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宇亮-左桡尺骨骨折手术记录

陈宇亮-左桡尺骨骨折手术记录

陈宇亮男15岁骨科1712 78116

1、左桡、尺骨远端开放性粉碎性骨折

2、左膝前软组织挫伤

1、左桡、尺骨远端开放性粉碎性骨折

2、左膝前软组织挫伤

左桡、尺骨远端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清创、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

冯建忠吴伟志、实习生郑丽丽

2003 12 16 21 45 16 23 20 1 35 臂丛麻+静脉麻谢长春

L-R500ml 引流条一条

仰卧位,麻醉满意后,左上肢取外展位,予双氧水、生理盐水、灭菌王反复刷洗伤口后,常规消毒、铺巾后,再予生理盐水、双氧水冲洗伤口后,碘伏浸泡伤口,于左前臂远端桡侧偏背侧以骨折处为中心行长约5cm纵行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可见桡骨呈斜行骨折,骨折远端向掌侧明显移位。再于左前臂远端尺侧偏背侧以骨折处为中心行长4cm长的纵行切口,并修整原伤口边缘,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见尺骨骨骺分离,并向掌侧移位,予桡、尺骨骨折复位后,于桡骨茎突处打入一直径2.0毫米的克氏针,再于桡骨尺侧打入一直径2毫米的克氏针,于尺骨远端直打入一直径2毫米的克氏针于尺骨髓腔,留克氏针尾约5毫米,检查骨折对位好,无松动,予大量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后,再逐层缝合伤口,各放置一胶片引流条,术毕。术程顺利,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出血量少。

锁骨手术记录

上肢手术: 0.锁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患者于今日在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左侧锁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麻醉生效后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取左锁骨中外3分之1处为中心切口长约6cm,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暴露骨折断,见粉碎性骨折,远端有一3*1.5cm2大小形骨块,清理骨折端、复位固定,以6孔重建钢板固定。术中满意后反复冲洗切口注入2ml生物蛋白胶,清点器械及纱布无误,缝合切口,手术顺利结束,患者安返病房,术后抗炎、补液、止血、对症治疗。 患者于今日在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左侧锁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麻醉生效后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取左锁骨中外3分之1处为中心切口长约6cm,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暴露骨折断,见粉碎性骨折,远端有一3*1.5cm2大小形骨块,清理骨折端、复位固定,以6孔重建钢板固定。术中满意后反复冲洗切口注入2ml生物蛋白胶,清点器械及纱布无误,缝合切口,手术顺利结束,患者安返病房,术后抗炎、补液、止血、对症治疗。 臂丛神经探查+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麻醉生效后,患者取平卧位,左肩部垫高,左上肢颈胸部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单,取左侧锁骨表面约8cm皮肤切口。切开皮肤皮下,暴露锁骨,见锁骨外侧斜形骨折,对位对线可,0.9%氯化钠溶液冲洗,刮净骨折端血肿及嵌入骨折端的软组织,用复位器骨折解剖复位后先用2枚AO20mm钛钉固定骨折端,再用AO六孔钛钢板2枚18mm、2枚20mm的钛钉固定。固定复位满意。沿上臂近端取切口于锁骨切口呈T型,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分别暴露桡神经、尺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和腋神经,见神经质地,颜色正常,此五大神经支弹性差、较松弛,刺激神经见正神经、尺神经、肌皮神经支配区域肌肉收缩满意,腋神经、桡神经支配区肌肉收缩稍差,未见明显断裂。冲洗切口,彻底止血后逐层闭合切口,置乳胶负压引流管一根。术毕,手术顺利。麻醉满意,术中出血约30ml,未输血。麻醉清醒后,安返病房。 患者于今日在臂丛麻醉下行“内固定取出术”。麻醉生效后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沿原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暴露右锁骨钩钢板,取出5枚螺钉和钩钢板,仔细止血,反复冲洗伤口,清点四械及纱布无误后。手术顺利,病人安返病房。术后给予抗炎、止痛、对症治疗。 01.左肱骨外科颈骨折+左尺桡干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于今日在臂丛麻醉生效后,“左肱骨外科颈骨折+左尺桡干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臂丛麻醉生效后,患者取仰卧位,左肩部垫高,常规消毒,铺无菌单。取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依次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暴露头静脉,顺三角肌纤维走向切开筋膜,在此分开三角肌,头静脉连同一起内侧牵开,显露骨折部,清除骨折断端的软组织及肉芽组织,然后在牵引和对抗牵引下使骨折复位,复位后用持骨器临时固定,复位满意后,用“万方公司”提供的6孔肱骨近端解剖型钢板牢固固定,内固定满意后冲洗伤口,置引流管,逐层缝合,关闭切口。第二步。驱血带驱血左上肢,在上臂用驱血带当止血带用,取桡骨背外侧入路,长约13cm,依次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肌间隙进入,显露桡神经深支,给予保护,显露骨折端,清除骨折断端的软组织及肉芽组织,使骨折复位,用6孔有限接触加压钢板牢固内固定,冲洗切口,置引流管,逐层缝合,关闭切口。取骨折线中心尺骨背侧切口,依次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在尺侧伸腕肌和尺侧腕屈肌之间间隙显露骨折,处理骨折断端后,使骨折复位,在背侧放DCP接骨板牢固内固定,冲 推荐书籍

