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洋渔业发展和渔船装备问题探讨
我国远洋渔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远洋渔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d94e32240066f5335a8121a7.png)
我国远洋渔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研究远洋渔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策略,分析发展趋势,对于我国远洋渔业健康有秩序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这对于我国的在国际远洋当中的竞争变得有优势,从而进军远洋渔业强国来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研究主要是为了通过研究我国目前海洋渔业的发展情况和出现的问题,然后在参考世界海洋渔业比较发达国家的经验的基础上,探讨利于我国远洋渔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并对我国远洋渔业发展的前景做出展望,从而促进我国远洋渔业的发展。
研究内容大致分为以下几部分:前言部分主要介绍了发展远洋渔业的意义以及相关的文献综述,并对文章架构做了简要介绍;第二部分则对我国远洋渔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展开了研究;第三部分针对我国远洋渔业的实际,结合远洋渔业发达国家及地区的先进做法提出了具体对策,并对远洋渔业的发展趋势做出分析。
最后对全文做出总结。
其中第三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在全面对我国的海洋渔业的发展情况和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面,借鉴世界上的经营,然后对我国的渔业发展提出针对性对策,明确目标及具体措施,并就其完善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远洋渔业,发展,对策1绪论1.1远洋渔业的发展意义回顾渔业的发展历史,首先是近海然后是远海洋,这就形成了我国海洋渔业的发展规律,这也是我国海洋渔业的一种发展的方向。
二十一世纪发展到现在,世界上的很多国家都开始加大了海洋经济发展的力度,而且把它当作是重点的发展对象。
远处海洋渔业是海洋经济当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很多的发达和发展中国家都开展重视海洋渔业的发展,这些国家加大了力度去扶持海洋经济的发展。
按照海洋的公约和国家的规则,远洋的渔业就是远离自己国家基地的,到公共的海域或者是其它国家的领海去从事捕捞海域生产加工的活动。
各个国家不断发展远洋的渔业,通过渔业的发展产业区产于到国际的竞争当中,这样就能够使得渔业在各个阶段都能够和国际的市场接轨,具体来说,加快远洋渔业的发展是有着很重要的意义:首先,我国是一个水产品消耗的大国,而且人口是十分多的,因为推行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而且加大了捕捞的频率和强度,这就使得近海领域的渔产资源快速降低,而且外海可以作业的渔场也在不断变少(崔锡壮,李永仁;2000),这个变化对国内的水产品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理念也发生了变化,人们开始关注食物的质量,也在不断加大对食物营养结构的要求。
2023年远洋渔船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远洋渔船行业市场分析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e469a718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a4.png)
2023年远洋渔船行业市场分析现状远洋渔船行业市场分析现状远洋渔船是指用于在远离岸边的海上进行捕鱼作业的船只。
随着人们对于海洋资源的需求增加,远洋渔船行业逐渐兴起并蓬勃发展。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行业竞争、政策环境和技术发展等方面对远洋渔船行业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远洋渔船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全球渔船数量逐年增加,其中远洋渔船占比逐渐提高。
根据国际组织的报告,全球远洋渔船数量在近十年间增长了70%以上。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渔船制造和使用国,在远洋渔船市场上拥有巨大的潜力。
不过,由于资源的有限和捕捞压力加大,远洋渔船市场潜力也受到了限制。
远洋渔船行业竞争激烈。
全球远洋渔船市场竞争主要集中在中国、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以及欧洲和南美洲等地。
这些国家拥有先进的渔船建造技术和丰富的渔业资源,其渔船质量和数量也较高。
尤其是近年来,中国远洋渔船行业快速发展,成为了全球最大的远洋渔船制造和使用国,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因此,远洋渔船制造和运营企业需要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政策环境对远洋渔船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海洋渔业是各国政府支持和重视的重要产业之一。
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和法规,鼓励和支持远洋渔船行业的发展。
比如,一些国家提供资金支持、税收优惠和技术支持等方面的政策给予渔船企业支持。
这些政策的实施能够促进远洋渔船行业的发展和升级,对于提高渔船的安全性和效率性有重要作用。
技术发展推动着远洋渔船行业的创新和进步。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远洋渔船行业也在不断引进和应用新的技术。
传感器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等的应用,使得远洋渔船的捕捞效率和管理水平得到了提高。
同时,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也成为远洋渔船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诸如低碳船舶技术、绿色能源利用和捕捞资源保护等方面的技术创新,有助于提高渔船的环保性能和可持续性。
综上所述,远洋渔船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竞争激烈,政策环境积极,技术发展迅速。
2023年远洋捕捞行业发展现状:我国远洋捕捞渔船数量达到2701艘13
![2023年远洋捕捞行业发展现状:我国远洋捕捞渔船数量达到2701艘13](https://img.taocdn.com/s3/m/b752e3da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05.png)
2023年远洋捕捞行业发展现状:我国远洋捕捞渔船数量达到2701艘网讯,捕捞可以分为远洋捕捞、海洋捕捞、淡水捕捞等。
近些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展,全球远洋捕捞装备水平得到显著的提升,2022年捕捞量达到595亿吨。
远洋捕捞指的是在远离岸边的开阔海疆进行的捕捞活动。
这种捕捞方式通常需要使用大型的渔船和先进的捕捞设备,如拖网、围网和大型鱼钩等,以猎取更多的海产品。
远洋捕捞经常涉及到跨国合作和国际贸易活动,因此具有较高的经济和政治意义。
然而,过度的远洋捕捞也会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严峻的破坏和损失。
