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物质生产民俗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物质生产民俗

物质生产

⏹物质生产是人类生存文化的主体。物质生产民俗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特定地区、社会群体中的大众,在一定生态环境中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物质文化事象。

分类:

⏹农村——农业民俗;

⏹山村——狩猎采集民俗;

⏹牧村——游牧民俗;

⏹渔村——渔业民俗;

⏹其他——工匠民俗;

特征

(一)地域性:物质生产民俗的形成离不开自然环境条件。

(二)季节性:物质生产民俗的形成受时令节气的制约。

(三)功能性:物质生产民俗首先(或主要)是为了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

(四)科学性:物质生产民俗是生产实践的结果,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一、农业民俗

⏹农业生产民俗是伴随古代农业经济发展而产生的文化现象。

(一)农业生产民俗的产生

⏹农业生产民俗是伴随古代农业经济发展而产生的文化现象,是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文化产物,既是生产经验的总结,又是指导生产的手段。

(l)原始农业民俗

⏹开始于新石器时代:

⏹“刀耕火种”

⏹工具为木棒、

⏹石斧、石锄。

⏹“刀耕火种”:原始时期稻作农业的基本特征,也叫“火耕水耨(nòu)”:烧去田里杂草,灌水种稻,草和稻并生,高七八寸,一并割去,再放水灌田,草死稻长。这种稻作技术虽然原始,但却巧妙地运用了水稻不怕水淹的这一特性。它适合于地广人稀,劳力缺乏时使用。(2)传统农业民俗

⏹利用人力、畜力、水力和风力,形成了以耕、锄、选种、施肥、浇水、轮作复种、间作套种等方法密切配合的农作方式。

(3)现代农业民俗

⏹以实验科学、工业技术为装备;依靠机械、化肥、农药和水利灌溉等现代技术。

演变

⏹原始的、传统的农业民俗大体包括了生产工具民俗、生产技术过程习俗和相应的人文仪式民俗,而现代农业民俗主要表现为生产习惯,褪去了神秘的信仰禁忌内容。

(二)农业民俗的形态:

⏹作物的种类——粮(水稻、小麦、玉米)、棉、菜、果。

作物耕种分布

⏹东北地区——小麦、玉米、高粱、谷子、大豆,也有水稻种植。二年三熟,在山区,狩猎、伐木成为主要生产方式,兼栽培与采集人参、木耳、猴头菇与蘑菇。

⏹黄淮地区——小麦、玉米、谷子、高粱与兽类等粮食作物。花生、油菜、棉花和烤烟等经济作物,温带水果与干果产区。两年三熟。

⏹黄土高原区——种植小麦、高粱、谷子等旱粮与杂粮。

⏹长江中下游地区——鱼米之乡,农、林、牧、渔、副五业俱全。水稻为主、小麦为辅,油菜、棉花、柑橘、茶叶、蚕茧。

华南区——一年数熟。种植水稻、番薯、玉米、高粱等粮食作物,甘蔗、花生、麻等经济作物,热带水果如荔枝、香蕉、柑橘、橄榄、菠萝、槟榔、椰子、可可、芒果四季不断。

生产的过程

⏹小麦生产过程:

⏹耙地—播种—除草—灌溉—割麦—打捆—晒干—打场—收场—扬场。

⏹稻作生产过程:

⏹整修农田、整修农具、选种、浸种、播种、犁田、耙田、扯秧、插秧、耘耥稻田、下肥料、治虫、灌溉、收割、晾晒、加工、储藏。

(三)农具的使用——从古代的刀耕火种到现在的机械化生产。

⏹稻作工具民俗:稻作生产工具有简车、翻车等用水灌溉工具,有船、独轮车、双轮板车等运输工具,有犁、耙、锄头、颁头、铲子、镰刀、稻桶、打稻机、筲箕、箩筐、簸箕、扁担等劳作工具,有薄膜、育秧温室等设备。

农历二十四节气:

春季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夏季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秋季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冬季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

◆立春——“立春三日,百草发芽。”

◆雨水——“雨水节,接柑橘” “雨水有雨压秋好,大春小春一片宝”

◆惊蛰——“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

◆春分——“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

◆清明——“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奠迟延。”

◆谷雨——是北方春季作物播种出苗的重要时段

◆立夏——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作物生长发育旺盛

◆小满——“小满”即为麦粒开始饱满,但未到成熟

◆芒种——“过了芒种,不可强种。”

