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第12讲 细胞的增殖教案

2019-2020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第12讲 细胞的增殖教案
2019-2020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第12讲 细胞的增殖教案

2019-2020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第12讲细胞的增殖教案

1.涵盖内容

本单元包括必修1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细胞的增殖、细胞的分化、细胞的衰老和凋亡、细胞的癌变以及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两部分。

2.考情分析

(1)考查力度:本单元在高考中所占比重一般,赋分比值在6~15分。

(2)考查内容

①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的特点及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数量变化和图像识别。

②动植物有丝分裂的不同,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区别。

③细胞分化的实质、癌变与身体健康。

(3)考查题型

①选择题考查细胞周期及图像识别、细胞分化、衰老、癌变。

②坐标曲线及图像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

③实验设计题考查细胞癌变、衰老的原因。

3.复习指导

(1)复习线索

①以细胞的生命历程为线索系统总结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衰老和凋亡、细胞癌变`

相关知识。

②以细胞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形态及排列为中心,比较复习各个时期的变化特点及图像

识别。

(2)复习方法

①图解法——细胞周期图解和各时期细胞分裂图像。

②比较法——列表比较精子和卵细胞的异同,动植物有丝分裂的区别。

第12讲细胞的增殖

[考纲要求]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Ⅰ)。2.细胞的有丝分裂(Ⅱ)。3.细胞的无丝分裂(Ⅰ)。4.实验:(1)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2)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

一、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1.模拟实验

2.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1)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2)受细胞

核控制能力的制约。

[判一判]

1.伴随着细胞的生长,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效率逐渐提高( ×) 2.实验中NaOH在不同大小的琼脂块中扩散的深度相同,但扩散的面积与体积之比不同

( √) 3.细胞体积越小,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就越大,越有利于物质交换( √) [解惑] 细胞越小,细胞表面积相对就越大,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越高。但并不是细胞体积越小越好,因为酶和各种细胞器需要一个相应的空间。

二、细胞增殖方式——有丝分裂

1.细胞周期

辨析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除了上述的扇形图(饼状图)法、直线图(线段图)法外,还有以下表示方法:

技巧一个完整细胞周期的判断:①细胞周期以分裂间期为起点,而不能以分裂期为起点。;②分裂间期的时间远远长于分裂期。

2.有丝分裂过程——以高等植物细胞为例(连一连)

巧记各期特点:间期——复制合成非等闲;前期——膜仁消失两体显;中期——形定数清赤道板;后期——点裂数增两极移;末期——三现两消分裂完。

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

(1)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

①植物:细胞两极直接发出的纺锤丝形成。

②动物:中心体发出的星射线形成。

(2)末期细胞质分裂的方式不同

①植物: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并向四周扩展,将细胞割裂成两个子细胞。

②动物: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将细胞缢裂为两个子细胞。

4.有丝分裂的意义: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实质为DNA的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因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三、无丝分裂

1.过程

(1)细胞核先延长,核的中部向内凹进,缢裂成为两个细胞核。

(2)整个细胞从中部缢裂成两部分,形成两个子细胞。

2.特点: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3.实例:蛙的红细胞的无丝分裂。

[解惑] (1)无丝分裂过程中DNA也要复制并均分。

(2)无丝分裂是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原核生物不存在无丝分裂。

考点一分析有丝分裂过程中有关结构和数据的周期性变化

1.完善细胞周期中几种细胞结构的周期性变化

(1)染色体形态变化

(2)染色体行为变化规律

(3)纺锤体的变化:形成时期为前期→解体时期为末期。

(4)核膜、核仁的变化:解体时期为前期→重建时期为末期。

(5)中心体变化规律(动物细胞、低等植物细胞)

2.

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DNA数(2C) 2C→4C4C 4C 4C 2C

染色体数(2N) 2N 2N 2N 4N 2N

染色单体数0→4N4N 4N 0 0

由上表可看出:(1)染色体数目加倍在细胞有丝分裂后期,DNA数目加倍在间期。

(2)姐妹染色单体形成于间期,出现于前期,消失于后期。

3.在坐标系中绘出DNA、染色体、染色单体、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并分析曲线变化的原因。

答案

(1)a→b、l→m、p→q的变化原因都是核DNA分子复制。

(2)g→h、n→o、r→s的变化原因都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子染色体。

(3)c→d、r→s的变化相似,但c→d发生在末期,而r→s发生在后期。

易错警示后期着丝点分裂不是纺锤丝牵引的结果

(1)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着丝点一分为二,其原因是受生物体内遗传物质控制的一种生理

活动,不是由纺锤丝牵引所致。

(2)用秋水仙素破坏纺锤体的形成,无纺锤丝牵引着丝点,复制后的染色体的着丝点照样

分裂,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这就说明着丝点分裂不是纺锤丝牵引所致。

1.如图1、图2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图3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的变化,图4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和核DNA数量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图1所示细胞中共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图2所示细胞中无姐妹染色单体B.处于图3中B→C段的是图1所示细胞,完成图3中C→D段变化的细胞的分裂时期是后期

C.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4中d所示的情况

D.图4中a可对应图3中的B→C段,图4中c可对应图3中的A→B段

答案 D

解析图1中1条染色体中包含2条姐妹染色单体;图2中染色单体分离后就不再称为染色单体,只能称为染色体,故A正确。图3中纵坐标的含义是“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B→C段的1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对应图1,C→D段的变化表示染色体上DNA分子由2个变成1个,表示后期着丝点分裂的过程,故B正确;图4中d表示细胞中核DNA含量为2N,染色体数目为4N,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故C正确;图4中a可对应有丝分裂后期,图4中b可对应有丝分裂前、中期,图4中c可对应有丝分裂末期,故D错误。

2. (原创组合题)下图为某生物细胞分裂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区段是________。

(2)图乙为细胞________分裂________期图像。该时期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2号染色体的遗传信息来自父方,那么与其遗传信息完全相同的染色体为________

号,其遗传信息完全相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乙对应于图甲中的________段,图丙对应于图甲中的________段。

(5)请根据图甲画出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数目的变化曲线,并绘出图乙上一个时期的

动物细胞分裂的图像。

答案(1)a~h (2)有丝后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向细胞两极移动

(3)6 它们是由同一条染色体复制后分离形成的

(4)e~f c~e (5)见下图

解析据图判断细胞分裂方式?确定相应区段对应的时期?据图乙图像和图丙数量关系?确定相应时期并与甲图区段对应?各个时期的主要特征及数量变化。

首先注意图甲的纵坐标是核DNA的数目,根据分裂前后数目的变化,可以判断这个分裂是有丝分裂。图中的a~c为间期,c~d为前期,d~e为中期,e~f为后期,在有丝分裂整个过程中都有同源染色体。图乙细胞是着丝点分裂,细胞的每一极都含有同源染色体,所以是有丝分裂后期。因为2号和6号是复制后的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形成的,所以2号和6号完全一样。绘曲线图时要注意纵坐标含义及数值(1或2),下降的时期是后期不是末期;绘中期图像时要注意同源染色体及着丝点的位置。

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柱形图分析方法

遇到柱形图,要联想到不同形态的染色体中DNA 和染色单体含量的比例。观察染色体的几种形态示意图(如图),可知染色体数永远小于或等于核DNA 分子数,有染色单体存在时,染色单体数等于核DNA 分子数。这个规律是解答柱形图的关键。如图中甲a∶b∶c =2∶1∶2,那么所占比例最小的(1份)b 肯定代表染色体数,a 、c 则代表核DNA 分子数、染色单体数,具有此种数量关系的细胞应该处于间期(DNA 复制后)、前期或中期。图中乙缺少c ,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中不可能不含DNA ,因此,c 绝对不是DNA 数,应该为染色单体数。没有染色单体的时候(乙、丙),若染色体数和核DNA 分子数加倍了(乙),则为后期;若没加倍(丙),则为末期或间期(DNA 复制前)。

考点二 探寻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点

1. 动植物细胞分裂图像的判定

(1)细胞分裂种类根据①

???

