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年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常州市统计局

(2006年2月)

2005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力争“两个率先”、实现富民强市总目标,凝心聚力,奋力拼搏,积极进取,勇于作为,国民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全面实现了“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

一、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

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地方财力再上台阶。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30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下同)15.1%。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6.5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795.3亿元,增长16.3%,其中工业增加值716.4亿元,增长16.5%;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450.4亿元,增长14.7%。三次产业结构为4.3﹕61.1﹕34.6,二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全市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GDP达37174元,比上年增长14.2%,按现行汇率折算达4606美元。在经济总量迅速扩大的同时,地方财政实力也显著增强,财政总收入突破200亿元,达到220.4亿元,比上年增长25.9%,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5亿元,增长27.4%;一般预算财政支出97.0亿元,增长28.2%。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继续上升,由上年的15.9%提高到16.9%。

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规模稳步扩大,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69.8亿元,比上年增长30.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2亿元,增长110.9%;第二产业完成投资464.9亿元,增长34.7%,其中工业完成投资459.8亿元,增长34.2%;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03.6亿元,增长25%。高新技术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全年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项目达375个,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投资56.0亿元,比上年增长27.3%;完成基础设施投资335.1亿元,增长29.8%。投资资金来源呈现多元化趋势,财政性资金、银行贷款的比重分别为

0.2%和15.1%,比上年下降0.3个和5.1个百分点;社会投资比重为17.6%,上升1.6个百分点。民间投资继续呈现迅猛增长的势头,全年亿元以上民间投资项目达103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12个;共完成民间投资482.2亿元,增长36.5%;民间投资在全社会投资中所占比重达到62.6%,对全社会投资增长的贡献份额为71.1%,分别比上年提升2.6个和10.1个百分点。

价格

市场物价温和上扬,能源价格屡创新高。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8,价格水平比上年上涨2.8%,但涨幅比上年回落1.5个百分点。八大类商品“六升二降”,居住类、食品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烟酒及用品类、医疗保健个人用品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分别比上年上涨6.5%、4.7%、3.6%、1.7%、0.2%和0.2%;衣着类、交通和通讯类价格分别比上年下降2.9%和0.3%。受国际油价大幅攀升影响,国内成品油、液化气价格一路走高,全年汽油价格上涨16.4%,柴油价格上涨12.8%,液化气价格上涨18.1%。工业品价格继续走高。全年原材料、燃料和动力平均购进价格比上年上涨7.4%,其中黑色金属材料类上涨11.2%,化工原料类上涨7.9%,有色金属材料和电线类上涨10.0%;工业品平均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2.6%,其中重工业产品上涨4.6%,轻工业产品上涨0.9%。

农业及农村经济

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现代农业步伐加快。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03.8

亿元,比上年增长4.4%,其中农业产值50.1亿元,增长5.2%;畜牧业产值18.8亿元,增长2.7%;渔业产值28.9亿元,增长4.3%。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继续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土地利用效益得到有效提高。全年粮食总产量达98.1万吨,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比例为1.5﹕1,优质水稻、优质油料作物种植比例分别达74.1%和94.2%,比上年提高3个和1个百分点,水稻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居全省前列。水产、花卉、茶叶等特色农业稳步发展,年底拥有特种水产养殖面积48万亩,增长3%;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20万亩,增长8%;茶园总面积达8.8万亩,增长8.6%。积极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大力倡导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生产。全年新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5个、10.5万亩,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总面积达151.9万亩;新增无公害农产品31个、绿色食品17个、有机食品16个、名优农产品4个,共有无公害农产品212个、绿色食品70个、名优农产品135个。

主要农林牧渔业产品产量如下:

机械化水平不断上升,水利建设稳步推进。年末全市拥有各类联合收割机2461台,其中高性能自走式联合收割机1002台,分别比上年增长1.4%和3.5%。全市三麦机收率达到98.1%,水稻机收率由上年80.4%提高到85%。全年实现水利建设投资5.8亿元,完成水利建设土方1757.2万立方米,完成各类配套建筑物1834座,改造中低产田6.0万亩,疏浚各类河道417条、702.9公里,加高加固圩堤110.9公里,改造水库塘坝305座,增加库容173万立方米,建设防渗渠道234.5公里,恢复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平方公里。

农村工业生机勃勃,整体实力继续增强。2005年,全市乡镇工业实现增加值591.5亿元,比上年增长26.4%;完成工业总产值2528.8亿元,增长24.5%;工业销售产值2462.7亿元,增长25.5%;出口交货值364.7亿元,增长11.8%。农村工业在总量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经济效益不断提高,运行质量明显改善。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438.4亿元,比上年增长27%;实现利税167.4亿元,增长22.6%,其中利润97.3亿元,增长23.2%,实交税金72.4亿元,增长30.9%。

工业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贡献份额不断提高。全市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3400亿元,比上年增长 23.5 %,其中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504.2亿元,比上年增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