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特性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设计车辆尺寸
• 车辆尺寸与道路设计和交通工程有着密切的关系,在 制定公共交通规划时要用到公共汽车额定载客量参数, 研究道路的通行能力时,要用到车长等参数。
2、动力性能
• 汽车的动力性能用最高车速、加速时间和最大爬坡能 力三方面的指标来判定。 • 最高车速:在良好的水平路段上,汽车所能达到的最 高行驶速度。 • 加速时间:分为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超车加速时间 • 最大爬坡能力:用汽车满载时第一档在良好的路面上 可能行车的最大爬坡度表示。
3、制动性能
• 是汽车的主要性能之一,主要体现在制动距离或制动 减速度上。 • 制动距离指汽车从制动生效到完全停止的这段时间内 行驶的距离。
KV L 254( i)
2
(二)自行车的交通特性
自行车是我国城市居民最重要的出行工具之一。 1、自行车的主要基本特性: (1)尺寸特征(外廓尺寸:1.93×0.6×2.25m) (2)短程性(最远出行距离:大中城市6km,小城市10km) (3)动力递减性:随骑车时间的增加,功率逐渐降低。 (4)爬坡性能:动力递减,不能爬升陡坡、长坡,对规划的自 行车道,短坡道上的坡度<5%,长坡道上的坡度<3%,对纵坡分 别为3%、4%、5%的坡道,其坡长限制分别为500m、200m和 100m,在北方冰雪地区,其坡度与坡长还应适当降低。 (5)纵向动态净空:自行车骑行时的纵向安全间距,决定于自 行车的制动性能和骑车人的反应时间。 2、自行车流的交通特性: 群体性、潮汐性和离散性 青少年超车,年轻人并肩骑行,违规现象
放射环式
• 国内外很多大城市,如伦敦、巴黎、莫斯科等
特征:一般由旧城中心区逐渐向外发展,由旧城 中心向四周引出放射干道,加上环道。 优点:中心区和各区以及市区和郊区之间联系直 接方便,道路功能明确。 缺点:易造成中心交通压力过重,其交通机动性 较棋盘式差,如在小范围内采用此种形式,则容 易造成许多不规则形的街坊。 适用条件: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在组织交通上比较 适宜,例如我国的成都市即由8条放射路和两条 环道所组成;国外的大城市多采用这种形式。
自由式
特点:以结合地形为主,路线弯曲无一定几何图形
优点:能充分结合天然地形,建设经济,形式生动 活泼,对环境和景观破坏较小。
缺点:绕行距离较大,不规则的街坊多,影响建筑 的布置和用地分散。 适用条件:自然地形条件复杂的地区和小城市,例 如我国的青岛,重庆,南宁,九江等地。
混合式
三、道路交通特性
• 路网密度
• 城市道路的构成
• 城市道路网的布局
1、路网密度
• 是衡量道路设施数量的一个基本指标。他是单位城市 用地面积内平均所具有的道路总长。 • 路网的密度越高,其总的容量和服务能力就越大,路 网建设的投资也越大。所以路网密度应与所在区域的 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需求相适应,在路网建设的经济 性和路网服务水平之间取得平衡,同时兼顾道路系统 的社会和环境效益。 • 在规划路网密度时既要有一定的超前性,也要注意节 约投资。(规范规定:市中心路网密度3~4km/km2, 城市边缘地区:2~2.5km/km2。)
3、社会影响
乘客乘车的安全性、舒适性、满意性不仅对乘客个人 的生理、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对社会产生一 定的影响。(上下班时间、公交换乘次数、服务质量) 公共交通规划中,应注意优化公交线网的布局,车 站站距和服务面积等方面也尽量减少乘客换乘的困难, 提高其服务水平。
二、车辆的交通特性
• 汽车的交通特性是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中的重要 决定性因素。 • 车辆的交通特性主要包括车辆尺寸、动力性能、 制动性能。
2、城市道路的构成
• 城市道路的构成包括几何方面的构成和结构方面的构 成。
• 几何方面的构成包括道路的平纵横三个方向的线形和 几何尺寸
• 结构方面:城市道路一般由路基、路面、桥涵、路线 交叉等结构物组成
3、城市道路网的布局 棋盘形、带形、放射形、放射环形和自由式等
棋盘式(方格式)
特征: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接近平行的干道,在干道 之间再布置次要道路,将用地分为大小合适的街坊。 优点:街坊方整,便于建筑布置和方向识别;交通 组织简单方便,具有机动性;不会形成复杂的交叉 口;不会造成市中心交通压力过重;道路定线比较 方便等。 缺点:道路功能不易明确,限制次干道的明确分工, 对角线方向交通不便等。 适用条件:地形平坦的中小城市和大城市的局部地 区,例如长春,沈阳,西安,太原等等。