全球远洋捕捞行业进展现状全球远洋捕捞行业是一个浩大的产业,涵盖了各种类型的捕鱼船只和渔业企业。
该行业面临着很多挑战和问题,如过度捕捞、环境破坏、非法捕捞和非法作业等。
过度捕捞是该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
由于技术和设备的进步,远洋捕捞船只可以在更远的海疆捕捞更多的鱼类,这导致了很多渔业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捕捞。
这些行为不仅对渔业资源造成了不行逆转的损害,还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负面影响。
环境破坏也是该行业的一个重要问题。
捕捞船只在海洋中使用大量的渔网和其他捕捞设备,这些设备会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如破坏珊瑚礁、扰乱底栖生物等。
非法捕捞和非法作业也是该行业的重要问题。
一些远洋捕捞船只在没有得到许可或许可不足的状况下进行捕捞,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合法渔业企业的利益,还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破坏。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全球各国实行了很多措施,如设立爱护区、加强监管和执法、削减捕捞量等。
这些措施有助于爱护渔业资源和海洋生态系统,维护远洋捕捞行业的可持续进展。
中国远洋捕捞行业进展现状中国远洋捕捞行业具有肯定的规模和进展潜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中国远洋捕捞船队数量浩大,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远洋捕捞船队。
同时,中国远洋捕捞船队的技术水平、船舶装备和作业效率逐步提升,已经具备了肯定的综合竞争力。
此外,中国还乐观参加国际远洋捕捞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与沟通,促进了行业的进展。
2023年当前中国渔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
![2023年当前中国渔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833fcef3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18.png)
当前中国渔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一、当前中国渔业进展现状中国渔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进展期和近年来的调整整顿,步入了一个持续、稳定、健康的阶段、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素养明显提高.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中国对渔业经济体制和价格体制进行了改革,极大地调动了渔农夫进展生产的乐观性,使我国渔业走上了一个快速进展的阶段,水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自1990年起连续十几年位居世界第一位、渔业的进展不仅满意了人们的水产品需求,扩大了水产品出口,而且为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了渔民的收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近年来,随着产业的不断进展,我国渔业经济增长方式开头发生重大转变,从过去单纯追求产量增长,转向更加注意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注意资源的可持续进展.为了减缓海洋捕捞产量高速增长对资源造成的压力,对海洋渔业结构实行战略性调整,自1999年开头,首次提出海洋捕捞产量“零增长”的目标,后又进一步提出“负增长”的目标对海洋捕捞强度实行了严格的掌握制度。
自2022年起,为减缓新的海洋制度实施对我国海洋渔业造成的影响,国家实施了海洋捕捞渔民转产转业工程,连续三年由中央政府出资对渔民报废渔船实施补贴,引导渔民压减渔船,退出海洋捕捞业。
近年来我国水产品产量增长幅度保持在3-4%左右,呈现稳定进展的态势;其中养殖产量增长幅度较大。
而捕捞产量已开头消失下降的趋势.2022年水产品总产量达4565万吨,较上年增长4%,其中海洋捕捞产量1433万吨,比上年下降22%。
由于国家加大了渔港和渔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并在产业政策上予以扶持,我国渔业整体素养和现代化水平有肯定提高;同时由于坚持了以市场为导向,准时对产品结构和生产方式进行调整,狠抓产品质量,使渔业效益明显提高,渔业产值和渔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增长。
(二)水产养殖连续保持快速进展的态势,而且进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业已从过去追求养殖面积扩大和养殖产量增加,转向更加注意品种结构调整和产品质量提高。
2024年远洋渔船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远洋渔船市场分析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66770609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ef.png)
远洋渔船市场分析现状引言远洋渔船是指用于在远离陆地的海域进行渔业活动的船只。
随着全球海洋资源的逐渐枯竭和人们对蛋白质需求的增加,远洋渔船市场正处于潜力巨大的发展阶段。
本文将对远洋渔船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1. 远洋渔船市场概述远洋渔船市场是渔船市场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主要目标是利用广阔的海洋资源进行大规模渔业活动。
远洋渔船市场主要包括渔船制造、渔船租赁和渔业服务等相关产业。
近年来,全球渔业资源逐渐枯竭,远洋渔船市场逐渐成为渔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2. 远洋渔船市场现状分析2.1 市场规模远洋渔船市场的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扩大。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对蛋白质的需求增加,远洋渔船市场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根据数据统计,近年来全球远洋渔船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约为X%。
2.2 市场竞争格局远洋渔船市场的竞争格局较为激烈。
主要竞争者包括渔船制造商、航运公司和渔业服务提供商等。
在远洋渔船市场中,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是制胜的关键。
在市场竞争中,一些具备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的企业更容易取得竞争优势。
2.3 市场发展趋势随着海洋资源的枯竭和渔业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增强,远洋渔船市场将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未来的渔船将更注重环保和节能性能,并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捕捞效率。
