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化于世界近代化比较

中国近代化于世界近代化比较
中国近代化于世界近代化比较

中国近代化于世界近代化比较

教学目标:1、通过知识梳理的填写说出中国近代化与世界近代化的历程。

2、通过列表比较认识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前提,民族独立于祖国统一是前提与保障;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等。

重点:中国近代化探索 世界近代化的历程 难点:中国近代化探索 世界近代化的历程 一、中国的近代化探索

1、经济上的工业化——( )和( )

2、政治上的民主化——( )和( )

(2)、 (资产阶级革命派)

3、思想文化上的“西化”

(2)其他思想

1、思想科学化、理性化—— 、 。

(1) :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 基础。 (2)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 ,为 在政治上取代 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 ;也促进了传播启蒙思想的 、 等亚洲国家的思想解放。

3、经济工业化、市场化----

通过三次科技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力得到提高,人类先后进入“ ”、“ ”、 “ ”。 【知识拓展】

1、 中国近代化过程的特点和历程感悟

(1)特点:历经了由 层次( )到 变革( 、 )再到 变革( )的过程。是一个 、 、 、 的过程。

(2)感悟:中国人具有 的精神; 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 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只有 ,只有 。

2、 中外近代化历程比较

(1)西方近代化历程(如英国),是经过 ( )、 (资产阶级革命确立君主立宪制),然后才开始 (工业革命)的。

(2)中国近代化与之相反。先开始阶级工业化( ),然后开始政治民主化( 、 ),接着是思想民主化科学化( )。

3、 大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

(1) ;英国 、法国 、美国 等。(2) :日本( )、俄国( )等。 【开放问答】

1、 中国近代化启示:

(1) 只有先独立才能实现国家的近代化。

(2) 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坚持 、解放 ,更新 。 (3) 国家要富强,经济要发展; 要先行。 2、 结合美国的南北战争谈谈你对维护国家统一的认识。

(1) 是一个国家成为世界强国的重要条件,我们应当维护 ,

反对 。(2)各国可以根据国情采取不同的统一方式。 【随堂检测】

1.19世纪60年代,当中国人开始艰难的近代化探索的时候,北方沙俄也因为农奴制问题 而被迫实施改革,二者共同之处在于( )

A.都重视发展军事工业,都创建了海军

B.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都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D.都取得了成功,改变了社会性质

2.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其实是向西方学习的过程。虽然中国近代化历程艰难曲折,但是总体 来看呈现层层推进,步步深入的特征。下列有关中国“向西方学习”历程表述正确的是( ) A.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 B.学制度——学思想——学技术 C.学思想——学制度——学技术 D.学技术——学思想——学制度

3.近代化也叫现代化,其主要表现为经济领域的民主化和市场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和 法制化、思想文化领域的理性化和科学化等。实现近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 之路。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下基本技能。根据14—19世纪上半期西方世界所发生的 重大事件,请完成下面示意图。

(2)请将以下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示意图补充完整。

(3)结合以上两示意图,请你说出中西方近代化探索过程中的不同点。

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资料讲解

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 摘要: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正发生着历史性的变化。在把握这一历史性变化的实质内涵和根本特征的基础上,剖析这一变化给中国和平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有助于实施正确的对外战略方针。 关键字:中国;世界;相互关系;命运相连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上发生了一系列带有战略性和全局性影响的事件,对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格局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这样一个具有历史性变化意义的时代,处理好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对中国国家建设以及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筹划将具有愈来愈迫切的意义[1]。 1.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新变化 国际社会一个公认的事实是当代中国外交是全球最有成效的大国外交之一。从新中国外交60年的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呈现出不断发展的历史性变化。 中国与世界关系的第一大参照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第一个30年。这在很大程度上承袭革命战争年代的基本思路与做法、确立与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正式关系、定位中国在当代国际体系位置的中国外交“初级阶段”。 1949 年的中国是一个既强大又贫弱的国家,在建国初期立即实行“一边倒”的对外方针。1956年苏共二十大之后,中共与苏共渐行渐远,最终成为对峙的双方。随之,中国的外交也不得不做出某些调整,朝着更加“左倾”的方向演化,强化了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对中国的怀疑和排斥的基本态度。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国内政治的某些“极左”做法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损害了周恩来主持外交工作时期的稳健平和方针。必须看到,总体上逐渐偏向“左倾”的毛泽东时代,在最后阶段显现了某些积极的调整动向,尤其是随着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以及中美对话的开启,中国外交的钟摆再次强劲回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整体形象和作用仍然相当边缘化,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总体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基本上是一种斗争大于合作、猜忌压倒协调、对峙多于对话的关系,是“造反者”对抗“权势者”的态势[2]。