桡骨远端骨折手术知情同意书

瑞安王华骨伤医院 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知情同意书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床号病历号 疾病介绍和治疗建议 医生已告知我患有,需要麻醉下进行手术。 疾病简介及治疗目的:桡骨远端骨折包括腕关节关节内骨折和关节外骨折,如复位不佳或处理不当将极大地影响腕关节的功能。根据骨质及骨折的程度选择手术方式,骨质较好,骨折类型较简单的骨折可选择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 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尽最大限度地恢复腕关节的功能。 手术潜在的风险和对策 医生告知我手术可能发生的风险,有些不常见的风险可能没有在此列出,具体的治疗方式根据不同病人的情况有所不同,医生告诉我可与我的医生讨论有关我手术的具体内容,如果我有特殊的问题可与我的医生讨论。 1.我理解任何手术麻醉都存在风险。 2.我理解任何所用药物都可能产生副作用,包括轻度的恶心、皮疹等症状到严重的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3.我理解此手术存在以下风险和局限性: 1) 麻醉意外,严重者可致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2) 根据术中情况变更术式或内固定方式; 3) 术中损伤神经、血管及邻近器官,如运动神经损伤致相应肌肉功能失支配,引起肢体功能障碍甚至残疾; 皮神经损伤致相应部位麻木疼痛;血管损伤导致大出血,严重者可致休克,肢体缺血性挛缩甚至危及生 命。 4) 围手术期心、肺、脑血管意外出现: 5) 脑出血或脑栓塞,神志不清,昏迷甚至死亡; 6) 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血压降低,休克,甚至死亡; 7) 肺栓塞,呼吸功能障碍,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8) 伤口并发症:出血、血肿、裂开、不愈合、感染,瘘管及窦道形成;各种原因伤口不能一期闭合,需植 皮、皮瓣移植或延迟关闭等;术后切口或创口部疤痕形成,甚至可能形成增殖性疤痕或疤痕疙瘩,术后发生尺神经炎。 9) 术中止血带及尿管并发症出现。 10) 骨折固定或者肘关节置换假体的意外情况,需行二次或多次手术: 11) 骨折碎裂、移位较重,骨折对位对线不满意,骨折畸形愈合,上肢力线改变,术后可能需辅助外固定或 牵引治疗,双上肢不等长; 12) 术后骨折再移位; 13) 内固定物或假体松动,断裂,异物反应,骨折延迟愈合或骨折不愈合; 14) 术中内固定物或手术器械折断不能取出留于体内; 15) 术后肢体功能恢复不满意,缺血性肌挛缩,邻近关节僵硬,僵直,异位骨化,疼痛,无力,活动受限, 创伤性关节炎; 16) 骨折碎裂较重,影响血供,并发桡骨远端坏死; 17) 术后伤口感染,骨髓炎; 18) 若术中植骨,术后植骨可能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植骨块可能移位。取骨处可能疼痛。

手术记录大全

肱骨骨折 1.臂丛麻醉成功后,患者取平卧位,左上臂置于胸前,左上臂根部绑止血带,常规手术野皮肤消毒铺巾。 2.驱血至300mmHg,上止血带,自尺骨鹰嘴至肱骨下段后方切开约长10cm,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显露肱三头肌及腱膜,显露出尺神经,牵开尺神经以免损伤,自肱三头肌中线切开直至肱骨骨膜,将肱三头肌向两侧拉开,显露肱骨骨折端,见远端向前成角移位,将骨折端血肿清除,牵引复位骨折并维持,取5孔肱骨重建钢板预弯后置于肱骨后侧,钻孔,攻螺纹,拧入螺钉固定,并使骨折端加压,检查骨折固定稳定,肘关节活动不受影响。 3.冲洗伤口,彻底止血,留置胶管引流1条,逐层缝合。 4.麻醉满意,术程顺利,术后予左上肢石膏托外固定。 髌骨骨折 1.平卧位 2.常规消毒铺巾。 3.在右膝关节作横弧形切口,切开筋膜层,显露髌骨骨折端,及断裂的髌韧带扩张部,冲洗膝关节腔,清除血肿,见骨折粉碎,移位,将骨折复位,以巾钳维持,平行髌骨纵向钻入两枚克氏针,再以钢丝“8”字环绕绑扎,取1—0Dexon 线环绕髌骨缝扎两周,以固定。 4.冲洗术野,彻底止血,逐层缝合。 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1.麻醉平稳后,患者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单,取右膝前正中长约8厘米纵行切口,切开皮肤浅深筋膜,分离显露骨折处。 2.术中可见髌骨骨折,呈粉碎性,关节腔可见有大量凝血块,髌腱膜于骨折处横断。 3.手术清除骨折端处凝血块,将骨折复位后,暂用巾钳固定。于髌骨旁纵行切开关节囊,手指探查髌骨关节面复位良好,以髌骨记忆合金张力钩固定,用生理盐水充分冲洗关节腔及切口,用粗丝线缝合修补髌腱膜及关节囊。 4.清点器械无误后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手术顺利,术中出血不多,术后患者安返病房。 左肱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再次骨折 1.麻醉平稳后,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单。 2.沿原手术切口切开,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分离显露桡神经,游离桡神经并牵开保护,充分显露骨折断端,可见左肱骨骨折,内固定物松脱,骨折断端处有大量肉芽组织形成,有碎骨块,骨折断端错位成角,骨折端骨质硬化,髓腔封闭。 3.手术取出内固定物,清理骨折断端处肉芽组织,咬除骨折断端硬化骨质,打通髓腔,于右髂骨处凿除部分髂骨,于肱骨大结节上方开口并以髓腔锉依次扩

指骨钢板在尺骨冠状突骨折中的运用

指骨钢板在尺骨冠状突骨折中的运用 作者:陈传波,徐祥伟,张冰,王海军,张本萍 【摘要】对18例采用指骨钢板内固定治疗的尺骨冠状突骨折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Broberg 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分,优良率88.8%。认为指骨钢板用于尺骨冠状突骨折,操作简便,固定可靠,疗效肯定。 【关键词】尺骨骨折;指骨;钢板;内固定 尺骨冠状突骨折在肘部损伤中不多见,但常合并肘关节的脱位、肘部骨折等多种并发症。临床中,我们对Ⅱ型以上骨折行切开复位指骨钢板内固定,并结合早期功能锻炼,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本组18例,男性16例,女性2例;年龄19~63岁,平均32岁。致伤原因:摔伤5例,坠落伤8例,道路交通伤5例。左侧损伤8例,右侧损伤10例。合并桡骨远端骨折3例,肘关节后脱位2例,尺骨鹰嘴骨折2例,桡骨茎突骨折1例,肱骨髁损伤1例,尺神经损伤2例。根据Regan Morrey的分类标准[1]:Ⅱ型12例,Ⅲ型6例,术前行CT三维重建,明确骨折类型。 2 手术方法臂丛麻醉,患者仰卧位,伤肢外展,旋后,上臂上止血带。取肘前S型切口,沿肱二头肌内侧缘向下,至肘关节转向前臂内侧,纵行切断肱二头肌肌腱腱膜,显露肱动静脉及正中神经。游离后牵向内侧或外侧,自肱肌与旋前圆肌之间分离或纵行劈开屈肌群,牵向两侧即可显露关节囊及骨折,复位骨折块,并以0.8mm的克