同时,无人化渔船和远程监控系统等新技术将逐渐应用于远洋渔船市场。
3. 远洋渔船市场的挑战与机遇3.1 挑战远洋渔船市场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全球渔业资源逐渐枯竭,捕捞压力加大。
其次,渔船制造和运营成本较高,导致市场进入门槛较高。
另外,渔业管理和监管的不完善也是远洋渔船市场发展的一大障碍。
3.2 机遇尽管面临一些挑战,远洋渔船市场也蕴藏巨大的机遇。
首先,全球海洋资源仍有一定的开发潜力,远洋渔船市场有机会获取更多的渔业资源。
其次,国家政府对渔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加,为远洋渔船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此外,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也为远洋渔船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
关于发展远洋渔业的对策与建议
![关于发展远洋渔业的对策与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1a65d4ac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f7.png)
关于发展远洋渔业的对策与建议说到远洋渔业,近几年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它在海洋经济发展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发展远洋渔业不仅有利于海洋资源的充分利用,而且还能为海洋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巨大贡献。
但是,远洋渔业的发展将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如何才能促进远洋渔业的发展,为国家创造更多价值成为当前一项重要的课题。
首先,加强科技研发,推动远洋渔业技术创新是远洋渔业发展的基础。
针对不同的海洋生态环境,开发符合大海特性的渔业科技,有助于提高渔业生产效率和捕渔者的安全程度。
国家支持远洋渔业科技研发,拨款设立“海洋渔业科技创新基金”,以支持海洋渔业科技研究,引导渔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进渔业技术的改进和升级。
其次,加快远洋渔业资源评估工作,控制渔业规模,充分调查和优化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状况,实现海洋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共存。
通过及时调查和评估海洋渔业资源,及时确定和改变渔业结构,合理安排渔业规模,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渔业资源和海洋生态安全共存发展。
再次,改善海洋研究环境,推动海洋环境和生态学研究的实施。
建立完善的海洋资源调查信息库,及时收集、整理和发布海洋生物资源和海洋环境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信息。
同时,还应以研究驱动发展,加强海洋科学基础研究,积极开展海洋生物资源和海洋环境的调查、研究和评估,以确保海洋科学技术在远洋渔业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最后,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完善海洋渔业监管体系,加强对整个远洋渔业产业链的监督管理,建立县级以上的海洋管理体系,提高洋渔业管理部门的监管效能,严格实施海洋渔业法规,强制执行渔业管理措施,以期提高对渔业安全经营的监管水平。
总之,发展远洋渔业的对策和建议,应以保障海洋环境安全为基础,从控制规模、加强科技研发、优化海洋资源评估、改善海洋研究环境、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等多方面入手,完善我国远洋渔业的发展策略,以确保对远洋渔业的实施和安全管理。
建立多层次的海洋渔业生产体系,为渔业行业排查风险、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为海洋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2023年远洋渔业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远洋渔业行业市场分析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8aed0144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63.png)
2023年远洋渔业行业市场分析现状远洋渔业行业是指在远洋海域进行渔业经营的一种业务形态。
远洋渔业具有资源丰富、捕捞技术先进等特点。
本文将对远洋渔业行业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一、市场规模远洋渔业是全球范围的大型产业,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远洋渔业的年捕捞量约为8100万吨,产值超过2000亿美元。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渔业大国之一,远洋渔业在我国的地位愈发重要。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远洋渔业的年捕捞量超过200万吨,产值超过500亿元。
无论是全球市场还是国内市场,远洋渔业都具有巨大的规模,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二、渔业资源分布远洋渔业的主要资源包括鱼类、贝类、虾蟹类等。
全球各地的远洋海域都存在丰富的渔业资源,但分布并不均衡。
北大西洋、南大西洋、印度洋以及太平洋等海域是全球渔业资源最为集中的地区。
而我国的远洋渔业资源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印度洋以及南大西洋等海域。
随着远洋渔业技术的不断发展,远洋渔业资源的利用率也在逐步提高。
三、市场竞争格局在全球范围内,远洋渔业市场竞争激烈。
主要竞争者包括中国、日本、俄罗斯、韩国、美国等远洋渔业大国。
这些国家拥有先进的渔船和技术,对渔业资源的争夺也十分激烈。
同时,全球远洋渔业还受到海洋环境变化、政策法规以及渔业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我国,远洋渔业市场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竞争。
不同地区的渔业公司通过技术创新、资源合作等方式来提高自身竞争力。
四、市场发展趋势随着全球渔业资源的逐渐枯竭,远洋渔业市场开始面临挑战。
因此,渔业转型升级已经成为远洋渔业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一方面,开发新的渔业资源成为抢占市场的关键。
比如,我国正在加大南极远洋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这既有利于保护我国渔业资源,也有利于扩大我国远洋渔业的市场规模。
另一方面,推进渔业技术的创新与升级也是市场发展的重要途径。
远洋渔业公司需要加强渔船设备的研发,提高渔业资源的捕捞效率,降低捕捞成本。
同时,还需要推进渔业信息化建设,提高渔业资源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中国远洋渔业的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远洋渔业的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2b362c78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30.png)