近代中国与世界

1.历史的由来:英语历史意为“一个人的点查记录”;汉语的“历史”是历和史两个单音节词的合成词,意为“对过去的事情所做的客观的记录”。 2.历史的主要含义:历史,或简称史,历史的第一个含义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历史的第二个含义,即对过去事件的记录和研究,又称为“历史学”,或简称“史学”。 3.隶属于历史学或与其密切相关的学科有考古学、编纂学、家谱学、古文字学、计量历史学、社会学等,参见历史学。记录和研究历史的人称为历史学家,简称“史学家”,中国古代称为史官。记录历史的书籍称为史书,如《史记》《汉书》等,粗分为“官修”与“民载”两类。 4.学习历史的原因:连横在《台湾通史·序》中写道:“夫史者,民族之精神,而人群之龟鉴也。代之盛衰,俗之文野、政之得失、物之盈虚,均於是乎在。故凡文化之国,未有不重其史者也。古人有言:‘国可灭而史不可灭’。然而台湾无史,岂非台人之痛欤?” 5.“世界”一词,来源于佛经,追溯其源头乃出于佛教。“世”为时间意,即迁流之义,时间上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迁流。“界”为空间意,指方位。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 6.(1)中国传统社会的“天下观”:“天下观”是古代中国思想界利用空间概念建构出的一套世界秩序观。它具有鲜明的人文和政治含义,既体现了“天下一家”的高级旨趣,又显示了森严的尊卑等级特征。 (2)“天下观”的具体含义:一、古代中国对世界秩序在空间上的一个构想 二、一种人文与政治的构想 1、体现了“天下一家”、“王者无外”的一元观念 2、体现了严格的等级和尊卑秩序的思想 华夏 四夷:东夷、南蛮、西戎、北狄 7.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一、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土地兼并 日益严重; 广大人民生活困苦 二、社会经济:以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男耕女织式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农业经济,构成社会经济的主体。 三、军事上:鸦片战争前清朝政府的武装力量,八旗兵约有20万,绿营兵约有60万(1812年),另外还有临时招募的乡勇。除京都以外,驻地高度分散。当西方军队已经使用用中国发明的火药制成的枪炮时,清朝士兵仍沿用数百年来的旧式“冷兵器” 四、思想上:严酷的统治思想、科举考试的束缚 五、对外政策上:长期以来,中国一直以“天朝大国”自居,形成盲目自大、闭目塞听的局面。至十八世纪中期,西方殖民者开始对我国东南沿海进行侵扰,对此,清朝实行了更加严格的闭关自守、限制贸易的对外政策。但是,这项政策没有将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感悟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感悟 学习了中国近代史后,我觉得自己的眼界开阔了。中国近代史使我们“知古鉴今”,教会了我们“以史为镜”来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历史中最为跌宕起伏的一段,我们中国人民最不能忘记这一段历史,因为中国几千年来的耻辱便凝聚在这一百多年中。中国虽然经历了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推翻了继续长期封建统治的清王朝,但是中国仍然面临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严重入侵,面临着国内封建主义势力的继续存在。总结近代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经验,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学习和研究近代史,每个中国人将会加倍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们的爱国热情,强大的凝聚力在此激发。 中国的近代历史我们从初中至现在已学得很详尽了。在此,我就不再赘述。总之,我们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从《南京条约》到《辛丑条约》,一系列的侵华战争和大批的不平等条约,把中国推向灾难屈辱的深渊,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和落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领土完整。而“天朝”这具木乃伊,已经被空气接触,很快便腐烂了! 如果没有这些侵略战争,我想,中国的现状可能要好得多。大批的不平等条约不知道让我们中国倒退了多少年。但是值得肯定的是,建国后,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虽然有一些错误和冒进的做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这些前期的建设和改造为后面的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开创了建

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赋予民族复兴以新的强大生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出灿烂前景。在十六大报告中,我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是在中共的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和基本国情,认识在近现代中国引起大变革的背景和经验是十分必要的。把这段历史当做一个反思的历程。明白“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多方面的进步才能增强国力,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明白“满招损,谦受益”,只有虚心批判地学习别人的长处才能够不断提高自己。明白“人必自重而后人重,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了解我国国情,尊重自己,不能对外屈尊,不能一味地照搬国外的经验,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通过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我们可以了解过去,理解现在,预见未来。在参与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过程中,才能正确把握方向,勇往直前,肩负起历史的使命。 法学L141

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2008 年第5 期社会主义研究No.5 , 2008 (总第181 期) SOCIALISM STUDIES Serial No.181 改革开放30 年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变化 赵长峰 【摘要】改革开放30 年来, 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增 强, 但距离名符其实的大国还存在一定差距;中国的国际形象逊于国家形象, 但并非只有消极的一 面;中国的国际责任应该随着实力的增加而增加, 但是不能超出实力范围之外。 【关键词】改革开放;国际地位;国际形象;国际责任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4527(2008)05-0095-0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国际合作与和谐世界的构建:全球视角的解读”(批准号: 07JC71000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赵长峰,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讲师。 30 年前的1978 年, 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 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开启了改革开放的 伟大历史航程。30 年来, 改革开放对中国的影响和 价值是全方位的, 它不仅改变了中国自身, 而且也影 响着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关系。胡锦涛主席在2008 年新年贺词中说, “2008 年, 对中国人民来说, 是十 分重要的一年。我们将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 周 年。”本文探讨改革开放30 年来中国国际地位、国际 形象以及国际责任的变化, 以此来纪念改革开放30 周年。 一、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变化 邓小平在总结建国后的历史经验教训时郑重指 出:“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 关起门来搞建 设是不行的, 发展不起来。”①“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 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 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 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 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 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②基于这些深 刻的认识, 我国做出了对外开放的伟大决策。 对外开放使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较大变 化:不仅接纳中国的国际组织数量大幅增加, 而且对 外关系的内容有了较大扩展, 从对外开放前的政治、 安全领域向经济、文化和科教领域扩展。这说明一 方面中国已放弃国际社会挑战者的角色, 主动参与 国际竞争;另一方面世界也开始以积极的姿态与中 国展开接触和对话。但由于历史因素和现实情况的 制约, 对外开放初期我们还没有“全面融入”的国际

