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戒教育之我见
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之我见
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之我见【摘要】本文从赏识教育和惩戒教育这两种教育方式进行了探讨。
首先介绍了赏识教育和惩戒教育的定义,然后分析了赏识教育的优点和实践方法,以及惩戒教育的缺点和应用场景。
接着讨论了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的综合运用,强调了个人在取舍和选择方面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合理平衡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的建议。
通过对这两种教育方式的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于教育方式的思考,找到更加合适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赏识教育、惩戒教育、定义、优点、实践方法、缺点、应用场景、综合运用、取舍、选择、平衡。
1. 引言1.1 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之我见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是教育中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它们分别强调正面激励和负面惩罚。
在我的看法中,赏识教育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自尊。
相比之下,惩戒教育可能会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
在现代社会,赏识教育的重要性逐渐被认可和重视,它不仅能够提高教育质量,还能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行为习惯。
惩戒教育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仍然是必要的,但应该谨慎使用,避免伤害学生的心灵和尊严。
在教育实践中,赏识教育和惩戒教育应该结合起来,合理平衡,以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培养健康、快乐、积极向上的学生。
2. 正文2.1 定义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是教育领域中常见的两种教育方法,它们在教育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赏识教育是指通过肯定和鼓励学生的优点和努力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自身潜能。
赏识教育强调的是正面激励和建设性的反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而惩戒教育则是指通过惩罚和制裁来约束和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促使他们遵守规则和规范。
惩戒教育的目的在于维护秩序和规则的有序进行,让学生明确边界和后果,从而在教育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
赏识教育和惩戒教育都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两种手段,它们各有侧重,但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惩戒”之我见
“教育惩戒”之我见“教育惩戒”之我见1995年学⽣付蓓敏赠送的圣诞贺卡留⾔)报载:“《中⼩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引发热议,挥动‘戒尺’尚需考量情与法”云云。
笔者深有同感,亦聊表⼰见,以求教⽅家。
何谓“惩戒”?“惩罚使之警戒”之谓也。
孩⼦们究竟犯了什么不可轻饶的错误须要“惩戒”?是上课不听,作业不做,考试不及格,还是打架⽃殴,破坏公物,须要“罚站、罚抄、罚运动、甚或罚家长陪读”?抑或我等是“三味书屋”的塾师,须对学⽣挥动“戒尺”以维护⾃⼰的所谓“师道尊严”乎?——笔者颇为不解!笔者从教三⼗余年,“尊重孩⼦的⼈格尊严”是笔者恪守的师教信条,故素来以“三不‘惩戒’”⾃律——不把孩⼦叫到办公室批评,不向家长告状孩⼦的不是,不罚抄、罚站。
在笔者看来:训斥与惩戒是师教之⼤忌;理解与宽容乃师⼼之美丽!⼆⼗多年前,⼀位学⼦在她送我的圣诞贺卡上留⾔:“初中的三年⽣活,始终觉得它难以割舍,成为了我⽣命的⼀部分。
”殊不知如此留恋⾃⼰初中学习⽣活的她,却曾是⼀位时常与我“作对”的学⽣——或上课不听,⾃顾做别科作业;或上交半成品作业。
我宽容了她的“作对”,欣赏着她的个性,理解了她的学习态度——听有⽤的,弃⽆⽤的!其实遥忆当年,我⼜何尝不是这样⼀个上课也很少听讲,却好偷看“闲书”的另类学⽣!在贺卡中她戏称我是“江湖奇侠”。
亦师亦侠?倒亦准确形象。
⽽⼀句“即使所有的青藤树倒了,你也得站着;即使全世界都沉睡了,你也得醒着”的赠⾔,则让我深为感动,铭记⾄今。
师恩难忘,“学恩”同样难忘。
师⽣是“朋友”。
是“朋友”,便是⼀个灵魂孕育在两个躯体⾥,便是彼此的信任、宽容与欣赏。
教育是门“艺术”。
⼼有“⼤爱”,何须“惩戒”;教有“艺术”,孩⼦便迷途知返!⽹传:陶⾏知先⽣当校长时,看到学⽣王友⽤泥块砸同学,当即制⽌,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
陶⾏知到校长室时,王友已等在门⼝准备挨训了。
没想到陶⾏知却给了他⼀颗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很准时,我却迟到了。
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之我见
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之我见
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一直是教育界争议的话题,两种教育方式各有优缺点,但在我的
观点中,赏识教育更适合现代社会和人类的发展。
首先,赏识教育的核心理念是激励和鼓励,能够使学生产生自我价值感和认同感,从
而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相比之下,惩戒教育强调的是惩罚和警告,其影响力往往
只在短期内产生效果,难以真正改变学生的行为和心态。
而现代社会追求的是个性化、自主、创新的教育方式,赏识教育也更符合这种趋势,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和创新能力。
其次,赏识教育能够建立积极的教育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我们知道,学生在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中容易获得进步和成功,而惩戒教育则会产生负面情绪和抵触
心理,影响学生的自我发展。
通过赏识教育,学生不仅可以收获老师的尊重和认可,也能
够得到同学的鼓励和支持,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情感认同。
最后,赏识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在现代社会中,一个有价值观、有责任感的人才是受尊重的。