―→动物细胞分裂―→植物细胞分裂根据②??

?

―→高等植物细胞―→低等植物细胞

①为子细胞的形成方式,即有无细胞板形成。 ②为有无中心体。

(2)根据染色体行为变化判定各时期

①染色体呈细丝状;②染色体散乱排布;③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④着丝点分裂,染色体移向两移;⑤染色体变为染色质丝。

线粒体

动物、植物

整个时期

3. 下图是某学生绘制的某高等植物的细胞分裂图像。其中错误的是

( )

A.a和b B.c和d

C.b和d D.e和f

答案 C

解析b、e图都表示有丝分裂末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出现细胞板,细胞膜不向内凹陷,b图错;高等植物没有中心体,d图错误。

4.甲、乙、丙三个图是不同生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表示的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________,理由是:a.________,

b.__________。该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细胞中染色体有________条,DNA分子有________个。该细胞有丝分裂的结果是形成________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中染色体有________条。

(2)乙图细胞处于________________期,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图表示的是__________细胞的有丝分裂,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细胞处于分裂________期。

答案(1)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无中心体有丝分裂前期核仁、核膜消失,染色体散乱地排列在细胞内,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6 12 两 6

(2)有丝分裂后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3)动物无

细胞壁,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后

解析(1)甲图所示细胞中有细胞壁,无中心体,因此可以确定甲图表示的是高等植物细胞;细胞中出现了纺锤体,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纺锤体的中央,故可判断为前期。(2)乙图所示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染色体向两极移动,故为有丝分裂后期。(3)丙图所示细胞无细胞壁,有中心体,且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故可判断为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后期。

对有丝分裂图像的辨析

1.动物细胞一般画成圆形,外面代表细胞膜;植物细胞一般画成长方形,外面代表细胞壁。

2.动物细胞分裂末期,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最终缢裂成两个子细胞;植物细

胞不向内凹陷,细胞中央形成细胞

板,最终形成两个子细胞。

3.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要画出中心体,高等植物细胞不能画。

4.细胞分裂后期图像应注意三点:(1)移向两极的染色体位置不能画反,正确的应为染色体臂朝向中央,着丝点靠近两极;(2)上下对应的两条子染色体的大小、形状、颜色应完全相同;(3)每一极同源染色体都应成对存在(二倍体生物)。

实验十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1.实验原理

(1)高等植物的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较旺盛。

(2)细胞核内的染色体(质)易被碱性染料(龙胆紫溶液)染成深色。

(3)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的,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通过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内染色体

的存在状态,判断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

2.方法步骤

易错警示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6个注意点

(1)取材时,剪取根尖应为2~3 mm,过长会包括伸长区,无细胞分裂。

(2)解离时间不宜过长,否则根尖细胞的结构会遭到破坏。

(3)漂洗是为洗去细胞内部的盐酸,因此要保证足够的时间,否则会影响对染色体(质)的

染色。

(4)压片时要掌握好力度,过轻,细胞分散不开;过重,会压坏玻片。

(5)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都是死细胞,不能观察到有丝分裂的动态变化,若视野中找不到某

一时期的细胞,可通过移动玻片在邻近的区域中寻找。

(6)在显微镜下观察到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因为间期历时最长。

5.在“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

(1)解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离适度的标志是

________________。

(2)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高

倍镜下看到的细胞大部分处于细胞分裂的间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一位同学做根尖有丝分裂实验,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图像如图所示。造成这种情况

的原因可能是( )

①取材位置不合适②取材时间不合适③制片时压片力量不合适④解离时间不合适

⑤视野选择不合适

A.②③ B.②⑤

C.①②⑤ D.①③④

(4)不会影响细胞周期各时期的长短或产生误差,但对整个实验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是

________。

A.取材时间B.根尖培养温度

C.解离时间长短D.载玻片厚度

(5)某同学错误地把取材部位认为是表皮,他的实验操作完全正确,但也看不到染色体,

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使组织细胞相互分散开来根尖酥软

(2)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间期在细胞周期中占的比例最大(在细胞周期中间期时间

最长)

(3)C (4)D

(5)表皮细胞已高度分化,不分裂,染色质没有螺旋化形成染色体(不出现染色体)

解析(3)由图观察,细胞多处于未分裂状态,故可能是因为取材时间不合适,细胞分裂不旺盛;视野中有一些细胞为长形,可能取自伸长区细胞,为取材位置不合适;也有可能是因为视野选择不当,没有找到合适的观察视野;由图可知细胞均分散开,故不可能为③④所述原因。(4)载玻片厚度对视野中的细胞所处状态不会产生影响,但会影响到视野的清晰度,影响对实验结果的观察。

技法提炼

解答实验题的四大误区

一是不清楚“解离”的作用原理,误认为可以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动态变化过程;二是不清楚细胞具有的相应结构,误认为赤道板也能观察到;三是不清楚实验操作的方法、步骤及要求,导致解答实验评价与改错题时出错;四是对取材原理不清楚,误认为根尖

任何部位均可作为观察对象,实际上只有分生区才可以。

序号错因分析正确答案序号错因分析正确答案①

对细胞周期的

起点理解不清

f~l ②审题不全面bc或hi ③

不理解题意,

答非所问

B ④

不理解题意,

答非所问

A

⑤审题不全面de或jk ⑥

对“赤道板”

和“细胞板”

区分不清

染色体的着丝

点排列在赤道

板上⑦

对“DNA加

倍”与“染色

体加倍”的时

期理解不清

DNA分子复制

和有关蛋白质

的合成

重复题干信

息,不能从遗

传物质与遗传

性状之间的关

系作答

保持亲代细胞

和子代细胞遗

传性状的稳定

题组一细胞周期

1.判断正误

(1)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xx·新课标,1C) ( )

(2)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能观察到纺锤体和中心体(xx·重庆,3B) ( )

(3)分裂期的细胞不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xx·江苏,4A) ( )

(4)细胞周期中,间期时间较短,分裂期时间较长(xx·海南,6A) ( )

(5)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发生DNA复制(xx·广东,10A) ( )

答案(1)×(2)×(3)×(4)×(5)√

2.(xx·上海卷,1)由细胞形态判断,下列细胞中最可能连续分裂的是( )

解析A为精子,C为肌细胞,D为神经细胞,皆为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具备分裂能力,因此选B项。

题组二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

3.(xx·上海卷,19)下列是关于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变化的叙述,能正确表示一个细胞周期内分裂过程的顺序是( )

①两个相同DNA分子完全分开②出现放射状排列的细丝③中心体发生倍增④着丝

点排列在一个平面上

A.②→③→①→④ B.②→④→③→①

C.③→②→④→① D.②→③→④→①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的过程及各个过程发生的变化。①过程发生在分裂后期,②过程发生在分裂前期,③过程发生在分裂间期,④过程发生在分裂中期。

4.(xx·海南卷,3)有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板在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

B.同源染色体配对通常发生在分裂前期

C.在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

D.在分裂中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

答案 C

解析高等植物细胞分裂末期,在细胞中央形成细胞板,而动物细胞分裂时不形成细胞板,故A错。同源染色体配对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故B错。C描述的是典型的动物细胞分裂末期的现象,故C对。中心粒复制发生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故D错。

题组三有关实验

5.(xx·山东卷,4)某小组进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

B.碱性染料吡罗红(派洛宁)可用于染色体染色

C.观察到分裂末期细胞内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D.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作为判断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依据

答案 D

解析盐酸和酒精混合液的作用是解离杀死,A项错误;吡罗红可使RNA染色,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B项错误;该实验观察到的根尖分生组织细胞已经是死细胞,无法观察到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的过程,C项错误;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和数目是判断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依据,D项正确。

