分为控制溶剂蒸发凝胶法、浸没凝胶法和
热致相分离法。
8
第九章 膜分离
溶 剂 蒸 发 铸膜液 凝 胶 法 制 良性溶剂 膜的过程 不良溶剂
致孔剂
2
第九章 膜分离
膜分离过程特点: 能耗低、化学品消耗少 操作方便、不产生二次污染 避免组分受热变质或混入杂质 分离效率高 膜强度较差,使用寿命有限,易被污染影
响分离效率
3
第九章 膜分离
膜的概念: 一个流体相或者两个流体相分隔开成为两
部分的一薄层凝聚态物质。 流体相: 液、气 膜: 固、液、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