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犯刑满释放前的心理特征及心理矫治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罪犯刑满释放前的心理特征及心理矫治策略
缪文海
在罪犯刑满释放前期,即出监狱前的半年至一年内,罪犯的心理状态一般会打破服刑中期
的平静,重新呈现出较为特殊复杂的亢奋波动状态,与入监前期的失落、恐惧、焦虑和改造中
期的相对平稳构成一个明显的“马鞍型”情绪曲线。

如何有的放矢地做好刑满释放前期罪犯的
心理调适、矫治工作,直接影响到罪犯的改造质量及其回归社会以后的人生轨迹,对于贯彻“降低释放罪犯的重新犯罪率的首要标准”也有着重要作用。

一、罪犯刑满释放前期的心理特征
罪犯在进入释放前期后,由于剩余刑期屈指可数,对于未来、自由的渴望、憧憬,开始由模糊、渺茫变得清晰和可触摸,原先的许多“不安分想法”及各种各样的打算在出狱前这个特殊时期
重新被激活甚至膨胀般生长,变态心理、害怕心理、报复心理、抗改造心理、自卑心理、紧张
心理等在出狱前罪犯身上潜滋暗长,有的甚至过度生长,从而成为服刑改造中的“多事之秋”。

下表是2008年2月,XX监狱对在2008年年底将要刑满释放的150名罪犯,采用“临床症状自评测
验量表”(SCL-90)为测量工具所做的测试,各症状有问题人数及异常人数的检出率为:
各症状有问题人数及异常人数的检出率
明显差异(Z>1.5)异常差异(Z>2)因子—————————————————————————————————
人数 % 人数 % 躯体化 55 37 19 13
强迫症状 56 37 31 21
人际关系敏感 30 20 16 11 抑郁 53 35 36 24
焦虑 63 42 40 27
敌对 25 17 16 11
恐怖 43 29 32 21
偏执 25 17 11 7 精神病性 46 31 39 26
由上表可见,这些罪犯在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抑郁及精神病性等心理问题方面的检
率均为30%以上,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通过心理测试分析,结合个别访谈、民警面谈等,罪犯常见的出监狱前期的心理特征主要
有以下几种:
(一)喜悦与紧张的心理。

罪犯在狱中的最大愿望就是能够早日出狱获得自由。

所以,这一
目标的即将实现,使他们会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巨大的愿望得到实现的喜悦。

X X监狱有一即将刑满释放的罪犯曾经说过:“面对即将回归社会获得自由,可以逛商场,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兴奋不已,甚至从梦中笑醒。

”这是对新生自由的渴望,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但兴
奋之余,义得不冷静思考自己的未来,如何安排出狱后的生活,如何适应久违了的社会等一系
列的问题便会萦绕在心头,总觉得没有着落,不踏实。

一是怕不适应社会新的生活,怕别人瞧
不起,怕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自己,不知道应该怎样与人打交道。