中国远洋渔业的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随着全球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渔业作为人类的重要食物来源之一,也呈现出不断壮大的态势。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渔业国家之一,自古以来就是渔业大国,现在拥有着长达1.8万公里的海岸线,海洋面积达到了约370万平方公里。
但随着众多国家对海洋资源的争夺和保护力度的加大,中国的渔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一、产业现状近年来,中国渔业不断壮大,而远洋渔业是中国渔业中的一个重要支柱。
远洋渔业是指在国家海域以外,距离陆地较远的海域进行的渔业活动,其优势主要在于渔获量大、品质优良、品种多样。
中国的远洋渔业主要分为大型远洋拖网渔业、大型远洋围网渔业、远洋刺网渔业、远洋延绳钓渔业和远洋底拖渔业等几种类型。
就远洋渔业的规模来看,据国家海洋局统计,2019年中国远洋渔业总产值超过1100亿元,其中大型远洋拖网、围网和刺网渔业总产值占到总量的83.66%。
此外,中国自主研制的科考钢丝绳拖网具备了深海捕捞的能力,2019年有45家大型拖网渔船实现了2000米以下深度深海拖网捕捞,为中国远洋渔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二、发展趋势中国的远洋渔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违规渔业行为和海洋环境的污染等。
此外,众多国家对海洋资源保护的力度加强,也使得中国的远洋渔业受到了更多的监管和限制,这需要中国远洋渔业转变发展方式,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
在面临这些挑战和问题的同时,中国的远洋渔业也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首先,众多的海外资源和优质鱼类,为中国远洋渔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潜力。
其次,中国在远洋渔业技术研究方面的投入和实践经验,也成为中国远洋渔业发展的重要资本。
再者,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加强科研力量、加强技术升级和推进远洋渔业的转型升级,是中国远洋渔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之,远洋渔业作为中国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业现状良好,同时也面临很多的挑战和问题,但是未来发展的机会更多、前景更为广阔。
2024年远洋渔船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远洋渔船市场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d25f846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4e.png)
2024年远洋渔船市场调研报告引言远洋渔船市场是指那些用于在远洋海域进行渔业捕捞的船只市场。
近年来,随着对海洋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远洋渔船市场逐渐兴起。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远洋渔船市场的调研,了解其发展现状和前景,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线上调查和线下访谈。
通过在渔业相关论坛发起调查问卷和与渔业从业者进行面对面的访谈,获得了丰富的数据和信息。
市场概述远洋渔船市场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全球对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的需求不断增加;二是远洋渔船的技术不断提升,使得对远洋渔业资源的开发更加高效。
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根据调研数据,远洋渔船市场的规模在过去五年中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预计未来几年内,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
据估计,远洋渔船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10%。
主要市场参与者远洋渔船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渔船制造商、渔业公司和渔业协会。
目前,市场上的主要渔船制造商有国内外多家,例如中国的XX船舶制造公司和日本的YY船舶集团。
渔业公司方面,一些大型综合性公司如ZZ渔业集团在远洋捕捞领域有着较大的市场份额。
市场竞争格局远洋渔船市场的竞争格局相对较为分散。
市场上存在着多家渔船制造商和渔业公司,不同参与者之间竞争激烈。
此外,一些国家间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例如中国和日本在远洋渔船市场上一直处于竞争关系。
市场机遇和挑战远洋渔船市场面临着一些机遇和挑战。
市场机遇主要包括全球渔业资源需求增长、技术进步和政府政策支持等。
然而,市场也存在一些挑战,包括环境保护要求的增加、技术成本的上升和非法捕捞等问题。
建议和展望为了进一步发展远洋渔船市场,建议相关参与者采取以下措施: 1. 渔船制造商应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渔船技术水平; 2. 渔业公司应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进行可持续渔业开发; 3.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远洋渔船市场发展并加强对非法捕捞的打击。
展望未来,远洋渔船市场有望实现持续稳定增长,尤其是在全球渔业资源需求不断增加的背景下。
中国远洋渔船行业发展分析(附全国及各省市保有量、规模)
![中国远洋渔船行业发展分析(附全国及各省市保有量、规模)](https://img.taocdn.com/s3/m/bbe588ee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1d.png)
中国远洋渔船行业发展分析(附全国及各省市保有量、规模)远洋渔业是海洋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资源型战略产业。
远洋渔业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的远洋渔船,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商用船舶,远洋渔船及配套设备特指本国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及在他国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内的海洋中从事渔业资源勘探、捕捞、运输、加工等活动。
远洋渔船按照作业区域可以分为大洋性渔船和过洋性渔船两类。
按照用途又可分为远洋渔业调查船、远洋渔业捕捞船以及远洋渔业辅助船等。
远洋渔业对于船队装备要求较高,中大型加工母船必须要配备先进、完善的助渔、导航仪器,保证较长的续航能力,同时船队还具有若干捕捞子船、加油船、运输船。
近年来,我国远洋渔业渔船数波动增长,《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20》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远洋渔船保有量为2654艘,2019年远洋渔船保有量增长至2701艘。