中国与世界近现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一、清朝后期统治(1840—1912) 1.1839年,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 2.1840—1842年,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无产阶级产生 4.1851—186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是几千年来农民运动的最高峰。 5.1856-1860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6.1861年,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着清朝中央机构的半殖民地化。 7.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 8.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虽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在客观上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9.中国边疆危机:(1)19世纪60—70年代美日侵略台湾,俄英侵略新疆。(2)左宗棠收复新疆。(3)1888年英国侵略西藏。 10.1883——1885年中法战争,法国侵略台湾,法国的侵略势力伸向中国西南地区。 11.1894――1895年的中日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12.1895——1898年的维新变法运动。(公车上书、百日维新) 13.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章炳麟、邹容、陈天华)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初步形成。 14.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扩大了美国在中国的侵略势力。 15.19世纪90年代,帝国主义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16.1900—-1901年义和团运动,是一次农民反帝爱国运动。 17.1900年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8.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1904年2月黄兴、陈天华、宋教仁等在长沙组织华兴会。 20. 1904年留日学生在上海组织光复会。 21.1905年8月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22.1905年中国废除了科举制度。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完全是个骗局。23.1907年孙中山指挥镇南关起义,徐锡麟、秋瑾安庆、绍兴起义。 24.1911年4月27日广州起义(黄花岗起义)25.1900年后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为主掀起收回利权运动,26.1911年四川掀起保路运动。27.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辛亥革命) 28.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实行公历纪年,颁布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3月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4月孙中山解职,北洋军阀统治中国。 二、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1912_—1928) (一)国共合作前(1912—1924) 1.1912年宋教仁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 2.1913年3月袁世凯在上海刺杀宋教仁。同年袁世凯同五国银行签订《善后借款合同》同年孙中山和李烈钧等进行“二次革命”。同年袁世凯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承认外蒙古自治,肯定了俄国对外蒙古控制。 同年英国背着中国政府捏造了一条非法的中印东段边界线“麦克马洪线” 3..1914——1918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发展。 4..1915年袁世凯接受日本提出的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同年12月袁世凯复辟帝制,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蔡锷、李烈钧等进行护国战争。 同年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者,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尔雅当代中国与世界认识方法习题答案

国际关系历史—哲理理解以及文学透视(一) 1西方国际关系思想开始于()。 C、修昔底德对希腊城邦国家间的波罗奔尼战争 2下面那一项不是完整的叙述 C、历史 3基于对什么的理解我们展开国际关系的研究 B、历史 4《君主论》的作者是: D、马基雅维利 更多尔雅课程答案,加群4 5下列关于国际关系与历史理解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国际关系基于历史理解 6现代政治思想肇始者是:A、笛卡尔 B、培根 C、马基亚维利 D、俾斯麦 我的答案:C 7国际关系研究基于:A、思维特性 B、民族关系 C、历史理解 D、社会发展 我的答案:C 8促使西方国际关系思想产生的古希腊战争是:A、希波战争 B、伯罗奔尼撒战争 C、马其顿崛起 D、特洛伊战争 我的答案:B9自秦朝以来,汉匈战争打了大约()年。 A、100 B、50 C、10 D、5 我的答案:A 10被称为“西方历史之父”的是?A、修昔底德 B、希罗多德 C、色诺芬 D、亚里士多德 我的答案:B 更多尔雅课程答案,加群4 11以下著作中不属于马基雅维利的是?A、《用兵之道》 B、《君主论》 C、《佛罗伦萨史》 D、《人权力》 我的答案:D 12现代国际关系思想的开创者是?A、洛克

