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小学自然学科(科教版)备课——四年级(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单元自然界中的水
1-1 水的旅行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现象。
2.知道兴修水利、植树造林能防治水旱灾害。
3.初步知道用模拟实验研究自然界里的水循环的方法。
4.初步知道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与人类的关系。
5.渗透“自然界是永恒变化的”科学观点。
二.教学重点:初步了解自然界的水循环现象及其形成原因。
三.教学设计:
活动一:水的旅行
活动目的:
1.知道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现象。
2.初步知道用模拟实验研究自然界里的水循环的方法。
3.渗透“自然界是永恒变化的”科学观点。
活动器材:铁架台、烧瓶、漏斗、玻璃管、橡皮塞、橡胶管、集气瓶、烧瓶塞、石棉网、酒精灯
活动二:水的旅行与人类的关系
活动目的:
1.知道兴修水利、植树造林能防治水旱灾害。
2.初步知道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与人类的关系。
活动器材:“水资源”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水的旅行
板书设计:
水的旅行
水循环与天气现象
一.教学目标:
1.初步知道水循环与常见天气现象的关系。
2.初步了解云、雾、雨、雪、霜、露六种常见天气现象形成的原因。二.教学重点:初步了解6种常见天气现象的形成原因。
教学难点:认识雨和雪、霜和露的形成与冰点的关系。
三.活动设计:
活动一:讨论天气现象与水循环的关系
活动目标:了解许多常见的天气现象是由水循环造成的。
活动二:观察天气现象的模拟实验装置
活动目标:用实验的方法来解释自然界的一些常见天气现象。
活动三:讨论人类是如何预测天气的
活动目标:了解天气预测的基本常识,初步确立科学的自然观。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讨论天气现象与水循环的关系
活动三:讨论人类是如何预测天气的
水的
污染与净化
一.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一些人类污染水资源的行为,明确受污染的水会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2.通过实验初步了解一些净化水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初步了解人类的哪些行为会污染自然界的水和净化水的简单方法。
三.活动设计:
活动一:讨论哪些行为会污染自然界的水
活动目标:了解水污染的几种常见途径和原因。
活动器材:收集一些关于水污染对人类带来危害的例子
活动二:净化水小实验
活动目标:了解净化水质的一些常见方法。
活动三:了解自来水的净化过程
活动目标:
1.结合相关影视资料,了解自来水生产加工的几个阶段。2.进一步理解净化水质的几种常用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讨论哪些行为会污染自然界的水
活动二:净化水小实验
学生活动指导要点
* 观察教材中的插图,说说自来水生产加工的
几个过程。
* 观看影视资料。* 教材插图从左到右,分别表示自来水生产
的三个基本过程既:沉淀、过滤、消毒。
自由探究1——模拟水循环
一.教学目标:
1.用身边的材料制作一个模拟水循环的装置,观察水在这个装置中是怎样变化的。2.思考这个模型展示的是水循环的哪一个过程的特征。
二.活动过程:
1.一只平底碗中加水,直至水盖满碗底。
2.在一只小瓶中装满干黄沙,放在碗的中央。
3.用塑料纸盖住碗口,用橡筋扎住碗口。
4.用一块重物压住塑料纸的中央。
5.将碗放在阳光下直晒。过一小时后,观察碗、小瓶子中的黄沙和塑料纸。6.工作表的填写要求
(1)列出制作模型的各种材料,入玻璃碗、保鲜膜、橡筋、小瓶、干黄沙等
(2)画出模型的装置图(建议画成平面示意图)
干沙
单元二地震与火山
地球的内部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初步知道地球内部分成地壳、地幔、地核三个部分。
2.通过猜测“黑盒”子里有什么东西的活动,知道人们可以从间接的证据,推断物体内部的情况。
3.初步知道科学家研究地球内部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探究黑盒内部的物品种类。
三.活动设计:
活动一观察地球内部构造模型
活动目标:通过观察初步了解地球内部基本构造。
活动器材:地球内部构造及地壳内部剖面的模型或图。
活动二观察地壳剖面的模型
活动目标:通过观察初步了解地壳这一圈层的特点。
活动器材:煮熟的鸡蛋
活动三推断暗盒里装的东西
活动目标:通过解暗箱活动,了解科学家研究地球内部的方法,大多是用收集间接证据来进行的。
活动器材:解暗箱活动用的盒子、沙子、铁屑、磁铁,以及科学家研究地球内部的有关图片。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观察地球内部构造模型
地震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知道地震会使地面出现各种破坏现象。
2.经历模拟地震发生的活动,初步理解地震是由地球内部的运动而引起的。3.了解科学家对地震的研究成果及懂得震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二.教学重点:了解地震现象及其地震的危害。
教学难点:了解地震的成因。
三.活动设计:
活动一:了解地震引起的后果
活动目标:通过观察,了解地震造成的危害。
活动器材:有关地震的资料。
活动二:模拟地震的成因
活动目标:通过模拟活动,使学生了解地震形成的原因。
活动器材:地震造成地面破坏的录像资料,长条海绵(30×8×3cm)一条,8×5×3cm海绵两块、酒精灯、三脚铁圈架、扁盆灯材料,以及监测地震仪器的图片。
活动三讨论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
活动目标:通过讨论交流,了解地震时自我保护的基本措施。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了解地震引起的后果
活动二:模拟地震的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