氏针临时固定。对于Ⅲ型的粉碎性骨折应在肘关节复位的情况下,以肱骨髁为模板进行复位,C臂机透视证实解剖复位后,选择合适长度的T型或L型钢板经塑形后固定骨折,活动肘关节,检查骨折固定的牢固程度。冲洗伤口上引流条,缝合各层,同时处理其他合并伤。术后行后臂石膏托屈肘位固定骨折1~3周。单纯冠状突骨折内固定者可不行外固定。术后1周行肘关节功能锻炼。 3 结果本组18例,均获随访,时间7~25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6~9周,平均7.8周。根据Broberg Morrey 的评分系统[2]:评定患者肘关节功能,本组评分优13例,良3例,中2例;优良率88.8%。 讨论 1 尺骨冠状突的特点冠状突作为肘关节前柱和内侧柱的重要结构,起前方骨性支撑和内侧柱支持作用。冠状突骨折常合并肘关节的不稳定,活动时会出现半脱位或后脱位,若诊断或治疗不当,可导致如习惯性肘关节脱位、屈伸活动受限、创伤性关节炎、肘关节僵硬、尺神经炎、异位骨化等。 2 手术入路及内固定方式 (1)肘关节前侧入路:适用于粉碎性或非粉碎性的Ⅱ、Ⅲ型骨折,尤其适用于粉碎性骨折的固定。前侧入路可更清楚显露骨折,直视下复位、固定骨折。采用肘前入路时,注意适当游离穿旋前圆肌浅深头的正中神经,防止术中过度牵拉,产生神经症状或损伤正中神经支配前臂屈肌及旋前圆肌的分支。(2)肘关节内侧入路:适用于骨折块较大、较完整的非粉碎性骨折,或同时行尺神经探查时。采用内侧入路时,注意先游离

尺桡骨骨折临床路径

胫腓骨干骨折临床路径 一、胫腓骨干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闭合性尺桡骨骨折行尺桡骨骨折内固定术。 (二)诊断依据。 1.病史:外伤史。 2.体格检查:患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畸形、反常活动。 3.辅助检查:X线检查发现尺桡骨骨折。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1.年龄在16岁以上。 2.伤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 3.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4.首选钢板螺钉内固定,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治疗方式。 增加髓内钉固定方式。

(四)标准住院日为≤1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闭合性尺桡骨骨折疾病。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尺桡骨骨折。 3.除外病理性骨折。 4.除外合并其他部位的骨折和损伤。 5.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7天。 1.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镜检; (2)电解质检查、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凝血功能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 (3)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 (4)骨科X线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CT检查、下肢血管超声、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 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2.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手术超时3小时加用一次;术中出血量大于1500ml时加用一次。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1-7天。 1.麻醉方式:椎管内麻醉和/或全麻。 2.手术方式:尺桡骨骨折内固定术。 3.手术内固定物:钢板螺钉或带锁髓内钉。 4.术中用药:麻醉用药、抗菌药。 5.输血:根据出血情况。 (九)术后住院恢复6-9天。 1.必须复查的项目:血常规、X光检查。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电解质、肝肾功能、CT。 3.术后用药: (1)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

尺桡骨骨折护理常规

尺桡骨骨折护理常规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尺桡骨骨折护理常规 一、护理诊断 焦虑与恐惧:与疼痛、手术费用、工作中断和长期住院有关 知识缺乏:缺乏骨折与康复知识 肢体活动受限:与患肢疼痛、肿胀、以及外固定有关 肿胀:与骨折发生后患肢血肿造成血液循环不良有关 疼痛:与创伤有关 潜在并发症:骨筋膜式综合症,应注意有时并发桡骨头脱位。 术后: 体温升高:与手术有关 疼痛:与术后伤口有关 肢体活动受限:与患肢疼痛、肿胀、肢体固定有关 二、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2.术前检查 3.骨科一般手术前护理常规 4.术前指导病人进行患肢肌肉收缩练习,患肢握拳练习及肩关节的旋转练习,为防止术后患肢肿胀及促进患肢的血液循环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术后护理 1.一般护理遵医嘱给予血压、脉搏及血氧饱和度的监测和记录