B、霍布斯 C、马基雅维利 D、保罗·肯尼迪 我的答案:A 13写罗马历史最有名的人是A、弗朗提诺 B、特奥多尔 C、波里比阿 D、韦杰提乌 我的答案:B 14从历史中可以推导出罗马军事史实背后的原理,可以将它们应用于现今我的答案:√ 15战争的历史叙述是偶然的我的答案:× 16国家是逐步扩张和成长的,他们永无休止的卷入战争之中。我的答案:√ 17罗马军事史实的原理不适用于现代社会。我的答案:× 18马基雅维利的《用兵之道》和《孙子兵法》中的思想内容是一致的。我的答案:× 19西方国际关系思想始于修昔底德对希腊城邦国家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分析。我的答案:√ 20伯罗奔尼撒战争是希腊与波斯之间反侵略的战争。我的答案:× 21《君主论》的作者是奥古斯丁。我的答案:× 国际关系历史—哲理理解以及文学透视(二)待做 1与晚近得多的、基于“新方法论”的理论著作相比,那种著作能够更好地传达对外政策的性质和国际体系的运行方式 C国际关系史 更多尔雅课程答案,加群4 2下面那一项不是经典鉴定得自的方面 A文学 3国际关系研究的经典方法是 B对国际关系史的研习和思考 4搞理论研究的人需要 D总体理解能力和历史方向意识 5地质学的大变革在于: C板块构造的提出 6国际关系理论化的经典方法的基干是: A关于国际关系的历史考察 更多尔雅课程答案,加群4 7下列能够更好地传达对外政策的性质和国际体系的运行方式的是 B国际关系史 8有巨大进步,而给历史学家约翰·刘易斯·加迪斯以启发的学科是: B地质学 9国际关系经典鉴定得自: D以上都是 10国际政治性质被更多体现和传达于: D历史著述 11以下属于国际关系学和国际关系史学需要具有的是? D以上说法都正确

2019届高考历史复习近代世界和近代中国近代世界综合测试

《现代世界》 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每个4分,共48分) 1.(2018·济南三模)1930年3月,苏联农业集体化比例由1929年12月的20%猛增到58%。苏共中央对此现象进行了批评,随后集体农庄数量开始减少,1000万户农民退出农庄。据此可知( A ) A.苏共部分修正农业集体化进程 B.苏联农业公有化方向发生变化 C.世界性危机影响苏联农业决策 D.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启动 【解析】从材料中的“由1929年12月的20%猛增到58%”可以看出,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进程出现急躁冒进的现象,因此苏共中央对此现象进行批评是部分修正农业集体化的进程,故答案为A项。B项不符合史实,农业公有化方向没有发生变化,排除;材料没有反映世界性危机对苏联的影响,排除C项;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2.(2018·泉州二模)1931年,苏联领导人提出“技术决定一切”的口号,大力引进先进设备,取得良好成效。但直到1935年初,煤矿业的风镐和截煤机利用率分别为49%和74%。据此推知( C ) A.口号不符合当时社会需要 B.经济危机影响苏联的建设 C.技术人才的培养不足 D.计划经济体制的严重制约 【解析】材料表明苏联大力引进机器和设备,但从1935年的统计可以得出,其设备的利用率较低,主要是受技术人才的缺乏的影响,C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不正确;苏联是利用经济危机的契机大力引进机器和设备,B项不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D项不正确。 3.(2018·高考历史模拟卷一)1932年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中的各种外国专家约有6800人,其中约有1700名是美国工程师。同年,苏联向英美购买的机器设备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50%,占英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90%。这说明( C ) A.苏联工业化离不开西方国家的帮助 B.苏联社会制度吸引了大批西方专业人才 C.国际环境为苏联工业化创造了机遇 D.美英为缓解经济危机向苏联输出资本 【解析】“苏联工业化离不开西方国家的援助”说法明显错误,故A项错误;苏联社会制度早已建立,故B项错误;1931年正是苏联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而同一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正在经历经济危机,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为苏联的工业化提供了人才、技术设备和资金,故C项正确;材料比较的不仅有设备,还有人才,故D项错误。 4.(2018·永州三模)1953年苏联农庄向国家和合作社出售种植业和畜牧业的收入为41.4

《中国近代史》感想

听课感想 刚开始听课到现在,一直都想写。一是因为老师赞赏师生交流,也因为我自己也确有感想。明天就要考近代史了,不考感想,我就写在这里。我只是老师一名普通的学生,一名受教者,这次信倒是很希望老师能回我。 —前言刚开始的时候,我感觉最深的是老师的观点,关于人性的。“听话”“无赖”到独立人格的人,观点鲜明,立论有力有据。我首先想到了鲁迅,感觉是在听文学课而不是历史课,当然这是最开始的想法。 我每一节课都坐在最前面,就是想不让同学打扰好好的听完。听完所有的感觉又多了一些。第一,我很喜欢老师讲历史不按书上的来,也就是说没有太多的历史事件。其实历史事件本身并不是不能吸引人,只不过我们在历史书上看到太多了,想听一点不一样的东西,能够引导我们思考历史,老师给了我们一个方向,那就是人性的发展;第二,我很喜欢老师在讲历史人物的态度,历史人物是真实的,多面的,而不是我们在大众媒体上看到的单面行。周恩来总理很受人们尊敬,当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的时候,他可能会存在瑕疵。我在想,会有那么一天,20年后当人们合理公正的评价了他后,并不影响他对建设新中国所做的贡献;第三,老师给了我们一个看待历史的眼光。至少我自己认为