分省市来看,我国远洋渔船主要分布在辽宁、浙江、福建、山东、广东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2019年,浙江远洋渔船保有量最高,为674艘;山东、福建相差不大,分别以487、476的保有量位列第二、三名。
《2021-2027年中国远洋渔船产业发展动态及供需策略分析报告》显示:从远洋渔船性能来看,我国远洋渔船总功率也逐年上升,2018年远洋渔船总功率为274.03万千瓦,2019年增长至284.70万千瓦;平均功率也从2012年的620.1千瓦/艘增长到1054.1千瓦/艘,可见我国远洋渔业的实力正在不断提升。
分省市来看,浙江、山东、福建等地远洋渔船功率也名利前茅,但从平均功率来看,山东省远洋渔船最高,为1354.4千瓦/艘,上海虽然远洋渔船总保有量不高,但平均功率1277.1千瓦/艘,凭借其技术实力位列第二。
建国以来,我国远洋渔业有很大的发展,产业规模已进入世界前列,随着行业装备水平和整体实力显著提升,远洋渔船市场规模也不断变化。
2018年,我国远洋渔船市场规模42.90亿元,2019年为37.28亿元。
捕捞船舶技术与装备发展
![捕捞船舶技术与装备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ada22616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36.png)
捕捞船舶技术与装备发展近年来,海洋渔业发展迅速,捕捞船舶技术和装备在这一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捕捞船舶技术与装备的发展趋势、现状以及对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一、捕捞船舶技术发展的现状随着渔业资源日益枯竭,传统捕捞技术已无法满足渔民的需求。
捕鱼船舶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包括定位系统、声纳探测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的应用,使得渔民可以更加精准地找到鱼群。
同时,航行技术的改进使得捕捞船舶能够更快速、安全地到达捕捞地点,提高了渔民的工作效率。
二、捕捞船舶装备发展的趋势1. 电力化技术传统的捕鱼船大多依赖燃油进行动力驱动,这不仅污染环境,也限制了船只的航行能力。
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推动捕捞船舶电力化,利用可再生能源进行动力驱动,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这不仅能够减少排放,还能提高船舶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2. 智能化装备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化捕捞装备逐渐应用于船舶捕捞过程中。
自动化船舶捕捞系统通过传感器和算法技术,能够实时监测和分析海洋环境、鱼群分布等信息,帮助渔民制定最佳捕捞策略,提高捕鱼效率。
3. 环保装备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是捕鱼船舶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例如,引入环保渔网、减少钓鱼乘等装备,以减少对海洋生物的伤害。
同时,也需要注重捕捞船舶的废物处理和排放规范,减少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三、捕捞船舶技术与装备对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1. 提高捕鱼效率新一代的捕捞船舶技术与装备使得渔民能够更加精准地找到鱼群,提高了捕鱼的效率。
这不仅有助于满足人们对鱼类产品的需求,还可以提高捕捞船舶的经济效益。
2. 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传统的捕捞方式常常造成渔业资源过度捕捞,给海洋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而新技术和装备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问题。
例如,智能化装备可以帮助渔民选择合适的捕捞地点和时间,避免对不成熟的鱼群进行过度捕捞,从而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3. 优化资源利用新一代捕捞船舶技术与装备的应用能够准确掌握渔业资源的信息,从而使渔民能够更加有效地利用资源。
远洋渔业捕捞装备现状及发展趋势PPT课件
![远洋渔业捕捞装备现状及发展趋势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6c022b5856a561253d36f46.png)
图3 浮棒绞机
浮棒绞机安装时,前后两台分别对准舷侧滚轮的两端,用于收绞舷提网 侧纲,其余4台均匀分布,用于收绞浮棒引纲。吊杆、底座均因地制宜地 设计、制作、安装。图3是浮棒绞机。电动绞机的安装位置与舷侧滚轮的 中部相对应。
49
图4 液压单元
一艘船共需要安装两台液压单元,其中一台安装于船艉,为后部三台浮 棒绞机提供动力;另一台安装于前甲板,为吸鱼泵、舷侧滚轮提供动力 ;前部三台浮棒绞机的动力由海锚机液压马达提供。图4为液压单元。
30
全球大洋性超低温金枪鱼延 绳钓渔船估计至少有1800余 艘。装备主要以日本、美国 生产为主,自动化程度高。
31
船用超低温冷冻机组
32
33
日本式超低温金枪鱼钓船成套捕捞设备
34
35
中小型延绳钓船用滚筒式钓机
36
电子浮标
37
GPS Buoy System
全球衛星定位無線遙控電浮標系統
远洋渔业捕捞装备 现状及发展趋势
1
内容概要
一、世界渔业现状 二、国内渔业现状 三、捕捞装备发展现状 四、渔业及装备发展趋势 五、小型渔业船只的发展趋势(玻璃钢渔船) 六、海洋捕捞装备发展的建议
2
一、世界渔业现状
海洋渔业发达国家
大力发展远洋渔业
3
主要作业方式
拖网作业 延绳钓作业
围网作业
鱿鱼钓作业
23
中小型围网:
目前国内主要以灯光为主的灯光敷网与前几年刚从台 湾引进的灯光有蘘围网(俗称三角虎围网)。
主要还有起网机、动力滑车、起重机、吸鱼泵等。不 同国家的围网船上,还配备一些有特色的专用设备, 如在日本中型围网船上,普遍使用船尾绞纲机和理网 滑车系统;挪威围网船则较多使用三滚轮起网机。
中国远洋渔业发展的瓶颈及应对-最新文档
![中国远洋渔业发展的瓶颈及应对-最新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13cd029ba45177232e60a2dd.png)
中国远洋渔业发展的瓶颈及应对一、前言渔业的发展一直遵循着由沿海向远洋拓展的规律,随着我国渔业不断发展,沿海资源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渔业以及现代人们的生活需求,我国渔业的活动范围也逐步从沿海到近海和远洋扩张。
近年来,我国将发展远洋渔业作为新的发展战略,投入巨大的财力物力人力进行扶持,并积极颁发新政策支持远洋渔业的发展。
然而,我国的远洋渔业依然面临着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
二、简述我国发展远洋渔业的重要意义1.我国是个人口大国,对水产品的需求也很大,沿海的渔业资源在经过渔民们多年来的获取情况下已经日趋减少,如果单纯的依靠沿海渔业,我国水产品自给自足的状态将很快被打破,在此情况下,发展远洋渔业意义非凡。
同时,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远洋海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远洋海产品在国内的销量不断提升,这更加促使了渔业重心向远洋移动。
2.由于海洋的流动性和区域划分性,导致远洋渔业成为了一项全球性国际共同竞争和合作进行开发的活动,这致使远洋渔业成为了一项涉及到国际间政治经济等关系问题的活动。