二是担心家庭、亲友对自己
的态度,不知是否能接纳自己,特别是一些平时与家庭联系不多,甚至跟家庭有隔阂,闹过矛
盾伤害过家人的人这种心理更为突出。

三是担心不好意思面对过去的同事、朋友,觉得自己成
了社会的另类、边缘人物,怕面对曾经的上下级和其他同事、街坊邻居。

这种心理在职务犯身
上较为突m。

四是担心参加社会矫治,在社区服刑,以受管制的身份抛头露面在熟人面前和家门口“出洋相”,给家人带来负面影响和压力。

这种心理在假释和剥夺政治权利的人身上较为突}{|,他们在刑满前经常打听类似情况的人在外的执行情况。

闪此,大多数即将刑满释放前期的服刑
人员喜悦之余又很紧张、焦虑,处于一种矛盾的状态,从而背负着巨大的思想和心理压力。


此而导致回归人员不能以正常的心态面对家庭、亲友、同事以及社会,不能正确处理好自己与家人及社会的关系,此也就不能正常地融入社会,为社会所接纳。

(二)急迫与焦虑的心理。

焦虑,是一种忧虑、紧张、恐惧和焦灼交织在一起的情绪反应,是心理应激引起矛盾冲突所产生的主要心理状态。

进入即将刑满释放前期的罪犯一般并不会为新生近在咫尺而感到自由在即,日子过得快。

相反地,由于在心里屈指计算着每一天每个小时甚至每分每秒,常常感到时间过得越来越慢,简直是度日如年。

越是临近刑满,越是辗转反侧,甚至产生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

加之刑满释放在即,跨出监狱大门即意味着一日三餐、衣食住行都是由自己负责,不可避免产生一种前路漫漫、前程渺茫的心理。

甚至有些人对监狱生活产生某种依赖心理,不愁吃、不愁穿、不愁住。

这一切一旦刑满便无从着落,因此,既盼星星盼月亮般地盼自由,又前怕“狼”后怕“虎”愁自了头。

这种情况在刑满前半个月或七、八天内更为突,一般都存在失眠症状。

××监狱某服刑人员,临刑满前几天患上一种俗称“鬼剃头”的病症,头发一块一块地脱落,其实质是由于焦虑过度所致。

(三)自信与自卑的心理。

“自卑的价值是形而上的,自信的用处是形而下的。

”自信与自卑的心理,几乎每一个处于即将刑满释放的服刑人员都会同时存在这两种心理。

但由于每个人的情况不同,程度也不同。

具有自信心理的,大多是平时改造表现好,有立功减刑等受奖记录,并在改造中将刑期当学期,学到一技之长,对出狱后人生有规划,坚信日后能有所作为的人。

而自卑型的服刑人员,一般年龄偏大、对回归社会后的前途感到渺茫,缺乏信心,担心回归社会后难以就业谋生,难以组建家庭。

特别是一些服刑时间比较长的服刑人员,面对一日千里,日新月异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形势,心里担心,恐怕连回家的路也难以找着,甚至在城市无住房,在农村无土地,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一想到刑满后的艰难生活,一想到社会的歧视和众人的冷眼,自视卑微的心理便油然而生,不能不产生逢人矮三分的感觉。

据调查,即将刑释、文化程度初中以下的服刑人员,一般对角己身无特长和技艺感到担忧。

即使有些特长的,也因社会的竞争太激烈而焦虑。

他们认为现在全世界都受金融风暴影响,大学生找工作都这么难,他们去肯定难以立足。

极个别的居然直言出去只有继续“混”,别无出路,表现出较为严重的向信不足。

(四)松懈与怠惰的心理。

无论减刑与否,临近改造尾期,服刑人员往往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船泊码头车到站”的心理。

无论是反映在身份意识上,还是遵规守纪、劳动态度上,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松懈和淡薄。

有的人认为多年的劳动改造都过来了,进入后期改造了,没有必要再苦自己了,只要不严重违规违纪,有点小毛病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没有功劳还有苦劳,自己稍微松一松,民警也不会拿自己怎么样。

这种心理在各种因素的促成下,监狱前期的服刑人员的改造表现就现了纪律松懈,不遵守制度,完不成生产任务的现象。

有的甚至不顾以前挣到的奖励、荣誉,为了琐事逞强好胜,吵骂打架,直至严重违反了监规纪律,自己也受到应有的惩罚。

有的虽然没有严重违纪,但小毛病经常不断,在前期改造巾不敢做的事情,到了后期常常偷偷摸摸试探着去做,一经发现就软磨硬缠,小服从管理。

有的逞强好胜心膨胀,在改造过程中表现得比其他犯人要强,事事不吃亏,身份意识淡薄,搞得自己好像不是一名犯人了。

还有的责任意识减弱,表现在改造中不打扫卫生,不洗涮餐具。

原先干得不错的犯人仅满足于完成任务,多一点也不干,而且对其他犯人讲:“十那么多有什么用,只要完成任务,别计政府找着就行了。

”对超额完成任务的罪犯冷嘲热讽,抱着“混”的心理,说什么“混”一天等于2个半天,反正到时候就走人。

(五)自暴自弃、破罐破摔的心理。

从江苏省××监狱2005—2008年对即将刑满释放的罪犯的调查来看,有大约5.9%的服刑人员由于心理压力大,无法自控和主动调适、矫治,往往会产生自暴自弃、破罐破摔的心理。

认为自己出去也是“三等公民”,肯定会受到社会歧视和不公平对待,就业难度大,甚至无业可就。

即使有一定文化、技能,也会因为受过惩处不能录用。

因此,有的人抱着无所谓的心理。

特别是刑期较短的服刑人员,更是不在乎,认为早走几天晚走几天无所谓,反正差不了多少,出去也得自己挣饭吃,在哪都是吃饭,什么时候出去顺其自然。

个别对前途失去信心的人认为,自己与世无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甚至可以不撞钟,自生自灭,怎么都是一生,极个别贫穷边远地区的罪犯甚至产生不思回归的心理。

