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中的中国港口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化中的中国港口业

摘要:港口作为交通运输的枢纽和对外交流的窗口,在促进国际贸易和地区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已基本建成了功能齐全、配套合理的内外开放的港口体系,形成了华北、华东、华南三个骨干港口群。一是以深圳为龙头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二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三是以青岛、天津、大连为代表的环渤海湾地区。结合近几年港口运输生产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实际情况以及对目前经济形势和外贸形势的进行分析,虽然近期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增长速度放缓对港口业难免会造成影响,但从长期来看,面对来自WTO和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我国正在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同时提高港口收费,建立较为宽松的市场环境,这都为我国港口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关键词:全球化中国港口挑战机遇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港口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最多、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中国的港口特别是大型集装箱港口在促进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从货类布局上,中国初步形成了围绕煤炭、石油、铁矿石和集装箱四大货物的专业化、高效运输系统。而从规划上讲,中国将形成环渤海、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西南沿海等5个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港口群体。

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由新中国成立初期1000万吨增长到2009年的76.57亿吨,货物吞吐量超过亿吨的港口达到20个,连续7年保持世界第一。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样保持连续7年世界第一,近10年年均增长率达30%。我国已构成“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齐全”的港口格局。

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的扩散,给中国港口运行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但受益于国家“扩内需保增长”政策,中国港口码头行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港口运输呈现恢复性增长。2009年,我国港口生产依然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吞吐量上亿吨的港口达到20个。

进入2010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回升势头良好,港口运输生产总体向好。我国宏观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进出口持续企稳回暖,外贸进口大幅增长,这些都为中国港口的运行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009年我国水运业经受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在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带动下,港口业率先走出低谷,保持了较快增长。2009年,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76.57亿吨,比上年增长9.0%,其中沿海港口完成48.74亿吨,增长8.6%,内河港口完成27.83亿吨,增长9.9%。在全球货物吞吐量排名前10大港口中,中国稳占8席,上海港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大港的位置。货物吞吐量超过亿吨的港口由上年的16个上升到20个,厦门、湛江、湖州、江阴四港首次进入亿吨大港行列。中国共有9个港口进入全球20 大集装箱港口行列,其中大陆港口7个。

从货种情况看,大宗货物需求旺盛。2009年,我国铁矿石进口量高速增长,规模以上港口外贸金属矿石进口吞吐量达7.04亿吨,比上年增长35.7%;煤炭进口量达12583.4万吨,比上年增长211.9%;原油进口量加速增长,规模以上港口外贸原油进口吞吐量1.91亿吨,比上年增长19.4%。但是,受全球贸易额萎缩的影响,2009年我国集装箱吞吐量呈现罕见的负增长,集装箱吞吐量为12240万TEU,比上年减少4.6%。其中沿海港口完成11020万TEU,减少5.6%。

以2010年1月为例:

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63676万吨,同比增长32.9%。其中沿海港口完成43948万吨,同比增长30.4%;内河港口完成19728万吨,同比增长38.9%。在新的一年里,我国港口生产形势依然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势。2010年1月份港口生产经营情况开局良好,货物吞吐量、外贸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等主要指标同比较大增长。其中内贸货物吞吐量1月完成43404万吨,同比增长30.2%。

港口货物吞吐量保持增长

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63676万吨,同比增长32.9%。其中沿海港口完成43948万吨,同比增长30.4%;内河港口完成19728万吨,同比增长38.9%。

旅客吞吐量明显下降

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旅客吞吐量599万人次,同比下降27.8%。其中沿海港口完成434万人次,同比下降23.6%;内河港口完成165万人次,同比下降37%。

外贸货物吞吐量继续增长

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20273万吨,同比增长39.1%。其中沿海港口完成18761万吨,同比增长39.6%,内河港口完成1512万吨,同比增长33.6%。

中国港口业发展的新机遇

1、中国经济在未来较长时期内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态势,为港口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不仅提出了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2020年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和国内生产总值在2005年2万亿美元的基础上再翻一番的战略目标,而且要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可以肯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港口,它的发展将不仅继续体现在投资规模上,而且资源配置会更加合理,布局将更加科学,功能将更加完善。据中国交通部预测,到2010年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将突破6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1.4亿标准箱。

2、中国与全球经济联系的进一步加深,为港口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港口和航运是促进各国经济交往、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将推动各国、各地区经济交往与联系日趋频繁,推动资本、技术、人才、资源、产品等在全球范围内的合理配置和流动,促进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和重新布局。世界贸易的较快增长,为港口和航运业带来了巨大的运输需求;世界范围内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供应与需求产业链的形成,也将促成港口及航运业提供现代化、高水平的物流服务;国际竞争与科技进步,不仅改变了传统的运输方式、运输工具、运输组织和管理理念,随着船舶大型化、专业化、现代化进程加快,国际运输网络日臻完善,现代物流服务被广泛采用,港口作为综合运输的枢纽和现代物流的重要节点,提升功能意味着生存空间的不断扩大。

3、中国政府制定了具体清晰的港口发展战略和规划,为港口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提出,交通运输要合理布局,做好各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发挥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发展水路运输,形成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国政府已先后制定了《全国沿海港口发展战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渤海湾三个区域沿海港口建设规划》,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中国港口业发展的重点是加快煤炭、石油、矿石、集装箱等大型专业化码头和进出港深水航道的建设;大力推进华南地区形成以香港为国际航运中心的珠江三角洲港口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