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
水是基础性自然资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自然分布不均及水环境污染与人类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严重的水资源危机已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
水问题的形成是由于自然和人类社会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类活动在现代水问题中起着主导性作用。
因此,有必要研究人类活动对水资源影响的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以揭示其中的科学问题。
1人类活动作用分析
人类诞生以来,通过利用、改造自然,不断争取和扩大生存条件,以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把人类社会推向新的更高的发展阶段。
人类活动作用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自然环境的作用。
人类社会产生于自然界,但是人类社会一经产生,它就作为一个能动的主体,作用于它周围的自然环境。
人类活动从一开始就带有改造自然的意义,其中有的成功,但也有不少失败。
大自然只是按客观自然规律行事,它不具有主观意志,人虽是自然的产物,但人的行为却受人的主观意志影响,如果人的主观意志合乎客观自然规律,就必然成功,反之,注定要失败。
正是人类对自然逐步地改造,才使洪荒原野上出现了城镇、道路、农田、水库、大坝、矿山、工厂等人类社会的标志,所以人类活动对自然的作用表现为自然环境的改变。
二是对社会经济形态的作用。
社会的基本要素包括自然环境、人口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以及思想文化因素等五大类基本要素。
人类活动推动社会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其社会经济形态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人口数量和质量不断增加,社会规范愈来愈完善,社会文化不断繁荣,物质生产愈来愈丰富,技术进步不断加快等方面。
人类社会从原始部落到今日的“地球村”,从单纯的谋生过程到今日的宇宙天地开发,都是人类活动促进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结果。
2人类活动与水资源
水孕育了人类,是人类生存、新陈代谢的基本要素,也是人类进行物质生产活动的基本资料,所以水是人类活动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因素。
人类诞生之初,傍水而居,依水为命,择高避其害。
当人口规模较小,生产力不发达时,水资源足以维持人们的生存和生产。
人类因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水量递增,自然取水难以为计,因此人类首先千方百计来改造天然水在时程变化和流动路径上本来的状况,以适应人类用水在时间上和地点上的要求;同时,为减少洪水带来的灾害损失,不断实施工程和非工程措施控制和减少洪水泛滥的影响范围,使得人类活动对天生水资源的干扰越来越大。
另外,人类生活、生产排放的废污水和废气,对天然水资源的侵害越来越大,并增加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数量,导致部分臭氧层的破坏,改变了大地与大气间水分和热量的交换能力,引起全球气候变化并反映为气温、降水、蒸发的变化。
因此,可以说人类活动已经导致以生活、生产、生态所需水资源短缺为特征的又一次生存环境危机。
3人类改造自然环境对水资源的影响
人类活动改造自然环境作用显而易见,100多万年以来,除地质方面的自然演变以外,人类活动已使原始荒野面目全非,现代都市、农村、牧场、工矿、楼宇比比皆是。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改变,影响了水体的水量、水质、水能和运动规律。
从20世纪特别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这类活动愈来愈普遍,规模愈来愈巨大,对水资源水文的影响愈来愈严重。
根据人类活动改造自然环境对水资源水文影响的性质可以分为以下三类情况。
3. 1对地表水量进行人为再分配
大量建造水库、大坝、引水、围垦等水利工程,使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发生变化以适应人类的用水要求,或削减洪峰流量,起到防洪作用。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建成的水库已能调节全球总径流的1/10。
调水工程目的是将某些地区“过剩”的水资源引到另外一些缺水的地方去,调水工程越大,河中流量减少就越多,比如美国加州的北水南调工程,预料到2020年工程全部竣工后,将使原河流的年径流量减少90%左右,几乎把原来的河流搬了家。
3. 2侵害水体功能
首先是兴建水利工程对水体造成的影响。
修建拦河大坝使库区水深增加、流速减小、固体物质沉积、稀释扩散作用变弱,对于富营养水库,则有可能使水质变化;灌溉工程会引起河流盐化,美国格拉德河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大型的调水工程,使得注入河口的淡水减少,河口污染物浓度和盐度增加,导致咸淡水界面向陆地移动。
其次,大量排放的废污水也对原水体造成侵害。
据统计, 2000年,世界废污水排放总量约为6900亿t ,水体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已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生产安全。
3. 3超采地下水资源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一种自然储备形式,一旦超量开采,必将造成水位大幅度下降,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并易引起地面沉降和塌陷。
目前,全国已形成56个大型地下水降落漏斗,面积达9万km2。
在上海、天津等城市,人为超采地下水引起的沉降速度或幅度,比自然背景要大数十倍至数百倍,而地下水补给过程十分缓慢,是一种难以更新的水资源。
在沿海地区,地下水位长期降低还会造成咸淡水界面向陆地一侧移动的现象,从而恶化了地下水水质。
4结论
不断发展的人类社会与有限的自然生存环境不断冲突。
由于人类活动引发以生活、生产和生态所需水资源短缺为特征的生存环境危机,其原因是人类活动改造自然环境和改变了社会经济形态,主要有对大气循环影响、对地表水量人为再分配、侵害水体功能、超采地下水、人口数量和分布不均、经济总量和结构不匹配、社会规范体系不完善、技术进步与文化滞后等八类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