(六)其他的心理。

极少数出狱前期的服刑人员还存在一些不良的心理和态度。

一是报复心理。

不思改悔,坚持犯罪立场,将犯罪受惩归于社会,对执法者、被害人、检举人、证人和离婚的妻子,一直怀恨在心,开始筹划报复的计划。

二是重操旧业心理。

有些服刑人员,急切地盼望着自己早日重返社会,重“江湖”,甚至刑满前就在同犯中物色气味相投的伙伴和帮凶,准备出狱后做“大买卖”。

XX监狱某服刑人员,因盗窃罪被判刑4年,刑释不足一年因报复杀人又被判刑。

其原因是该犯的女友抛弃了他,而他认为自己之所以吃官司,就是为了让女友过上“幸福”生活,而女友在自己因盗窃吃官司期间,“忘恩负义”,既不来探监,又不寄钱寄物,还与他人结婚生子,联系到自己从小就被父母抛弃的私生子经历,该犯倍加愤恨,出狱后便将女友杀害。

二、加强刑满释放前期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策略狱前的罪犯由于种种原因存在各种心理问题,监狱重视对出狱前罪犯的心理测量评估,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矫治,既利于罪犯改造,身心健康地回归社会,降低重新犯罪率,也有利于监狱的安全稳定和和谐社会建设。

如何确保出狱前的罪犯的心理测量及心理矫治T作扎实有效运行?
(一)切实转变观念,高度重视刑满释放前期罪犯的心理矫治工作。

一般说来,刑满释放人员心理健康水平高,重新犯罪的可能性就小。

服刑人员是心理问题的高发人群,监狱的特殊环境容易使罪犯产生紧张、焦虑、情绪不稳和行为异常,加重原有的心理障碍或产生新的心理疾患。

为防止罪犯在改造后期思想不稳定和刑满释放后再犯罪,单靠思想教育和理论灌输是不够的,还应对症下药,对即将刑满释放的罪犯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和矫治。

(二)完善罪犯刑满释放前期心理矫治工作运行机制。

要确保出监狱前期罪犯的心理矫治T 作正常运行,必须要有完善的运行机制。

首先建立罪犯出狱前期心理矫治作运行网络。

以监狱、监区、分监区、罪犯班组为单位建立四级运行网络。

监狱设立罪犯心理健康指导中心,负责全监狱心理矫治工作;监区设立罪犯心理辅导站,负责实施指导本监区心理矫治工作;分监区设立罪犯心理辅导员,负责本分监区罪犯初步心理矫治T作;罪犯班组设置罪犯心理矫治互助组,负责发现和快速传递需要心理矫治的信息。

上级检查、监督和指导下级T作,并定期组织开展心理矫治经验交流会,定期对心理矫治]-作者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

其次完善运行机制制度。

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确保罪犯出监狱前期心理矫治工作正常有序地实施开展。

(三)必须提高罪犯刑满释放前期心理矫治工作的质量。

罪犯出狱前期心理矫治工作的质量决定于心理矫治工作者的素质。

增强心理矫治丁作的实效,必须要提高心理矫治工作者素质。

一是提高心理矫治工作者的道德素质。

罪犯心理矫治T作者必须充分认识到心理矫治:工作对改好罪犯和释放罪犯适应社会的重要性,要做到以“医生给病人做手术”的态度对待罪犯的心理问题,认真诊断,认真医治,严格保守罪犯的秘密,尊重来访罪犯的隐私权。

二是提高罪犯出狱前期心理矫治工作者的业务素质。

罪犯心理矫治工作者必须具备人体医学、心理学、监狱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测试及咨询等方面的业务知识和技能。

三是提高罪犯出狱前期心理矫治1:作者自身的心理素质。

心理咨询过程实际上是心理互动的过程,心理矫治工作者运用自己的人格力量,与来访罪犯进行交流,帮助来访罪犯改善和重构人格结构,达到矫治的目的。

所以要想成为一位成功的矫治工作者,必须拥有完善的人格和健全的心理品质。

三、刑满释放前期罪犯的心理矫治措施2008年2月至2008年年底,从××监狱对在这一时段将要刑满释放的150名罪犯的心理咨询门诊统计来看,求询原因很多,以现实改造问题、婚姻家庭问题、狱内人际关系问题为主,但表现出来的症状还是以心理问题居多。

统计情况如下:
狱内人际关系 21人次
婚姻家庭问题 25人次
求询者主诉及原因现实改造问题 61人次
主躯体疾病 4人次
要自身个性问题 11人次
心环境适应问题 10人次
理政策法律问题 2人次
问其他 2人次题———————————————————————————————————
一般心理问题 97人次
求询者症状严重心理问题 8人次
人格障碍 7人次
神经症 2人次
其他 3人次
综上统计数据看出:罪犯进入出狱前期,由于面临诸多问题,心境不再平静,心理变化较大,不利于罪犯的后期改造。