是这样,我从来没有想过从一连串的历史人物身上思考过历史,那个时代的人,他们个人是怎么选择的,他们的选择都是基于自身环境和历史环境的,他们的成长道路也在从侧面书写着历史。这时,我联想到为什么古人写历史的时候,总会在一个国家中选几个重要的人来当做整个国家,整个时代的历史,《史记》就是这样一部史书;第四,老师让我认清一个历史现象,“文景之治”“开元盛世”“贞观之治”“康乾盛世”这几个盛世,是非常不错的君主完成的,至少在封建社会他们是不错的君主,他们的局限性也是历史的局限性。他们足以称道是相对于其他传统君主而言的,我相信在中国的历史出现过“独立人格的人”,但是他们只是极少数,不能够形成整体的社会效应。第四,我个人很喜欢鲁迅,但是我一直都读不通“我翻开历史一查,历史上没有年代,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大半夜,才从字缝中看出来二个字‘吃人’”,我当时想,中国古代确曾有过辉煌,当我想到那些成就的时候,我实在无法把吃人与成就联系起来。老师说人性时,我才把鲁迅所论的人性和他那句话联系起来,也就通了;第四,老师讲的历史背景和历史的小插曲都能反映一些历史背后但是很真实的故事,这些看似不重要,但是对一些大事件的理解是很有好处的,与以上表述一样,这也是我在以前的历史课上所没有听到的;第五,老师读历史把历史读活了,它活在历史对现代人的启迪,实实在在的启迪,“希望大学生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胡锦涛)。老师说“将来把你们的孩子教育成独立人格的人”

当代中国与世界论文

浅析当代中国与世界 摘要: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这一论述充分反映了当前国际国内发展局势的基本特点,是我们党对新时期我国与世界关系的一个高屋建瓴的科学判断。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虽然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挑战,但前景光明,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在政治上,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大国间结成伙伴关系越来越普遍;在经济上,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国际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速度加快,区域和全球合作越来越深入;在文化上,世界不同文明、民族、宗教和发展模式的交流越来越广泛;在安全上,各国共同利益不断增多,合作意愿越来越强烈。综观全球,国际形势正在向各国关系日益紧密、互动日益增强的方向发展,当今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相互依存的世界。在这样的大环境、大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与世界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关键词:世界中国关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过去几年,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发展变化充分地验证了党的十八大这一重要判断。无论是从中国还是从世界角度看,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密切,互动从没有像今天这样频繁,相互影响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广泛和深入。可以说,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如何,不仅影响中国的命运,也关乎世界的未来。 (一).当今世界的变化 纵观当今世界,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世界各国相互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依存也越来越深入。冷战时期,世界被一堵堵有形和无形的墙隔离着,即使鸡犬相闻,也仿佛老死不相往来。中国和苏联互为最大邻国,拥有世界最长的共同边界,但是相互人员往来稀少,60年代贸易额一度连5000万美元都不到。苏联和美国是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两国贸易额最低时不足1亿美元。如今,世界则被一张张有形无形的网连接着。世界日益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据称,互联网连着全球40亿人口和500亿台电子设备,每年发送90万亿封电子邮件,进行着2万亿笔电子交易。人们虽然远隔万里,但是一上网,就感觉“天涯若比邻”。联系和交往的密切也使得各国的利益更加交融交汇,真正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就是为什么华尔街一生病,全世界都跟着吃药,为什么整个欧洲乃至国际社会都在全力帮助希腊克服债务危机,为什么各国要携手合作,共同应对恐怖主义、气候变化、核扩散等一系列全球性挑战。在这个相互依存的世界里,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再强大的国家也不可能单打独斗,独善其身。同舟共济、合作共赢已不是一种选择,而是别无选择。必须抛弃你上我下的“翘翘板”思维,必须停止你输我赢的“零和”博弈,必须大力倡导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建立适应时代变化的新型国家关系。总之,相互依存是当前国际关系与冷战时期的最根本区别,也将决定今后国际关系的演变方向。 (二).中国与世界关系 回首2010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持续发酵!美国加快全球战略调整和中印等新兴大国快速崛起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国际形势和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发展变化都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没有根本性变化,但

近代世界、中国经济发展

第二部分:近代世界、中国经济发展主要知识点 一、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1、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14—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在意大利出现,引发了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文艺复兴),并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2、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①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通过“三角贸易”等方式,掠夺殖民地财富,发展资本主义; ②资本主义经济在英国的发展: 英国通过殖民扩张获得大量财富,极大促进了国内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 另外,英国为发展毛纺织业而进行“圈地运动”,为本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知识点补充: “三角贸易”是以贩卖非洲黑奴为主的殖民贸易,最早为葡萄牙、西班牙垄断,英国后来居上,成为最大的黑奴贸易国,“三角贸易”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惊人的财富。 3、资本主义经济在各国的确立与发展 ①英国于1640—1688年,法国于1789年掀起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阻碍本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封建制度; ②北美殖民地于1775年掀起带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的独立战争,建立了美国,推翻了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英国殖民压迫; 1861—1865年,美国的南北战争废除了南方的奴隶种植园经济,促进了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③俄国1861年起通过废除农奴制的改革、日本1868年起通过明治维新,发展了国内的资本主义工业,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二、近代中国经济的变化与发展 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经济 ①当时中国的经济是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清朝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与英国的贸易:中国向英国出售茶叶、丝织品,英国向中国出

