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建筑美与建筑艺术——建筑精神属性的层级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建筑美与建筑艺术——建筑精神属性的层级性
一建筑精神属性的三个层级
建筑复杂性的第三个表现是建筑精神属性的层级性。
随着具体建筑的不同,可以大致认为建筑的精神属性有三个层级:最低的与物质功能紧密相关,体现为安全感与舒适感。安全与舒适可以说是物质性的,但安全感与舒适感则是精神性的。满足安全与舒适的设计一般也就会达到一定的安全感与舒适感,但也有不尽然的情况:实际的安全与舒适并不一定能有足够满意的安全感和舒适感。所以,建筑师就要竭尽全力,创造出令人感到更加安全更加舒适的空间和形体,在尺度、光线、开敞或封闭及各空间的相互关系等方面,都要在符合物质功能要求以外,还考虑到基于这种物质功能要求的精神需求,才能使人产生更大的愉悦,并上升为美感。这是“美”和“善”的统一。例如一座现代住宅,就应该具有比较小的、日常生活的尺度,给人以亲切的“家”的温暖感受;一座医院,则要创造出安详、开朗和明亮的格调,给病人带来信心;一间咖啡屋就不妨处理的五光十色一些,有比较明亮的厅堂,也有一些幽静隐暗的小间。
此外,建筑的形象还与物质条件或物质手段紧密相关,体现为“美”和“真”的统一。例如采用钢筋混凝土或薄壳、悬索等新型结构的建筑,在形象上彼此就应该有所区别,而且和古代的木结构、砖石结构建筑更应有显著的不同。建在繁华大城市中的、湖滨海边的、崇山峻岭中的建筑,在炎热多雨地带或寒冷干燥地区的建筑,也都要有不同的面貌。
以上,体现了与物质性因素相结合的、真善美统一的建筑的美,指的就是建筑所蕴含的形式与物质性内容的谐调。与“内容”中的功能、材料、结构、施工和环境相对应,具体体现为建筑的美也就是功能美、材料美、结构美、施工工艺水平的美和环境美。
建筑精神属性的中间层级与物质性因素相距稍远,体现为在达到上一层级的建筑美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所谓多样统一的“形式美规律”如比例、对称、对比、对位、尺度、虚实、明暗、色彩、质感……等一系列手法,对建筑的一种纯形式的处理,以造成建筑的形式美。
建筑精神属性的最高层级离物质性因素更远,要求创造出某种性质的环境氛围,进而表现出一种情感,一种思想性,富有表情和感染力,以陶冶和震撼人的心灵,如表现亲切或雄伟、幽雅或壮丽、轻灵或沉重、宁静或动荡、精致或粗犷等等情调,在有必要的时候,甚至表现神秘、不安或恐怖,以达到渲染某种思想倾向性的效果。
所有上述三个层级的精神性要求,都可以纳入于广义“建筑艺术”的范畴,但分析而言,前两个层级的要求较低,所得出的结果就是“美观”,重在“悦目”,与例如汽车、飞机、电视机、电冰箱等人类产品追求的美大致处于同一品级,属于工艺美学或技术美学的范畴,一般只应以“建筑美”或“形式美”来定义。最后一个层级的要求较高,除了一般悦目之“美”的意义外,更重在“赏心”,已经进入了真正的、狭义的或严格意义上的“艺术”的范畴,成为艺术学和艺术美学的关注对象。这些作品虽然仍多多少少地具有双重性,但就其精神性价值而言,其中很大一部分并不在最杰出的“纯艺术”作品之下,而且不能为后者所代替。甚至就整体而言,在作为每个文明独特的象征的意义上,其价值还有可能超过后者,往往被称为“巅峰性的艺术成就”(《西洋艺术史》作者H.W.简森)。
二有关的争论
关于以上的认识,在美学界曾有过争论。俄国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就认为:“单是想要产生出在优雅、精致、美好的意义上的美的东西,这样的意图还不算是艺术,我们将会看到,艺术是需要更多的东西的,所以我们无论怎样不能认为建筑是艺术品。”他在这里所说的“艺术”显然是狭义,如果是这样,他的前半句话是对的,真正的“艺术”当然不只是浅层的形式上的“美”。但车氏对建筑的复杂性却十分缺乏认知,完全抹煞了广义“建筑美”与狭义“建筑艺术”的区别,却是片面的了。俄国另一位美学家格·波斯彼洛夫把艺术区分为三种不同的层面,即第一,最广义的艺术,指人类活动的任何技艺;第二,较狭窄意义上的艺术,指“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的人类产品;第三,最狭窄、最严格意义上的艺术,专指精神文明领域的艺术创作。他在这三个领域中都提到了建筑。在他看来,建筑不仅属于前两个层次,也可以属于第三个。
建筑界对这个问题也有不同看法。现代建筑创始时期四位世界级大师之一的法国人柯布西耶就说过建筑“是住人的机器”那样的话;学院派却坚持认为建筑是与绘画、雕塑一样的纯艺术;也有研究者对此作了较细致的分析,认为“有必要把按照形式美的规律所进行的一般美化处理和出于反映思想内容的建筑艺术的创作区分开来。”建筑“一类只具有一般的审美性质,另一类有较强的思想性,属于真正的艺术的行列。”“建筑处于实用品的美与艺术品的美的中介状态,建筑美兼跨生活美与艺术美两种形态(或者说兼跨广义艺术美与狭义艺术美两种形态)”。
我们认为,把建筑艺术作广义与狭义的区分,是符合历史实际、也是有利于现实创作的。一方面,它提醒建筑师不必硬要在所有建筑中,都强调什么深刻的思想性、倾向性,也许只需要进行一些一般的美化或烘托出某种情绪氛围就足够了,从而避免陷入虚夸和矫饰;另一方面,在有必要的时候,建筑师们也不能忘记自己作为真正的艺术家的使命,为人类创造出时代的和民族的纪念碑式的作品。
一般来就,作为建筑艺术鉴赏与研究的主要对象都是那些处于高层次也即属于狭义艺术美的作品。而且,由于它们的建造质量较高,又为人们所加意珍惜,历史上保存下来的也几乎都是它们。
建筑的复杂性还体现在建筑的艺术特性上面,下面我们就将要着重分析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