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与西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九品中正制的评价
• 九品中正制度是继承东汉官吏选拔制 度又加以改革的结果。东汉 选拔官吏,主要 是依据儒家的道德行为标准,宗族乡党的 评定 成为政府选拔官吏(具体途径是察举、 征辟)的主要甚至唯一的依 据。汉末大乱造 成人士流移,给乡间评议带来困难,用人不 可能 一一核之乡间。曹操当政的二十多年中,用人“决于胸臆”、 “各引其类”的情况大量存在。然乡闾评议并未完全废弃,史称 曹操平定荆州时,托当地大名士韩嵩“条品州人优劣,皆擢而用 之”;又称替曹操主持选举的崔琰、毛蚧“总齐清议,十有余 年”,所谓“总齐清议”就是掌握和平衡各地的清议。曹操对乡 闾评议并未笼统否定,反对的只是汉末乡间评议中产生的弊病。 他纠正的办法一是提倡“唯才是举”,以反对虚伪道德和名实不 符;二是压制朋党浮华和私人操纵选举,力图将选举之权控制在 政府手中。九品中正制的许多特点在曹操当政时期已有萌芽,曹 丕、陈群进一步加以制度化。 接下页] [接下页]
[接上页] 接上页]
• ③中正评议结果上交司徒府复核批准,然后送吏部作为选官 的根据。中正评定的品第又称“乡品”,和被评者的仕途密 切相关。任官者其官品必须与其乡品相适应, 乡品高者做 官的起点(又称”起家官”)往往为“清官”,升迁也较快,受 人尊重;乡品卑 者做官的起点往往为“浊官”,升迁也慢, 受人轻视。 • ④中正评议人物照例三年调整一次,但中正对所评议人物也 可随时予以升品或 降品。一个人的乡品升降后,官品及居 或复品都须去司徒府改正 官之 清浊也往往随之变动。由于中正品第皆用黄纸写定并藏 于司徒府,称“黄籍”,故降品 黄纸。为了提高中正的权威,政府还禁止被评者诉讼枉曲。 但中正如定品违法,政府要追查其责任。 [完]
三国主要战役图
四、九品中正制
• 1、九品中正制的内容
• 2、九品中正制的评价
1、九品中正制的内容
• 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 要的官吏选拔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魏 文帝曹丕篡汉前夕即延康元年(220)由魏吏部尚书陈群制定。此制 至西晋渐趋完备, 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以魏晋之制为例,其主 要内容为: • ①先在各郡设置中正,稍后又在各州 设置大中正。州郡中正只能 由本地人充当, 且多由现任中央官员兼任。任中正者本身 一般 是九品中的二品即上品。郡中正初由 各郡长官推选,晋时改由州 中正荐举,中正的任命权掌握在司徒府。州郡中正都设有属员,称 为“访问”。一般人物可由属员评议,重要人物则由中正亲自评议。 • ②中正的职权主要是评议人物,其标 准有三:家世、道德、才能。 家世又称“簿 阀”、“簿世”,指被评者的族望和父祖官爵。 中正对人物的道德、才能只作概括性的评语,称为“状”。中正根 据家世、 才德的评论,对人物作出高下的品定,称为 “品”。 品共分为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 中上、中中、中下、下上、 下中、下下。但类别 却只有二,即上品和下品。一品无人能得, 形同虚设,故二品实为最高品。三品西晋初 尚可算高品(上品), 以后降为卑品(下品)。 [接下页] 接下页]
• 陈寅恪先生 的主要著作:
• • • • • • • 寒柳堂集 金明馆丛稿初编 金明馆丛稿二编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元白诗笺证稿 柳如是别传
陈寅恪先生
1939年暑假于香港 1939年暑假于香港
唐 长 孺 先 生
周一良先生
谭其骧先生
汤用彤先生
第一节 曹Leabharlann Baidu的崛起
• 一、曹操的身世 • 二、曹操统一北方 • 三、曹操崛起的原因 • 四、九品中正制
刚刚移出藏经洞的汉文写卷
1900年 1900年5月26日是个不寻常的日子。道士王圆篆在敦煌莫高 26日是个不寻常的日子。 日是个不寻常的日子 窟第17 17窟 现编号)中偶然发现了一个“藏经洞” 窟第17窟(现编号)中偶然发现了一个“藏经洞”,里边藏 有从公元4世纪到公元11世纪的历代文物四五万件. 11世纪的历代文物四五万件 有从公元4世纪到公元11世纪的历代文物四五万件.这是人 类文化史上的大发现。 类文化史上的大发现。莫高窟藏经洞的出土文献与此前后 发现的殷墟甲骨文、汉晋木简、 发现的殷墟甲骨文、汉晋木简、明清档案被并称为二十世 纪中国史学“四大发现” 纪中国史学“四大发现”。