6.(xx·浙江理综,31)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完善生物制剂W对动物不同细胞的分裂具有促进作用的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培养液、正常体细胞、癌细胞、W、胰蛋白酶。(要求与说明:答题时不考虑加入W后的体积变化等误差。提供的细胞均具有分裂能力,只进行原代培养且培养条件

请回答:

(1)实验思路:

①取培养瓶若干个,分组如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样品。

②各组样品在培养箱中培养一段合适的时间后,各取其中的几个样品,加入__________,摇匀,在显微镜下用血细胞计数板分别计数并记录细胞数。

③重复②若干次。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预测实验结果(用坐标系和细胞数变化曲线示意图表示)。

答案

(1)①A组:培养液中加入体细胞。B组:培养液中加入体细胞,加入W。C组:培养液中加入癌细胞。D组:培养液中加入癌细胞,加入W ②胰蛋白酶④统计并分析所得数据(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如图所示(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1)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题干中每一种实验材料的用途以确定自变量。培养液在各种细胞培养中都要用到,不可能作为自变量;联系细胞培养知识,分析判断胰蛋白酶的作用是将培养后的细胞分散便于计数,也不是自变量;要求与说明中“提供的细胞均具有分裂能力”说明W对正常体细胞和癌细胞分裂的促进作用均能在实验组中体现,都要与未加W的进行细胞培养的对照组做对照,因此实验应该分成四组(如下表),一段合

(2)根据上表中的预期结果,画出相应的曲线(坐标系中细胞数目变化曲线符合预期结果

即可),曲线画法见答案。

考点题号错题统计错因分析细胞周期1、6、11

有丝分裂过程2、4、5、7、9、

10、13、14

动植细胞分裂比较3、8、12

有关实验15

1.图甲中,ab表示一个细胞周期,cd表示另一个细胞周期;按箭头方向图乙表示细胞周期。

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处于图甲、图乙的细胞不会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

B.处于图甲a时期和图乙B→A时期的细胞可进行DNA复制

C.处于图甲、图乙各时期的细胞一定有同源染色体的存在

D.处于图甲b时期的细胞,若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一定加倍

答案 C

解析图甲中a和c、图乙中B→A时期都为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图甲中b和d、图乙中A→B时期都为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在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间期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若某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细胞中不一定有同源染色体存在。

2.如图为某种植物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质与染色体规律性变化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

A.①→②过程是有丝分裂间期,此时细胞内核膜解体、核仁消失

B.低温处理导致④→⑤过程中染色单体不分开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C.⑤→⑥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增加一倍

D.⑥→⑦过程中DNA解旋酶可使染色体解旋变为细丝状的染色质

答案 C

解析①→②过程表示的是染色体的复制过程,属于有丝分裂间期,而核膜解体、核仁消失发生在前期,A项错误。④→⑤过程中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已分开成为子染色体,B项错误。⑤→⑥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组数增加一倍,分开后形成的子染色

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的两极,C项正确。⑥→⑦过程中染色体解开螺旋变为细丝状的染色质,不是DNA解旋酶的作用,DNA解旋酶作用于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使其氢键断裂,D项错误。

3.下列有关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能观察到由星射线形成的纺锤体②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

期形成了赤道板③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④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⑤如果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 分子数之比是1∶2,它一定不是高度分化的细胞

A.③⑥ B.②④ C.①⑤ D.④⑤

答案 D

解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发生在分裂前期,①错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的是细胞板,②错误;中心粒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③错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分裂,不能进行核DNA的复制,不会出现一条染色体上具有两个DNA分子的现象,⑤正确。

4.下图是同一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据图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图①②③④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B.若按分裂的先后顺序排列,应为①→④→③→②

C.该细胞图②中有中心体、线粒体和高尔基体参与活动

D.该细胞图①中有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图③过程发生了基因重组

答案 B

解析图示仅为植物细胞分裂时期,不包括分裂间期,不能代表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故A错误;①为分裂前期、②为分裂末期、③为分裂后期、④为分裂中期,则细胞分裂的先后顺序为①→④→③→②,故B正确;该细胞图②中无中心体参与活动,故C错误;

有丝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配对,无基因重组,故D错误。

5.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变化是( ) A.DNA复制和中心粒复制

B.染色体加倍和染色单体形成

C.细胞板出现和纺锤体出现

D.着丝点分裂和同源染色体分离

答案 A

解析间期主要完成DNA分子的复制与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中心粒的复制也主要发生在此时期;染色体加倍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间期,出现为前期;

细胞板的出现为末期,纺锤体出现为前期;着丝点分裂为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只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6.科学家用含15N的硝酸盐作为标记物浸泡蚕豆幼苗,追踪蚕豆根尖细胞的分裂情况,得到

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连续分裂的数据如下,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在蚕豆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活动旺盛

B.蚕豆根尖细胞的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的时期有0~2 h、19.3~21.3 h、38.6~

40.6 h

C.一个细胞周期可以用0~19.3 h、19.3~38.6 h来表示

D.蚕豆根尖细胞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为19.3 h

答案 D

解析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细胞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细胞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间期经历时间长,分裂期经历时间短。从图中可以看出,2~21.3 h、21.3~40.6 h各为一个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需要的时间是

19.3 h,故C错误、D正确;在细胞分裂过程中,间期要进行DNA分子的复制,此时DNA

分子双链解旋,稳定性最低,故B错误,即2~19.3 h、21.3~38.6 h时,DNA分子的稳定性最低;蚕豆根尖细胞中无叶绿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高尔基体与新细胞壁的形成有关,线粒体为分裂过程提供能量,所以高尔基体和线粒体在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活动旺盛,故A错误。

7.图甲为细胞周期中每条染色体DNA含量的变化图,图乙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的模式图,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在de段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减半

B.图乙有8个DNA分子、8条染色体

C.图乙细胞在图甲的对应位置是ef段

D.图乙细胞可能在图甲细胞的bc段发生了突变

答案 A

解析坐标曲线图的纵坐标表示每条染色体中DNA含量的变化,曲线既可代表有丝分裂也可代表减数分裂。ac段代表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cd段表示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可表示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各时期及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de段表示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为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图乙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ef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DNA分子,与图乙对应;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间期。

8.依据生理特点,鉴别一个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最可靠的方法是检查它的( ) A.DNA自我复制

B.染色体着丝粒分裂

C.是否出现星射线

D.细胞质分成两部分的方式

答案 D

解析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都有中心体,中心体与纺锤体的形成有关,故不能选C 项。最可靠的方法是检查它的细胞质分成两部分的方式。

9.根据每个细胞中核DNA相对含量不同,将某种连续增殖的动物细胞归为甲、乙、丙三组,每组细胞数如图1所示。根据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绘制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图1中的甲组细胞全部位于图2中的DE段

B.图1中的乙组细胞全部位于图2中的AB段

C.丙组中只有部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D.用秋水仙素处理会导致丙组细胞数增多

答案 A

解析甲组细胞核DNA含量为正常体细胞核DNA数量,对应图2中的DE段或A点以前的时段。乙组细胞核DNA正处于复制阶段,对应图2中的AB段。丙组细胞核DNA含量加倍,可代表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后期的细胞,其中只有部分细胞位于染色体数暂时加倍的后期。用秋水仙素处理,会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核DNA数量也加倍,则丙组细胞数量会增多。

10.甲图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乙图为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核内DNA 含量的变化曲线,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假设甲图代表的细胞处在细胞周期中,则甲图代表的细胞相当于乙图的cd区间

B.在细胞分裂周期中,既可消失又可重建的结构是甲图中的4、5,其消失时间是乙图的de区间

C.在细胞分裂周期中,可重建与消失的结构应为3,其重建时间为O~b或f~h,其余时间消失

D.甲图所示结构不可能代表细菌,但细菌分裂过程中也会出现DNA复制

答案 D

解析乙图包含两个细胞周期,其中(O~b和f~g表示分裂间期,b~f和g~k表示分裂期。甲图细胞核里有核仁,处于细胞分裂的间期,对应乙图的O~b和f~g。核膜、核

仁和染色质在分裂的前期(对应乙图b~c和g~h))消失,在分裂的末期(对应乙图e~f 和j~k)重新出现。细菌没有以核膜为界的细胞核,也没有染色体,但具有裸露的DNA分子,且该分子也能复制。