因此帮助进入即将刑满释放的罪犯解决心理问题,正确引导他们进行后期改造,使其顺利地回归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可以帮助他们平稳度过后期改造;二是维护监狱的稳定和安全,保障监狱持续发展;三是巩固和提高改造质量;四是维护社会治安,对社会有特殊预防作用。

笔者认为,对即将刑满释放罪犯的心理矫治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罪犯刑满释放前期的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

罪犯由于长期封闭式管理,与外界接触少,对外界缺乏全面了解,回归社会后,80%左右的罪犯向往新生活,决心不再犯罪;7%左右的罪犯对自己即将回归社会不能正确认识,不知悔改,决意重新犯罪。

如某些对执法者、检举人、证人、被害人、离婚的妻子等怀恨在心的罪犯想到报复计划不久就可实施而激动不安。

这类罪犯存在现实的危害性和危险性,应给予高度重视。

一是通过心理健康大课教育,使他们认识健康心理的标准,不良心理的表现,以及如何克服不良心理,提高他们的心理认识水平和能力。

二是教给与人沟通的方法。

通过会见、通讯等手段,尽早消除与家人,亲友的感情隔阂,尽快了解熟悉社会的发展变化,消除陌生感,为走向社会提前做好准备。

三是教会他们坦然面对各种“歧视”及“另眼相看”。

多从自身找原因,以崭新的自我开始新的生活,做一个奉公守法自立自强的公民,以自己良好的品行逐步打消别人的疑惑,改变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四是通过教育,指导他们消除自卑心理,增强自信,激活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树立起新的人生目标,并为之而努力奋斗。

(二)加强罪犯刑满释放前期心理预测,做好心理评估。

“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罪犯心理矫治作也是如此,只有准确掌握了罪犯心理状况,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危机十预措施,进而避免或杜绝危害监狱安全的事故发生,构建和谐平安监狱。

加强罪犯出狱前心理预测及心理评估。

首先是监狱民警在思想上要重视罪犯出狱前期心理预测工作。

只有在思想上重视了,才会在行动上去落实这项工作。

要加强民警心碑矫治业务学习,重新认识罪犯狱前期心理预测:工作的重要性。

其次是完备罪犯心理预测硬件设施。

要想准确把握罪犯的心理状况,仅靠“察其言,观其行”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进一步地具体化、科学化和量化罪犯心理状况。

罪犯心理状况的复杂性,必然要求测量罪犯心理状况的量表、仪器和仪表种类具有完备性。

罪犯心理测量的特殊性,必然要求提供特殊的测量环境和场所。

再次是完善罪犯狱前期心理预测实施程序和制度。

罪犯心理预测有一整套科学的实施程序,监狱要结合自身情况,不断地探索和完善适合本监狱罪犯的心理预测实施程序。

另外,建立健全罪犯出狱前期心理预测和心理评估工作制度,确保心理预测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

(三)加强罪犯刑满释放前期的心理调适方法辅导。

罪犯出监狱前期考虑最多的问题就是回归社会后的生活方式问题。

为此,首先要教育即将刑释的罪犯遵纪守法,认清形势,调整心态。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法治的社会,“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任何违法犯罪分子,终会落入法网,每一个社会主义社会公民都应该遵纪守法。

同时,今的社会也是一个公平正义、充满机遇的社会。

一个人只要肯付出和努力,一定会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

即将刑释的罪犯由于接触外界少,对社会缺乏全面的认识,要教育他们有些问题并非想象的那样困难,过多地考虑是不必要的。

目前首要的任务是安心改造,走好改造的每一步,为自己的改造之路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其次是加强罪犯出狱前期的情绪辅导工作。

丰富即将刑释罪犯的业余生活,安排他们参加感兴趣的活动,有意识地让他们日避开导致他们情绪变坏的情境,用积极的行为代替消极的。

行为,营造一个良好的改造环境。

三是教会即将刑释罪犯正确合理使用不良情绪宣泄法。

提供合理的场所,选择适当的时间和方式,让罪犯发泄心中的烦恼和不安,以一颗平常的心对待余刑和回归社会所将面临的问题。

四是指导他们学会控制自我,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

据调查,刑释人员回归社会后一年内是他们重新犯罪的“危险期”和“高峰期”因此,要指导他们学会运用“正面强化”、“主动回避”、“自控”、“知足”的方法,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避免重新犯罪。

罪犯刑满释放前期的心理特征及心理矫治方法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动态发展的。

要想做好这项工作,必须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和辩证的观点,与时俱进.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坚持“惩罚与教育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工作方针。

坚定政治立场,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监狱工作方针政策,巩固和提高教育改造绩效,把每一名服刑人员改造成遵纪守法、自食其力的社会新人。

责任编辑:刘洪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