(2)驾驶员的心理和个性特点
研究表明,驾驶员情绪不稳、冲动、缺乏协调性、行 为冒失等均易引发交通事故,因此,驾驶员身心健康, 保持平静的精神状态,思想上注意安全,行为审慎是 安全行车的必要条件。
(3)驾驶疲劳
驾驶疲劳是驾驶员由于驾驶作业时间较长或劳动强 度较大而引起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疲劳以及客观测定 的驾驶机能降低的总称。 发生驾驶疲劳后,驾驶员的感觉、知觉、判断力 及运动机能都发生下降。因驾驶疲劳导致交通死 亡占3.27%。
城市交通特性
城市交通特性
• 城市ຫໍສະໝຸດ Baidu路交通三要素特性
• 交通量的基本特征
• 行车速度特征
• 交通流的基本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 城市道路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
城市交通特性的研究是科学、合理地进行城 市道路交通规划的基础,其内容包括:
• 交通系统各要素(如驾驶员、乘客、车辆、行
人和道路交通等)自身的特性
• 交通流的特性
道路设计中即以此作为计 算制动距离的基本参数。
2、驾驶员的生理、心理特性
• 视觉特性 • 驾驶员的心理和个性特点 • 驾驶疲劳
(1)视觉特性
• 驾驶员所获得的交通信息,约有80%来自于视觉。 • 视觉机能直接影响到路况信息的获取和行车安全。 • 驾驶员的视觉机能主要包括:视力、视野和色感。
视力是眼睛辨别物体大小的能力,分为静视力和动视力;人的视力 与环境的亮度、色彩等因素也有密切关系 视野:人的双眼注视某一目标,注视点两侧可以看到的范围。他与驾 驶员的视力、速度、体质以及周围环境的颜色等因素有关。静止时视 野最大,随着车速增加,驾驶员的视野变窄,注视点变远。 色感:指驾驶员对不同颜色的辨认和感觉。红色刺激性最强,使人产 生兴奋和警觉,黄光亮度最高,反射光强度最大,透雾能力强,容易 引起人的注意,绿色比较柔和,给人平静和安全感。 交通控制中把红灯作禁行信号,黄灯作警告信号,绿灯作通行信号。
• 交通要素与环境因素之间的相关特性
重点介绍前两部分内容
第一节
城市道路交通三要素特性
• 人的交通特性
• 车辆的交通特性
• 道路的交通特性
一、人的交通特性
驾驶员的交通特性 人的交通特性
乘客的交通特性 行人的交通特性(自学)
(一)驾驶员的交通特性
• 道路交通系统是由人、车、路三部分组成的一个综合 的大系统,其中人包括驾驶员、乘客、行人和居民, 是道路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 驾驶员在保证将车内的旅客和货物迅速、安全、准时 地送达目的地的同时,还要注意对行人和非机动车的 影响,尽量减少交通事故。因此,驾驶员的行为对整 个道路交通系统的运行有着很大的影响,要求驾驶员 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熟练的驾 驶技术。
(二)乘客交通特性
• 乘客的交通需求心理
• 乘车反应
• 社会影响
1、乘客的交通需求心理
乘客的交通需求心理:乘客在乘车时总是希望省时、 省力、省钱,同时希望安全、舒适和方便。
2、乘车反应
道路的等级、地形、路面质量,汽车行驶的平稳性、 车厢内的气氛、载客量、车外的景观与地形等,对乘 客的生理和心理都有一定的影响。
北京 上海
特点:综合上述几种类型的长处,避其短处
混合式(合肥市道路系统规划分析图)
混合式
第二节 交通量的基本特征
一、交通量的定义 • 指在单位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断面或 某一条车道的交通实体数。 • 按交通实体的类型分,有机动车交通量、非机动车交 通量和行人交通量,一般不加说明指来往两个方向的 机动车交通量。 • 交通量的时空分布特性:交通量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 的现象。 • 由于交通量时刻都在变化,因此通常取某一时间段内 的平均值作为该段时间内交通量的代表值。
驾驶员的交通特性包括:
• 反应操作时间
• 驾驶员的生理特性 • 驾驶员的心理特性
1、驾驶员的反应操作时间
感知路况信息 反应操作 的三个主 要过程 判断分析 采取动作并使动作发生效果 反应操作时间的长短与驾驶员的素质、个性、年龄、性别、 注意力集中程度以及工作经验等因素有关。 驾驶员开始制动前至少需要0.4s感知时间,产生制动效果需 0.3s,美国AASHTO规定:判断时间取1.5s,作用时间为1s, 因此从感知、判断、开始制动,到制动发生效力的全部时间 通常按2.5~3.0s计算。 驾驶员的反应 操作时间:三者 所需时间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