在远洋渔业活动过程中,我国可以加深与他国的合作关系,不但可以达到增大水产品产量的目的,而且可以与其他国家形成双边互利的形式,对合作双方国家的经济增长和鱼产品供应都具有重要提升和保障作用3.通过远洋渔业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双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都将相互影响,通过合作交流,双方的友谊能够得到增进,而和谐的邻边环境也能够反过来促进远洋渔业的发展,可谓互利共赢,相互促进。
同时,我国积极发展远洋渔业,能够缓解沿海渔业资源过度紧缺的问题,给沿海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发展渔业资源,对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我国远洋渔业发展存在的瓶颈问题1.供应链市场缺乏组织随着我国远洋渔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传统的粗放型产业方式逐渐被新型产业发展方式取代。
然而,由于我国远洋渔业发展时间较短,远洋渔业发展还不够成熟,规划不够合理,供应链市场缺乏协调组织和统筹规划,导致鱿鱼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价格上升,比国外进口的鱿鱼原料价格还要高。
我国远洋渔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远洋渔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1ddc455310661ed9ac51f352.png)
我国远洋渔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我国作为世界上面积第三大的国家,海洋资源十分丰富,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所以人均海洋资源排名十分靠后。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海洋渔业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而随之是海洋捕捞过度及近海渔业遭受重创。
从2005年起,我国近海海洋捕捞量一直处于下滑的趋势,近海捕捞已处于困境,近海中许多品种的鱼类已经濒临绝境。
虽然采取了休渔、渔船数量零增长等有效措施,但短期内还是无法解决近海渔业资源不断萎缩这一问题。
远洋渔业作为解决渔业产品需求和供应之间矛盾的有效手段就成为我们当前需要首先考虑的方式。
随着科技和技术的发展,远洋渔业捕捞量近年来的急剧上升。
但对比美国、日本等国的远洋渔业发展大国。
我国的远洋渔业不仅在技术上亟待提高,并且在战略规划和行业发展上也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都需要在发展中不断加以解决。
刘昭阳大连海洋大学海洋与土木工程学院中国远洋渔业发展现状远洋渔业是指不在本国近海域进行捕捞作业,而远离本国的海域的地方进行捕捞作业的方式,譬如在他国的经济海域或者由世界组织划分的公海领域进行相关的捕捞作业,然后运输贩卖或者进行加工售卖的方式。
[1]远洋渔业由于其行业的特殊性,发展历史并不久远。
但是一国远洋渔业的发展往往反映了一国的船舶、导航、捕捞等设备的发展程度,是一个国家远洋渔业能力十分综合的体现。
在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发展远洋渔业以来,发展速度很快,产业经营范围基本覆盖全球和水产业重点区域,并且还在不断的发展壮大中。
随着我国远洋渔业的发展,远洋渔船数量不断增加,队伍壮大,远海作业能力增强。
中国远洋船队由最初的十几艘单一近岸底拖网作业船,发展到当前近3000艘有各类远洋渔船。
同时增长的是远洋渔业的产量,迄今远洋捕捞量已经超过200万吨,丰富了国内水产品市场供应,缓解近海渔资源的捕捞压力,带动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
我国的远洋渔业作业范围十分广泛,遍布世界各个区域,在三个大洋的主要海域都有涉及,与其它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过合作伙伴关系,并且我国现在还在开拓新的海域。
远洋渔业捕捞装备现状及发展趋势PPT课件
![远洋渔业捕捞装备现状及发展趋势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6c022b5856a561253d36f46.png)
19
金枪鱼围网船
20
船长也达到100多米,航速 达到17kn,采用先进的液压 传动与电气自动控制技术, 设备操作安全、灵活、自动 化程度高。
21
金枪鱼围网装备展示
22
三滚筒围网绞车(捷胜 )
30
全球大洋性超低温金枪鱼延 绳钓渔船估计至少有1800余 艘。装备主要以日本、美国 生产为主,自动化程度高。
31
船用超低温冷冻机组
32
33
日本式超低温金枪鱼钓船成套捕捞设备
34
35
中小型延绳钓船用滚筒式钓机
36
电子浮标
37
GPS Buoy System
全球衛星定位無線遙控電浮標系統
性高,大功率多回路并行工作的液压控制技术 (4)较高的设计安全系数使设备具有较强的超载工作能力 (5)智能程度高,操作简便
15
液压绞纲机
16
拖网网板
17
• 国内一直缺乏大型拖网建造基础,所以拖网捕捞装备研发 几乎处于真空状态。
• 2006年由捷胜海洋研发的中高压分列式绞纲机正式研制成 功,并于2007年引进冰岛网板技术和拖网成套集中控制系 统。
61
1设备操作高度自动化3渔船捕捞机械系统集成化程度高工作效率和可靠性高大功率多回路并行工作的液压控制技术4较高的设计安全系数使设备具有较强的超载工作能力5智能程度高操作简便2完善的检测控制功能由于人类活动或者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达到足够的浓度滞留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导致大气环境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生活的现象
国外的大型拖网船,基本从国外引进,7000总吨级“开顺号”拖网 加工渔船,1992年由德国建造, 2004年由上海开创渔业公司购 进;7000吨级“开裕轮”拖网加工渔船1992年由西班牙建造,2006 年由上海开创渔业公司购进。
2024年远洋渔船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远洋渔船市场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27cb8972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8e.png)
2024年远洋渔船市场发展现状1. 引言远洋渔船是指用于在远离岸线的海洋上进行渔业捕捞活动的船只。
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远洋渔船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本文将重点讨论远洋渔船市场的发展现状,包括市场规模、主要参与方、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内容。
2. 市场规模远洋渔船市场的规模在过去几十年里呈现出了迅猛的增长态势。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渔船的大小和作业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目前,全球远洋渔船的数量已经达到数千艘,总吨位超过百万吨。
主要的远洋渔船市场集中在亚洲国家,如中国、日本和韩国等,这些国家拥有庞大的渔业资源和强大的渔业捕捞技术。
3. 主要参与方在远洋渔船市场中,主要参与方包括渔船制造商、渔业公司和政府监管机构等。
•渔船制造商:各大国际船舶制造商都在积极参与远洋渔船的制造和销售。
这些制造商不仅提供各种不同类型和规模的渔船,还不断研发新的技术和设备,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渔业公司:渔业公司是购买和使用远洋渔船的主要参与方。
