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小学自然学科(科教版)备课——四年级(上)

上海小学自然学科(科教版)备课——四年级(上)
上海小学自然学科(科教版)备课——四年级(上)

第1单元自然界中的水

1-1 水的旅行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现象。

2.知道兴修水利、植树造林能防治水旱灾害。

3.初步知道用模拟实验研究自然界里的水循环的方法。

4.初步知道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与人类的关系。

5.渗透“自然界是永恒变化的”科学观点。

二.教学重点:初步了解自然界的水循环现象及其形成原因。

三.教学设计:

活动一:水的旅行

活动目的:

1.知道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现象。

2.初步知道用模拟实验研究自然界里的水循环的方法。

3.渗透“自然界是永恒变化的”科学观点。

活动器材:铁架台、烧瓶、漏斗、玻璃管、橡皮塞、橡胶管、集气瓶、烧瓶塞、石棉网、酒精灯

活动二:水的旅行与人类的关系

活动目的:

1.知道兴修水利、植树造林能防治水旱灾害。

2.初步知道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与人类的关系。

活动器材:“水资源”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水的旅行

板书设计:

水的旅行

水循环与天气现象

一.教学目标:

1.初步知道水循环与常见天气现象的关系。

2.初步了解云、雾、雨、雪、霜、露六种常见天气现象形成的原因。二.教学重点:初步了解6种常见天气现象的形成原因。

教学难点:认识雨和雪、霜和露的形成与冰点的关系。

三.活动设计:

活动一:讨论天气现象与水循环的关系

活动目标:了解许多常见的天气现象是由水循环造成的。

活动二:观察天气现象的模拟实验装置

活动目标:用实验的方法来解释自然界的一些常见天气现象。

活动三:讨论人类是如何预测天气的

活动目标:了解天气预测的基本常识,初步确立科学的自然观。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讨论天气现象与水循环的关系

活动三:讨论人类是如何预测天气的

水的

污染与净化

一.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一些人类污染水资源的行为,明确受污染的水会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2.通过实验初步了解一些净化水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初步了解人类的哪些行为会污染自然界的水和净化水的简单方法。

三.活动设计:

活动一:讨论哪些行为会污染自然界的水

活动目标:了解水污染的几种常见途径和原因。

活动器材:收集一些关于水污染对人类带来危害的例子

活动二:净化水小实验

活动目标:了解净化水质的一些常见方法。

活动三:了解自来水的净化过程

活动目标:

1.结合相关影视资料,了解自来水生产加工的几个阶段。2.进一步理解净化水质的几种常用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讨论哪些行为会污染自然界的水

活动二:净化水小实验

学生活动指导要点

* 观察教材中的插图,说说自来水生产加工的

几个过程。

* 观看影视资料。* 教材插图从左到右,分别表示自来水生产

的三个基本过程既:沉淀、过滤、消毒。

自由探究1——模拟水循环

一.教学目标:

1.用身边的材料制作一个模拟水循环的装置,观察水在这个装置中是怎样变化的。2.思考这个模型展示的是水循环的哪一个过程的特征。

二.活动过程:

1.一只平底碗中加水,直至水盖满碗底。

2.在一只小瓶中装满干黄沙,放在碗的中央。

3.用塑料纸盖住碗口,用橡筋扎住碗口。

4.用一块重物压住塑料纸的中央。

5.将碗放在阳光下直晒。过一小时后,观察碗、小瓶子中的黄沙和塑料纸。6.工作表的填写要求

(1)列出制作模型的各种材料,入玻璃碗、保鲜膜、橡筋、小瓶、干黄沙等

(2)画出模型的装置图(建议画成平面示意图)

干沙

单元二地震与火山

地球的内部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初步知道地球内部分成地壳、地幔、地核三个部分。

2.通过猜测“黑盒”子里有什么东西的活动,知道人们可以从间接的证据,推断物体内部的情况。

3.初步知道科学家研究地球内部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探究黑盒内部的物品种类。

三.活动设计:

活动一观察地球内部构造模型

活动目标:通过观察初步了解地球内部基本构造。

活动器材:地球内部构造及地壳内部剖面的模型或图。

活动二观察地壳剖面的模型

活动目标:通过观察初步了解地壳这一圈层的特点。

活动器材:煮熟的鸡蛋

活动三推断暗盒里装的东西

活动目标:通过解暗箱活动,了解科学家研究地球内部的方法,大多是用收集间接证据来进行的。

活动器材:解暗箱活动用的盒子、沙子、铁屑、磁铁,以及科学家研究地球内部的有关图片。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观察地球内部构造模型

地震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知道地震会使地面出现各种破坏现象。

2.经历模拟地震发生的活动,初步理解地震是由地球内部的运动而引起的。3.了解科学家对地震的研究成果及懂得震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二.教学重点:了解地震现象及其地震的危害。

教学难点:了解地震的成因。

三.活动设计:

活动一:了解地震引起的后果

活动目标:通过观察,了解地震造成的危害。

活动器材:有关地震的资料。

活动二:模拟地震的成因

活动目标:通过模拟活动,使学生了解地震形成的原因。

活动器材:地震造成地面破坏的录像资料,长条海绵(30×8×3cm)一条,8×5×3cm海绵两块、酒精灯、三脚铁圈架、扁盆灯材料,以及监测地震仪器的图片。

活动三讨论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

活动目标:通过讨论交流,了解地震时自我保护的基本措施。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了解地震引起的后果

活动二:模拟地震的成因

活动三讨论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

火山

一.教学目标

1.步知道火山是由于地球内部高温、高压而引发的一种自然现象。

2.能通过模拟活动,理解火山的形成的原因。

3.初步知道火山喷发会给人类造成灾害,但也有对人类有益的地方。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小实验模拟高温和高压是造成火山喷发的原因。三.活动设计:

活动一:观察火山喷发的情景

活动目标:通过观察了解火山喷发的景象。

活动器材:火山喷发的情景及火山对人类影响的相关录像资料。

活动二:模拟火山喷发

活动目标:能进行模拟火山喷发的活动,初步了解火山喷发的原因。

活动器材:火山喷发与地球内部岩浆的高温与高压有关的模拟活动所需要的材料。

活动三:了解火山对人类的影响

活动目标:通过收集相关资料,了解火山喷发对人类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观察火山喷发的情景

活动二模拟火山喷发

活动三:了解火山对人类的影响

单元三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地球的自转

一.教学目标

1.初步知道地球的自转就是地球天体不停地绕着地轴在作自西向东周期性的旋转。

2.初步知道地球上各地的时间差、每天看到的太阳与月亮“东升西落”、物体在太阳照射下的影子会发生长短与方向的变化,都是由于地球自转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

3.初步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模拟等方法去发现事物的周期性变化的探究能力。二.教学重点:是发现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而产生了地球上一些周期性的变化。

教学难点:推断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

三.活动设计:

活动一:模拟地球自转形成各地日出时间的不同

活动目标:

1.排列我国八个城市日出的先后顺序。

2.根据八个城市的日出的时间差,转动地球仪,推断地球是绕着地轴在自转。

3.根据八个城市的日出的时间差,转动地球仪,推断地球的自转方向是绕着地轴自西向东的旋转。

活动器材:地球仪、手电筒、牙签、彩泥等。

活动二:模拟太阳“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的反映。

活动目标:

1.通过模拟操作,知道太阳与月亮的“东升西落”是地球绕着地轴自西向东的旋转的反映。2.初步培养学生通过模拟方法去发现事物的周期性变化的探究能力

活动三:模拟地球自转形成一天中影子长短的变化

活动目标:

1.通过模拟操作,知道由于地球自转,地球上的物体在太阳照射下的影子会发生长短(与方向)的变化。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模拟地球自转形成各地日出时间的不同

地球的公转

一.教学目标:

1.初步知道地球是在椭圆形状的公转轨道里,倾斜着地轴,围着太阳自西向东进行周期性的公转。

2.初步知道由于地球的公转时太阳光照射的强烈程度不同,形成地球有的地方产生了春、夏、秋、冬四

季的周期性变化;日照长短的变化。

3.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模拟与查阅资料等方法去发现事物的周期性变化的探究能力。二.教学重点:发现在地球周期性公转的过程中,地球上某个地方受到的太阳直射与斜射情况会发生改变。

教学难点:知道地轴的倾斜造成了地球上季节的更替。

三.活动设计:

活动一模拟太阳的直射与斜射

活动目标:

1.通过模拟操作,初步知道地球上的季节变化与太阳照射有关。

2.通过模拟操作,知道地球上不同的地方受到太阳光照射的程度不同,有直射与斜射之分。3.培养学生模拟探究的能力。

活动器材:地球仪、画有方格的手电筒等

活动二模拟地球公转形成四季的变化

活动目标:

1.通过模拟操作初步知道,由于地球公转地球的上同一个地方(上海)在春、夏、秋、冬不同的季节里受到太阳的照射不同。

2.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模拟等方法的探究能力。、有关季节的更替、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24个节气等资料。

活动器材:有关季节的更替、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24个节气等资料。

活动三:查资料地球公转产生日照长短的变化

活动目标:

1.通过查资料、阅读资料使学生初步知道由于地球的公转与地轴的倾斜,造成了四季的更替。2.通过查资料、阅读资料让学生了解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处于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点的图片(宇宙空间的运动图意)及每个节气日照长短的介绍。

3.培养学生有查资料、阅读资料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模拟太阳的直射与斜射

活动二模拟地球公转形成四季的变化

活动三:查资料地球公转产生日照长短的变化

月亮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连续观察发现月相变化的规律并初步了解其形成的原因。

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开始形成对周期性变化的基本概念。二.教学重点:初步了解一些基本的历法常识。

教学难点:探究月相变化的规律。

三.活动设计:

活动一:观察月相变化照片分析变化规律

活动目标:发现月相变化的周期性规律。

活动器材:学生收集有关月相变化的资料。

活动二:模拟月相变化的成因

活动目标:感受月相的变化规律,了解月相变化的原因。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