赏识教育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良好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从而形成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而惩戒教育则容易培养出低廉的
道德观和自私的行为倾向,给自我和社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赏识教育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和人类的发展需要,可以促进学生的全
面发展和自我实现。
因此,在日常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应该更多地采取赏识教育,为学生
创造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鼓励他们实现自我梦想和发挥个人价值。
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之我见
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之我见在当今社会中,教育是每个家庭关注的重点之一。
而教育方式则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在传统教育效果不佳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家长和教育者开始关注赏识教育和惩戒教育这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
在我看来,赏识教育更具有积极的意义和长远的影响力。
赏识教育注重表扬和鼓励。
孩子是生活中最为敏感的群体之一,他们渴望被认可和赞赏。
赏识教育通过适时表扬孩子的优点和成绩,给予他们积极的反馈,不仅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还让他们感到被关爱和重视。
这种正面的情感连接能够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索。
赏识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
在现代社会,除了学业成绩,孩子还需要具备很多其他的能力和素质,如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而惩戒教育往往只关注孩子的错误和缺点,忽视了他们的优点和特长。
而赏识教育则通过发掘和培养孩子的潜能,注重其个体差异和全面发展,让孩子能够全面发展并展现自己的特长。
赏识教育注重建立良好的家庭和师生关系。
教育是一种人际互动的过程,而积极的人际关系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必不可少。
赏识教育强调家长和教师要与孩子建立积极和谐的关系,让孩子在有爱和支持的环境中成长。
这种良好的关系能够培养孩子的情感智慧和情绪管理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处理人际关系。
赏识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内在动力和自主性。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能力,而惩戒教育只通过外部压力来驱使孩子做出某种行为。
而赏识教育则通过鼓励和表扬来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让他们从内心愿意去学习和努力。
只有培养了孩子的内在动力,才能使其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持续进步和发展。
赏识教育是一种积极、温暖和有效的教育方式。
它通过注重表扬和鼓励、培养综合素质、建立良好关系和培养内在动力等方面,能够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和积极健康的成长。
作为家长和教育者,我们应该重视并积极采用赏识教育,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教育环境。
教育惩戒之我见
不 理 解 常 常 表 现 为 老 师对 学 生 的 显 性
暴 力 。 显 性 暴 力 有 语 言 暴 力 与肢 体 暴 力 两 种 。 如果 教 师 经 常 以 暴 力 的 方 式 来 处 理 或
大 多数 教 师 学 会 了 睁 只 眼 闭 只 眼 ,在 学 生 有 使 受 惩 罚 者 知 错 改 正 的 积 极 目的 。人 的 犯 错 误 时 退 避 三 舍 。 对 此 ,应 当 引 起 教 育 是 非 善 恶 观 念是 在 行 为 中 体 现 出来 的 。 其
用之 , 因而 有 效 。 而 师 德 ,是 指 从 事 教 育 事 业 的 人 在 教 书 育 人 的 实 践 中 应 该 形 成 的
5 .惩 戒 需 要 家 庭 和 学 校 之 间的 沟 通 配 合 。这 也 是 解 决 学 校 、社 会 与 家庭 缺 少 互 动 的 关 键 之 所 在 。学 生 受 到 惩戒 的原 因 是 自 己的 言 行 影 响 了他 人和 社 会 ,而 产 生 这 种 言 行 的 原 因是 多方 面 的 ,其 中家 庭 的
优 良品 质和指 导 自己行 为的 良好 道德规
范 。教 币的德 行是 教 师 综 合 素 质 的 外 在表 现 , 个 人 人 格 力量 中最 有 影 响 力的 要 素 , 是 是 教 师实 施 教 育 中 最 值 得 骄 傲 的 部 分 。 师
界 对惩 戒教 育的 重新 思考 和定 位。 因此 ,
、
区别 惩 戒 与 惩 罚
笨 孩 子 ,不 让 人 喜 欢 的 孩 子 。
惩 戒 与 惩 罚 不 同 。 从 汉 语 词 义 方 面 来 解 释 惩 成 是 由 “ ” 与 “ ” 组 成 ,“ ” 惩 戒 惩 与 “ ”表 示 的 是 目的 关 系 , 惩 ”是 行 为 , 戒 “
惩戒教育之我见
惩戒教育之我见福建省福州一中杨海龄2018年11月,江苏省常州市某小学一场关于学生惩戒制度的“听证会”让教育惩戒的老话题再次回到公众视野。
一边是“严师出高徒”的传统观念,一边是“体罚或变相体罚”的极端个案,何去何从一直是教育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难题。
2018年12月13日的《人民日报》“大家谈”栏目提出此类争议,有人认为“惩戒教育势在必行”,也有人认为爱的教育才是根本,“惩戒教育大可不必”。
请从“惩戒教育势在必行”与“惩戒教育大可不必”中选择其一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确定题目,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要求题目二选一,题目即观点,写作者不必另行提炼,这大大降低了写作难度。
选择“惩戒教育势在必行”的观点,学生可以谈教育传统观念的价值意义等;立足于“惩戒教育大可不必”,学生可就惩戒对于孩童心性影响之不可逆性、惩戒教育所产生的恶劣影响等角度展开论证。
总之,这个题目贴近学生生活,学生选材广泛。
但这样的题目也容易写得偏离题意,例如某学生作文思路如下:开篇:惩戒教育大可不必。
分论点一:爱的教育有助于孩子的成长。
分论点二:爱的教育给孩子信心,信心让孩子渡过难关。
分论点三:爱的教育给孩子温暖,温暖让孩子勇于面对困难。
结尾:既然如此,何必要惩戒教育呢?文章抛开“惩戒教育”,通篇谈“爱的教育”,以肯定后者来否定前者。
而两者并非非此即彼、有你无我的关系,是否可以肯定一方否定另一方呢?显然不能。
这样写作自然不符合要求。
