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洋渔业发展的新思路及建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建立新型远洋渔业大国关系的重点
远洋渔业历经 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俨 然已成为远洋渔业大国,在渔业规模、渔船分布、 科技创新、国际交流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有长足 的进步。在国家推进渔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 业升级的 大 背 景 下,中 国 必 须 依 靠 科 技 兴 渔,占 领远洋捕捞技术创新市场,调整渔业作业结构和 布局等,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中国应以渔 业可持续 发 展 为 目 标,以 维 护 国 家 远 洋 渔 业 权 益、稳定渔 业 周 边 秩 序 为 重 点,深 入 加 强 远 洋 外 交以及国际渔业合作;与重要渔业国家保持密切 联系,处理 好 国 际 间 竞 争 与 合 作 的 关 系;切 实 加 强传统渔 场 管 理,开 发 新 渔 场,发 展 渔 业 “走 出 去”战略,拓 展 中 国 远 洋 渔 业 的 全 球 发 展 空 间 和 竞争力,合理布局中国远洋渔业的生产规模和方 式[7]。
助下,就 生 态 友 好 型 渔 具 和 捕 捞 技 术 进 行 了 研 发,开展了拖网囊网的幼鱼和兼捕生物释放装置 研究并应用到渔业生产中,有效地降低幼鱼的被 捕捞比例;开 展 了 金 枪 鱼 延 绳 钓 智 能 钓 钩 的 研 发,对不同类型钓钩的海鸟或海龟误捕率进行对 比分析,发 现 圆 形 钩 误 捕 率 较 低,并 在 生 产 企 业 实际捕 捞 中 进 行 了 推 广[6]。 在 南 极 磷 虾 渔 业 捕 捞中,严格 执 行 南 极 保 护 条 约,在 作 业 网 具 上 设 置惊鸟绳 或 彩 带 用 于 驱 除 鸟 类,防 止 误 捕,取 得 了较好的生态效益。各种行之有效的生态友好 型捕捞网 具 和 防 护 措 施 的 实 施,对 鸟 类、海 洋 哺 乳动物等的有效保护和降低被误捕率均起到较 好的效果,对于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 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维护了中 国负责任渔业捕捞国际形象,提升了中国在国际 渔业管理组织中的国际地位。
关键词:远洋渔业;渔业转型;大国关系;合作共赢 中图分类号:[S9-9] 文献标识码:A
海洋经济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 地位,而发展远洋渔业不仅具有资源和经济双重 意义,也是 维 护 国 家 海 洋 权 益、保 障 食 品 供 应 安 全和外交战略的集中体现,因此具有重要的战略 意义 。 [1-3] 根 据 联 合 国 粮 食 及 农 业 组 织 (Food andAgricultureOrganizationoftheUnitedNations, FAO)最新 统 计 表 明,水 产 品 中 的 蛋 白 质 含 量 十 分丰富,约 占பைடு நூலகம்人 类 所 需 动 物 蛋 白 质 总 供 应 量 的 16.40%[4]。然 而,受 过 度 捕 捞 和 环 境 污 染 的 影 响,近海海 洋 生 物 捕 获 量 已 经 趋 于 极 限,随 着 资 源状况进一步恶化,其产出的渔获物将无法满足 人类需求。因此,发展远洋和深海渔业已成为缓 解近海渔业压力的有力手段,可为人类持续供应 水产品和优质动物蛋白质[1]。
第 1期
张 衡等:中国远洋渔业发展的新思路及建议
31
捞鱼种以及产量上升趋势愈加明显。此外,中国 已在全球建立 100多个渔业代表处、渔业合资企 业和后勤 补 给 基 地;远 洋 渔 业 企 业 发 展 势 头 良 好,综合实力逐渐提升,国际竞争力持续提高,中 国获得的海洋权益不断扩大,为中国外向型经济 加速发展助力,有效延伸了中国的海洋经济。
文章编号:2095-3666(2019)01-0030-06 DOI:10.13233/j.cnki.fishis.2019.01.005
中国远洋渔业发展的新思路及建议
张 衡1,2,3,4,张瑛瑛1,2,叶锦玉1,2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远洋与极地渔业创新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90;2.上海海洋大学海洋学院,上海 201306;3.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但是,目前中国远洋渔业仍处于大而不强的 发展阶段,远 洋 渔 业 装 备 设 施 陈 旧,渔 业 捕 捞 勘 探等技术缺乏创新,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等因素都 极大地 限 制 了 远 洋 渔 业 产 业 的 发 展[6]。 中 国 远 洋渔业规 模 的 持 续、快 速 发 展,也 导 致 与 其 他 国 家渔业管理存在一定的摩擦。因此,建立合作共 赢的新型远洋渔业大国关系日趋紧迫和重要,规 范有序地发展远洋渔业,与国际渔业组织和国家 融为一体,形 成 互 惠 互 利 的 渔 业 发 展 共 赢 格 局, 才能更好地发展中国渔业。
上海 200241;4.农业农村部外海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300)
摘 要:远洋渔业是中国具有战略性意义的渔业产业,发展远洋渔业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更能增强中国综合实力,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提升中国在全球渔业资源开发利用舞台中的话语 权。针对现阶段中国远洋渔业的发展定位,剖析建立新型远洋渔业大国关系的重点、难点等亟 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研究认为中国应通过建立与其他渔业国家的合作共赢 机制,将自身的捕捞技术和经验、发展模式优势转化为深化合作与共赢机制的内在优势,与世 界各国发展建立友好型、合作型的新型渔业互信关系,构建全球海洋经济命运共同体,树立中 国负责任渔业大国形象。
收稿日期:2018-11-29 修回日期:2018-12-24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40680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2019GH02);河口海岸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SKLEC-KF201805);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ZR1449800);农 业部外海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LOF2018-01) 作者简介:张 衡(1979-),博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渔业发展。Email:zhangziqian0601@163.com
中国远洋渔业起始于 20世纪 80年代中期, 经过 30多年的不懈奋斗,远洋渔业装备水平和 整体捕捞实力显著提升,在世界主要远洋渔业国 家中占据一席之地,自 2010年起,中国远洋捕捞 船数以及 渔 获 量 多 年 位 居 世 界 前 列。2016年 中 国远洋渔业总产量约 200×104 t,其总产值突破 200×108元 [5]。远 洋 渔 业 船 只 遍 布 全 球 各 大 洋, 并与西非、印度洋沿岸岛国、太平洋岛国、南美洲 等国家和地区先后建立了入渔、建设加工厂和海 外维修基 地 等 合 作 伙 伴 关 系;除 此 之 外,南 极 磷 虾商业探捕也获得了成功。近 30多年来,中国 远洋渔业作业海域从最初在几个西非国家近海, 发展到现今在全球 40多个国家的专属经济区以 及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公海和南极等海域,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