2.引流管的护理 (1)术后要特别保护好引流管,妥善固定,防止折叠、扭曲、滑出。 (2)保持引流管通畅,持续负压状态,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并准确记录,如每小时大于200ml应及时通知医生。 (3)嘱病人在床上活动时要保护好引流管,防止脱落、逆流,并向其讲明引流管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取得配合。 (4)每日定时挤捏引流管,使陈旧血和血块充分引出。 3.心理护理术后由于疼痛,病人不敢活动,担心切口裂开、出血等,护士应及时解释、安慰,想病人讲解早期活动的重要性,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 4.基础护理病人因一侧上肢制动,影响正常生活,护士应给予关心、体贴,做好生活护理。 5.患肘的护理术后病人应抬高患肘,以减少伤口的局部充血,减轻伤口的张力,减少关节内出血的可能,密切观察患肢末梢的感觉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观察伤口敷料是否干燥,有渗出渗血及时更换敷料。 6.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1)肘关节周围神经损伤的护理密切观察患肢手部感觉,如有肢端麻木、针刺样感觉、手部握拳无力等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处理,否则会延误康复的时间,给患者带来时间的浪费、经济的损失及精神上的痛苦,这一点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2)切口及关节内感染术后密切观察病人的体温变化,检测血常规、血沉的变化,有无白细胞升高和血沉加快,间接疼痛加重,局部红肿情况,注意保持伤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治疗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治疗 发表时间:2015-09-07T16:16:38.880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5年第7期供稿作者:葛志勇秦增华 [导读] 省沭阳南关医院尺骨冠状突骨折发病率较低,在临床上并不常见,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合并肘关节不稳定现象。 葛志勇秦增华省沭阳南关医院江苏沭阳 223600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对尺骨冠状突骨折的诊断要点以及治疗方法。我院从2003 年10 月~2014 年12 月共收治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36例,其中男24 例,女12 例,年龄6~49 岁,平均28.5 岁,损伤原因:跌伤27 例,车祸9 例,后者均有不同程度合并伤。X 线片表现:单纯尺骨冠状突骨折27 例,合并肘关节后脱位9 例,骨折类型:基底部骨折15 例,冠状突尖部骨折21 例,36 例中12 例误诊,其中3 例误诊为肱骨头骨折,9 例误诊为Ⅱ型肱骨内上踝骨折,均于手术治疗中发现为尺骨冠状突骨折。结果:36 例随诊时间最短3 月,最长16 月, 平均4.5 月,其中经非手术治疗15 例全部临床愈合,手术内固定中3 例克氏针松动退出致骨块移位坏死,再次手术切除,15 例临床愈合,愈合时间1.5—3月,平均2.3 月;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伸0°?130°18 例,伸0°?屈110°9 例,伸10°?屈130°9 例,其中作骨切除者无习惯性肘关节脱位倾向。 【关键词】尺骨冠状突骨折;手术;治疗;诊断【中图分类号】R682.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7-080-01 尺骨冠状突骨折发病率较低,在临床上并不常见,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合并肘关节不稳定现象。对于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治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非手术治疗,另一种是手术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尺骨冠状突骨折解剖部位较复杂,手术难度较大,在手术过程中,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入路方式,做好内固定操作,提高手术疗效。我科自2003 年以来收治尺骨冠状突患者36 例,为了分析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为临床提供参考,本文对36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和总结,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36 例,男24 例,女1 2 例;年龄6~49 岁平均28.5 岁,损伤原因:跌伤27 例,车祸9 例,后者均有不同程度合并伤。X 线片表现:单纯尺骨冠状突骨折27 例,合并肘关节后脱位9 例,骨折类型:基底部骨折15 例,冠状突尖部骨折21 例,36 例中12 例误诊,其中 3 例误诊为肱骨头骨折,9 例误诊为Ⅱ型肱骨内上踝骨折,均于手术治疗中发现为尺骨冠状突骨折。 2 治疗方法2.1 手术治疗取肘内侧切口,长约3~5cm,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游离保护尺神经,凿断肱骨内上髁或于近止点部切断前臂屈肌腱起始部,向下牵开,切开关节囊,即可显露骨折部,清理关节积血,复位后进行内固定,本组采用细松质骨螺钉固定9 例,克氏针交叉固定6 例,对骨块较小的尖部骨折作切除6 例。然后克氏针交叉固定凿断之肱骨内上髁或用7 号线缝合切断的前臂屈肌腱起点。术后须石膏托功能位固定 3 周。拆除后加强肘关节伸屈锻炼。 2.2 非手术治疗采用手法复位或撬拨复位屈肘90°功能位石膏托外固定1~1.5 月,本组有15 例。 3 结果36 例均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最短3 月,最长16 月,平均4.5月,其中经非手术治疗15 例全部临床愈合;手法内固定中3 例克氏针松动退出致骨块以为坏死,再次手术切除,15 例临床愈合,愈合时间1.5~3 月,平均2.3 月;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伸0°□130°18例,伸0°□屈110°9 例,伸10°□屈130°9 例,其中作骨切除者无习惯性肘关节脱位倾向。 4 讨论4.1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诊断要点我们通过总结分析认为以下几点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①尺骨冠状突骨折肿胀和压痛的肘关节前下方明显。②合并肘关节脱位的冠状突骨折多为后脱位,而肱骨内上髁骨折为合并侧方脱位,③熟悉肘关节X 线解剖及儿童肘关节骨化中心的形成,通过排除法确定诊断,④肘关节内侧切口适宜于肱骨内上髁骨折与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处理⑤仔细观察半月切迹是否圆滑[1]。若有阶梯存在,可能有冠状突骨折⑥CT 扫描能协助诊断。 4.2 尺骨冠状突的治疗非手术治疗适用:①骨折无明显移位②手法复位成功者,对骨块较小者也可行撬拨复位,术后屈肘功能位固定,使肱肌松弛,有助于骨块复位与稳定,骨折愈合后拆石膏功能锻炼,本组15 例经随访发现肘关节功能复位满意。手术治疗适用于:①小骨块移位明显而手法复位失败者。②骨块进入关节腔而造成关节绞索者。手术要点是保护尺神经、恢复半月切迹光滑,对较大骨块可自尺骨背侧用一枚松质骨螺钉固定,骨块小者用二枚克氏针交叉固定或两边钻孔粗丝线捆扎固定[2]。对骨片很小不易固定者,若冠状突关节面丧失小于1/2,可行骨块切除,我们对行骨块切除的6 例随访长达16 个月,未发现有习惯性肘关节脱位发生。尺骨冠状宊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 月。因该处属干骺端松质骨,有肱骨附着血运佳,故容易愈合。 4.3 手术人路方式的选择在尺骨冠状骨折手术治疗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入路方式。应根据患者有无肘关节损伤以及肘关节损伤程度选择入路方式。如果患者为冠突前内侧面出现单纯骨折,手术可选择肘内侧入路方式;如果患者伴随桡骨头骨折,手术时可采用肘外侧入路方式。不建议采用周前侧入路方式,因此这种手术方式有可能会对患者的肱动脉及正中神经造成损伤影响,且会损伤患者的软组织,增加患者异位骨化及肘关节僵直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1]姚琦,陈迎春,张亘瑷.尺骨冠状突骨折的手术治疗[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0,10(07):162-163.[2]游朝勇,陆大明,张振文.手术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0,08(33):114-115.

