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第一章职业理念知识点复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素质
第一章职业理念
第一节教育观
一、教育观与素质教育观
(一)教育观
教育观是人们对教育所持有的看法。

既受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古代教育是培养少数人的教育,在我国是人民的教育),又受人们对教育要素不同观点的影响(教师中心、学生中心、德育中心、智育中心等教育观)。

具体地说教育观就是人们对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教育要素及其属性和相互关系的认识,还有人们对教育与其他事物相互关系的看法,以及由此派生出的对教育的作用、功能、目的等各方面的看法
人们需要思考教育活动“是什么”“为了什么”“怎样开展教育活动”。

教育观的核心是“教育为了什么”即教育目的。

确立正确的教育观,需要正确认识教育的发展规律,正确认识教育活动的各种内部关系。

(二)素质教育观
1、定义
素质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的一种教育观,是指教育活动目的指向“素质”—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

它认为,教育活动应当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发展,使人的整体品质、全面素质得到提升。

即先天的生理素质及后天受环境及教育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

2、内涵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我国把教育、科技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因为发展教育,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先导性的作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教育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

受教育机会平等是国家法律规定的一项基本教育方针(政府、教育部门应为所有适龄儿童提供平等的教育,学校和教师,应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

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根本宗旨,是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打下扎实基础,为全体适龄儿童今后的学习和参与社会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实施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儿童少年,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与这一根本宗旨是一致的。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全面发展,这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

实施素质教育要实现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的全面发展,而是和谐的全面发展。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教育。

它在承认人与人在个性上存在差异的基础上,从差异出发,以人的个性发展为目标,实质上是一种个性发展的教育。

教育在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以外,也应当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这两者是相互依存、互为表里的关系。

哈佛大学加德纳提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至少可分为8种。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对知识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挑战的回应。

3.外延
素质教育是连贯的、全方位的、全过程的教育活动。

素质教育不是对特定阶段、特定学校提出的要求,而是对各级各类学校提出的要求。

素质教育是终身的。

从纵向看,包括了各种类型的教育(幼儿、小学……);从横向看,涉及普通、职业等教育,在外延上甚至超越学校教育范围,贯穿学校、社会、家庭教育。

(三)素质教育观的产生与发展
1.素质教育观的产生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界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末提出的一个概念。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价值观念,其初衷在于纠正“应试教育”现象:中小学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大学教育过分专业化等。

应试教育把教育活动的评价环节作为教育目的所在,把人的素质的某个方面作为全部,教育活动本身和教育培养对象被严重扭曲。

因此,应试教育不仅背离了我国的教育方针,也不利于培养社会进步与发展所需的人才。

素质教育观扭转了应试教育观,把教育目的重新指向人本身,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

2.素质教育观的发展
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术和身体心理素质”。

1996年3月由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XX年远景目标纲要》,九届人大一次会议和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强调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要“实施全面素质教育”。

1999年1月13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发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决定》的产生标志着素质教育观已经形成了系统的思想。

20XX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

这标志着素质教育已经上升
到法律层面,成为国家意志。

(四)中学素质教育
1.中学素质教育的一般性质
中学素质教育的一般性质是指国民素质教育的形式,与其他层次、形式相同的性质。

中学素质教育强调教育的基础性,即中学素质教育培养受教育者作为国家公民的基础素质。

中学素质教育应当对中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和面向全体中学生的教育。

2.中学素质教育的特殊性
中学教育包含初中阶段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

中学素质教育是顺应初中学生、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

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人的自我意识觉醒阶段,是个性发展的关键阶段。

在此阶段实施素质教育把握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高中阶段的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也进入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的关键阶段。

此阶段必须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特别注重高中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

为高中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素质教育的目标与要求
(一)素质教育的目标
1、促进学生身体的发育。

基础教育处于学生个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任何有助于促进身体发育顺利进行的教育就是好教育。

2、促进学生心理的成熟化。

3、造就平等的公民。

基础教育有必要根据现行的公民权利和义务规定,确定自己的现实目标。

4、培养个体的生存能力和基本素质。

5、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习惯、爱好和能力
6、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7、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二)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1、面向全体
国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就是面向全体适龄学生。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3、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我国的基础教育在能力培养上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知识应成为人们进一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发展能力的基础,而不能限制人们的思维空间。