敦煌遗书究竟有多少,历来缺乏精确数字。 据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并成先生统计,敦煌遗书与 纸卷画约有4.77万多件,藏文箧页9,648页,主要分藏于英、法、俄、 日、美、丹、韩,中等8个国家,其中有五分之三在国外,中国现仅存2 万件。在所有的盗宝者中,要数斯坦因盗窃的数量最多,而以伯希和盗 窃的价值最高。伯希和曾为法国中国学权威沙畹的高足,当时虽只有27 岁,却懂得汉、俄、藏、突厥等13种文字,曾多次来到敦煌,是法国, 乃至整个欧洲著名的汉学家。他精心挑选并盗走的遗书是最精华的部分, 有许多孤本,且有19%的遗书标有年月,有极高的科研价值。
一、曹操的身世
• 魏武帝曹操 (155~220) 东汉末权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 家和文学家。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毫县)人。父曹嵩,宦 官曹腾养子,虽官至太尉,仍为士族所鄙。二十岁以孝廉为 郎,向以骑都尉,参与镇压颍川黄巾起义军,被命为西园八 校尉之一的典军校尉。中平六年(189),因董卓专权,逃离洛 阳,至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散家财,聚兵五千人,与袁绍为 首的关东州郡军一起讨伐董卓。当时诸军畏卓,莫敢先进, 唯操出战,董卓西逃,袁绍表操为东郡太守。
三、曹操崛起的原因
• 曹操根据毛玠、苟彧谋划,于建安元年将处于困境的汉献帝从洛阳 迎到自己势力范围内的许县(今河南许昌东),作为傀儡,并迁都于 许。从此,他“奉天子以令不臣”,政治上主动,号召力增强。 • 他采纳枣祗建议,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后推广到许多州郡, 史称所在积粟,仓廪皆满。从物质供应上保证了战争的胜利。 (附图) • 他精通《孙子兵法》,是今存为此书作注的第一人。著有兵书十万 余言。善于运用古代军事学说和战略战术,“因事设奇,谲敌制胜, 变化如神”。 • 他多次下令求贤,要求“唯才是举”。与东汉重视德行、门第不同, 只要才干杰出,有治国用兵之术,即使出身微贱,不懂儒家经术, 不仁不孝,名声卑污,他都考虑予以重用,甚至拔为大将、牧守。 豪强大族率众投奔者,也极力笼络,崇以官职。因此,他又不完全 否定德行标准,而且很重视对名士的争取。部下对他如不竭诚效忠, 一经发觉,立即清除,毫不容情。“天下忠正效实之士咸愿为用”, 手下人才济济。 • 曹操“揽申、商之法术”,受先秦法家思想影响很大,不官不功之 臣,不赏不战之士。强调“拨乱之政,以刑为先”。在此思想指导 下,他残酷镇压农民反抗。同时对豪强大族的不法行为也往往给予 严厉打击。
[接上页] 接上页]
• 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 重。梁朝史学家沈约甚至说它是“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胄高 卑”。但由于魏晋时充当中正者一般是二品,二品又有参预中正推 举之权.而获得二品者几乎全部是门阀世族,故门阀世族就完全把 持了官吏选拔之权。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 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九品中正制不仅成为维护和 巩固门阀统治的重要工具,而且本身就是构成门阀制度的重要组成 部分。到南朝时期,在中正的评议中,甚至父祖官爵的高低也无关 重要,所重视的只是魏晋间远祖的名位,而辨别血统和姓族只须查 谱牒,中正的品第反成无足轻重的例行公事。在十六国和北朝时期, 由于各政权具有少数民族统治的性质,九品中正制的作用不能与两 晋南朝相提并论。后赵主石勒曾清定九品,石虎亦恢复雍秦二州望 族免役特权,但似乎并未设中正之职。北魏初、中期,未行九品中 正制。崔浩曾欲恢复分别族姓的做法,因而被杀。孝文帝改制,班 定族姓,始立九品中正制。但自河阴之变后,此制亦流于形式。到 了隋代,随着门阀制度的衰落,此制终被废除。 [完]
第二节 诸葛亮治蜀
• 一、辅佐蜀汉,三分天下 • 二、法令严明,赏罚必信 • 三、平定南中,巩固后方 • 四、以攻为守,多次北伐
诸葛亮像 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 遗恨失吞吴 ——杜甫
一、辅佐蜀汉,三分天下 辅佐蜀汉,