梁家启(外科)左桡骨骨折外固定术后 住院病历

住院病历 姓名:梁家启性别:男 年龄:13岁籍贯:贵州兴仁 民族:汉婚姻:已婚 职业:学生现在住址:兴仁县东湖办瓦窑村店子组 入院日期:2013 年6 月13日记录日期:2013 年6月13日 病史叙述者:患者及家属可靠程度:可靠 主诉跌伤致左前臂疼痛6+h。 现病史6h前因玩耍不小心跌伤左前臂,当即感疼痛难忍,无昏迷及昏睡,无恶心、呕吐,无咯血及呼吸困难,无胸闷、气促,无腹痛、腹胀。立即就诊于兴仁县人民医院,作X线检查,片示:“左桡骨骨折”。予作“外固定术”,术后患者及家属自行回家,为求治疗就诊于我村卫生室,我处以“左桡骨骨折外固定术后”收住入院。患来,神清,精神尚可,二便如常。 既往史既往体建,否认“结核、肝炎、伤寒和血吸虫病”等传染病史。无手术外伤及药物食物过敏史,无输血史。预防接种不详。 系统回顾 呼吸系统无慢性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史、无低热、盗汗史。 循环系统无心悸、心前区疼痛及高血压等病史。 消化系统无吞咽困难、呕血、无皮肤黄染,无慢性腹泻。 泌尿系统无尿频、尿急、尿痛、血尿、排尿困难和颜面水肿史。 造血系统无头昏、皮肤苍白、鼻出血、牙龈出血及皮下瘀斑史、无黄疸、淋巴结及肝脾肿大史。 内分泌与代谢系统无怕热、多汗、多尿、多饮、多食消瘦史。 神经精神系统无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语言障碍、瘫痪、抽搐。意识障碍等病史。 肌肉骨关节系统无游走性关节疼痛、关节红肿和畸形。无骨折、脱臼史。 个人史出生长于原籍,未到过疫区及其他地方居住史,无烟酒等不良嗜好。 婚姻史:未婚 月经史 生育史: 家族史父母体建,家族无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 T 36.4℃ P 84 次/min, R 20 次/min BP100 /70 mmHg 一般情况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清合作,自主体位。 皮肤黏膜皮温正常,有弹性,未见黄疸,皮疹或出血点。 淋巴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头部头型正常,头发色黑,有光泽, 眼眼睑无水肿,睑结膜未见出血点,眼球运动正常,巩膜无黄染,角膜透明,瞳孔等大正圆,对光反射灵敏,调节反射存在。 耳外耳道无流脓,乳突无压痛。 鼻鼻形正常,鼻腔通畅,无分泌物,无鼻翼扇动,鼻窦区无压痛。 口腔口唇红润,口腔黏膜无溃疡。牙齿排列整齐,无龋齿。牙龈无红肿溢脓。舌形正常,无震颤。咽部充血,扁桃体不大。 颈部颈软无抵抗,两侧对称无畸形,未见蜘蛛痣、瘢痕及瘘管,未触及包快。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居中,甲状腺未触及肿大。 胸部胸廓对称无畸形,无肋间隙增宽或变窄。两侧乳房对称,胸壁无静脉曲张

探讨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和手术治疗效果

探讨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和手术治疗效果 发表时间:2016-06-07T15:32:28.190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4期作者:边磊 [导读] 针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行手法复位和手术治疗的效果相当,但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手法复位。 黑龙江省鹤岗市中医院 1541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和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4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A组患者接受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治疗,B组患者接受常规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后6个月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00%,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0%,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B组患者治疗后腕关节功能评分(87.6±12)显著高于A组(72.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行手法复位和手术治疗的效果相当,但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手法复位。因此,在实际的治疗中,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治疗方法。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手术治疗;关节功能 桡骨远端骨折常见于中老年人,多为间接暴力致伤所致,患者在跌倒时腕关节处于背伸(掌屈)及前臂旋前位,手掌撑地。此时,暴力集中于骨远端松质骨处从而引起骨折。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表现为腕部肿胀、有明显的压痛感、手和腕部活动受限,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手法复位和手术治疗是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主要方式[1],两种方法的疗效可能存在差异。本次研究就我院收治的4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别行手法复位和手术治疗,就两者的疗效进行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40例,所有患者入院前均经X线片检查诊断为闭合性的桡骨远端骨折。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20例中男13例,女7例,年龄在28~65岁,平均年龄(46.5±7.5)岁;观察组20例中男11例,女9例,年龄在35~62岁,平均(45.8±7.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无名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 A组 A组患者接受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法治疗:首先,根据患者病情及身体情况给与同等基础性药物治疗,采用无菌注射器抽取患者骨折部位的积血,并注入5ml 1%的利多卡因(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4620),取患者卧位,患肩外展90°,肘关节屈曲90°,紧握患肢前臂近端做对牵引,握住患肢手掌进行8min左右的持续牵引,牵引结束后,迅速将患肢关节掌屈、尺偏、以适当的力度和方向按压骨折远端背侧,直至完全复位[2]。复位完成后用石膏对患侧进行石膏托固定,并根据骨折远端的移位情况进行塑形,拍摄X线片显示复位满意后对患者进行悬吊固定,嘱患者行一定的放松活动。1w后门诊复查X线片,如果骨折出现移位则根据手法复位,如果复位失败则可以行手术切开复位。 1.2.2 B组 B组患者接受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法:B组患者主要为开放性骨折、腕关节骨折伴脱位、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或者手法复位失败的患者。首先,行全身麻醉,以桡骨远端掌侧或背侧切口,显露出骨折端,在直视下对骨折进行牵引复位,复位后用选择掌侧入路T 形或Y型钢板进行固定。采用C臂X-ray行腕关节应力实验和应力位摄片,确认复位满意后关闭切口,不行外固定。在术后第1d开始逐步对患侧腕关节进行康复功能训练[3]。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随访半年,采用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对手术疗效进行评分。①优秀:患者临床症状消失,骨折复位,患肢未见畸形或疼痛现象,活动良好。②良好: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骨折基本复位,患肢骨折处未见明显的畸形,偶尔伴有轻度的疼痛。③差:患者有明显的疼痛感和僵硬感,骨折部分为复位甚至出现畸形,患肢活动受到限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 1.4统计学方法将数据纳入SPSS19.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A、B两组患者治疗后优良率分别为90.00%和95.00%,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B组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评分(87.6±12)显著高于A组(72.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089,P<0.05)。 3 讨论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类型,临床多表现为腕部肿胀,有明显的压痛感,伸直型骨折有典型的餐叉状和枪刺样畸形,尺桡骨茎突在同一平面,直尺试验阳性。行X片检查可清楚显示骨折及其类型。临床上针对桡骨远端骨折一般采用的方式主要有手法复位、夹板或者石膏固定等非手术治疗方式,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情况给予基础性的药物后再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4]。传统的手法复位是指用指、掌、腕、臂的劲力或者结合器械的帮助,作用于筋骨,以及通过经络、穴位由表入里,从而达到整复疗伤,祛病强身效果的一种治疗方法。手法复位适用于大部分的骨折病变,通过合理的牵拉、复位,缓解患者骨折情况。手术切开复位是临床上针对桡骨远端骨折的主要手术方式,通过手术能够较好的处理患者骨折部位,并去除受伤的其他组织[5]。但手术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如感染、畸形愈合、迟发性韧带联合不稳定,因切开复位是开放性的手术,所以接触感染源的几率较大,而如果手术治疗不当或复位不佳则可能出现骨折畸形愈合的情况。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00%,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0%,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但B组患者治疗后腕关节功能评分(87.6±12)显著高于A组(72.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也显然说明,切开复位手术治疗和手法复位保守治疗的疗效相当,但手术治疗对患者的恢复更好,患者软组织的保护较好,且患者术后愈合较快。 综上所述,针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行手法复位和手术治疗的效果相当,但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手法复位,因此,在实际的治疗中,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治疗方法。