11.下表是四种植物分生组织细胞周期,据表分析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四种分生组织都能产生吲哚乙酸,促进其细胞分裂

B.秋水仙素作用于b时期中的细胞,能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

C.最好选用物种1观察有丝分裂过程,因其细胞周期最短

D.四种植物细胞周期的时间都是固定不变的

答案 B

解析四种植物的分生组织都能产生吲哚乙酸,但吲哚乙酸只能促进细胞伸长生长,而不能促进细胞分裂。观察有丝分裂过程时,应该选分裂期占整个细胞周期的比例最大的材料,本题中,各物种分裂期所占的比例分别为:物种1:0.4/(10.6+0.4)=0.036,物种2:0.5/(0.5+18)=0.027,物种3:2/(2+16.5)=0.108,物种4:2.3/(2.3+10.4)=0.181,所以最好选用物种4观察有丝分裂过程。四种植物细胞周期的时间不是固定的。12.现有未贴标签且染色体数目相同的三个细胞有丝分裂的两个时期的6块装片,编成1~6号,且已知1号、3号为同一细胞有丝分裂的两个时期,其他4块装片分别表示另两个细

则其中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与末期的装片依次是( ) A.1号、3号B.4号、6号

C.5号、2号D.4号、2号

答案 C

解析3号细胞中部形成了细胞板,因此为植物细胞,已知1号、3号细胞为同一细胞有丝分裂的两个时期,所以1号也为植物细胞并且为低等植物细胞。1号和5号的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并且1号和5号不是同一细胞,因此5号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2号细胞中部凹陷,因此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4号和6号为高等植物细胞。

13.如图甲表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模式图,图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

体上DNA含量的变化,图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的关系,据图回答:

(1)图甲中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________个染色体组,所处时期位于图乙的

________段中,图中m所在位置哪种细胞器较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胞分裂过程中需要利用大量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来完成________________,此时

细胞处于图乙中______________段,若用秋水仙素作用于图乙中________段的某一时期,可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3)图丙对应图乙中________段的某一时期,处于此分裂时期动植物细胞的区别主要是

________形成的方式不同。

(4)若图甲中移向细胞一极的染色体上分别有A、B、a和b四个基因,则图甲细胞的基因

型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分裂后子细胞基因型为AaBb的概率为________。(不考虑基因突变)

答案(1)4 4 EF 线粒体(2)DNA的复制BC CD (3)CD 纺锤体(4)AAaaBBbb 100%

解析(1)图甲属于有丝分裂后期图,位于图乙的EF段中,由于着丝点的分裂,同源染色体对数和染色体组数均加倍,图中有4对同源染色体,4个染色体组。由于细胞分裂需要消耗能量,所以甲中m处线粒体较多。(2)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细胞分裂过程中需要利用大量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来完成DNA的复制,此时细胞处于有丝分裂间期,对应图乙中BC段。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其作用的时期是有丝分裂前期,对应图乙中CD段。(3)图丙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数量之比为1∶2∶2,处于细胞有丝分裂前期或中期,对应图乙中的CD段。此时期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纺锤体形成的方式不同,植物细胞由细胞的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动物细胞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4)图甲中移向细胞一极的染色体上分别有A、B、a和b四个基因,移向另一极的染色体上也有A、B、a和b 四个基因,因而图甲细胞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AaaBBbb。如不考虑基因突变,分裂后子细胞与亲代细胞基因型相同,因而子细胞基因型为AaBb的概率为100%。

14.如图甲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核DNA含量的细胞数目;图乙为该细胞有丝分裂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图乙的核DNA含量对应图甲中的________。

(2)若用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则图甲中DNA含量为4的细胞数目会________。

(3)图甲表明分裂间期比分裂期时间长,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8 (2)减少(3)间期细胞数目多

解析(1)图乙所示细胞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为分裂后期,核DNA含量已加倍,对应图甲中的8。(2)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大量细胞不分裂形成子细胞,导致DNA含量为4的细胞数目减少。(3)在分裂间期细胞中的DNA含量为4或4~8,图甲中处于此时期的细胞数目较多。

15.在“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之后,不同班级的同学在一起进行交流,某同学发现,上午第一节课做实验的同学极少能观察到分裂期的细胞,而上午第三节课做实验的同学则大多数能观察到分裂期的细胞,他推测洋葱根尖细胞在一天中的某些时段分裂比较活跃,并就此展开下面的探究活动。

(1)准备

经查资料后知:25 ℃时洋葱根尖细胞周期为18小时,其中分裂期为1.5小时。所以,要准确掌握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在不同时段的分裂状况,每次取样的时间间隔不应超过______小时。

(2)培养洋葱幼根,制作装片。制作装片的正确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片。

(3)观察装片。

(4)记录观察结果。请将下列记录表中①~⑤的内容补充完整。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取样时间:室温:记录人:记录时间:

(5)结果统计与分析。数据显示根尖分生区细胞大多数处于分裂间期,出现这种现象的原

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5 (2)解离漂洗染色

(4)①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同时期细胞数量记录表②细胞数量③分裂期④分裂

间期(③与④可互换) ⑤样本1、样本2

(5)在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的时间远大于分裂期的

解析第(1)小题考查取样的时间,因分裂期为1.5小时,所以取样的时间间隔不应超过

1.5小时,否则就无法正确掌握细胞不同时间段的分裂状况。第(2)小题考查制作装片的

步骤,即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其中漂洗与染色两个步骤易颠倒出错。第(4)小题中

①实验表格的填写,是考生很容易忽略的问题,书写时要考虑自变量和因变量,如本题

2018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配餐作业30-有答案

配餐作业(三十) 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变化 A组·全员必做题 1.(2016·宁夏银川统考)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下列有关种群密度的调查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均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 B.研究种群数量“S”型增长曲线在渔、牧、养殖生产上的应用时,人们发现种群数量保持在K/2左右时可获得最大的增长速率 C.标志重捕法可用于调查蚜虫、跳蝻的种群密度 D.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蒲公英时,不统计样方线上的个体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种群密度、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理解和分析应用能力。年龄组成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的密度,性别比例可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的密度;根据“S”型增长曲线的变化规律可知,种群数量在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蚜虫、跳蝻的活动范围较小,因此可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蒲公英时,应统计相邻两样方线上的个体。 答案 B 2.(2016·陕西西安质检)下列关于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依据种群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 B.当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 C.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 D.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解析种群的年龄组成有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三种类型,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依次为大于、等于和小于,A正确、C错误;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快,此时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B错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D错误。 答案 A 3.(2016·河南郑州模拟)如图所示某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关于各阶段种群数量变化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 A.第1阶段种群数量缓慢增长 B.第2阶段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先升后降 C.第3阶段种群数量缓慢增长,接近K值 D.第4阶段种群数量在K值上下波动

(人教版)2020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训练选编(1)新人教版

训练选编(1) 一、选择题 1、(2017·江西省新余四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对硝化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含有核糖体不含叶绿体 ②含有DNA和RNA,且DNA位于染色体上 ③因为它是需氧型生物,所以含有线粒体 ④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⑤在遗传中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 A.②③④ B.①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 【解析】硝化细菌是由原核细胞构成的原核生物,其细胞中含有核糖体不含叶绿体,①正确;原核细胞含有DNA和RNA,但没有染色体,②错误;硝化细菌是需氧型生物,但其细胞中不含线粒体,③错误;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真核生物细胞核基因在有性生殖中的传递规律,④正确;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因此硝化细菌在遗传中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⑤正确。综上分析供选答案组合B项正确,A、C、D三项均错误。 【答案】 B 2、下图表示有氧呼吸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④中能量数值最大的是② B.③代表的物质是氧气 C.产生①②的场所是线粒体 D.部分原核生物能完成图示全过程 【解析】①②④分别代表有氧呼吸第一、第二、第三阶段释放的能量,其中数值最大的是④,故A项错误;⑤代表的物质是氧气,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与还原氢反应产生水,并释放大量能量,故B项错误;产生①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产生②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故C项错误;原核生物虽然没有线粒体,但是有些原核生物也可以完成图示全过程,如好氧菌,故D项正确。 【答案】 D