• 诸葛亮 (181~234) (附图) 三国时期蜀国大臣,杰出的政 治家。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家世二千石。东汉 末,牧守混战,随叔父诸葛玄往依荆州刘表。隐居南阳隆中(今 湖北襄樊西),躬耕陇亩,自比管仲、乐毅。建安十二年(207)刘 备闻其名,三顾草庐。亮拟定东联孙吴,西据荆、益,南和夷、 越,北抗曹氏,待机进图中原的隆中对策,为以后的蜀汉制定 了总的战略。诸葛亮成为刘备主要辅佐。次年曹操南伐,他和 江东周瑜、鲁肃共同努力,并亲至东吴游说,促成孙权、刘备 的联合,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 • 他辅助刘备取荆州四郡,出任军师中郎将。后从荆州率军溯江 入蜀助刘备包围成都,推翻刘璋统治,夺得益州。迁军师将军。 刘备出征,常镇守成都,稳定后方,保证供给。刘备称帝,任 丞相、录尚书事。章武三年(223),刘备病笃,临终托孤于诸葛 亮。当年刘禅继位,他以丞相辅政,又领益州牧,封武乡侯。 刘禅暗弱,朝政无论巨细,都取决于亮。
敦煌吐鲁番文书
• 敦煌文书是1900年道士王圆箓发现;文物文书数量有4万件 之多。内容上起十六代,下至北宋,其中佛教经卷占95%, 还有道教、景教、摩尼教等。还有经、史、子、集等汉文古 文献多种。文字有汉、藏、回鹘、于阗、龟兹、粟特、突厥、 梵文等。 • 英、法、俄、日等闻风而动;斯坦因、伯希和、鄂登堡、大 谷探险队对这些文物进行了掠夺,成为中国“学术之伤心 史”。 • 吐鲁番墓葬星罗棋布,高昌古城、交河古城依稀可见。这里 陆续出土了大量文书。 • 这些文书是研究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的重要资料。 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附图5
二、法令严明,赏罚必信 法令严明,
• 诸葛亮当政期间,主要依靠从荆州带来的旧属,同时注意笼 络原来刘璋部下和益州豪强大族。对出身贫寒而有才干的士 人,也大力拔擢,被称赞为“能尽时人之器用”。他信奉申、 韩法术,法令严明,赏罚必信。不论何人犯法,都严惩不贷。 参军马谡极受器重,北伐中马谡为先锋,违反节度,为魏将 所败,亮流涕处死,并以用人失察自请贬官。益州豪强大族 自刘璋统治以来,长期专权自恣,蔑视君臣之道,诸葛亮对 他们的不法行为,也毫不容情。这些措施保证了蜀国政治上 一定程度的清明和统一。
第四章
三国、 三国、西晋
• 前 言(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简介) • 第一节 曹操的崛起 • 第二节 诸葛亮治蜀 • 第三节 东吴的统治 • 第四节 西晋的短暂统一
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简介
一、历史文献: 1、正史:晋书、魏书、北齐书、周书、宋书、南齐书、 梁书、陈书、南史、北史、隋书 2、其它:世说新语、洛阳伽蓝记、颜氏家训、华阳国 志、水经注等 二、敦煌吐鲁番文书及敦煌吐鲁番学 三、近现代著作: 吕思勉、陈寅恪、唐长孺、王仲荦、马长寿、周一 良、汤用彤、何兹全、田余庆、胡守为等人的 著作
二、曹操统一北方
• 初平三年(192),青州黄巾起义军攻入兖州,杀刺史刘岱, 州吏拥曹操领兖州牧,率兵打败黄巾军三十余万,收其精锐 为部下,号“青州兵”。在随后几年的兼并战争中,表现出 杰出才能:打败袁术,攻破陶谦,平定张邈,消灭吕布,逐 渐壮大成一支与袁绍相对抗的力量。建安五年(200)官渡之 战,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十万大军,乘胜追击,陆续攻 占原属袁绍的冀、青、幽、并四州。十二年,又消灭曾收留 袁绍二子、以辽西柳城(今辽宁朝阳西南)为根据地的少数族 乌桓势力,基本统一北方。
藏经洞文物之
藏经洞文物之
藏经洞文物之
敦煌吐鲁番学
• 是指利用敦煌吐鲁番地区发现的文献文物资料,解决涉及面 极广的各个学科的历史问题的综合性科学。 • 是一门多科性综合性学问,包括历史、地理、政治、经济、 军事、宗教、民族、语言文学、科技、艺术(音乐、舞蹈、 绘画)、文献、考古等。特别与魏晋南北朝隋唐史关系密切。 • 从内容上,上起十六国,下至元代,连绵一千多年。是研究 我国中古时期,主要是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社会经济和意识 形态的百科全书。 • 是我国的一座历史文化艺术宝库,许多文物被外国学者带走, 迅速传播到世界,成为国际性显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