常见骨折手术过程记录

1、髌骨骨折 1. 平卧位 2. 常规消毒铺巾。 3. 在右膝关节作横弧形切口,切开筋膜层,显露髌骨骨折端,及断裂的髌韧带扩张部,冲洗膝关节腔,清除血肿,见骨折粉碎,移位,将骨折复位,以巾钳维持,平行髌骨纵向钻入两枚克氏针,再以钢丝“8”字环绕绑扎,取1—0Dexon 线环绕髌骨缝扎两周,以固定。 4. 冲洗术野,彻底止血,逐层缝合。 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1.麻醉平稳后,患者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单,取右膝前正中长约8厘米纵行切口,切开皮肤浅深筋膜,分离显露骨折处。 2.术中可见髌骨骨折,呈粉碎性,关节腔可见有大量凝血块,髌腱膜于骨折处横断。 3.手术清除骨折端处凝血块,将骨折复位后,暂用巾钳固定。于髌骨旁纵行切开关节囊,手指探查髌骨关节面复位良好,以髌骨记忆合金张力钩固定,用生理盐水充分冲洗关节腔及切口,用粗丝线缝合修补髌腱膜及关节囊。 4.清点器械无误后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手术顺利,术中出血不多,术后患者安返病房。 2、肱骨骨折 手术程序: 1. 臂丛麻醉成功后,患者取平卧位,左上臂置于胸前,左上臂根部绑止血带,常规手术野皮肤消毒铺巾。 2. 驱血至300mmHg,上止血带,自尺骨鹰嘴至肱骨下段后方切开约长10cm,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显露肱三头肌及腱膜,显露出尺神经,牵开尺神经以免损伤,自肱三头肌中线切开直至肱骨骨膜,将肱三头肌向两侧拉开,显露肱骨骨折端,见远端向前成角移位,将骨折端血肿清除,牵引复位骨折并维持,取5孔肱骨重建钢板预弯后置于肱骨后侧,钻孔,攻螺纹,拧入螺钉固定,并使骨折端加压,检查骨折固定稳定,肘关节活动不受影响。 3. 冲洗伤口,彻底止血,留置胶管引流1条,逐层缝合。 4. 麻醉满意,术程顺利,术后予左上肢石膏托外固定。 左肱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再次骨折 1.麻醉平稳后,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单。 2.沿原手术切口切开,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分离显露桡神经,游离桡神经并牵开保护,充分显露骨折断端,可见左肱骨骨折,内固定物松脱,骨折断端处有大量肉芽组织形成,有碎骨块,骨折断端错位成角,骨折端骨质硬化,髓腔封闭。 3.手术取出内固定物,清理骨折断端处肉芽组织,咬除骨折断端硬化骨质,打通髓腔,于右髂骨处凿除部分髂骨,于肱骨大结节上方开口并以髓腔锉依次扩髓,打入8×220毫米带锁髓内针主针,针尾穿至平肱骨结节水平。安装瞄准器、压力定位杆,依次经切口、钻孔、测深、攻丝后,拧入远端锁钉1枚,再同理锁入近端锁钉1枚,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后,以所取髂骨植于骨折断端。 4.术中观察骨折对位对线良好,骨折固定牢靠。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后逐层缝合。 5.C臂机下观察骨折对位,对线良好。手术顺利,术中出血不多,患者安返病房,回房血压 130/70mmHg。 3、外踝骨折 手术程序:

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分析

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分析 发表时间:2019-03-19T16:53:26.580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10月19期作者:罗文兵 [导读] 结论: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效果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的方法,值得临床进行大力推广。(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人民医院外二科; 553000) 【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照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分为治疗组(50)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5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保守治疗措施,治疗组50例患者开展手术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经我院积极的治疗,在腕关节活动范围以及满意度上,两组相比治疗组明显较高,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效果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的方法,值得临床进行大力推广。 【关键词】手术;桡骨远端骨折;应用;效果分析 [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9-0249-01 在临床骨科中,桡骨远端骨折极为常见,是骨科的一种多发病,在人体骨折中,桡骨端远端骨折约占1/6,尤以青年或者老年人比较多发,青年人多是由于高强度的运动过程中,用力不当所引发,而老年人由于年龄的不断增长,身体钙质出现大量的流失,导致骨质疏松,遇有动作不当时极易出现桡骨远端骨折。尤其是我国当前逐渐进步老龄化社会,社会交通事故的不断增多,桡骨远端骨折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桡骨远端骨折的AO分型可分为干髓端骨折(A型)、部分关节内骨折(B型)以及完全关节内骨折(C型)。对于桡骨远端骨折,通常采用保守治疗手段,同时使用手法复位后,利用夹板和石膏等进行固定,临床上也能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但随着近年来人们对疾病认识程度的不断加深以及对疾病回复的高期望值,促进了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手段的不断发展,手术治疗、内固定、锁定接骨板、外联合固定等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不同的治疗方式使得治疗效果也出现了差异。本文就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方法进行分析,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疗效良好,比较满意。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100例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女性患者56例,男性患者44例,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76岁,平均年龄46岁。所有100例患者均为单侧桡骨远端骨折,右侧62例,左侧38例,其中摔伤所致的有66例,交通意外导致的有27例,重物砸伤的有7例。72例为闭合性骨折,28例为开放性骨折;AO分型:A2型24例;A3型8例;B1型4例;B2型9例;B3型13例;C1型15例;C2型12例;C3型15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AO分型等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的保守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具体方法为:为患者行骨折端血肿内麻醉后开始手法复位。持续牵引骨折端使远骨折端逆移位达到复位要求,然后根据不同类型的骨折类型进行不同的固定。固定好后,每周行X线片复查,2周后改为腕关节中立位同定,直到第4周。治疗组根据患者骨折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具体方法为: 1.2.1切开复位内固定 该手术入路分两种,即掌侧和背侧。除B2型骨折以及背侧骨折粉碎,需要术中背侧植骨的患者行背侧入路外,其他首选掌侧入路。掌侧入路自患侧桡掌腕横纹向近端纵形开6cm左右切口,在桡侧腕屈肌和肱桡肌肌键间进入,于桡骨外侧边缘切断旋前方肌,使骨折处暴露,然后进行骨折复位。 背侧入路自患侧桡腕关节向近端纵行开6cm左右切口,在桡侧腕伸肌与拇长伸肌肌键之间将伸肌支持带切开,让桡骨背侧关节面以及断端暴露。 复位时,要在直视骨折端下进行,有较大骨缺损出现则要植入颗粒状人工骨进行填充支撑。复位后,以“T”形钢板或锁定加压钢板进行内固定,然后进行伤口闭合。 术后1天即可开始进行掌指关节以及腕关节的功能锻炼,由被动到主动,循序渐进。对于骨质疏松比较严重、骨缺损较多的患者,在术后要采用2~3周的腕关节短臂石膏固定,掌指关节以及指间关节在固定期可进行活动,戴石膏拆除后,再进行腕关节屈伸锻炼。 1.2.2经皮克氏针固定 首先在C形臂X线机的监视下进行骨折闭合手法整复,使用克氏针对部分复位困难的患者进行撬拨复位,然后让助手牵引保持复位,根据移位倾向以及骨折类型以不同的进针点进行克氏针固定,一般使用2枚以上,透视下骨折复位确认良好后,将克氏针尾部处理,腕关节功能位用石膏托固定。术后第二天即可开始肘关节活动以及手指活动,每周进行X线片复查,骨折愈合约需4~6周,然后进行石膏拆除以及拔除克氏针。 1.2.3外固定架固定 自患侧第二掌骨背外侧距近掌骨两端分别做约1cm的纵向切口,与掌骨额状面30度垂直掌骨纵轴打孔并进2枚掌骨螺钉。然后于骨折部桡侧偏背侧行纵向切口,让骨折部暴露,直视下进行复位,采用克氏针初步固定。然后将主体连接管和两个简单的可调节夹钳在掌骨部的2枚螺钉上安装,主体连接管在桡骨骨折近心端的位置拧入2枚螺钉,分别位于近骨折部2cm以及12cm处,复位满意后,以可调节夹钳拧紧进行固定。 术后次日可进行肩、肘及手指关节功能的锻炼。10天后,松懈外固定架的钳夹,调节腕关节,使其至近功能位或功能位,再次将钳夹拧紧,继续进行功能锻炼,待骨折愈合后将外固定拆除。 1.3评价标准 对患者骨折部位的的疼痛进行评价,观察患侧关节主活动时的疼痛以及腕关节尺侧疼痛。同时调查患者满意度。

手术记录模板

手术记录模板 1.腰4切开复位椎弓根内固定椎板减压术 麻醉成功后,取俯卧位,术野常规碘伏消毒铺无菌巾。自L3至S1取一长约15cm的纵行正中切口。切开皮肤,用电刀切开皮下组织及筋膜,沿棘突两侧紧贴骨膜切开骶棘肌,直至横突外缘。用自动拉钩牵开两侧椎旁肌,显露棘突、椎板及小关节突,见L4/5棘间韧带断裂,L4椎弓两侧峡部崩裂,断端大量瘢痕组织生长,椎弓浮动感明显,予切除瘢痕组织,取出L4全椎板,切除黄韧带,扩大L5两侧神经根管。探查见L4/5椎间盘轻度突出,神经根受压已不明显,未行椎间盘切除。然后予行椎弓根钉内固定,椎弓根钉进针点选择L4、5两侧横突中轴水平线与上关节突外缘垂直延长线的交点为准,钻孔方向与脊柱纵轴成10°,矢状位L4向头侧倾斜约5°,L5向头侧倾斜约20°,C臂X光机透视下证实进针位置正确,一一攻丝,L4拧入两枚(规格45*6mm)万向提拉椎弓根钉,L5拧入两枚(规格45*6mm)单向椎弓根钉,套上撑开棒,拧紧螺帽,提拉L4复位。C臂X光机透视下证实椎弓根钉位置好,L4提拉复位,固定牢靠。冲洗创口,清点器械纱布对数后,放置一引流管,逐层缝合切口,外贴敷料,术毕。 术程顺利,术中出血约800ml,麻醉满意,术后清醒安返病房。 2.髌骨切开复位张力带内固定术 麻醉成功后,取仰卧位,左、右大腿根部扎电自动止血带,术野常规碘伏消毒铺无菌巾,抬高左、右下肢驱血后,止血带充气至60kPa。于左、右膝关节取一横弧形切口,长约10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筋膜,显露左、右髌骨,见其呈“入”型骨折,三骨折块分离,关节面不平,吸净关节腔积血,清除血肿,探查关节内无骨折碎片后,冲洗关节腔。使骨折块复位,用巾钳暂时固定之,自髌下缘向髌上缘平行钻入两枚AO克氏针(直径为1.4mm),露出髌上缘约5mm,用双股小钢丝“8”字环绕克氏针,拉紧后拧紧钢丝,剪除尾部多余部分,向后折弯贴于髌骨上,把露出髌上缘的克氏针头向后折弯,保留髌下缘的针尾约5mm 剪断之。检查骨折复位好,关节面平整,固定牢靠,冲洗创口,清点器械纱布对数后,放置一引流条,逐层缝合切口,敷料包扎。术毕。 术程顺利,术中出血少,麻醉满意,术后清醒安返病房。 3.股骨粗隆间切开复位动力髋(DHS)内固定术 4.股骨骨折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 麻醉成功后,取仰卧位,左、右臀下垫一软枕,术野常规碘伏消毒铺无菌巾,于左、右大腿外侧以骨折部为中心,取一长约13cm的纵行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髂胫束,沿股外侧肌纤维方向纵行切开,显露左、右股骨上段骨折部,见其呈粉碎性骨折,外侧有一大蝶形骨折块游离,并有几块碎小骨折片分离,且近骨折断端前侧可见一长约3cm的纵行骨折线,予清除断端的软组织及血肿,使骨折断端复位,用钢板及持骨钳暂时固定之,于大粗隆上取一长约5cm的纵行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阔筋膜张肌,显露大粗隆顶窝,用开口器向髓腔钻孔,导入一导针,用软髓腔锉由小至大逐渐扩大髓腔,测深后插入一AO 髓内钉(340*9mm),装上瞄准弓,于远端前侧切一小口,钻孔,装上压棒后于远端外侧切开两个小口,钻孔,测深,一一拧入交锁螺钉,检查骨折断端对位对线好后,于近端外侧切一小口,钻孔,测深,拧入一枚交锁螺钉,松开钢板及持骨钳,蝶形骨折块用两圈钢丝捆扎加强固定,放回碎小骨折片,冲洗创腔,清点器械纱布对数后,放置一引流管,逐层缝合切口,外覆敷料包扎,术毕。 术程顺利,术中出血约800ml,输同型血红细胞7U,麻醉满意,术后清醒安返病房。 5.股骨颈闭合复位加压空心钉内固定术 患者取仰卧位,左、右臀下垫一软枕,术野常规碘伏消毒铺无菌巾。于左、右大腿外 一