3、(2018·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三期初联考)下列有关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癌变的细胞新陈代谢旺盛,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含量增加 B.细胞分化导致不同细胞中表达的基因完全不同 C.青蛙的红细胞衰老后,其细胞核体积增大 D.从某人体内癌细胞、衰老细胞和凋亡细胞中提取的核基因相同而RNA不同 【解析】癌变的细胞具有无限增殖能力,因此新陈代谢旺盛,但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含量减少,A项错误;细胞分化导致不同细胞中表达的基因不完全相同,B项错误;细胞衰老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细胞核体积增大,C项正确;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所以从某人体内癌细胞、衰老细胞和凋亡细胞中提取的核基因存在差异,由于这三类细胞表达的基因存在差异,因此通过转录形成的RNA也存在差异,D项错误。 【答案】 C 4、(2018·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单元检测)以下选项中所涉及的相对性状均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哪个选项的结果不能说明两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 ) A.高秆抗病个体自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 9∶3∶3∶1 B.红花同白花杂交,F1均为红花,F1自交,F2性状分离比红∶白=9∶7 C.黄色圆粒(AaBb)个体同绿色皱粒个体交配,子代表现型比例为 1∶1∶1∶1 D.长翅白眼(Aabb)同残翅红眼(aaBb)个体交配,子代表现型比例为 1∶1∶1∶1 【解析】高秆抗病个体自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说明控制高秆和抗病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自由组合,A错误;F2性状分离比红∶白=9∶7,是由9∶3∶3∶1演变而来,即红花与白花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自由组合,B错误;绿色皱粒为双隐性,黄色圆粒(AaBb)个体同绿色皱粒个体交配,相当于测交,比例1∶1∶1∶1是由(1∶1)×(1∶1)而来的,说明控制高秆和抗病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自由组合,C错误;长翅白眼(Aabb)同残翅红眼(aaBb)个体交配,不论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均能产生Ab、ab、aB、ab的配子,子代的表现型的比例均为1∶1∶1∶1,所以子代结果不能说明两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D正确。 【答案】 D 5、如图①~③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3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高一生物必修一细胞的增殖复习题有答案

1.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周期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B.加入DNA合成抑制剂,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 C.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 D.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2.下列关于染色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B.严格地说,只有在细胞分裂期才能形成染色体 C.蓝藻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时也能形成染色体 D.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3.如图是同一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据图分析可做出的判断是() A.图②③④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B.若按分裂的先后顺序排列,应为①→④→③→② C.该种生物的叶肉细胞中共含有6个DNA分子 D.图③过程染色体数保持不变 4.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前期核膜解体成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 B.中期是观察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的最佳时期 C.后期着丝粒断裂导致染色单体数目加倍 D.末期囊泡聚集成的细胞板形成新的细胞膜 5.有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板在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 B.同源染色体配对通常发生在分裂前期 C.在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 D.在分裂中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 6关于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赤道板是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结构 B.有丝分裂间期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过程需要酶参与

C.分裂后期细胞中形成纺锤体,使子染色体被拉向细胞两极 D.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的持续时间通常比分裂期的持续时间短 7.在一次有丝分裂中,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A.着丝点的分裂和细胞质的分裂B.染色体数加倍和染色单体形成 C.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D.染色体复制和中心粒复制 8.【2017-2018学年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下面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a)数目、核DNA分子(b)数目的柱形统计图,对此进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时期染色体复制,核DNA和染色体数目都加倍 B.③时期核膜、核仁重建,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 C.①→②表示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DNA分子数目不变 D.②→③表示染色单体相互分离,染色体和核DNA分子数目也随之减半 9.【2019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如图是蛙红细胞的无丝分裂过程,和有丝分裂相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但有染色体的出现 B.有DNA和染色体的复制 C.分裂过程中细胞核缢裂成两个细胞核,因此子细胞中染色体减少一半 D.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都有核膜与核仁的周期性消失和重建 10.【2017—2018学年浙江省温州市十五校第二学期联考】下列关于“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解离环节,需要在室温下解离10?15分钟 B.在漂洗环节,需要放入盛有水的培养皿中漂洗1?2分钟 C.在制片环节,需要在盖玻片上覆盖滤纸,然后用橡皮或笔端轻轻敲击盖玻片几下,使细胞分散开 D.制作有丝分裂临时装片和永久装片的方法是不同的

人教版新课标-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案---蛋白质

知识内容要求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氨基酸及其种类I 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II 蛋白质的功能II 二、考题规律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功能多样。而多样的功能是由其多变的结构决定的,在复习中对于结构的把握是重点和基础。蛋白质结构部分的知识点还往往会与后面遗传部分的转录和翻译结合在一起出题。本讲内容考查广泛,在多种题型中均有渗透。 三、考向预测 对于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和承担者的理解需要在本讲内容的学习中完成,以便更准确地解答相关的简答题,理解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在题量较小的综合试卷中,对于物质基础的理解考查是命题的趋势,而相关计算的比重会减小。 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多肽——肠肽酶——氨基酸——吸收(主动运输)——血液运输——组织细胞 一、氨基酸的结构:约20 种

结构特点:至少含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与中心碳原子相连;氨基酸不同,R基不同。该特点也是判断组成生物体氨基酸的依据。 二、蛋白质的结构和多样性 (基本组成元素:共有元素是C、H、O、N,很多含P、S,有的含微量元素Fe、Cu、Mn、I、Zn 等。) 1.基本单位氨基酸的连接:(常见考点—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元素的去向、肽键数目、脱水数) 氨基酸在核糖体上以脱水缩合的方式通过肽键(-CO-NH-)连接,形成肽,其连接过程如下图: 多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多肽呈链状结构,叫肽链。 2.空间结构:一条或几条肽链通过一定的化学键连接,形成复杂的空间结构。 3.结构特点-多样性: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不同,数目成百上千,排列次序变化多样,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因此,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具有多样性,这就决定了蛋白质分子功能的多样性。 蛋白质结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原因,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遗传物质的多 样性。

2020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五章 生物的变异进化

范文 2020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讲义:第五章生物的 1/ 9

变异进化 五章、生物的变异与进化考纲要求基因重组及意义Ⅱ 基因突变的特点及原因基因突变的实例Ⅱ 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Ⅱ 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Ⅰ 染色体数目变异Ⅱ 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杂交育种Ⅱ 诱变育种Ⅱ 人类遗传病人类遗传病的类型Ⅰ 人类遗传病的监控和预防Ⅰ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意义Ⅰ 基因工程原理Ⅱ 基因工程应用Ⅰ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安全性Ⅰ 生物的进化进化理论的由来Ⅰ 说明

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Ⅱ 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Ⅱ 教学过程:不可遗传的变异一、变异的种类注意:基因突变可育≠可遗传可遗传的变异:三种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核心:遗传物质改变不可遗传的变异表现型(变化)= 基因型 + 环境条件(变化)基因突变可遗传的变异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及时训练 3/ 9