因此,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对素质教育来说尤为重要。

4、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要想有所创新,必须以主动性的发挥为前提,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教师要进行启发式教学。

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基础教育一定要培养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教是为了不教。

三、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简称“两基”),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

树立素质教育理念,加大教育改革是开展素质教育的条件。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新课程改革提出六项基本目标: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设置综合课程,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的联系。

4、改变课程“教会学生知识”的现状,转向“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评价方式的核心价值取向是发展性取向。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二)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

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应做到:
1、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
教师的教育观念作为对教育活动的一种价值取向,对教师的教育行为具有指导作用。

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是深入进行教学改革的必要条件,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必备条件。

2、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
师德是实施整体改革、实施对全体学生全面素质教育起着关键性作用。

3、强化教师在职进修制度,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待遇,优化学校管理
(三)将教育目的落实到教学之中
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的最基本要求是指教育目的的实现落实到每一堂课,乃至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法。

(四)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新课程改革第3点,教学内容的选择要考虑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所需的基本素质,等。

(五)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判断教育者有没有掌握素质教育的方法,就要看教育者是否能够引导学习者主动学习,在教育者的帮助下学习者是否学会了学习。

二、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书本没有???】
(一)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
1.国家政策保障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和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

2.推进新课程改革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新课改带来的教学转变可以总结为:
(1)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3.学校管理、课外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
素质教育的途径除了课程之外,还包括学校教育活动中的管理活动,校外、课外教育活动及班主任工作。

其中,班主任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1)学校管理
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需要学校管理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2)课外、校外教育活动
除学校的正式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外,还有各种课外、校外教育活动。

(3)中学班主任工作
在学校教育中,班级是有组织地开展素质教育活动的基层单位。

其中,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和管理者。

因此,班级素质教育开展的效果,取决于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教育方法。

(二)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
1.发挥教师的作用
素质教育的成败,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教师。

教师要成为素质教育者,就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掌握素质教育观,激励每一位教师以全身心的投入去实现自己的教学追求。

同时要提高教师师德素养。

2.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课程改革的目标中,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积极开展实践活动
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法。

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包括德、智、体、美等各育。

四、素质教育观的运用
(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
受升学考试的影响,当前初中教育和高中教育仍以应试教育为主,阻碍了素质教育的推进。

素质教育观与应试教育观存在着巨大差别。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差别
因为人类智能具有多元性,我们在对学生评价时要进行多方面评价。

1、全面素质与片面素质的区别
素质教育所指的“素质”,指人的全面素质,是“德育为先,五育并举”的教育。

应试教育虽然会培养人某一方面的素质,但仅是人某方向的素质,而非做人所必备的全面素质。

2、价值取向的区别
素质教育把教育的价值定位为培养符合社会进步所需要的人才,而应试教育把教育的价值定位为考试成功。

教育归根结义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活动。

3、教育方针的区别
素质教育实施了党的教育方针,而应试教育却背离了党的教育方针。

(二)素质教育的实施障碍
1.对素质教育的误解
素质教育是面向所有学生的教育,但有观点认为学生个体存在差异,因此面向全体的教育是不可能的。

这种观点也是违背素质教育观的,是对素质教育观的误解。

素质教育并不否认人的差异,不否认受教育者有不同的发展的可能性,它面向所有学生,因材施教。

2.沉重的课业负担
国家之所以强调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因为过重的课业负担会严重损害儿童少年身心健康,影响学生的成长。

当前课业已经成为学生的“负担”,阻碍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

2.星期二的早上,天上下起了鹅毛大雪。

王老师走进教堂,笑容满面地对同学们说:“大家看,外面的雪景多漂亮!今天这节语文课让我们一起走进雪的世界,好好玩一下吧!”学生们欢呼雀跃,奔向门外。

他们有的堆雪人,有的打雪仗,有的在讨论雪花的形状、特点,王老师也和学生一起观雪、玩雪,即兴吟诗作对……下课时间快要到了,王老师召集大家说:“下午作文课的任务是写一篇记叙文,我相信大家能够出色地完成任务。