售毛、棉织品,中国长期处于出超的有利地位。为扭转贸易劣势,英国向中国贩卖鸦片。 2、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的变化 ①《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的门户被打开,关税自主权被破坏,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原料产地与销售市场,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②《马关条约》签订后,巨额赔款使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新增的通商口岸使中国门户进一步开放,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允许日本在中国办厂,加快列强在中国掠夺原料与倾销商品,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辛丑条约》签定后,巨额赔款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列强在中国进一步掠夺原料与倾销商品,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与发展 ①官方: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成果: 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一批军事工业,如安庆军械所(1861年曾国藩创办,最早的近代兵工厂)、江南制造总局(1865年曾国藩、李鸿章创办,规模最大的军事工业)、福州船政局(1868年左宗棠创办设备最齐全的船舶制造厂) 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一批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中国人开办的第一家轮船运输公司)、开平矿务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 洋务运动在经济方面的影响: 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②民间: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产生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分布地点:主要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 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原因: 鸦片战争后,中国门户大开,外国人在通商口岸办厂;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兴办了一批近代企业;一些中国商人、地主、官员,被办厂丰厚的利润所吸引,纷纷投资办厂。

对中国近代史的感悟

对中国近代史的感悟 从1840到1949,历史的车轮仿佛放慢了脚步,一天一天,我们过了109年。每一天都惊心动魄,每一刻都危机四伏,每一次决策,每一次行动都关系着四万万人民的生死存亡。从来没有哪一个时代像这样紧张,从来没有哪一个时代像这样疯狂,当然也从来没有哪一个时代像这样威胁着我们这个民族的生存。从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从慈禧到毛泽东,从李鸿章到周恩来,从受压迫受剥削到当家作主,从被列强踩在脚底到屹立东方……109年,我们创造了奇迹! 大浪淘沙,千古英雄。英雄创造了历史,历史成就了英雄。血雨腥风,百年之间,我们的英雄历炼着,神话终于变成了不朽的篇章,如果没有民族的危机,他们到哪去施展他们满腹的雄才?如果没有英雄们的挺身而出,谁救民族于水火? 历史我们不能忘记,屈辱我们不能忘记,我们今天的和平与安宁,我们今天的幸福与和谐,是建立在先人的鲜血和尸体之上的呀!当我一次次带领我的学生走近中国近代那段历史时,我发现我对这段历史有了一些新的感受与认识。 第一堂课上,我曾问同学这样一个问题:“提到中国近代史,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屈辱”,95%的同学脱口而出。中国109年的近代史主线是屈辱吗?这是对中国近代史的误读,中国近代伴随着屈辱,但不是近代史的主线,中国近代史的主线是抗争和探索,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屈不挠的抗争和前仆后继的探索,才有1949年的光明,如果屈辱是主线,中国早就亡国了。 为什么要学近现代史呢?因为它和今天的历史联系得最紧密,历史的昨天能为今天的历史提供很多的经验教训。为什么不学古代史呢?

那是一段令所有中国人都自豪的历史。今天依然有一部分人沉浸于祖先给予我们的荣耀中,看看我们的近代史,祖先创造的文明,令我们汗颜。 中国近代史,以1840年英国武力打开中国国门为开端,以签订屈辱的条约宣告结束。看看西方人是如何把中国的四大发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侵略从海出而来,英国的战舰上,有中国的指南针,英国的大炮装着中国的火药,最终的和约是在纸上签订(中国的造纸术)。中国人不该反思吗?我们祖先的发明,我们都发挥作用了吗?我们愧对于我们的祖先,拿着老祖先的东西四处炫耀,而不敢直面中国近代那段历史。鲁迅先生曾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在中国崛起的今天,我们需要反思历史。 在中国近代史上,失败比成功多。“勿以成败论英雄”。走进近代那段历史,感受时人的艰辛与不易。所以对中国近代史上抗争与探索的人们,应致以敬意。中华民族是不屈服的民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你我的血液里都有这种不屈服的精神。中国近代最终选择革命的道路,是因为改革太艰辛。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后人颇多指责,认为步伐太慢,实际上当我们走进那段历史时,我们会发现,洋务派那些人在那个时代已经走在最前端,“中体西用”是当时最好的方式,不保留中体,西用也难以引入中国,正是在中体的掩护下,洋务运动进行了30多年,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的守旧势力太强大,高高在上的心理优越感在相当一段时间相当一部分人心理作祟。中国人的觉醒及正确的自我定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战败刺痛了中国人,维新志士以知识分子极大的热情与勇气,奔走呼告变法图强,进而直接投入到改良中国的政治运动中。维新派要在中国走日本式的君主立宪的道路,必然