1、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授粉的番茄花蕾子房,发育成无籽番茄。 用四倍体与二倍体西瓜杂交,获得三倍体西瓜株,培育出无籽西瓜。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上述无籽番茄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B.上述无籽番茄进行无性繁殖,长成的植株所结果实中有种子 C.上述无籽西瓜进行无性繁殖,长成的植株所结果实中有种子 D.上述无籽西瓜进行无性繁殖,长成的植株子房壁细胞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二、三种可遗传变异的比较一)、基因突变 1、图解基因突变判断 1、基因内部结构变化∨ 2、基因数目变化 x 3、基因位置变化 x 4、显微镜可观察 x 5、产生新基因∨ 思考镰刀型贫血病的根本原因是――――――― 镰刀型贫血病的直接原因是――――――― 2、原因:

高中生物大一轮复习笔记

想买的亲,可以淘宝搜索“艺馨杂货铺”购买,或直接搜索“高中生物大一轮复习笔记”购买,本册子是本人多年总结的,只此一份,书店没有的,以下是部 分内容举例: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笔记大全 第1章走近细胞 一、从生物圈到细胞 1.生命活 动离不 开细胞(1)病毒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没有细胞结构,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进行正常的生 命活动 (2)单细胞生物依赖单个细胞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3)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4)连接亲子代的桥梁是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是输卵管;发育的场所是子宫;

判一判 病毒属于生命系统吗?是生物吗? 提示 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病毒无 细胞 结构不能独立生存,故不属于生 命系统;但能进行新陈代谢,能繁殖产生后代,故是生物。 提醒 并非所有生物都具有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如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单细胞生 物没有组织、器官、系统这三个层次。 二、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1)差异性:最根本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 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 (2)统一性:两者都具有 细胞膜、细胞质和与遗传有关的DNA 分子 细胞器是核糖体。 ①.正确识别带有菌字的生物:凡是“菌”字前面有“杆”字、“球”字、“螺旋”及“弧”字的都是细菌,如破伤风杆菌、葡萄球菌、霍乱弧菌等都是细菌。乳酸菌是一个特例,它本属杆菌但往往把“杆”字省略。青霉菌、酵母菌、曲霉菌及根霉菌等属于真菌,是真核生物。 ②.带藻字的生物中,蓝藻(如蓝球藻、念珠藻、颤藻等)属于原核生物,单细胞绿藻(如衣藻、小球藻)属于真核生物。 ③.原核生物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因为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结构,只进行无性生殖。 ④.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来源一般是基因突变,因为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而原核生物不能进行有性生殖。 ⑤.用纤维素酶处理蓝藻、细菌的细胞壁不能将其破坏,因为上述细胞壁的成分中不含纤维素。 考点: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2.生命系 统的结 构层次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 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个体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 细胞 。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 (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 组成 、 结构 和 功能 (4)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所以应包括其中的 无机环境 =念蓝发颤)

2020-2021【名校提分专用】高考生物一轮自导练(12)(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高考生物一轮自导练(12) 李仕才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图中功能多、联系广的细胞结构A是指( )。 A.高尔基体膜B.叶绿体膜 C.内质网膜D.液泡膜 解析内质网(A)是生物膜的转化中心。内质网膜与核膜、细胞膜以及线粒体膜(代谢旺盛时)直接相连,可直接相互转换;高尔基体膜(B)与内质网膜、细胞膜无直接联系,可以以“出芽”的方式形成小泡进行转换。 答案 C 2、(2018·太原模拟)恩格尔曼用透过三棱镜的光照射水绵临时装片,惊奇地发现大量的好 氧细菌聚集在红光和蓝紫光区域,该实验能得出的结论主要是 ( ) A.叶绿体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用于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B.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部位是叶绿体的类囊体 C.叶绿素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 D.好氧细菌没有线粒体也能进行有氧呼吸 A[好氧细菌聚集,说明有氧气释放,红光区和蓝紫光区聚集较多说明这两个区域光合作用速率快,说明叶绿体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3、下图表示某地云杉林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群落的次生演替过程使得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 B.在人的作用下发生的⑤→①的动态变化改变了群落演替的方向 C.群落演替都是群落内部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D.在⑤云杉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没有水平结构 解析次生演替的方向使得生物种类多样化,所以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人们的生产活动改

变了群落演替的方向与速度;群落的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是从不同的方面进行的分析,应该同时具备。 答案 D 4、如图表示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酶1、酶2和酶3依次存在于( )。 A.线粒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B.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C.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D.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解析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中将丙酮酸分解为CO2和H2O。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相同,第二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将丙酮酸分解为乳酸或酒精和CO2,故B项正确。 答案 B 5、下图表示某水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大型植物 B.该食物网由5条食物链构成 C.信息在鲤鱼和梭子鱼之间双向传递 D.鲤鱼在该食物网中占有3个营养级 解析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为自养型鞭毛虫和大型植物;该食物网由6条食物链构成;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具有双向性;鲤鱼在该食物网中占有第二、第三、第四、第五4个营养级。 答案 C 6、(2018·湖北黄冈调研)下列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提取液呈绿色是由于含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较多 B.胡萝卜素处于滤纸条最上方,是因为其在提取液中的溶解度最高 C.色素带的宽窄反映了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的大小

高中必修一生物《细胞的增殖》教案.doc

细胞的增殖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2)简述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3)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并概述其过程。 (4)掌握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技能目标 (1)尝试用模拟的方法进行科学研究。 (2)运用数学分析、归纳和推理方法处理和分析实验数据。 (3)通过学习有丝分裂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图像、解读图像的能力。 (4)学习用曲线图描述DNA和染色体数量的变化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树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2)形成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 (3)养成学生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教学难点】 1.掌握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时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以及DNA数量的变化。【教学过程】 1/6

教学内教学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容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提问:从细胞变化的角度 联系学分析,生物体为什么能由小长 生已 有的 知 大? 识。 与鼠相比较,大象的个体 学生回答:是细胞分裂 很大,是不是组成大象的细胞 和细胞生长的结果。 旧知识导入体积特别大? 创设问新课2 评价学生回答后引导学 不是,主要是因为大象题情景,激分钟生思考: 体内细胞数量多。发学生的探 事实上,不同动植物的同 究欲望,主类器官或组织的细胞大小一 动地参与学般无明显差异,并且生物体内 习过程。 的细胞都是很微小的。 细胞体积不能无限,生物 体积的增大必然要靠细胞增 殖来增加细胞数量。细胞是如 何增殖呢?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并讨 论: 细胞通①细胞增殖有什么重要 过分裂讲授意义?②真核细胞增殖的方 进行增式有哪些?③什么是细胞周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让学生新课5 殖分钟期?细胞周期包括哪几个阶并回答有关问题。自主学习,段?它们在时间分配上有什主动建构新 么特点?知识。 关于细胞周期的概念,教 师要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只有 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 胞周期,例如皮肤的生发层细 胞、根的分生区细胞等。

2020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选择题练习选(一)含答案

2020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选择题练习选(一)含答案 1、根据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判断,下列物质中属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是() 【答案】A A中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A正确;B中没有羧基,不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B错误;C中的氨基和羧基没有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不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C错误;D中没有氨基,不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D错误。 2、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膜的组成成分可以从内质网膜转移到高尔基体膜,再转移到细胞膜 B.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相似 C.线粒体内膜蛋白质的含量较外膜高,是因为其内膜向内折叠形成了嵴 D.生物膜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细胞的生理功能 【答案】C细胞内分泌蛋白等物质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中,内质网膜可形成囊泡转移到高尔基体,高尔基体膜可再次形成囊泡,转移到细胞膜上,A正确;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相似,B正确;线粒体内膜蛋白质的含量较外膜高,是因为其内膜上含有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所需的酶,C错误;生物膜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细胞的生理功能,D正确。 3、在光照最强的夏季的中午,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反而会降低。此时,细胞内C3、C5以及ATP含量的变化依次是() A.增加、减少、减少B.减少、增加、增加 C.减少、增加、减少D.增加、减少、增加 1【答案】B夏季中午,由于光照过强、温度过高,蒸腾作用过强,导致部分气孔关闭,吸收二氧化碳减少,二氧化碳的固定减弱,消耗五碳化合物减少导致C5增加,而C3化合物生成量减少,导致光反应产生的ATP也消耗减少,短时间内会出现ATP增加。 4、下图为某生物生殖器官内细胞分裂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2018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配餐作业31-有答案