给观点式的作文题在大型考试中出现得较少,这样的作文题适合刚开始议论文写作的学生。
先找到写作的门径和规范,再慢慢探索更加高深的技法,循序渐进才能有条不紊。
写作指导题目2考场作文惩戒教育势在必行福建省福州一中高一彭钶扬教育惩戒是全社会一直关注的问题,我认为惩戒教育势在必行,这既是责任担当,又是爱的表现。
所谓惩戒,核心是“戒”,“惩”不过是外在表现形式。
教育的本质自然要培养孩子好的品格,而戒除曾经的坏习惯,“惩”的手段有助于“戒”,自当推行。
惩罚教育之我见
惩罚教育之我见【摘要】惩罚教育是一种教育方式,通过对不良行为的惩罚来达到纠正、引导学生的目的。
其优点包括能够明确规范、塑造学生品德等;但缺点也不容忽视,容易引起悲惨后果、可能埋下心理阴影。
为了替代惩罚教育,可以采取鼓励奖励、引导沟通等方式。
建立积极教育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终身学习能力。
惩罚教育的现状与未来值得深思,我认为应该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育方法。
惩罚教育并非绝对好坏,重要的是如何合理运用,关注学生发展。
最终目的是培养健康、积极的个体。
【关键词】惩罚教育,定义,原理,优点,缺点,替代方法,积极教育,现状,未来,看法,结论1. 引言1.1 惩罚教育之我见现在,让我们来掏心窝子说说“惩罚教育之我见”。
对于惩罚教育,我一直持有着复杂的看法。
在我看来,惩罚教育并非完全是一种不利的教育方式,但也绝不是一种理想的教育手段。
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惩罚教育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效果,例如在纠正学生错误行为或维护课堂秩序方面。
我认为过度依赖惩罚教育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律和自主性,更容易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或者产生消极情绪。
在我的观点中,惩罚教育应当在教育中起到辅助作用,而非主导地位。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积极心态,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
只有通过积极的教育方式,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成长,使他们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能勇敢面对、自我调整。
我认为惩罚教育需要被合理运用,但不能被滥用。
教育者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人格和积极的态度。
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的,让每个学生都能茁壮成长,走向光明的未来。
2. 正文2.1 惩罚教育的定义与原理惩罚教育是一种以惩罚手段来调整和改正行为的教育方法。
其原理在于通过给予负面的后果来实现对不良行为的惩罚和警示,以期达到行为改善和纠正的效果。
惩罚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建立在对错误行为的惩罚和惩戒之上,通过负面的刺激来告诉学生何为是非,从而达到教育目的。
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之我见
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之我见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是教育领域中比较常见的两种教育方法。
赏识教育强调的是积极的鼓励和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从而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动力。
而惩戒教育则是着重于对学生的错误和过失进行惩罚和批评,以达到纠正学生行为和学习态度的目的。
两种教育方法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也都有适用的情况,但从整体角度看,赏识教育更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赏识教育更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发展需求。
人的成长过程中,总是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肯定,这种肯定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
而惩戒教育则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自卑感,甚至会造成学习上的困扰。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赏识教育更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赏识教育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通过对学生的成绩和表现进行积极的肯定和鼓励,可以使学生感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从而更有动力地去学习和探索。
而惩戒教育则容易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产生逃避和抵触情绪,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利。
从学习动机的角度看,赏识教育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其更愿意去主动学习。
赏识教育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肯定和鼓励,学生会更有自信心和独立意识,逐渐形成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而惩戒教育则容易使学生形成依赖心理和被动学习的习惯,长期下去会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
从教育引导的角度看,赏识教育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
赏识教育还能够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
通过对学生进行肯定和鼓励,教师能够在与学生的相处中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
而惩戒教育往往会导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立和矛盾,对学生的成长和学习并没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从师生关系的角度看,赏识教育更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学工作的进行。
赏识教育更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在实际教育中,我们应该注重挖掘和肯定学生的优点和长处,通过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惩戒教育心得体会8篇