”后来,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感受,写出了一篇篇精彩的作文。

第二节学生观
高频考点提要
1.“以人为本”的学生观;2.有差异学生的共同发展;3.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高频考点速记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和“以人为本”思想对现代学生观的形成有着更为根本的意义和价值。

教师的学生观直接影响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和方法。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一) 人的全面发展的概念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
1.人的发展同其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是相联系的
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3.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
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一)“以人为本”的教育内涵
教育活动中的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1.“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内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

以人为本的“人”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

2.“以学生为本”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延展
“以人为本”思想贯彻在教育活动中,就是“以学生为本”,因为教育活动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独立的个人。

以人为本作为教育活动中的一种学生观,也可以从三个维度去理解: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其次,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

教育是学生自己需要的,教育者的作用是引导学生成长。

最后,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二)“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
学生观是指教育者对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性质、地位、特征和具体实践活动的基本看法与认识。

学生观在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支配着教育者的行为,决定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或师生关系),教育者的教育活动是在一定的思想认识基础之上展开的,而这种思想认识的核心就是学生观,换句话讲,有什么样的学生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师生关系,教育者会依据已有的学生观来展开教育工作,并产生相应的教育结果。

科学合理的学生观有助于建立和谐的良性师生关系,有助于高效地开展教学实践,自然也就会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以人为本”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属性,坚持以人为本,最坚实的落脚点在于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落实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
以人为本学生观要求把学生置于教育活动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需求,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把学生真正的当做“人”来开展教育,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不以教师的个人意志去支配学生,按照学生的成长规律开展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

(1)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认识的主体、时间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需要树立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活动过程中。

(2)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
学生作为个体,具有主观的意志,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并非简单的被动接受知识,而是经过自己的考量之后做出的判断。

作为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独立性,不能把自己的个人意志强加于学生的思想之上,要客观地看待学生的成长与成才。

(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
学生的主体性的根源在于个体需求与责权的统一,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认识的主体,因而,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具有学习的自主需求和动力,拥有享受相关需求的权利。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需求,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学会对学习、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学生承担责任,使学生认识到权利与责权是并存的,更是统一的。

2.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的发展是指学生在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以及自我内部矛盾运动的相互作用下,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所发生的质、量、结构方面变化的过程及结果,是内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学生作为发展的人,其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身心发展的社会需要与个体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
学生发展的规律性主要体现在身心发展上,不同阶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身心特征。

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

①顺序性: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因此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应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序列进行施教,做到循序渐进。

不能拔苗助长、陵节而施。

②阶段性: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

不能“一刀切”。

③不平衡性:指在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中,身心发展速度并不是完全与时间相一致,在不同时间,发展速度和水平有明显差异:a、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平衡;(如身高体重)b、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平衡性。

因此,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适时而教,即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及时地进行教育。

④互补性:指机体各部分或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a、机体某方面机能受损或缺失后,其他方面可超常发展以补偿;(盲人听力好)b、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

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应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

⑤个体差异性:指不同个体发展速度与水平不同。

根据身心发展个体差异性,教育必须因材施教。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以人为本学生观要求教师应当把学生看做是发展过程中的客观存在,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倡导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

教师应避免只关注学生的现实情况,要挖掘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3.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
以人为本学生观不仅要求将学生作为一个整体来全面看待。

而且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成长。

以人为本学生观,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更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

(1)人的全面发展是以承认学生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基础
人的全面发展不等于各个方面的平均化发展,教育活动涉及到德、智、体、美、劳等诸多方面与内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要求每个受教育者作为一个独立而完整的个体,各个方面都能够获得应有的发展,同时也要承认人的各个方面发展水平具有一定差异性,不能用同样的标准去衡量各个方面的发展指标。

尊重个性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和最高境界。

(2)学生的个性与差异要求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教育的生机和活力,就在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

它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落脚点和最终体现。

在教育过程中贯彻个别对待原则,因时制宜,因人而异,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成长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