配餐作业(三十一)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A组·全员必做题 1.(2016·山东潍坊统考)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种群密度能准确地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B.沙丘和冰川泥上开始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C.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 D.群落中的物种组成是区分群落的重要依据 解析种群密度不能准确地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数量未来的变化趋势,A错误;沙丘、冰川泥上开始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B错误;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该环境所能容纳的种群最大数量,C错误;不同群落中物种组成有差异,群落中的物种组成是区分群落的重要依据,D 正确。 答案 D 2.(2016·山东潍坊统考)下列调查内容与调查方法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调查土壤中蚯蚓的种群密度——样方法 B.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显微计数法 C.调查湖泊中鲫鱼的种群密度——标志重捕法 D.探究培养液中大肠杆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抽样检测法 解析蚯蚓的活动能力弱,因此可采用样方法调查土壤中蚯蚓的种群密度,A正确;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方法是取样器取样法,B错误;鲫鱼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湖泊中鲫鱼的种群密度,C正确;大肠杆菌属于微生物,使用抽样检测法调查培养液中大肠杆菌种群数量的变化,D 正确。 答案 B 3.(2016·安徽合肥质检)为解决合肥市民饮用水源而建设的大房郢水库已经是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下列关于大房郢水库的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库中所有的鲫鱼是一个种群,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B.水库中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阶段后,群落内的物种组成不再发生变化 C.水库浅水区域和深水区域有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D.不同水层分布的动物不同,与群落中植物垂直结构造成多样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有关 解析生活在同一地域的同种生物的总和称为种群,故生活在水库的全部鲫鱼为一个种群,由于鲫鱼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所以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A正确;水库中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阶段后,群落内的物种组成也会发生变化,B错误;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水库浅水区域和深水区域生物分布不同,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C正确;动物的垂直分层由植物的分层决定,因为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D正确。 答案 B 4.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结构及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与光照强度有关

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细胞的增殖》

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细胞的增殖》 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细胞的增殖》 第1节细胞的增殖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举例说明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简述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图解一个细胞周期的大体分期; 概述细胞的有丝分裂的过程; 能力目标: 模拟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探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养成学生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形成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教学难点: 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的变化特点;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 提问:为什么生物体大都是由许多体积很小的细胞组成的,而且细胞生长到一定程度会发生细胞分裂或者不再继续生长呢?(也可按照教材问题探讨引入)二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一)实验: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针对问题,引导学生制定解决方案,设计探究物质扩散速率与细胞大小关系的模拟实验。 按确定方案,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实验操作,并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结果。 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实验。 根据实验结果,引导学生通过思考与讨论,主动获得知识。 倾听、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继续引发学生思考,既然细胞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高,细胞体积是不是越小越好? (二)学生自行总结: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细胞分裂是其发展的必然。 三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 (一)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并讨论: 1.什么是细胞周期? 2.不同种类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是否相同? 3.细胞周期包括哪两个阶段?它们在时间分配上有什么特点? 关于细胞周期的概念,教师还要让同学们准确理解,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例如皮肤的生发层细胞、根的分生区细胞等;而高度分化,失去分裂增殖能力的细胞,例如神经细胞等不具有细胞周期。 4.细胞增殖的意义、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 5.有丝分裂的过程 6.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差别 7.有丝分裂的意义 (二)教师讲解: 1细胞周期的概念和特点:

第五单元 第15讲 【高三一轮复习系列2021版步步高生物《大一轮复习讲义》】(001)

第15讲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考纲要求] 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Ⅱ)。2.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Ⅱ)。 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1)实验过程 (2)结果及结论 结果结论 F1全为黄色圆粒说明黄色和圆粒为显性性状F2中圆粒∶皱粒=3∶1 说明种子粒形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F2中黄色∶绿色=3∶1 说明种子粒色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F2中出现两种亲本类型(黄色圆粒、绿色皱粒)和两 说明不同性状之间进行了自由组合种新类型(绿色圆粒、黄色皱粒) (3)问题提出 ①为什么会出现新的性状组合呢?②这与一对相对性状实验中F2的3∶1的数量比有联系吗?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提出假说 (1)理论解释(提出假设) ①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 ②F1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 ③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种,且数量比相等。 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2)遗传图解(棋盘格式) 3.对自由组合现象的验证——演绎推理、验证假说 (1)演绎推理图解 (2)实施实验结果:实验结果与演绎结果相符,则假说成立。 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的测交实验结果如下: 表现型 项目 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 实际子粒数F1作母本31 27 26 26 F1作父本24 22 25 26 不同性状的数量比 1 ∶ 1 ∶ 1 ∶ 1 4.自由组合定律 (1)实质与各种比例的关系

(2)细胞学基础 (3)研究对象: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4)发生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5)适用范围 5.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1)指导杂交育种:把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 不同优良性状亲本――→杂交F 1――→自交F 2(选育符合要求个体)――→连续 自交 纯合子 (2)指导医学实践:为遗传病的预测和诊断提供理论依据。分析两种或两种以上遗传病的传递规律,推测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比例及群体发病率。 6.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教材拾遗 (1)F 2中出现与亲本不同的性状类型,称为重组类型,重组类型是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重组类型所占比例是3 8 。(P 9) (2)对于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如果对每一对性状单独进行分析,其性状的数量比都是3∶1,即每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了分离定律。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可以表示为它们各自遗传结果的乘积,即9∶3∶3∶1来自(3∶1)2。(P 10)

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品教案

第一单元细胞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专题一细胞的物质基础 第1章走近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知识梳理: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如: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运动、应激性等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7种群: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一 个池塘的全部鱼?) 8群落:在一定的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不是 所有的鱼,包含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 9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它生存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10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与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知识梳理: 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 1 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2 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 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 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2018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配餐作业24 含答案

配餐作业(二十四)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A组·全员必做题 1.下列各项说法中,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不符的是( ) ①通过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使庞大种群中出现大量的可遗传变异②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③环境改变可使生物产生适应性变异④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⑤突变和基因重组可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⑥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⑦一个种群的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会影响另一个种群的基因频率 A.①②④B.②④⑤ C.④⑤⑥D.③⑤⑦ 解析对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要特别注意: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可遗传的变异只是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并不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产生了生殖隔离,才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另外要注意,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无遗传物质的改变),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作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由于不同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不能进行基因交流,所以,一个种群的突变和基因重组对另一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影响。 答案 D 2.(2016·泉州质检)安第斯山区有数十种蝙蝠以花蜜为食。其中,长舌蝠的舌长为体长的1.5倍。只有这种蝙蝠能从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底部取食花蜜,且为该植物的唯一传粉者。由此无法推断出( ) A.长舌有助于长舌蝠避开与其他蝙蝠的竞争 B.长筒花可以在没有长舌蝠的地方繁衍后代 C.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长舌蝠和长筒花相互适应,共同(协同)进化 解析长舌蝠是长筒花的唯一传粉者,长筒花不可能在没有长舌蝠的地方繁衍后代,B 项错。由于长舌蝠具有长舌而得到花蜜可有效避开与其他蝙蝠的竞争;长筒花的各种性状