惩戒教育心得体会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致辞、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合同协议、应急预案、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olicy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emergenc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and so on.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惩戒教育心得体会8篇当我们的内心有了收获要和大家分享的时候,不妨先写一篇心得体会,写心得体会是我反思自己的重要方式,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惩戒教育心得体会8篇,供大家参考。
教育惩戒之我见
教育惩戒之我见教育部研究制定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教育惩戒权就成了热议话题。
今天在平台上听了专家的分析对教育惩戒的意义和方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处于不能管、不敢管,动辄得咎的尴尬境地。
由于缺乏保护自己的合法武器,很多教师感到非常无助,甚至“谈管色变”。
普遍教师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真正为教师代言,以后惩戒学生就有法可依了,可以理直气壮,不再怕家长和公众的说三道四。
现在被赋予了教育惩戒权,教师应该如何正确运用,确实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教师即使有了教育惩戒权,也不能任性地使用。
对于教师而言,并不是靠加持惩戒权就可以让学生服你,即便以后立法允许教师可以使用惩戒权,也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使用,而不是任性而为。
首先教育是出自于“爱”的,对学生的惩戒一定要出于“爱”的目的,并且事后要让学生知道。
如果为了惩戒而惩戒,让学生感受不到你的关心、爱护,你的惩戒不仅取得不了良好的效果,反而会引起学生反感,造成师生敌对,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再者教师一定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做到学生着急老师不急,等情绪冷静下来再进行处理。
这样处理时就会更理智,更能把握分寸,不至于有过激行为,不会造成不可控的后果。
另外对学生的惩戒要尽量避免在公众场合进行。
我们的古人说过“扬善于公堂,规过于密室”。
这也应该是我们惩戒学生的准则。
对学生惩戒尽量单独进行,惩戒目的是教育学生遵规守纪,使其知错能改。
教育惩戒实施方案,它就像一把戒尺、一根标杆树立在哪里,使得教师能够真真正正地站起来管理学生。
教育是循序渐进的,是需要“耐心”、“感化”、“引导”、“说服”的。
教育惩戒权的意义主要在于教育,而非惩戒,因此,教育惩戒的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而不是把学生治服。
还有一句话,学生犯点错误是很正常的,这就需要教师的教育和引导。
如果一个教师能走进学生心中,让学生真正服你。
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之我见
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之我见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一直是教育界争论的热点话题。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惩戒教育曾被视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而赏识教育则相对较少被重视。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教育理念的不断探索,赏识教育逐渐引起了教育者和家长们的关注。
在我看来,赏识教育和惩戒教育并不是对立的,而是需要相互结合和平衡,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让我们来看看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强调对学生的积极行为和优点进行充分的肯定和赞扬。
这种教育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他们在得到赞扬和鼓励的更有动力去积极参与学习和生活。
赏识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我激励,促使他们自觉地去探索和学习新知识。
相比之下,惩戒教育强调对学生的错误和缺点进行惩罚和指责。
这种教育方式以惩罚为手段,着重于制止学生不良行为的发生,以期通过惩罚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哪些行为是不被允许的。
研究表明,惩戒教育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并不利。
它可能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导致他们惧怕学习和上学,甚至对自身产生消极的情绪和抵触心理。
那么,赏识教育和惩戒教育哪种方式更适合呢?据我所知,两种教育方式各有优点和不足,都不能独立存在。
赏识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好奇心,让他们在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中成长;而惩戒教育则能够有效地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为教学秩序和师生关系的维护提供帮助。
赏识教育和惩戒教育应当相互结合,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
在实际的教育中,我认为教师和家长应该坚持赏识教育的理念,注重对学生的优点和积极行为进行及时和充分的肯定。
对于学生可能出现的不良行为,我们也不应该避之不谈,而是要冷静地面对并与学生进行认真的沟通。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可以告诉他们哪些行为是不被允许的,同时也能够给予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和方式。
而在必要的情况下,对于严重的违规行为,惩戒也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在施行惩戒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尽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人格尊严,不让他们因为错误的行为而丧失对教育的信心。
惩戒教育之我见
惩戒教育之我见_)颜三君惩戒教育是和正面教育相对的教育方式,它和正面教 育一起,构成了完整的教育。
―、惩戒教育的意义和必要性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教师惩戒学生是天经地义的事 情。