骨科手术记录

5、锁骨骨折 手术程序: 1. 颈丛麻醉成功后,患者取平卧位,右肩背部垫高,常规手术野皮肤消毒铺巾。 2. 以右侧锁骨骨折端为中心作横形切口,长约8cm,切开筋膜层,显露锁骨骨折端,作骨膜下剥离,清除骨折端血肿,见骨折粉碎,移位,将骨折牵引复位,钳夹维持,取6孔重建钢板置于锁骨上侧,钻孔,攻螺纹,拧入螺钉固定,并使骨折端加压,检查骨折固定稳定。 3. 冲洗术野,彻底止血,逐层缝合。 锁骨骨折切开复位锁骨钩内固定术 1 麻醉平稳后,患者仰卧左肩垫高位,常规消毒铺单。 2 以左肩锁关节为中心沿锁骨走行取长约10厘米切口,逐层切开,分离显露左肩锁关节,术中见左锁骨极外侧骨折,左肩锁关节脱位,肩锁韧带及关节囊损伤撕裂。清除关节内增生肉芽组织后,置入6孔锁骨钩钢板固定,观察钢板贴附良好,肩锁关节脱位恢复。修复肩锁韧带。 3 手术顺利,术中出血不多,纱布器械清点无误,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后逐层缝合,术后患者安返病房,回房血压132/69毫米汞柱 6、掌骨骨折 1. 臂丛麻醉成功后,患者取平卧位,左上肢外展位,常规手术野皮肤消毒铺巾。 2. 以左手第一掌骨基底部粉碎性骨折端为中心,在左手拇短伸肌腱的内侧切开,至近端向内侧弧形弯曲,长约6cm,切开后显露拇短伸肌腱及桡神经浅支,避开,在拇长、短伸肌腱之间切开,显露骨折,见第一掌骨基底部粉碎性骨折,缩短移位,骨折涉及关节面,将近端骨折先复位,以一枚加压螺丝钉固定,将骨折完全复位,取7孔AO“T”形钢板置于背侧,逐个钻空,拧入螺钉固定。检查骨折复位良好,固定可靠。冲洗术野,彻底止血,逐层缝合。 7、孟氏骨折 主因右孟氏骨折于今日下午臂丛麻醉下行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克氏针内固定,石膏外固定术,臂丛麻醉生效后。患者取仰卧位。患肢置于胸前。常规消毒铺单。做右肘后正中纵直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肌筋膜,见皮下淤血较重。由尺侧屈腕肌及伸肌群间向近端显露尺骨骨嵴,见骨折粉碎,部分骨游离,由肘管近端找到尺神经向远端分离至尺神经管,打开尺神经管,将尺神经用橡皮条牵拉保护,进一步显露骨折端,见尺骨鹰嘴粉碎骨折,关节面无完整对合的关节面,鹰嘴尖、尺骨冠状突及上尺桡尺骨关节面为分别独立的骨折块,并可见多个带有关节面的小骨折块,无对位标志,肱桡关节囊后侧破损,肱桡关节脱位不稳,复位肱桡关节,以克氏针临时固定于屈肘90度位,以肱骨滑车为对位标志,复位尺骨鹰嘴带有关节面的骨折块,并以尺骨背侧骨嵴为标志拼合骨折块克氏针临时固定鹰嘴尖于尺骨干,再以尺骨冠状突及上尺桡尺骨关节面复位后克氏针临时固定,恢复尺骨鹰嘴轮廓,于尺骨近端后侧置6孔解剖锁定钢板远端3枚锁定螺钉固定,近端3枚自攻皮质骨螺钉固定,术中拍片见肱骨远端复位可,内固定位置合适。拔除固定肱桡关节的克氏针,直视下复位满意。屈伸活动良好,保留固定尺骨冠状突、上尺桡尺骨关节面及鹰嘴侧方骨块的克氏针,共4枚,折弯置于皮下,冲洗。清点器械,敷料无误后。再次确认尺神经完好。依次闭合伤口。术毕,手术顺利,术中出血约400ml。术后予石膏托制动于屈肘45度位,术后予抗炎消肿对症治疗,观察患肢感觉血运变化。 8、尺骨鹰嘴骨折手术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