近代中国落后于世界的原因

近代中国落后于世界的原因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08级2班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灿烂的文明与文化,并对近代中国由强盛一时转为各国列强殖民地的问题展开了探讨与研究。通过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中国的基本国情等方面的详细介绍解答了这个世界难题。并通过以上的研究,为现代中国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关键词]中国、文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曾经有过灿烂的文明,位列四大文明古国之首,国力强盛一度让全世界仰目,无论是社会制度、科技、文化、军事都曾遥遥领先于世界。中国古代有不少影响深远的科学著作,有灿如群星的科学家,有令现代人叹为观止的工艺精品,更有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的“四大发明”。中国古代科技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是为什么近代科技诞生在欧洲,而不是中国?为什么明末以后中国科技急剧地从先进变成落后?我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是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价值观念等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 一、政治方面,封建专制制度束缚科技继续发展。 古今中外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依赖于国家政权的支持和正确的科技政策。我国封建专制制度一贯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这种以农为本,限制商品经济发展的政策极大地阻碍了我国近代资本主义萌芽和科学技术的发展。16世纪至19世纪初,中国还处于封建社会晚期的兴衰更替之时,西欧各国都或主动、或被动地顺应历史潮流,大力推行重商主义政策,鼓励发展工商业,既增加了财富又大大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西方资本主义已经产生、发展,西方殖民主义势力也随之向外扩张。东西方的历史走向出现巨大的反差。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从英国开始然后迅速推广到欧美各国的工业革命,使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工场手工业,资本主义制度终于在欧美确立起来。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随之而来的是殖民主义。殖民

近现代中国与世界阶段特征对比(以整体史观为视角)

近现代中国与世界阶段特征对比(以整体史观为视角) 阶段世界中国对比结论 手工工场时代 16世纪---18世纪 准备阶 段经 济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迅速 发展,工商业经济发达。 明 清 时 期 经 济 农耕经济高度发展,资本主 义萌芽产生但发展缓慢 中国开始 落于世界 发展的潮 流。 政 治 英法等早期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爆发 政 治 封建专制皇权空前强化,社 会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思 想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 蒙运动的资产阶级思想解 放运动 思 想 推行文化专制,实行“文字 狱”,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呼 声微弱。 科 技 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科 技 传统科技的总结阶段,未产 生近代科学 国 际 形 势 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 扩张打破世界隔绝状态, 促进资本原始积累,以欧 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 形成。 外 交 由开放走向闭关,失去国外 市场 蒸汽时代 自由资本主义形成时期(19世纪初---19世纪70年代) 起步阶 段经 济 工业革命从英国产生向欧 美扩展,大机器生产基本 取代工场手工业;建立真 正近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 经济基础;近代工业社会 取代传统农业社会,开始 了城市化进程。 晚 清 经 济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但仍占 主导,沦为资本主义经济的 附庸;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 击下产生机器大工业,中国 已经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 市场。落后就要 挨打,新 兴的资本 主义工业 文明必然 战胜落后 的农耕文 明,客观 上推动中 国向工业 文明的转 变。政 治 资产阶革命和改革进一步 展开,政治民主化深入。 社会主义理想到实践第一 次尝试(巴黎公社) 政 治 沉沦:两次鸦片战争,逐步 沦为双半社会; 反抗:太平天国运动 思 想 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民 族主义成为19世纪三股 进步历史潮流,自由主义 是主流。 思 想 向西方学习思潮兴起(抵抗 派),并付诸于实践(洋务 派),但局限于器物层次 科 技 瓦特改良蒸汽机,达尔文 进化论等 科 技 国 际 形 势 资产阶级征服世界活动加 剧,以商品输出为主,19 世纪60—70年代资本主 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外 交 被迫开放,部分主权丧失, 中国反动势力由对抗到勾 结。 电气时 代 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经 济 第二次工业革命,过渡到 垄断资本主义阶级,资本 主义高速发展但经济发展 不平衡; 晚 清 至 民 国 时 经 济 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 资本主义工业初步发展并 进入黄金时期但有浓厚的 半殖民地化特征。 中国尽管 进行各方 面的努力 和探索, 但在中外 反动势力政 治 列强之间勾结斗争,形成 两大军事集团,矛盾激化 政 治 沉沦:列强侵略加剧,双半 社会统治秩序逐步确立(甲

中国现代化的反思读后感

中国现代化的反思 —读《东方的崛起: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反思》有感 华美玉 (化工学院,化学工程,1300507067) 摘要 中国式的现代化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的概念。本文拟对读《东方的崛起: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反思》后感,从理论、历史和实践相结合的视角阐述中国现代化发展。重点阐述中国社会主义的产生及其必然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及其历程,即中国是在世界历史中走向社会主义的;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尤其是哲学基础,说明邓小平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中国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即邓小平哲学思想是当代中国的唯物辩证法。 引言 北京师范大学杨耕教授新作《东方的崛起: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反思》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从第一章“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当代中国的实践”到第三章“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性及其特征”为上篇,主要从理论上阐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规定、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及其客观根据,以及经济较为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必然性的形成及其特征;从第四章“世界历史中的东方社会及其命运”到第十二章“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双重动力”为中篇,主要从理论、历史和实践相结合的视角阐述中国社会主义的产生及其必然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及其历程,改革开放的内在矛盾、根本动力、历史作用和伟大意义;从第十三章“邓小平理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到第十八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导中国走向21世纪”为下篇,主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尤其是哲学基础,说明邓小平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说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导着中国走向21世纪。