直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西方教育理念的引入 及人们权利意识的增强,人们才开始认真思考惩戒教育的 利与弊。
在赏识教育兴起之后,惩戒教育一度被认为是非 人道的、落后的教育方式,于是教师在教育中开始一味表 扬学生,甚至教师有时会处于弱势地位,偏离正常的教育 轨道。
有些教师甚至对教育产生了无力感,不愿也不敢管 教学生。
笔者认为,合理有度的惩戒教育应该被支持。
惩戒教 育是与正面教育相对的教育方式,和正面教育一起构成 了完整的教育,二者缺一不可。
惩戒就是以警戒学生为 目的,对违规的学生实行惩罚,比如采取训诫、惩罚性值 日、惩罚性作业等措施,从而使学生明确哪些行为是错 误的,倘若违规,就得付出一定的代价。
惩戒教育的目的 不是让学生受罚,而是让学生牢记犯下的错误,避免今后 再犯。
可以打一个比方。
正面教育就像曰常生活中的食盐 一样,是主要调味品;而批评和惩罚等惩戒教育就像白糖 一样,是次要调味品。
假如只保留盐,则无法体会甜与咸 的不同,生活中会缺少一份甜蜜。
事实上,若没有惩戒教 育,正面教育就无法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导致教育的效 率低下。
此外,教育的现实也在呼唤惩戒教育的回归。
随着新 课程标准的出台,教育改革在不断深入,新的教学理念、教 学模式不断涌现,教育界迎来了 "百花齐放"的新局面。
然 而少数学生在这样的浪潮下,对教育制度产生了曲解,变 得无法接受惩戒教育,甚至对教师的惩戒做出过激的行 为。
更有甚者,拿“自由的教育”当挡箭牌,扰乱课堂教学 秩序,目中无人,顶撞教师。
而许多教师由于难以把握惩 戒的尺度,干脆放弃了惩戒教育,只会用一些没有威慑力 的、苍白的说教来教育学生。
这样的方式不但无法帮助个 别学生改正恶习,反而会助长他们的恶劣行为。
惩戒教育之我见
恰当使用惩戒教育丹阳市横塘中学冷良俊时下,赏识教育、无批评教育的提法越来越热。
无论是教育界自身,还是社会舆论都在呼吁要“尊重学生,善待学生”,而惩戒教育则正在逐渐被弱化,似乎一批评就伤害了学生,—惩戒就违背了教育的宗旨,甚至动不动还会被上升到“体罚”或“变相体罚”的高度,以至于一些教师在工作时左右为难,如履薄冰,唯恐背上“缺乏职业道德”的骂名。
在教育和管理中,老师到底可不可以运用惩戒教育呢?其实,这本不应该是一个问题,需要思考的是应如何正确地实施惩戒教育。
据报载,在某校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某寄宿班学生嫌餐厅的饭菜不好吃,故意打翻餐盘,被管理人员喝止,要求他捡起打翻的饭菜。
他不仅置之不理,还高声嚷嚷:“我爸爸出了伙食费,你们就应该烧好菜好饭给我吃。
”学校并没有直接处分该学生,而是要求他跟着勤杂人员一起劳动,直至其认错悔改……到底如何看待这种处理方式呢?人们有不同的观点,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观点认为这是变相体罚,应该坚决加以制止;另一类观点认为这是一种合理的惩戒方式,可以对学生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
笔者比较赞同后一种观点。
教育心理学认为,惩戒是对违纪学生心理或生理施予不愉快的刺激,从而减退或遏止不良行为的出现,是一种强制性的纠正行为。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的一生总会有这样那样的过失。
让学生学会面对自己的过失,是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在学生时代就看到因过失受到的惩戒,懂得为过失负责任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一般来说,惩戒教育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作用:第一,矫正功能。
当学生行为与学校要求不一致时,老师对其惩罚,使其懂得行为界限,明确是非观念,知晓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以增强其道德责任感,这对屡教不改的学生尤其有效。
可能多次苦口婆心的说教是白费了工夫,但一次严厉的惩戒却会让其刻骨铭心,知耻而后勇,这就是惩戒产生的教育效果。
第二,威慑功能。
学生的认识,态度、观念等多来源于间接经验,并一定得之于直接体验,学生往往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表现经验,并一定得之于直接体验,学生往往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表现方式小行为结果间接得到的,如某学生不写作业,教师惩戒该学生,其他学生便不敢犯该学生的错误,惩戒维护了制度的威严,也就是很大程度上保护了集体目标的实现。
学习《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3篇
学习《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心得体会3篇篇一:罚之有方罚之有度罚之有情——惩戒教育之我见教育惩戒新规已于3月1日起施行,教师如何在被赋予教育惩戒权的情况下,做到手中有戒尺,心中有分寸,一时引爆舆论热点。
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已将惩戒应用于弟子们的教育。
两千年后,西方教育家马卡连柯也说过:“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必要的惩戒对于学校教育起到的正向作用。
半年前,我曾在网络上看到一个视频,因妈妈买票时的疏忽,导致错过高铁,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冲着背着重重行李的妈妈发疯似地连踹了好几脚;最近又看到一个孩子对他的父亲漫骂、锤打,甚至把一杯饮料倾倒在他的头上,只因这位父亲的一句“天太晚了,快回家吧”......惊讶、愤慨之余,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没有哪个孩子一生下来就无法无天,每个“熊孩子”的背后,都站着甘心宠溺孩子的家长。
教育除了爱,更不可缺少的是管教,或者说是惩戒。
严管就是厚爱,惩戒也是呵护。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学会使用“绿色惩戒”,使我们的学生,特别是还处于强可塑期的这群孩子,如沐春风般地认识并改正成长道路上的不当行为。
在这点上,我也不断地在做一些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本学期首月的某天早上,我在批改作业时,接连发现二三十个学生都写错了作业。
当我带着疑问正准备去班里问个究竟时,组长急匆匆地赶来向我汇报,原来是一向喜欢恶作剧的李同学在前一天趁大家不注意,偷偷在黑板上改掉了作业的页码。
了解完情况,我快步走进教室,询问他是否确有此事。
当看到他不好意思的点头确认后,我仍然对他进行了严肃的批评,随后我口气缓和地摸着他的头,循循善诱的让他明白要为自己做的事承担责任。
第二天,他首先向同学们真诚道歉,并主动要求自己抄写第一单元的公式三遍以示惩戒。
课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一对一为他进行心理疏导,并说明只需抄一遍即可,一方面可以加深他对公式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是对他承认错误,积极改正的认可。
自此以后,李同学在各方面的表现都很积极,学习态度也有了很大的改变,较之前对我更加的尊重。
“惩戒教育”之我见
“惩戒教育”之我见摘要: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教不严,师之惰”,惩戒教育是一种必要的教育方式,但是惩戒对象要因人而异,惩戒程度要适可而止,惩戒不是教育的终点,个例惩戒需有班规可循……通过惩戒教育,要让师生都能提高自我,快速成长。
