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在科学情境教学中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在科学情境教学中的作用
在《初中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科学课程以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总目标。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保持对自然现象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了解或理解基本的科学知识,学会或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并能用它们解释常见的自然现象,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能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影响。[1]在实现这个目标过程中,科学情境教学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所谓科学情境教学,就是呈现给学生刺激性科学现象,引起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启迪思维,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发现欲,产生认知冲突,诱发质疑猜想,唤起强烈的问题意识,从而使其发现和提出科学问题,分析和探讨科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科学问题。
[2]作为科学情境的材料或活动,必须是科学的,自然合理的,可信的。但是课堂不仅是求真的殿堂,濡染理性的殿堂,还应该是求善、求美的殿堂,陶冶情操的殿堂,情境的科学性也需要人文性来统领,缺失人文性的课堂就不是完整意义上的课堂。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重视开放式的、活动式的、对话式的、自主式的、探究式的教学方式,从对教的关注转到对教与学的共同关注。师生对话、协商探究的课堂情境蕴含着浓浓的人文关怀,在这样的人文环境中,其乐融融、师生共进。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大家分享着共同的时空,濡染着共同的习性,建构并秉承着共同的价值观念。这些为大家拥有和分享的东西,就是课堂的文化基础、
文化积淀。所以,教师在创设学习情境时,应充分考虑其科学性,也要考虑其是否具有丰富的情感因素。
一般而言,构建科学教学情境的素材主要来自于科学史实,生活经验,社会热点等。事实上,古诗词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来源。
中国古诗词,浩淼深邃、博大精深,众多诗意与理趣结合、文艺与科学融会的诗词,堪称诗苑的一朵奇葩。这些古诗词,寓理趣于形象,诗意地向我们展示出古人对世界的认识。在这个世界里,学生不仅陶醉于诗情画意,也感兴趣于诗中所蕴含的科学知识。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从这句诗词中学生知道了应以平和的心态来面对挫折,也通过“阴晴圆缺”这四个字明白了月相的的存在,会更有兴趣去了解什么是月相、月相的形成原理等。又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包含着光反射的现象;“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里的平面镜及平面镜成像特点;“重重迭迭上遥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又教明月送将来”里迷样的影子,“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里声音的产生条件。中国浩瀚的诗海为教师情境创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来源,因为诗和科学课程都强调简洁美,能在简单的形式中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在用古诗作为创设情境来源时,需要注意的是对古诗最大限度的开发。下面我就以科学七年级上第一章科学复习课为例来谈谈古诗词在科学情境教学中的作用。
引言:“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让我们感受了春意盎然的江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让我们领略了另类风情
的塞北,这些脍炙人口的佳句在被人广为吟诵的同时,诗词也因为其中所包含的科学知识而更具魅力,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古诗词里的科学美。
播放枫桥夜泊的朗读: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情境一:诗词中的枫桥
问题一:从枫桥夜泊这首诗中你可以找到哪些声和光?声和光在产生、传播及人的感知上分别有什么异同点?(通过诗词中的渔火、月亮的区别来识别光源的定义,强调自身发光的物体才是光源。通过钟声、乌啼的区别来复习声音靠物体振动发生。)
问题二:在如此安静的夜晚,这捎带着禅的超然的钟声,引发了夜泊之人的满怀愁绪,钟声从寒山寺传出,最后到诗人这形成听觉,整个过程是怎样的呢?
播放一次钟声,听听这是什么声音?
你根据声音的什么特点来区别它是钟声而不是乌鸦的叫声?(通过钟声的判断来复习音色)
我们再来听钟声,大家听听看这三次声音在音调和响度上又有何不同?屏幕上三幅图代表了三种不同的声音的声源,横坐标代表时间,纵坐标代表振幅,请问你听到的三次声音分别是由甲、乙、丙中哪个声源发出的呢?(通过钟声的播放)
问题三:江面上的点点渔火吸引了暗处的诗人,而渔船上的渔人能看见暗处停泊的船吗?为什么?(复习看见物体的条件:物体自身是光源或反射其它光)
天空中的月亮缓缓落下,月光洒在枫桥和江面上,诗人迎着月光站立,他看到的水面和枫桥哪个亮?背着月光呢?为什么?(复习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江边火红的枫叶在风中摇曳着,枫叶的颜色为红色,那么物体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
一束光照在枫树的花上,花显黄色,请问花是什么颜色的?(复习物质的颜色与单色光)
情境二:现在的枫桥
过渡:江南水乡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满怀旅愁的客子,寒山寺也因为一个名叫张继的诗人,而深深的烙进了无数人的记忆之中。我们看岸边树荫下的点点光斑、水中倒影着的枫桥、水中游动的鱼儿,这三者都为像,形成的原理分别是什么?三种像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在比较过程中分别复习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反射作图、折射作图、平面镜成像作图。)
总结:还有哪些诗中蕴含着科学知识,你能举例说明吗?
古诗词里的科学美,在这节课有限的时间里我们只能管中窥豹、略见一斑,希望同学们回去后能多收集这方面的诗词,体会并领悟诗句中的科学美。
这节课是七年级第一章的复习课,整节课以《枫桥夜泊》为主线,
同时也做了一个关注古诗词里的科学美的专题。课堂中,学生被老师所设置的情景所吸引。这节课设置了两个情境,一为过去的枫桥,抓住古诗中所提到的钟声、渔火、落月、红枫,引出声音的产生及三个特征、看见物体的条件、反射类型、物体的颜色与单色光之间的关系;二为现在的枫桥,抓住图片中的光斑、倒影在水中的枫桥、水中游动的鱼,引出直线传播成像、反射成像、折射成像所成像的特点。整节课任务驱动式,形散而神不散,一步步设置不同的问题,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步步深入,做到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相融合,从科学角度最大限度的开发了这首诗所营造起来的情境,仅利用一首枫桥夜泊就复习了整章的内容。
另外情境的设置需要具有合理的程序和阶梯性,即问题的设计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新的高度。创设“小步距”情境,就是要善于把一个复杂的、难度较大的课题分解成若干个相互联系的子问题(或步骤),或把解决某个问题的完整的思维过程分解成几个小阶段。这样处理,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每一个问题对于学生来说都与自己己有的知识、心理发展水平相当,所以他们对每一个问题都充满了好奇和信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体验那种“有阶可上,步步登高”的愉悦感,他们才能兴趣盎然地接受知识、训练能力、体验情感。如在这个案例中,对“钟声”这个点的设置上,依次设计了三个问题。一是简单的识记即听觉如何形成,二是进一步的理解即不同的钟声在音调、响度上的区别,通过听钟声这种亲身经历,学生会很清晰的分辨出它们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