它们通过购买渔船来拓展渔业捕捞业务,提高捕鱼效率,并满足市场需求。
一些大型渔业公司还会进行远洋渔船的设计和建造,以提高捕鲸和大规模渔业捕捞的能力。
•政府监管机构:政府监管机构在远洋渔船市场中扮演着监管和管理的角色。
它们负责制定和执行相关的渔业法律和规定,保护海洋资源,确保渔业捕捞活动的可持续性发展。
4. 发展趋势未来,远洋渔船市场将面临一些挑战和机遇。
•挑战:远洋渔船市场面临着严峻的资源压力和环境问题。
过度捕捞导致了一些种群的减少,海洋环境污染也对渔业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同时,国际渔业管理和政策的差异也给市场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机遇: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渔业产品的需求有望保持稳定增长。
同时,新技术的应用也为远洋渔船市场带来了机遇。
例如,无人驾驶技术、远程监控系统和智能设备的应用将提高渔业捕捞的效率和安全性。
5. 结论远洋渔船市场作为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了快速增长的趋势。
我国远洋渔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我国远洋渔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f720e4f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96.png)
我国远洋渔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远洋渔业作为我国海洋资源的重要利用方式之一,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渔产品供应、提高国内渔业经济效益以及增加海洋资源综合利用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我国远洋渔业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我国的远洋渔业产业体系较为完善。
我国目前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远洋渔业队伍,拥有大量的远洋渔船和相关渔业技术、设备。
同时,我国的渔业管理体制也在不断完善,加强了对远洋渔业的监管和管理。
其次,我国的远洋渔业资源丰富。
我国沿海海域面积广阔,渔业资源丰富,尤其是长江口、黄河口以及南海、渤海等地区具有很高的渔业资源密度。
这为我国的远洋渔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然而,我国远洋渔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我国远洋渔业存在着过度捕捞的问题。
由于长期以来对渔业资源的开发压力较大,导致部分渔业资源受到了过度捕捞的威胁。
一些远洋渔船在追求高产量的同时,忽视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这对我国的渔业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
其次,我国远洋渔船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远洋渔船长时间在海上作业,面临着天气条件复杂、海况危险等挑战,这对船员的生命安全和船舶的稳定运行提出了更高要求。
此外,一些远洋渔船在作业过程中存在违法违规行为,例如非法作业、非法捕捞等,需要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
针对以上问题和挑战,我国远洋渔业的对策如下:首先,加强渔业资源保护和管理。
政府应加大对远洋渔业资源的保护力度,制定更为严格的资源管理政策和措施,限制过度捕捞行为,推动远洋渔业向可持续方向发展。
同时,加强对渔业资源的科学研究,提高资源评估和监测水平,为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
其次,提高远洋渔船的安全性。
加强对远洋渔船的管理和安全监督,确保其符合各类安全标准和规定。
加强对渔船和船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远洋渔船的自救能力和逃生能力。
加强与相关国际组织和国家合作,分享远洋渔船安全管理技术和经验。
最后,加强对远洋渔业的监管和执法力度。
渔业捕捞船舶技术装备与管理
![渔业捕捞船舶技术装备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fd10400b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90.png)
渔业捕捞船舶技术装备与管理渔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而捕捞船舶作为渔业生产的重要工具,其技术装备和管理是保证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本文将围绕渔业捕捞船舶技术装备和管理展开讨论,探索提高渔业生产效益和保护水环境的途径。
一、船舶技术装备的重要性渔船是渔业生产的核心工具,不同类型的船舶对于不同的渔业捕捞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良好的船舶技术装备可以提高捕捞效率,降低操作风险,减少资源损耗。
现代化的渔船装备包括但不限于:1.导航设备:高精度GPS系统、水声测深仪、罗经和航向控制装置等,能够提高船舶导航、定位和测深的准确性,降低航行风险。
2.渔具装备:包括拖网、围网、刺网等各种捕捞工具,应选择适合不同渔场环境的捕捞工具,并配备有效的统计和计量装置。
3.通信设备:无线电台、卫星通信系统等,能够实现船舶间的联络、救援以及信息交流。
4.环保设备:油水分离设备、垃圾处理装置等,能够减少船只对水环境的污染。
二、船舶技术装备的管理良好的船舶技术装备需要合理的管理,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1.定期检修维护:船舶所有技术装备应进行定期检修和保养,以防止设备故障和损坏,确保其正常运行和长期稳定的性能。
2.人员培训:船舶技术装备的操作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熟悉并掌握操作技能,提高船舶技术装备的有效利用率。
3.备件储备:合理储备重要的备件和零部件,以备紧急更换和修理,减少因设备故障而造成捕捞业务中断的风险。
4.数据管理:及时记录和整理船舶技术装备的使用数据,分析和评估设备性能,为船舶技术装备的更新和升级提供科学依据。
三、渔业捕捞船舶技术装备与可持续发展合理的渔业捕捞船舶技术装备和管理对于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提高捕捞效率:现代化的船舶技术装备能够提高渔业捕捞效率,降低成本,增加产量,为渔民创造更多的经济收益。
2.保护水环境:先进的环保设备和管理措施可以减少船舶对水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保护渔场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的渔业发展。
2024年远洋渔船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远洋渔船市场前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6c330fe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52.png)
远洋渔船市场前景分析引言远洋渔船是指用于在大洋进行钓鱼活动的船只,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渔业作业能力。
随着人口增长和海洋渔业资源的日益稀缺,远洋渔船市场前景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远洋渔船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潜在发展机会。