关键词:惩戒教育惩戒对象惩戒程度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既然社会生活中时时处处都离不开惩戒,我们的教育者为什么还要人为地回避?在必须惩戒的情况下,惩戒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义务。
教育者有责任和义务引导学生适应集体领域的社会规范,懂得为自己的错误“买单”。
如果一味地顺着孩子、害怕伤害孩子,只会把孩子伤得更深。
那么教育学生究竟该不该用惩戒,是老师们非常困惑的问题。
坚持赏识教育,可面对某些学生我行我素的违规违纪,老师们非常无奈,不少教师内心都经历过“管”还是“不管”的煎熬。
从教育心理学看,实施惩戒教育也是一种必要的教育方式。
但如何使用惩戒教育?惩戒教育在什么情况下能起到正向作用?这些问题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
一、惩戒对象因人而异学生的个性千差万别,互不雷同,惩戒并不适合所有的学生。
相对于表扬,学生对惩戒产生的反应差异更大,其结果更难以预料。
自尊心极强且敏感的学生与开朗乐观、大大咧咧的学生对惩戒的感知迥然不同;学生对教师的情感态度也有差异,有的学生喜爱甚至崇拜教师,有的学生则较为漠视和冷淡;还有学生对学习的目的和态度也不尽相同,有的学生以学习为己任,好学上进,有的学生纯粹是应付差事、敷衍塞责……面对这么多种情况,一样的惩戒教育方式,对不同的人产生的教育效果定会不同。
就像没有包治百病的药一样,惩戒教育肯定不是包治“百病”的教育手段。
教师在运用惩戒教育时一定要特别注意评价自己使用这种方式对师生关系的影响。
所以我们不能简单粗暴地运用惩戒教育,要在了解学生性格特点的前提下,正确评估学生对自己的信任程度,运用多种手段,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为目的。
二、惩戒程度适可而止惩戒应该兼顾学生年龄特点和班级特点进行,我认为其程度让学生已经体验到不良的感受就可以停止了。
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之我见
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之我见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在教育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但是,它们之间具有不同的目的、动机和效果。
赏识教育以激励和鼓励学生为主要手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而惩戒教育则以惩罚和警戒为主要手段,强调礼仪规范和行为规范,维护教育秩序。
从教育目的上看,赏识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激励和鼓励,促进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它通过赞扬、激励和奖励等手段,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从而达到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塑造健康的人格。
而惩戒教育则更加注重纠错和警戒。
它通过惩罚、批评和警告等手段,让学生明确自己的错误和不足,规范学生的行为和态度,从而达到维护教育秩序和提高教育效果的目的。
从教育动机上看,赏识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我价值实现。
它以学生的自我意愿和兴趣为驱动力,鼓励学生开拓自己的思维方式、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主性。
而惩戒教育则更加关注学生的行为规范和纪律约束。
它以约束和规范为动机,要求学生遵守规则和纪律,从而塑造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质。
从教育效果上看,赏识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开拓和自我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性,在培养学生学术能力的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发展潜力。
而惩戒教育可以维持课堂秩序,提高教学效果,防止教学过程中出现违反纪律的学生,保证学生的安全和健康,从而保障学生的人身和财产权益的正当性。
总之,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两种教育方式在教育中都具有重要作用。
在实际教育中,教师应该按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情况,采用不同的教育手段,加强赏识教育的引导和可视化,注重惩戒教育的科学合理性和人性化,形成有效的教育机制和环境,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之我见
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之我见赏识教育和惩戒教育是教育领域中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法,它们分别关注于奖励和惩罚学生的行为。
赏识教育强调鼓励和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就,倡导温和的教育方法,而惩戒教育则强调通过惩罚来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在当今社会,关于这两种教育方法的讨论从未停止并引起了一定的争议。
本文将从我个人的角度出发,谈谈对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的看法与观点。
我认为赏识教育是更加积极和有效的教育方法。
赏识教育注重发现学生的长处和优点,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让学生在积极的氛围中成长和发展。
这种正面的教育方法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赏识教育也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建立起相互尊重和信任的教育环境。
教师通过赏识教育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个性,从而更好地去指导和培养学生。
这种耐心细致的教育方法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是深远的,能够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品质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相比之下,惩戒教育则更容易导致学生产生负面情绪和消极行为。
惩戒教育侧重于惩罚学生的错误行为,通过惩罚来纠正学生的过错。
过度的惩罚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导致学生逆反心理和心理障碍。
而且,惩罚并不能有效地解决学生的问题,反而可能使问题恶化。
过度的惩戒教育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负面的影响,甚至可能使学生对学习和教育失去信心。