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这一论述充分反映了当前国际国内发展局势的基本特点,是我们党对新时期我国与世界关系的一个高屋建瓴的科学判断。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虽然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挑战,但前景光明,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在政治上,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大国间结成伙伴关系越来越普遍;在经济上,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国际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速度加快,区域和全球合作越来越深入;在文化上,世界不同文明、民族、宗教和发展模式的交流越来越广泛;在安全上,各国共同利益不断增多,合作意愿越来越强烈。 综观全球,国际形势正在向各国关系日益紧密、互动日益增强的方向发展,当今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相互依存的世界。在这样的大环境、大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与世界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 就我国与世界的关系而言,一方面,中国的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周边和国际环境。中国人口多,底子薄。中国的发展也很不平衡,还有很多落后的地区。中国要真正发展起来,需要长期艰苦奋斗。因此和平稳定的外在环境对中国的发展是至关紧要的。另一方面,中国发展是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以自己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了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中国在地区和世界事务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周边国家创造了更多的合作机遇和良好的发展环境,同世

近代化探索历程的感悟

近代化探索历程的感悟: 近代化的探索是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救亡图存的探索。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最终结果怎样?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答:没有使中国走上近代化道路。 启示:①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 ②资本主义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走不通。 ③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 ④只有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才能成功。 ⑤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不会向帝国主义低头。 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一、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于1919年5月4日) (1)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根本原因:因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对内专制统治和对外出卖国家主权,社会矛盾空前激化。 (3)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3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讲演、游行示威。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 (4)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5)领导人:李大钊、陈独秀 (6)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学生为主,运动中心在北京,斗争方式是集会讲演、游行示威、罢课等;第二阶段是6月3日以后,斗争中心由北京移到上海,工人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斗争方 式是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等。 (7)结果: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8)历史意义: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性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标志)。 (9)五四精神: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年7月) ⑴历史条件:

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作为全球最大的出境游输出国,中国每年有1.5亿人次以上的超大旅游群体,而这场疫情让全球景点商户为中国人准备的支付二维码,成了孤独的摆设。如果说,之前中国游客略微嘈杂的声音,让他们的微笑里还夹杂着一丝无奈,那么这个时候,那种嘈杂的声音,肯定比教主的开示、比老母亲的叨唠更让他们怀念。 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中国几乎赢得了全球所有跨国企业的青睐。这场疫情迫使几乎所有中国人集体在家宅着,让提前预备春节黄金周的外资商家们,胆战心惊应付几天后匆匆关门。如果说,之前还为黄金周疲惫不堪的接待烦心,那么这个时候,那种烦心,肯定比接下来向董事会解释财报要愉快千万倍。 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王国,疫情导致的中国企业加长停摆,让诸多等待中国产品的伙伴们望眼欲穿却又束手无策。如果说之前还有人对中国商品的知识产权和产品质量进行过无端的抱怨和诋毁,那么这个时候,那种抱怨和诋毁,肯定比无故伤害自己的亲人更能让他们反省自己的贪婪和挑剔。 从方方面面来看,中国力量在这次缺位中显得更加强大、深远和不可或缺。有史以来,我们的外国朋友,头一次如此热心关注中国的一个传染病毒,就连一直嚷嚷中国威胁的大佬们,在这个时候,也抛来了温情脉脉的眼波。 凡此种种,绝非良心发现,只因需要中国。

整个世界显示了对中国的依赖,我们正以亘古未有的姿势,成为全球化的推动者。但是,形势仍然复杂,风雨之中的战略应对,是比当前困难影响更为深远的大事。 毕竟,我们所期,不止于被世界依赖。我们需要以一种全新的方式,重新定义中国与这个世界的关系。 ●对中国制造的依赖,从备胎到双腿 对一辆车而言,干活最脏最累,从来受苦受气,却得不到半点怜惜的,就是轮胎。轮胎既不值钱,又不受待见,只因备胎太多太便宜。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走上了代工的备胎之路,只是让全世界都没有想到的是,短短一代人,这个备胎不仅成了主力,更可怕的是,他已经从驱动代步工具的轮胎,进化成了汽车司机的双腿。 这恐怕才是制造领域很多方面,世界依赖中国的真正原因。 为什么库克面对特朗普的各种撒泼式的要求打起了太极,始终不把苹果手机的制造搬回美国?不是库克不爱美国爱中国吧,不是库克不懂美国政治吧,更不是库克想在中国弘扬人本精神吧? 很多错综复杂的问题,背后都只有一个朴素的真理——利益。 坐拥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和生产基地,中国手机产业链,已经独步全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