当前市场状况目前,全球远洋渔船市场正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大型渔船企业逐渐通过技术创新和设备升级来提高渔获效率,提供更多的产品品种和更高质量的产品。
同时,新兴市场如中国、印度和巴西等国家的远洋渔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推动了全球渔船市场的繁荣。
然而,远洋渔船市场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世界各国对渔业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出更高要求。
这促使渔船企业在提高渔获效率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推动了渔船技术的不断创新。
其次,远洋渔船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
全球渔船制造业迎来了新一轮竞争战略,包括自主研发高性能渔船、降低制造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等。
与此同时,一些新进入市场的渔船制造商也在不断涌现,给传统渔船企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市场前景分析市场增长潜力未来几年,预计全球远洋渔船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
一方面,全球人口的增长导致了对粮食和蛋白质需求的增加,进而推动了对渔业资源的需求。
另一方面,海洋渔业资源的有限性和传统渔场的逐渐枯竭,使得开发远洋渔业成为许多国家的重要战略。
技术创新推动市场发展技术创新对于远洋渔船市场的发展至关重要。
新一代渔船使用先进的无线通信和卫星导航技术,提高了渔获效率,并降低了船只的运营成本。
同时,渔船装备了现代化的渔具和作业设备,提高了作业效率,推动了整个渔业的发展。
环境保护关注重点在远洋渔船市场的发展过程中,环境保护将成为重要的关注点。
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渔业资源的过度捕捞已经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
渔船企业将更加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保护,推动渔业可持续发展。
亚太地区市场潜力大亚太地区作为全球远洋渔船市场的主要消费地和生产地,具有巨大的潜力。
中国远洋渔业的研究与分析
![中国远洋渔业的研究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ca45341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5f.png)
中国远洋渔业的研究与分析中国远洋渔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国内渔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随着国内渔业资源的日益枯竭和对海洋环境保护的加强,远洋渔业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对中国远洋渔业的现状、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中国远洋渔业的现状中国远洋渔业是指中国渔民在海外捕捞和养殖鱼类和其他水产品的经济活动。
中国远洋渔业的起点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
自此之后,中国远洋渔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远洋渔业国。
目前,中国远洋渔船已经遍及全球各个海域,年捕捞量达到400万吨以上。
中国远洋渔业的主要优势在于其技术水平和设备投入的不断提高。
目前,中国远洋渔船的船龄一般在8-10年左右,远比其他国家的渔船年轻。
此外,中国渔业科学研究的进步,也使得中国远洋渔业的捕捞效率和品质得到了较大提高。
远洋渔船的装备水平和技术设施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包括先进的雷达、卫星通信系统和船载机械设备等。
二、中国远洋渔业存在的问题尽管中国远洋渔业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和成绩,但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不容小觑。
1. 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中国远洋渔业长期以来并未对周边海洋环境进行合理的保护和管理,导致海洋生态环境受到了不可逆转的损害。
远洋渔船的末段捕捞行为和不规范的渔业管理,使得渔业资源的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不断加剧。
此外,远洋渔船在捕捞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渔业废弃物和污水等污染物,直接危害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
2. 渔业资源的枯竭长久以来,中国远洋渔业的发展主要依赖资源、资金、技术和政策等优势。
但随着近年来全球渔业资源的快速衰竭,中国远洋渔业涉足的海域面积逐渐缩小,严重影响着渔民的捕捞效益和渔业经济发展。
3. 远洋渔业的企业化趋势下,劳动保障问题日趋突出中国远洋渔业的企业化趋势日益明显,造成带有企业管理特征的船主、船长和渔工之间的劳动关系及劳动保障问题日趋突出,并对海外海员劳动工资保障等问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困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远洋渔业发展和渔船装备问题探讨
作者:刘身利
作者单位:中国远洋渔业分会 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总公司
1.朱永强.沈千军.ZHU Yong-qiang.SHEN Qian-jun对一起新造渔船机桨配合失调分析处理[期刊论文]-中国修船2009(2)
2.曲广善我国渔船的发展与展望[会议论文]-2000
3.宋秋红.夏泰淳.张健.李文涛.王勇强渔船动力装置优化配置的研究[期刊论文]-造船技术2007(1)
4.徐占鹏.尹忠厚.胡举喜.周林慧.XU Zhan-peng.YIN Zhong-hou.HU Ju-xi.ZHOU Lin-hui双甲板拖网渔船导管调距桨的匹配性能研究[期刊论文]-船舶工程2010,32(2)
5.谭文先.丁俊杰.TAN Wen-xian.DING Jun-jie渔船经济航速选择和效益分析[期刊论文]-渔业现代化2010,37(6)
6.龚雅萍.缪赟渔船柴油机工况智能监测系统的软件开发[期刊论文]-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5,34(1)
7.宋协法.刘龙.SONG Xie-fa.LIU Long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我国海洋机动渔船发展趋势预测[期刊论文]-渔业现代化2010,37(1)
8.梁建生.LIANG Jian-sheng渔船节能运行的量化分析[期刊论文]-渔业现代化2006(1)
9.张青.王锡昌.刘源.ZHANG Qing.WANG Xichang.LIU Yuan中国金枪鱼渔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期刊论文]-南方水产2009,5(1)
10.李士国围网渔船作业特点及安全的研究[学位论文]2010
本文链接:/Conference_7411133.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