在当今社会,赏识教育正逐渐受到重视和推崇。
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始采用赏识教育的方法,以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
赏识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和积极态度,使学生能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更好地适应和发展。
赏识教育并不意味着对学生放任不管,而是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个性化的肯定和激励,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惩戒教育也并非一无是处,适当的惩罚可以对学生起到警示和纠正作用。
惩戒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的行为改正,而非简单地打击惩罚学生。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应该合理运用赏识教育和惩戒教育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和特点,科学地开展教育工作。
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之我见
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之我见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是教育领域中的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两者都在塑造学生的品格和行为习惯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赏识教育强调的是通过正面激励和肯定来促使学生良好的行为和品德,而惩戒教育则是通过惩罚和制裁来约束和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
对于这两种教育方式,我认为应该在实际教育中综合运用,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首先谈谈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是一种通过正面激励和肯定来促进学生积极行为和健康成长的教育方式。
在这种教育方式下,老师和家长应该主动去发现和肯定学生的优点和长处,鼓励他们勇敢尝试和积极进取,让他们因为被赞扬而产生成就感。
赏识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品德修养,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惩戒教育也是教育中重要的一环。
教育者需要通过对学生不良行为的制裁和惩罚来约束他们,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发展道路。
但在进行惩戒教育时,我们应该明确惩戒的目的并注重方式方法的合理性,不可过于严苛或过分严厉,以免产生负面影响。
惩戒教育应该是有组织、有计划、有规范的,在思想上力求公平、公正和合理。
在实际教育中,我认为赏识教育和惩戒教育应该结合运用,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在培养学生的品格与道德修养上,我们可以通过赏识教育来树立学生的正确价值观,让他们懂得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重要性。
而在处理学生的不良行为时,我们也应该适时使用惩戒教育来对学生的错误行为进行制止和纠正,引导他们回到正确的行为轨道上来。
实际教育中,在运用这两种教育方式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要坚持“赏识为主,惩戒为辅”的原则。
赏识教育是主要的教育方式,要通过正面激励和肯定来引导学生,使学生在积极向上、快乐成长的氛围里获得发展。
要灵活运用赏识教育和惩戒教育。
在实际操作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不同行为特点来灵活调整,不要一刀切、铁面无情,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化的教育。
要注意教育的方法和态度。
在使用惩戒教育时,我们要让学生明白,制裁他们的目的是为了引导他们改正错误,而不是单纯地惩罚,要用严谨、公正的教育方式来加以实施。
教育“惩戒”之我见
教育“惩戒”之我见
苏东坡有言:“惟教之不改,而后诛之。
”诛,指重罚。
看来他是赞同行使教育惩戒权的。
他老爹苏洵也有言:“有官而无课,是无官也;有课而无赏罚,是无课也。
”他说的“课”,不是学生上的课,而是指对官员的考核,这话对学生的教育也有共通之处。
一些专家和教师们指出的“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说的都是一个道理。
“教育惩戒是完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未成年人的人格健康和谐发展。
正确的运用教育惩戒,让学生在体验中得到感悟,使惩戒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崭新境界是需要通过一定的教育艺术和艺术的教育来实现的。
的;经历过适当教育惩戒的人,其人格才能健康和谐发展。
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懂得为自己的过失负责,感到一种责任。
一个能承担责任的人,才是现代人。
教育本就是十八般武艺,表扬批评奖励惩罚,什么都应该有。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
“惩戒”不等于“体罚”,惩戒问题的关键也不在于教师是否应有惩戒权而在于如何正确行使惩戒权。
没有教育惩戒、不能承受批评、靠哄孩子教育出来的一代,可能会是经受不了挫折、懦弱而又自私自利、飞扬跋扈、没有责任感的一代,将来个人和社会都将会为此付出代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惩戒教育之我见
摘要:滥用“赏识教育”,导致学生纪律越来越散漫,不利于树立教师的尊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科学、有效的惩戒手段是真正为学生前途着想、全面体现学校德育功能的措施。
教育的方法因人而异,适当的惩戒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赏识教育玉不琢不成器适当的惩戒教育坦诚沟通
“近年来、国家对教育投资力度不断加大,校园设施不断更新完善,语音体教室、实验室、多媒体设备在很多学校已样样俱全。
很多地方最好的楼房在学校,最好的健身场所在学校。
学校硬件设施的完善,“赏识教育”的推崇,为教育的继续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应当不能忽视当下教育存在的问题。
有的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不分对象,一概采取“赏识教育”,抹杀了“惩戒”教育应有的地位,致使学生的纪律越来越散漫,越来越难管。
看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教师,我真有一种如鲠在喉的感觉,不吐不快。