◆夏至——“夏至棉田草,胜似毒蛇咬。”

◆小暑——“小暑一滴雨,满地洒黄金。”

◆大暑——“大暑不浇苗,到秋无好稻。”

◆立秋——“立秋处暑地越忙,收了早稻种杂粮。”

◆处暑——民间的处暑意为躲藏,处暑表示暑气开始消失。

◆白露——“白露天气晴,谷米白如银。”

◆秋分——“秋分有雨来年丰。”

◆寒露——“寒露蚕豆霜降麦,种了小麦种大麦。”

◆霜降——“霜降见霜,玉谷满仓。”

农谚

⏹(一)农业耕作的时序、节令习俗

⏹二十四节气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

⏹“雨打元宵灯,早禾一束稿。”

⏹“立夏不下,高田莫耙;小满不雨,芒种莫管。”

⏹“夏至在月头,一吃一边愁;夏至在月中,愁杀粜谷翁。”

⏹“六月立秋要到秋,七月入秋不到秋。”

⏹“十月初一晴,柴炭土样平。”

⏹“十月雨连连,高山也是田。”

⏹“庄稼不等人、季节不饶人”

过了惊蛰节,耕田忙不歇。

⏹芒种忙忙栽,夏至秧怀胎。

⏹芒种栽苕斤打斤,夏至栽苕光筋筋。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七月犁田一碗油,

⏹八月犁田半碗油,

⏹九月犁田无搞头。

⏹胡豆点到寒露口,种一升来打一斗。

2、占天象、测农事的习俗或卜农事丰欠、祈福习俗

⏹在江浙一带,常常以各种自然天气现象来占农事,比如“岁朝东北风五禾大熟”、“岁朝西北风大水害农功”、“清明头夜雨,麦烂蚕也死”、“端午无雨是丰年,芒种无雨空种田”、“立秋无雨千人愁,万物从此欠丰收”等,都是这种占卜天象以预测农事的习俗。

⏹(重庆农谚)

⏹立春这天晴一日,农夫耕田不费力;

⏹若逢大寒落大雨,春旱就从正月起。

⏹雨水节日一天雨,气候温和雨均匀。

⏹春分无雨又无云,万物生长少收成。

⏹清明节日一天晴,定主三月雨均匀。

⏹谷雨无雨逢天晴,抗旱保苗早进行。

⏹棉农在元宵节用灯花大小占卜棉花的丰歉;

⏹江南水乡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二的秤水卜

⏹ª在节令转换的时刻,占卜农事丰歉,祈求免除灾害。

3、耕种对象的信仰

⏹对水稻神的信仰,如浙江等地,依据水稻成长的各个环节,给水稻以不同的名字——“秧姑娘”、“稻花神”谷神”、“米娘娘”;

岁时祭祀

农业丰收主要靠大自然,把丰收的希望寄托于灵,例:

⏹元旦:祭天、祭神农,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立春:立春¡°送春牛图¡±,祭牛栏神,行拜犁仪式,开犁

⏹庄稼熟了:祭祖宗、灶神、社神,称作尝新、食新、献新

牛、青蛙的信仰

⏹农历十月一日,是仡佬族传统的“牛王节”、“舞春牛”活动;

⏹对青蛙的信仰,壮族的“蚂枴节’”。

⏹禳(音ráng)虫灾,如彝族的“火把节”。

水的信仰

⏹如敬水神、龙王,(龙王庙图)求雨等民俗活动,在许多民族中都曾盛行过。

田间信仰:

⏹长江中下游地区插秧前举行“开秧门”的仪式,完成插秧任务的一天,还要举行“关秧门”的仪式。

⏹祭田神、先农和社神的习俗。

祭田神、先农和社神

⏹祭祀习俗:祭田神叫五谷神、社神、先农,或各种变异性的神灵。

⏹江浙一带祭田公田婆的习俗:每块田必定立有一块石头做田公供在田块的一角,田婆则立在对面的旁边。祭祀在稻谷扬花时进行,用鸡肉饭酒等物,并虔诚祈祷,时间则大约在黄昏时。

⏹河南种西瓜的瓜乡,祭的是瓜神;

⏹四川有些农村祭土地神。

农业禁忌普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