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与长舌蝠相互适应共同(协同)进化。 答案 B 3.(2017·苏北四校联考)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池塘内所有生物构成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进化的原材料只能由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 C.二倍体草莓与四倍体草莓存在生殖隔离 D.若种群中显隐性个体的数量保持不变,则没有发生进化 解析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为种群,而一个池塘内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群落,A错误;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B错误;二倍体草莓和四倍体草莓交配后产生的三倍体草莓不可育,因此二倍体草莓和四倍体草莓不属于同一物种,存在生殖隔离,C正确;发生进化的标志是基因频率发生变化,跟显隐性个体的数量没有必然关系,D错误。 答案 C 4.(2017·河南洛阳统考)如图表示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个种群中A和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Q点表示环境发生了变化,A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 B.P点时两曲线相交,此时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 C.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 D.该种群中杂合子的比例会越来越高,逐渐取代纯合子 解析题图中从Q点开始A的基因频率增加,说明环境变化后A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A正确。曲线交点处A与a的基因频率相等,均为50%,B正确。自然选择会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C正确。图中a的基因频率越来越低,说明纯合子AA的基因型频率越来越高,杂合子所占比例越来越低,D错误。 答案 D 5.(2016·湖南株洲检测)北美洲某种臭虫以当地无患子科植物的气球状蔓生果为食,臭虫需要用锋利的喙刺穿果实,据统计喙长如图1所示;1920年,有人从亚洲引进平底金苏雨树,其果实的果皮比较薄,据统计到1980年以它为食的臭虫的喙长如图2所示。下列

第三单元 第7讲 【高三一轮复习系列2021版步步高生物《大一轮复习讲义》】(001)

第7讲 ATP 和酶 [考纲要求] 1.ATP 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Ⅱ)。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Ⅱ)。3.实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1.ATP 的结构 (1)图中各部分名称:A 代表腺嘌呤,P 代表磷酸基团,①代表腺苷,②代表AMP ,③代表ADP ,④代表ATP ,⑤代表高能磷酸键。 (2)特点 ①A TP 分子中远离A 的那个高能磷酸键容易水解断裂,释放出大量的能量,ATP 就转化为ADP 。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ADP 也可以接受能量而重新形成ATP 。 ②高能磷酸键水解时释放的能量多达30.54 kJ/mol ,所以说ATP 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2.ATP 与ADP 的相互转化 项目 ATP 的合成 ATP 的水解 反应式 ADP +Pi +能量――→酶ATP ATP ――→酶 ADP +Pi +能量 所需酶 ATP 合成酶 ATP 水解酶 能量来源 光能(光合作用)、化学能(细胞呼吸) 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的能量

能量去路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反应场所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生物体的需能部位 3.ATP的功能与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的代谢 (1)植物细胞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形成ATP,而动物细胞只能通过细胞呼吸形成ATP。 (2)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主动运输、发光发电、肌肉收缩、物质合成、大脑思考等。 归纳总结细胞内产生与消耗ATP的常见生理过程 转化场所常见的生理过程 细胞膜消耗ATP:主动运输、胞吞、胞吐 细胞质基质产生ATP:细胞呼吸第一阶段 叶绿体 产生ATP:光反应 消耗ATP:暗反应和自身DNA复制、转录、翻译等 线粒体 产生ATP: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 消耗ATP:自身DNA复制、转录、翻译等 核糖体消耗ATP:蛋白质的合成 细胞核消耗ATP:DNA复制、转录等 (1)人长时间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每摩尔葡萄糖生成ATP的量与安静时相等(×) (2)线粒体内膜、内质网膜和叶绿体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中都能合成ATP(×) (3)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 (4)无氧条件下,光合作用是叶肉细胞产生A TP的唯一来源(×) (5)在诱导离体菊花茎段形成幼苗的过程中,不会同时发生ATP的合成与水解(×) (6)“能量”就是指A TP,ATP就是“能量”(×) 易错警示(1)ATP是与能量有关的一种物质,不可等同于能量。 (2)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从物质方面来看是可逆的,从酶、进行的场所、能量方面来看

2020高考生物一轮编选习题(11)(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最新】精选高考生物一轮编选习题(11)(含解析)新人教版 李仕才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的血浆渗透压只由无机盐维持 B.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必需原料 C.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D.细胞合成脂肪、DNA等物质时都需要磷酸盐 【解析】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A错误;甲状腺激素合成时必须有碘的参与,B正确;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C 错误;脂肪不含磷,D错误。 【答案】 B 2、(2018·黑龙江省××市第六中学期末考试)将某种绿色植物的叶片,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在10 ℃、20 ℃的温度条件下,分别置于5 klx、10 klx(klx 是光强单位)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结果如图所示。 对以上结果分析正确的是,该叶片( ) A.20 ℃下的呼吸速率是10 ℃下的4倍 B.在10 ℃、5 klx的光照下,每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3 mg C.在5 klx光照下,10 ℃时积累的有机物比20 ℃时少 D.在20 ℃、10 klx光照下,每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6 mg 【解析】从左图可知,氧气的吸收量反映的是呼吸速度,所以呼吸速度在20 ℃

下是10 ℃下的2倍,A错误;在10 ℃、5 klx的光照下,经过2 h,产生的净氧气量为6 mg,加上呼吸消耗氧气为1,因此,可以得出每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6+1)÷2=3.5 mg,B错误;直接从右图比较,在5 klx光照下,10 ℃时净释放的氧气量比20 ℃时多,因此积累的有机物比20 ℃时多,C错误;在20 ℃、10 klx 光照下,经过2 h,产生的净氧气量为10 mg,加上呼吸消耗氧气为2 mg,因此,可以得出每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12÷2=6 mg,D正确。 【答案】 D 3、(2018·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新高三起点考试)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 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 C.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 D.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 【解析】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会出现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联会)形成四分体,有丝分裂不会,两者染色体行为不同,但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和DNA分子数目相同,A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而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上的着丝点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两者染色体行为不同,但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和DNA分子数目相同,B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染色体数目不变,但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故两者染色体行为和数目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都是体细胞的2倍,C正确,D错误。 【答案】 C 4、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的增殖.docx

第 1节细胞的增殖 1.多细胞生物体体积的增大,即生物的生长,既靠增大细胞的体积,还要靠增加细胞的数量。 2.不同动植物同类器官或组织的细胞大小一般,器官大小主要决定于。 3.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4.是重要的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5.细胞在分裂之前,必须进行一定的。细胞增殖包括:和整个连续的过程。 6.细胞周期:。其包括两个阶段:。 7.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同时细胞有。 8.分裂期的前期:期的染色质丝螺旋缠绕,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核仁逐渐,核膜逐渐。从细胞的发出,形成一个的纺锤体。染色体分布在纺锤体的中央。 9.分裂期的中期:每条染色体的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这个平面的位置成为。 10.分裂期的后期:每个分裂成两个,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由纺 锤丝着分别向细胞的移动。这两套染色体的和完全相同。 11.分裂期的末期:纺锤丝逐渐,出现了新的。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了一 个,细胞板有细胞的向,逐渐形成了新的。大多数子细 胞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的状态。 12.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与植物细胞的基本相同。不同的特点是:第一,动物细胞有由一对构成的中心体,中心粒在倍增,成为两组。中心粒的,发出无数条放射状的, 两组中心粒之间的形成了。第二,动物细胞分裂的末期不形成细胞板,而是细 胞膜从细胞的,最后把细胞成两部分,每部分都含有一个。 13.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是将亲代细胞的。 14.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因而在细胞的和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 15.因为在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的变化,所以叫做。 16.细胞无丝分裂的过程比较简单,一般是,,缢裂成为两个细胞核;接着,整个细胞从中部成两部分,形成两个子细胞。 17.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于等细胞。由于各个细胞的分裂是进行的,因此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看到处于的细胞。染色体容易被着色。 18.解离液是,目的是用药液使。 19.漂洗:待根尖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有的玻璃皿中漂洗。 20.染色:把根尖放入盛有质量浓度为的龙胆紫溶液或。 21.制片的目的是使,有利于观察。 22.把制成的装片先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扫视整个装片,找到分生区细胞:。再换成显微镜仔细观察,首先,然后再观察。注意观察各时期细胞内的特点。最后观察的细胞。 23.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观察的有丝分裂装片。 24.装片的制作流程为:。 25.统计全班的结果,求每个时期细胞数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