毋须讳言,赏识教育对于激发学生的进取欲望和创新能力是惩戒教育所不能代替的。
但滥用赏识教育不利于树立教师的尊严,不利于灌输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从而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有一次,校友聚会,有位同学大吐苦水:上课时,有位学生拿手机上网玩游戏。
经劝阻无效后,他就动手收缴了该生手机。
想不到,该生马上
暴跳如雷。
甩了一句:走着瞧!课后该生纠集几个同学到校长那里,来个“恶人先告状”,要求校长撤换他,否则,就集体辍学。
在权衡各种利弊关系后,校长妥协了。
他只能转教其他班了。
这算不了什么。
最可悲的是,该生每次见到他时、总是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令他颜面扫地、真让人有一种欲哭无泪的感觉。
去年三月,我镇一位初三教师看到班上一位男生留着阴阳头,带着大耳环。
就提醒他,注意仪表,料不到,该生口吐狂言:穿什么,戴什么,是我的自由,你管的着吗?有本事的,请开除我!大有一副我是流氓,我怕谁的架势。
更有甚者,到学校,书不读,题不做。
老师逼的紧,就撒野,不读了。
须知义务教育是强制教育,不能因学生违反纪律而剥夺学生受教育的权利,辍学率超过3%,校长即面临摘乌纱帽的风险。
因此面临学生威逼时,学校往往作出妥协,这无疑中助长了某些学生的嚣张气焰,使尊师重教的风气滑坡。
当前不少学生缺乏尊师的思想与社会大环境密切相关,但也与当前教育中缺乏必要的惩戒有很大关系。
现在有些所谓的专家动辄把惩戒与体罚对立起来。
认为惩罚学生必然扼杀人性,抹杀创造力。
提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认为学生千错万错,在于教师的错,倡导德育万能。
如果德育真有如此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那么中国就不会出现有那么多的贪官污吏了。
成克杰、胡长清、陈希同之流、他们接受的思想教育绝对是中国一流。
但德育这根绳索却无法勒住他们贪欲的脚步。
可见,剔除惩戒,德育显得多么苍白无力!所以,我力
主在恰当时机,施行惩戒教育。
在崇尚人权、自由的西方国家同样也没有摒弃惩戒的教育手段。
如:黄在愈在《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所写:在美国学校,学生一旦进入校门,人手一册校规。
这些校规属于“天条”,学生违反哪一条,自己对号入座,该受什么处罚,就受什么处罚,绝不手软。
因此美国学生有较强的规则意识。
但在我们中国许多公共场合,漠视规则的现象比比皆是,如:插队、随地吐痰等。
其中的原因很多,据我长期的观察、了解,这跟我们当下的教育过于宽容,少惩戒息息相关。
俗话说得好:小树不修不成材,玉不琢不成器.。
科学、有效的惩戒手段应当和其他的德育手段一样。
是一种真正为学生着想、全面体现学校德育功能的措施。
惩戒教育不是侮辱学生的人格。
它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抗挫折、承担责任的能力。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成长中的孩子是在犯错中长大的。
对犯错的学生应该多些宽容、理解。
以教育为主而不能动辄就采取“大棒”政策,但是,以教育为主并不意味放弃惩戒,如果对孩子只有表扬、赏识、而没有批评、指责、惩戒。
这样的教育将会使孩子变得任性、脆弱。
现在社会急剧演变,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会碰到诸如就业、失恋、焦虑等问题。
如果大人对孩子的言词只有“赞许”,一个人从小就没有受到过丁点委屈、惩戒,经受过挫折的锻炼,一旦面临危机是非常可怕的。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不能接受、承受批评的人最容易出现危机,产生悲观厌世的思想情绪,甚至走上绝路的。
某市有间重点中学有两个学生。
其中一
个因为考试作弊被监考老师批评两句,回家后就跳楼自杀了。
另一个因夜不归宿被家长打了一下耳光,就产生轻生念头,从学校的六楼跳下来。
据调查,这两个学生从小乖巧懂事,深受父母宠爱,父母亲压根就没有责骂过他们。
突然的微小的挫折,对于他们来说,犹如晴天霹雳。
走上轻生路,对他们来说,既是偶然又是必然。
在学校教育中,适当的惩戒教育绝对是一剂药到病除的良药。
怎样才算是适当的惩戒教育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一、适当惩戒教育必须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为前提。
现在的学生,特别是独生子女,具有非常强的自尊心,希望得到老师的尊重和理解。
当他们犯错的时候,我们施行惩戒教育的同时必须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应有的权利,不能不管什么地点,什么场合便大肆训斥,让他们“失面子”下不了台”。
俗话说得好:树怕剥皮,人怕丢面。
我们对学生的惩戒一定要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中透爱。
让他们心悦诚服接受惩戒。
二、实施惩戒教育要认真核实情况。
有的老师性格急躁,“眼里容不得沙子”,在没有认真核实的情况下就不问青红皂白批评学生,这容易造成学生反感甚至发生冲突,降低我们的威信。
只有了解到真实情况后,教育方才做到言之有物,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三、要注意惩戒的手段。
惩戒教育中“惩”是手段,“戒”是目的。
“惩”的手段应该能让学生自醒自悟,而不是心生怨恨。
超出适当范围的“惩戒”只能使学生越惩越“恶”,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惩戒的手段要因人而异。
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办法总比困难多。
四、
把握好惩戒的语言艺术。
批评学生时,一定要用肯定、启发、开导的语言和语气,慎用否定的语言,禁用挑衅性语言、歧视性语言,不用强制性词语。
同时,在批评过程中,应正确运用先扬后抑的语言。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一般都喜欢听好话。
先扬后抑能促使犯错学生消除逆反心理,乐于接受我们的批评和惩戒。
如:你这段时间表现不错,很多同学都喜欢你,但是,有些地方做得不够好。
然后,你就指出他存在的问题。
五、做好惩戒的善后工作。
几乎每个人受到批评、指责、惩罚心理总会有股怨气,不免出现不平、焦虑、愤怒等情绪。
所以,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惩戒教育后,要坦诚与他沟通,多交换意见,适时总结,对他惩戒后表现出的优点适时鼓励。
惩戒的善后工作,犹如一股清新剂,使人有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我提倡赏识教育,但不放弃惩戒教育。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反对不分青红皂白挖苦、打骂学生的行为。
人是有个性的,教育的方法也是多种的。
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赏识教育和惩戒教育犹如马车的两个轮子、失掉其中一个,马车都将寸步难行。
但愿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多探索适合不同学生的教育途径。
当微风细雨式的循循善诱无法奏效时,何不采取暴风骤雨式的惩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